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磬安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统练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脑干gan女红gong霰雪xian錾字 抔黄土pou B.皈依gui密钥yue棺椁chun匝地za 名冠全球guan C.纰漏bi 褫夺chi粜米tido淬火cui 参商之阔shen D.落泊b6载客zai洪涝lao俳句fe 人影幢幢chua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收购价格波动大,不少中间商屯积棉花,牟取暴利。/华东铝业的铝冶炼和加工占浙 江省绝大份额。/中美商贸联合会达成多项共识。(经济信息) B.《暮光之城4》登录北美各大影院,却惨遭恶评。/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2.3亿 成交,创拍卖纪录。/郭达《天下归心》受青睐进入春晚彩排。(娱乐快报) C.徽州臭鳜鱼、火腿炖甲鱼和鲜笋炒肉闻名遐迩。/武义郭洞山清水秀,十一长假游人 如炽。/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于一身。(旅游 资讯) D.反垄断局首张“重罚单”能否杀一儆百?/实现东亚的长治久安,是人心所向,大势 所趋。/石油减产重挫也门经济。(时政要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球迷说,中国足球之烂,天下无出其右。随着昔日足协掌门人谢亚龙被立案调查 昔日足协的一、二、三把手,谢亚龙、南勇、杨一民,以及大部分中层官员,都“进 B.我们不但应该对媒体大事宣传的所谓畅销书多作冷静分析,对一些看似冷门的美学 和哲学书,则更应该添购一些 C.对于即将杀回马枪的桑拿天,气象专家提醒市民,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量避免在 高温下暴晒引起中暑 D.一些登山队员的不幸告诫我们,挑战人类极限不要冲动,做事要瞻前顾后,万不可以 年轻的生命去诠释冲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加快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 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B.东莞清溪籍现役士兵张运福、钟桂龙在四川道孚“12·5”草原火灾中英勇牺牲。听到 噩耗传来,家乡人民沉痛相告,洒泪同悲 C.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富豪队伍的壮大,最近几年中国艺术品价格扶摇直上,并在 2010年超过美国艺术品交易总额。 D.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 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所谓 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 _。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而要 求对问题作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这一点上,___。灵魂的提问,而让头脑来解答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脑干.gàn 女红.gōng 霰.雪 xiàn 錾.字 zàn 一抔.黄土 póu B.皈.依 guī 密钥.yuè 棺椁.chún 匝.地 zā 名冠.全球 guàn C.纰.漏 bǐ 褫.夺 chǐ 粜.米 tiào 淬.火 cuì 参.商之阔 shēn D.落泊.bó 载.客 zài 洪涝.lào 俳.句 fěi 人影幢幢.chuá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收购价格波动大,不少中间商屯积棉花,牟取暴利。/华东铝业的铝冶炼和加工占浙 江省绝大份额。/中美商贸联合会达成多项共识。(经济信息) B.《暮光之城 4》登录北美各大影院,却惨遭恶评。/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2.3 亿 成交,创拍卖纪录。/郭达《天下归心》受青睐进入春晚彩排。(娱乐快报) C.徽州臭鳜鱼、火腿炖甲鱼和鲜笋炒肉闻名遐迩。/武义郭洞山清水秀,十一长假游人 如炽。/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于一身。(旅游 资讯) D.反垄断局首张“重罚单”能否杀一儆百?/实现东亚的长治久安,是人心所向,大势 所趋。/石油减产重挫也门经济。(时政要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球迷说,中国足球之烂,天下无出其右 ....。随着昔日足协掌门人谢亚龙被立案调查, 昔日足协的一、二、三把手,谢亚龙、南勇、杨一民,以及大部分中层官员,都“进 去”了。 B.我们不但应该对媒体大事..宣传的所谓畅销书多作冷静分析 ,对一些看似冷门的美学 和哲学书,则更应该添购一些。 C.对于即将杀回马枪 ....的桑拿天,气象专家提醒市民,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量避免在 高温下暴晒引起中暑。 D.一些登山队员的不幸告诫我们,挑战人类极限不要冲动,做事要瞻前顾后 ....,万不可以 年轻的生命去诠释冲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加快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 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B.东莞清溪籍现役士兵张运福、钟桂龙在四川道孚“12•5”草原火灾中英勇牺牲。听到 噩耗传来,家乡人民沉痛相告,洒泪同悲。 C.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富豪队伍的壮大,最近几年中国艺术品价格扶摇直上,并在 2010 年超过美国艺术品交易总额。 D.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 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所谓 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_______。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而要 求对问题作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这一点上,______。灵魂的提问,而让头脑来解答
