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 (出卷:语基海霞,语用廖洁,实用文华伟,文学作品本东,古文巧云,古诗姿君,论语高腾,作文及组 卷华伟,20090510)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选择题请按试题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表述题答在答题纸上,作文写在稿 纸上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跻身 畸形 放荡不羁 无稽之谈 熨贴 卖官鬻爵 瑕不掩瑜 C.勖勉 和煦 六畜兴旺 酗酒闹事 D.饯别 觇视 从谏如流 直栏横槛 A(A项全读j。B项“瑕不掩瑜”中的“瑜”读yu,不读y。C项“六畜兴旺”中的“畜”读chu 不读x。D项“觇视”中的“觇”读chan,不读jid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学生也开始肆意地调侃鲁迅时,文风又转向了另一极端:轻松愉悦已蜕变成了俗不可奈的无病呻 吟和不可救药的狭隘偏执 B.装饰公司优劣并存,装修材料鱼龙混杂,令许多业主颇为头痛,稍有不缜,就有可能跌入他们的陷 井 C.布什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的外交思想并非总是一成不变,单就最近的中美关系而言,双方在奥运舞 台上的外交探戈表演中,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D.凝神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整日笼罩在汽车摩托的暄嚣声中的都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陶冶 一种享受。 C(A项:奈一耐;B项:缜一慎,井一阱;D项:暄一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他要不装过激派的样子,怎么能成的了名,怎么能当得上今天的大使。(十 年河东,十年河西) B.他们不仅视若无睹,反而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把一切民族败类的恶根性融汇于一身。(沆瀣一气) C.诗歌的作用,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概括得清清楚楚,即“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眼下让诗教蔚然成风很有必要。(蔚为大观) D.行不行,就得看我的本事了。一锤子买卖,行,啥都好说;不行,不行也得行!(铁板上钉钉) A(B为虎作伥:比喻做恶人的帮凶,帮助恶人做坏事。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了一起 句中承接前面“反而助纣为虐”的意思应用“为虎作伥”。C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
1 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 (出卷:语基海霞,语用廖洁,实用文华伟,文学作品本东,古文巧云,古诗姿君,论语高腾,作文及组 卷华伟,20090510)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选择题请按试题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表述题答在答题纸上,作文写在稿 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跻.身 畸.形 放荡不羁. 无稽.之谈 B.驾驭. 熨.贴 卖官鬻.爵 瑕不掩瑜. C.勖.勉 和煦. 六畜.兴旺 酗.酒闹事 D.饯.别 觇.视 从谏.如流 直栏横槛. A(A 项全读 jī。B 项“瑕不掩瑜”中的“瑜”读 yú,不读 yù。C 项“六畜兴旺”中的“畜”读 chù, 不读 xù。D 项“觇视”中的“觇”读 chān,不读 jià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学生也开始肆意地调侃鲁迅时,文风又转向了另一极端:轻松愉悦已蜕变成了俗不可奈的无病呻 吟和不可救药的狭隘偏执。 B.装饰公司优劣并存,装修材料鱼龙混杂,令许多业主颇为头痛,稍有不缜,就有可能跌入他们的陷 井。 C.布什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的外交思想并非总是一成不变,单就最近的中美关系而言,双方在奥运舞 台上的外交探戈表演中,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D.凝神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整日笼罩在汽车摩托的暄嚣声中的都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陶冶, 一种享受。 C(A 项:奈—耐;B 项:缜—慎,井—阱;D 项:暄—喧。)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此一时,彼一时 .......。那时他要不装过激派的样子,怎么能成的了名,怎么能当得上今天的大使。(十 年河东,十年河西) B.他们不仅视若无睹,反而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把一切民族败类的恶根性融汇于一身。(沆瀣一气) C.诗歌的作用,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概括得清清楚楚,即“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眼下让诗教蔚然成风 ....很有必要。(蔚为大观) D.行不行,就得看我的本事了。一锤子买卖 .....,行,啥都好说;不行,不行也得行!(铁板上钉钉) A(B 为虎作伥:比喻做恶人的帮凶,帮助恶人做坏事。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了一起。 句中承接前面“反而助纣为虐”的意思应用“为虎作伥”。C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
