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代码 070343 学分 4 64 讲课学时 64 实验学时 学 课程性质 基础课 (0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必修课(W) 选修课() 任课教师 王百玲 职称 副教授 授课 2007-9月至2008年1月 时间 授课对掾 2006级文秘教育、2006级汉语言文学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关于文化的基本概念,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 教学 脉络有初步的了解,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认识社会上的文化现象;同时使它们 目的与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树拉正确的文化 要求 观,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 产、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而努力。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以讲述文化现象产生发展为主的课程,课程教学时,应坚持 以了解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为第一位的原则,培养学生理解文化的能力,因此教学 时需要结合课外阅读,结合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多门人文学科。本课程侧重 于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思想观念及其产生发展的原因。以介绍中国古代文 教学 基本 化发展的历程和成就为辅。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精神。通过本课程的 要求 学习,要求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结构和文化思想格局; 2、概括地掌握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制度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和科技文化等; 3、了解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本概况,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历程、现代化 转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材 《中国文化历程》,余国瑞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出版,2004年版。 王宁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主要参 张岱年著:《文化与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考资料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李宗桂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年。 房列曙、木华等主编,《中国文化史纲》,科学出版社,2001年。 金元浦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系(教研 (针对情年教师) 室)或导 师审阅意 主任(导师)签字: 年月日 见 章节 名称 讲授时数 绪论 绪论 2
章节 名称 讲授时数 绪论 绪论 2 课程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代码 070343 学分 4 总 学 时 64 讲课学时 64 实验学时 课程性质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 必修课(√) 选修课( ) 任课教师 王百玲 职称 副教授 授课 时间 2007-9月至2008年1月 授课对象 2006级文秘教育、2006级汉语言文学 教 学 目的与 要 求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关于文化的基本概念,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 脉络有初步的了解,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认识社会上的文化现象;同时使它们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 观,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 产、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而努力。 教 学 基 本 要 求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以讲述文化现象产生发展为主的课程,课程教学时,应坚持 以了解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为第一位的原则,培养学生理解文化的能力,因此教学 时需要结合课外阅读,结合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多门人文学科。本课程侧重 于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思想观念及其产生发展的原因。以介绍中国古代文 化发展的历程和成就为辅。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精神。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要求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结构和文化思想格局; 2、概括地掌握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制度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和科技文化等; 3、了解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基本概况,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化历程、现代化 转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 材 《中国文化历程》,余国瑞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主要参 考资料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国家教委推荐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出版,2004年版。 王宁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张岱年著:《文化与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李宗桂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年。 房列曙、木华等主编,《中国文化史纲》,科学出版社,2001年。 金元浦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系(教研 室)或导 师审阅意 见 (针对青年教师) 主任(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历史环境 2 第二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4 第三章 远古文化 2 第四章 夏商西周文化 4 第五章 春秋战国文化一 6 第六章 春秋战国文化二 5 第七章 春秋战国文化三 5 第八章 秦汉文化 4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文化 4 第十章 隋唐文化 4 第十一章 宋元文化 4 第十二章 明清文化 2 第十三章 近现代文化 4 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教育 4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艺术 A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宗教 4 总计 64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进程 节次 授课内容(章节) 学时 1 绪论 2 2 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 2 3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1(宗法制问题) 4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分封制与君主专制问题) 2 5 远古文化(主要文化遗址、绿色革命、中西神话比较) 2 6 夏商西周文化1(文化思想概述、青铜文化) 7 夏商西周文化2(《周易》思想、原著选讲) 2 8 春秋战国文化一(孔子生平与思想) 2 9 春秋战国文化一(孟子生平思想、荀子生平思想) 2 10 春秋战国文化一(墨子与墨家思想文化) 2 11 春秋战国文化二(老子生平与思想) 2 12 春秋战国文化二(庄子生平与思想) 2 13 春秋战国文化二(名家与阴阳家思想)春秋战国文化三(兵家思想文 2 化) 14 春秋战国文化三(法家思想文化,韩非子生平思想) 2 15 春秋战国文化三(地域文化形成与特色、先秦地域文化分类) 2 16 秦汉文化1(文化概述、董仲舒与新儒学) 2 17 秦汉文化2(今古经学、谶纬学说、王充等科学思想、中外文化交流) 2 18 魏晋南北朝文化1(文化概述、玄学思潮) 2 19 魏晋南北朝文化2(魏晋风度、书法与绘画艺术、范缜《神灭论》)】 2 20 隋唐文化1(文化概述、科举制) 2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历史环境 2 第二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4 