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 正是这一点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 使之成为比宗教和科学更伟大的东西 ①哲学与宗教相似 ②哲学与科学相似 ③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④哲学又和宗教一样 ⑤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不疑 ⑥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②④⑤ 6.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段的观点,不超过25个字。(4分) 灾祸与“冷漢国观”结伴而行,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 作为道德滑坡的“杍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 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漢流行症”达到高潮。有阈民说,“行善有风险”,岀手不得不谨慎。 “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徫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 负面作用怎么评怙都不为过。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社会价值 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竞谁是因谁是果? 早在2001年,即有32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 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 毕竟不是道德。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个社会凝聚的 软实力之一。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 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十口 7.根据情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父亲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70 字)(5分) 我打电话给水站要求送桶装水。过了好一会儿,师傅才气喘吁吁地把水送到,原来电梯 停电了,他是爬了十八层楼梯上来的。 因为还得给别家送水,师傅顾不上休息,提着空桶就出门。我正准备随手把门关上,父 亲忙拦住我,扶着门对楼道上的师傅说了声“再见″,直到他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地把门关 上 “千吗不把门关上,大冷天的,您站在门口小心冻病了。”我说。 父亲淡淡地回答 我终于明白,温暖人心的往往正是细微处显示的一份善良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文人下海经商,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泾渭分明了。 许多地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后来 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品都名正言顺地有了它的商业属性。这其实也不是一件 坏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改革开放给文化领域带来的勃勃生机,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 济使文化领域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如果文化与商业结合有度,这将是一种双嬴的局面。只是 本世纪以来,随着文化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越来越被忽视 过度商业化”愈演愈烈,与价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许多 人精神空虚,偏爱感官刺激。“过度商业化”就是迎合了人性中的这些欲望,把古今中外各
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______。正是这一点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 使之成为比宗教和科学更伟大的东西。 ①哲学与宗教相似 ②哲学与科学相似 ③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④哲学又和宗教一样 ⑤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不疑 ⑥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6.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段的观点,不超过 25 个字。(4 分) 早在 2001 年,即有 32 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 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 毕竟不是道德。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一个社会凝聚的 软实力之一。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 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7.根据情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父亲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 70 字)(5 分) 我打电话给水站要求送桶装水。过了好一会儿,师傅才气喘吁吁地把水送到,原来电梯 停电了,他是爬了十八层楼梯上来的。 因为还得给别家送水,师傅顾不上休息,提着空桶就出门。我正准备随手把门关上,父 亲忙拦住我,扶着门对楼道上的师傅说了声“再见”,直到他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地把门关 上。 “干吗不把门关上,大冷天的,您站在门口小心冻病了。”我说。 父亲淡淡地回答: “□□□□□□□□□□□□□□□□□□□□□□□□□□□□□□□□□□□□□□□□□□□□□□□□□□□□□□□□ □□□□□□□□□□□□” 我终于明白,温暖人心的往往正是细微处显示的一份善良。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文人下海经商,文人与商人之间,似乎不像从前那么泾渭分明了。 许多地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后来, 文化本身也成了一种产业,许多文化品都名正言顺地有了它的商业属性。这其实也不是一件 坏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改革开放给文化领域带来的勃勃生机,是思想解放和市场经 济使文化领域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如果文化与商业结合有度,这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只是 本世纪以来,随着文化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越来越被忽视, “过度商业化”愈演愈烈,与价值失范、信仰崩解、金钱崇拜与娱乐至上的风潮相伴,许多 人精神空虚,偏爱感官刺激。“过度商业化”就是迎合了人性中的这些欲望,把古今中外各
