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涵丰富,历久弥新。然而,现代中 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对诗歌难以产生亲近之感,这不得不让语文老师费尽心思 那么诗歌教学究竞该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从自己上的《将进酒》中得到了一点启示。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 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所 以历来为朗诵名家所钟爱。但有意思的是,不同的朗诵者通过朗读传达出的又是对诗歌不同 的解读。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为何不从比较朗读入手,让学生在不同的朗 读中悟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再用自己的朗读去表现对诗歌的理解 于是,我从众多的朗读录音中选择了濮存晰和焦晃的朗诵 在讲授前两句诗,我先让学生自己揣摩其中的情感并在诗中标注重音、停顿、升降调等符号 接着学生们自由朗读,之后再听听两位名家的录音,结果学生们发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 后三字要重读,声音要洪亮,气势要充沛,后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后三字要收束有力, 这样才能表达出黄河一泻千里,汹涌澎湃、直走东海的气势。 随后,在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时,学生们产生了争议,有的认为焦 晃读得激情澎湃符合李白豪迈积极的性格,有的认为濮存晰读得悲伤凄凉,体现出了李白苦 中作乐的真实情感。我趁势引导学生,不论读得悲切也好,激昂也好,李白的人生观都是积 极的,我们不能把“人生得意须尽欢”两句误以为是李白的沉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 散尽还复来”亮出的才是李白的人生价值宣言。学生们听后大受鼓舞,用洪亮的声音再次齐 声朗读,那感觉与前面相比简直是大相径庭,连我都被感染了。 接下来,在讲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时我请学生们自读,可学生怎么也读 不出感觉,我就用李白曾两次入京,又两次见弃的经历启发学生,他们终于品味出了其中包 含的激愤之情。不少学生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当讲到“五花马, 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时,学生们却怎么也读不出愁的滋味,于是我 就让他们听听两位名家的录音,一经对比,学生们发现濮存晰读的愁绪更浓,愁中又带有悲 壮之意,而焦晃则读得斩钉截铁。几乎不用我提问,大家就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样读。我顺势 让学生们从全诗入手,体会一下“愁”的内涵,为何用“万古”来形容。学生们你一言我 语,逐渐发现李白的万古愁,愁的是怀才不遇,但这并不是他个人的悲哀,而是封建时代多 数才子的共同命运,再加上人生苦短,稍纵即逝,这愁就显得更加深沉。学生们顿时醒悟, 就开始模仿濮存晰的朗读,一遍又一遍,终于读出了愁之深,愁之广 讲到这里,学生们已迫不及待地开始朗读整首诗歌。最后,我请出了之前朗读地不太入情的 学生朗读全诗,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用浑厚的几乎完美的声音读完全诗,且抑扬顿挫、声 情并茂,那种摇头晃脑的感觉仿佛李白再世。面对学生们跃跃欲试的表情,我激动不已,我 想这首诗我已毋须多言,因为学生们已经深深体会到李白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想象已越过课 堂回到了几千年前的颖阳山居 整堂课,我没有过多地介绍李白,也没有完全停留在诗句解析上,我从朗读切入又用朗读 收尾,运用对比朗读、学生自读、学生模仿朗读及全班齐读等方式来支撑课堂,学生的热情
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涵丰富,历久弥新。然而,现代中 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对诗歌难以产生亲近之感,这不得不让语文老师费尽心思。 那么诗歌教学究竟该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从自己上的《将进酒》中得到了一点启示。 李白的《将进酒》写于天宝三年,是唐朝最黑暗腐朽的时期,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 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所 以历来为朗诵名家所钟爱。但有意思的是,不同的朗诵者通过朗读传达出的又是对诗歌不同 的解读。