第三章 远古文化 2 第四章 夏商西周文化 4 第五章 春秋战国文化一 6 第六章 春秋战国文化二 5 第七章 春秋战国文化三 5 第八章 秦汉文化 4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文化 4 第十章 隋唐文化 4 第十一章 宋元文化 4 第十二章 明清文化 2 第十三章 近现代文化 4 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教育 4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艺术 4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宗教 4 总计 64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进程 节次 授课内容(章节) 学时 1 绪论 2 2 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 2 3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1(宗法制问题) 2 4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2(分封制与君主专制问题) 2 5 远古文化(主要文化遗址、绿色革命、中西神话比较) 2 6 夏商西周文化1(文化思想概述、青铜文化) 2 7 夏商西周文化2(《周易》思想、原著选讲) 2 8 春秋战国文化一(孔子生平与思想) 2 9 春秋战国文化一(孟子生平思想、荀子生平思想) 2 10 春秋战国文化一(墨子与墨家思想文化) 2 11 春秋战国文化二(老子生平与思想) 2 12 春秋战国文化二 (庄子生平与思想) 2 13 春秋战国文化二(名家与阴阳家思想)春秋战国文化三(兵家思想文 化) 2 14 春秋战国文化三(法家思想文化,韩非子生平思想) 2 15 春秋战国文化三(地域文化形成与特色、先秦地域文化分类) 2 16 秦汉文化1(文化概述、董仲舒与新儒学) 2 17 秦汉文化2(今古经学、谶纬学说、王充等科学思想、中外文化交流) 2 18 魏晋南北朝文化1(文化概述、玄学思潮) 2 19 魏晋南北朝文化2(魏晋风度、书法与绘画艺术、范缜《神灭论》) 2 20 隋唐文化1(文化概述、科举制) 2
21 隋唐文化2(中西建筑文化比较、佛教中国化、敦煌艺术) 2 22 宋元文化(文化概述、程朱理学思潮) 2 23 宋元文化(陈亮叶适对理学的批判、书院教育) 2 24 明清文化(文化概述、陆王心学、李贽思想、清末三先生) 2 25 近现代文化(文化思想概述、改良主义思潮、洋务运动) 2 26 近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发展趋势、当代文化特点) 2 27 中国传统教育(古代教育发展沿革) 2 28 中国传统教育(古代教育思想特点、古代教学思想) 2 29 中国古代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 2 30 中国古代艺术(音乐艺术、戏曲艺术、古代艺术整体风貌与艺术精 2 神) 31 中国古代宗教(远古宗教、道教起源发展与特色、道教对中国文化的 2 影响) 32 中国古代宗教(佛教起源与特色、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 合 计 64 教学内容与环节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国文化的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 法。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认识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界说 (二)文化的定义 二、 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一)广义文化 (二)广义文化的结构层 1、物态文化层 2、制度文化层 3、行为文化层 4、心态文化层 (三)狭义文化 三、文化的功能(略讲) (一)记录功能 (二)认知功能 (三)传播功能
21 隋唐文化2(中西建筑文化比较、佛教中国化、敦煌艺术) 2 22 宋元文化(文化概述、程朱理学思潮) 2 23 宋元文化(陈亮叶适对理学的批判、书院教育) 2 24 明清文化(文化概述、陆王心学、李贽思想、清末三先生) 2 25 近现代文化(文化思想概述、改良主义思潮、洋务运动) 2 26 近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发展趋势、当代文化特点) 2 27 中国传统教育(古代教育发展沿革) 2 28 中国传统教育(古代教育思想特点、古代教学思想) 2 29 中国古代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 2 30 中国古代艺术(音乐艺术、戏曲艺术、古代艺术整体风貌与艺术精 神) 2 31 中国古代宗教(远古宗教、道教起源发展与特色、道教对中国文化的 影响) 2 32 中国古代宗教(佛教起源与特色、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 合 计 64 教学内容与环节 绪 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国文化的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以及学习的目的、意义和方 法。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对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认识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文化"的涵义 (一) "文化"界说 (二) 文化的定义 二、 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一) 广义文化 (二) 广义文化的结构层 1、物态文化层 2、制度文化层 3、行为文化层 4、心态文化层 (三) 狭义文化 三、文化的功能(略讲) (一) 记录功能 (二) 认知功能 (三) 传播功能
(四)教化功能 (五)凝聚功能 (六)调控功能 四、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文化 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1、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民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是中国文化的创 造主体。 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 指1840年鸦片战净以前的中国文化。 1、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 (2)中国传统文化是连续性与变革性的对立统一。 (3)中国传统文化又是独立性与通融性的统一。 2、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开掘所应遵循的原则 (1)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持彻底批判与摒弃的态度。 (2)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善于辩证的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内在 依据,批判地予以继承。 (3)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则是我们必须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的。 3、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目的和意义 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2、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3、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4、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5、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方法 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2、典籍研究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文化? 2、什么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3、广义文化是由哪几个层次构成的?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历史地理环境的介绍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观念,使其了解地理环境与文 化的辨证关系,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
