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国共、博弈:新中国的诞生 (6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及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掌握中 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意义:了 解我国民主党派形成发展的历史及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 形成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重庆谈判 2、教学难点:国民政府覆灭原因探析 【教学内容】 一、抗战胜利后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斗争 二、重庆谈判历史地位 三、南京解放 四、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原因 五、拓展训练,毛泽东在重庆的影响 重庆谈判 学术引领 重庆谈判发生在抗日战争结束向战后时期转变的关键时候,因关系到战后中国的命运, 而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受到国际国内局势的影响,国共双方谈判实力不断消长 变化。最终,由于双方在谈判的实质问题即中共军队问题和解放区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国 共之间的战火再次燃起。 一、重庆谈判的内容范畴 章百家和邓野通过研究认为,重庆谈判没有超出旧有的战时国共谈判的范畴。章白家在 《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5期)一文中将重庆谈判的 时间背景,即抗战结束后向战后转变的这一段时间,上溯到战时国共谈判。发现重庆谈判涉 及的重要问题,大都是抗战期间就已提出或出现了的。例如:蒋介石与毛洋东的会面问题: 毛泽东前往重庆与蒋介石举行会谈时,由美国提供交通支持和安全保让的问题:两次谈判面 临的有关国民政府承认中国共产党军队地位这一实质问题、敌后解放区的政权问题和两党关 系问题:等等。 邓野在《论国共重庆谈判的政治性质》(载《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文中提出 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重庆谈判并不是一个全新意义的谈判,它仍是在旧有的政治范畴(以 中共提出联合政府,网民党推行一党训政为政治主题)下进行的谈判。但是,谈判的背景是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全新的。原本为国、共、日两国三方,随着日本的退出,原有的日占区的归属问题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国共的战后地位。国共双方在军事、政治、外交三个层而进行了空前较量。 二、国际局势对于重庆谈判的影响 章百家、汪朝光、邓野、陈一容等学者均认为,美苏两国的态度对于中国的局势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但各有侧重。章百家指出,美苏的态度虽不起决定作用,但延缓了中国内战爆 发的时间。汪朝光认为,美苏的态度导致中国的暂时和平,但这种外部因素导致的和平是暂 时的、脆弱的。邓野和陈容则侧重于美苏的态度与国共力量消长问题的研究,但也略有差异。 邓野指出,美苏对于国民党的支持,增强了国民党的力量,有利于蒋介石利用政治手段调整 国共关系。陈容指出,虽然美苏两国态度明显偏祖国民党,但是在增强国民党力量的同时, 也使得蒋介石无法实现独裁。 章百家在《对重庆谈判些问题的探讨》(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5期)一文中指 出,从纯粹力量对比上看,国民党较为强大,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国民党则显示出颓势。国民 党急于使用尚存的军事优势尽早打断中共上升的势头。较弱的一方欲和,较强的一方欲打, 结果必然是打。而内战之所以在抗战胜利后近一年才爆发,很大程度上是美苏两国干涉的结 果。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两国首脑一致同意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以避免发生内战,并由 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一项友好同盟条约,来实现美苏两国在中国问题上所达成的协议。蒋介石 在得知美国只支持自己领导的政府后就采取军事手段清剿共产党。但在中苏条约签订之后, 由于斯大林的承诺,国民党在寻求以政治方式解决国共矛盾的筹码大大增加了,因而内战并 未立刻爆发。同时章百家指出,战后中国局势的演变是各方政策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 取决于美苏两国的意志,中国事态的发展在本质上是由中国人自己决定的。 汪朝光在《战与和的变奏一重庆谈判至政协会议期间的中国时局演变》(载《近代史研 究》,2002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战后的世界格局表现为美苏两国处于相对平衡古势,双 方在中国的势力范用已经由推尔塔体系确定,美苏不愿轻易改变这种格局。因此,美国对国 民党和苏联对中共的支持较为有限,即继续支持,但是避免进行直接军事干涉,以维持平衡。 国民党方面对此表现得较为消极,中国共产党方面则显得积极主动。鉴于美苏两国的态度, 国共双方的战争没有立刻爆发出来。但是,这种停战是在外部环境压力下实现的暂时停战, 缺乏内在动因,所以延续的环境十分脆弱。 邓野则在《论国共重庆谈判的政治性质》(载《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一文中指 出,美苏两国的行动对国共力量的对比消长和关系的调整起了重要作用。苏联方面,苏军如 果对华参战,会破坏现行的政治秩序。国民党受美国的影响,意图在苏军到来之前解决中国 共产党问题,防止中共与苏军联合。中国共产党则将苏军参战列为首要外部条件。因而蒋介 石另辟蹊径将重点转人对苏联的谈判,以利益换取苏联承认国民觉的唯一一合法地位。在这 样的背景下,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加快战争结束的进程。但是,国共双方对于抗战的胜 利,都缺乏必要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基于能够继续以盟军的名义进兵和能够取得苏军的配合 这两个判断,放手争夺日占区中心城市,国民党方面则充分利用美国和中苏条约这两张牌。 