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1093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经济、管理类全日制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宏观经济学是以研究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通过研究和分析总量的决定 及其变化,来考察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功能,进而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 得以充分利用这一问题的。课程主要讲授有关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 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开放经 济理论。 英文简介:Macro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Macroeconomics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total changes and determinants, which is to explain how the whole economy works and how the recourses are fully allocated in a society.Macroeconomics addresses basic theories and public policies about the entire economy,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of national income,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the business cycle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open economic theory.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让学生掌握描述宏观经济的总量、宏 观经济均衡运行的条件以及凯恩斯主义及其他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认识和理解国家 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教学目的:本课程为学生讲授宏观经济的主要总量概念、宏观经济的主要理论和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抽象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际现象和问题 的分析解决能力
1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61093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48 学时 学 分:3 学分 适用对象: 经济、管理类全日制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宏观经济学是以研究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通过研究和分析总量的决定 及其变化,来考察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功能,进而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 得以充分利用这一问题的。课程主要讲授有关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 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开放经 济理论。 英文简介:Macro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Macroeconomics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total changes and determinants, which is to explain how the whole economy works and how the recourses are fully allocated in a society. Macroeconomics addresses basic theories and public policies about the entire economy, 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of national income,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the business cycle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open economic theory.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让学生掌握描述宏观经济的总量、宏 观经济均衡运行的条件以及凯恩斯主义及其他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认识和理解国家 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教学目的:本课程为学生讲授宏观经济的主要总量概念、宏观经济的主要理论和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抽象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际现象和问题 的分析解决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目的与要求 L.掌握:GDP的两种核算方法一一支出法、收入法:投资一储蓄恒等式 2.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了解:名义GDP与实际GDP的衡量、GDP折算系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研究方法 是总量分析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指标一一国内生产总值、国 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3。问题与应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鸟瞰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 1.主要内容: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理解这一概念时须注意的几个要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3.问题与应用:理解GDP等于新增价值、等于收入或产出、等于支出 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I.主要内容:用支出法计算GDP,GDP=C+I+G+(X-M):收入法计算GDP,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消费、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 货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l.主要内容:GDP、NDP、NI、PI、PDI的计算公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GDP、NDP、NI、PI、PDI的定义及区别 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主要内容: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一投 资恒等式。 2.问题与应用:特别注意I=S、I=S+T-G、I=S+T-G+Kr+M-X这种恒等是事后 2
2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 目的与要求 1.掌握:GDP 的两种核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投资—储蓄恒等式 2.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了解: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衡量、GDP 折算系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研究方法 是总量分析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 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3.问题与应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鸟瞰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1.主要内容: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理解这一概念时须注意的几个要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3.问题与应用:理解 GDP 等于新增价值、等于收入或产出、等于支出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主要内容:用支出法计算 GDP,GDP=C+I+G+(X-M);收入法计算 GDP,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消费、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 货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1.主要内容:GDP、NDP、NI、PI、PDI 的计算公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GDP、NDP、NI、PI、PDI 的定义及区别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主要内容: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 资恒等式。 2.问题与应用:特别注意 I=S、I=S+T-G、I=S+T-G+Kr+M-X 这种恒等是事后
的恒等,是会计帐目上的恒等 第六节名义GDP和实际GDP L.主要内容: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含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GDP折算指数 第七节结束语 1.主要内容:从收入和支出两角度核算一个宏观经济主体的GDP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GDP、C、I、G、T、Kr、NDP、NI、PI、PDI、GDP折 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 3.问题与应用:用GDP或GNP核算的缺陷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比较:对 I=5的事后均衡理解。国家为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人民福利,目前使用 了哪些措施?请用本章学到的内容给予理论解释,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 理论相比较,指出现有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 (三)思考与实践 .什么是GDP?GDP的衡量方法有哪些? 2.简述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与联系。 3.假定一国有下列统计资料:国内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 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单位:亿美元),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4.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 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储落:(2) 投资: (3)政府支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讨论 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二、三、四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2.理解:均衡产出要求的I=S与核算GDP时I=S的不同;与消费和储蓄函 数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如APC、APS:各种乘数 3