(四) 教化功能 (五) 凝聚功能 (六) 调控功能 四、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 中国文化 由中华民族在东亚大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 1、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民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是中国文化的创 造主体。 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 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 1、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1) 中国传统文化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 (2) 中国传统文化是连续性与变革性的对立统一。 (3)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独立性与通融性的统一。 2、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开掘所应遵循的原则 (1)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持彻底批判与摒弃的态度。 (2)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善于辩证的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内在 依据,批判地予以继承。 (3)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则是我们必须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的。 3、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一) 目的和意义 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2、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3、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4、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质。 5、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 方法 1、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2、典籍研究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3、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文化? 2、什么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3、广义文化是由哪几个层次构成的? 4、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历史地理环境的介绍使学生树立一种文化与环境交互影响的观念,使其了解地理环境与文 化的辨证关系,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开放与封闭的 关系。 教学难点 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以讲解为主。 课时分配: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中国地理简况 1、中国地形地势及历史上的人群分布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3、数干年来的气候变迁及灾病情况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三)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四)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三、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历史的悠久 1、中国早期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黄土的肥沃性与易开发性哺育了中 华文明。 2、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原王朝的有效统治范围。 3、相对自足、资源丰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突出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延续性是 指文化无突变、中断的稳定性。 (1)幅员辽阔为中国文化提供了缓冲的空间。 (2)周围高山、隔壁、大海使中国文化在一个相对对立的范围内成长。 (3)其他大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系统的冲击不大。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1、重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 现代地理学: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尚书禹贡》(先秦时期)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 2、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二、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 三、地域文化与正统文化 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 定的吸收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中统文化的资源。"书楚语,作楚
教学重点: 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开放与封闭的 关系。 教学难点: 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以讲解为主。 课时分配: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中国地理简况 1、中国地形地势及历史上的人群分布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3、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及灾病情况 二、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二)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三)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四)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三、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历史的悠久 1、 中国早期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黄土的肥沃性与易开发性哺育了中 华文明。 2、 地理环境影响着中原王朝的有效统治范围。 3、 相对自足、资源丰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突出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延续性是 指文化无突变、中断的稳定性。 (1)幅员辽阔为中国文化提供了缓冲的空间。 (2)周围高山、隔壁、大海使中国文化在一个相对对立的范围内成长。 (3)其他大文化体系对中国文化系统的冲击不大。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1、重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 现代地理学: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尚书 禹贡》(先秦时期)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 2、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 自然环境; 2) 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 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4) 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二、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 三、地域文化与正统文化 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 定的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中统文化的资源。"书楚语,作楚
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而且,正统文化不能离开特定人群对它的接受、理解 和发展。如儒学,有鲁、齐、三晋、楚地之儒,所重儒术各有偏重,由此儒学走向内涵的丰富。 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荐正统文化,并作用于 地域文化的发展。历代京城,产生文化"国手",在为同一文化作出贡献的同时,影响着本土后人的 价值感、荣誉感。 3、地域文化延续、保存着中华民族正统文化。 如汉时齐鲁之地对入学的钟情;西晋时河西走廊一带的凉州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 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论稿》认为凉州文化是隋唐文化一 脉重要的资源, 思考与讨论: 1、理解广大地域决定了中华文明的道路和发展方向。 2、形成地域文化的因素有哪些? 3、地域文化与正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4、理解相对自足、资源丰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4学时) 第一节宗法制度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 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在介绍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 求。 教学重点: 1、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宗法观念对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渗透 教学内容 一、关于宗法制 1、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只有天子的正妻之长子,即嫡长子有王位的继承权。