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试卷共7页,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 、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4分) 世上有些苦难,看见就叫人揪心。甚至有人饥不gu6①腹,他们畏惧严冬,他们 害怕生存。可是,也有人吃早熟的莱蔬;他们要求土地违反节令生产,以满足他们的shi_② 欲。某些普通市民仅仅因为富有,胆敢一道莱吞下百户人家的食费。谁愿意,就去冋这些 极端荒tang_③的现象作斗争吧。如有可能,我j_④不愿作不幸者也不愿作幸运 我要过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 而面对眼前的苦难,人们会因为幸福而感到羞耻。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吏禄三百石, (白居易《观刈麦》) 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 (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武陵春》中李清照因人事变故,无限悲苦,以泪代语的句子是 6)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撒播芬芳的高洁品质的句 子是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诸葛亮《出师表》中的 ▲”意思一致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先主遂诣亮 (2)楚人怜之 (3)先帝不以臣卑鄙_▲(4天下缟素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怫然怒 吴广以为然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C.虽千里不敢易也 虽人有百手 D.辍耕之垄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 2016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试卷共 7 页,满分 150 分(含书写 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请用 0.5 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27 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4 分) 世上有些苦难,看见就叫人揪心。甚至有人饥不 guǒ ① 腹,他们畏惧严冬,他们 害怕生存。可是,也有人吃早熟的菜蔬;他们要求土地违反节令生产,以满足他们的 shì ② 欲。某些普通市民仅仅因为富有,胆敢一道菜吞下百户人家的食费。谁愿意,就去同这些 极端荒 táng ③ 的现象作斗争吧。如有可能,我 jì ④ 不愿作不幸者也不愿作幸运 儿;我要过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 而面对眼前的苦难,人们会因为幸福而感到羞耻。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 ⑴吏禄三百石, ▲ 。 (白居易《观刈麦》) ⑵ ▲ ,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⑶浊酒一杯家万里, ▲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⑷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⑸《武陵春》中李清照因人事变故,无限悲苦,以泪代语的句子是 “ ▲ , ▲ ”。 ⑹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撒播芬芳的高洁品质的句 子是“ ▲ , ▲ 。” ⑺《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诸葛亮《出师表》中的 “ ▲ , ▲ ”意思一致。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4 分) ⑴先主遂诣.亮 ▲ ⑵楚人怜.之 ▲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⑷天下缟素.. ▲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秦王怫然.怒 吴广以为然.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C.虽.千里不敢易也 虽.人有百手 D.辍耕之.垄上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名著阅读。(6分) 1)关于《水浒》,鲁迅曾说:“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一一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请写 出鲁迅话中所指的事情。(2分) (2)选择以下人物中的两位,分别写出他们的人生结局。(2分) ①武松:▲②晁盖: ③卢俊义:▲④李逵 (3)宋江是梁山英雄最终走上悲剧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关于宋江的分析中,与起义悲 剧结局有关的是( )(可多选)(2分) A他出身于小地主家庭,自幼攻读经史,养成“忠孝”观念 B思想性格有两面性,一方面他想做忠臣孝子;另一方面,在同江湖人士的接触中,成为 仗义扶危、同情劳动人民、对抗官府的人物 C主观上,他不愿投身到造反行列里去,后来上梁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D他在与官军对阵中,总是想到如何为日后的招安预留地步。 、现代文阅读(31分) 【甲文】 骑桶者 【奥地利】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乜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岀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 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 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 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 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 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 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 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 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局;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 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核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 妙哉,妙哉;平趴在地上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起来时,也不过尔尔。 