而这两张牌也意味着中共的两个判断产生了误差,国共力量因为美苏的态度产生了新的对比 变化,国共关系的调整也将因为力量的变化而变化。 陈一容在《国共双方重庆谈判实力以及中共谈判策略论述》(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面对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的压力 大于国民党,成为国民党总体谈判实力优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明确表示只支 持将介石领导的政府,为国民党解决中共问题提供支持。苏联尽管与中国共产党有着深远的 政治渊源,但是其态度是明显担护国民党方的,而对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与此相对的压迫政策。 以美苏为代表的国际压力,不利于蒋介石独裁,但也更不利于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本国的国情 选择适合自己的革命方式。 三、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实力对比 陈一容在《国共双方重庆谈判实力以及中共谈判策略论述》(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一文中,从谈判学的角度对重庆谈判进行了研究。陈一 容指出,重庆谈判中,国民党在实力上总体明显优于中国共产竞。从国共双方的政治法律之 人格地位来说,国民党在中国是第大党,在国际上有合法的资格,不论在名义上还是法理上 都代表着国家和政府。蒋介石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名正言顺的在谈判中使用国家的名义, 增强谈判立场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具有欺骗和保护作用。相对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和军 队仍处于不合法状态。中国共产党方面没有机械化军队,部队兵种单一,且在抗战中损失较 大。占领的地区没有大城市,主要在农村,想进一步通过受降扩大解放区的愿望由于受到“盟 军受降规定”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国民党则拥有现代化的装备设施,拥有中共没有的空军、 海军,占有个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以及盟国赋子的对日受降特权。基于以上两点,陈容认 为,首先,国民党实力占有优势,在强权性政治谈判中掌握较大主动权。其次,重庆谈判对 于中共较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对于谈判的依赖程度较大。国民党方面即便不谈判或谈判不完 全成功,对于其合法的统治地位和所具有的军政实力也暂尤大碍。但对于共产党情形则有所 不同,如果不参加重庆谈判,国民党就会将只争地盘、只争枪杆子而不要和平的帽子扣到中 国共产党头上,从而将共产党置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同时,共产党及其政权和武装之不合 法的不利地位就没有得到改变的机会,其至有被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所葬送的危险。再次,国 民党处于执政党的地位,控制着国家的政权、军队,对国民党以外的包括共产党在内的各政 治势力拥有事实上、法理上的生杀于夺之权,能给予中国共产党谈判内容和条件的更大程度 的满足。最后,重庆对国民党来说是主场谈判,就地点上而言较为有利。谈判的国际因内环 境给共产党的压力也更大。在所有条件中,只有中国共产党谈判人员超群的谈判智慧和精湛 的谈判艺术能够为中共挽问一些预势。 四、重庆谈判中双方的焦点问题 邓野在《论国共重庆谈判的政治性质》(载《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一文中指 出,重庆谈判政治现象表现为:个合法的中央政府与一个拥有独立政权和武装的在野党,就 统一问题展开争论。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的方案是,去除解放区之名而保留解放区之实,对 于统一实际上是抽象承认而具体否定:国民党要求中国共产党将其地位与解放区脱钩,对于 中共的地位同样是抽象承认而具体否定。这两个问题也就是重庆谈判的基本问题。 王建科在《抗战胜利初期因共和谈述论》(载《学海》,994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解 放区问题是谈判的焦点问题。中国共产党方面对于解放区问题,要求蒋介石承认解放区的合 法地位。国民党方面将介石也并非不想解决问题,只不过药介石不能正视历史和现实,长期 团于对中国共产党的偏见之中。蒋介石认为解放区是新民主主义的样板,如果不取消会演成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星火燎原之势,中国最终将是赤旗的世界。蒋介石对于新民主主义乃至社会主义的容忍度是 比不上欧美式的民主政治的。最终,国共双方各执已见,国共和谈出现了死结。 五、重庆谈判前后国共双方的策略 汪朝光和刘信君对于这个问题作了深人的研究。汪朝光认为,国共的策略经历了抗口战 争胜利前后的变化,双方均有军事和政治两种手段,并且在政治手段即谈判遭遇困境的时候 就希望借助军事上的优势促进谈判的发展。而刘信君选取了一个更为详细的角度,分析东北 战局与中共战略的关系。 汪朝光在《战与和的变奏一重庆谈判至政协会议期间的中国时局演变》(载《近代史研 究》,2002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在确定日本投降已是早晚问题的前提下,国共双方均开 始着眼于战后部署。中国共产党方面加紧军事行动,壮大力最与地盘,实行南进计划。国民 党为遏制中共,在军事上剿清各战区内的中共武装,政治上也采取较为强硬的立场,要求中 国共产党将所有军队全部交回中央,割据地区之政府应全部取消,地方行政交回中央,并限 令三个月内办理完。在日本投降了的情况下,国共双方改变部署。国民党意图在军事上占据 有利位置,政治上确立国家正统代表形象,以继续党专政。对于中共武装问题和占领区的问 题,由于国内舆论和准备时间不充分,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进行谈判,并以军事拿紧、政治放 松、准备破裂为策略。中国共产党则指示各地猛力扩大解放区,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的战略方针。至重庆读判结束为止,国共双方在至关电要的中共军队利地盘问题上未能达成 妥协,双方仍引旧尽最大可能争取军事上的优势,并辅以谈判桌和宣传战的斗争。