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于论政 为政以德 制作浙江浦江二中 黄旭宝
为政以德 制作 浙江浦江二中 黄 旭 宝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 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2)北露:北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 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 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 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 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 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北辰:北极星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 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 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 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 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 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 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 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 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 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 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 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 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 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 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 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 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 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 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 “正
这里的对话实际上说的 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 区别;儒家政治主张德治 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 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 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 侧重于心,法治兼用,儒 法并行。如果我们从实际 出发,考察历史和现实, 显然还是卫文子德主张比 较行的通一些
• 这里的对话实际上说的 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 区别;儒家政治主张德治, 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 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 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 侧重于心,法治兼用,儒、 法并行。如果我们从实际 出发,考察历史和现实, 显然还是卫文子德主张比 较行的通一些
子适①卫,冉有仆②。 子曰:“庶③矣哉!”冉有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富 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注释】 ·①适:到,往 ·②仆:驾车 ③庶:众多,这里指人口多
子适①卫,冉有仆②。 子曰:“庶③矣哉!”冉有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富 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注释】 • ①适:到,往。 • ②仆:驾车。 • ③庶:众多,这里指人口多
啡 2 ·《管子·治国》说: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 民贫则难治也。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畏罪,所 以比较好治理。民贫则危乡轻家,犯上作乱, 所以难于治理。 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首先想方设法 地让人民富裕起来。 这就是富民政策。 《管子》表达的思想正是孔子在这里所表达 的思想
• 《管子·治国》说: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 民贫则难治也。”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畏罪,所 以比较好治理。民 贫则危乡轻家,犯上作乱, 所以难于治理。 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首先想方设法 地让人民富裕起来。 这就是富民政策。 《管子》表达的思想正是孔子在这里所表达 的思想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 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 ①兵:在《论语》、《孟子》和 “五经”中,“兵”多指兵器,只 有极少数时候是“兵土”的意思 所以,这里的“兵”指军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 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 去。于斯二者何 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注释】 ①兵:在《论语》、《孟子》和 “五经”中,“兵”多指兵器,只 有极少数 时候是“兵土”的意思。 所以,这里的“兵”指军备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 为人民。”就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 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 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 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 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 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 必须注意的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 为人民。”就 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 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 是一 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 • 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 时, 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 孟子那个著名的选 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 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 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 这是我们 必须注意的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 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 意 (2)千乘之国:乘,音 s hen g,意为辆。这 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屋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 兵军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 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 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 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 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 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 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 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 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 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 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 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 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 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 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