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颠覆 [教材说明] 《作为偶像》是东方卫视记者方宏进于2004年1月9日采访航天员杨利伟的实 录。这个实录,被安放在苏教版普通髙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四第四主题单 元“走进语言现场”的“问答之间”教学模块。该访谈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量的 “主题先行”与“情感强加”,在人的价值取向上有着比较严重的“先天不 足”,因此,本课时活动的焦点,将一方面围绕着访谈这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展开 通过文本学习,促使学生了解相关的访谈知识;另一方面,将重点围绕着“偶像 的真实意义与价值来展开课堂对话活动,将通过“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 生对话”等形式,在实际对话活动中明了“成为偶像”的真实要素,并借以纠正 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盲目崇拜的不良风尚。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通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已经具备了 定的审美判断能力,能够在事不关己时比较清晰地明了一些事件中蕴含的价值情 感因素,并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对这些现象进行适当的评说。 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仅仅凭了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评判事物。对于自己喜欢的 容易形成偶像崇拜心理。但这种崇拜又带有极大的盲目性,相当多的时候,学生 们却并不真正清楚他们所崇拜的偶像,到底具有哪样值得崇拜的人格要素。这种 盲目崇拜所带来的,常常是一种学生个体精神的迷失。 [教学目标] 针对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展开活动,引领学生分析理解 “杨利伟现象”背后的民族心理,帮助学生确立起正确的偶像观和人生观。 学习方法上,将进一步落实正在实践中的主体实践性阅读,通过课堂活动中的主 体实践和文本细读,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对话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调动已知经验,感知文体特征 师:我们今天将共同研究“走进语言现场”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二模块“问答之 间”,大家预习了本模块中的两个活动体验方案了吗? 生杂说:预习了 师:预习了就好。先检査一下预习情况,看看大家的预习是否有效果。谁来说说, “访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1:访谈就是由一个人负责发问,另外的人回答问题。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 是一个对几个、甚至很多个。 师:哦,还可以一个对很多个人?你怎么知道? 生1:中央台不是有个“对话”节目吗,还有像“艺术人生”等很多电视栏目, 都是访谈类的。 师:聪明!从电视上了解了“访谈”的特点。央视有个王牌节目,新闻联播后面 的,名字就是 生齐说:焦点访谈! 师:那访谈是不是和聊天一样啊,就好象俩老太太没事闲聊一样?我觉得焦点访 谈,有时候就跟聊天似的
偶像的颠覆 [教材说明] 《作为偶像》是东方卫视记者方宏进于 2004 年 1 月 9 日采访航天员杨利伟的实 录。这个实录,被安放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四第四主题单 元“走进语言现场”的“问答之间”教学模块。该访谈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量的 “主题先行”与“情感强加”,在人的价值取向上有着比较严重的“先天不 足”,因此,本课时活动的焦点,将一方面围绕着访谈这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展开, 通过文本学习,促使学生了解相关的访谈知识;另一方面,将重点围绕着“偶像” 的真实意义与价值来展开课堂对话活动,将通过“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 生对话”等形式,在实际对话活动中明了“成为偶像”的真实要素,并借以纠正 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盲目崇拜的不良风尚。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通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已经具备了一 定的审美判断能力,能够在事不关己时比较清晰地明了一些事件中蕴含的价值情 感因素,并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对这些现象进行适当的评说。 另一方面,他们又喜欢仅仅凭了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评判事物。对于自己喜欢的, 容易形成偶像崇拜心理。但这种崇拜又带有极大的盲目性,相当多的时候,学生 们却并不真正清楚他们所崇拜的偶像,到底具有哪样值得崇拜的人格要素。这种 盲目崇拜所带来的,常常是一种学生个体精神的迷失。 [教学目标] 针对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展开活动,引领学生分析理解 “杨利伟现象”背后的民族心理,帮助学生确立起正确的偶像观和人生观。 学习方法上,将进一步落实正在实践中的主体实践性阅读,通过课堂活动中的主 体实践和文本细读,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对话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调动已知经验,感知文体特征 师:我们今天将共同研究“走进语言现场”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二模块“问答之 间”,大家预习了本模块中的两个活动体验方案了吗? 生杂说:预习了。 师:预习了就好。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看看大家的预习是否有效果。谁来说说, “访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 1:访谈就是由一个人负责发问,另外的人回答问题。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 是一个对几个、甚至很多个。 师:哦,还可以一个对很多个人?你怎么知道? 生 1:中央台不是有个“对话”节目吗,还有像“艺术人生”等很多电视栏目, 都是访谈类的。 师:聪明!从电视上了解了“访谈”的特点。央视有个王牌节目,新闻联播后面 的,名字就是—— 生齐说:焦点访谈! 师:那访谈是不是和聊天一样啊,就好象俩老太太没事闲聊一样?我觉得焦点访 谈,有时候就跟聊天似的
