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专题六:抗日、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3,文件大小:9.6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专题六:抗日、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6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从局部到全面抗 战局势的发展:让学生掌握抗战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 流砥柱作用。正确认识日本侵华的历史史实,对中华民族抗争史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对 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 2、教学难点: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二、日本侵华历史 三、国民党正面战场 四、共产党敌后战场。 五、抗战胜利的原因 六、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七、拓展训练:全民族抗战铸就抗战精神。 九一八事变 学术引领 对中日两国而言,九一八事变影响深远。它加速了日本称霸世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进程,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展:它路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促 进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更推动了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一、事变由日本军部、内阁、学界等共同挑起 曾景忠在《九一八事变过程中日本侵华的军事外交二重唱》(载《史学月刊》,2008年 第2期)一文中指出,日本内阁与军部在侵华方针上并非存在着单纯的一致性或者对抗性, 而是如同歌唱表演一样,联合演出了一曲侵华的军事外交二重唱。先是对唱,九一八事变 将起之际,日本驻沈阳领事曾对关东军武力袭击进行劝阻:接着并调,在军方的强力施压下, 内阁屈从军部,外交追随军事;继而和唱,日本外交为军事侵略掩饰、辩解。此外,日本还 在外交上阻挠中国向国际联盟申诉。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外务部首先以中日两国“直接 交涉”为由,阻挠中国向国际联盟寻求援助。在国际联盟做出日本撒兵的决定后,又抛出了 中日关系“基本大纲”,提出中日达成协议后,日本做出才会撤兵。该大纲共有五个条款,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其中第五条是中国“尊重条约上所规定日本在满洲之一切权益”,该条款涉及1915年签订的 “二十一条”,这是中国政府所不能接受的。 王希亮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决家层侵华国策的趋同》(载《历史研究,201年第4期) 一文中指出,九一八事变是由石原、板垣等关东军军官阴谋发动的,而日本政府最初确实出 台了“不扩大方针”。但是为了维护和扩大满蒙权益,摆脱1929年的经济危最初确实出台 了机,日本政府、军部、外交机构、财间、天皇在侵华国策上逐渐趋同,最终达成一致,旗 帜鲜明地支持关东军的侵略行为,尤其是在对待“伪满”政权问题上,日本政府不惜退出国 际联盟也要承认“伪满”政权的“合理性”。 欧阳军喜在《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在“满洲问题”上的反华宜传一以日本太平洋问题调 查会为中心的考察》(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文中指出,为 了给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行为做辩护,19291933年间与日本政府关系密切的太平洋 问题调查会,抛出所谓“民族生存权说”“特殊权益说”“防俄防共说”“人口过剩说”等学 说。 “防俄防共说”是指日本在满洲的军事行动是为了防止俄国的扩矿张,是一种“自卫的活 动”,满洲是日本阻止俄国推进共产主义思想渗透的第一道防线。“人口过剩说”指出,日 本国土狭小,资源缺乏,为养活更多的人口不得不向地广人稀的满洲移民。“民族生存权说” 与人口过剩说相似。“特殊权益说”指出,日本在地理上与满洲相近,日本已在满洲进行了 中日战争与日俄战争,满洲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的经济发展都是日本维护当地和平的结果,这 些都使得日本应该在满洲享有特殊权益。以上种种学术,无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站不住 脚跟,更掩盖不了太平洋调查会为日本侵略行为狡辩的实质。除此之外,日本太平洋问题调 查会还大肆进行反华宣传,否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与日本政府的态度一致,完全沦为日 本政府的一种宣传工具。 二、不抵抗政策符合张学良本人的意愿 部分学者认为九一八事变时,由于张学良“忍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命令,东 北军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未子抵抗,致使东北三省沦陷,而张学良也蒙受“不抵抗将军”骂 名,做了“替罪羔羊”。曾景忠在《澄清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方针研究的误区》(载《史学月 刊),2003年第8期)一文中指出,东北地区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张学良与蒋介石实质上是各 自独立的军政集团首领间的平行盟友关系,如果张学良本人不想执行不抵抗政策,完全可以 不执行。曾景忠指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处置事变的方针并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不 抵抗政策。当时,蒋氏对于如何应付日军进攻,东北是抵抗还是不抵抗,并未置词,只是指 示张学良与东北当局要力辟日方谣言,并于9月21日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南京国民政 府在外交、军事、政治上采取忍痛含愤、诉诸国际联盟、弥合分裂、准备抵抗的方针,可见 蒋介石并非不抵抗,而是“准备抵抗”。 