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道路、共产党: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6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艰苦探索的重要史实,懂得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历程和艰难抉择,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 2、教学难点: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教学内容】 一、工农红军的创建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阐述 四、学生拓展训练:毛泽东的突出贡献: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 工农红军的创建 学术引领 军队在中国20世纪初的国内政治格局中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 有人民的一切”,这是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得出的一一个重要结论。中国共产党创 建红军的过程,是独立自主地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并与共产国际、联共(布)也有着密 切的关系。 一、红军称谓的变化 陈伙成在《关于红军的十个问题的研究(上)》(载《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3期) 一文中指出,红军的称谓经历了多次的改变,军队称谓是随着政权的发展和名称的改变而改 变的,因此,这种改变是革命和战争发展的一个表现。就称谓的演进历史而言,主要有三个 阶段: 第一,革命委员会一一国民革命军、工农革命军。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 中共中央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处在“第二阶段”,即工农和小资产阶级联盟阶段,应当复兴国 民党左派,“以国民党名义来赞助农工的民主政权”根据这一精神,南昌起义前委决定政权 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军队仍称国民革命军。8月中旬,中共中央提出决定,要建立“工 农的革命军”;下旬,又提出工人自卫军改称工人革命军,农民自卫军改称农民革命军,武 装起义成功后编组成工农革命军。9月19日,党中央决定放弃“左派国民党旗帜”,但又 承认苏维埃政权是庄重神圣的,不宜滥用,规定在取得全国或一省政权之前,不得组织苏维 埃政府,所建立的省以下政权,仍称革命委员会。同时内定,在取得全国或省政权建立苏维 埃政府之前,不建立红军。23日,觉中央决定起义成功后立即改组革命委员会,使之成为 党领导下的工农民主政权,并把“工农军”编成工农革命军。10月中旬,中共南方局书记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张太信提议,南昌起义军要“改名易旗”,中共中央同意。11月,中共中央扩大会提出, 凡割据几个县的地区,可以建立苏维埃政府,军队的正式称谓还是工农革命军。 第二,苏维埃政府一红军。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占领广州城,按党中央的有关 决定精神,成立广州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总指挥部,但它未及编成红军就失败了。保存的队伍 编成工农革命军第4师,退人海陆丰。广州起义的失败,使党中央认识到要立即夺取中心城 市是不可能的,而只能是先造成局部的割据,故又改变了原来的建立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的设 想,指示各省委凡武装起义取得政权后,都可以建立苏维埃政府,取消革命委员会,实行土 地革命。1928年春,中共广东省委扩大会作出军事问题决议,贯彻党中央指示精神,并提 出建立红军问题。中共中央吸取广东省委扩大会的军事问题决议提议,于5月25日发出第 51号通告,提出建立红军问题。通告说:“为保障暴动的胜利与扩大暴动,建立红军已为目 前的要务,不一一定要寻(等)到一省或一国暴动成功,只要能建立一割据区城,便应当开始 建立红军的工作。”同时规定,“在割据区域建立之军队,可以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 工农革命(军)的名义。”从1928年6月开始,各地工农革命军相继改称红军。 第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一一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5月,中共中央开始了建立中华 苏维埃共和国的准备工作,同月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城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国家根本法(宪法)大纲草案》提出:“苏维埃政权解除地主资本家的武装而组织自己的武装 一工农红军。”这确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军队称工农红军。此后,中央军委开始制定 中国工农红军编制、政治工作暂行条例和纪律条例草案。同年9月下旬,党的六届三中全会 文件和9月30日周恩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上的报告,开始使用中国工农红军称谓。10月底, 党中央颜布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政治工作暂行条例和纪律条例草案,在全军正式使用中 国工农红军称谓。此后,各地红军相继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从此,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 的简称。 二、红军的创建与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的关系 杨青在《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与中国工农革命武装的建立》(载《中国党史资料》, 20年第2期)-文中指出,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工农革命武装的建立,从工农革命军到中 国工农红军,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在军队的建立、建设等方面给予中共中央多方面的指 导和帮助。杨青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工农革命武装。1927年大革命后期,共 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根据中国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多次指示中国共产党,着手建立工农 革命武装。尽管当时的中共中央没有能够贯彻执行,但对后来中国共产党进入土地革命战争 时期后,走上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工农革命军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在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的推动下,工农革命军建立。大革命失败后,联共(布) 中央召开会议,明确指示中国共产党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武装工农,为建立一支真正革命 的工农军队打下基础。在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的指示下,中共临时政治局对建立工农革 命武装作出明确规定,并确定新军队的名称为工农革命军。 第三,在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指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并发展。