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卷201110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曝(bao)光 尽管(jin) 框( kuang)架 矫(jiao)枉过正 B.侮()辱 粳米(geng) 固执(zhi) 物阜(f)民丰 C.愜(qie)意 漩(xuan)涡纸屑(xie) 开门揖(yi)盗 D.压轴(zhou) 谰(1dn)言 颔首(han) 奴颜婢膝(be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两会”期间,如何让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享受与本地学生一样的学习机会、资助补贴, 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观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19日通过媒体向公众致谦,并承认展品被盗案和瓷器损坏等事件 暴露了平时管理工作的缺陷、漏洞和不到位 C.“现在的中国只有图书市场却没有文学界”的观点或许过于武断,但面对着秘史、耍酷文 学的喧嚣,厚重、原创作品的凋零,文学式微的呼喊已然绵亘多年 D.秋燥,是美丽的秋天最让人烦恼的事情了。秋季天高气爽,空气中水分减少,此时,唇 干口渴、咳嗽无痰、皮肤干涩等现象就显得很频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迎接佳节到来,国寿上海分公司和国际知名珠宝加工企业香港嘉麟金店,联手为鹤卡 客户推出了“钻石,献给我最爱的人”的大型惠赠活动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 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C.近日,81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消息路人皆 知,这一奖项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D.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 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广大农村消费者一方面热切期待“家电下乡”政策能够带来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各大 家电厂商也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下乡”的产品“质优价廉”。 B.据网络消息,“高额吸费电话”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行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 和声讯服务台收益分成的结果。 C.近期,铁道部党组在深入研究“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铁路 建设、经营和改革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思考 D.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通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重大文化工 程等多种手段,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瑞安中学 201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 10 月月考 语文试卷 2011.10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曝.(bào)光 尽.管(jǐn) 框.(kuàng)架 矫.(jiǎo)枉过正 B.侮.(wǔ)辱 粳.米(gēng) 固执.(zhí) 物阜.(fù)民丰 C.惬.(qiè)意 漩.(xuàn)涡 纸屑.(xiè) 开门揖.(yī)盗 D.压轴.(zhòu) 谰.(lán)言 颔.首(hàn) 奴颜婢.膝(bē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两会”期间,如何让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享受与本地学生一样的学习机会、资助补贴, 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观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B.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 19 日通过媒体向公众致谦,并承认展品被盗案和瓷器损坏等事件 暴露了平时管理工作的缺陷、漏洞和不到位。 C.“现在的中国只有图书市场却没有文学界”的观点或许过于武断,但面对着秘史、耍酷文 学的喧嚣,厚重、原创作品的凋零,文学式微的呼喊已然绵亘多年。 D.秋燥,是美丽的秋天最让人烦恼的事情了。秋季天高气爽,空气中水分减少,此时,唇 干口渴、咳嗽无痰、皮肤干涩等现象就显得很频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迎接佳节到来,国寿上海分公司和国际知名珠宝加工企业香港嘉麟金店,联手为鹤卡 客户推出了“钻石,献给我最爱的人”的大型惠赠..活动。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 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 ....的。 C.近日,81 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1 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消息路人皆 ... 