徐畅在《张学良与九一八事变再探讨》(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8期)文借助新发 表的张学良的谈话指出,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自称没有判断清日本要发动战争侵略中国, 所以他才没有下令抵抗。徐畅将历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通过对张学良个人心理的分析后指 出,即使张学良完全看清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他也极有可能仍然实行“不抵抗政策”。 原因有三:首先,不抵抗政策是蒋介石和张学良二人的共识;其次,张学良迷信和平,迷信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国际联盟;最后,张学良并未作与日本人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军事准备,为保存东北军的实力, 张学良不能贸然抵抗日军侵略。 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走向统一 荣维木在《九一八事变与中国的政局》(载《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4期)文中指 出,九一八后中国政局存在着分裂的现实与统-的趋向,日本正是利用中国的分裂而施展侵 略阴谋,从而使它对中国的局部侵略到全面侵略步步得是。但是,日本每一步以分裂为前导 的扩张,都增长了中国的份抗日情绪,中国政局的重心也随之多了一份由内争向统转换的 希望。文章指出,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不仅增长了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对南京的向心 力,而且也使蒋介石对地方实力派采取了羁嬤政策,从而加强了南京国民政府影响力,进而 促进国家的统-。同时,在国内舆情与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国共两党分别调整了政策, 统代替了分裂,成为主导中国政局的决定因素,使中国形成了抵抗外侮必需的全民族的统 战线。 贺新城在《论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统问题》(软<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1期)一文 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斗争是从自身分裂开始的。文章指出,“九一八”后至八一 宣言》发表前,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况下,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仍要求推 翻国民党的统治。在统一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出现过严重失误,国民党也坚持“攘外必先安 内”政策。最后,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适应民族利益的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不 切实际的主张,才走上了团结统共同抗日的道路。 七七事变 学术引领 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一系列事端的继续与扩大 同时,它也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又一个转析点,并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 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七七事变爆发的起因 袁成亮在《从“六.二九事件”到“卢沟桥事变”一关于“谁制造了卢沟桥事变”问题 的又一考察视角》(载《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 卢沟桥事变实际上是由日本的华北驻屯军,与日本驻华特务机关合谋制造的。对此袁成亮从 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首先,“六,九事件”是一次未遂的卢沟桥事变。日本符务机关及 华北驻屯军预谋在6月29日起事,我方在5月份获知此事,于是增加兵力这次阴谋的不成 功,才有了卢沟桥事件的强化防务,因此日方明谋未能得逞。正是有华北周内将发生重大 事件”“七夕之夜,再次预谋,从而也就有了当时流行的诸如务机关及华北驻屯军开始特 策划新的行动,袁成亮指出,由日本驻华特务机关与华北驻屯军联合导演的、意在占领我国 华北地区的卢沟桥事变,不久便由一起“地方性事件”迅速扩大为日本政府全面侵华的“全 局性事件”。 金卫星在《二二六事件、西安事变和七七事变》(载《安徽史学》,2006年第5期)一 文中指出,七七事变之所以迅速成为远东战争全面爆发的导火索,是因为在事变之前日本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和中国的政局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日本方面来看,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是日本政 局和对外战略从多元到一一元、从无序到有序的重要转折,也是内阁与军方从分歧到协调致 的重要转折,由此形成了以主张全面侵华的军部法西斯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战略的 “举国致”局面:从中国方而米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形成了各党各派各界团结御 侮、联合抗日的民族统战线,中国不可能再对日本的侵略妥协退让。日方无视中国政局的变 化,执意推行既定的侵华方针,是造成七七市变的真正原因。 日本学者藤原彰在(日本近现代史(第3卷)》(伊文成、李树满、南昌龙等译,58页,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一书中诡辩道,造成战争契机的卢沟桥事件是偶发事件。日本学 者井上清也在《日本军国主义(第3册)》(马黎明译,26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书 中诡辩道,卢沟桥事件是否为日军蓄意炮制的“第二次柳条湖事件”很值得怀疑。对此, 吴相湘,陈在俊、曲家源等中国学者从三个方面进了反取。