对于红军的建立, 共产国际和联共(布)中央极为重视。在中共六大召开前夕,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见中共领导人 时,指出建立红军的重要性。在建立红军的问题,中共六大作出了与共产国际指示精神相同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的决定。 第四,共产国际对中共工农红军的建设积极给子指导和帮助。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多次 致电中共中央,就红军的来源及成分问题、输送和培训红军干部问题、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 等方面予以指导。 张树德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红军的创建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载1990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是有特定的国际环境的。共产国际的 指导对于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过程中的有关路线、方针、党的领导、作战艺术等都产生了极 其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指导中共产国际既有成功又有失误,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 程。张树德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首先针对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强调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武装。在大革命失败前后, 共产国际就提出了武装工农的思想,并充分估计了中国军事力量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虽然 当时共产国际所说的军队,主要思是针对国共合作时的原国民党革命军而言的,但是必须 看到共产国际在当时的指挥,对于后来红军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1927年4月,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以后,共产国际针对当时中国国内形势的特 点,在帮助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并明确提出建立工农武装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中,曾经历了两个不同性质的认识过程。第一, 主张改编原国民革命军。第二,主张积极武装工农。显然,这一时期共产国际对于中国共产 党的武装力量的创建问题不但是比较重视的,而且其指示的主要方面也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 的。它对中国共产党创建自己的军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主张实行工农暴动并建军,但在实际指导上有重大的失误。1927年,中国共产 党召开“八七”会议,这次会议上共产国际派代表、苏联人罗明纳兹和德国人海因茨。纽曼 (Heinz Neumann)出席,罗明纳兹根据中国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撰写了《中共“八七” 会议告全党党员书》的草案。张树德认为会,上所做出的关于发动工农暴动、武装反抗国民 党的总方针是正确的。但是,他认为在具体的实践指导上有重大的失误:第一,罗明纳兹等 共产国际代表所提出的无条件的暴动是教条主义的。如广州起义中,共产国际就认为应该进 攻进攻再进攻,结果造成了起义的更大损失。第二,共产国际指导机关存在着不了解中国实 情的瞎指挥。他们对红军运动持悲观态度,认为红军只能分散存在,不能集中。这些观点显 然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但也应该看到,这时期共产国际在实践中对于中国红军创建的成功 经验的认识还是迅速的,并提出了一些主张和建议,对于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的巩固有着极其 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共产国际提出了红军的建设必须向更高阶段发展,但照搬苏联红军模式。共产国 际提出了红军的建设必须向更高阶段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照搬苏联经验的做法。 曹力铁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载《汉江论坛》,2000年第 1期)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的过程,是独立自主地开降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与 共产国际、联共(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曹力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第一,曹力铁指出,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高度重视军队和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 用,强调要建立一支忠于共产党的军队,但他们不能正确说明与处理创建一支这样的军队与 统一一战线的关系,害怕中国共产党掌握武装、领导军队会导致统一一战线的破裂。因此,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他们在对中共的要求中,一直没有明确指出直接掌握军队的重要性,没有向中共明确提出建 立自己领导的军队的任务。 第二,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对中国共产党创建自己领导的军队的疑虑,不仅来自统一战 线会因此破裂的担心,而且来自对这军队本身能否接受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其领导的担心。 20世纪初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军阀的雇佣军,即使当时国民党掌握的军队,也没有摆脱雇佣 的特点。因此,共产国际和联共(布)认为,这样一支军队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要求还有很 大的距离。就觉席家 尽管这样的怀疑是错误的,共产国际、联共(布)对如何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也确实提出 了一些正确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创建自己的军队应该说产生了一一定的积极影 响。首先,它说明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面对中国革命的客观形势,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军队已经产生的现实,不仅改变了原来要中共通过国共合作来掌握军队的思想,从中国共产 党要不要创建自己领导的军队的疑虑进而走向了如何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的问题。其次,它 强调了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比如,要动员工农群众参军,改变军队成 分的问题:在军队中普遍建立党的组织的问题和建立党对军队领导的制度,特别是政治工作 制度的问题:等等。最后,提出了这支军队的任务不仅是打仗,而是变成流动的共产主义宣 传队,变成帮助农民消灭豪绅和民团的政权,并在当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军事力量。 