国民党战后 基本车事战略为恢复交通,主要是铁路交通,将军事部署沿铁路线向全国推进,与中国共产 兄抢占重要城市。中国共产党方面要坚决阻击国民党军队向华北推进的方针,破坏和扼守铁 路路段,防止国民党军队经铁路北上。双方都期待以实力较量占据未来政治格局上的有利地 位。 刘信君在《解放战争前期的国共和谈与东北战局》(载《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5期) 一文中指出,面对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假和平阴谋,以及蒋介石在军 事、外交上的部界,中国共产党方面作出军事战略重心的调整:除派遣部分千部和军队分赴 热河、东北外,还指示江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停止攻打大城市,将战略重心放在以必要兵力 夺取小城市及占领广大乡村上。因此,东北地区的战局成为中国共产党“向北发展,向南防 御”这一战略部署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民政府也加紧对东北的接收工作,国共两党在东北 地区形成了军事对峙的局面。 六、重庆谈判后的双方得失 章百家在《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5期)一文中 指出,重庆谈判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个重大胜利,而对蒋介石及国民党来说儿乎是一个彻 底的失败。虽然中国共产党最重视的三个问题巾,和平仍是一个术知数,军队和解放区问题 也没有解决,但也没有任何实际损失,并日争取了人心,在政治上获得了主动权。而国民党 打算一次性地解决中共问题的设想,则完全落空了。预先拟定的三个目标,只在中国共产党 承认国民政府的法统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致:在军队问题上,底线一~再被突破:在解放区问 题上,也术能达成任何协议。 邓野在《论国共重庆谈判的政治性质》(载《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一文中指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出,作为重庆谈判的结论,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从标题 看,双方关系确定为政府与政党两种地位。这个通常被称为“双十协定”的文件,其实称“会 谈纪要”更为准确,因为相当部分条款,均为双方各自阐述不同意见,并不具有“协定”的 性质。“会谈纪要”没有载明中共最主要的政治让步,即收回联合政府而政为参加政府这件 事。但却载明了与之相关的另件事,即收回了联合军事委员会的要求。关于中国共产党军队 教额,基本定为20个师。当然,纪要所占简朝最多的是此次既无结论,也没谈判的主题, 即解放区问题。但是,其基本内容就是双方的不同论点,有一个倾向性意见,仅载明将该问 题交政协会议解决。 毛泽东对会谈纪要这样评价:“这个会谈纪要,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 签订,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也就是说,取得了与国民党的某种平等地位。邓野认为,如 果单从“纪婴”的文本来看,毛泽东的观点是成立的。但是,中国共产党还主张建立联合政 府,并在联合政府内取得与国民党的平等地位。这要求并未实现。总体上说,蒋介石以合法 政府的名义迫使中共收回了联合政府的主张,而中共则以暂时维持现状的名义保住了解放 区,双方互有胜负,在重庆谈判中基本战成了平局。 针对邓野的观点,郭呈才在《重庆谈判期间中共改提“参加政府”概念辨析》(载《中 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7期)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方面提出的参加政府,不是基于压 力之下的妥协让步,也不是接受国民党“请客式”参加政府的主张,而是包括国民党在内的 各党各派,不分执政党、在野党,共同参加政府。国共双方所提的参加政府,虽然用词相同 但慨念不同,前者是单方面的、无实权的,后者是多方面的、有实权的。 七、重庆谈判的历史地位 章百家和邓野均指出,重庆谈判没有能够带来与其名声相符合的历史价值。章百家侧重 于重庆谈判后和平问题仍旧没有解决,邓野侧重于重庆谈判的政治范畴、结果、性质等方面 的论述。而土建科则认为,重庆谈判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这一结果给以后的国共和谈投下 了阴影。 章百家在《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5期)一文中 指出,重庆谈判发生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谈判的参加者是国共两党的最高领袖,人们对 它的预期是很高的。但事实上,重庆谈判并未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此后的一段时间,和平与 内战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中国的历史发展方向也不确定。国民党通过政治方式解决问题的尝 试失败,中国共产党方面也不放弃和平到来前会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大规模的军事斗争阶段的 意见,于是双方调整政策,军事冲突立刻变得激烈起来。 邓野在《论国共重庆谈判的政治性质》(载《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一文中指 出,重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是蒋介石和毛泽东以国共最高领导人身份举行的仅有会晤,且发 生在战时战后两个阶段,因而长久的为人们谈论,然而其拥有的历史地位和其声名不相对称。 市庆谈判并不是一个全新意义的谈判,结果最终以维持现状而告終。重庆谈判的性质,既未 承前,也不能启后。在政治上,打断了原有的国共关系调整进程,造成中共打破现行国家法 统的进程骤然中断。在军事上,因日占区大部分变为国统区,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国共力量 对比。中国共产党方面采取调子很低的姿态收回联合政府的主张,但在解放区问题上则采取 针锋相对的姿态,最终以暂时维持现状而结束谈判。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王建科在《抗战胜利初期国共和谈述论》(载《学海》,1994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 重庆谈判最终只不过确立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与政治民主化的原则,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 问题。