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纪弟 仁者爱人 制作浙江浦江二中 黄旭宝
仁者爱人 制作 浙江浦江二中 黄 旭 宝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 (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 (7),则以学文(8)。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 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 “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 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 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 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 人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 (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 (7),则以学文(8)。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 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 “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 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 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 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 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口:音fa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 文化知识。 』评述关F代厂表还甲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 文化知识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 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 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 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 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 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 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 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 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 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 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 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 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 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 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 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 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 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 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读解】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 化知识。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 非常明确的。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学习文化 知识,精通学问之道,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 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 不会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这也就是"世事洞明皆 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四回)的 道理所在。可见,不论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 教育方针,还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德育"公共课, 设专职"德育教授",都是持之有故,继承着儒教传 统的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读解】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 化知识。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 非常明确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学习文化 知识,精通学问之道,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 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 不会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这也就是"世事洞明皆 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四回)的 道理所在。 可见,不论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 教育方针,还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德育"公共课, 设专职"德育教授",都是持之有故,继承着儒教传 统的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 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 ①参;曾参。②贯;贯穿,贯 通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 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 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 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 将再作剖析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 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 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 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 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 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 将再作剖析。 【注释】 ①参;曾参。②贯;贯穿,贯 通
读解】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所 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 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自己想 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 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 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读解】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所 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 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 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 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 腾达。这其实也就 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 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平?”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 比己,推己及人。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 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 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我们今天在中小 学生中开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 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道。推而广之,所谓 “让世界充满爱”,又何尝不是忠恕之道的体 现呢’?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 公》篇里回答子 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平?”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 所不欲, 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 比己,推己及人。所 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 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 不想这 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我们今天在中小 学生中开 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 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 道。推而广之,所谓 “让世界充满爱”,又何尝不是忠恕之道的体 现呢’?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 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读解】 自己不愿意别人强加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 实际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我们已经知道,子贡是孔子的高材生。作为这样 个高材生,又抓住了老师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来谈体会,按理说该得到赞许,却不料被老师一盆冷 水迎面泼下来,说:“赐呀,这不是你做到了的。” 原来,就是在孔子自己的心目中,“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也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要作终身的努力。 既然如此,不仅子贡没能做到这一点不足为怪,就是 我们大不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又有什么可怪的呢?只能说, “恕”道(不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 曰: “赐也,非尔所及也。” 【读解】 自己不愿意别人强加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 实际上就 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我们已经知道,子贡是孔子的高材生。作为这样一 个高材生, 又抓住了老师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来谈体会,按理说该得 到赞许,却不料被老师一盆冷 水迎面泼下来,说:“赐呀,这不是 你做到了的。” 原来,就是在孔子自己的心目中,“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也 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要作终身的努力。 既然如此,不仅子贡没能做到这一点不足为怪,就是 我们大 不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又有什么可怪的呢? 只能说, “恕”道(不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 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已欲立而立 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 「注释」 (1)施:旧读shi,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 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 及人的意思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 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 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 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 及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