第三,随着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对中国革命形势估计的调整和策略的改变,红军的存在 和发展日益得到重视。但受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共产国际和联共(布)对红军发展方式及其战 略的认识表现出严重的脱离实际的倾向。他们注重军队的主要注意力不仅仍然放在农民暴动 和城市武装起义上,而且还用正规化的标准来要求这支军队。在共产党和联共(布)对中国 红军做出以上认识,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的时候,毛泽东等通知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展农村游击战争,使红军在农村斗争的环境中从 小到大,由弱到强。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学术引领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 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方法,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乃至新时期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留下了弥足珍 贵的启示。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黄少群、赖宏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和实践述论》(载《中国井冈山千部学 院学报》,2008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农村中心论”既是对马列主义理论宝库的伟大贡 献,也是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是毛泽东的独特创造。毛泽东基于对农民运动的亲身实践 和深刻认识,得出了“中国国民革命是农民革命”的结论,并在大革命失败前后三个月内 五次提出“上山”思想,成功开辟井冈山根据地,这是他“农村中心论”的开篇之作。古田 会议的决议中强调,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革命战争,这保证了党和军队长期在 农村发展的无产阶级化的问题。在1930年的《反对本本主义(一九三0年五月)》中,毛泽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东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①,这使“农村中心论”有了 更明确的思想基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创建,使中国革命终于找到了条正确的道路。 丁文阁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1期一文中指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不根据时代的变化来确定中 国革命道路是没有出路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道路的唯一选择。 毛泽东从中国历史中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富有农民革命战争传统的国家。他在《反对本本主 义(一九三0年五月)》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 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历史证明,毛泽东提出的这条中国革命道路真正做到了“东方不亮西 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回旋余地。毛泽东在1938年发表的《论 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 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的报告)》一文中指出,在中国只要发挥好以下三个条件:半殖民地的城 市不能完全统治住乡村、地域广阔且有足够的周旋空间、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人民群 众,坚持长期作战的思想,农村是可以战胜城市的。 张弛、黄少群在《共产国际与毛泽东“农村中心”思想的提出和实践》(载《党史研究 与教学》,2010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中心”思想,是毛泽东以马克 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社会的复杂环境中,严格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把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顽强探索的成果。共产国际给中国共产党出了一道“难题”:党会变 成“农民党”“小资产阶级党”,红军战争会变成“单纯的农民战争”。毛泽东分步骤破解 了这道难题:一是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九二八年十月五日)》《井冈山 的斗争(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两文,为提出“农村中心”思想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二是在回复前委来信中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 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三是在古田会议期间,毛泽东 指出要把农民党员提高到无产阶思想觉悟的水平。毛泽东顶住“左”倾中央的压力,坚持开 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括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 张驰、黄少群认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发现和创造,是毛泽东的贡献,也是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还将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 二、毛泽东、朱德的历史性贡献 罗朝远在《浅议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载《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 第4期)一文中指出,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创了“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了人民战争 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消除了右倾悲观情绪,坚定了无产阶级革命信念。毛泽东于1930 年1月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九三0年一月五日)》的著作,指出中国革命的高潮 即将到来,他说:“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 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 婴儿。”