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灵机一动:为何不从比较朗读入手,让学生在不同的朗 读中悟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再用自己的朗读去表现对诗歌的理解。 于是,我从众多的朗读录音中选择了濮存晰和焦晃的朗诵。 在讲授前两句诗,我先让学生自己揣摩其中的情感并在诗中标注重音、停顿、升降调等符号。 接着学生们自由朗读,之后再听听两位名家的录音,结果学生们发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 后三字要重读,声音要洪亮,气势要充沛,后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后三字要收束有力, 这样才能表达出黄河一泻千里,汹涌澎湃、直走东海的气势。 随后,在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时,学生们产生了争议,有的认为焦 晃读得激情澎湃符合李白豪迈积极的性格,有的认为濮存晰读得悲伤凄凉,体现出了李白苦 中作乐的真实情感。我趁势引导学生,不论读得悲切也好,激昂也好,李白的人生观都是积 极的,我们不能把“人生得意须尽欢”两句误以为是李白的沉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 散尽还复来”亮出的才是李白的人生价值宣言。学生们听后大受鼓舞,用洪亮的声音再次齐 声朗读,那感觉与前面相比简直是大相径庭,连我都被感染了。 接下来,在讲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时我请学生们自读,可学生怎么也读 不出感觉,我就用李白曾两次入京,又两次见弃的经历启发学生,他们终于品味出了其中包 含的激愤之情。不少学生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当讲到“五花马, 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时,学生们却怎么也读不出愁的滋味,于是我 就让他们听听两位名家的录音,一经对比,学生们发现濮存晰读的愁绪更浓,愁中又带有悲 壮之意,而焦晃则读得斩钉截铁。几乎不用我提问,大家就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样读。我顺势 让学生们从全诗入手,体会一下“愁”的内涵,为何用“万古”来形容。学生们你一言我一 语,逐渐发现李白的万古愁,愁的是怀才不遇,但这并不是他个人的悲哀,而是封建时代多 数才子的共同命运,再加上人生苦短,稍纵即逝,这愁就显得更加深沉。学生们顿时醒悟, 就开始模仿濮存晰的朗读,一遍又一遍,终于读出了愁之深,愁之广。 讲到这里,学生们已迫不及待地开始朗读整首诗歌。最后,我请出了之前朗读地不太入情的 学生朗读全诗,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用浑厚的几乎完美的声音读完全诗,且抑扬顿挫、声 情并茂,那种摇头晃脑的感觉仿佛李白再世。面对学生们跃跃欲试的表情,我激动不已,我 想这首诗我已毋须多言,因为学生们已经深深体会到李白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想象已越过课 堂回到了几千年前的颖阳山居。 整堂课,我没有过多地介绍李白,也没有完全停留在诗句解析上,我从朗读切入又用朗读 收尾,运用对比朗读、学生自读、学生模仿朗读及全班齐读等方式来支撑课堂,学生的热情
空前高涨。我想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这是美妙的声音在点燃学生们的激情,是古典诗歌的 绝美韵律把他们带入了真实而又动情的诗歌情境中。 由此,我领悟到:朗读能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达到 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效果。恰当使用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由多 元感受到逐渐领悟到最后不断内化成为一种语感 当然,如果我能在传授朗读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或者在课堂上能为学生做 些个性化朗读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把理解感悟和朗读结合起来,那教学效果肯定要更好一些。 我想这堂课所做的努力还是不够的,今后我会在朗读教学方面继续摸索下去,寻找让学生读 出个性、读出自我的良好方法。 第二篇: 严格地讲,这不是一篇教学反思,而是感想 首先,我要说我对待这次汇报课的态度是很认真的,事先试讲了两次。我说这些不是 为了表扬自己,而是要强调因为事先有认真准备,所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注意 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所以虽然这节课有精心准备,但还是存在问题。不过作为一名 教师,首先要有自信,这样才能教育出自信的学生,因此我先谈自己的收获。 这次汇报课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真正明白教学目标明确的含义。