种文化的糟粕汇于笼,打着“怎么都行”的旗号,颠覆一切权威,否定一切传统,主张玩 世不恭,恶搞一切。各种文化垃圾由此催生,低俗、恶俗充斥文化生活。 以文学论,阿·托尔斯泰说:“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人民的前面, 就像它是在拖着生活向前迈进似的。”然而,在“过度商业化”的潮流中,文学逐渐迷失方向,主动 弃置精神属性,互联网极度发达的今夭,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叽发生变化是必然的。但是,现在的 问题是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当作时尚,无视是非,于是,引发社会道德水平大 滑坡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众文化领域如此,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过度商业化”催生出学术产品低水平 重复甚至剽窃抄袭。本应属于文化发展高端、起引领作用的学术教育领域被如此侵蚀,后果 令人担忧。“过度商业化”,正使“象牙塔″充满铜臭味,使耐得住寂寞、潜心守护学问的真 学者愈加艰难而使急功近利甚至品行低下者耀武扬威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 线。”巴尔扎克说他写作的最高使命是:用笔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呼声,反映大众 的疾苦和不幸替他们呐喊;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 我们要避免文化的“过度商业化”",不能让它成为一堆垃圾,空耗了精神,也使观者丧 失对文化的信心,珍惜文化的羽毛啊 (选自2011年11月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8.下列关于“文化过度商业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本身成为一种产业,对文化和商业来说,都可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过度商业 化”,文化就会受到致命的伤害 B.文化应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能在价值失范、信仰崩解等社会不良思潮中随波逐流,否 则难免会走向“过度商业化” C.“文化过度商业化”的潜在原因是人性的欲望,其外在表现则是颠覆权威、否定传统、 玩世不恭、恶搞一切等 D.各种文化垃圾大量产生,各种低俗、恶俗的内容充斥文化生活,最终导致所谓“文化 过度商业化”现象的出现 9.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导致人们“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当作时 尚,无视是非”,于是引发社会道德水平大滑坡。 B.学术教育领域的“过度商业化”使“象牙塔”充满铜臭味,做学问越来越艰难,这无 疑会带来学术产品数量少、水平低的令人担忧的后果 C.“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作者提出这样的意见,是为了强调“真善美”是 衡量一个人品行的唯一标准 D.“珍惜文化的羽毛”,作者在呼吁人们要自觉维护文化应有品格的同时,也表达了他 对文化现状的不满、痛惜之情。 10.综合阿·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的话,概括出文化应有的“精神属性”。(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一只鸟 芦芙荭 每天清晨走进公园时,他总要在那位盲眼老头面前徘徊好久好久。盲眼老头是遛鸟的 鸟儿好漂亮,有一个特别令他怦然心动的名字—一阿捷。每次盲眼老头用父亲喊儿子般亲
种文化的糟粕汇于一笼,打着“怎么都行”的旗号,颠覆一切权威,否定一切传统,主张玩 世不恭,恶搞一切。各种文化垃圾由此催生,低俗、恶俗充斥文化生活。 大众文化领域如此,学术教育领域也不容乐观。“过度商业化”催生出学术产品低水平 重复甚至剽窃抄袭。本应属于文化发展高端、起引领作用的学术教育领域被如此侵蚀,后果 令人担忧。“过度商业化”,正使“象牙塔”充满铜臭味,使耐得住寂寞、潜心守护学问的真 学者愈加艰难而使急功近利甚至品行低下者耀武扬威。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和教育使命。“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 线。”巴尔扎克说他写作的最高使命是:用笔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呼声,反映大众 的疾苦和不幸替他们呐喊;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 我们要避免文化的“过度商业化”,不能让它成为一堆垃圾,空耗了精神,也使观者丧 失对文化的信心,珍惜文化的羽毛啊! (选自 2011 年 11 月 5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8.下列关于“文化过度商业化”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本身成为一种产业,对文化和商业来说,都可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过度商业 化”,文化就会受到致命的伤害。 B.文化应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能在价值失范、信仰崩解等社会不良思潮中随波逐流,否 则难免会走向“过度商业化”。 C.“文化过度商业化”的潜在原因是人性的欲望,其外在表现则是颠覆权威、否定传统、 玩世不恭、恶搞一切等。 D.各种文化垃圾大量产生,各种低俗、恶俗的内容充斥文化生活,最终导致所谓“文化 过度商业化”现象的出现。 9.