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二中初三年级上学期周练(第4次)(第6单元) 语文学科第4周命题人邹武灵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罾zeng忿恚 fenhu裨补bi 脉脉 malmal B、怫然fu徒跣xian休祲jn咨诹z0u C、诣yi 汉沔mian信大义xin臧否pi D、崩殂cu麾下hu引擎jng斟酌 zhenzhu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自立为将军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B、谓为信然 秦王怫然怒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将军向庞,性行淑均D、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6、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2分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 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垢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 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 霹雳惊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4分)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D、沙场秋点兵。 8、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 么迫切! 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瑞金二中初三年级上学期周练(第 4 次)(第 6 单元) 语文学科 第 4 周 命题人 邹武灵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6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罾.zēnɡ 忿恚..fènhuì 裨.补 bì 脉脉..màimài B、怫.然 fú 徒跣.xiǎn 休祲.jìn 咨诹.zōu C、诣.yì 汉沔.miǎn 信.大义 xìn 臧否.pǐ D、崩殂.cú 麾.下 huī 引擎.jínɡ 斟酌..zhēnzhuó 2、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陈胜自立为将.军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谓为信然. 秦王怫然.怒 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将军向庞,性行.淑均 D、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 ....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6、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2 分)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 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垢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 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 7、8 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 霹雳惊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4 分) A、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D、沙场秋点兵。 8、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 “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 么迫切! 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就算是不杀死我们,可是守边而死的人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与你的安陵作交易,希望安陵君您答应我的要求 C、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诚信如果能得到施行,那么称霸的大业就能成功,汉王朝就可以复兴了 D、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译:深深地追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谢不尽了。 10、根据提示,按要求默写古诗文。(6分)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 意思一致 (2)《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 本 词的主旨句是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下面提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 (4)《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句子 (5)请你再写出一处古诗词中描写“愁”的诗句。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 是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7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 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 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 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 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选自《陈 涉世家》)(2分) l1、《陈涉世家》选自_朝历史学家 的巨著 ,它记载了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的历史 事实,这部书是我国第 体通史。鲁迅称它是“ (3分) 12.对文段的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叙述起义的过程,揭露秦王朝对人民残暴的统治 B.交代起义的原因,说明陈胜、吴广善于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举行大事。 C.叙述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D.交代起义的方法,说明陈胜、吴广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发动起义。 13.用原文句子填空。(3分) (1)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 是: (2)陈胜、吴广策划起义所采取的策略是 14.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方法有两个,请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2分) 15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宜多应者 功宜为王 B。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C.皆指目陈胜卜者知其指意D.之次所旁丛祠中皆次当行
A、 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就算是不杀死我们,可是守边而死的人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与你的安陵作交易,希望安陵君您答应我的要求。 C、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诚信如果能得到施行,那么称霸的大业就能成功,汉王朝就可以复兴了。 D、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译:深深地追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谢不尽了。 10、根据提示,按要求默写古诗文。(6 分) ( 1 )《 诸 葛 亮 集 》 中 有 这 样 一 句 话 “ 赏 不 可 不 平 , 罚 不 可 不 均 ”, 这 与 《 出 师 表 》 中 的 , 意思一致。 (2)《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 ,本 词的主旨句是 。 (3)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下面提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 是 , 。 ( 4 ) 《 武 陵 春 》 中 被 词 论 家 称 赞 为 写 愁 “ 创 意 出 奇 ” 的 句 子 是 , 。 (5)请你再写出一处古诗词中描写“愁”的诗句。 ( 6 )《 江 城 子 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 是 , 。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74 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 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 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 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 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选自《陈 涉世家》)(22 分) 11、《陈涉世家》选自 朝历史学家 的巨著 ,它记载了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的历史 事实,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它是“ , ”。 (3 分) 12.对文段的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叙述起义的过程,揭露秦王朝对人民残暴的统治。 B.交代起义的原因,说明陈胜、吴广善于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举行大事。 C.叙述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D.交代起义的方法,说明陈胜、吴广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发动起义。 13.用原文句子填空。(3 分) ( 1 ) 陈 胜 、 吴 广 起 义 的 根 本 原 因 是 ;直接原因 是: 。 (2)陈胜、吴广策划起义所采取的策略是 。 14.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方法有两个,请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2 分) 15.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 (2分) A。宜.多应者 功宜.为王 B。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C.皆指.目陈胜 卜者知其指.意 D.之次.所旁丛祠中 皆次.当行