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 大门那么低。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飖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 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岀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 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所以我都骑着它来到这里。行行好 有钱,我就会给你的
2 5.名著阅读。(6 分) ⑴关于《水浒》,鲁迅曾说:“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请写 出鲁迅话中所指的事情。(2 分) ▲ ⑵选择以下人物中的两位,分别写出他们的人生结局。(2 分) ①武 松: ▲ ②晁盖: ▲ ③卢俊义: ▲ ④李逵: ▲ ⑶宋江是梁山英雄最终走上悲剧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下关于宋江的分析中,与起义悲 剧结局有关的是( )(可多选)(2 分) A 他出身于小地主家庭,自幼攻读经史,养成“忠孝”观念。 B 思想性格有两面性,一方面他想做忠臣孝子;另一方面,在同江湖人士的接触中,成为 仗义扶危、同情劳动人民、对抗官府的人物。 C 主观上,他不愿投身到造反行列里去,后来上梁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D 他在与官军对阵中,总是想到如何为日后的招安预留地步。 二、现代文阅读(31 分) 【甲文】 骑 桶 者 【奥地利】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 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 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 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 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 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 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 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 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局;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 ——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 妙哉,妙哉;平趴在地上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起来时,也不过尔尔。 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 大门那么低。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 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 “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所以我都骑着它来到这里。行行好,一 有钱,我就会给你的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身问他妻子,她正坐在炉 边长凳上织毛衣,“我听没有听错吧?有一位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织毛衣,一面惬意地背靠着 炉子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 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样来打动我的心。” 你怎么了,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 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 “可我还在这儿,坐在煤桶上。”我喊着,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 双眼,“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假如你们给我 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其他顾客你们确实都已供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 只桶里滚动的响声。” 我来了,”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走到了 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假如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吧。 想想你夜里那吓人的咳嗽声。为了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 了你的妻儿,更要让你的肺遭殃。还是我去。” “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給你报价格。 “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立刻看到了我。“老板娘,” 我喊道,“衷心地问你好。我只要一铲子煤,就放在这桶里:我自己把它运回去;一铲最 次的煤也行。