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 ) A.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导致人们“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视作自然,当作时 尚,无视是非”,于是引发社会道德水平大滑坡。 B.学术教育领域的“过度商业化”使“象牙塔”充满铜臭味,做学问越来越艰难,这无 疑会带来学术产品数量少、水平低的令人担忧的后果。 C.“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作者提出这样的意见,是为了强调“真善美”是 衡量一个人品行的唯一标准。 D.“珍惜文化的羽毛”,作者在呼吁人们要自觉维护文化应有品格的同时,也表达了他 对文化现状的不满、痛惜之情。 10.综合阿·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的话,概括出文化应有的“精神属性”。(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一只鸟 芦芙荭 每天清晨走进公园时,他总要在那位盲眼老头面前徘徊好久好久。盲眼老头是遛鸟的, 鸟儿好漂亮,有一个特别令他怦然心动的名字——阿捷。每次盲眼老头用父亲喊儿子般亲
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教那鸟儿遛口时,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 般,久久不安。 他是个很古板的老头,并不爱鸟。退休这么长时间,除了每早来这公园里溜溜达达外 几乎没有一点儿兴趣。但自从见了盲眼老头养的那只叫阿捷的鸟儿之后,他就从心底生出了 一种欲望——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只鸟儿! 之后的日子,他就干方百计地有意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 他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 有一天,他终于按捺不住,对盲眼老头说,他想买下那只鸟。尽管他的话说得很诚恳 可盲眼老头听了他的话,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 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他有些急了,“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绝不还价 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盲眼老头的态度也极为诚恳 “我只要你这只 可是,不管他好说歹说,盲眼老头还是不卖。他打定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主意,又去和老头交谈 了几次。老头仍是那句话:“不卖!”这使他很失望。一次次失望,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块什 么东西似的。他痢了。他心里明白自己是因为什么病的。 几天以后,鄹位盲眼老头才得知他病了,而且知道病因就出在自己的这只鸟儿身上。老头虽然 不舍得,还是忍痛割爱提了乌笼拄着拐杖来看他 老弟,既然你喜欢这只鸟,我就将它送给你吧。” 躺在病床上的他,看到手提鸟笼的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病也当 下轻了许多。他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丟。 几天后,盲眼老头又拄着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鸟。可是,盲眼老头进屋时,却没 有听到鸟的叫声。盲眼老头忍不住了,问:“鸟儿呢?阿捷呢?″ 许久许久,他才说:“我把鸟放了。”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 什么?你把鸟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果然,盲眼老头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 “是的,老兄。我把鸟放了。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判了几十年的案子。每个案子不论犯 法的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现在细细回想, 这一生,唯一判错的,只有一个案子。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新改判,他就病 死在牢狱里了。我现在已退下来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可自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 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了。老兄,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 他说着说着已是泪水扑面而下。他发现盲眼老头听了这话,竟然变得木木呆呆地,那双凹下 去的眼也有泪水流了出来。但他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他作为盲眼老头的挚友,拖着年迈的身体亲手为盲眼老 头操办后事。办完后事,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他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 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他看了照片一眼,又看了照片一眼。他真不敢相信 照片上这个年轻的后生,与他记忆中的那个阿捷竟然是那样的相像。他不知道,照片上的那 个后生真的就是阿捷呢,还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选自《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并简析这样安排的好处。(6分)
