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六七单元古诗词阅读理解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 使至塞上一—王维 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3、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长河落日圆”展现的画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题模式】不是翻译诗句,而要展开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象。注意文中主要描绘的景物是哪些,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组成几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些画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面描绘出来。 情 答: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 答: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 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头的黄河橫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 颂了边塞军队的声威。表达了诗人抑郁、圆的落日 孤寂的思想感情。 二、泊秦淮一一杜牧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烟笼寒水月笼沙 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夜泊秦淮近酒家 诗人怎样的情感? 商女不知亡国恨, 【答题思路】这个题是三个问,请注意隔江犹唱后庭花。 审题,先回答诗句写的景物,在思考表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达了什么意境,最后结合诗歌的背景回【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答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答: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情。 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答:诗人通过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
九上第六七单元古诗词阅读理解 一、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情。 答: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 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 颂了边塞军队的声威。表达了诗人抑郁、 孤寂的思想感情。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 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思路】这个题是三个问,请注意 审题,先回答诗句写的景物,在思考表 达了什么意境,最后结合诗歌的背景回 答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 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 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3、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展现的画面。 【答题模式】不是翻译诗句,而要展开 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 象。注意文中主要描绘的景物是哪些, 组成几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些画 面描绘出来。 答: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 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 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 圆的落日。 二、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情。 答:诗人通过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
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表现出诗人三、无题—李商隐 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世道的愤慨之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夜。 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情。 写照。 答: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通过与 6、说说这首诗“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情人暮春惜别、难舍难分的心灵表白与 “笼”字写景的妙处 动人肺腑的倾述,表达了作者对至死不 【答题模式】字意十效果先用自己的渝的爱情的赞颂 语言阐明诗句的意思,再指出诗句的写8、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即分析表达了始干。” 什么感情。 【答题模式】句意+写法+效果先用 答:笼,即笼罩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用己的语言阐明诗句的意思,再指出写 得形象准确,它将“烟、水、月、沙”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即表达了什么 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准确、形象地描感情。 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渲染出朦胧、答:春蚕只有到死之时才会停止抽丝, 凄凉、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蜡炬只有化成灰时才没有烛泪。语义双 忧愁的基调,又与诗的下两句描写麻木关:“丝方尽”隐指“思方尽”,曲折的 了的人心相照应。 表达出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
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表现出诗人 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 世道的愤慨之情。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 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 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 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 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 写照。 6、说说这首诗“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 “笼”字写景的妙处。 【答题模式】字意+效果 先用自己的 语言阐明诗句的意思,再指出诗句的写 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即分析表达了 什么感情。 答:笼,即笼罩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用 得形象准确,它将“烟、水、月、沙” 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准确、形象地描 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渲染出朦胧、 凄凉、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 忧愁的基调,又与诗的下两句描写麻木 了的人心相照应。 三、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夜。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情。 答: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通过与 情人暮春惜别、难舍难分的心灵表白与 动人肺腑的倾述,表达了作者对至死不 渝的爱情的赞颂。 8、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始干。” 【答题模式】句意+写法+效果 先用 自己的语言阐明诗句的意思,再指出写 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即表达了什么 感情。 答:春蚕只有到死之时才会停止抽丝, 蜡炬只有化成灰时才没有烛泪。语义双 关:“丝方尽”隐指“思方尽”,曲折的 表达出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