生2:访谈虽然也是聊天,但还是有区别的。聊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访谈吗, 还是需要一个主题的 师:很有道理。访谈需要一个鲜明的主题。每个访谈节目确实是每期都有一个主 题的。还有什么特点? 生3:我觉得访谈的双方其实并不是平等的。访谈和讨论不一样,提问的一方是 次要的,被访问方,才是主角。 师:对,你这个问题发现得很有价值。访谈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访问者的某些 情况。访问者一定不能喧宾夺主。还能找到点什么吗,你说? 生4: 师:归纳不出来了?请坐。你呢? 生5:我觉得访谈谈的问题,还应该是有价值的,是观众想知道的。要是说的东 西,别人都没有兴趣,那么,访谈也就没有意义了 师:太好了!你想问题很深刻啊。问题要有价值,确实如此。 生6:我觉得如果访谈的目的,是为了做电视节目,给很多人看,那么,访谈的 内容,不但要有价值,而且不能出现错误。 师:出现错误? 生6:对啊。比如记者的问题有错误,或者被访谈人的回答有错误。 师:知识性错误? 生6:也不一定。除了知识性错误,可能还有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前些天看网上 新闻,就看见不少人反对一个经济学家在一次访谈节目中的观点,很多人都说那 个经济学家是胡说八道。 师:哦,明白了。就是说无论是提问方,还是被访问方,所说出来的东西,要能 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是吧。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发表观点?你说? 生7:我觉得提问这一方也很重要。你提的问题,人家要能回答。我经常看焦点 访谈,很多记者提问了,人家根本就拒绝回答。无法形成访谈。 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是这么回事啊。记者吃闭门羹的时候很多的。不过,不 愿意回答问题的,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坏事,是不是啊?什么生产伪劣产品的,造 假药的等等。 师:通过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对“访谈”这种文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下 面,我们一起归纳一下访谈的要点。先看提问方,应该如何 生杂言:明确主题,问题要能让人回答,不要喧宾夺主,不能出现错误… 师板书:目的明确准确具体简洁口语化尊重对方 师:被采访方需要注意点什么呢? 生8:不能答非所问。 师:就这一点?还有没有? 生8:恩—一还有就是也应该目的明确、准确具体、简洁口语化 师:对啊,提问方需要注意的,回答方同样需要注意。说得有道理。还有吗? 生 师:访谈中还有个问题很重要,大家可能心里都明白,但没有说出来。这个问题, 就是一一倾听。访谈时,双方需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倾听状态,这样,才有利于访 谈的顺利进行。关于倾听,我们在下面的具体分析中再进一步研究。 教学过程二:走进访谈现场,强化相关知识的积累
生 2:访谈虽然也是聊天,但还是有区别的。聊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访谈吗, 还是需要一个主题的。 师:很有道理。访谈需要一个鲜明的主题。每个访谈节目确实是每期都有一个主 题的。还有什么特点? 生 3:我觉得访谈的双方其实并不是平等的。访谈和讨论不一样,提问的一方是 次要的,被访问方,才是主角。 师:对,你这个问题发现得很有价值。访谈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访问者的某些 情况。访问者一定不能喧宾夺主。还能找到点什么吗,你说? 生 4:…… 师:归纳不出来了?请坐。你呢? 生 5:我觉得访谈谈的问题,还应该是有价值的,是观众想知道的。要是说的东 西,别人都没有兴趣,那么,访谈也就没有意义了。 师:太好了!你想问题很深刻啊。问题要有价值,确实如此。 生 6:我觉得如果访谈的目的,是为了做电视节目,给很多人看,那么,访谈的 内容,不但要有价值,而且不能出现错误。 师:出现错误? 生 6:对啊。比如记者的问题有错误,或者被访谈人的回答有错误。 师:知识性错误? 生 6:也不一定。除了知识性错误,可能还有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前些天看网上 新闻,就看见不少人反对一个经济学家在一次访谈节目中的观点,很多人都说那 个经济学家是胡说八道。 师:哦,明白了。就是说无论是提问方,还是被访问方,所说出来的东西,要能 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是吧。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发表观点?你说? 生 7:我觉得提问这一方也很重要。你提的问题,人家要能回答。我经常看焦点 访谈,很多记者提问了,人家根本就拒绝回答。无法形成访谈。 师:你的问题很有价值。是这么回事啊。记者吃闭门羹的时候很多的。不过,不 愿意回答问题的,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坏事,是不是啊?什么生产伪劣产品的,造 假药的等等。 师:通过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对“访谈”这种文体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下 面,我们一起归纳一下访谈的要点。先看提问方,应该如何—— 生杂言:明确主题,问题要能让人回答,不要喧宾夺主,不能出现错误…… 师板书:目的明确 准确具体 简洁口语化 尊重对方 师:被采访方需要注意点什么呢? 生 8:不能答非所问。 师:就这一点?还有没有? 生 8:恩——还有就是也应该目的明确、准确具体、简洁口语化 师:对啊,提问方需要注意的,回答方同样需要注意。说得有道理。还有吗? 生:…… 师:访谈中还有个问题很重要,大家可能心里都明白,但没有说出来。这个问题, 就是——倾听。访谈时,双方需要保持一种良好的倾听状态,这样,才有利于访 谈的顺利进行。关于倾听,我们在下面的具体分析中再进一步研究。 教学过程二:走进访谈现场, 强化相关知识的积累