知.,这一奖项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 D.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 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广大农村消费者一方面热切期待“家电下乡”政策能够带来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各大 家电厂商也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下乡”的产品“质优价廉”。 B.据网络消息,“高额吸费电话”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行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 和声讯服务台收益分成的结果。 C.近期,铁道部党组在深入研究“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铁路 建设、经营和改革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思考。 D.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通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重大文化工 程等多种手段,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5.下面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历史是前人创造的,但评说历史是后人的权利和义务。时光不可逆转,历史的原貌难以 完全恢复。 也希望借此对今天的世界产生积极的意义。以妇孺皆知的隋唐演义戏 说历史,那是以讹传讹的流俗,会使国人陷入对“贞观之治”更大的历史误区中 ①故只能剪裁其重要事件、突出其重大理念 ②以聚焦历史的重点,来表达对历史的理解和评说 ③特别是陈述一个历史时期以及政治生活 ④枝节蔓延、尤为复杂,良莠陈杂、不可胜举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 6.从以下6个词语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出50字。(4 分) 蒲公英避雷针记忆犹新钓饱满幸福 仔细观察下面题为“北极熊的家在哪里?”的漫画,写一段描述画面的文字,并表达你 的感想,不超过70字(5分) 北极 我就剩这点 立足之地了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①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社会在不断地转型,一步步走向复兴之 路。中国的文学随着时代在颠簸,几代人在适应,在试验,直至今天。今天的中国文学有着 它的热闹和华丽,我们欣赏着它的成就。但环顾四周,回头望去,我们的文学还存在相当大 的缺憾,不仅未坚挺于世界文学之林,就是在国内,社会和广大的读者仍不满意。我们需要 反省,这种反省是具备了一定实力后的意识,这种反省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历史把这一任务 扔给了我们,是我们当代作家的使命 ②我们的文学到了要求展示国家形象的时候。 ③如何才能展示国家形象?我谈不出更深的道理,我只是感觉,在面对着永恒和没有 永恒的局面时,我们的文学里中国文化的立场一定有了问题 ④我们一直在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无疑是真理,但一直是像标语一样只是 写在墙上没有刻在心上。好像如我们的许多事情样,说的不一定做,做的不一定说。可以 说,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心中并没有以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去从事写作。如果去问:我们 民族的”这三个字是什么内容?再问: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有多少人在研究甚至读
5.下面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历史是前人创造的,但评说历史是后人的权利和义务。时光不可逆转,历史的原貌难以 完全恢复。________,也希望借此对今天的世界产生积极的意义。以妇孺皆知的隋唐演义戏 说历史,那是以讹传讹的流俗,会使国人陷入对“贞观之治”更大的历史误区中。 ①故只能剪裁其重要事件、突出其重大理念 ②以聚焦历史的重点,来表达对历史的理解和评说 ③特别是陈述一个历史时期以及政治生活 ④枝节蔓延、尤为复杂,良莠陈杂、不可胜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6.从以下 6 个词语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出 50 字。(4 分) 蒲公英 避雷针 记忆犹新 钓 饱满 幸福 7.仔细观察下面题为“北极熊的家在哪里?”的漫画,写一段描述画面的文字,并表达你 的感想,不超过 70 字(5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①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社会在不断地转型,一步步走向复兴之 路。中国的文学随着时代在颠簸,几代人在适应,在试验,直至今天。今天的中国文学有着 它的热闹和华丽,我们欣赏着它的成就。但环顾四周,回头望去,我们的文学还存在相当大 的缺憾,不仅未坚挺于世界文学之林,就是在国内,社会和广大的读者仍不满意。我们需要 反省,这种反省是具备了一定实力后的意识,这种反省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历史把这一任务 扔给了我们,是我们当代作家的使命。 ② 我们的文学到了要求展示国家形象的时候。 ③ 如何才能展示国家形象?我谈不出更深的道理,我只是感觉,在面对着永恒和没有 永恒的局面时,我们的文学里中国文化的立场一定有了问题。 ④ 我们一直在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无疑是真理,但一直是像标语一样只是 写在墙上没有刻在心上。好像如我们的许多事情一样,说的不一定做,做的不一定说。可以 说,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心中并没有以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去从事写作。如果去问:我们 “民族的”这三个字是什么内容?再问: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有多少人在研究甚至读