讲这话很多人听了肯定会 笑,一个工作了九年的老师才明白教学基本要求的含义,这九年肯定是混日子。但对于我而 言,回忆这九年曲折的道路,今天能明白也可以欣慰,毕竟以后的路还长,还有机会。 1999年我大学毕业后到应城市一中执教。记得那时半期考、期考试卷完全按照高考试 卷模式出题,完全脱离课本,所以我在教学时不注意挖掘课本,重视课外延伸,讲评练习时 特别认真,把解题方法讲得很清楚,又因为应城市一中是市里最好的高中,而且那时没有初 高中衔接问题,学生的素质很好,所以当时我没有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甚至认为自己 的教学风格就是重课外延伸 2001年9月我来到福州超德高级中学。这个学校的学生素质与应城一中学生素质差别 很大,课本内容能掌握就不错了,更别提课外延伸。所以我开始重视文本解读,但由于没有 具体指导,我重视文本仅仅停留在解题这一初级阶段。比如教《智取生辰纲》,我的教学思 路是抓住“智取”两个字,让学生从文本中找有关“智取”的描写。然后告诉学生既然是智 取,说明押运生辰纲的人不笨,他们是“智送”,然后再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有关“智送 的描写。我就是抓住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开展教学,第二课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文言文 重视字词积累,比如教《鸿门宴》,讲到“张良是时从沛公”,我就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择 其善者而从之”、“旦日,客从外来”、“其印为予从弟所得”中“从”的意思。讲到“旦日不 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我就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及花之 既谢”中“谢”的意思。简单地讲,就是讲到一个词(语)时,就把以前学过的这个词(语) 再找出来温习一遍。就这样在超德中学过了五年。 2007年4月9日,我开市级公开课,课题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我抓住“怒”分 析为什么“怒”,“怒”的表现,“怒”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自己认为教学设计很好,试讲 了五遍,其中一次是面向师大毕业生,但蔚蓝老师一直评价我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我也一直 不理解,难道一节课只讲一个问题就教学目标明确吗?当时蔚蓝老师还对我讲:“可能你现 在不明白,因为以前我也是这样的。” 这次为了开好汇报课,我不仅认真备课,认真听取评课意见,然后修改,还认真听课
空前高涨。我想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这是美妙的声音在点燃学生们的激情,是古典诗歌的 绝美韵律把他们带入了真实而又动情的诗歌情境中。 由此,我领悟到:朗读能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达到一 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效果。恰当使用朗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由多 元感受到逐渐领悟到最后不断内化成为一种语感。 当然,如果我能在传授朗读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或者在课堂上能为学生做一 些个性化朗读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把理解感悟和朗读结合起来,那教学效果肯定要更好一些。 我想这堂课所做的努力还是不够的,今后我会在朗读教学方面继续摸索下去,寻找让学生读 出个性、读出自我的良好方法。 第二篇: 严格地讲,这不是一篇教学反思,而是感想。 首先,我要说我对待这次汇报课的态度是很认真的,事先试讲了两次。我说这些不是 为了表扬自己,而是要强调因为事先有认真准备,所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注意。 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所以虽然这节课有精心准备,但还是存在问题。不过作为一名 教师,首先要有自信,这样才能教育出自信的学生,因此我先谈自己的收获。 这次汇报课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真正明白教学目标明确的含义。讲这话很多人听了肯定会 笑,一个工作了九年的老师才明白教学基本要求的含义,这九年肯定是混日子。但对于我而 言,回忆这九年曲折的道路,今天能明白也可以欣慰,毕竟以后的路还长,还有机会。 1999 年我大学毕业后到应城市一中执教。记得那时半期考、期考试卷完全按照高考试 卷模式出题,完全脱离课本,所以我在教学时不注意挖掘课本,重视课外延伸,讲评练习时 特别认真,把解题方法讲得很清楚,又因为应城市一中是市里最好的高中,而且那时没有初 高中衔接问题,学生的素质很好,所以当时我没有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甚至认为自己 的教学风格就是重课外延伸。 