第一,纠缠“第一枪”问题没 有意义,卢沟桥事变是在中国发生的,就如同强盗人室反而纠缠主人是否打过强盗样没有 道理。们为澄清史实,中国学者仍然提出证据说明“第枪”并非中国人所放。第二,驳斥了 日本的“无计划论”,指出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对早已确定了的侵华计划的主动实施。第 三,取斥了日本的“非国谋论”,指出声沟桥事变是日军有预谋的行动,其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借此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二、七七事变爆发后国际社会的反应 就杨在《试析“七七事变”后英美的不同反应》(载《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 第4期)一文中指出,七七事变爆发后,美国坚持不干涉政策,而英国的态度却渐渐由纵容 向强硬转变。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七七事变使英国认识到日本的野心,而日本在 中国的扩张,严重危及英国的在华利益。关国的在华利益抵不到英国的六分之,而且日本是 它的主要贸易伙伴,它担心支持中国会影响美日贸易。第二,H本在中国的扩张危及到英国 远东殖民地的安全,而且担心本在中国战场迅速取胜,就可能和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联 手对欧洲形成三面夹击之势,从而威胁英国本土的安全。而美国没有殖民地,地理位置的优 越性也使其暂时不会受到战争的威胁,没有必要与英国结盟共同对敌。第二,经历过30年 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英国已无力单独对抗日本,需要借助其他大国的力量,而它对苏联 心存芥蒂,只能求助于美国但关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想严重,他们害怕美国卷人战争,所以 不愿介人。 刘小娟在《英国人眼中的卢沟桥事变》(载《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一文中 指出,关于七七事变是如何开始的这一问题,英国政府认为日本方而是被迫行动的。关于卢 沟桥事变是否为口本策划已久、蓄意制造的这一问题,英国政府认为,一方面日本不是有意 挑起冲突的,另一方面中国方面采取的行动也尤可厚非。关丁卢沟桥事变未能以协议的方式 和平解决而导致事件不断扩大、日趋严重,其责任在谁这一一问题,英国政府认为责任完全 在日木军方而与A本政府无关。英国虽然意识到日本扩张的意图,但它坚信日本不会利用此 次事变在此时对中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英国希望能够和Y解决此事变,避免中日冲突的扩 大,它向中日两国都提出过抗议、照会等,企图在中日两国之间进行调解。虽然英国在调解 过程中有较明显的祖日倾向,但它也并非一味地迁就日本,也曾对日本就不举行英日谈判- 一事提出过警告。英国方面自己采取行动,另方面积极寻求与美国的合作。当美国几次拒绝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英国提出的联合行动要求后,英国仍单独警告日本。英国之所以不断地对日本退让,其最终 目的是为了维护它在中国及远东的特权和地位。英国的退让是它与日本争夺远东霸权的一种 手段,而非心甘情愿地迎合日本的要求,显示了英国维护它在中国霸权的企图。同时,英国 对日本始终存在着既妥协又斗争的两个方面,而争夺霸权的一面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正因为 这样,才决定了英、日之间的战争最终必将爆发。 从国际上来讲,1937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刚刚样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 摆脱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各国都忙于自己的内部事务:再加上一战造成的巨大创伤, 许多国家还没有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因此害怕战争。第二,从国内来讲,美国担心支持 中国会影响美日贸易。第三,第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内的孤立主义者大行其道。美国人普 遍认为,美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任何国家和地区发生的战争纠纷只要不对美国的国家利益造 成危害,美国就没有必要为了他国的利益而卷人到战争或地区冲突中去。 李世安、陈淑荣在《卢沟桥事变后英国对日政策的转变》(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卢沟桥事变后英国的对日政策,从九一八事 变后的缓靖政策,转变为一种自私自利的、被迫的援华抗日政策。英国明确反对日本侵略中 国,但不愿为了中国而与日本开战:英国官方不愿公开援助中国抗战,但允许通过民间方式 援助中国:英国希望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但英国对日退让的底线是“恢复到卢沟桥事变前 的状态”。英国的这种对日政策虽然仍是一种妥协,而目还没有完全摆脱绥蜻政策的阴影。 但英国的政策已经有了实质上的改变,它没有出卖中国来与日本妥协,实现其维护在远东利 益的计划。这也说明,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并不存在英美等国勾结共同出卖中国的“远东慕 尼黑阴谋”。 r.H.罗曼诺娃在(3040年代远东的苏中经济关系》(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编:《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26辑)》于东林译,152页,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一文中指出,七七事变爆发后,苏联对华政策调整具有标 志性意义的事件是,中苏两国在1937年8月21日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正是依据 该条约,苏联分三次通过信用贷款向中国提供了合计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为中国后来的 全面抗战提供巨大的物资保证,并由此开始了苏联对中国抗战的大规模援助。 