嫡长子继承制是宗 法制度的核心。 2、封邦建国 即分封制。这是古代国君分封王族成员到各地做诸侯,使他们"受民受疆土",对地方进行分区 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3、宗庙祭祀制 宗庙是包括天子在内的各级大宗供奉祖先神位的场所。宗庙祭祀制度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 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其核心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 二、宗法制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 2、封国制度不断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4、家国同构 第二节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而且,正统文化不能离开特定人群对它的接受、理解 和发展。如儒学,有鲁、齐、三晋、楚地之儒,所重儒术各有偏重,由此儒学走向内涵的丰富。 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荐正统文化,并作用于 地域文化的发展。历代京城,产生文化"国手",在为同一文化作出贡献的同时,影响着本土后人的 价值感、荣誉感。 3、地域文化延续、保存着中华民族正统文化。 如汉时齐鲁之地对入学的钟情;西晋时河西走廊一带的凉州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 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论稿》认为凉州文化是隋唐文化一 脉重要的资源, 思考与讨论: 1、理解广大地域决定了中华文明的道路和发展方向。 2、形成地域文化的因素有哪些? 3、地域文化与正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4、理解相对自足、资源丰富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4学时) 第一节 宗法制度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 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在介绍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 求。 教学重点: 1、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宗法观念对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渗透 教学内容 一、关于宗法制 1、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只有天子的正妻之长子,即嫡长子有王位的继承权。嫡长子继承制是宗 法制度的核心。 2、封邦建国 即分封制。这是古代国君分封王族成员到各地做诸侯,使他们"受民受疆土",对地方进行分区 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3、宗庙祭祀制 宗庙是包括天子在内的各级大宗供奉祖先神位的场所。宗庙祭祀制度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 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其核心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 二、宗法制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 2、封国制度不断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4、家国同构 第二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 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在介绍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 求。 教学重点: 1、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教学内容: 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其特点如下: (一)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二)经济基础稳定 (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二、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政治结构中,宗法制度和君主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正面影响是: 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以亲亲 为基础、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民 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力。即使在国家分崩离乱的时候,中国文化仍然能保存传承,就得 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情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系统,这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 其负面影响是: (一)在伦理政治的束缚和限制下,人们一生下来就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 对每个人的要求,因而极易养成惟上、惟书、惟亲的奴性人格。 (二)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民主机制。中国人往往对个人(主要指统治者)的权威和权力存有盲 目的崇拜心理,因此"官本位"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 (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桎梏了人的个性发 展。 第三节与宗法制相关的几个问题(略讲) 一、姓氏与族群意识 二、家族制的发展演变 1、西汉时期姓氏的平民化 2、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形成门阀世族 3、隋唐科举选官,并打击旧族强宗 4、北宋后重建宗法制度 四、称号与避讳问题 五、亲属称谓问题 思考与讨论: 1、宗法制包括哪些内容? 2、在宗法制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哪些特征? 3、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征?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 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因此在介绍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是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 求。 教学重点: 1、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教学内容: 一、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其特点如下: (一)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二)经济基础稳定 (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四)对人身控制严密 二、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政治结构中,宗法制度和君主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正面影响是: 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以亲亲 为基础、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民 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力。即使在国家分崩离乱的时候,中国文化仍然能保存传承,就得 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情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系统,这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 其负面影响是: (一)在伦理政治的束缚和限制下,人们一生下来就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 对每个人的要求,因而极易养成惟上、惟书、惟亲的奴性人格。 (二)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民主机制。中国人往往对个人(主要指统治者)的权威和权力存有盲 目的崇拜心理,因此"官本位"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 (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桎梏了人的个性发 展。 第三节 与宗法制相关的几个问题(略讲) 一、姓氏与族群意识 二、家族制的发展演变 1、 西汉时期姓氏的平民化 2、 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形成门阀世族 3、 隋唐科举选官,并打击旧族强宗 4、 北宋后重建宗法制度 四、称号与避讳问题 五、亲属称谓问题 思考与讨论: 1、宗法制包括哪些内容? 2、在宗法制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哪些特征? 3、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特征?