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教那鸟儿遛口时,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 般,久久不安。 他是个很古板的老头,并不爱鸟。退休这么长时间,除了每早来这公园里溜溜达达外, 几乎没有一点儿兴趣。但自从见了盲眼老头养的那只叫阿捷的鸟儿之后,他就从心底生出了 一种欲望——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只鸟儿! 之后的日子,他就千方百计地有意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 他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 有一天,他终于按捺不住,对盲眼老头说,他想买下那只鸟。尽管他的话说得很诚恳, 可盲眼老头听了他的话,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 “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他有些急了,“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绝不还价。” “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盲眼老头的态度也极为诚恳。 “我只要你这只!” “老弟,既然你喜欢这只鸟,我就将它送给你吧。” 躺在病床上的他,看到手提鸟笼的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病也当 下轻了许多。他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丢。 几天后,盲眼老头又拄着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鸟。可是,盲眼老头进屋时,却没 有听到鸟的叫声。盲眼老头忍不住了,问:“鸟儿呢?阿捷呢?” 许久许久,他才说:“我把鸟放了。”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 “什么?你把鸟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果然,盲眼老头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 激动。 “是的,老兄。我把鸟放了。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判了几十年的案子。每个案子不论犯 法的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现在细细回想, 这一生,唯一判错的,只有一个案子。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新改判,他就病 死在牢狱里了。我现在已退下来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可自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 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了。老兄,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 他说着说着已是泪水扑面而下。他发现盲眼老头听了这话,竟然变得木木呆呆地,那双凹下 去的眼也有泪水流了出来。但他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他作为盲眼老头的挚友,拖着年迈的身体亲手为盲眼老 头操办后事。办完后事,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他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一 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他看了照片一眼,又看了照片一眼。他真不敢相信 照片上这个年轻的后生,与他记忆中的那个阿捷竟然是那样的相像。他不知道,照片上的那 个后生真的就是阿捷呢,还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选自《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1.“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分) 12.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并简析这样安排的好处。(6 分)
1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盲眼老人怎样的情感?(2分) 14.请简要概括盲眼老人、退休老人的性格特点。(4分) 15.小说围绕一只鸟写了两个老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陈敬宗,字光世,慈溪人。永乐二年进土。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 书成,授刑部主事。又与修《五经四书大全》,再修《太祖实录》,授翰林侍讲。内艰归。 宣德元年起修两朝实录。明年转南京国子监司业。帝谕之曰:“侍讲,清华之选;司业 师儒之席。位虽不崇,任则重矣。”九年,秩满,迁祭酒,正统三年上书言:“旧制,诸生以 在监久近,送诸司历事。比来,有因事予告者,迁延累岁,至拨送之期始赴,实长奷惰。请 以肄业多寡为次第。又近有愿就杂职之例,土风卑陋,诚非细故,请加禁止。”从之 敬宗美须髯,容仪端整,步履有定则,力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六馆士千余人 每升堂听讲设馔会食整肃如朝廷稍失容即令待罪堂下。僚属惮其严,诬以他事,讼之法司 周忱与敬宗善,曰:“盍具疏自理。″为属草,辞稍迁就。敬宗惊曰:“得无诳君耶?″不果 上,事亦竟白。 满考,入京师,王振①欲鬼之,令忧道意。敬宗曰:“吾为诸生师表,而私谒中贵,何以对诸生?” 振知不可屈,乃贻之文锦羊酒,求书程子《四箴》,冀其来谢。敬宗书讫,暑名而已。返其币,终不 往见。王直为吏部尚书,从容谓曰:“先生官司威久,将荐公为司寇。”敬宗曰:“公知我者,今与天 下英才终日论议,願不乐耶?”性善饮酒,至数斗不乱。襄堿伯李隆守备南京,每留饮,声伎漓左 右。竟日举杯,未尝一盼,其严重如此。 十二年冬乞休,不允。景泰元年九月与尚书魏骥同引年致仕。家居不轻出。有被其容接 者,莫不兴起。天顺三年五月卒,年八十三。后赠礼部侍郎,谥文定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袁忠彻尝相之。曳二人并列日:“二公他日功名相埒。”敬 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 祭酒者,日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 ①王振:明英宗时专权的宦官。 1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修《永乐大典》 与:参与 B.盍具疏自理 理:道理 C.袁忠彻尝相之 相:观察 D.时勉貌稍寝 寝:丑陋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诬以他事,讼之法司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返其币,终不往见 民到于今受其赐 C.位虽不崇,任则重矣 欲速则不达 D.为属草,辞稍迁就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盲眼老人怎样的情感?