3 的恒等,是会计帐目上的恒等。 第六节 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1.主要内容: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的含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GDP 折算指数 第七节 结束语 1.主要内容:从收入和支出两角度核算一个宏观经济主体的 GDP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GDP、C、I、G、T、Kr、NDP、NI、PI、PDI、GDP 折 算指数、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3.问题与应用:用 GDP 或 GNP 核算的缺陷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比较;对 I=S 的事后均衡理解。国家为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人民福利,目前使用 了哪些措施?请用本章学到的内容给予理论解释,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 理论相比较,指出现有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 GDP?GDP 的衡量方法有哪些? 2.简述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区别与联系。 3.假定一国有下列统计资料:国内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 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单位:亿美元),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4.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 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 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 200, 消费是 3800,贸易赤字是 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储蓄;(2) 投资;(3)政府支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讨论 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二、三、四部门经济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2.理解:均衡产出要求的 I=S 与核算 GDP 时 I=S 的不同;与消费和储蓄函 数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如 APC、APS;各种乘数
3.了解: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生命 周期消费理论的侧重点;比例税率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开放 经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及对外贸易乘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均衡产出 1.主要内容:均衡产出及其图形解释:投资等于储蓄恒等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均衡产出概念的理解 3.问题与应用:最简单的经济关系的假设条件:凯恩斯定律 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主要内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MP℃递减规律):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及 二者的关系 1基本概今和知识占:APC、APS、MPC、P 2.问题与应用:消费曲线、储蓄曲线、家户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1.主要内容: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一消费、储蓄决定收入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当投资被假设为常数时,均衡产出y=+1-B 3.问题与应用:从消费及储蓄函数推导均衡产出公式并能用图解求均衡产出 第四节乘数论 1.主要内容:乘数效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投资乘数的含义、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3.问题与应用:用图解的方式表示乘数效用 第五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1.主要内容: 三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y=α+i+g-T1-B 3.问题与应用:用图形表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政府购买+投资=储蓄+税 收),并理解公式中各变量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第六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1.主要内容: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各种乘数的定义 3.问题与应用:了解乘数实际是均衡产出对各个自变量的导数
4 3.了解: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生命 周期消费理论的侧重点;比例税率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开放 经济条件下的均衡收入及对外贸易乘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均衡产出 1.主要内容:均衡产出及其图形解释;投资等于储蓄恒等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均衡产出概念的理解 3.问题与应用:最简单的经济关系的假设条件;凯恩斯定律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主要内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MPC 递减规律);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及 二者的关系 1.基本概念和知识点:APC、APS、MPC、MPS 2.问题与应用:消费曲线、储蓄曲线、家户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1.主要内容: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消费、储蓄决定收入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当投资被假设为常数时,均衡产出 y = + i 1− 3.问题与应用:从消费及储蓄函数推导均衡产出公式并能用图解求均衡产出 第四节 乘数论 1.主要内容:乘数效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投资乘数的含义、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3.问题与应用:用图解的方式表示乘数效用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1.主要内容:三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y = + i + g − T 1− 3.问题与应用:用图形表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政府购买+投资=储蓄+税 收),并理解公式中各变量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1.主要内容: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各种乘数的定义 3.问题与应用:了解乘数实际是均衡产出对各个自变量的导数
第七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主要内容:四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3 第八节结束语 1.主要内容:总结均衡产出的决定及乘数的概念 2.问题与应用:凯恩斯定律的局限性、乘数效应的限制条件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均衡产出? 2.什么是乘数?乘数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条件是什么? 3.简述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4.简述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摸型。 5.简述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6.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边际储蓄倾 向为0.1,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为多少?如果投资增加150亿元 MPC=0.8,那么收入水平将增加多少? 7.己知简单凯恩斯模型由下列方程给出:C=100+0.5y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 为y=400,i=50。试求:(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均衡的储蓄量?(2) 经济是否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若未达到,应如何调节?调节哪个量,使 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一LM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及二者同时实现均衡(一般均衡)、 失衡状况及调整措施、IS曲线、LM曲线、IS-LM分析 2.理解:投资函数、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区域用古典区域、 各种含义的货币供给、各种含义的货币需求 3.了解:托宾的”q”说、其他货币理论、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教学内容