形成风气。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D一锤子买卖:一次性交易,多指不 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铁板上钉钉:比喻说话算数,不能改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前,新华社发表调査文章,认为“山寨春晩”是2009年初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山寨春晚” 的出现,“山寨”这个2008年的网络热词发生了语义学上的变化 B.在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并最终演化为一场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中国沪深股市在整个农历鼠年都 与熊市为伴。站在牛年的门口,中国股市渴望牛市的回归,更期待回暖 C.普通人的命运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30年巨变,固然可以从多方面用多视角来观察,但其中最突 出的一点,莫过于亿万中国人从僵化中觉醒、从沉闷中复苏,中国社会真正充满希望地活跃起来 D.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 懈的斡旋取得的。 C(A.成分残缺“山寨这个2008年的网络热词”前加“使得”B.不合逻辑先回暖,后牛市回归.D杂 糅靠的是……取得的)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有些作品以传统的形式讲述有趣的故事,探讨深刻的人生意义 ②但其形式本身就蕴含深意,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③也有些作品主要以独特的形式取胜 ④都打破了戏剧要讲述完整故事的惯例 ⑤如戏中戏《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群像展示《群舞演员》 ⑥如易卜生、萧伯纳等人的剧作 ⑦新的形式不一定意味着杰作,杰作也并不一定要用新的形式 排序: ⑦①⑥③⑤④②(3分,错一处不得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世界上首部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日前由中国科学家编撰完成,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国际空白。该 书收录了自1978—2008年中国各地近4000种经济植物的基因组染色体资料,其中珍贵野生物种年龄超过 5000岁。 这部名为《中国主要经济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的图书,共5册,由南开大学教授陈瑞阳等编著。 课题组成员历经30年跋山涉水采集并研究整理,才汇集成了这套染色体图谱。这部著作不仅彻底扭转了 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的落后局面,赶上了世界发展水平,而且还新发现了271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 意义的多倍体、多倍体复合体和细胞型。 据了解,这些野生植物大多生长在人烟稀少的原始地带,采集和研究过程十分艰苦。“比如,柑橘祖 先或野生近缘种红河大翼橙生长在云南省的一个边远山区,从昆明出发,开车一周才能到。又如,有3种 野生稻分布在海南岛和云南的边远山区,要找到它们,没有相关科技工作者和当地人员协助几乎无法完 成。”陈瑞阳如是说。 (1)把这则消息缩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2分)
2 形成风气。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D 一锤子买卖:一次性交易,多指不 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铁板上钉钉:比喻说话算数,不能改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前,新华社发表调查文章,认为“山寨春晚”是 2009 年初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山寨春晚” 的出现,“山寨”这个 2008 年的网络热词发生了语义学上的变化。 B.在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并最终演化为一场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中国沪深股市在整个农历鼠年都 与熊市为伴。站在牛年的门口,中国股市渴望牛市的回归,更期待回暖。 C.普通人的命运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30 年巨变,固然可以从多方面用多视角来观察,但其中最突 出的一点,莫过于亿万中国人从僵化中觉醒、从沉闷中复苏,中国社会真正充满希望地活跃起来。 D.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 懈的斡旋取得的。 C(A.成分残缺 “山寨这个 2008 年的网络热词”前加“使得”B.不合逻辑 先回暖,后牛市回归.D 杂 糅 靠的是……取得的)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 分) ①有些作品以传统的形式讲述有趣的故事,探讨深刻的人生意义 ②但其形式本身就蕴含深意,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③也有些作品主要以独特的形式取胜 ④都打破了戏剧要讲述完整故事的惯例 ⑤如戏中戏《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群像展示《群舞演员》 ⑥如易卜生、萧伯纳等人的剧作 ⑦新的形式不一定意味着杰作,杰作也并不一定要用新的形式 排序: ⑦①⑥③⑤④②(3 分,错一处不得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 分) 世界上首部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日前由中国科学家编撰完成,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国际空白。该 书收录了自 1978—2008 年中国各地近 4000 种经济植物的基因组染色体资料,其中珍贵野生物种年龄超过 5000 岁。 这部名为《中国主要经济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的图书,共 5 册,由南开大学教授陈瑞阳等编著。 课题组成员历经 30 年跋山涉水采集并研究整理,才汇集成了这套染色体图谱。这部著作不仅彻底扭转了 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的落后局面,赶上了世界发展水平,而且还新发现了 271 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 意义的多倍体、多倍体复合体和细胞型。 据了解,这些野生植物大多生长在人烟稀少的原始地带,采集和研究过程十分艰苦。“比如,柑橘祖 先或野生近缘种红河大翼橙生长在云南省的一个边远山区,从昆明出发,开车一周才能到。又如,有 3 种 野生稻分布在海南岛和云南的边远山区,要找到它们,没有相关科技工作者和当地人员协助几乎无法完 成。”陈瑞阳如是说。 (1)把这则消息缩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5 个字。(2 分)