(2 分) 14.请简要概括盲眼老人、退休老人的性格特点。(4 分) 15.小说围绕一只鸟写了两个老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陈敬宗,字光世,慈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 书成,授刑部主事。又与修《五经四书大全》,再修《太祖实录》,授翰林侍讲。内艰归。 宣德元年起修两朝实录。明年转南京国子监司业。帝谕之曰:“侍讲,清华之选;司业, 师儒之席。位虽不崇,任则.重矣。”九年,秩满,迁祭酒,正统三年上书言:“旧制,诸生以 在监久近,送诸司历事。比来,有因事予告者,迁延累岁,至拨送之期始赴,实长奸惰。请 以肄业多寡为次第。又近有愿就杂职之例,士风卑陋,诚非细故,请加禁止。”从之。 敬宗美须髯,容仪端整,步履有定则,力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六馆士千余人 每升堂听讲设馔会食整肃如朝廷稍失容即令待罪堂下。僚属惮其严,诬以.他事,讼之法司。 周忱与敬宗善,曰:“盍具疏自理.。”为.属草,辞稍迁就。敬宗惊曰:“得无诳君耶?”不果 上,事亦竟白。 十二年冬乞休,不允。景泰元年九月与尚书魏骥同引年致仕。家居不轻出。有被其容接 者,莫不兴起。天顺三年五月卒,年八十三。后赠礼部侍郎,谥文定。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袁忠彻尝相.之。曳二人并列曰:“二公他日功名相埒。”敬 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 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一》) ①王振:明英宗时专权的宦官。 16.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修《永乐大典》 与:参与 B.盍具疏自理. 理:道理] C.袁忠彻尝相.之 相:观察 D.时勉貌稍寝. 寝:丑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诬以.他事,讼之法司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返其.币,终不往见 民到于今受其.赐 C.位虽不崇,任则.重矣 欲速则.不达 D.为.属草,辞稍迁就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敬宗任国子监司业时,锐意革除内部弊端陋习,他上书给皇上,请求按生员在监 学习时间的长短安排外放历事的顺序,得到了准许。 陈敬宗对监生和僚属要求严格,所掌监馆纪律严明、秩序井然,且注重以身立范, 因而遭到下属的诬陷,所幸并未因此丧失皇帝的信任 大权在握的宦官王振想与陈敬宗增进私交,示意他去拜谒自己,敬宗不予理会;后 又送来厚礼,求其抄书,敬宗却将礼物返还,可见其端肃耿直。 D.陈敬宗曾与李时勉分任南北两京的祭酒职务,两人仪容、个性和治校方式虽有不同, 但贤德、才能都被人们称颂,并称“南陈北李”。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六馆士千余人每升堂听讲设馔会食整肃如朝廷稍失容即令 待罪堂下。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吾为诸生师表,而私谒中贵,何以对诸生?(4分) (2)竟日举杯,未尝一盼,其严重如此。(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2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分) 2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表达的妙处。(4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 子墨子自鲁之齐,即过故人。(故人)谓子墨子日:“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 子不若已①”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 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③我者也,何故止我? (《墨子》) 【注】①不若已:不如停止。②如:应当。③劝:鼓励。 23根据上面两段文字,概括孔子和墨子所具有的共同精神。(1分) 24根据上面两段文字,评述孔子和墨子在实践道义过程中情感的差异。(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敬宗任国子监司业时,锐意革除内部弊端陋习,他上书给皇上,请求按生员在监 学习时间的长短安排外放历事的顺序,得到了准许。 B.陈敬宗对监生和僚属要求严格,所掌监馆纪律严明、秩序井然,且注重以身立范, 因而遭到下属的诬陷,所幸并未因此丧失皇帝的信任。 C.大权在握的宦官王振想与陈敬宗增进私交,示意他去拜谒自己,敬宗不予理会;后 又送来厚礼,求其抄书,敬宗却将礼物返还,可见其端肃耿直。 D.陈敬宗曾与李时勉分任南北两京的祭酒职务,两人仪容、个性和治校方式虽有不同, 但贤德、才能都被人们称颂,并称“南陈北李”。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六 馆 士 千 余 人 每 升 堂 听 讲 设 馔 会 食 整 肃 如 朝 廷 稍 失 容 即 令 待 罪 堂 下。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吾为诸生师表,而私谒中贵,何以对诸生?(4分) (2) 竟日举杯,未尝一盼,其严重如此。(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春 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2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3 分) 2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表达的妙处。(4 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23-24 题。(5 分)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 子墨子自鲁之齐,即过故人。(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 子不若已①。”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 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②劝③我者也,何故止我?” (《墨子》) 【注】①不若已:不如停止。②如:应当。③劝:鼓励。 23.根据上面两段文字,概括孔子和墨子所具有的共同精神。(1 分) 答: 。 24.根据上面两段文字,评述孔子和墨子在实践道义过程中情感的差异。(4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2)遥襟俯畅, 。