情,同时也多表达为追求事业、理想而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终生奉献,至死不悔的精神。 怀子由。 四、浣溪沙一一晏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何似在人间。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情 千里共婵娟。 答:描写了词人在暮春花落之时的触景11、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 生情,从而表达了对物是人非的感叹和情? 年华流逝的惆怅情绪。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情。 【答题模式】:? 答:这首词借中秋之夜月下欢饮和对弟 答:(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弟子由的还念,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 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千古传诵的名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五、水调歌头一一苏轼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同时也多表达为追求事业、理想而 终生奉献,至死不悔的精神。 四、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 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情。 答:描写了词人在暮春花落之时的触景 生情,从而表达了对物是人非的感叹和 年华流逝的惆怅情绪。 1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答题模式】:? 答:(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 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 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 (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 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 千古传诵的名句。 五、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11、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情。 答:这首词借中秋之夜月下欢饮和对弟 弟子由的还念,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襟。 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15、这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答题思路】: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不能用内容+情感的答题模式来回答。 情。 答:诗中歌咏了西涧在晚潮时雨中情景, 答: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形象的书描述了一个恬淡幽静的意境 写了忽闻叛军已评判的消息,急于奔回16、诗中没有更深刻的寄寓?从哪些词 老家的喜悦。 语可以看出? 1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答:从“独怜”句可以看出对那些无声 裳。”诗人为何“涕泪满衣裳”,他到底无息者抱有一丝同情。从“春潮”野渡 是喜还是悲? 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好像要在急剧变化的 答:诗人是悲喜交加,他流亡到剑门关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 外,生活极其艰苦,这泪里既有听闻官八、约客一一赵师秀 军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 黄梅时节家家雨, 离生活的感慨。 青草池塘处处蛙。 1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有约不来过夜半 阳。”中四个地名用“从”“穿”“下”“向” 闲敲棋子落灯花 四个串词在一起有何作用? 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答:把四个地名之间漫长的距离串得瞬情? 间即至,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箭的心里感受。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七、滁州西涧一一韦应物 情。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答:本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形象刻画,展 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示了一个孤寂者深夜约客不到无奈和凄
情?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情。 答: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形象的书 写了忽闻叛军已评判的消息,急于奔回 老家的喜悦。 1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 裳。”诗人为何“涕泪满衣裳”,他到底 是喜还是悲? 答:诗人是悲喜交加,他流亡到剑门关 外,生活极其艰苦,这泪里既有听闻官 军胜利的喜悦,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 离生活的感慨。 1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阳。”中四个地名用“从”“穿”“下”“向” 四个串词在一起有何作用? 答:把四个地名之间漫长的距离串得瞬 间即至,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 箭的心里感受。 七、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 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5、这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答题思路】: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 不能用内容+情感的答题模式来回答。 答:诗中歌咏了西涧在晚潮时雨中情景, 描述了一个恬淡幽静的意境。 16、诗中没有更深刻的寄寓?从哪些词 语可以看出? 答:从“独怜”句可以看出对那些无声 无息者抱有一丝同情。从“春潮”野渡 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好像要在急剧变化的 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 八、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情。 答:本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形象刻画,展 示了一个孤寂者深夜约客不到无奈和凄
苦的感受。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8、全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答:全诗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景。 21、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 九、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一李清照情? (2009遵义中考)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答:这首词借江水抒发了追昔抚今,望 19、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故乡不得回的忠愤之情,表现了恢复中 一幅画面? 原的意志不可阻挡的必胜信心,同时也 答:写出了春天晚上,雨点疏落风刮表现出壮志难酬之感。 得很猛烈的情景(要点:时间和“风”22、“江晚正愁余”,词人愁的是什么? “雨”的情态。 山深闻鹧鸪”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 20、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围? 怎样的感情? 答:愁的是国家命运,表现了词人忧国 答.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忧民的情怀。渲染了黄昏江边让人惆怅 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的氛围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一辛弃 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 泪?
苦的感受。 18、全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答:全诗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 景。 九、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2009 遵义中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9、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 一幅画面? 答:写出了春天晚上,雨点疏落风刮 得很猛烈的情景 (要点:时间和“风” “雨”的情态。 20、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 怎样的感情? 答. 运用了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间接 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 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 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1、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先概括诗歌 所写的主要内容再概括诗歌的思想感 情。 答:这首词借江水抒发了追昔抚今,望 故乡不得回的忠愤之情,表现了恢复中 原的意志不可阻挡的必胜信心,同时也 表现出壮志难酬之感。 22、“江晚正愁余”,词人愁的是什么? “山深闻鹧鸪”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 围? 答:愁的是国家命运,表现了词人忧国 忧民的情怀。渲染了黄昏江边让人惆怅 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