孙才顺在《如何评判抗战期间中苏关系中的是与非一论抗战期间中苏关系恶化的 原因》(载《抗口战争研究》,2001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七七事变后,中国进行的全面 抗战,符合苏联的利益:同时,苏日矛盾不断激化,冲突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开始对 中国实施军援,对日本的武装挑衅也给予沉重打击。然而,苏联并不想积极介人中日战争, 日最终与日本缔结了“蒙满边境协定”。对中国的援助也仅想借助中国拖住日本,所以苏联 虽然尽可能对中国援助军火、飞机和其他军事装备,但不愿出兵。苏联对华援助也是有定 限度的,且,在秘密状态下进行。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无不是出于直接的本民族利益的需 要,以保障自身安全为要旨,而中国只是其可供利用的一个筹码而已。由此看来,苏联的对 华政策从本质上讲,体现了大国沙文主义利民族利己主义。 三、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的战和选择 曾景忠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介有有才下定抗战决心》(载《民国档案》,2008年 第1期)一文中指出,七七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下定抗战决心,积极应战。这主要表现在以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下三个方面:首先,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种种应战措施。其次,国民政府确定了不求 战、必应战的方针。7月17口蒋介石的庐山讲话,宣告了中国长期以来对日木侵犯的忍让 妥协政策的结束。平津失陷后,国民政府成立最高国防会议,全国进人抗战轨道。最后,国 民政府督导冀察当局对日应战。冀察当局意图退让妥协,幻想和平解决事变:但中央政府对 H方挑衅严正抗议,对日交涉坚持原则立场,提出双方撤兵、停止增兵,地方性质的事件可 就地解决,然而须经中央政府批准。 吴景平在《蒋介石与抗战初期国民党的对H和战态度一以名人日记为中心的比较研究》 (载《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2期)文中指出,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半年中,即从1937 年7月到1938年1月,国民党高层人士之中度弥漫着失败主义、悲观主义情绪,议和甚至 乞和的主张若暗若明。即便是将介石本人,在和战问题上也不无踌躇,在作出抗战决策之前 有过犹豫,在战局失利时对国际调解、大国介人有过不切合实际的期望。但是,在这期间的 几个重大关头,蒋介石最终能以国家存亡、民族根本利益为取向,顺应举国上下日益高涨的 抗日教亡民意,克服了各种干扰,抵制了妥协的主张,在领上和主权问题上表明了严正立场, 主导、引领国民党作出抗战决策并力图实施,促成了战时决策体制的形成,表明了抗战的基 本立场,使得日本帝国主义通过战争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也使得打着“调停”“议 和”旗号的迫降活动趋于失败。 赵晓红在《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的战和抉择与各方因应》(载《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 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从既往经验出发,认为日本惯用不战而屈人 之兵的伎俩,并无真心开战之意。与此同时,蒋介石又不得不面对日本驻华军队不断挑衅的 现实,对于日本是否开战不能完全确定,因此到底是战是和,蒋介石有着复杂的心理考量和 挣扎。蒋介石内心希望通过向日本展示不屈之决心,达到和平目的。一直到7月26日廊坊 事件、广安门事件消息传来,蒋介石才认识到战不能免,内心对于以战求和的政略考虑才 完全断念。 四、七七事变的影响 苗懿明在《论七七事变后党派合作局面的形成》(载《理论探讨》,2006年第2期)一 文中指出,七七事变后各党派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积极地投人抗日洪流,很快 就形成了党派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陷人了空前的民 族危机之中。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抵抗日寇的侵 略,期望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在日本侵略者步步逼迫下,蒋介石终于摆脱 了卢沟桥事变前夕的动摇状态,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了态度强硬的谈话,国民党中央通 讯社于9月22日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告了国共合作的正式形 成。国共休战,共赴国难,使爱国的各中间党派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一致拥护国共合作和党 派团结,赞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内的爱国民主人土对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形势也 表示非常高兴,就连曾长期坚持反苏反共的中国青年党,此时也对国共合作的实现感到高兴。 田苏苏在《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载《河北日报》,2007-07-06)文中指 出,七七事变是口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从此,在中国 共产党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人抗日战争的洪流,以最 终取得战争的完全胜利书写了一段团结御侮的悲壮历史。首先,中国共产党对全面抗战的积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极推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并促成了全民族抗战,成为全面抗战的主要推动力量。事变第 二天,中国共产党率先通电全国,号召坚决抵抗日本侵略。8月,召开洛川会议,提出全面 抗战路线,并通过《抗口救国十大纲领》,这些号召和主张,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烈拥 护和一致费扬,为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成为推动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其次,国民 党由妥协退让到坚持抗日的政策转变。