5 第七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1.主要内容:四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3. 第八节 结束语 1.主要内容:总结均衡产出的决定及乘数的概念 2.问题与应用:凯恩斯定律的局限性、乘数效应的限制条件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均衡产出? 2.什么是乘数?乘数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条件是什么? 3.简述两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4.简述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5.简述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决定模型。 6.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 300 亿元,投资为 400 亿元,边际储蓄倾 向为 0.1,两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为多少?如果投资增加 150 亿元, MPC=0.8,那么收入水平将增加多少? 7.已知简单凯恩斯模型由下列方程给出:C=100+0.5y 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 为 yf=400,i =50 。试求:(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均衡的储蓄量?(2) 经济是否达到了充分就业状态?若未达到,应如何调节?调节哪个量,使 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IS—LM 模型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及二者同时实现均衡(一般均衡)、 失衡状况及调整措施、IS 曲线、LM 曲线、IS-LM 分析 2.理解:投资函数、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陷阱、凯恩斯区域用古典区域、 各种含义的货币供给、各种含义的货币需求 3.了解:托宾的”q”说、其他货币理论、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投资的决定 1.主要内容:投资函数、资本边际效率MEC的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实际利率、自主投资、资本边际效率的定义及曲线、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3.问题与应用:预期收益与投资、托宾的”q”说 第二节IS曲线 1.主要内容:IS曲线及影响其移动的因素、移动的幅度(联系乘数效应)、 IS曲线的斜率的影响因素d、B、t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的四象限推导 3.问题与应用:了解比例税变化对IS曲线移动的影响 第三节利率的决定 1.主要内容: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均衡、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函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动机及对应的需求函数、流动 偏好路饼、侠义的货币供给、义的货币供给及货币近似物 3.问题与应用:其他货币理论 第四节LM曲线 L,主要内容:LM曲线及影响其移动的因素、移动的幅度(联系乘数效应) LM曲线斜率的景影响因素k、h、m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LM曲线的含义、LM曲线的四象限推导 第五节IS-LM分析 1.主要内容: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产品、货币市场的非均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3.问题与应用:理解凯恩斯理论循环推论的矛盾 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1.主要内容:凯恩斯的理论要点的基本公式、理论纲要 (三)思考与实践 1.简述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试推导两部门的IS曲线、LM曲线。 2.试述IS一LM模型的基本内容。 3.试述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框架。 6
6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1.主要内容:投资函数、资本边际效率 MEC 的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实际利率、自主投资、资本边际效率的定义及曲线、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3.问题与应用:预期收益与投资、托宾的”q”说 第二节 IS 曲线 1.主要内容:IS 曲线及影响其移动的因素、移动的幅度(联系乘数效应)、 IS 曲线的斜率的影响因素 d 、 、t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IS 曲线的含义、IS 曲线的四象限推导 3.问题与应用:了解比例税变化对 IS 曲线移动的影响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1.主要内容: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均衡、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函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动机及对应的需求函数、流动 偏好陷阱、狭义的货币供给、广义的货币供给及货币近似物 3.问题与应用:其他货币理论 第四节 LM 曲线 1.主要内容:LM 曲线及影响其移动的因素、移动的幅度(联系乘数效应)、 LM 曲线斜率的影响因素 k、h、m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LM 曲线的含义、LM 曲线的四象限推导 第五节 IS-LM 分析 1.主要内容: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产品、货币市场的非均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 3.问题与应用:理解凯恩斯理论循环推论的矛盾 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1.主要内容:凯恩斯的理论要点的基本公式、理论纲要 (三)思考与实践 1.简述 IS 曲线、LM 曲线的含义,试推导两部门的 IS 曲线、LM 曲线。 2.试述 IS-LM 模型的基本内容。 3.试述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框架
4.用ISLM模型分析下列情况对需求的影响: (1)物价水平的上升;(2)货币供给量的增加:(3)所得税的增加: (4)与本国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发生衰退:(5)边际消费倾向降低: 5.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5Y,投资函数为1=800-5000r,货币需求为1 =0.2Y-4000r,货币的供给为m=100。请计算:(1)IS曲线方程。(2) LM曲线方程。(3)均衡国民收入(Y)和均衡利息率(r)各为多少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讨论 第四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2.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 3.了解:如何运用总需求一一总供给模型揭示现实经济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1.主要内容:总需求函数及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总需求函数的定义、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AD 曲线反映的y=f(p)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3.问题与应用:从罗辑、从IS-LM公式、从图形三种方式推导D曲线 第二节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1.主要内容:总供给函数、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劳动市场的均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宏观生产函数、充分就业量及充分就业产量、 3.问题与应用:宏观生产函数的特 第三节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 1.主要内容:长期的含义、短期的含义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古典总供给曲线的的基本假设及政策含义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假设及政策含义 第四节常规总供给曲线
7 4.用 IS-LM 模型分析下列情况对需求的影响: (1)物价水平的上升;(2)货币供给量的增加;(3)所得税的增加; (4)与本国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发生衰退;(5)边际消费倾向降低; 5.已知消费函数为 C=200+0.5Y,投资函数为 I=800-5000r,货币需求为 L =0.2Y-4000r,货币的供给为 m=100。请计算:(1)IS 曲线方程。(2) LM 曲线方程。(3)均衡国民收入(Y)和均衡利息率(r)各为多少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讨论 第四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2.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 3.了解:如何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揭示现实经济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1.主要内容:总需求函数及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总需求函数的定义、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AD 曲线反映的 y = f (p) 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3.问题与应用:从逻辑、从 IS-LM 公式、从图形三种方式推导 AD 曲线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1.主要内容:总供给函数、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劳动市场的均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宏观生产函数、充分就业量及充分就业产量、 3.问题与应用:宏观生产函数的特征 第三节 两种极端的总供给曲线 1.主要内容:长期的含义、短期的含义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古典总供给曲线的的基本假设及政策含义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假设及政策含义 第四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1,主要内容: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相关知识 第五节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主要内容: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第六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节 1.主要内容:长期与短期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一产品市场均衡条件、货 币市场均衡条件、劳动市场均衡条件、总供给函数 (三)思考与实践 1.分析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推导。 2.简述短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同含义。 3.试用总供求模型解释经济波动。 4.用总供求模型如何解释经济的“滞胀”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讨论 第五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失业的类型、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及影响、通货膨胀的原因、菲利 普斯曲线 2.理解:奥肯定律、通货膨胀、有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3.了解:失业的效应及治理通货膨的政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失业的描述 1.主要内容: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失业的分类、自然失业率、自然就业率 第二节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1.主要内容: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 8