我当然要如数付钱,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 词多么像钟声,它们和刚才所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 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 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天太冷 了,也许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 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 有反抗力,它太轻了,一个妇人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走。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 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于是,我浮升到冰山区 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选自《外国小说欣赏》) 【乙文】 也谈对卡夫卡《骑桶者》的理解 詹丹 卡夫卡的小说向来以晦涩著称,个别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针对这些作品的思想 意蕴和艺术特色,时有讨论文章发表,如朱前珍老师的《緣何骑桶——虛构艺术 解析》(以下省称朱文)。细读该文,发现其论述到的一些具体描写,与我依据小说文本作
3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身问他妻子,她正坐在炉 边长凳上织毛衣,“我听没有听错吧?有一位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织毛衣,一面惬意地背靠着 炉子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 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样来打动我的心。” “你怎么了,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 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 “可我还在这儿,坐在煤桶上。”我喊着,寒冷所引起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 双眼,“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假如你们给我 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其他顾客你们确实都已供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 只桶里滚动的响声。” “我来了,”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走到了 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假如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吧。 想想你夜里那吓人的咳嗽声。为了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 了你的妻儿,更要让你的肺遭殃。还是我去。” “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 “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立刻看到了我。“老板娘,” 我喊道,“衷心地问你好。我只要一铲子煤,就放在这桶里;我自己把它运回去;一铲最 次的煤也行。我当然要如数付钱,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 词多么像钟声,它们和刚才所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 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 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天太冷 了,也许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 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所具有的一切优点,但它没 有反抗力,它太轻了,一个妇人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走。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 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于是,我浮升到冰山区 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选自《外国小说欣赏》) 【乙文】 也谈对卡夫卡《骑桶者》的理解 詹丹 卡夫卡的小说向来以晦涩著称,个别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针对这些作品的思想 意蕴和艺术特色,时有讨论文章发表,如朱前珍老师的《缘何骑桶——虚构艺术 解析》(以下省称朱文)。细读该文,发现其论述到的一些具体描写,与我依据小说文本作
出的理解有颇多差异,而这又涉及怎样理解该作品的一些核心问题,特撰文讨论 朱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卡夫卡把笔下的主人公“我”设计为在严冬的日子里,骑着 而不是提着)空无一物的煤桶飞往煤铺子乞讨煤炭的意义。这三个部分依次为“骑桶 是恐惧心理的表现”、“骑桶’是‘异化’的象征”、“骑桶’为表现多重主旨”。其中, 在第三部分论述多重主旨中重复了前两部分的一些观点外,较有新意的见解主要集中于第 部分,遗憾的是,第一部分的观点,基本沿用胡少卿一篇解读文章《人与世界的不可通 融性:卡夫卡》(以下省称胡文)。本文要讨论的是,朱文的观点看上去有些新意, 但从文本自身来看,尚缺乏必要的依据。 关于小说核心内容“骑桶”的原因,胡文这样解释:他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害怕 失败,所以他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撤走。 而朱文则说:“骑桶者”之所以“骑桶”,是因为他的恐惧心理。“我”害怕讨煤被 拒绝,所以选择了“骑桶”这样特殊的方式,如被拒绝,就可以快速地离开。 但是从小说本身看,作者没有写“我”在出发前,就有了一旦被拒绝就迅速撤离的打 算,后来也没有写“我”有这方面的举动。相反,作者在文中就给出了骑桶飞翔的理由: 胡文提出“骑桶”的理由是因为害怕失败,或者如朱文那样进一步说卡夫卡在写给密 伦娜的信中提出“我的本质是恐惧”,由此把这种恐惧推断至卡夫卡创作的所有小说,其 实仅仅是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文本出发解读文本。 