这些实质性的问题仍旧需要双方继续协商或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因此王建科认为 重庆谈判的结果已给以后的国共和谈投下了阴影。 南京的解放 学术引领 1949年4月,在赢得辽沈、准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人民解放军不失时机地发起了 波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以排山例海之势,一举摧毁了蒋介石苦心经营的长江防 线,攻占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南京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铺平了道路,在中国革命史和 现代史上谱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 一、渡江战役一一南京解放的重要一步 王付海在《渡江战役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一一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载 《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渡江战役是我军战争史上投入兵力最大的 一次战略性战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大规模强渡江河作战之一。渡江战役从实践中充实发展 了毛泽东战略进攻理论,促进了我军城市作战思想的进一步完善,为尔后我军进行大规模江 河作战以及对帝国主义军事千涉的遏制和威慑都提供了直接经验。这次战役在进步完善丰富 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我军军事理论的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王伟在《论渡江战役的地位和作用》(载《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文中指出,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敌我双方的最后一次主力会战,是在农村包 围城市革命道路中,从农村为中心向城市为中心转折的标志性战役,以我军消灭国民党军江 南最大的最有组织的精锐部队,解放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攻克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而胜利结 束。它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避免了中国再次出现“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并 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中共地下党南京解放的幕后功臣 王跃进、蒋超群在《浅谈南京解放前夕工运工作的务实精神》(载《风卷红旗过大江一 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4月)一文中指出,1948 年伊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全面地反攻阶段,国民党不仅在军事上惨败,政治、经济上也 开始全面崩溃。反动派拒绝在和平条约上签字,妄想做最后的垂死挣扎。面临这样的形势, 城市中的中共地下组织如何开展斗争,迎接解放,成为中共地下党南京市委的重要课题。新 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地下党南京市委和市工委本着务实精神,营造出巨大的革命声势,做了 许多繁杂而细致的准备工作,为迎接南京解放铺平了道路。南京地下党为迎接南京解放,在 白色恐怖的艰苦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保护人民财产、维持社会治安和保证我军顺利 渡江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战火迫近南京时,地下党积极组织人民自卫队护厂、护校, 英勇机智地防止和抵抗敌人撤退前的破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军人宁后,水电、通 讯一日未停,学校始终未停课,火车和市内公共交通很快恢复。 陈丽君、吴光祥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南京解放中的作用及启示刍议》(载《南京社会 科学》,2009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形势下,国民党统治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集团为了维持其危在旦夕的统治,在对人民加强专政的同时,还对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工厂、 企业、学校及重要设施,采取“决不留给共产党”的方针。当时,在白色恐怖统治之下,南 京地下党组织通过在各阶层群众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在敌军、警、宪内部开展瓦 解工作,组织人民自卫队护厂、护校,英勇机智地防止和制止了敌人在撒退前对城市的破坏, 为南京的完整保护和顺利接管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全面接管南京之初,经济崩溃,社会 混乱,百业待兴。国民党在撒离时,留下大批特务和散兵游勇,经常进行捣乱和破坏。这些 因素在中国共产党对南京的接管工作上都成为不小的障碍。但中国共产党在接管城市方面已 有了一套完整的方针政策和初步经验,并做好了初期准备,为顺利接管南京打下了基础。 三、城市接管的典范一南京解放的工作启示 吴光祥、付明华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功接管南京的历史过程及启示》(载《军事历 史》,2009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城市接管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工作, 也是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转移的重要 标志。