过?我们常在抱怨外国对我们的文学了解不如我们对外国文学的了解而我们自己又了解多 少我们传统的东西?我们没有坚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立场,我们的血液里没有了中国的哲学 美学,虽然使用的是汉语,但中国的味道不足,这是必然的。 ⑤我们的文学到了不应只面对中国人,也要面对全部人类去写作的时候。当面对着全 部人类的时候,以什么样的面目去面对?我们之所以久久没有我们的文化立场,是我们民族 的苦难太多,经历了外来的和内部的种种磨难,我们是不如人又极力要改变处境,当我们觉 醒了,需要站起来的时候,必然就得倾诉。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倾诉,我们诉说 自己的丑陋,这样,我们习惯了这种倾诉,也养成了外面世界寻找我们就要听我们倾诉的习 惯。我们需要倾诉我们的苦难和种种丑陋去唤醒民众,但这如岀售能源换取富裕样,它不 能保障长久的富裕和尊严。现在,当我们要面对全部人类,我们要有我们建立在中国文化立 场上的独特的制造,这个制造不再只符合中国的需要,而要符合全部人类的需要,也就是说 为全部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我们的一些经验和想法。即便这种制造还不大,哪怕是一个手电 筒,但这手电筒是中国的,在世界上是唯一的,而不是别人用打火机了,我们还津津乐道着 松节油,或者只是在说我们多么可怜呀还用着松节油,或者只去组装别人的打火机 ⑥我没有理性分析的能力,我只是感觉我们得调整我们的思维,这就是,我们的文学 应该面对全部人类,而不仅仅只是中国。在面对全部人类时,我们要有中国文化的立场,去 提供我们生存状况下的生存经验,以此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展示我们的国家形象。可能这样 的工作将很艰难,但如果从现在起,经过一代两代作家的努力,我们的文学才能坚挺于世界 文学之林,成为世界文学的部分 ⑦所以,我们要保护有着中国文学立场的文学原创 对“我们需要反省现在的中国文学”的理由,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古代的中国文学相比,今天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缺憾 B.今天的中国文学虽然成就斐然,但至今未能坚挺于世界文学之林 C.反省是具备了一定实力后的意识,而走向复兴的中国在各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D.尽管今天的中国文学热闹而华丽,但社会和广大读者仍不满意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 A.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一直在适应着社会的转型,虽然涌现了许多反映时代生活的 优秀作品,但这些作品都缺乏中国文化的立场 B.作者认为,从社会发展和文学自身发展等方面,都要求今天的中国文学能在世界文学 的舞台上展示国家形象。 C.作者认为,我们要充分认识民族与世界的关系,钻研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从而获得 面向世界写作的能力。 D.只要经过几代作家的努力,我们的文学就能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为全人类提供我 们生存状态下的生存经验。 10.请概括说明“我们的文学里中国文化的立场”出现了哪些问题。(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陌生人
过?我们常在抱怨外国对我们的文学了解不如我们对外国文学的了解,而我们自己又了解多 少我们传统的东西?我们没有坚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立场,我们的血液里没有了中国的哲学、 美学,虽然使用的是汉语,但中国的味道不足,这是必然的。 ⑤ 我们的文学到了不应只面对中国人,也要面对全部人类去写作的时候。当面对着全 部人类的时候,以什么样的面目去面对?我们之所以久久没有我们的文化立场,是我们民族 的苦难太多,经历了外来的和内部的种种磨难,我们是不如人又极力要改变处境,当我们觉 醒了,需要站起来的时候,必然就得倾诉。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倾诉,我们诉说 自己的丑陋,这样,我们习惯了这种倾诉,也养成了外面世界寻找我们就要听我们倾诉的习 惯。我们需要倾诉我们的苦难和种种丑陋去唤醒民众,但这如出售能源换取富裕一样,它不 能保障长久的富裕和尊严。现在,当我们要面对全部人类,我们要有我们建立在中国文化立 场上的独特的制造,这个制造不再只符合中国的需要,而要符合全部人类的需要,也就是说 为全部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我们的一些经验和想法。即便这种制造还不大,哪怕是一个手电 筒,但这手电筒是中国的,在世界上是唯一的,而不是别人用打火机了,我们还津津乐道着 松节油,或者只是在说我们多么可怜呀还用着松节油,或者只去组装别人的打火机。 ⑥ 我没有理性分析的能力,我只是感觉我们得调整我们的思维,这就是,我们的文学 应该面对全部人类,而不仅仅只是中国。