第三章中国远古文化(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通过学习,理解中国文化多元发生的观点;把握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古 代神话的发展脉络,并弄清他们的表现形式、特点、意义及其与原始思维的内在关系。 重点与难点:原始宗教的特点与形式,原始思维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观点。 教学方法:采用史论结合教学法;相关图片展示的直观教学法;学生讨论、发言法。 教学内容: ”上古"是指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第一节远古文化概述 一、中国原始人类的形成 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 中国人人种类别: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 二、原始社会的文化成就 旧石器时代:工具(石器)是最早出现的物质文化。火的使用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 造。采集狩猎为谋生手段 新石器时代:"绿色革命”一磨石作器一制陶工艺 农业、畜牧业的发明使原始物质文化更为丰富。陶器广泛出现。 第二节远古文化思想述评 一、原始思维 1、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 集体无意识一非理性思维一自在性和自发性 2、原始思维发展过程的基本类型: 行为思维一形象思维一逻辑思维 二、原始宗教 1、原始宗教的起源:原始宗教产生的基础一原始宗教的形成 2、原始宗教的形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一祖先崇拜 三、原始艺术 1、艺术起源:起源于劳动一劳动并非艺术起源的唯一重要因素 2、表现形式:绘画一雕塑一装饰一音乐一舞蹈 第三节专题讨论 一、古代神话故事 1、神话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内容: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反映了生产斗争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特点:是原始初民对自然和社会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 神话是民间文学中最富幻想的形式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神或半人半神 价值:历史价值;美学价值 2、中西神话比较 1)从神话系统性看,中国神话零碎不全,西方神话系统严密 2)从神性塑造看,中国神话神性十足,西方神话神人有一体 3)从审美表现看,中国神话注重精神美,西方神话强调形象美
第三章中国远古文化(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通过学习,理解中国文化多元发生的观点;把握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古 代神话的发展脉络,并弄清他们的表现形式、特点、意义及其与原始思维的内在关系。 重点与难点:原始宗教的特点与形式,原始思维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观点。 教学方法:采用史论结合教学法;相关图片展示的直观教学法;学生讨论、发言法。 教学内容: "上古"是指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第一节 远古文化概述 一、中国原始人类的形成 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 中国人人种类别: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 二、原始社会的文化成就 旧石器时代:工具(石器)是最早出现的物质文化。火的使用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 造。采集狩猎为谋生手段 新石器时代:"绿色革命"—磨石作器—制陶工艺 农业、畜牧业的发明使原始物质文化更为丰富。陶器广泛出现。 第二节 远古文化思想述评 一、原始思维 1、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 集体无意识—非理性思维—自在性和自发性 2、原始思维发展过程的基本类型: 行为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二、原始宗教 1、原始宗教的起源:原始宗教产生的基础—原始宗教的形成 2、原始宗教的形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 三、原始艺术 1、艺术起源:起源于劳动—劳动并非艺术起源的唯一重要因素 2、表现形式:绘画—雕塑—装饰—音乐—舞蹈 第三节 专题讨论 一、古代神话故事 1、神话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内容: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反映了生产斗争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特点:是原始初民对自然和社会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 神话是民间文学中最富幻想的形式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神或半人半神 价值:历史价值;美学价值 2、中西神话比较 1) 从神话系统性看,中国神话零碎不全,西方神话系统严密 2) 从神性塑造看,中国神话神性十足,西方神话神人有一体 3) 从审美表现看,中国神话注重精神美,西方神话强调形象美