(2)从这则消息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试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10个字。(2分) (1)我国科学家编撰完成世界首部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关键词为“我国科学家”“世界首部 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每个关键词1分,共2分;超过规定字数扣1分。) (2)成功源自艰苦的奋斗。/孜孜以求才能成功。(2分,大意对即可:超过规定字数扣1分。)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针对“经典电影电视剧重拍之风”发表自己的看法。(80个字以内)(5分) 最近几年来,国产经典电影电视剧重拍之风盛行。《小兵张嘎》、《沙家浜》、《红灯记》、《林海雪原》 《铁道游击队》……短短几年时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红色经典电影、甚至老一辈人耳熟能详的几 部样板戏等都翻拍成了电视剧。上世纪早期的一些名家名作,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巴金的《家》、老 舍的《茶馆》等也被拿来翻拍。声势浩大的四大名著重拍计划成为2008年中国电视圈内最大的事。 【示例1】我认为应该禁止经典电影电视剧重拍。理由如下:①经典电影电视剧是经过时间的淘洗的 其艺术价值是永恒的:②重拍会导致金钱的浪费,而且重拍后的东西艺术价值不高。【示例2】我认为经典 电影电视剧必须重拍。理由如下:①由于受当时拍摄条件的限制,经典电影电视剧艺术上并不完美:②时 代的发展需要赋予经典新的意义,重拍是最好的方式。【示例3】我认为经典电影电视剧重拍需要慎重。理 由如下:①艺术上确实有不完美之处的经典电影电视剧,可以重拍;②对艺术水准已经很高的经典作品 应禁止重拍,以免浪费。(观点明确1分:言之成理、充分3分,只写出一点理由的给2分;表达简明准 确1分;共5分,超过规定字数扣1分。) 、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干细胞疗法首轮冲击波
3 26 字 (2)从这则消息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试用一句话概括,不超过 10 个字。(2 分) (1)我国科学家编撰完成世界首部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关键词为“我国科学家” “世界首部 植物基因组染色体图谱”,每个关键词 1 分,共 2 分;超过规定字数扣 1 分。) (2)成功源自艰苦的奋斗。/ 孜孜以求才能成功。(2 分,大意对即可;超过规定字数扣 1 分。)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针对“经典电影电视剧重拍之风”发表自己的看法。(80 个字以内)(5 分) 最近几年来,国产经典电影电视剧重拍之风盛行。《小兵张嘎》、《沙家浜》、《红灯记》、《林海雪原》、 《铁道游击队》……短短几年时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红色经典电影、甚至老一辈人耳熟能详的几 部样板戏等都翻拍成了电视剧。上世纪早期的一些名家名作,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巴金的《家》、老 舍的《茶馆》等也被拿来翻拍。声势浩大的四大名著重拍计划成为 2008 年中国电视圈内最大的事。 【示例 1】我认为应该禁止经典电影电视剧重拍。理由如下:①经典电影电视剧是经过时间的淘洗的, 其艺术价值是永恒的;②重拍会导致金钱的浪费,而且重拍后的东西艺术价值不高。【示例 2】我认为经典 电影电视剧必须重拍。理由如下:①由于受当时拍摄条件的限制,经典电影电视剧艺术上并不完美;②时 代的发展需要赋予经典新的意义,重拍是最好的方式。【示例 3】我认为经典电影电视剧重拍需要慎重。理 由如下:①艺术上确实有不完美之处的经典电影电视剧,可以重拍;②对艺术水准已经很高的经典作品, 应禁止重拍,以免浪费。(观点明确 1 分;言之成理、充分 3 分,只写出一点理由的给 2 分;表达简明准 确 1 分;共 5 分,超过规定字数扣 1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干细胞疗法首轮冲击波
大多数专家预测,干细胞能够可靠地用于替代受损细胞和组织之前,将需要迸行多年的实验室研究工 作。但是有些热衷于此事的人却认为,这个时限忽视了更多眼下的临床机会。这些研究人员想要开拓干细 胞自动移向肌体损伤处并投送生化物质保护其他细胞的能力。所以,尽管存在争议,他们却希望迅速步入 临床试验。在加州拉霍市伯纳姆研究所工作的埃文斯奈德声称:“些被认为在遥远的将来才能治疗的疾 病,现在更接近于我们的掌握之中了 干细胞一直被广泛地宣传为最终治疗诸如ALS和帕金森氏病之类神经变性疾病的方法。一般的设想 是,干细胞可经培育产生毎种疾病中丧失的特殊神经细胞,然后移植到要修复的神经系统中去。但是目前 研究人员对使干细胞分化为特殊细胞类别的信号知之甚少,他们也不能确定如何使移植细胞与相应的组织 和器官有效地融为一体 斯奈德认同细胞替代是—种令人振奋的未来景象。不过,他指出,除了替代损失的细胞外,干细胞还 有可以在治疗上加以利用的其他更微妙的作用。斯奈德有证据表明,在神经系统方面,干细胞能够作为“护 理员”护理患病的和受损的神经元,并使之恢复健康。 神经干细胞分泌的一些生化物质会使神经元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力,减少发炎和激励 血管生长。这些物质因素之一是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它似有保护分泌神经 递质多巴胺的细胞(帕金森氏病所损耗的物质)和运动神经元(ALS所摧残的物质)的作用 斯奈德的实验显示,从小鼠胎儿采集的神经干细胞分泌的GDNF能促进患帕金森氏病的试验小鼠康 复。最近,他的硏究小组发现,人的神经干细胞(源自流产胎儿大脑衍生的细胞系)可以从鼠脑侧迁移 到另一侧以回应受损组织所发出的痛苦信号。斯奈德认为,从治疗上利用这两种密切相关效应的可能性是 显而易见的。他说:“你不是在尝试替代损耗的细胞,而是在尝试保护那里的-切。 (材料来自《英语世界》2007年第1期) 8.下面对“干细胞疗法”理解有误的是() A.大多数学者认为“干细胞疗法”运用于临床实践还在于“遥远的将来”。 B.研究者认为应该开拓干细胞自动移向肌体损伤处并投送生化物质保护其他细胞的能力 C.干细胞疗法常被设想为两步:培育干细胞使之产生能清除病毒的特殊细胞,然后移植。 D.干细胞疗法有可能是最终治疗像ALS和帕金森氏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方法