师:了解了访谈的相关知识后,我们开始进入课文学习。请大家把书打开,共同 看一看这个访谈实录是如何提问、如何回答的。先请大家数一数,课文中共进行 了多少回合的对话?你来告诉大家。 生9:共有13个回合的问答 师:那么,这13个回合,是从几个方面进行访谈的呢? 生9:三个方面 师:哪三个方面? 生9翻书,边翻书边概括:第一块主要是从航天飞行的影响性上来对话的,第二 块从心理素质方面进行问答,第三块是从意志信念的角度进行问答。 师:哦,从影响、心理素质、意志信念三个角度展开问答的。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沉默。 师:看来大家对问答中的关键词把握得很准确。听话听音,看访谈,自然需要把 握住关键词汇,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们把13处问答中,属于记者提 问的问题先提取出来,同学们研究研究,看看记者的发问,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 的地方,当然,也可以挑挑毛病,看记者的提问中,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学生阅读,同座位相互讨论。此处用时约4分钟。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记者的提问,是否符合我们在黑板上归纳的“目的明确、 准确具体、简洁口语化、尊重对方”这几条?没人愿意说吗,那就你来说说,如 何? 生10:我觉得记者的提问还是很好的。先从关心身体入手,这样比较亲切。然 后问一问是不是特别忙、有没有想到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什么样的忠告等问题。 师:哦,你从这些提问中,感受到了一种亲切,也感受到了“目的明确、准确具 体、简洁口语化、尊重对方”这几点了,是吗? 生10:是。我觉得问题都比较具体,目的也很明确,对对方也很尊重的 师:很好,看来,方宏进要是用这几个问题采访你,你应该不会拒绝吧。(笑) 生10:… 师:再请一位同学发表高见。你怎么看? 生11:我觉得大多数问题都很好,就是第二块的一个问题,似乎有点毛病。 师:哦,第二块的哪个问句? 生11:第二块的第一个句子。我觉得这个句子不好回答。如果是问我,我就不 知道该怎么说 师:哦,我们看看这个句子一—“你觉得这么多预备航天员,最后选到你,最重 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这样吧,现在大家都是杨利伟了,同时大家又都是预备 航天员,我们就现场采访一下,看看“杨利伟们”如何回答的 生12:这个问题,属于国家机密,无可奉告。 生13:我觉得,我们全体预备航天员都是一样的优秀。至于为什么选到我,我 想,可能是我更适合此次飞行任务吧 生14:应该是按照成绩来排的吧,具体我不清楚,不过我想,一定是综合了多 次训练成绩来选择的 生15:因为我就是最优秀的! 学生鼓掌。 师:好个“我就是最优秀的”,充满了自信 转问生11:这几种回答,你觉得满意不满意?
师:了解了访谈的相关知识后,我们开始进入课文学习。请大家把书打开,共同 看一看这个访谈实录是如何提问、如何回答的。先请大家数一数,课文中共进行 了多少回合的对话?你来告诉大家。 生 9:共有 13 个回合的问答。 师:那么,这 13 个回合,是从几个方面进行访谈的呢? 生 9:三个方面。 师:哪三个方面? 生 9 翻书,边翻书边概括:第一块主要是从航天飞行的影响性上来对话的,第二 块从心理素质方面进行问答,第三块是从意志信念的角度进行问答。 师:哦,从影响、心理素质、意志信念三个角度展开问答的。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沉默。 师:看来大家对问答中的关键词把握得很准确。听话听音,看访谈,自然需要把 握住关键词汇,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们把 13 处问答中,属于记者提 问的问题先提取出来,同学们研究研究,看看记者的发问,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 的地方,当然,也可以挑挑毛病,看记者的提问中,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学生阅读,同座位相互讨论。此处用时约 4 分钟。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记者的提问,是否符合我们在黑板上归纳的“目的明确、 准确具体、简洁口语化、尊重对方”这几条?没人愿意说吗,那就你来说说,如 何? 生 10:我觉得记者的提问还是很好的。先从关心身体入手,这样比较亲切。然 后问一问是不是特别忙、有没有想到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什么样的忠告等问题。 师:哦,你从这些提问中,感受到了一种亲切,也感受到了“目的明确、准确具 体、简洁口语化、尊重对方”这几点了,是吗? 生 10:是。我觉得问题都比较具体,目的也很明确,对对方也很尊重的。 师:很好,看来,方宏进要是用这几个问题采访你,你应该不会拒绝吧。(笑) 生 10:…… 师:再请一位同学发表高见。你怎么看? 生 11:我觉得大多数问题都很好,就是第二块的一个问题,似乎有点毛病。 师:哦,第二块的哪个问句? 生 11:第二块的第一个句子。我觉得这个句子不好回答。如果是问我,我就不 知道该怎么说。 师:哦,我们看看这个句子——“你觉得这么多预备航天员,最后选到你,最重 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这样吧,现在大家都是杨利伟了,同时大家又都是预备 航天员,我们就现场采访一下,看看“杨利伟们”如何回答的。 生 12:这个问题,属于国家机密,无可奉告。 生 13:我觉得,我们全体预备航天员都是一样的优秀。至于为什么选到我,我 想,可能是我更适合此次飞行任务吧。 生 14:应该是按照成绩来排的吧,具体我不清楚,不过我想,一定是综合了多 次训练成绩来选择的。 生 15:因为我就是最优秀的! 学生鼓掌。 师:好个“我就是最优秀的”,充满了自信! 转问生 11:这几种回答,你觉得满意不满意?