卡夫卡的《变形记》而谈卡夫卡小说具有“异化”特点的文章是相当多的。朱文在 文章第二部分“‘骑桶’是‘异化’的象征”中,也谈到了“骑桶者”的异化问题。但在 这部分文章里,除了同义反复地说“骑桶”的方式就是异化(却没有给出基本的解释) 又泛泛而论地说是写出了“我”与世俗世界疏离的感觉,就转而谈别人反复谈过的卡夫卡 《变形记》、《饥饿艺术家》等异化问题了。至于“骑桶者”异化的特征在小说中有怎样的 具体表现,这种表现又显示了怎样的意义,却并没有任何的分析和说明 异化常常是指对象特性的丧失,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私有财产不仅使人的个性异 化,而且也使物的个性异化。从小说《骑桶者》的文本来看,对人与物异化现象的描写还 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可以从三点来分析。 再次,也是煤铺老板夫妇的异化。当骑桶者在天空中向煤铺老板夫妇乞求时,老板夫 妇对这种乞求虽然也有所察觉,但最终老板娘却是以钟声解释了“我”的乞求,特别是 “不能马上”付钱的说明,这“不能马上”四个字,老板娘更认为是钟声,连“我”自己 也认为太像钟声了。他们的异化恰恰带来了我与他们的交流问题,制造了人与世界的不可 胡文认为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小说一直在言说的主题——人与世界的不可通融性, 这是一次借煤的失败,也是一次交流的失败……交流的不成功是否有可能是因为交流方式 有问题?而交流方式的不恰当难道不正是交流者自身性格的弱点导致的吗?对于这样的 观点,朱文表示认同而加以引用。但这样的分析,把“我”的失败归之于“我”性格的弱 点,认为“我”与煤铺老板夫妇没有正面交流,使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的困难,认为交流始 终停留在自身的想象等等,其实都无法从文本中得到有力的证明
4 出的理解有颇多差异,而这又涉及怎样理解该作品的一些核心问题,特撰文讨论。 朱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卡夫卡把笔下的主人公“我”设计为在严冬的日子里,骑着 (而不是提着)空无一物的煤桶飞往煤铺子乞讨煤炭的意义。这三个部分依次为“骑桶’ 是恐惧心理的表现”、“骑桶’是‘异化’的象征”、“骑桶’为表现多重主旨”。其中, 在第三部分论述多重主旨中重复了前两部分的一些观点外,较有新意的见解主要集中于第 一部分,遗憾的是,第一部分的观点,基本沿用胡少卿一篇解读文章《人与世界的不可通 融性:卡夫卡》(以下省称胡文)。本文要讨论的是,朱文的观点看上去有些新意, 但从文本自身来看,尚缺乏必要的依据。 关于小说核心内容“骑桶”的原因,胡文这样解释:他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害怕 失败,所以他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撤走。 而朱文则说:“骑桶者”之所以“骑桶”,是因为他的恐惧心理。“我”害怕讨煤被 拒绝,所以选择了“骑桶”这样特殊的方式,如被拒绝,就可以快速地离开。 但是从小说本身看,作者没有写“我”在出发前,就有了一旦被拒绝就迅速撤离的打 算,后来也没有写“我”有这方面的举动。相反,作者在文中就给出了骑桶飞翔的理由: 6 ▲ 胡文提出“骑桶”的理由是因为害怕失败,或者如朱文那样进一步说卡夫卡在写给密 伦娜的信中提出“我的本质是恐惧”,由此把这种恐惧推断至卡夫卡创作的所有小说,其 实仅仅是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文本出发解读文本。 因卡夫卡的《变形记》而谈卡夫卡小说具有“异化”特点的文章是相当多的。朱文在 文章第二部分“‘骑桶’是‘异化’的象征”中,也谈到了“骑桶者”的异化问题。但在 这部分文章里,除了同义反复地说“骑桶”的方式就是异化(却没有给出基本的解释), 又泛泛而论地说是写出了“我”与世俗世界疏离的感觉,就转而谈别人反复谈过的卡夫卡 《变形记》、《饥饿艺术家》等异化问题了。至于“骑桶者”异化的特征在小说中有怎样的 具体表现,这种表现又显示了怎样的意义,却并没有任何的分析和说明。 异化常常是指对象特性的丧失,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私有财产不仅使人的个性异 化,而且也使物的个性异化。从小说《骑桶者》的文本来看,对人与物异化现象的描写还 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可以从三点来分析。 7 ▲ 再次,也是煤铺老板夫妇的异化。当骑桶者在天空中向煤铺老板夫妇乞求时,老板夫 妇对这种乞求虽然也有所察觉,但最终老板娘却是以钟声解释了“我”的乞求,特别是 “不能马上”付钱的说明,这“不能马上”四个字,老板娘更认为是钟声,连“我”自己 也认为太像钟声了。他们的异化恰恰带来了我与他们的交流问题,制造了人与世界的不可 通融。 胡文认为这篇小说延续了卡夫卡小说一直在言说的主题——人与世界的不可通融性。 这是一次借煤的失败,也是一次交流的失败……交流的不成功是否有可能是因为交流方式 有问题?而交流方式的不恰当难道不正是交流者自身性格的弱点导致的吗?对于这样的 观点,朱文表示认同而加以引用。但这样的分析,把“我”的失败归之于“我”性格的弱 点,认为“我”与煤铺老板夫妇没有正面交流,使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的困难,认为交流始 终停留在自身的想象等等,其实都无法从文本中得到有力的证明
胡文说卡夫卡小说的总体特征在于表现人与世界的不可通融性,这样的判断大致是对 的,但具体落实到毎篇小说,又有着千差万别的呈现状态。就这篇小说而言,这种不可通 鼬,不是没有正面交流,不是交流方式出了问题,而是交流本来就难以得到正常展开。 对小说家卡夫卡而言,人能停留在幻想中,未必就是一种不幸。不幸的在于现实总要 把梦想无情搅碎。《骑桶者》中的“我”就是被现实粉碎了梦想,被现实粉碎了“我”对 他人的善意想象。 (文章有删改) 细读两文,依据对【甲文】的理解回答问题,使【乙文】的评论完整。(16分) 6.“我”为何选择“骑桶”的方式去借煤?结合【甲文】第一段相关内容回答。(4分) 7.细读【甲文】,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回答文中的“异化”现象。(6分) 8细读【甲文】,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我”与煤店老板夫妇的交流难以正常展开的原 因。(6分) 细读【乙文】,回答问题。(15分) 9.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结合相关内容判断并说明理由。(6分) ①朱前珍的《缘何骑桶——〈骑桶者>虛构艺术解析》与胡少卿《人与世界的不可通融性: 卡夫卡》中关于“骑桶”原因的解释是不一致的 ②本文作者也认为“我”借煤失败是一次交流的失败,是自身性格的弱点而导致的 10.本文就《骑桶者》一文从哪些核心问题展开讨论?阅读全文,简要概括。(3分) 11.请结合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的相关内容,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6分) 、古诗文阅读(17分) (一-)(4分) 谒金门冯廷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 坠。终曰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2.以下诗句与本首词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A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13.本词结尾的“闻鹊喜”改为“闻喜鹊”,可以吗?结合词简要回答。(2分)