1949年前后,针对南京特殊的地位和波谲云诡的复杂条件,中共南京市委和军管会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对南京实施了卓有成效的接管,并探索出了一条特征鲜明、符合 实际的接管之路。这对正在走向新一轮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前列的南京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 意义。 中国共产党依靠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依靠一支忠诚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干部队伍,依靠不断提高觉悟的广大人民群众,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在较短的时期内成功 接管了南京。这对于今天南京的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信心,一以贯之是夺取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坚强 领导是党保持高度集中统一、保持旺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中共南京市委、市政府和军管会 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接管任务,迅速稳定社会秩序,恢复与发展生产,最根本的 一条经验就是不管形势任务发展如何变化,都能毫不动摇地执行党的既定方针,坚持党的正 确领导。今天,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征程上,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信 心,始终保持奋发的精神状态,坚信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不能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 出了些问题,就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是硬道理”产生怀疑,甚至为了回避前进中 的问题而减缓发展速度。要毫不动摇地执行党的既定方针,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真正 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 其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做好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南京之所以能够顺 利接管,是由于中共南京市委、军管会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和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南京解放后,针对当时官僚机构臃肿庞杂的实际,及时采取“凡有 一技之长愿意为人民服务的旧公务人员,我们将尽可能加以录用,即使一时无适当工作可以 分配的,也已经决定遵照毛主席指示的原则,三人饭,五人吃,负责照顾其生活,不使流离 失所,并设法使其获得改造机会”①的政策。张电锁 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应借鉴南京接管时期安置人员的一些有益做法,结 合当今实际,努力做到:通过创业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进行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与劳 动就业的双赢:加强统筹规划指导,给具有创业能力的劳动者在政策上扶持:强化城乡劳动力 培训,为就业者创造就业条件。进中文一↑国e新9DC,中市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最后,严明纪律,联系群众,艰苦朴素是党永葆先进的时代要求。严明纪律是党和人民 军队性质的体现,也是南京成功接管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南京接管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和 人民军队严明纪律和不断强化作风建设的历史。南京成功接管的经验表明,要继续保持党的 先进性,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 一主线,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把党的政治组 织优势转化为保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力量,以党的建设新成效保证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的落实。要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从人民群 众的智慧和力量中汲取推动革命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并运用 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使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实践创造性能够不断地发挥和得到 提高,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付启元、卢立菊在《解放战争后期对南京等城市政权的接管工作》(载《档案与建设》, 2011年第8期)一文中指出,解放战争后期,在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过程中,接管城市是重 要的一环。这是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的重要标志。城市接管工作能否成功也是对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和检阅。通过南京解放后政务系统的接管,可以深人探析新 政权的一些特征和性质,以及全国城市接管和社会改革工作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从南京的 接管来看,军管会摧毁了国民党在南京的政权基础,逐步建立、完善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新 政权建立以后,制定了改造旧南京、建设新南京的方针、政策,大规模的社会改造和经济恢 复、建设工作接着开始,南京市的面貌和特征调整了南京市的发展方向,“消费城市”逐渐 变为生产性的城市。