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 又称为秋闹。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 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 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 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 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 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 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 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 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 (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 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 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 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范进中 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 这一回写的是范进中举的故事。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到广州上任,先考两场生 员,考完两场以后,第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来进行考试。童生里就有范进, 范进考完这场考试后就进了学,取得了第一名,人们称他为相公”。范进进了学以 后想进一步考举人,考上举人后人们就会称他为“老爷”。中举是科举考试的一个过 程,在我们讲评这个故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 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 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 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 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 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 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 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 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 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 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 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 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 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 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 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 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 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 (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 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 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 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范进中 举”这个片断选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 这一回写的是范进中举的故事。小说描写广东学道周进,到广州上任,先考两场生 员,考完两场以后,第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的童生来进行考试。童生里就有范进, 范进考完这场考试后就进了学,取得了第一名,人们称他为“相公”。范进进了学以 后想进一步考举人,考上举人后人们就会称他为“老爷”。中举是科举考试的一个过 程,在我们讲评这个故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 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 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 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 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 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 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 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 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 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 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 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县太爷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 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 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 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 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进士,进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 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 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 了。这是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自明代开始形成的一套很严格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 《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 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 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 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 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 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 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超过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 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 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 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 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 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 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 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 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 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 府选恢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 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 2
2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 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 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 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县太爷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 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 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 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 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进士,进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 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 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 了。这是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自明代开始形成的一套很严格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 《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 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 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 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 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 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 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超过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 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 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 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 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 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 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 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 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 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 府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 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
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 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 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 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 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 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 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 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 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 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 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 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 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 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 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 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 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迁腐的八股文所束:无 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 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唐宋八大家 都是进士出身:但到了明清两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 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 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因循自封、人材的奴化,与科举考试内容的束有著相负相承的 关系。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 创立的中华民国宪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 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 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 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 清朝分九品十八级官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 3
3 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 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 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 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 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 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 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 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 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 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 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 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 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 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 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 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 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无 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 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唐宋八大家 都是进士出身;但到了明清两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 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 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因循自封、人材的奴化,与科举考试内容的朿有著相负相承的 关系。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 创立的中华民国宪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 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 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 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 清朝分九品十八级官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 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官员服饰及俸禄: 文官: 一品仙鹤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 二品锦鸡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岁奉155 两: 三品孔雀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 四品云雁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 五品白鹅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 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 七品鹅鹅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 八品鹤鹑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 九品练雀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 御史大人,补服绣獬豸,代表公正。 4
4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品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 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官员服饰及俸禄: 文官: 一品仙鹤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 二品锦鸡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岁奉155 两; 三品孔雀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 四品云雁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 五品白鹇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 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 七品鸂鶒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 八品鹌鹑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 九品练雀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 御史大人,补服绣獬豸,代表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