4 大多数专家预测,干细胞能够可靠地用于替代受损细胞和组织之前,将需要进行多年的实验室研究工 作。但是有些热衷于此事的人却认为,这个时限忽视了更多眼下的临床机会。这些研究人员想要开拓干细 胞自动移向肌体损伤处并投送生化物质保护其他细胞的能力。所以,尽管存在争议,他们却希望迅速步入 临床试验。在加州拉霍市伯纳姆研究所工作的埃文·斯奈德声称:“一些被认为在遥远的将来才能治疗的疾 病,现在更接近于我们的掌握之中了。” 干细胞一直被广泛地宣传为最终治疗诸如 ALS 和帕金森氏病之类神经变性疾病的方法。一般的设想 是,干细胞可经培育产生每种疾病中丧失的特殊神经细胞,然后移植到要修复的神经系统中去。但是目前 研究人员对使干细胞分化为特殊细胞类别的信号知之甚少,他们也不能确定如何使移植细胞与相应的组织 和器官有效地融为一体。 斯奈德认同细胞替代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未来景象。不过,他指出,除了替代损失的细胞外,干细胞还 有可以在治疗上加以利用的其他更微妙的作用。斯奈德有证据表明,在神经系统方面,干细胞能够作为“护 理员”护理患病的和受损的神经元,并使之恢复健康。 神经干细胞分泌的一些生化物质会使神经元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力,减少发炎和激励 血管生长。这些物质因素之一是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它似有保护分泌神经 递质多巴胺的细胞(帕金森氏病所损耗的物质)和运动神经元(ALS 所摧残的物质)的作用。 斯奈德的实验显示,从小鼠胎儿采集的神经干细胞分泌的 GDNF 能促进患帕金森氏病的试验小鼠康 复。最近,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人的神经干细胞(源自流产胎儿大脑衍生的细胞系)可以从鼠脑一侧迁移 到另一侧以回应受损组织所发出的痛苦信号。斯奈德认为,从治疗上利用这两种密切相关效应的可能性是 显而易见的。他说:“你不是在尝试替代损耗的细胞,而是在尝试保护那里的一切。” (材料来自《英语世界》2007 年第 1 期) 8.下面对“干细胞疗法”理解有误的是( ) A.大多数学者认为“干细胞疗法”运用于临床实践还在于“遥远的将来”。 B.研究者认为应该开拓干细胞自动移向肌体损伤处并投送生化物质保护其他细胞的能力。 C.干细胞疗法常被设想为两步:培育干细胞使之产生能清除病毒的特殊细胞,然后移植。 D.干细胞疗法有可能是最终治疗像 ALS 和帕金森氏病等神经变性疾病的方法
C原文在第2段,“干细胞可经培育产生”的是“每种疾病中丧失的特殊神经细胞 干细胞疗法还不能很快临床化,可以作为其原因的一项是() A.干细胞疗法临床化还需要进行多年的实验室研究工作,目前还没有临床经验。 B.虽然研究人员对使干细胞分化为特殊细胞类别的信号了解得不少,但还需进一步证实。 C.对干细胞疗法,科学家们实际上还停留在设想和宣传的水平,并没有实际的研究。 D.对移植细胞与相应的组织和器官怎样有效地融为一体,目前也还没有实质性的研究成果。 DD,原文在第二段末尾;A,这不能算“原因”;B,原文是对“信号知之甚少”;C,从末段看来, 已有实际的研究。 10.对斯奈德所谓“更微妙的作用”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A.在神经系统方面,干细胞能够起到“护理”患病及受损神经元的作用。 B.神经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有保护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细胞和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C.用斯奈德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是尝试替代损耗的细胞,而是尝试着去保护 D.神经干细胞分泌的一些生化物质能起到减少发炎和激励血管生长的作用 B原文为“似有”。 11.请概括这篇短文关于“干细胞疗法”的两点信息。(3分) 干细胞疗法或可早日进入临床研究:干细胞疗法除了细胞替代外,还可起保护细胞的作用。(讲出一 点得1分,措词准确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亚米契斯 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 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土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 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 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 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5 C 原文在第 2 段,“干细胞可经培育产生”的是“每种疾病中丧失的特殊神经细胞”。 9.干细胞疗法还不能很快临床化,可以作为其原因的一项是( ) A.干细胞疗法临床化还需要进行多年的实验室研究工作,目前还没有临床经验。 B.虽然研究人员对使干细胞分化为特殊细胞类别的信号了解得不少,但还需进一步证实。 C.对干细胞疗法,科学家们实际上还停留在设想和宣传的水平,并没有实际的研究。 D.对移植细胞与相应的组织和器官怎样有效地融为一体,目前也还没有实质性的研究成果。 D D,原文在第二段末尾;A,这不能算“原因”;B,原文是对“信号知之甚少”;C,从末段看来, 已有实际的研究。 10.对斯奈德所谓“更微妙的作用”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 A.在神经系统方面,干细胞能够起到“护理”患病及受损神经元的作用。 B.神经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有保护分泌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细胞和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C.用斯奈德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是尝试替代损耗的细胞,而是尝试着去保护”。 D.神经干细胞分泌的一些生化物质能起到减少发炎和激励血管生长的作用。 B 原文为“似有”。 11.请概括这篇短文关于“干细胞疗法”的两点信息。(3 分) 干细胞疗法或可早日进入临床研究;干细胞疗法除了细胞替代外,还可起保护细胞的作用。(讲出一 点得 1 分,措词准确 1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亚米契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 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 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 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 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 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 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妺妺们的事情以及 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看 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 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竟有这样阴差 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 