生11:不满意。我觉得还是没有把问题回答清楚。而且,像最后A同学的回答, 让其他预备航天员听了,心中也不高兴的。 师:恩,说得有道理。我要是预备航天员,也不高兴听这样的话。对记者的提问,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请继续说 生16:我觉得,除了刚才B同学提出的这一处外,另外12个问题都很好,特别 是最后一个问题,可以借杨利伟的口,把其他没能上天飞行的预备航天员的心声 表达了出来。 师:哦,你觉得这个问题,能反映出一种共同的心声。有不同意见吗? 生17: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我觉得,这个问题实际上毫无价值。因为他毕竟已 经成功飞上太空了,事后的漂亮话,谁都会说的。这个问题,要想获得真正的答 案,只能去访问那些没有被选入的预备航天员们。只有他们才有真实的心理感受。 师:好,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咱们这也是进行一场对话活动了。这个问题暂时 告一段落。下面,再一起分析分析杨利伟的回答,品味品味航天英雄的回答,是 否符合访谈的规范要求。 生阅读并讨论,用时5分钟左右。 师:谁先说?先说有话说,后说话就被别人说完了。你说吧 生18:我觉得杨利伟说话很有水平,谦虚含蓄,一点也不张扬。而且,他很喜 欢用“我们”这个词汇来说话。 师:用“我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生18:“我们”就表明他不抢功,始终把功劳看成是所有航天人的。这很符合 中国人的美德。 师:对,你一说,我也注意到了这点 生19:我也觉得杨利伟非常会说话。第2、第5、第9、第13处的回答,都很巧 妙 师:哦,很巧妙是指什么? 生19:就是说他回答问题,能正面回答就正面说,不好正面回答,就很得体地 绕过去,也不让记者难看。 师:你说的这点确实很重要,不但提问方的问题要注意不能为难说话者,回答方 在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不让提问者难看。你分析的很好 教学过程三:走进文本内核,寻找文字背后的价值 师:通过研究提问方与回答方的具体话语,我们对访谈这种形式有了更多的感性 认识。下面,我们跳出具体的问答,再来研究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一一阅读这 个访谈后,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先讨论小组内自由交流,一会我请同学代表小组 发言。 学生交流。 生20:从这个访谈中,我们小组了解到了杨利伟的成为偶像的原因。因为他确 实做到了许多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而且,他还很高尚,对名利看得很轻 师:从访谈中学习了精神,这是一种收获。很好! 生21:这个访谈,让我们了解了航天员的一些情况,以前不知道的东西,现在 知道了。所以,我们觉得访谈这种形式,还是很好的,可以让我们在问答之间, 了解不少知识。 师:从访谈这种形式的功用角度来思考,这也很好,把握了文体特点
生 11:不满意。我觉得还是没有把问题回答清楚。而且,像最后 A 同学的回答, 让其他预备航天员听了,心中也不高兴的。 师:恩,说得有道理。我要是预备航天员,也不高兴听这样的话。对记者的提问,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请继续说。 生 16:我觉得,除了刚才 B 同学提出的这一处外,另外 12 个问题都很好,特别 是最后一个问题,可以借杨利伟的口,把其他没能上天飞行的预备航天员的心声 表达了出来。 师:哦,你觉得这个问题,能反映出一种共同的心声。有不同意见吗? 生 17:我不同意这个看法。我觉得,这个问题实际上毫无价值。因为他毕竟已 经成功飞上太空了,事后的漂亮话,谁都会说的。这个问题,要想获得真正的答 案,只能去访问那些没有被选入的预备航天员们。只有他们才有真实的心理感受。 师:好,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咱们这也是进行一场对话活动了。这个问题暂时 告一段落。下面,再一起分析分析杨利伟的回答,品味品味航天英雄的回答,是 否符合访谈的规范要求。 生阅读并讨论,用时 5 分钟左右。 师:谁先说?先说有话说,后说话就被别人说完了。你说吧。 生 18:我觉得杨利伟说话很有水平,谦虚含蓄,一点也不张扬。而且,他很喜 欢用“我们”这个词汇来说话。 师:用“我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生 18:“我们”就表明他不抢功,始终把功劳看成是所有航天人的。这很符合 中国人的美德。 师:对,你一说,我也注意到了这点。 生 19:我也觉得杨利伟非常会说话。第 2、第 5、第 9、第 13 处的回答,都很巧 妙。 师:哦,很巧妙是指什么? 生 19:就是说他回答问题,能正面回答就正面说,不好正面回答,就很得体地 绕过去,也不让记者难看。 师:你说的这点确实很重要,不但提问方的问题要注意不能为难说话者,回答方 在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不让提问者难看。你分析的很好。 教学过程三:走进文本内核,寻找文字背后的价值 师:通过研究提问方与回答方的具体话语,我们对访谈这种形式有了更多的感性 认识。下面,我们跳出具体的问答,再来研究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阅读这 个访谈后,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先讨论小组内自由交流,一会我请同学代表小组 发言。 学生交流。 生 20:从这个访谈中,我们小组了解到了杨利伟的成为偶像的原因。因为他确 实做到了许多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而且,他还很高尚,对名利看得很轻。 师:从访谈中学习了精神,这是一种收获。很好! 生 21:这个访谈,让我们了解了航天员的一些情况,以前不知道的东西,现在 知道了。所以,我们觉得访谈这种形式,还是很好的,可以让我们在问答之间, 了解不少知识。 师:从访谈这种形式的功用角度来思考,这也很好,把握了文体特点
