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春秋战国文化之三 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对中国文化 韵影响,理解法家法治思想与现代法治思想的 联系与区别,熟悉兵家代表人孙武与孙膑的主 要思想,讨论掌握先秦地域文化的特色。 重点:法家思想与现代法治观念的区别;“阳 儒阴法”的实质 ◆难点:“阳儒阴法”的实质
第七章 春秋战国文化之三 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对中国文化 的影响,理解法家法治思想与现代法治思想的 联系与区别,熟悉兵家代表人孙武与孙膑的主 要思想,讨论掌握先秦地域文化的特色。 重点:法家思想与现代法治观念的区别;“阳 儒阴法”的实质。 难点:“阳儒阴法”的实质
第七章 春秋战国文化之三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和兵家思想述 评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地域文化述评 ◆第三节思考与讨论
第七章 春秋战国文化之三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和兵家思想述 评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地域文化述评 第三节 思考与讨论
第一节法家和兵家思想述评 ◆一、 法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1、前期法家代表:慎到;申不害;商鞅 ◆2、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第一节 法家和兵家思想述评 一、法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1、前期法家代表:慎到;申不害;商鞅 2、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二 法家学术思想特点及影响 一)特点:法家学派在治国方略上主 张严刑峻罚,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 教” 6 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 1、强调以刑治国是法家学说的核心, 严刑重罚,使人们不敢犯法,令行禁止, 信赏必罚,达到“严而少恩”的地步。 ◆2、绝对尊君, 强化独裁。 ◆3、人性好利与以刑治民
二、法家学术思想特点及影响 (一)特点:法家学派在治国方略上主 张严刑峻罚,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 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 义。 1、强调以刑治国是法家学说的核心, 严刑重罚,使人们不敢犯法,令行禁止, 信赏必罚,达到“严而少恩”的地步。 2、绝对尊君,强化独裁。 3、人性好利与以刑治民
(二)先秦法家思想的意义 ◆1、积极意义: ◆要依法行政: ◆必须强化法律的权威性; ◆要有行之有效的执法之术。 ◆2、消极意义: ◆驭民工具; ◆阳儒阴法
(二)先秦法家思想的意义 1、积极意义: 要依法行政; 必须强化法律的权威性; 要有行之有效的执法之术。 2、消极意义: 驭民工具; 阳儒阴法
二、兵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1、孙武的军事思想 ◆1、 对战争取胜条件的分析:道、天、 地、将、法是制胜五大因素 2、对战争要素的分析:兵员选择与粮 饷供应;军事情报工作 3、对战略的分析:“必于全争于天下” 4、对战术的分析:以虚胜实、以寡敌 众、以弱胜强、以逸待劳、以奇胜正、 速战速决、以少胜多等
二、兵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1、孙武的军事思想 1、对战争取胜条件的分析:道、天、 地、将、法是制胜五大因素 2、对战争要素的分析:兵员选择与粮 饷供应;军事情报工作 3、对战略的分析:“必于全争于天下” 4、对战术的分析:以虚胜实、以寡敌 众、以弱胜强、以逸待劳、以奇胜正、 速战速决、以少胜多等
二、 兵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2、孙膑的军事思想 ◆1、事备而后动 ◆2、知道 ◆3、士兵的选拔和管理 ◆4、为将之道 ◆5、 随机应变
二、兵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2、孙膑的军事思想 1、事备而后动 2、知道 3、士兵的选拔和管理 4、为将之道 5、随机应变
52 <孙子 兵法》 各种版 本 孙膑兵 法竹简 5网
<孙子 兵法》 各种版 本 孙膑兵 法竹简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地域文化 述评 (一)齐鲁文化: 1、分布: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与鲁国一带,曾 为新石器时期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诞生地 大致在山东半岛一带。 ◆2、特点: ◆1)崇尚周礼 2)百家争鸣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地域文化 述评 (一)齐鲁文化: 1、分布: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与鲁国一带,曾 为新石器时期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诞生地。 大致在山东半岛一带。 2、特点: 1)崇尚周礼 2)百家争鸣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地域文化述 (二)楚文化: ◆1、分布:长江中游一带,湖北省。祖先为祝 融部落,后代鬻熊立国荆山(湖北秭归),熊 绎以楚为国号。干流是华夏文化,支流是蛮夷 文化。 ◆2、特点: ◆道家发源地 ◆浪漫主义先河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地域文化述 评 (二)楚文化: 1、分布:长江中游一带,湖北省。祖先为祝 融部落,后代鬻熊立国荆山(湖北秭归),熊 绎以楚为国号。干流是华夏文化,支流是蛮夷 文化。 2、特点: 道家发源地 浪漫主义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