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別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 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 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 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 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6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 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 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 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 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 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竟有这样阴差 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 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 里住了 5 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 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 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 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 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 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 “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土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 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 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 外面天亮了 (摘自《精品小说》,有删改) 12.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 (3分)答:文章从西西洛急着赶去看护父亲写起,行文处处紧扣西西洛对父亲的细心照顾和看护, (1分)特别是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1分) 这些情节都充分表现了西西洛的善良、充满爱心的美好品质,进而表现出小说的主题。(1分) 3.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景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4分)答:开头“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烘托了主人公焦急、 忧虑的心情。(2分)结尾“外面天亮了”象征着主人公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使小 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2分) 14.小说的内容十分感人,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阅读感悟。(不超过30字)(3分 (3分)参考答案:超越亲情的爱,是更美好、更高尚、更可贵的人间之情。(符合小说的主题,言之 成理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1到2分。) 15.文中对病人有两处关于嘴唇的动作描写:①“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②“吃力地动着嘴 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试作探究。(4分) (4分)答:①你真是我的儿子吗?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既熟悉却又十分陌生?到底是我病糊涂了,还是 你认错人了呢?真是你吗,我的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2分) ②谢谢你了,善良的孩子!谢谢你这些天的照顾!谢谢你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 我就要走了,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回去吧,孩子,愿神保佑你,愿你幸福!(2分)(探究要符合 小说的情理,如①处应表现病人狐疑的心理,②处应表现病人感激的心理。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16.这篇小说描述了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情节安排十分精巧,试作分析。(6分) 答:小说的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十分精巧。(2分)西西洛悉心照料并且为之悲伤 落泪了五天的“父亲”竟然不是自己的父亲,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
7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 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 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 “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 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 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 外面天亮了。 (摘自《精品小说》,有删改) 12.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 分) (3 分)答:文章从西西洛急着赶去看护父亲写起,行文处处紧扣西西洛对父亲的细心照顾和看护, (1 分)特别是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1 分) 这些情节都充分表现了西西洛的善良、充满爱心的美好品质,进而表现出小说的主题。