5 胡文说卡夫卡小说的总体特征在于表现人与世界的不可通融性,这样的判断大致是对 的,但具体落实到每篇小说,又有着千差万别的呈现状态。就这篇小说而言,这种不可通 融,不是没有正面交流,不是交流方式出了问题,而是交流本来就难以得到正常展开。 8▲ 对小说家卡夫卡而言,人能停留在幻想中,未必就是一种不幸。不幸的在于现实总要 把梦想无情搅碎。《骑桶者》中的“我”就是被现实粉碎了梦想,被现实粉碎了“我”对 他人的善意想象。 (文章有删改) 细读两文,依据对【甲文】的理解回答问题,使【乙文】的评论完整。(16 分) 6. “我”为何选择“骑桶”的方式去借煤?结合【甲文】第一段相关内容回答。(4 分) 7.细读【甲文】,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回答文中的“异化”现象。(6 分) 8.细读【甲文】,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我”与煤店老板夫妇的交流难以正常展开的原 因。(6 分) 细读【乙文】,回答问题。(15 分) 9.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结合相关内容判断并说明理由。(6 分) ①朱前珍的《缘何骑桶——虚构艺术解析》与胡少卿《人与世界的不可通融性: 卡夫卡》中关于“骑桶”原因的解释是不一致的。 ▲ ②本文作者也认为“我”借煤失败是一次交流的失败,是自身性格的弱点而导致的。 ▲ 10.本文就《骑桶者》一文从哪些核心问题展开讨论?阅读全文,简要概括。(3 分) ▲ 11.请结合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的相关内容,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6 分) ▲ 三、古诗文阅读(17 分) (一)(4 分) 谒金门 冯廷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 坠。终曰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2.以下诗句与本首词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2 分) A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B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D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13.本词结尾的“闻鹊喜”改为“闻喜鹊”,可以吗?结合词简要回答。(2 分) ▲
(二)(13分) 捕蛇者说柳宗元 旁批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幸,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示例:蛇之剧毒,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跪、瘘疠,去死肌,杀三虫。而永州人“争走 焉”,不合常理中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反衬出唐朝租税 争奔走焉 之沉重。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 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 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 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 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遇其庐之入()_▲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 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 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 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 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 氏观之,犹信。当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平!故为之说,(2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注释】①腊(x):干肉。文中用作动词,把肉晾干。②嗣:继承③病:困苦不堪 ④恂恂:很有信心⑤熙熙:快乐的样子⑥人风:民风,民情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汪然出涕▲ (2)吾尝疑乎是▲ (3)谨食之▲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16.“苛政猛于虎也!”是本文的文眼。请从表现文眼的角度,仿照已有示例,完成旁边。 (6分) 四、语言文字综合运用(10分) 17.根据要求,完成实用文写作。(10分)
6 (二)(13 分)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旁批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①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 争奔走焉。 示例:蛇之剧毒, 而永州人“争奔走 焉”,不合常理中 反衬出唐 朝租税 之沉重。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 于是,今吾嗣②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 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 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③矣。