九一八事变后直到七七事变前,国民政府采取“攘外 必先安内”的政策。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经过和平谈判,初步建立了全国抗日民族统战线, 使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有了从自发和局部的抵抗转向全面抗战的可能:而七七事变的爆发, 则使这个可能变成现实。最后,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奠定了全面抗战的广泛基础。九一八事变 后,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以1935年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为标志,全国各地各阶层人民 的抗日救亡运动迅猛兴起。总之,七七事变第一次实现了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由局 部抵抗到全面抗战的重大历史转折,因而成为时局的转折点,中国抗日战争从此进人一个新 的历史阶段。 李华兴、杨宏雨在《卢沟桥事变:历史的转折点》(载《史林》,1997年第3期)一文 中指出,以卢沟桥事变为界碑,中日关系、国共两党关系,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出现了 巨大转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推行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的必然产物。在大陆政策的指引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H本先后挑起日清、日俄两次战 争,夺取了中国台湾,吞并了朝鲜,完成了大陆政策的前两步,并为侵占中国东北奠定了基 础。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八事变,占领东三省,随即成立由它控制的伪满洲国,基本完 成了大陆政策的第三步。夺得东北以后,华北显要的战略地位直接关系着日本大陆政策第四 步的实施和完成。因此,挑起事端、全面侵华已是弦上之箭。从历史的角度看,卢沟桥事变 正足近代日本推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的必然步骤。 第二,从不抵抗到抗战建国。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的国耻,事变之后,国民政府把对日方 针从不抵抗转向有限要协。《塘沽协定)签订后,国民政府对A外交从过去的不抵抗逐步趋 向强硬。日趋强硬的对口态度,是国民政府从不抵抗政策到俞起抗战的过渡。卢沟桥事变的 爆发,把国民政府从有限妥协推上了抗战建国的道路。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确立了“不挑战, 必抗战”的对日态度,并立即派军队北上,增援华北。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谈 话是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根本性转变,标志着国民政府走上了全面抗战的道路。1938年3 月《抗战建国纲领》的发表,意味着国民党抗战建国目标的完全确立。在民族存亡的紧急 关头,国民政府抛弃了不抵抗政策,走上了抗战建国的道路,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 的正确的历史抉择。 第三,从生死对立到共赴国难。卢沟桥事变是因共两党从生死对立到共赴国难的转折。 事变发生后仅两个多月,以团结御侮为核心内容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形成。此后,在长达 八年的时间内,国共双方的军队分别以正而战场和敌后战场为主体,共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 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共赴国难期间,国共双方虽然也发生过一些成大或小的矛盾和摩 擦,但两党间的团结合作始终是大局,是主流。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 取得抗战的完全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第四,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总动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卢沟桥的炮声成了中 华民族总动员的号角。全中国人民不分党派.阶级、民族、宗教、职业、性别、年龄,纷纷 自觉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形成了中华民族史上空前的团结御侮、抵抗侵略的壮观局 面。在卢沟桥炮声的催促下,国共两党再次携起手来,共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 朽的贡献。国共两党的图结合作带动和影响了中国其他各党各派,原先活跃在中国社会的一 些中间党派也迅速参加到抗日的阵营中米。少数民族同胞更是与汉族同胞风雨同舟。卢沟 桥事变爆发后,除早已在东北战斗的满族、朝鲜族等之外,回族、傣族、壮族、高山族等其 他少数民族也纷纷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战场。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世界各地华侨也纷纷组织起 来,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 第五,从百年屈辱到走向新生。卢沟桥事变是中华民族由衰亡到振兴、由黑暗到光明的 转折点。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以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雪洗了从鸦片战争 以来所遭受的百年屈辱,取得了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敌人侵的第一饮完全的胜利。卢沟桥事变 引发的全民族抗成,是中华民族由百年届序到走向新生的伟大转折。 本华兴、杨宏雨据此指出,卢沟桥事变展示的只是历史的表象,中日矛盾的总爆发才是 事变的本质。