二、中华民族的形成 "华夏"是多民族的共称一中国远古部落的三大集团一东西两大部落集团的斗争与融合 上古文化的分布 华夏文化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 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 东夷文化集团:活动区域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 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 思考与讨论: 1、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多元发生的观点? 2、 试述中西古代神话的异同点。 3、原始宗教形式有哪些? 4、原始艺术有哪些形式? 5、组织一次去历史博物馆的参观活动,感受中国原始文化成就。 第四章夏商西周文化(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这一时期由神本走向人本,由尊命尊神走向尊礼尚德的发展过程,及其 在中国文化史上里程碑性的意义;理解青铜文化特点;掌握分封制的意义,掌握《周易》的主要内 容与价值,领会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重点与难点:《周易》思想与地位;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教学方法:理论分析与多媒体教学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夏商西周文化概述(2学时) 夏商西周,是中国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一、奴隶制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夏商西周文化成就及其影响 (一)尚忠的夏文化 (二)商文化的宗教特征 (三)西周是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1、分封制与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分封制的特点与意义: 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制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也对商遗民进行了 分割,"殷民六族"给鲁,"七族"给卫,"顽民"归周。最大好处是为渐渐消除族群见的仇恨乃至文化界 限,提供了前提和保证。此外,有意利用婚姻广泛与异姓贵族建立稳固的亲戚关系。西周王朝的历 史功绩在于它"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 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时间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分封制是一种富有 弹性上午制度,与后代王权专制有重大的区别,那种认为中国自周代就是专制社会的看法是不符合 实际的。 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分封的国家必须因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卫国”启以商政”,晋国”启以夏政”,鲁变俗革礼,齐广开鱼盐之利。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 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到春秋战国时才有"百家"文化
二、中华民族的形成 "华夏"是多民族的共称—中国远古部落的三大集团—东西两大部落集团的斗争与融合 上古文化的分布 华夏文化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散布于中国的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即仰 韶文化、龙山文化分布区。 东夷文化集团:活动区域大致在今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及青莲岗文化江北类型分布区。 苗蛮文化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分布区。 思考与讨论: 1、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多元发生的观点? 2、 试述中西古代神话的异同点。 3、 原始宗教形式有哪些? 4、 原始艺术有哪些形式? 5、 组织一次去历史博物馆的参观活动,感受中国原始文化成就。 第四章夏商西周文化(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这一时期由神本走向人本,由尊命尊神走向尊礼尚德的发展过程,及其 在中国文化史上里程碑性的意义;理解青铜文化特点;掌握分封制的意义,掌握《周易》的主要内 容与价值,领会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重点与难点:《周易》思想与地位;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教学方法:理论分析与多媒体教学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夏商西周文化概述(2学时) 夏商西周,是中国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一、奴隶制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夏商西周文化成就及其影响 (一)尚忠的夏文化 (二)商文化的宗教特征 (三)西周是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1、分封制与统一化的文明进程 分封制的特点与意义: 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制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也对商遗民进行了 分割,"殷民六族"给鲁,"七族"给卫,"顽民"归周。最大好处是为渐渐消除族群见的仇恨乃至文化界 限,提供了前提和保证。此外,有意利用婚姻广泛与异姓贵族建立稳固的亲戚关系。西周王朝的历 史功绩在于它"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 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时间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分封制是一种富有 弹性上午制度,与后代王权专制有重大的区别,那种认为中国自周代就是专制社会的看法是不符合 实际的。 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分封的国家必须因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卫国"启以商政",晋国"启以夏政",鲁变俗革礼,齐广开鱼盐之利。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 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到春秋战国时才有"百家"文化