城市的生产发展为广大底层民众服务,“面向人民,面向农村”,体现 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平等化的价值取向。由此,城市的命运被重新塑造,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步 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四、为中国诞生铺路南京解放的历史意义 李孝民在《渡江战役胜利和南京解放的伟大意义》(载《风卷红旗过大江一纪念渡江战 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4月)一文中指出,渡江战役的胜 利和南京解放,开辟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新纪元,加快了全国胜利的进程,保证了新中国 的独立和安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渡江战役的胜利和南京解放,结束了 南京人民屈辱和苦难的历史,揭开了当家做主的历史新纪元。南京人民屈辱和苦难的生活终 于结束,人民当家做主的日子终于开始。其二,渡江战役的胜利和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 反动统治的灭亡,宣告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反动政权的灭亡,加快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进程。 不到半年时间,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其三,渡江战役的胜利和南京解 放,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反动气焰,保证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安全。人民昂首挺胸站立起来,一 百多年来受帝国主义欺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人民有力量保卫民族的独立和祖国的安全。 张国良在《论南京解放与新中国的建立》(载《风卷红旗过大江一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 南京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4月)一文中指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标志着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被彻底推翻,-个新生 的革命政权即将诞生,中国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南京解放彻底挫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和谈”的阴谋和“划江而治”的企图,宣告 了国民党南京政府反动统治的终结。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第二,南京解放彻底粉碎了国际势力长期控制、奴役、肢解中国的战略企图,实现了中 国人民百余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夙愿。在国际政治关系中,国家之 间的交往无一例外都是把维护本国的战略利益放在第-一位。国家之间的竞争或共处、对抗 或合作,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各自国家利益,促进和影响国际战略形势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发 展。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就是党中央从建立新中国的长远利益考虑而作出的深谋远虑,是 维系中华民族主权独立和领士完整的历史性、关键性的战略举措。 第三,南京解放将中国人民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进程推向快车道,标志着中国进人了一 个新的历史阶段。战略决战后,中国的军事形势进人新的转折点,战争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化。南京解放标志着建立新中国的时机已经成熟,敌我力量此消彼长的变化, 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即将到来,中国革命成功与永久和平的局面已经 迫近。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加快了中国人民夺取全面胜利的进程。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实 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对西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夙愿。南京解放是中国人民求翻身、 谋解放历程中的伟大胜利和历史性壮举,标志着新中国人民革命政权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开始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大大鼓舞了世界爱好和平的 民族和人民,对亚洲人民和民族的自由独立和解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南京解放是帝国主义 企图控制、奴役、肢解世界上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一次大失败。这一历史性的胜利表 明,正义的事业必胜,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必胜。一切没落的、腐朽的制度,不管它一时多 么强大,不管它怎样横行霸道,最终都逃脱不掉失败的命运。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进步必将 战胜落后。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必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 学术引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统治达到了顶峰。