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年时期人生追求一一作战勇敢,建功立业 陈诚中学毕业后北上谋职途径杭州投靠时任国会议员的同乡杜志远,由他代进北京。1919年, 陈诚借了一张处州中学的毕业文凭,冒名顶替报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但因考试成绩差,身材矮 小,不能录取。后经杜志远向陆军部军学司司长、主试官魏宗翰疏通,以备取生名义进了保定军校 第八期炮科。直皖战争爆发后,军校停办。他南下广州,在新建粤军第一师第三团服务,并于1920 年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不久,保定军校复课,仍回校继续学业。1922年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 配至浙江第2师第6团任少尉排长。 之后陈诚随邓演达去广东参加革命,在立了多次战功之后,成为校级军官。北伐中因为作战勇 猛,屡次升迁。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清党,而一直提携陈诚的邓演达与蒋介石决裂,但陈诚坚定的 站在蒋介石一边,得到蒋介石栽培。同年9月蒋介石下野,陈诚也受到牵连,直到1928年蒋介石复 出,陈诚得以翻身。 陈诚早年投身于革命,作战勇敢,由士兵不断升迁至司令,足以体现其青年建功立业之心。而 舍弃邓演达投靠蒋介石说明他有着一定的政治目的,也正是此事才有了日后的官居高位。 2.人物个性特点 (1)临危不断 1925年2月棉湖之役中,陈炯明的军队兵力强大且攻势凶猛,蒋介石亲自到炮兵阵地,督促炮兵 开火压制叛军,身为连长的陈诚亲自开炮,连发三炮全部命中叛军冲锋阵型,一下打倒敌人嚣张的 气焰,而此前大炮因为无法开炮使部队陷入混乱,陈诚临危不乱,才致使此次战役的胜利,而此也 正是陈诚发家的开端。 (2)治军有方,清洁廉明 十一师师长曹万顺因处事失当,被调任新编第一师师长,陈诚即升任师长。陈诚一上任就对第 十一师进行整顿。他公开提出选拔使用干部的条件是“不贪财,不怕死”、会带兵、能打仗、没有 不良嗜好、忠于蒋介石,服从其命令。他大量罗致黄埔学生,用为中、下级干部,裁汰曹万顺的旧 部。同时,对部队加强整训,提高作战能力。从此十一师成为陈诚发家的第一支管理部队。 (3)忠心耿耿 西安事变爆发后,陈诚同蒋介石一起遭到张学良、杨虎城的扣留。陈诚对张学良说:“如果蒋 公遇害,请早一点送我上路。”此点表现出了陈诚对蒋介石的忠诚,与同为二号人物的何应钦比产 生了天壤之别。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陈诚升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来源:《陈诚传》孙宅巍著
(4)人物思想追求的语言 ●与其不战而亡,孰若战而图存。 ●一部《读史方舆纪要》,一部《江西全省舆图》,而且再三同我讲这两本书,对于现在剿匪 的重要。我又感到我们中国的不长进,一切都是复古。…比较其他的国家来看,我只有惭惧。 ·以现在中央之政策与制度,纵有神仙下凡,亦无能为力。 (5)人物身上的大事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围剿红军。 陈诚指挥的十八军虽然在第四次围剿中被红军打败,但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给予了红军重大打 击,使得红军失去根据地,被迫进行长征。 建立土木系 陈诚的发家部队便是国民党第十一师,后来扩编成了第十八军,陈诚便成为了十八军军长兼十 一师师长。这第十一师合起来是个“土”字,而十八军合起来是个“木”字,这两字合起来便是土 木,所以被人们称为“土木系”。后来陈诚便依靠这土木系培养出了大批国民党将领,像罗卓英、 方天、胡琏、黄维等等名将,他们都成为了陈诚土木系的骨干,而陈诚的土木系也成为了国民党的 一大势力。土木系出身的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抗战和内战中都成为了主要将领。虽然在内战中 给予共产党极大的麻烦,但是在抗战中这一大批将领的英勇作战,对促进抗战的胜利起到重要作 用。 建设台湾 陈诚与1949年初便受蒋介石的命令到达台湾,对台湾开始进行建设改革。到台湾后陈诚主 张“人民至上,民生第一”,实行土地改革、三七五减租。即通过对地主的限制来达到安定社会的 目的。此外,它也遏止了由于地主和佃农之间的陋规而产生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如租约短暂、地主 可任意夺佃、押租金、预收地租、作物歉收时亦需缴交的铁租、副产物租等。 之后改革币制,发行新台币、又实行耕者有其田,提出“以农业培植工业,以工业发展农 业”。陈诚对台湾的建设使得台湾经济平稳发展,也为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做了保障。 (6)名人评价名人 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蒋介石评) 陈辞修是爱国的人(周恩来评) 陈辞修是少数不要钱肯苦干的将领,应多亲近。(戴笠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