(1 分) 13.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景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 分) (4 分)答:开头“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烘托了主人公焦急、 忧虑的心情。(2 分)结尾“外面天亮了”象征着主人公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使小 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2 分) 14.小说的内容十分感人,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阅读感悟。(不超过 30 字)(3 分) (3 分)参考答案:超越亲情的爱,是更美好、更高尚、更可贵的人间之情。(符合小说的主题,言之 成理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 1 到 2 分。) 15.文中对病人有两处关于嘴唇的动作描写:①“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②“吃力地动着嘴 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试作探究。(4 分) (4 分)答:①你真是我的儿子吗?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既熟悉却又十分陌生?到底是我病糊涂了,还是 你认错人了呢?真是你吗,我的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2 分) ②谢谢你了,善良的孩子!谢谢你这些天的照顾!谢谢你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 我就要走了,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回去吧,孩子,愿神保佑你,愿你幸福!(2 分)(探究要符合 小说的情理,如①处应表现病人狐疑的心理,②处应表现病人感激的心理。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16.这篇小说描述了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情节安排十分精巧,试作分析。(6 分) 答:小说的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十分精巧。(2 分)西西洛悉心照料并且为之悲伤 落泪了五天的“父亲”竟然不是自己的父亲,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
还以“父亲”称呼,都出人意料。(2分)“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 模样”“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病人总是凝视着他”,以及西西洛的善良和爱心都使情节发 展又在情理之中。(2分) 古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草堂集序/李阳冰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 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 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 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干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 卢黄门云∶陈拾遗“橫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 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 是布衣負为朕知。非翥道义何以及些〖買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政。漬菓迢造人无知煮 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 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 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将东归蓬莱,仍羽人 驾丹邱耳。 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藁万卷,手集 未修,枕上授简,俾余为序。论《关睢》之义,始愧卜商;明《春秋》之辞,终惭杜预。 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累世不大曜 曜:闪耀光芒
8 还以“父亲”称呼,都出人意料。(2 分)“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 模样”“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病人总是凝视着他”,以及西西洛的善良和爱心都使情节发 展又在情理之中。(2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18 分) 草堂集序/李阳冰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 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 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 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 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 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 是布衣,名为朕知。非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 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 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 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将东归蓬莱,仍羽人, 驾丹邱耳。 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藁万卷,手集 未修,枕上授简,俾余为序。论《关睢》之义,始愧卜商;明《春秋》之辞,终惭杜预。 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 也。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累世不大曜. 曜:闪耀光芒
