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民党军战略部署 中条山前线的国民党军早在3月初就已侦察到日军在晋南增兵的情况,然而该情报应该在4月12 日左右才为国民党统帅部所关注,4月25日蒋介石才开始关注中条山局势的进展情况。 姗姗来迟的何应钦在洛阳召集第一、第二和第五战区师级以上军官召开了“晋南三角地带作战 之第一次检讨会”。会上,何应钦一边强调“中条山地位异常重要”,其安危非但关涉陇海铁路、 豫西和大西北等后方战略要地的生死存亡,对拱卫第五战区侧背同样意义重大,一边又对限制中共 一题大谈特谈,认为日军与中共似“比肩作战”,大有“乘机以谋西安”之势。在何氏看来,似乎 抗日与防共同等重要,两者不可偏废,并最后总结称日军意在彻底肃清黄河北岸的国民党军,“进 取洛阳、潼关”。此外,第一战区不少军事将领的认识与何应钦的看法如出一辙,如第一战区参谋 长郭寄峤认为:日军近来不断整理交通并构筑工事,“与豫境之敌相呼应,进窥潼、洛”。其实, 非但何应软等前线军事将领判断日军欲“进窥潼、洛”,身居大后方的徐永昌亦如此料想。徐永昌 认为:“山西南部及豫北敌增兵”,其态势“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似敌必取洛阳西安”。同时, 与中条山隔河相望的洛阳也早已陷入战争恐慌之中。据美国画家格兰姆·贝克称,四月底时,洛阳 已谣言四起,“谣言说,日军将向(渡河)河南全省发动一次全面的进攻”。日军“进窥潼、 洛”的判断非但在国民党军事将领中成为主流意见,且在普通民众中流传甚广。 事实上,日军每天从同蒲铁路侯马、临汾等站,开出三两列火车,“满载士兵和渡河器材、架 桥材料”,在风陵渡卸下,然后在深夜又装上火车,“开回原站”,伪造大举渡河的假象,日军伪 造大举渡河的举动令多数国民党军事高层深信不疑,其军事误判也正中日军下怀。相较之下,蒋介 石对日军战略意图的判断更显冷静,他认为日军此举仅为扫荡中条山而已。 如上所述,国民党军事高层对中条山局势的战略预判不尽相同。归结起来,蒋介石等少数人断 定日军增兵晋南的意图仅为扫荡并占领中条山,而何应软、徐永昌等多数人则认为日军意在渡犯大 西北。那么,在实际决策层面国民党军事高层采取了哪些应对举措呢? (一)制定了加强河防和主动出击的应对方案 加强河防。由于多数国民党军事高层明显将注意力放在了防止日军渡河西犯上,即使是蒋介石 断定日军略意图仅为攻占中条山,但在具体实施层面也表现得谨小慎微,甚至为安全起见亦依附了 徐永昌等多数人的看法,主张重视河防以拒止日军乘机渡河西犯。所以,蒋氏在致前线将领电函中 也不断强调:日军“似有渡犯企图”,应“加强各该方面阵地及河防工事”,并特别指示“刘茂 恩、楚溪春两部防地及陕州至禹门各渡口之河防工事
主动出击。军委会军令部在得知日军有意进攻中条山后,特拟定了三种作战方案供第一战区参 考:第一方案,主力向黄河南岸撤退,巩固河防;第二方案,乘敌集中尚未完毕,制敌机先,以击 破其攻势:第三方案,采取机动战术,变内线为外线作战。 第一战区于5月3日制定了更为详细的作战计划,大体采用了军令部第二种作战方案,其方针 是“制敌机先,积极实施游击,以粉碎敌之攻击准备及兵力集中”。具体要领如下: 1、第27军以一部积极向新乡、博爱间道清铁路沿线游击,可能时力求打破敌对白晋公路之封 锁。 2、第24集团军,以有力之一部分别对安阳、淇县及壶关一带游击。 3、第9军之冀察游击第1纵队,以有力部队进击温县以东,积极实施敌后游击:该军第47师控制 于王屋、邵源间,修筑封门口一带工事。 4、第14集团军,以有力一部对高平及沁水、翼城方面积极实施游击,可能时力求突破阳城。 5、第80军配属之河北民军,以主力进出同浦路、安邑、闻喜以西积极游击。 6、第36集团军,以一部加强中条山西段之游击。就实践来说,国民党军的应对举措收效甚微。 (二)重新启用卫立煌 蒋介石在得知日军增兵晋南的确切消息后,又重新启用了在峨眉山赋闲的卫立煌来指挥中条 山战役。卫氏复职后接手的是何应钦事先安排好的“摊子”,他对之前的防线布置与人事安排 并未参与,所以卫立煌在中条山战役期间所能做的仅为指挥战役和临场应变,作用尚且有限。卫立 煌对于何应软的防线布置和人事安排也颇有微词,称:“何应软军事思想己落伍,其建议、思想, 皆为北伐时代小兵团之办法。”况且,纵观卫立煌在中条山战役期间的作战指挥和临场应变大体得 当,特别是在国民党军陷入日军包围之时果断下令部队渡河突围或向敌后转进,对保存国民党军的 有生力量大有裨益。 (三)极力向中共求援 蒋介石在得知日军增兵晋南的军事情报后,又明显将注意力放在了向中共军事求援上。蒋介石 为何执意向中共军事求援呢?蒋介石之所以对中共军事求援一事穷追不舍,主要目的是解中条山国 民党军被日军围困的燃眉之急,再者与日苏签署《苏日中立条约》有一定的关联。国民党一般军政 要员将《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与中共的抗战态度和政治立场纠缠在了一起,生性多疑的蒋介石亦 是如此。蒋介石有意借中共军事援助一事来检验中共的抗战态度和政治立场。 二、国民党抗战失败的原因