历史之所以在这里发生巨大的转折,归根结底是因为民族矛盾的空前激化,是 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亡华的野心和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捍卫独立的决心猛烈相撞。 全民族抗战 学术引领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打败列强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对日本的野蛮侵略, 中华儿女大义凛然共赴国难,谱写了一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丽史诗。 一、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法宝 江泽民《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 《人民日报》,1995-09-04)中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是对中华民族 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考验。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和空前民族团结,从根本上决定 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惊天动地的伟业’。”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 《人民日报》,200509-04)中指出:“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 正面战杨和政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上共同杭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觉军队为 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杭战初期的淞护、忻口、徐州、武汉等战 投,价1军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 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杭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男作战。.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写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 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美国对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给子了很大支持,英国及法国等国家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马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4-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 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 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异常惨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 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 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中国共产 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使日本侵略者陷 人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 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 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二、国共合作是全民族抗战的核心 刘会军在《全民族抗战新论一兼谈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载《史学 集刊》,2007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以抗战为契机,长期四分五裂的国民党开始走向团结 和统一,各派系的军队,桂军、川军、滇军、粤军、晋军、西北军、东北军等在国民政府军 事委员会的领导之下,分赴各个战场,参加对日作战。在抗日战争中,无论中共政后抗日根 据地还是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爱国官兵,都英勇抗战,演出了许多悲壮的爱国抗日故事。国 民党和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民党始终是决定着中国中央政府是否抗 战。国民政府存在着并目抗战着,标志这个国家没有亡国,也证明全民族抗战是也有利于获 得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大力援助。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不是领 导作用,而是导向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导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是抗战胜利的根本 保证。由于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最重要、最有实力的政党,只有国共两党具有与日本帝国主 义进行战争的军事力量,因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战线是全民族抗战的核心,两个战 场的战略配合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孔永松的《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5年第4期)、肖学信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载《东南学术), 1995年第4期)、陈瑾、谢树冲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载《郑州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等文章都指出,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 础。 