B.潜草诏诰,人无知耳 潜:私自 C.仍羽人,驾丹邱耳 仍:依靠,通过 D.俾余为序 俾:使 B(潜:秘密地、悄悄地。)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易姓与名 公之见廉将军孰与秦王 B.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天子知其不可留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 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B(A:连词:介词。C:他:难道。D:在;被。)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A.明《春秋》之义 B.御手调羹以饭之 C.乃赐金归之 D.耻为郑、卫之作 B(名词作动词。) 20.下列各句中,不能说明李白诗歌创作的风格与影响的一项是( A.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言多讽兴 B.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 C.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 D.论《关睢》之义,始愧卜商 D(是用来说明陈阳冰的写作的。)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 但权贵小人、正直之士同朝为官,小人的嫉恨就渐渐形成诽谤,劝勉的话反而不能听进,皇帝因而慢 慢疏远了太白公。(赋分点:丑正、害、用。各1分) (2)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 在朝列之上歌咏谪仙的歌辞,一共几百首,大多说的是公的不得志。(赋分点:赋、凡、得意。各1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氏。西凉国武昭王李暠的九代孙。世世出身高贵,代代地位显赫。中世时 因无辜的罪名,被贬谪流放到了西域,从此改变姓和名,然后就像从穷蝉到舜一样的五代期间,均是平民, 好几代不能显贵,这也是值得叹息的。神龙初年,回到蜀地,又指李树为姓,后又生下了伯阳(老子名耳, 又名聃,字伯阳)一样的儿子李白。临产这一夜,长庚星进入梦乡,故生下的儿子取名为白,又用太白给 他作字。世人认为是太白星的化身,这话不错啊。 太白公从来不读非圣贤的著述,以写郑、卫那样不雅正的作品为耻,所以他的著述大多像是天上神仙 的言辞。大凡他所写的,言辞大多寓讥刺寄托之意。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国风》《离骚》之后,能够赶得 上屈原、宋玉的,超越扬雄、司马相如的,千年以来,只有太白公一人。所以,当时的王公权贵追逐风尚, 各地长官结群而来,众贤人聚集起来极力推崇,如同鸟儿归向凤凰。卢黄门说:陈子昂“制止六朝以来的 颓废诗风,天下文章文采内容,突然间为之一变”。到了今日,诗歌之体,尚有梁陈两代宫廷诗的淫靡遗 风,到了太白公这里则大变,遗风彻底扫清。今古的文集,受阻遏不能流行的很多,唯有公的文章,气魄 宏伟,充塞天地之间,可以说得上是力能抗天地造化 天宝年间,唐玄宗下诏书,太白公被征辟到宫廷。皇帝亲自下辇车步迎,如同见到当年的“商山四皓”。 用七宝床赏赐食物,御手亲自调羹给他喝,并对他说:“你是一介平民,名字能够被我知晓,如果不是你 素有德行,怎么会有这样的境遇呢。”将他安置在金銮殿上,在翰林院中出入,向他咨询国政。秘密地让
9 B.潜.草诏诰,人无知耳 潜:私自 C.仍.羽人,驾丹邱耳 仍:依靠,通过 D.俾.余为序 俾:使 B(潜:秘密地、悄悄地。)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易姓与.名 公之见廉将军孰与.秦王 B.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天子知其.不可留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 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B(A:连词;介词。C:他;难道。D:在;被。)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A.明.《春秋》之义 B.御手调羹以饭.之 C.乃赐金归.之 D.耻.为郑、卫之作 B(名词作动词。) 20.下列各句中,不能说明李白诗歌创作的风格与影响的一项是( ) A.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言多讽兴 B.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 C.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 D.论《关睢》之义,始愧卜商 D(是用来说明陈阳冰的写作的。)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 但权贵小人、正直之士同朝为官,小人的嫉恨就渐渐形成诽谤,劝勉的话反而不能听进,皇帝因而慢 慢疏远了太白公。(赋分点:丑正、害、用。各 1 分) (2)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 在朝列之上歌咏谪仙的歌辞,一共几百首,大多说的是公的不得志。(赋分点:赋、凡、得意。各 1 分)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氏。西凉国武昭王李暠的九代孙。世世出身高贵,代代地位显赫。中世时 因无辜的罪名,被贬谪流放到了西域,从此改变姓和名,然后就像从穷蝉到舜一样的五代期间,均是平民, 好几代不能显贵,这也是值得叹息的。神龙初年,回到蜀地,又指李树为姓,后又生下了伯阳(老子名耳, 又名聃,字伯阳)一样的儿子李白。临产这一夜,长庚星进入梦乡,故生下的儿子取名为白,又用太白给 他作字。世人认为是太白星的化身,这话不错啊。 太白公从来不读非圣贤的著述,以写郑、卫那样不雅正的作品为耻,所以他的著述大多像是天上神仙 的言辞。大凡他所写的,言辞大多寓讥刺寄托之意。从夏商周三代以来,《国风》《离骚》之后,能够赶得 上屈原、宋玉的,超越扬雄、司马相如的,千年以来,只有太白公一人。所以,当时的王公权贵追逐风尚, 各地长官结群而来,众贤人聚集起来极力推崇,如同鸟儿归向凤凰。卢黄门说:陈子昂“制止六朝以来的 颓废诗风,天下文章文采内容,突然间为之一变”。到了今日,诗歌之体,尚有梁陈两代宫廷诗的淫靡遗 风,到了太白公这里则大变,遗风彻底扫清。今古的文集,受阻遏不能流行的很多,唯有公的文章,气魄 宏伟,充塞天地之间,可以说得上是力能抗天地造化。 天宝年间,唐玄宗下诏书,太白公被征辟到宫廷。皇帝亲自下辇车步迎,如同见到当年的“商山四皓”。 用七宝床赏赐食物,御手亲自调羹给他喝,并对他说:“你是一介平民,名字能够被我知晓,如果不是你 素有德行,怎么会有这样的境遇呢。”将他安置在金銮殿上,在翰林院中出入,向他咨询国政。秘密地让