8 1.主要内容: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相关知识 第五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主要内容: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 第六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节 1.主要内容:长期与短期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产品市场均衡条件、货 币市场均衡条件、劳动市场均衡条件、总供给函数 (三)思考与实践 1.分析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推导。 2.简述短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同含义。 3.试用总供求模型解释经济波动。 4.用总供求模型如何解释经济的“滞胀”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讨论 第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失业的类型、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及影响、通货膨胀的原因、菲利 普斯曲线 2.理解:奥肯定律、通货膨胀、有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3.了解:失业的效应及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1.主要内容: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失业的分类、自然失业率、自然就业率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1.主要内容: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
1.主要内容:失业的社会影响与个体影响、奥肯定律 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描述 1.主要内容:通货膨胀的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通货膨胀的衡量 3.问题与应用:通货膨胀的数据 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 1.主要内容: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 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2.问题与应用:通货膨胀持续的原因 第六节通货膨胀的成本 1.主要内容: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通货膨胀的三种产出效应 第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一菲利普斯曲线 1.主要内容: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2.问题与应用: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及形 成原因解释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2.简述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3.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普斯曲线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运用IS一LM曲线理解西方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如何运用财政 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 2.理解: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含义、挤出效应、货币幻觉、凯恩斯主义极 端、古典主义极端
9 1.主要内容:失业的社会影响与个体影响、奥肯定律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1.主要内容:通货膨胀的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通货膨胀的衡量 3.问题与应用:通货膨胀的数据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1.主要内容: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 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2.问题与应用:通货膨胀持续的原因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成本 1.主要内容: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通货膨胀的三种产出效应 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1.主要内容: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2.问题与应用: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及形 成原因解释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2.简述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3.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普斯曲线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解,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运用 IS-LM 曲线理解西方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如何运用财政 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 2.理解: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含义、挤出效应、货币幻觉、凯恩斯主义极 端、古典主义极端
3.了解:政府购买变动及货币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乘数 (二)敦学内容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的影响 1.主要内容: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一一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 收支平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含义 第二节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1.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 余与财政政策方向、赤字与公债 (2)财政政策的效果的IS一LM图形分析及其结论一一IS越平坦,LM越陡峭 财政政策效果越好: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挤出效应、货币幻觉、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自动稳 定和斟酌使用、功能财政、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3.问题与应用: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公债等功能财政措施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效果的IS一LM图形分析、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乘 第三节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1.主要内容: (1)货币政策工具 调整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各种 工具对控制货币供给的作用机理、存款创造、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 关系、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2)货币政策的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及其结论一一IS越陡峭,LM越平坦, 货币政策效果越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概念、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高能货币、货币创造乘数、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3.问题与应用: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1.主要内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第五节*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10
10 3.了解:政府购买变动及货币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乘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的影响 1.主要内容: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 收支平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含义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1.主要内容: (1)财政政策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 余与财政政策方向、赤字与公债 (2)财政政策的效果的 IS-LM 图形分析及其结论——IS 越平坦,LM 越陡峭, 财政政策效果越好;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挤出效应、货币幻觉、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自动稳 定和斟酌使用、功能财政、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3.问题与应用: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公债等功能财政措施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效果的 IS-LM 图形分析、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乘 数 第三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1.主要内容: (1)货币政策工具——调整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各种 工具对控制货币供给的作用机理、存款创造、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 关系、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2)货币政策的效果的 IS-LM 图形分析及其结论——IS 越陡峭,LM 越平坦, 货币政策效果越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概念、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高能货币、货币创造乘数、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3.问题与应用: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1.主要内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第五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