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与梁启超的青年时期 文化旅游系1705班 马小芳2017020546
康有为与梁启超的青年时期 文化旅游系 1705班 马小芳 2017020546
康有为 生平简介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是 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 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代表思想 ■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 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名人评价
生平简介 康 有 为 名人评价 代表思想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是 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 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 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康有为 生平简介 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名举 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 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 代表思想 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 开明专制,反对革命。 名人评价
生平简介 康 有 为 名人评价 代表思想 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名举 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 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 开明专制,反对革命
康有为 生平简介 ■1911年,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派的领袖,反对 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 ■ 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 代表思想 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 失败。 名人评价
生平简介 康 有 为 名人评价 代表思想 1911年,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派的领袖,反对 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 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 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 失败
康有为 生平简介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 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 觐见探望。 代表思想 ■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 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 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名人评价
生平简介 康 有 为 名人评价 代表思想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 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 觐见探望。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 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 方向。但后来,他与袁 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康有为 生平简介 代表思想 ■ 经济思想: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统治者必须“保商”, 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 名人评价
生平简介 康 有 为 名人评价 代表思想 经济思想: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统治者必须“保商”, 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
康有为 生平简介 代表思想 ■宪政思想: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主张君主立宪, 倡导权力制衡,肯定“三权分立”的作用。康有为 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权观,强调公民自治。 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名人评价
生平简介 康 有 为 名人评价 代表思想 宪政思想: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主张君主立宪, 倡导权力制衡,肯定“三权分立”的作用。康有为 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权观,强调公民自治。 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康有为 生平简介 代表思想 ■教育思想:康有为认为教育是培养维新人才的重 要途径。以"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 教育宗旨。 名人评价
生平简介 康 有 为 名人评价 代表思想 教育思想:康有为认为教育是培养维新人才的重 要途径。以"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 教育宗旨
康有为 生平简介 ■梁启超:先生是最富有自信力的人,他所坚持的 主义,无论任何人也不能动摇。在学术上是这样, 做事情也是这样,从来不肯为了做事而让自己的 代表思想 主义有所迁就,但却每每曲解事实来迁就他的主 义,所以批评先生的人,总是说他武断、执拗、 专职。 名人评价
生平简介 康 有 为 名人评价 代表思想 梁启超:先生是最富有自信力的人,他所坚持的 主义,无论任何人也不能动摇。在学术上是这样, 做事情也是这样,从来不肯为了做事而让自己的 主义有所迁就,但却每每曲解事实来迁就他的主 义,所以批评先生的人,总是说他武断、执拗、 专职
康有为 生平简介 ■ 陈独秀:南海康有为先生,为吾国近代先觉之士 天下所认同。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 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代表思想 吾国近代文明史所应大书特书者矣。 名人评价
生平简介 康 有 为 名人评价 代表思想 陈独秀:南海康有为先生,为吾国近代先觉之士, 天下所认同。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 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吾国近代文明史所应大书特书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