2001 年 9 月我来到福州超德高级中学。这个学校的学生素质与应城一中学生素质差别 很大,课本内容能掌握就不错了,更别提课外延伸。所以我开始重视文本解读,但由于没有 具体指导,我重视文本仅仅停留在解题这一初级阶段。比如教《智取生辰纲》,我的教学思 路是抓住“智取”两个字,让学生从文本中找有关“智取”的描写。然后告诉学生既然是智 取,说明押运生辰纲的人不笨,他们是“智送”,然后再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有关“智送” 的描写。我就是抓住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开展教学,第二课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文言文 重视字词积累,比如教《鸿门宴》,讲到“张良是时从沛公”,我就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择 其善者而从之”、“旦日,客从外来”、“其印为予从弟所得”中“从”的意思。讲到“旦日不 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我就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及花之 既谢”中“谢”的意思。简单地讲,就是讲到一个词(语)时,就把以前学过的这个词(语) 再找出来温习一遍。就这样在超德中学过了五年。 2007 年 4 月 9 日,我开市级公开课,课题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我抓住“怒”分 析为什么“怒”,“怒”的表现,“怒”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自己认为教学设计很好,试讲 了五遍,其中一次是面向师大毕业生,但蔚蓝老师一直评价我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我也一直 不理解,难道一节课只讲一个问题就教学目标明确吗?当时蔚蓝老师还对我讲:“可能你现 在不明白,因为以前我也是这样的。” 这次为了开好汇报课,我不仅认真备课,认真听取评课意见,然后修改,还认真听课
评课,把别人的课和自己比较,终于知道什么叫“教学目标明确”。当然知道并不一定能“做 到”,要“做好”就更难了,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失误地方又好多,为了给自己留一点面子,就说几个课前备课没注意的问题。第一个是 郑经老师讲得“愁”是“诗眼”,但讲课时只分析了因“愁”而“悲”而“愤”,没有分析因 愁”而“乐”而“狂”。静下心来想一想,诗人因“愁”而“乐”而“狂”是最难的,学 生很难理解,而我却没有讲,准确地讲,是我不知道,如果当时有学生问,我、、、、第二 个是云慧老师讲得感情线索分析不够清楚,有点乱。这个问题第二次试讲时云慧老师已经提 出来了,但我没有重视。事实证明云慧老师是对的。第三个是自信问题。我喜欢朗读,不是 我朗读水平高,也不是我读得好,而是我想通过朗读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但今天我没有 大胆地朗读,其实我私下读了好多遍 另外这次公开课我很感谢陈琳老师和高三年段的老师,还有初中部的老师。感谢陈琳 老师除了她事先的指导外,还感谢她在众人面前大张旗鼓宣传我的“优点”。感谢高三老师 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来指导我。感谢初中部老师首先是高中的课与初中没有关系,但他们“千 里迢迢”来指导
评课,把别人的课和自己比较,终于知道什么叫“教学目标明确”。当然知道并不一定能“做 到”,要“做好”就更难了,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失误地方又好多,为了给自己留一点面子,就说几个课前备课没注意的问题。第一个是 郑经老师讲得“愁”是“诗眼”,但讲课时只分析了因“愁”而“悲”而“愤”,没有分析因 “愁”而“乐”而“狂”。静下心来想一想,诗人因“愁”而“乐”而“狂”是最难的,学 生很难理解,而我却没有讲,准确地讲,是我不知道,如果当时有学生问,我、、、、、、第二 个是云慧老师讲得感情线索分析不够清楚,有点乱。这个问题第二次试讲时云慧老师已经提 出来了,但我没有重视。事实证明云慧老师是对的。第三个是自信问题。我喜欢朗读,不是 我朗读水平高,也不是我读得好,而是我想通过朗读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但今天我没有 大胆地朗读,其实我私下读了好多遍。 另外这次公开课我很感谢陈琳老师和高三年段的老师,还有初中部的老师。感谢陈琳 老师除了她事先的指导外,还感谢她在众人面前大张旗鼓宣传我的“优点”。感谢高三老师 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来指导我。感谢初中部老师首先是高中的课与初中没有关系,但他们“千 里迢迢”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