2、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不仅把农耕当作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含义。《尚书与逸》周 公认为,贵族"知稼穑”,就可了解"小民"的痛苦,是保证施政清明的重要条件。周太王、文王都亲自 劳动。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 一是继承传统一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与周 公的重农相应,《诗经》、《周颂》、《大雅》、《小雅》中保持大量农事典礼诗篇,体现一个时 代对农业的重视。三,更深刻的内涵是,农事活动关乎民众的饿和睦与道德的俭朴。所以,每依次 周王的亲耕仪式都在宣扬附着在农事活动上的意义,同时也是对民众进行的传统教育。如允许殷商 遗民经商,而周人不行。以抑制商业、手工业为内容的"重农主义"可从西周的农耕政道中找到它最 早的根芽。 3、周人的文化维新 (1)宗法制度的建立 (2)一整套礼乐制度的确立: 礼的形式:仪,各种礼节与仪式 礼的内容:《周礼》、《仪礼》、《礼记》 ①"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 ②"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身份原则 (3)敬德保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人本主义由此发端。 第二节专题讨论(2学时) 一、青铜艺术和汉字艺术:(多媒体教学) 1、青铜文化:狞厉的美 教学设计:赏析青铜器图片,总结青铜艺术特点。 2、汉字艺术:线条的艺术 教学设计:认识不同时期的汉字形体变化,归纳汉字发展规律。 二、《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是古代经邦济世的宝贵经典一《周易》是充满辨证智慧的哲学著作一《周易》是打开 宇宙迷宫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一《周易》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套别开生面的象数思维模式一《周易》 是上古文化知识的汇编一《周易》对后世的影响 三、《周易乾卦》选读 思考与讨论: 1、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2、领会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3、试析《周易》的文化意义。 4、名词解释:重农主义分封制“"亲亲”"尊尊 5、理解青铜文化的特点。 6、熟悉汉字形体的发展变化过程。 第五章春秋战国文化之一(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理解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意义,掌握孔孟思想的核心 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了解墨家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
2、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不仅把农耕当作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含义。《尚书·与逸》周 公认为,贵族"知稼穑",就可了解"小民"的痛苦,是保证施政清明的重要条件。周太王、文王都亲自 劳动。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 一是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与周 公的重农相应,《诗经》、《周颂》、《大雅》、《小雅》中保持大量农事典礼诗篇,体现一个时 代对农业的重视。三,更深刻的内涵是,农事活动关乎民众的饿和睦与道德的俭朴。所以,每依次 周王的亲耕仪式都在宣扬附着在农事活动上的意义,同时也是对民众进行的传统教育。如允许殷商 遗民经商,而周人不行。以抑制商业、手工业为内容的"重农主义"可从西周的农耕政道中找到它最 早的根芽。 3、周人的文化维新 (1)宗法制度的建立 (2)一整套礼乐制度的确立: 礼的形式:仪,各种礼节与仪式 礼的内容:《周礼》、《仪礼》、《礼记》 ①"亲亲" 贯彻血缘宗族原则 ②"尊尊" 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身份原则 (3)敬德保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人本主义由此发端。 第二节 专题讨论(2学时) 一、青铜艺术和汉字艺术:(多媒体教学) 1、青铜文化:狞厉的美 教学设计:赏析青铜器图片,总结青铜艺术特点。 2、汉字艺术:线条的艺术 教学设计:认识不同时期的汉字形体变化,归纳汉字发展规律。 二、《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周易》是古代经邦济世的宝贵经典—《周易》是充满辨证智慧的哲学著作—《周易》是打开 宇宙迷宫之门的一把金钥匙—《周易》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套别开生面的象数思维模式—《周易》 是上古文化知识的汇编—《周易》对后世的影响 三、《周易 乾卦》选读 思考与讨论: 1、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2、领会农耕文化方向的抉择。 3、试析《周易》的文化意义。 4、名词解释:重农主义 分封制 "亲亲" "尊尊" 5、理解青铜文化的特点。 6、熟悉汉字形体的发展变化过程。 第五章春秋战国文化之一(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理解春秋战国时期为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意义,掌握孔孟思想的核心 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了解墨家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儒家思想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