自吾氏三世居 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 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 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 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④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 二焉,其余则熙熙⑤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⑴ ▲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 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⑥者得焉。 ⑵ ▲ 【注释】①腊(xī):干肉。文中用作动词,把肉晾干。 ②嗣:继承 ③病:困苦不堪 ④恂恂:很有信心 ⑤熙熙:快乐的样子 ⑥人风:民风,民情⑥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 分) ⑴汪然出涕. ▲ ⑵吾尝疑乎是. ▲ ⑶ 谨食.之 ▲ ⑷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1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 分)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16. “苛政猛于虎也!”是本文的文眼。请从表现文眼的角度,仿照已有示例,完成旁边。 (6 分) ▲ 四、语言文字综合运用(10 分) 17.根据要求,完成实用文写作。(10 分)
假设朱前珍老师将《缘何骑桶——虚构艺术解析》投递至“语文学习”编辑 部,但被退稿,请你根据詹丹《也谈对卡夫卡的理解》的相关内容,以“语文学 习”编辑部的名义给她写一封退稿信。 要求: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内容应说明退稿理由并表达鼓 励之意;12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五、写作(60分) 18.阅读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十点半的地铁/终于每个人都有了座位/温柔的风/轻轻地轻轻地轻轻地吹/身边的姑娘胖 胖的她/重重的靠着我睡/我没有推/我不忍心推/她看起来好累/矮下了身子向后仰/我懒 散地伸长了腿/对面的大叔/在鼾声之中张大了嘴/旁边的阿姨左摇右晃/她睡得找不到北 /身边的妹妹/和朋友谈谁是是非非/我也疲倦了/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悲伤的/难过 的/在这里我没有力气去想/城市的夜在头上/沉默经过它的心上/尽管它千疮百孔/仍在 夜里笑得冷艳漂亮/我已疲倦了/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沉重的烫手的/在这里都可以 暂时放放/等到了站下了车/余下的路还有好长/不去想管它呢/让风吹在我脸上 (《十点半的地铁》词:于歌) 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和体验,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 【提示】你可以扩写歌词里的故事:也可以由此及彼,或叙述身边的故事 或进行文学创作,或提出自己的观点,结合生活或阅读的积累展开论述…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书写(5分)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 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3、严格控制3分或3分以下的评分 、积累与运用(27分) 1.果嗜唐既(4分,每空1分。) 2.(1)岁晏有余粮(2)晨起动征铎(3)燕然未勒归无计(4)赢得生前身后名(5)物是人
7 假设朱前珍老师将《缘何骑桶——虚构艺术解析》投递至“语文学习”编辑 部,但被退稿,请你根据詹丹《也谈对卡夫卡的理解》的相关内容,以“语文学 习”编辑部的名义给她写一封退稿信。 要求: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内容应说明退稿理由并表达鼓 励之意;120 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五、写作(60 分) 18.阅读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十点半的地铁/终于每个人都有了座位/温柔的风/轻轻地轻轻地轻轻地吹/身边的姑娘 胖 胖的她/重重的靠着我睡/我没有推/我不忍心推/她看起来好累/矮下了身子 向后仰/我懒 散地伸长了腿/对面的大叔/在鼾声之中张大了嘴/旁边的阿姨 左摇右晃/她睡得找不到北 /身边的妹妹/和朋友谈谁 是是非非/我也疲倦了/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悲伤的/难过 的/在这里我没有力气去想/城市的夜 在头上/沉默经过它的心上/尽管它千疮百孔/仍在 夜里笑得冷艳漂亮/我已疲倦了/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沉重的 烫手的/在这里都可以 暂时放放/等到了站 下了车/余下的路还有好长/不去想 管它呢/让风吹在我脸上 (《十点半的地铁》 词:于歌) 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和体验,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文章。 【提示】你可 以 扩写 歌 词里 的 故事 ;也 可 以由 此 及 彼,或叙 述 身边 的 故事 , 或进 行 文学 创 作 ,或 提 出自 己 的观 点 ,结 合 生 活或 阅 读的 积 累展 开 论述 … …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 600 字;②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书写(5 分)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 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3、严格控制 3 分或 3 分以下的评分。 一、积累与运用(27 分) 1.果 嗜 唐 既(4 分,每空 1 分。) 2.⑴岁晏有余粮 ⑵晨起动征铎 ⑶燕然未勒归无计 ⑷赢得生前身后名 ⑸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陟罚臧否,不可异同(10 分,每空1分,多写不得分;错字、别字、多字、落字不得分。) 3.(1)拜访(2)爱戴(3身份低微,见识浅陋(4)穿丧服(4分,每空1分) 4.C(3分) 5.(1)宋江投降之后,奉朝廷之命去镇压方腊起义军。