生22:我们觉得课文前面的一大段“记者感言”不是很好,访谈还没有开始, 先说这么一大串话,有点过分了。 师:有点过分?怎么过分啊? 生23:感觉还是让当事人自己说比较好。记者的这么一大段,有点过于“点题” 了 师:哦,你是不是说,记者犯了主题先行的毛病?访谈不是真正随意地对话,而 是写主题作文? 生23:是这么个意思。感觉这样不好, 师:很有主见,不迷信课文,这样的精神,是研究学问所必须的,很好!再思考 第二个问题一一没有预习本文之前,大家听说过杨利伟这个人吗? 生杂言:听过,航天英雄谁不知道啊。 师:哦,看来我问了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傻问题。 生笑。 师:那就第三个问题,没预习本文前,我们班同学中有没有人将杨利伟作为自己 的偶像?请举手。 生小声议论,没人举手。 师:没有吗?一个也没有?(稍等)那第四个问题:没有学习这个对话之前,有 没有谁因为杨利伟的原因,而激发出成为一名航天科学家或其他科学家的理想? 或者说,大家有没有人因为受到杨利伟的影响,而确立起自己未来从事航天科学 研究的人生目标,比如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春飞行学院?请举手。 生哄笑,依旧没有人举手。 师:(故做惊讶)大家的精神境界都没有那么高?感动中国的航天英雄,难道就 没有感动大家?第五个问题来了:学习了这篇访谈后,大家是否开始把杨利伟确 立成自己的偶像,或者由此而决定献身航天事业?请举手。 生依旧哄笑,依旧没有人举手。 师:完了,完了。看来我们这篇访谈白学了。方宏进想要达到的目的,在我们这 没有能实现。那就再提第六个问题吧:你对本文的题目和开篇部分的记者感言怎 么看?请大家把这块内容再读读评评 学生阅读,讨论。随后教师提问。 生24:我想起老师刚才的几个问题了。我觉得你刚才的提问,有点别有用心的 感觉。结合课文,我发现记者在感言部分犯了个错误,他第一句就是“杨利伟成 为一个偶像”,而你刚才问全班同学有没有把杨利伟作为偶像,大家都说没有。 同学们的回答,跟记者的开篇观点就矛盾了。 师:了不得啊,同志,你竟然一下就读懂了我的“别有用心”了啊,知己知己, 握个手 学生哄笑起来 生25:我觉得这段感言,还是突显了“偶像”的意义的。 师:哦,那你接受不接受方记者的观点? 生25:能接受。 师:那你现在是不是开始把杨利伟当成偶像了?你刚才怎么不举手啊? 生25:我是觉得记者这样说话没什么问题,但还是没有把谁当成自己的偶像。 师:哦,我误解你的意思了。现在,我重复问一下前面的问题一一现在,有没有 哪位同学把杨利伟当成自己的偶像?请示意一下,别不好意思。 学生们互相观望,还是没有人举手
生 22:我们觉得课文前面的一大段“记者感言”不是很好,访谈还没有开始, 先说这么一大串话,有点过分了。 师:有点过分?怎么过分啊? 生 23:感觉还是让当事人自己说比较好。记者的这么一大段,有点过于“点题” 了。 师:哦,你是不是说,记者犯了主题先行的毛病?访谈不是真正随意地对话,而 是写主题作文? 生 23:是这么个意思。感觉这样不好。 师:很有主见,不迷信课文,这样的精神,是研究学问所必须的,很好!再思考 第二个问题——没有预习本文之前,大家听说过杨利伟这个人吗? 生杂言:听过,航天英雄谁不知道啊。 师:哦,看来我问了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傻问题。 生笑。 师:那就第三个问题,没预习本文前,我们班同学中有没有人将杨利伟作为自己 的偶像?请举手。 生小声议论,没人举手。 师:没有吗?一个也没有?(稍等)那第四个问题:没有学习这个对话之前,有 没有谁因为杨利伟的原因,而激发出成为一名航天科学家或其他科学家的理想? 或者说,大家有没有人因为受到杨利伟的影响,而确立起自己未来从事航天科学 研究的人生目标,比如报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春飞行学院?请举手。 生哄笑,依旧没有人举手。 师:(故做惊讶)大家的精神境界都没有那么高?感动中国的航天英雄,难道就 没有感动大家?第五个问题来了:学习了这篇访谈后,大家是否开始把杨利伟确 立成自己的偶像,或者由此而决定献身航天事业?请举手。 生依旧哄笑,依旧没有人举手。 师:完了,完了。看来我们这篇访谈白学了。方宏进想要达到的目的,在我们这 没有能实现。那就再提第六个问题吧:你对本文的题目和开篇部分的记者感言怎 么看?请大家把这块内容再读读评评。 学生阅读,讨论。随后教师提问。 生 24:我想起老师刚才的几个问题了。我觉得你刚才的提问,有点别有用心的 感觉。结合课文,我发现记者在感言部分犯了个错误,他第一句就是“杨利伟成 为一个偶像”,而你刚才问全班同学有没有把杨利伟作为偶像,大家都说没有。 同学们的回答,跟记者的开篇观点就矛盾了。 师:了不得啊,同志,你竟然一下就读懂了我的“别有用心”了啊,知己知己, 握个手! 学生哄笑起来。 生 25:我觉得这段感言,还是突显了“偶像”的意义的。 师:哦,那你接受不接受方记者的观点? 生 25:能接受。 师:那你现在是不是开始把杨利伟当成偶像了?你刚才怎么不举手啊? 生 25:我是觉得记者这样说话没什么问题,但还是没有把谁当成自己的偶像。 师:哦,我误解你的意思了。现在,我重复问一下前面的问题——现在,有没有 哪位同学把杨利伟当成自己的偶像?请示意一下,别不好意思。 学生们互相观望,还是没有人举手