三、农民是“中国抗战的脊骨” 秦兴洪、廖树芳、武岩在《论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农民》(载《学术研究》,2005年第8 期)一文中指出,抗战八年,农民同胞成为抗日的最重要力量。驻华美国记者则将农比称为 “中国抗战的脊骨”。事实证明,中国农民在抗战时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其一, 贡献粮食。从1941年7月至1945年6月,大后方通过征实、征购和征借等方式从农民手中 所得到的稻友总最约为4亿石左右,从而保证了正面战场官兵和非农业人口的粮食供应。在 敌后解放区战场,广大农民群众为了支援战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根据地经济基本 自给,战胜了严重的物质困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二,补充兵源。8年抗战, 农民源源不断地为军队补充兵源。正面战场,抗战初期兵员成倍增长,1941年为425万人,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1942年为521万人(也有说600万人),1944年为618万人,据官方统计,8年抗战中,从 大后方补充兵员达122万人。在这些兵源中,大多数为农村青年。其三,参战杀敌。大批 不穿军装的武装农民配合正规军战斗在敌后战场。在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大部分适 龄农民参加了自卫军、民兵和抗日游击队,成为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其四,战 勤服务。战争既要有直接参战的穿军装的正规武装和不穿军装的农民武装,还要有大量的战 争勤务人员,如破坏交通,运送物资和伤员、侦察、向导、袭扰敌人等等。 杨奎松在《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敌后游击战》(我《杭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2期) 一文中指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共的军队从最初的约4万人,经过不足8年时间,就发展到 近百万之众。关键在于,中共在敌后能够与农民打成一片,取得其拥护和支持。荣孝民在《论 农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载《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文中认为,中国的农民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是抗日的主力军,为抗 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四、抗战胜利海外华人功不可没 刘东在《海外华人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历史功绩》(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 1期)一文中指出,无数的海外华人,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首先, 从舆论上声援祖国抗战。在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人广泛的抗日宣传工作和争取国际声援的活 动,唤起了千千万万海外侨胞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从而形成了空前的海外华人抗口 爱国高潮,史为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加大了国际援华的力度,孤立 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其次,捐资捐物支援祖国抗战。海外华人还捐资捐物支援祖国抗战, 源源不断的义捐和侨汇实际上成为了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和补充,构成了当时 国家军政费用和建设费用的重要成分。仅在抗战的前5年,义捐和侨汇就多达50多亿元, 从军费F支方面来说,在抗战初期海外华人的每月捐款约为2000万元,几乎占了当时抗战 军饷的三分之一。加上侨汇,海外华人就几乎负担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财政经费的一半。最 后,用热血和生命献身祖国抗战事业。抗战爆发后,海外华人曾有过两次大规模回国参战的 热潮。第一次是在抗战初期的防御阶段,大批海外华裔青年奔赴正面战场,参加了各战区作 战的国民党正规军。第二次是在广州、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大批海外华裔 青年奔赴广大的敌后战场。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地民族抗日武装力 量。海外华人除了直接参加反击日军的战斗以外,一些人还采取了不与日寇合作,坚持消极 抵抗的方式来参与抗日。 李昕、黄革新的《海外华侨在抗日成争中的伟大贡献》(载《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4年第期高元旭的《论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西献》(载《网络财富》,2009年第3期)等文 章都指出,海外华侨是抗日战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广大侨胞筹原巨数 和大量物资.有力地女授了国内的抗战。许多侨胞还奔赴国内抗日战场,履行炎黄子孙保家 卫国的职责。海外华侨在抗日战有热情和牺牲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五、全民族抗战铸就抗战精神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中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 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free version of Print2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