(2分,意思相近即可) (2)①攻打曾头市时,被史文恭用药剑射中面颊而死 ②被高俅用药酒毒伤,不能骑马,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③在六和寺出家,八十岁圆寂。 ④宋江中毒,担心死后李逵会聚众造反,便用毒酒让李逵一块儿被毒死。(2分,选择其中 两个人物,意思相近即可) (3)ABCD(2分,选一项得0.5分。)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6.示例:其一,需要煤的紧迫性,即“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 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铺老板 要求帮助”。其二,把空桶骑过去而不是提过去,也是为说服煤铺老板借煤提供一个有力 证据。因为主人公深知“煤铺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 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4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7.示例:首先,是煤桶的异化。煤桶这一日常生活的用具,处在了容器与飞行器之间的 个尴尬位置。因为煤桶无煤可装,所以它丧失了煤桶的基本功能,成了一个空中的漂浮物 成了“我”的一头如同骆驼样的坐骑。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不是真正的飞行器,所以 能被老板娘轻易挥走。其次,是“我”的异化。这种异化具有双重性。这既是现实中 的“我”在寒冷中变异,如看似偶然、看似瞬间现象的呼告声音变得浑浊,眼泪变得没有 感情,同时,也是作为一个如同骑士般的飞翔者,在想象世界中曾经无所不能的极大异化 (6分,每点3分。对象1分;内容2分,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意思相近即可。) 8.示例:“我”在出发前有过一场想象性的交流: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 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 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 铲煤投进我的煤桶。这说明我对他们是抱有善意的想象的,我期待他们还有一丝悲悯与 仁慈的。其实,当“我”在天空向煤铺老板乞求的同时,地下,煤铺老板与老板娘也在进 行一场对话。但这一对话的实质,与“我”的乞求是截然对立的。因为他们的对话,始终 围绕着买卖交易而展开:比如煤的品种、比如顾客的报价等,压根没有意识到这里可能有 关于同情心、关于慈善的赊欠问题。正是这种不同的价值诉求,才从本质意义上使“我” 和煤铺老板夫妇隔开在两个世界里。因此,我们的交流是难以正常展开的。(6分,分别从 我”的想象交流的本质和老板夫妇的对话本质去回答,结合具体内容,揭示两者间的本 质矛盾,理由充足,思路清晰,意思相近即可。) 9.示例:①错。关于“骑桶”的原因,胡这样解释:他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害怕失败 所以他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撤走。而朱则说:“骑桶者”之所以“骑桶”,是因为他的恐
8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⑺陟罚臧否,不可异同(10 分,每空 1 分,多写不得分;错字、别字、多字、落字不得分。) 3.⑴拜访 ⑵爱戴 ⑶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⑷穿丧服(4 分,每空 1 分) 4.C(3 分) 5.⑴宋江投降之后,奉朝廷之命去镇压方腊起义军。(2 分,意思相近即可) ⑵ ①攻打曾头市时,被史文恭用药剑射中面颊而死。 ②被高俅用药酒毒伤,不能骑马,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③在六和寺出家,八十岁圆寂。 ④宋江中毒,担心死后李逵会聚众造反,便用毒酒让李逵一块儿被毒死。(2 分,选择其中 两个人物,意思相近即可) ⑶ A B C D(2 分,选一项得 0.5 分。) 二、现代文阅读(31 分) 6.示例:其一,需要煤的紧迫性,即“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 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铺老板 要求帮助”。其二,把空桶骑过去而不是提过去,也是为说服煤铺老板借煤提供一个有力 的证据。因为主人公深知“煤铺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 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4 分,每点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7.示例:首先,是煤桶的异化。煤桶这一日常生活的用具,处在了容器与飞行器之间的一 个尴尬位置。因为煤桶无煤可装,所以它丧失了煤桶的基本功能,成了一个空中的漂浮物, 成了“我”的一头如同骆驼样的坐骑。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不是真正的飞行器,所以 能被老板娘轻易挥走。 其次,是“我”的异化。这种异化具有双重性。这既是现实中 的“我”在寒冷中变异,如看似偶然、看似瞬间现象的呼告声音变得浑浊,眼泪变得没有 感情,同时,也是作为一个如同骑士般的飞翔者,在想象世界中曾经无所不能的极大异化。 (6 分,每点 3 分。对象 1 分;内容 2 分,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意思相近即可。) 8.示例:“我”在出发前有过一场想象性的交流: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 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 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 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这说明我对他们是抱有善意的想象的,我期待他们还有一丝悲悯与 仁慈的。其实,当“我”在天空向煤铺老板乞求的同时,地下,煤铺老板与老板娘也在进 行一场对话。但这一对话的实质,与“我”的乞求是截然对立的。因为他们的对话,始终 围绕着买卖交易而展开:比如煤的品种、比如顾客的报价等,压根没有意识到这里可能有 关于同情心、关于慈善的赊欠问题。正是这种不同的价值诉求,才从本质意义上使“我” 和煤铺老板夫妇隔开在两个世界里。因此,我们的交流是难以正常展开的。(6 分,分别从 “我”的想象交流的本质和老板夫妇的对话本质去回答,结合具体内容,揭示两者间的本 质矛盾,理由充足,思路清晰,意思相近即可。) 9.示例:①错。关于“骑桶”的原因,胡这样解释:他选择飞翔这种方式是因为害怕失败, 所以他飞着去,并且随时准备撤走。而朱则说:“骑桶者”之所以“骑桶”,是因为他的恐
