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星 秦汉文化 目的与要求: 重点了解秦汉时期中华民族统一文化共 同体形成的历史意义, 理解新儒学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地 位 掌握经学发展的特点与脉络, 了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其新儒 学 ■初步了解道教与佛教的形成与发展轨迹
第八章 秦汉文化 ◼ 目的与要求: ◼ 重点了解秦汉时期中华民族统一文化共 同体形成的历史意义, ◼ 理解新儒学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地 位。 ◼ 掌握经学发展的特点与脉络, ◼ 了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其新儒 学 ◼ 初步了解道教与佛教的形成与发展轨迹
第一节秦汉文化概述 、宏阔的文化精神 (一)秦汉王朝宏大的规模和气象:秦与罗马、孔 雀王为并立而三的世界性大国。汉与其同时并立 的世界性大国唯有罗马。 ■(二)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秦 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安昆明池、汉 赋、《史记》均为秦汉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产生出来 的辉煌巨制。 (三)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文化从东、南、 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 使中外文化交流更为便捷
第一节 秦汉文化概述 ◼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 (一)秦汉王朝宏大的规模和气象:秦与罗马、孔 雀王朝为并立而三的世界性大国。汉与其同时并立 的世界性大国唯有罗马。 ◼ (二)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秦 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安昆明池、汉 赋、《史记》均为秦汉文化精神的统摄下产生出来 的辉煌巨制。 ◼ (三)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文化从东、南、 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 使中外文化交流更为便捷
第一节秦汉文化概述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一)文化统一: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 行同伦、地同域。 (二)思想统一: 。秦 焚书坑儒 ■汉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一节 秦汉文化概述 ◼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 (一)文化统一: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 行同伦、地同域。 ◼ (二)思想统一: ◼ 秦——焚书坑儒 ◼ 汉——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第一节秦汉文化概述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一)儒学“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文化政策的执行,使儒学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 《诗》《书》《礼》《易》《春秋》被尊为“五经”。 (二)官方哲学一“经学”:尊“五经”,复“立五经博 士”,推行“以经取仕”的选官制度,使传经之学和注经之 学成为专门学问。 (三)经学内部的学术纷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 学”) 十三经:诗、书、礼(周礼、仪礼、礼记)、易、春秋(左 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论语、孟子
第一节 秦汉文化概述 ◼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 (一)儒学“定于一尊”的显赫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文化政策的执行,使儒学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 ◼ 《诗》《书》《礼》《易》《春秋》被尊为“五经” 。 ◼ (二)官方哲学——“经学”:尊“五经”,复“立五经博 士”,推行“以经取仕”的选官制度,使传经之学和注经之 学成为专门学问。 ◼ (三)经学内部的学术纷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 学”)。 ◼ 十三经:诗、书、礼(周礼、仪礼、礼记)、易、春秋(左 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论语、孟子
第二节秦汉文化思想述评 一、 方士文化、阴阳五行学说、“五德终 始”说及其影响 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其新儒学
第二节 秦汉文化思想述评 ◼ 一、方士文化、阴阳五行学说、“五德终 始”说及其影响 ◼ 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其新儒学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新儒学 ■1、概念:指董仲舒继承汉初儒学传统,汲取 先秦道家理论精华,融会阴阳无行观念,收纳 法治的合理因素,建构起一个合“天地”、 “阴阳”、“有为”诸家学术于儒家三纲五常 的大一统理论。主要思想集中于《春秋繁露》 中
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新儒学 ◼ 1、概念:指董仲舒继承汉初儒学传统,汲取 先秦道家理论精华,融会阴阳无行观念,收纳 法治的合理因素,建构起一个合“天地” 、 “阴阳” 、 “有为”诸家学术于儒家三纲五常 的大一统理论。主要思想集中于《春秋繁露》 中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其新儒 (二)主要内容: ■1、天人感应论:是其思想的核心,天生万 物,天人同类,人副天数(人是天的副本), 由此推出天人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事也 能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难和祥瑞表示着对 人世间的谴责和嘉奖
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其新儒 学 ◼ (二)主要内容: ◼ 1、天人感应论:是其思想的核心,天生万 物,天人同类,人副天数(人是天的副本), 由此推出天人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事也 能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难和祥瑞表示着对 人世间的谴责和嘉奖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其新儒 ■2、阴阳五行说: ■1)唯心主义和目的论; ■2)阳德阴刑,阳尊阴卑: ■3)五行伦理化。 ■3、伦理道德思想: ■1)三纲五常论; ■2)阴阳五行与三纲五常的结合
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其新儒 学 ◼ 2、阴阳五行说: ◼ 1)唯心主义和目的论; ◼ 2)阳德阴刑,阳尊阴卑; ◼ 3)五行伦理化。 ◼ 3、伦理道德思想: ◼ 1)三纲五常论; ◼ 2)阴阳五行与三纲五常的结合
三、谶纬之学 一)儒学经学化 1、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经学确立; 2、今古经学之争(隶书与古籀文) 3、东汉古文经学大师: 桓谭、班固、许慎、马融、郑玄等
三、谶纬之学 (一)儒学经学化 1、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经学确立; 2、今古经学之争(隶书与古籀文) 3、东汉古文经学大师: 桓谭、班固、许慎、马融、郑玄等
三、谶纬之学 (二)经学谶纬化 谶:本意为“应验”,宣扬预测和应验的书,谓 之谶书。 纬:方士化的儒生用神学观点对儒家进行解释和 比附。 谶纬共同的特点是讲宗教迷信,宣扬神秘荒 诞的观点为统治者服务。始于董仲舒,后来发 展到荒诞怪异地步
三、谶纬之学 (二)经学谶纬化 谶:本意为“应验”,宣扬预测和应验的书,谓 之谶书。 纬:方士化的儒生用神学观点对儒家进行解释和 比附。 谶纬共同的特点是讲宗教迷信,宣扬神秘荒 诞的观点为统治者服务。始于董仲舒,后来发 展到荒诞怪异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