师:看来,还是没有人把航天英雄当成自己的偶像啊。看来,方记者的感言部分, 需要改动一些话语了。下面请大家商量商量,看看感言里有些什么样的话需要改 动的。要能说出理由来。这个内容,我们下节课还要继续研究。 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四:走进实际生活,挖掘文本的隐喻意义 师:哪位同学说说,感言部分有什么内容是可以或需要改动的? 生26:我觉得第一句有点武断了。杨利伟是个值得尊敬的英雄,但不一定就是 全国人民的偶像。所以,可以把“偶像”改为“英雄” 师:这一改动,整个访谈的大前提就被改变了啊。 生26:这个前提应该是不准确的。 师:还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吗? 生26:两方面的效应,以及“我相信”的内容,也存在着想当然观点 师:我也觉得有这么点问题存在着。还有吗? 生摇头。 师:谁再谈谈?你说吧。 生27:我觉得这个感言,是把记者想达到的目的,说成了已经达到的目标了 师:此话怎说? 生27:记者实际上是想通过这个访谈节目,让杨利伟的精神激励更多人。让杨 利伟成为更多人的偶像。但他把这些说成了客观实际了 师:你这观点很有深度啊,很好!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改动的地方吗? 很多学生摇头。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中,给了我不少启发。看来,这个记者感言里,确实存 在了不少主观武断与想当然的东西。顺着刚才的问题,请大家继续思考:其他航 天员,没有上天的是不是“航天英雄”? 生齐答:是。 师:他们也没有上天啊,怎么也能算英雄呢 生28:他们和杨利伟一样,都经过长期的训练,都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师:但杨利伟上天了啊? 生28:只能有一个人上天。我觉得,无论谁上,都应该代表整个集体。不能说 飞行的就是英雄,是偶像,而没有选上的就什么都不是 师:很好,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一种有价值的英雄观。大家再思考:航天飞机 是谁设计的? 生齐答:科学家 师:他们是不是英雄? 生齐答:当然 师: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一段文字。这是香港《大公报》对航天飞行成功及杨利伟 的相关评论,请同学们鉴赏一下,看看这个评价,和方宏进的感言有什么样的差 别 (多媒体展示以下文字) 杨利伟是这次“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载人航天的标志和代表。从杨利伟的表现, 人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精英一代的崛起,看到他们的素质、智慧和表现
师:看来,还是没有人把航天英雄当成自己的偶像啊。看来,方记者的感言部分, 需要改动一些话语了。下面请大家商量商量,看看感言里有些什么样的话需要改 动的。要能说出理由来。这个内容,我们下节课还要继续研究。 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四:走进实际生活,挖掘文本的隐喻意义 师:哪位同学说说,感言部分有什么内容是可以或需要改动的? 生 26:我觉得第一句有点武断了。杨利伟是个值得尊敬的英雄,但不一定就是 全国人民的偶像。所以,可以把“偶像”改为“英雄”。 师:这一改动,整个访谈的大前提就被改变了啊。 生 26:这个前提应该是不准确的。 师:还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吗? 生 26:两方面的效应,以及“我相信”的内容,也存在着想当然观点。 师:我也觉得有这么点问题存在着。还有吗? 生摇头。 师:谁再谈谈?你说吧。 生 27:我觉得这个感言,是把记者想达到的目的,说成了已经达到的目标了。 师:此话怎说? 生 27:记者实际上是想通过这个访谈节目,让杨利伟的精神激励更多人。让杨 利伟成为更多人的偶像。但他把这些说成了客观实际了。 师:你这观点很有深度啊,很好!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改动的地方吗? 很多学生摇头。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中,给了我不少启发。看来,这个记者感言里,确实存 在了不少主观武断与想当然的东西。顺着刚才的问题,请大家继续思考:其他航 天员,没有上天的是不是“航天英雄”? 生齐答:是。 师:他们也没有上天啊,怎么也能算英雄呢? 生 28:他们和杨利伟一样,都经过长期的训练,都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师:但杨利伟上天了啊? 生 28:只能有一个人上天。我觉得,无论谁上,都应该代表整个集体。不能说 飞行的就是英雄,是偶像,而没有选上的就什么都不是。 师:很好,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一种有价值的英雄观。大家再思考:航天飞机 是谁设计的? 生齐答:科学家 师:他们是不是英雄? 生齐答:当然! 师: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一段文字。这是香港《大公报》对航天飞行成功及杨利伟 的相关评论,请同学们鉴赏一下,看看这个评价,和方宏进的感言有什么样的差 别。 (多媒体展示以下文字) 杨利伟是这次“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载人航天的标志和代表。从杨利伟的表现, 人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精英一代的崛起,看到他们的素质、智慧和表现