爽籁发而清风 生 (王勃《滕王阁序》) (3)四围山色中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 亭送别》)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 也》) (5)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论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乘彼危垣,以望复关”,有的人为了见到远方的恋人而登高;“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有的人为了让远方的亲人看到而登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的人为 了体验“山高我为峰”的感觉而登高. 站在高处,有的人会悲伤落泪,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有的人会心胸开阔,如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 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有的人会豪情万丈,如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 鳖,谈笑凯歌还”;有的人还会感受到“高处不胜寒”的孤寂落寞;有的人则会顾念低处需 要爱心浇灌的土地. 你登高是为了什么呢?站在高处的你,又会想到什么呢?请以“我站在高处”为题,写 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2)遥襟俯畅, 。爽籁发而清风 生, 。(王勃《滕王阁序》) (3)四围山色中, 。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 亭送别》) (4)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 也》) (5)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 。’” (《论语》) 四、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乘彼危垣,以望复关”,有的人为了见到远方的恋人而登高;“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有的人为了让远方的亲人看到而登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的人为 了体验“山高我为峰”的感觉而登高…… 站在高处,有的人会悲伤落泪,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有的人会心胸开阔,如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 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有的人会豪情万丈,如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 鳖,谈笑凯歌还”;有的人还会感受到“高处不胜寒”的孤寂落寞;有的人则会顾念低处需 要爱心浇灌的土地…… 你登高是为了什么呢?站在高处的你,又会想到什么呢?请以“我站在高处”为题,写 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 字。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磐安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统练二试题高三语文参考 答案 1.A(B棺椁gub,C纰漏pi,D俳句p6i) 2.D(A屯积一—囤积B登录一一登陆C游人如炽一一游人如织) 3.D(A项褒贬不当。“无出其右”没有能超过他的。古代以右为尊。B“大事宣传”强调的是宣传 的力度和重视程度,大肆:表示毫无顾忌(只用在消极方面):就是很夸张的描述,“大肆宣传”有夸 大和噱头之嫌.。此处应为大肆。℃杀回马枪:掉转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D瞻前顾后:形容 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4.A(B句式杂糅。“听到噩耗”或“噩耗传来”C“价格超过交易总额”不合逻辑。D语序不当 “虽然”放到“全国住房价格”前。) 5.C(前后照应) 6.鼓励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问题 7.示例 别人为了给我们送水爬了十八层楼,他前脚离开,我们立马‘砰’的一声把门关上,带给他的只会 是寒心。只要晚几秒关上门,别人的感觉就会不同 写岀“晚关J”的理由且理由恰当给3分;语言得体给1分,表达流畅给1分 8.D(因果颠倒,是由于“文化过度商业化”,才会有各种文化垃圾大量产生,文化生活充斥着低 俗的、恶俗的内容的现象。) 9.D(A、“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不会导致人们“把假恶丑的东西搬出来放大 注意文中的 “但是”,B、文章中没有提到“学术产品数量少”,这样的推导没有根据,C、作者提出这样的意见 是为了说明“文化过度商业化”已经突破了“真善美”的底线,无关“衡量人的品行”,D、这正是 对作者情感的准确把握。) 10.(1)内容要反映大众的痛苦和不幸,提示社会的丑恶:(2)思想要能给人启迪,指引人们走向 方向正确、境界崇高的未来:(3)情感要健康、积极向上,有激励人心的作用。(写岀意思相近的- 点给1分。)
磐安中学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统练二试题高三语文参考 答案
11.①线索作用 “鸟”在文中反复出现,贯穿起了整个故事(1分)。②暗示作用,这只“鸟” 叫“阿捷”,暗示退休老人错判的年轻人可能就是盲眼老人的儿子(1分) 12.(6分)①不爱鸟,却想得到那只叫“阿捷”的鸟;②因高价求购重拒而病倒,却意外获得;③ 获赠后却又轻易将鸟放飞:④得知因自己的错判而冤死狱中的阿捷,是或许就是盲眼老人口中的“捷 儿”。(每点1分,意对即可 好处:层层铺垫,步步设疑,推动情节发展(1分),使小说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1分) 13.(2分)表达了盲眼老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震惊、委屈、悲痛等复杂的感情(1分),以及对无常 命运的难以言说的感受(1分)。 14.(4分)盲眼老人:慈爱、友善、豁达、无私、坚忍。(2分。答对其中两个关键词,得1分:四 个,得满分)退休老人:古板、重情、有良知(或“勇于反思和忏悔”)。(2分。答对三个关键词中 的任意两个,得1分) 15.