16.解释下面加点字词(4分) (1)度已失期( (2)等死,死国可乎( (3)为天下唱( (4)陈胜王 17.翻译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分) 18.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凡三往,乃见 19.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位 的人。(2分) (二)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 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 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者,徒以有先生也。”(20分) 2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长者:年长的人 B.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四:成为四个人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道歉 D.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谕:明白 2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C.秦王谓唐雎曰 君谓计将安出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休祲降于天 22.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辍耕之垄上B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C足下卜之鬼乎D专诸之刺王僚 2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而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 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答: (2)与臣而将四矣答 24.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是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 王 的性格特点。(4分) 25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4分) 26列举出我国历史上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分) (三)(27分)【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 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 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 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 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 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16.解释下面加点字词 (4 分) (1)度.已失期 ( ) (2)等.死,死国可乎 ( ) (3)为天下唱. ( ) (4)陈胜王. ( ) 17.翻译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 分) 译: 18.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凡三往,乃见 19.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位 的人。(2 分) (二)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 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 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者,徒以有先生也。”(20 分) 2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长者:年长的人 B.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 四:成为四个人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道歉 D.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谕:明白 2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C. 秦王谓.唐雎曰 君谓.计将安出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休祲降于.天 22.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2 分) A.辍耕之垄上 B.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足下卜之鬼乎 D.专诸之刺王僚 2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而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 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4 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答: (2)与臣而将四矣 答: 24. 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是 →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 王 、 的性格特点。(4 分) 25.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4 分) 答: 26.列举出我国历史上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 分) 答: (三)(27 分)【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上 蒙 尘 孤 不 度 德 量 力 欲 信 大 义 于 天 下 而 智 术 浅 短 遂 用 猖 蹶至 于 今 日 然 志 犹 未 已 君 谓 计 将 安 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 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 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 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 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隆中对》)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 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 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 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选自 《出师表》) 27.请在第一段中用“/”给引号内的语句断句。(3分) 28.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 2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臣本布衣 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③遂许先产以驱驰驱驰: ④深入不毛 不毛 30、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2分)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固以怪之矣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2联系两段文字来看,甲段中的“将军”就是乙段中的 (1分) 33、【甲】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乙】文中也写到 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这表明刘备是个 的人。(2分) 34.阅读两篇选文,从诸葛亮向刘氏父子的进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2分) 3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 3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 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37.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 名言警句、诗词及俗语还有很多,请列举出三个(句、对)。(3分) 答:(1) 三、综合性学习:(5分)班上将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2分) 2.在“三国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中,邀请你当主持人,你将怎样主持这次活动,请写出活动步骤。(不 少于三步)(3分)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 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隆中对》)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 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 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 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 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选自 《出师表》) 27. 请在第一段中用“/”给引号内的语句断句。(3 分) 28.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此皆良.实 用心良.苦 B.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C.死节.之臣 节.衣缩食 D.计.日而待 千方百计. 2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臣本布衣 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③遂许先产以驱驰 驱驰: ④深入不毛 不毛: 30、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2 分)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固以.怪之矣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 32.联系两段文字来看,甲段中的“将军”就是乙段中的 。(1 分) 33、【甲】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乙】文中也写到 “ 不 以 臣 卑 鄙 , 猥 自 枉 屈 , 三 顾 臣 于 草 庐 之 中 ”, 这 表 明 刘 备 是 个 的人。(2 分) 34.阅读两篇选文,从诸葛亮向刘氏父子的进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2 分) 3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 分) 答: 36.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 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 分) 37.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 名言警句、诗词及俗语还有很多,请列举出三个(句、对)。(3 分) 答:⑴ ⑵ ⑶ 三、综合性学习:(5 分) 班上将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2 分) 2.在“三国文化知识竞赛”活动中,邀请你当主持人,你将怎样主持这次活动,请写出活动步骤。(不 少于三步)(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