①在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 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熊华源在《毛泽东、朱德共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载《湖南科技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一文中,从两个角度分析了毛泽东、朱德在创建井冈山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根据地时期的历史贡献:其一,领导武装起义、引兵井冈山,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迈出 了“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的战略转变的关键一一步,这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创 举。毛泽东果断引兵井冈山,创建了中国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 创业,初步奠定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基础。毛泽东最善于调查研究,最善于从实际出发,最善 于思考,敢于提出独立的意见,正如瞿秋白的赞扬:“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泽东。”②其 二,井冈山斗争全面展开,连续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剿”“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 人全盛时期,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实践和理论基础。毛泽东总结井风 山斗争的经验教训,朱德率领红四军连续挫败国民党军队的三次“进剩”,根据地进人全盛 时期。从这时起,“朱毛”成了时代的称谓,“朱离不开毛,毛离不开朱”。 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意义 徐占权、徐婧在《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的普遍意义》(载《中国井冈山干部学 院学报》,2013年第6期)一文中首先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即“有根据 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人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①,这是毛泽东开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中的一个重大创造。井冈山的斗争经验得到了中共中央 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推广,“工农武装割据”的星火逐渐传播开来。徐占权、徐婧还进一步细 化了以下内容:大别山根据地吸取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并扩大发展,诞生了红四方面军:中 共湘鄂西前委吸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经验,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百色起义胜利后, 邓小平等提出了“学习朱毛红军”“汇合朱毛红军”的口号;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形成过程中, 努力学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后来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 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因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像严寒过后的一股春风, 吹拂到中国各革命根据地,使这些革命根据地在白色恐怖之下产生了生机和活力。 张云在《论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军事意义》(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文中,从三个角度阐述了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军事意义:首先,产生了中国革命战争新的军 事战略。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武装斗争的实践,以及对中国 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分析,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性质、特点,最终在井冈山根据地的创 建过程中,使新的军事战略开始得到实践的检验和成功地运用。其次,奠定了人民军队建设 的理论基础。井冈山根据地军队建设过程中,非常强调政治训练,并建立军队的民主制度, 规定军队的纪律和任务。井冈山根据地党的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建设一支攻无不 克、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莫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最后,创造了游击战争的战术原则,即“敌 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是并冈山根据地军事意义中又一个光辉的亮 点。 四、选择井冈山的原因 朱荣兰在《毛泽东选择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原因》(载<世纪桥》,2010年第14期-文 中指出,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落脚井冈山不是提前精心策划好的,它的逻辑发展轨迹是: 毛泽东的“上山”思想、退却农村山区一一李少山、王兴亚、王佐、宋任穷、陈慕平五人的 介绍及穿针引线一一井冈山进人毛泽东的视野一无法实施割据湘南的计划一井冈山成 为必然的选择。因此,选择井冈山不仅仅是因为它具备割据的各项条件,而且也是上述各种 偶然、必然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唐海英、孙伟在《试析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程一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 周年》(载《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毛泽东选择湘赣边界的 井冈山,原因有三:一是秋收起义失利,军力大减,已无实力实现湘南暴动的目标。二是毛 泽东对湘东南的桂东、汝城情况不明,部队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军事行动必须慎之又慎。 三是既然已到达井冈山,已经找了个歇脚的地方,可先在井冈山周围盘旋打游击,筹些款子, 熟悉周围环境,伺机探听南昌起义部队进入广东的情况,以组织再次北伐。 唐海英、孙伟指出,朱德的首选是湘南宜章起义,胜利后开始实行湘南总暴动,但因为 声势太猛,湘粤军阀联合起来,组织了9个师的兵力,对湘南革命力量南北夹击,加之此时 湘南特委盲目执行中央的“焦土政策”,结果湘南总暴动归于失败,朱德、陈毅不得不率队 向井冈山根据地转移。 唐海英、孙伟进一步指出,到了井冈山后,毛泽东发现,处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正 是理想的割据之地。附近几个县都建立了党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较好:山下的茅坪、 山上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可供部队筹措给养:离国民党统治的中 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加之处于湘赣两省军阀控制区域之间,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因此, 毛泽东决定在此为建立政权而奋斗。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