生29:我感觉这段文字客观与公平了许多。在这段文字中,杨利伟只被作为标 志和代表,而不是作为全国人民的偶像形象出现的 生30:这段文字的价值,在于把“神舟”五号飞行成功的功劳,归还给了航天 群体。而方宏进的感言,把所有的功劳,都给了杨利伟一个人。 生31:我同意刚才两位同学的观点。航天事业,是一个集体行为。现在,我觉 得我们这篇课文,存在着明显的错误,把所有的功劳和所有的荣誉都给了一个人, 这是极不公平的做法。 师:好!通过比较,三位同学发现了我们这个访谈中存在的硬伤了。再回到前面 的问题中,我很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把杨利伟当成偶像呢?谁来说说原因 生32:刚才的几个发言启发了我。我想,杨利伟所以没有成为我的偶像,最根 本的原因,在于他仅仅是获得了走到前台的机会,更值得尊敬的,是他背后那些 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如果没有他们多少年的研究,就不会有航天飞机的诞生, 杨利伟也就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了。 生33:我感觉杨利伟是个幸运儿。没有那么多科学家的研究,就没有航天飞机, 没有航天飞机,就没有杨利伟现在的荣誉。跟杨利伟一起训练的那些人,我想, 他们其实和杨利伟没有任何差别。如果杨利伟是偶像,那么,他们也应该是偶像, 那些科学家更应该是偶像 师:精彩。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国家确实存在着一种评价体制上的错误, 我想,当国家把太多的光环送给杨利伟时,确实是对背后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 的一种不尊重。从这点看,这就是这个访谈中最大的不足了。当然,我们也不能 因此而轻视了杨利伟的功劳,一个人,敢于冒了生命危险而从事没有先例的工作, 单是这种牺牲精神,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过,如果让我来评价的话,我也仅 仅是敬佩杨利伟的牺牲精神,其余方面,我只把他看成普通飞行员 教学过程五:走进现实文化,探求真正的偶像意义 师:现在,我们假设一种场景,当方宏进采访杨利伟时,那些航天飞机的设计师 们、和杨利伟一起参加训练的其他航天员们都坐在观众席上做听众,你觉得记者 的提问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会伤害到这些无名英雄? 生34:我想,我心中多少有点不平衡的 师:为什么 生34:我如果是主设计师,就会想,我如果不设计航天飞机,杨利伟能有资格 坐在闪光灯下接受采访吗?真正的主角应该是我才对 师:恩,有道理的,你不造飞机,他飞什么呢?还有一个问题,你觉得神舟6 号的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会不会就是当初和杨利伟一起训练的那十几位宇航 员中的两位 生34:可能是吧。从文章看,一个飞行员要想上太空,需要很多年的训练的。 师:那我们就假定他们俩是和杨利伟一起训练的。大家想想看,神五飞天时,杨 利伟成了偶像;神六飞天时,费俊龙、聂海胜又成了偶像。那么,神五时的费俊 龙、聂海胜,神六时的杨利伟有没有资格作为偶像? 生杂言:当然有。 师:那么,神七会是谁飞呢?神八、神九……神X呢?这些飞行员会不会只是这 三个人? 生杂言:当然不会,江山代有才人出……
生 29:我感觉这段文字客观与公平了许多。在这段文字中,杨利伟只被作为标 志和代表,而不是作为全国人民的偶像形象出现的。 生 30:这段文字的价值,在于把“神舟”五号飞行成功的功劳,归还给了航天 群体。而方宏进的感言,把所有的功劳,都给了杨利伟一个人。 生 31:我同意刚才两位同学的观点。航天事业,是一个集体行为。现在,我觉 得我们这篇课文,存在着明显的错误,把所有的功劳和所有的荣誉都给了一个人, 这是极不公平的做法。 师:好!通过比较,三位同学发现了我们这个访谈中存在的硬伤了。再回到前面 的问题中,我很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把杨利伟当成偶像呢?谁来说说原因。 生 32:刚才的几个发言启发了我。我想,杨利伟所以没有成为我的偶像,最根 本的原因,在于他仅仅是获得了走到前台的机会,更值得尊敬的,是他背后那些 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如果没有他们多少年的研究,就不会有航天飞机的诞生, 杨利伟也就可能只是一个普通人了。 生 33:我感觉杨利伟是个幸运儿。没有那么多科学家的研究,就没有航天飞机, 没有航天飞机,就没有杨利伟现在的荣誉。跟杨利伟一起训练的那些人,我想, 他们其实和杨利伟没有任何差别。如果杨利伟是偶像,那么,他们也应该是偶像, 那些科学家更应该是偶像。 师:精彩。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国家确实存在着一种评价体制上的错误, 我想,当国家把太多的光环送给杨利伟时,确实是对背后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 的一种不尊重。从这点看,这就是这个访谈中最大的不足了。当然,我们也不能 因此而轻视了杨利伟的功劳,一个人,敢于冒了生命危险而从事没有先例的工作, 单是这种牺牲精神,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过,如果让我来评价的话,我也仅 仅是敬佩杨利伟的牺牲精神,其余方面,我只把他看成普通飞行员。 教学过程五:走进现实文化,探求真正的偶像意义 师:现在,我们假设一种场景,当方宏进采访杨利伟时,那些航天飞机的设计师 们、和杨利伟一起参加训练的其他航天员们都坐在观众席上做听众,你觉得记者 的提问中,有没有什么问题会伤害到这些无名英雄? 生 34:我想,我心中多少有点不平衡的。 师:为什么? 生 34:我如果是主设计师,就会想,我如果不设计航天飞机,杨利伟能有资格 坐在闪光灯下接受采访吗?真正的主角应该是我才对。 师:恩,有道理的,你不造飞机,他飞什么呢?还有一个问题,你觉得神舟 6 号的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会不会就是当初和杨利伟一起训练的那十几位宇航 员中的两位? 生 34:可能是吧。从文章看,一个飞行员要想上太空,需要很多年的训练的。 师:那我们就假定他们俩是和杨利伟一起训练的。大家想想看,神五飞天时,杨 利伟成了偶像;神六飞天时,费俊龙、聂海胜又成了偶像。那么,神五时的费俊 龙、聂海胜,神六时的杨利伟有没有资格作为偶像? 生杂言:当然有。 师:那么,神七会是谁飞呢?神八、神九……神 X 呢?这些飞行员会不会只是这 三个人? 生杂言:当然不会,江山代有才人出……