然而,仅仅过了三年多的时间,政权即遭 倾覆,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引起了巨大的国际震动。关 于覆灭原因,众说纷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可从当时政权的内部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等角度 出发,多方面了解南京政权覆亡的原因。 南京政权覆亡的外部因素 柳轶、程舒伟在《论蒋介石对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原因的分析》(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期,蒋介石试图从政权和社 会的组织机制中寻找失败的根本原因,他认为这是美国对国民党“袖手政策”的结果。在蒋 介石看来,中共的胜利主要是依靠苏联帮助先控制了东北,而国民党的盟友美国则先暗中与 苏联签订《雅尔塔密约》,拿中国的东北讨好苏联:继而又于1948年春全面停止了对南京政 府的军事、经济援助,由此导致南京政权的覆亡。 郭永学、吴祖鲲在《海内外学者关于大陆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的研究综述》(载《吉林 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5期)-文中整合海外学者的观点后指出,许多海外学者习 惯于把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来势力的影响。首先是美国的影响,美国政府在 1941-199年间对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使得这一时期国民党同美国政府的合作弊大于利。其 次,苏联的影响也被认为是导致国民党统治垮台的一一个决定性因素。如胡适就将中国共产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归结为“斯大林征服世界的大战略”。如大革命时期苏联顾问对共 产党的扶持和日本投降后苏军在东北对共产党军队的暗中支持,认为这改变了国共力量的对 比,给国民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日本侵华战争是造成国民党后来失败 的最重要原因。日本侵略华北,使全中国抗日情绪高涨,酿成西安事变,国民党被迫放弃剿 共政策,失去了将长征到陕北后力量弱小的红军举消灭的机会。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党统 治中心迁至西南,共产党则在敌后建立了大片根据地,利用抗日的机会大大扩充了实力,构 成了对国民党政权的致命威助。 南京政权覆亡的内部因素 柳轶、程舒伟在《论蒋介石对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原因的分析》(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在1949年,蒋介石认为失败的原因包括政治 上的缺点、经济上的恐慌以及内部组织的松解,同时已醒悟到了国民党的瘫痪是整个政权恶 化、崩溃的最根本原因。吴贤辉在《个被现代化变革浪潮所淹没的政府一再论南京国民政府 的衰亡》(载《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文中指出,无法适应现 代化历史潮流的需要,厉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革,以满足各种社会利益集闭改治参与、 经济自由的渴求以及切身生活的需要,是南京国民政府迅速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吴贤辉认 为,自清季以来,变革已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主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欲获取 公众的认同,稳固统治,就必须切实按照孙中山设计的方案进行不断的变革,以图在中国现 代化进程中有所作为。南京政府的确也打出孙中山及三民主义的旗号,对民主宪政、经济自 由、耕者有其田、收回利权等现代化变革作出广泛的许诺。然而,南京政府是一一个只代表 少数人利益的独栽专制的政府,这些变革毕竞会损害-一个独裁政府的利益,因而始终裹足不 前,不见成效。 1.政权的合理化不足 郭永学、吴祖鲲在《海内外学者关于大陆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的研究综述》(载《吉林 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中,实际 统治从未遍及全国,所以它“失去”大陆。刘景岚在《政治现代化的逆动一南京国民党政权 失败“原因背后的原因”》(载《北方论丛》,2010年第4期)一文中,是从政权的合理化(或 称理性化)角度来考察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刘景岚指出,南京政权从1928年完成形式上的统 一那天起,就-直伴随着内部各种势力和派系的纷争镶夺,这些矛盾和纷争贯穿始终,南京 政权直到崩溃,也始终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首先,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政权抗衡,导致中央权威资源流失。正如郭永学、吴祖鲲在 《海内外学者关于大陆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的研究综述》(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2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的,中央政府对全国控制程度过弱,在农村中缺乏基础,而中国 主要的社会力量、经济来源大多数都来自农村,但国民党政权在农村中却没有什么基础,它 既无基层政权基础,也无可靠的经济基础。同时,国民党政权下的“工业化”也是微弱的, 那是官僚资本的垄断化以及成为美国附席化的过程,也是在中国社会中把工业同农业的联系 日益削弱的过程。由于没有来自农村的支持,这个政权最后难免失败。 吴贤辉在《一个被现代化变革浪潮所淹没的政府一再论南京国民政府的衰亡》(载《华 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由于国民党政权的封建地主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