惧心理。“我”害怕讨煤被拒绝,所以选择了“骑桶”这样特殊的方式,如被拒绝,就可 以快速地离开。可见,他们的解释是一致的。 示例:②错。本文作者认为把“我”的失败归之于“我”性格的弱点,认为“我”与煤铺 老板夫妇没有正面交流,使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的困难,认为交流始终停留在自身的想象等 等,都无法从文本中得到有力的证明。(或:本文作者认为就这篇小说而言,这种不可通 融,不是没有正面交流,不是交流方式出了问题,而是交流本来就难以得到正常展开。)(6 分,每小题3分。判断正确得1分;结合相关内容说明理由2分,意思相近即可。) 10.示例:“骑桶”的原因,“异化”的表现,“我”与煤店老板夫妇的交流(或:小说的主 题)(3分,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示例:《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菲利普一家家境窘迫生活拮据,家庭的收入刚刚好够 他们日常生活开支,对此他们感到十分痛苦。他们希望过上更富足更体面的生活,所以他 们会在没星期日衣冠整齐地去海边栈桥散步,他们有去哲儿赛旅行的梦想。而改变这一窘 困现状的人就是于勒,而他们的幻想就是从于勒寄来的两封信开始的。于是于勒成为菲利 普一家孤悬海外的一个希望,是这个穷困家庭为自己设想出来聊以自慰的一个美好的梦 想。可是,当于勒以一个撬牡蛎的潦倒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曾经的美好幻想终于 在现实面前被无情搅碎。小说就是借此反映了小人物的悲哀,他们的理想在现实面前不堪 击。(6分。从菲利普一家家庭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理想生活的对比和对于勒的幻想和确定 于勒实际情况而幻想破灭的对比这两个方面回答,紧扣“现实”“梦想”“不幸”三个关 键词:结合相关内容,说理充分,思路清晰,意思相近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一)(4分) 12.D(2分) 13.示例:不可以。“闻鹊喜”的’“喜”与“起”“里”“倚”“至”同韵,这样使整首词有 了和谐的音韵之美。“闻鹊喜”更突出了鹊的“喜”,从而反衬出词中女子因为“终曰望君 君不至”的伤感与惆怅。(2分,分别从音韵和内容两个角度作答,写出一点得2分,意思 相近即可。) (二)(13分) (1)眼泪②2)这,代这句话(3通“饲”,饲养、喂养(4)等待(4分,每空1分) 15.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3分,每处1分) 16.示例:(1)蛇有剧毒,可三代人都愿意冒死捕蛇来抵赋税,足见赋税比蛇还毒。(2)一 个叹词,一句感慨,直接点明了赋税的沉重,也表达了作者了的悲悯与愤恨。(6分,每处 3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语盲文字综合运用(10分)
9 惧心理。“我”害怕讨煤被拒绝,所以选择了“骑桶”这样特殊的方式,如被拒绝,就可 以快速地离开。可见,他们的解释是一致的。 示例:②错。本文作者认为把“我”的失败归之于“我”性格的弱点,认为“我”与煤铺 老板夫妇没有正面交流,使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的困难,认为交流始终停留在自身的想象等 等,都无法从文本中得到有力的证明。(或:本文作者认为就这篇小说而言,这种不可通 融,不是没有正面交流,不是交流方式出了问题,而是交流本来就难以得到正常展开。)(6 分,每小题 3 分。判断正确得 1 分;结合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0.示例:“骑桶”的原因,“异化”的表现,“我”与煤店老板夫妇的交流(或:小说的主 题)(3 分,每点 1 分,意思相近即可) 11.示例:《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菲利普一家家境窘迫生活拮据,家庭的收入刚刚好够 他们日常生活开支,对此他们感到十分痛苦。他们希望过上更富足更体面的生活,所以他 们会在没星期日衣冠整齐地去海边栈桥散步,他们有去哲儿赛旅行的梦想。而改变这一窘 困现状的人就是于勒,而他们的幻想就是从于勒寄来的两封信开始的。于是于勒成为菲利 普一家孤悬海外的一个希望,是这个穷困家庭为自己设想出来聊以自慰的一个美好的梦 想。可是,当于勒以一个撬牡蛎的潦倒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曾经的美好幻想终于 在现实面前被无情搅碎。小说就是借此反映了小人物的悲哀,他们的理想在现实面前不堪 一击。(6 分。从菲利普一家家庭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理想生活的对比和对于勒的幻想和确定 于勒实际情况而幻想破灭的对比这两个方面回答,紧扣“现实”“ 梦想”“ 不幸”三个关 键词;结合相关内容,说理充分,思路清晰,意思相近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17 分) (一)(4 分) 12.D(2 分) 13.示例:不可以。“闻鹊喜”的’“喜”与“起”“里”“倚”“至”同韵,这样使整首词有 了和谐的音韵之美。“闻鹊喜”更突出了鹊的“喜”,从而反衬出词中女子因为“终曰望君 君不至”的伤感与惆怅。(2 分,分别从音韵和内容两个角度作答,写出一点得 2 分,意思 相近即可。) (二)(13 分) ⑴眼泪 ⑵这,代这句话 ⑶通“饲”,饲养、喂养 ⑷等待 (4 分,每空 1 分) 15.余将告于莅事者 /更若役 /复若赋 /则 如 何 ? ( 3 分,每处 1 分 ) 16.示例:⑴蛇有剧毒,可三代人都愿意冒死捕蛇来抵赋税,足见赋税比蛇还毒。 ⑵一 个叹词,一句感慨,直接点明了赋税的沉重,也表达了作者了的悲悯与愤恨。(6 分,每处 3 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语言文字综合运用(10 分)
17.(10分。表达5分,标准同2016年中考。内容5分;退稿理由4分,写出两点即可 鼓励1分。其中退稿理由:1沿用他人观点2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文本出发解读文本3 观点看上去有些新意,但从文本自身来看,尚缺乏必要的依据。) 五、写作(60分) 18.阅读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请参照2016年中考评分标准
10 17.(10 分。表达 5 分,标准同 2016 年中考。内容 5 分;退稿理由 4 分,写出两点即可; 鼓励 1 分。其中退稿理由:1 沿用他人观点 2 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文本出发解读文本 3 观点看上去有些新意,但从文本自身来看,尚缺乏必要的依据。) 五、写作(60 分) 18.阅读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请参照 2016 年中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