他起草诏书,他人并不知晓。但权贵小人、正直之士同朝为官,小人的嫉恨就渐渐形成诽谤,劝勉的话反 而不能听进,皇帝因而慢慢疏远了太白公。公于是放浪形骸,纵情饮酒,以至于昏天黑地,任人毁谤。歌 咏之间,常常提起“东山”故事。又和贺知章、崔宗之等人自称是八仙游,称太白公为谪仙人。在朝列之 上歌咏谪仙的歌辞,一共几百首,大多说的是太白公的不得志。天子知道他不可能再留下,就赐金让他归 去。于是公就投奔到我的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那里,又邀请北海高天师到齐州紫极宫传授道箓。又准备 回到山东,到蓬莱去,想要通过仙人援引,到仙境去求仙修道 阳冰我在当涂当着县令,这并非我心里愿意,公不因为我处于偏远而嫌弃我,坐着一叶扁舟来拜访我 我正准备挂冠离去,公又得了疾病,草稿万卷,手稿未曾整理,他在枕席之上把手稿交付给我,让我作序。 要我来整理公的诗集并为它作序,我自愧不如像卜商作《诗经》序和杜预注《春秋》那样称职。 从安史之乱以来,太白公避乱八年。当时的著述,十分之九已丧失。现今所保存的,都是从他人之处 得来的。时年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日 (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22-23题。(6分) 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二绝(其二)/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22.这两首诗写景的顺序和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 都绘出了春天美妙的画面,但写景的顺序和角度不同:吴诗先从视觉状梨花、杨柳,再从听觉摹笙歌、 流莺;陈诗先从听觉交代市井声,再从视觉写晚日、杨柳。(每点2分) 23.从总体上看,这两首诗的感情基调都较明朗,但同中有异,不同的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2分) 不同点:吴诗情景合一,描绘了清明时节令人陶醉的春天美景,感情欢畅,基调明朗(1分):陈诗前 两句感情凄苦,令人怆然,但后两句感情高昂上扬,给人明丽清新之感。(1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问日:“子见夫子乎?“丈人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 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 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 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4.(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分) 长幼之节”在文中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 君王。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 “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 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鹏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赤壁赋》)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10 他起草诏书,他人并不知晓。但权贵小人、正直之士同朝为官,小人的嫉恨就渐渐形成诽谤,劝勉的话反 而不能听进,皇帝因而慢慢疏远了太白公。公于是放浪形骸,纵情饮酒,以至于昏天黑地,任人毁谤。歌 咏之间,常常提起“东山”故事。又和贺知章、崔宗之等人自称是八仙游,称太白公为谪仙人。在朝列之 上歌咏谪仙的歌辞,一共几百首,大多说的是太白公的不得志。天子知道他不可能再留下,就赐金让他归 去。于是公就投奔到我的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那里,又邀请北海高天师到齐州紫极宫传授道箓。又准备 回到山东,到蓬莱去,想要通过仙人援引,到仙境去求仙修道。 阳冰我在当涂当着县令,这并非我心里愿意,公不因为我处于偏远而嫌弃我,坐着一叶扁舟来拜访我。 我正准备挂冠离去,公又得了疾病,草稿万卷,手稿未曾整理,他在枕席之上把手稿交付给我,让我作序。 要我来整理公的诗集并为它作序,我自愧不如像卜商作《诗经》序和杜预注《春秋》那样称职。 从安史之乱以来,太白公避乱八年。当时的著述,十分之九已丧失。现今所保存的,都是从他人之处 得来的。时年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日。 (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 22—23 题。(6 分) 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二绝(其二)/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22.这两首诗写景的顺序和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4 分) 都绘出了春天美妙的画面,但写景的顺序和角度不同:吴诗先从视觉状梨花、杨柳,再从听觉摹笙歌、 流莺;陈诗先从听觉交代市井声,再从视觉写晚日、杨柳。(每点 2 分) 23.从总体上看,这两首诗的感情基调都较明朗,但同中有异,不同的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2 分) 不同点:吴诗情景合一,描绘了清明时节令人陶醉的春天美景,感情欢畅,基调明朗(1 分);陈诗前 两句感情凄苦,令人怆然,但后两句感情高昂上扬,给人明丽清新之感。(1 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 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 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 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 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4.(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 分) “长幼之节”在文中指老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拜见子路;“君臣之义”指有才能的人应出仕辅佐 君王。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2 分) “道”指儒家的政治主张,如施行仁义,恢复周礼等。“道之不行”的原因是有才能应该出仕以推行 自己的道义,如今,有才能的人却只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愿意出仕辅佐君王来推行道义。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赤壁赋》) (3)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