(6分)①盲眼老人对那只鸟的感情和态度,寄托了老人对阿捷的无尽眷念,表达了作者对人间 亲情的赞美; ②退休老人为放飞鸟所作的种种努力,体现了退休老人为错判而追悔不已,表达了作者对道德良知 的肯定与呼唤 ③盲眼老人对退休老人无心之错的宽容,退休老人为盲眼老人操办后事,表现了人性的善良,表达 了作者对人间大爱的歌颂 ④小说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无常命运的深沉感慨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满分;意对即可 16.B(理:申辩) 17.D(前一个为介词,替、给:第二个为判断词“是”。A项,均为介词,拿、用;B项均为代词: 他的,他们的;C项均为连词,表转折,却,但 18.A(陈敬宗上书皇帝请求革除国子监内部弊端陋习,不是在他任国子监司业时,而是在升任国子 监祭酒之后 19 让士千余人/每升堂听讲设馔会食整肃如朝廷/稍失容郎令待罪堂下(错一处扣1分,抑完为 20.(1)(4分)我是各位监生的老师和表率,却私底下去拜见得势的宦官,那我还有什么脸 面去面对各位监生? 【评分标准】“表”译为“表率”给1分,“私谒”译为“私底下去拜见”给1分,“何 以”译为“凭什么”或“还有什么脸面”给1分。语意完整通顺给1分 (2)(3分)敬宗整天举杯喝酒,从不看一眼歌伎。他严肃稳重到了这种地步。 【评分标准】“竟日”译为“整天”给1分,“盼”译为“看”给1分,“严重”译为“严肃 稳重”给1分
止) 20.(1)(4分)我是各位监生的老师和表率,却私底下去拜见得势的宦官,那我还有什么脸 面去面对各位监生? 【评分标准】“表” 译为“表率”给1分,“私谒” 译为“ 私底下去拜见”给1分,“何 以” 译为“凭什么”或“还有什么脸面”给1分。语意完整通顺给1分。 (2)(3分)敬宗整天举杯喝酒,从不看一眼歌伎。他严肃稳重到了这种地步。 【评分标准】“竟日”译为“整天”给1分,“盼”译为“看”给1分,“严重”译为“严肃 稳重”给1分
21.(3分)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2分,答出两点得1分)乐景写哀(反衬)(1分) 22.(4分)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或“天涯沦落之恨”)(2分)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如果春天 到了自己家乡,见到家乡的人到处寻找我,就告诉他们我正沦落江州受罪呢。诗人只有托春天向家 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愁苦,含蓄蕴藉。(2分,手法1分,效果分析1分) 23坚定地为理想而奋斗、献身(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1分) 24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充满着深深的怅惘。虽然“为义”的人很少,但墨子对实现自己的理想 充满信心,乐观而自信。孔子更具人情、人性,墨子更具英雄气。(4分) (1)庄生晓梦迷蝴蝶 蓝田日暖月生烟 2)逸兴遄飞 纤歌凝而白云遏 (3)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4)谷与鱼矍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 【参考文言译文】 陈敬宗,字光世,浙江慈溪人。永乐二年中进士。被选拔为庶吉士,到文渊阁进学,参与编修 永乐大典》。该书编撰完成后,被授刑部主事。又参与编修《五经四书大全》,又修纂《太祖实录》, 被授亍翰林院侍讲一职。因为母丧而离职回家。 宣德元年起用他编修两朝史实记录。第二年转任南京国子监司业。黄帝对他说:“侍讲这职务, 是清高显贵的位置;司业这职务,是学官的席位。职位虽然不高,但责任重大呀。”宣德九年,满了 一秩(十年),被提升为祭酒。正统三年上奏章说:“按照旧例,各位监生按入国子监的时间长短, 拨送给各个部门历事实习。近来,有些监生因事请假,耽误了好几年的时间,到了快拨送历事时才 赴监,(根本没有坐监学习)这实际上助长了奷猾懒惰的风气,请求按他们在国子监学习时间的长 短来安排(外放历事的)次序。近来又有些监生贪图眼前小利,愿意改就杂职,造成了读书人的学 风卑陋,这真不是小事,请求加以禁止。”皇帝同意了。 陈敬宗须蠡美丽,容貌端正,步态稳健,力求用老师的规范约束自己。立了教规 六个监馆有读书人一千多,毎当开堂听讲,或是设宴会餐时,都整齐有序,威严肃穆像朝堂上一样 士人稍有仪容上的失误,敬宗就让他们在堂下等待受责罚。下属害怕他的严厉,就用其他的事诬陷 他,把他讼告到法司。周忱和陈敬宗关系友好,说:“为什么不写奏硫来为自己辨白?”他替陈敬宗 写了初稿,言辞显得曲意将就。敬宗吃惊地说:“这不是欺骗君主吗?”终究也没有上麦硫,他被诬 告的事后来也终于真相大白 到了要考査官吏政绩的时候,陈敬宗进京师,宦官王振想见他,拉拢他,让周忱示意。陈敬 宗说:“我是各位监生的老师和表率,却私底下去拜见得势的宦官,那我还有什么脸面去面 对各位监生?”王振知道不能使他屈服,就送给他漂亮的丝织品、羊、酒,求他抄写程颐的 《四箴》,希望敬宗来道谢。敬宗写完,在后面署了名而已。把馈赠的礼品全部送还,最终 也没有去见王振。王直当时是吏部尚书,随口对他说:“先生任祭酒一职很久了,想接下来 推荐你做司寇。”敬宗说:“您是了解我的,现在能整天和天下有才华的人讨论切磋,难道不 是快乐的事情吗?”敬宗生性爱喝酒,能喝几斗而不醉。襄城伯侯李隆守备南京城,每次留 敬宗喝酒,召很多歌伎在旁边。敬宗整天举杯喝酒,从不看一眼歌伎。他严肃稳重到了这种 地步 正统十二年冬天,请求辞去官职,未得到允许。景泰元年九月,和尚书魏骥一同告老辞 官。住在家里轻易不外出。有被他接见的人,没有不因而感动奋起的。天顺三年五月辞世 享年八十三岁。去世后被授予礼部侍郎的官衔,谥号文定 当初,陈敬宗和李时勉同在翰林院,袁忠彻曾经观察过他们。拉着两个人并排说:“二 位日后功名将相等。”敬宗仪态魁梧,时勉相貌稍显丑陋,后来两人同时分别做了南京和北 京的祭酒。时勉平和宽容,敬宗则正直严厉。整个明代世人认为称得上贤明祭酒的,就只有 南边的陈敬宗和北边的李时勉
到了要考查官吏政绩的时候,陈敬宗进京师,宦官王振想见他,拉拢他,让周忱示意。陈敬 宗说:“我是各位监生的老师和表率,却私底下去拜见得势的宦官,那我还有什么脸面去面 对各位监生?”王振知道不能使他屈服,就送给他漂亮的丝织品、羊、酒,求他抄写程颐的 《四箴》,希望敬宗来道谢。敬宗写完,在后面署了名而已。把馈赠的礼品全部送还,最终 也没有去见王振。王直当时是吏部尚书,随口对他说:“先生任祭酒一职很久了,想接下来 推荐你做司寇。”敬宗说:“您是了解我的,现在能整天和天下有才华的人讨论切磋,难道不 是快乐的事情吗?”敬宗生性爱喝酒,能喝几斗而不醉。襄城伯侯李隆守备南京城,每次留 敬宗喝酒,召很多歌伎在旁边。敬宗整天举杯喝酒,从不看一眼歌伎。他严肃稳重到了这种 地步。 正统十二年冬天,请求辞去官职,未得到允许。景泰元年九月,和尚书魏骥一同告老辞 官。住在家里轻易不外出。有被他接见的人,没有不因而感动奋起的。天顺三年五月辞世, 享年八十三岁。去世后被授予礼部侍郎的官衔,谥号文定。 当初,陈敬宗和李时勉同在翰林院,袁忠彻曾经观察过他们。拉着两个人并排说:“二 位日后功名将相等。”敬宗仪态魁梧,时勉相貌稍显丑陋,后来两人同时分别做了南京和北 京的祭酒。时勉平和宽容,敬宗则正直严厉。整个明代世人认为称得上贤明祭酒的,就只有 南边的陈敬宗和北边的李时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