师:好,思考了这么一串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事实:能走上航天飞机, 成为第一个环游太空的中国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请你说说。 生35:应该是偶然因素更大点吧。对于一起训练的人来说,我觉得可能大家的 素质基本没差别。如果杨利伟真的特别出类拔萃,那么,神六可能就不会让别人 飞了 师:我和你的观点一样,我也觉得这中间存在着一种偶然性的。既然是偶然,那 么,方宏进在访谈中的问题设计就有问题了。他的观点是建立在杨利伟比别人优 秀的基础上的,伤害了与杨利伟一样是英雄的人。所以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一个 弊病就是只关注闪光点,默默无闻者不被关注。 师:再追问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能不能说出其他飞行员的名字 生沉默。 师:那,大家能不能说出神舟五号航天飞机主设计师的名字? 生依旧摇头 师:摇头和沉默,体现出了大家的思考。透过杨利伟身上无数的光环,我们无法 找寻到那些无名英雄们的任何踪影。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价值取舍正确吗?合 理吗?公平吗?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争论很激烈。 师:刚才的讨论,可能无法形成统一的答案。对于人生,对于价值,每个人都可 以拥有自己的不同的评价体系。然而,有一点我们是必须明白的:英雄与偶像 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依靠了炒作和强加来确立的。英雄所以是英雄,一定在于他 牺牲了很多别人不愿意舍弃的东西,又做了许多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而偶像之 所以成为偶像,更需要他具有道德与学识上的引领价值。我们不否认杨利伟是英 雄,也不拒绝一些人视其为偶像,但我们更应该公平公正的看待其他人的付出 决不应该把所有人的功劳,统统简单归纳到某一个人的头上。因为这样的行为背 后,是一种价值分配上的不公。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最后留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拟写一个采访提纲。男同 学的被采访人,是和杨利伟一起训练却没有机会环游太空的航天飞行员。女同学 的被采访人,是航天飞机的设计师们。请大家好好想一想,你该如何设计出合情 合理的问题?下课
师:好,思考了这么一串问题后,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事实:能走上航天飞机, 成为第一个环游太空的中国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请你说说。 生 35:应该是偶然因素更大点吧。对于一起训练的人来说,我觉得可能大家的 素质基本没差别。如果杨利伟真的特别出类拔萃,那么,神六可能就不会让别人 飞了。 师:我和你的观点一样,我也觉得这中间存在着一种偶然性的。既然是偶然,那 么,方宏进在访谈中的问题设计就有问题了。他的观点是建立在杨利伟比别人优 秀的基础上的,伤害了与杨利伟一样是英雄的人。所以中国新闻媒体存在的一个 弊病就是只关注闪光点,默默无闻者不被关注。 师:再追问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能不能说出其他飞行员的名字? 生沉默。 师:那,大家能不能说出神舟五号航天飞机主设计师的名字? 生依旧摇头。 师:摇头和沉默,体现出了大家的思考。透过杨利伟身上无数的光环,我们无法 找寻到那些无名英雄们的任何踪影。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价值取舍正确吗?合 理吗?公平吗?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争论很激烈。 师:刚才的讨论,可能无法形成统一的答案。对于人生,对于价值,每个人都可 以拥有自己的不同的评价体系。然而,有一点我们是必须明白的:英雄与偶像, 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依靠了炒作和强加来确立的。英雄所以是英雄,一定在于他 牺牲了很多别人不愿意舍弃的东西,又做了许多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而偶像之 所以成为偶像,更需要他具有道德与学识上的引领价值。我们不否认杨利伟是英 雄,也不拒绝一些人视其为偶像,但我们更应该公平公正的看待其他人的付出, 决不应该把所有人的功劳,统统简单归纳到某一个人的头上。因为这样的行为背 后,是一种价值分配上的不公。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最后留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拟写一个采访提纲。男同 学的被采访人,是和杨利伟一起训练却没有机会环游太空的航天飞行员。女同学 的被采访人,是航天飞机的设计师们。请大家好好想一想,你该如何设计出合情 合理的问题?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