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明显不同于既往,是经过精心谋划和悉心准备的。而国民党军事高层关注 日军增兵晋南的时间较为滞后,且无法准确洞悉日军的真实企图,甚至出现了严重误判。即使蒋介 石等人断定日军旨在攻占中条山,但为安全起见在应对策略上也偏向于巩固河防。所以,国民党军 事高层在应对日军增兵的举措上与日军的真实企图出现背离,以致收效甚微。此外,国民党军事高 层在向中共军事求援、“临阵换帅”等举措上也存在着不当之处,并未取得理想的战略成效。在某 种程度可以说,国民党军事高层的决策失当或失误,也为之后中条山战役的败局埋下了伏笔。 1.对战役的认识不足、指导方针不明和准备不周,是国民党军队在中条山战役中损兵折将、丧 师失地的直接原因。 首先,对敌作战方针举棋不定。日军发动此次战役的目的在于驱逐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后, 集中兵力去对付华北的“共产党军”,但是,国民党方面却对日军进攻的企图始终判断不明,因此,作 战方针一直举棋不定,这就严重地影响到整个战役的准备工作。直到4月上旬,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令 部才为中条山地区的第一战区拟定了三个作战参考方案: 其次,对敌进攻麻痹大意、思想松懈。这在战役前表现得十分明显。如曾万钟部驻晋南多年,军 纪疲驰,对敌松懈,日军特务早已混入营地,将曾部情况侦察得一清二楚,在战役打响后,日军以小股部 队对其要害部门进行袭扰,导致曾部大乱,被迫放弃阵地。至于高级将领平时为谋私利,进行走私而不 加强戒备,更是一种普遍现象。 再次,对敌进攻疏于准备。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认真构筑作战工事。长期以来,国民党军队 自恃中条山有险峻山隘和黄河湍流可以依附,把中条山喻为“中国的马其诺防线”。实际上,中条山 的防御是十分薄弱的,除前线挖有简单的战壕、交通壕和构筑一些堡垒外,其纵深的交通要道、隘 口、军事补给线及黄河重要渡口等均缺乏防御设施。战役打响后,国民党军队由于没有坚固的工事可 以依托,实际上无险可守,而在补给线和渡口等要地又没有及时构筑工事,结果进退维谷,加剧了失 败。第二,后勤工作几无保障。后勤补给向为军队的生命线,可是,直至5月初日军开始进攻时,中条山 内国民党守军各军、师均无战备存粮,以致战斗开始几天即告断炊。 2.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的存在和保存实力的思想,是中条山战役国民党军队致败的重要原因。 客观地说,国民党军队在中条山会战中失败有其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如日军计划周密、备战充 分,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以及指挥得当、地空协同作战等。但敌我实力并非绝对悬殊,就兵力而言, 国民党防守中条山地区的兵力是两个集团军8个军19个师,近20万人。进攻中条山的日军则是6个师另 3个旅团,总兵力不足10万,兵力之比达到2:1,国民党兵力占绝对优势。如果部署得当,打退日军进攻 并非完全没有可能:退而言之,也不会失败得如此惨重。然而,国民党军队数量上的优势在整个战役中
并没有突兀出来。这不是简单的战术呆板、部署不当的问题,而是与国民党军队长期存在的派系林立 和自存自保的痼疾有关。这是国民党军队在作战中往往只注重小我,忽视大局,客观上给敌人造成了 各个击破的机会,并使自己的优势转变成劣势的关键所在。在中条山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这一痼疾 再次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表现:一是图以自保,见死不救。二是矛盾重重、协作不力。三是战无斗 志,逃之天天。 三、国民党在中条山战役中的作用 1.由于广大将士的浴血奋战,给了日军一定的杀伤,削弱了侵华日军力量。 2.中条山会战吸引了其他战场上的日军,客观上支援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 抗日斗争也起了互相配合和牵制敌人的作用 3.中国守军的战败,中条山的失守,对整个抗日战争又带来了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 第一,如前所述,由于中条山战略地位的重要,中条山的失守,使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华北失去 了最后一块基地。日军占领了中条山及黄河各渡口,扩大了所谓“治安区”,构成了对洛阳、西安 的威胁,同时助长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第二,中条山会战之后,日军不仅集中兵力放手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而且也加重了日 寇对华北和其他地区国民党军队的压力。中条山战役一结束,日军即抽出第21师团主力向保定地 区,第33师团主力向太原附近集中。8月5日,日军动用13万人,由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指挥, 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北岳区和平西区,采用“铁壁合围”等方法进行空前大扫荡,企图将八路军 主力予以消灭。同时对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进行“毁灭扫荡”,使根据地遭受很大损失。 (1705班王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