时 待贾而沽 制作浙江浦江二中 黄旭宝
待贾而沽 制作 浙江浦江二中 黄旭宝
5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 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 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9-5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 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 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 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 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 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 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 他对“天命”的认可
•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 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 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 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 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 他对“天命”的认可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魅 (1)其如予何?”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 桓雉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 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魅砍倒大树 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 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 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 所以桓魅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 (1)其如予何?” •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 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 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 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 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 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 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3-24仪封人(1)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 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 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 将以夫子为木铎(4)。”3 体、 (3)丧:失去,这里指失 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 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 集听众
3-24仪封人(1)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 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 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 将以夫子为木铎(4)。” • (3)丧:失去,这里指失 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 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 集听众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 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 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 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 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老子面划哭
•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 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 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 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 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子曰:“君子疾①没世②而名 不称焉。” °【注释】 ①疾:恨。 ②没(mo)世:死亡。 那岂不是说人不出名,终生遗憾了吗?所谓人生在世, 名利二字 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是三闾大 夫屈原的恐慌。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科举时代 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慰安
子曰:“君子疾①没世②而名 不称焉。” • 【注释】 • ①疾:恨。 • ②没(mo)世:死亡。 • 那岂不是说人不出名,终生遗憾了吗? 所谓人生在世, 名利二字。 一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是三闾大 夫屈原的恐慌。 •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这是科举时代 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慰安
“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这已把对 名”的追求推向了极端。 至于“功成名就”、“扬名显亲”等,更是 铸造着中国读书人的人格心理。就是孔子自己, 如我们在前面已多次谈到的那样,虽然反复申 说“人不知而不愠”之类的话,但也感叹“没有 人知道我啊!”(《宪问》)不被人知道,不 被人了解,也仍然是孔子作《春秋》也是为了 “自见于后世”。(《孔子世家》)说穿了,正 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因此,儒学并 非不重名,并非不喜欢“令广誉施于身”(孟子 语),而只是反对声闻过情,沽名钓誉,欺世盜 名罢了。 有道是,追名逐利。世不重名,则人尽趋利 如此说来,追名倒也并不是坏事。至少可以使 片汗 么大科的行|
• “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这已把对 “名”的追求推向了极端。 至于“功成名就” 、 “扬名显亲”等,更是 铸造着中国读书人 的人格心理。就是孔子自己, 如我们在前面已多次谈到的那样, 虽然反复申 说“人不知而不愠”之类的话,但也感叹“没有 人知道 我啊!”(《宪问》)不被人知道,不 被人了解,也仍然是孔子作 《春秋》也是为了 “自见于后世”。(《孔子世家》)说穿了,正 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因此,儒学并 非不重名,并非不喜欢“令广誉施于身”(孟子 语),而只是反对声闻过情,沽名钓誉,欺世盗 名罢了。 有道是,追名逐利。世不重名,则人尽趋利。 如此说来,追 名倒也并不是坏事。至少可以使 我们不生活在一条人人争权夺利 的单行道上吧!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①而藏诸?求善 贾②而沽③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注释】 ①韫(yun)椟(du):藏在匣子里、韫,藏;椟, 匣子。②贾(gu):商人。③沽:卖。 儒者常常以水和玉比德,所以,当子贡一说到有 美玉在这里时,孔子便知道他是以玉设比,于 是作出了“我正等待着识货的商人哩”的回答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 ①而藏诸?求善 贾②而沽③诸?”子 曰:“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 【注释】 • ①韫(yun)椟(du):藏在匣子里、韫,藏;椟, 匣子。②贾(gu):商人。③沽:卖。 • 儒者常常以水和玉比德,所以,当子贡一说到有 美玉在这里 时,孔子便知道他是以玉设比,于 是作出了“我正等待着识货的 商人哩”的回答
子贡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读书人出不出去做官 的政治态上问题 子贡给出的是两个选择要么“韫椟而藏”, 珍藏在匣中;要么”求善贾而沽”。找一个识 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这两个选择实际上就是 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的 “行藏”问题。孔子在这里的回答是倾向于 “行”的方面,即“沽之哉!沽之哉!”卖出 去吧,卖出去吧!这反映出孔子思想中积极入 世的一方面。但下面的回答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孔于说的是“我待贾者也”而子贡问话中说的 是“求善贾而沽诸?
• 子贡所提出来的,实际上是读书人出不出去做官 的政治态上问题。 子贡给出的是两个选择要么“韫椟而藏” , 珍藏在匣中;要 么”求善贾而沽”。找一个识 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这两个选择实际上就是 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的 “行 藏”问题。孔子在这里的回答是倾向于 “行”的方面,即“沽之哉!沽之哉!”卖出 去吧,卖出去吧!这反映出孔子思想中积极入 世的一方面。但下面的回答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孔于说的是“我 待贾者也”而子贡问话中说的 是“求善贾而沽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