在面对全部人类时,我们要有中国文化的立场,去 提供我们生存状况下的生存经验,以此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展示我们的国家形象。可能这样 的工作将很艰难,但如果从现在起,经过一代两代作家的努力,我们的文学才能坚挺于世界 文学之林,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⑦所以,我们要保护有着中国文学立场的文学原创。 8.对“我们需要反省现在的中国文学”的理由,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古代的中国文学相比,今天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缺憾。 B.今天的中国文学虽然成就斐然,但至今未能坚挺于世界文学之林。 C.反省是具备了一定实力后的意识,而走向复兴的中国在各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D.尽管今天的中国文学热闹而华丽,但社会和广大读者仍不满意。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 A.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一直在适应着社会的转型,虽然涌现了许多反映时代生活的 优秀作品,但这些作品都缺乏中国文化的立场。 B.作者认为,从社会发展和文学自身发展等方面,都要求今天的中国文学能在世界文学 的舞台上展示国家形象。 C.作者认为,我们要充分认识民族与世界的关系,钻研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从而获得 面向世界写作的能力。 D. 只要经过几代作家的努力,我们的文学就能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为全人类提供我 们生存状态下的生存经验。 10.请概括说明“我们的文学里中国文化的立场”出现了哪些问题。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陌生人
法]普鲁斯特 多米尼克坐在熄灭的炉火旁边等待他宴请的宾客。毎天晩上,他都要邀请几位爵爷和一 些风趣的人跟他共进晚餐。由于出身高贵,富裕而且好客,他从来不会孤单。火把尚未点慾 屋子里的日光已经颓然消逝 突然间,他听到个声音,一个遥远而又贴近的声音对他说:“多米尼克。”——他分 明听到那声音在呼唤,在很远又很近的地方呼唤:“多米尼克。”他吓得浑身冰凉。他从未听 见过这种声音,可这声音多么熟悉,他清楚地分辨出那是一个受害者,一个已经死去、出身 高贵的受害者的声音。他寻思自己究竟犯下了哪条旧时罪孽却又想不起来。然而这声音的语 调分明在谴责一种罪恶,一种无疑是他在不知不觉中犯下而又负有责任的罪恶一—他的悲 哀和恐惧便是明证。他抬起眼睛,看见他面前站着一个严肃而又亲切,模样混沌不清而又动 人心魄的陌生人。多米尼克用几句充满敬意的话向他的那个忧郁而又自信的权威致意 多米尼克,难道我是你唯没有邀请参加晚宴的人吗?你想用我来弥补旧日的过失 那是错误的。当你衰老的时候,我要给你介绍从未来过这里的其他人。 “我邀请你参加晚宴。”多米尼克带着他也不明白的诚挚回答道。 谢谢。”陌生人说。 他的戒指底座没有印刻任何徽饰,他通过言语传递的思想不曾结出锋利闪光的寒霜。然 而多米尼克对他那亲如手足而又强劲有力的目光一见如故,陶醉在一种不可言喻的幸福之 中。“不过,如果你想把我留在你的身边,你就必须打发走其他客人 多米尼克听见客人在敲门。火把尚未点燃,屋里一片漆黑。 我不能把他们打发走〃多米尼克回答,“我害怕单独一人。 其实,跟我在一起你还是单独一人〃陌生人悲哀地说,“可是你必须挽留我,你从前 错怪了我,你必须弥补。比起他们来我更喜欢你,让我教你怎样谢绝他们。当你衰老的时候, 他们是不会来的 我不能。”多米尼克说 他明白自己刚才牺牲的是一种高高的幸福,遵奉的是一种不可推脱而又庸俗不堪的习 俗,他为服从这种习俗所付出的代价根本没有乐趣可言 赶快选择吧。”陌生人傲慢地恳求道。 多米尼克去为客人开门,与此同时他头也不敢回地问陌生人: “你究竟是谁? 已经消失的陌生人对他说 你今天晚上牺牲我去服从这种习俗,到了明天你给我造成的伤口流出的鲜血将会更 多。你遵奉的习俗一次比一次专横,它毎天都使你离我更远,迫使你给我带来更大的痛苦。 你很快就会杀死我,你再也见不到我了。然而比起其他人来,你欠我更多,在不久的将来, 这些人会抛弃你。我与你融为一体而又始终离你很远,我已经几乎不存在了。我是你的灵魂 我就是你本人。” 客人们进来了,他们走进餐厅,多米尼克想把他与失踪的来访者的谈话讲出来,然而 看到晚宴主人的一脸烦恼和显而易见的疲惫,吉罗拉莫(注:客人)不想让大家和多米尼克 本人扫兴,他用这样的结论打断多米尼克的话题
[法]普鲁斯特 多米尼克坐在熄灭的炉火旁边等待他宴请的宾客。每天晚上,他都要邀请几位爵爷和一 些风趣的人跟他共进晚餐。由于出身高贵,富裕而且好客,他从来不会孤单。火把尚未点燃, 屋子里的日光已经颓然消逝。 突然间,他听到一个声音,一个遥远而又贴近的声音对他说:“多米尼克。”——他分 明听到那声音在呼唤,在很远又很近的地方呼唤:“多米尼克。”他吓得浑身冰凉。他从未听 见过这种声音,可这声音多么熟悉,他清楚地分辨出那是一个受害者,一个已经死去、出身 高贵的受害者的声音。他寻思自己究竟犯下了哪条旧时罪孽却又想不起来。然而这声音的语 调分明在谴责一种罪恶,一种无疑是他在不知不觉中犯下而又负有责任的罪恶——他的悲 哀和恐惧便是明证。他抬起眼睛,看见他面前站着一个严肃而又亲切,模样混沌不清而又动 人心魄的陌生人。多米尼克用几句充满敬意的话向他的那个忧郁而又自信的权威致意。 “多米尼克,难道我是你唯一没有邀请参加晚宴的人吗?你想用我来弥补旧日的过失, 那是错误的。当你衰老的时候,我要给你介绍从未来过这里的其他人。” “我邀请你参加晚宴。”多米尼克带着他也不明白的诚挚回答道。 “谢谢。”陌生人说。 他的戒指底座没有印刻任何徽饰,他通过言语传递的思想不曾结出锋利闪光的寒霜。然 而多米尼克对他那亲如手足而又强劲有力的目光一见如故,陶醉在一种不可言喻的幸福之 中。“不过,如果你想把我留在你的身边,你就必须打发走其他客人。” 多米尼克听见客人在敲门。火把尚未点燃,屋里一片漆黑。 “我不能把他们打发走,”多米尼克回答,“我害怕单独一人。” “其实,跟我在一起你还是单独一人,”陌生人悲哀地说,“可是你必须挽留我,你从前 错怪了我,你必须弥补。比起他们来我更喜欢你,让我教你怎样谢绝他们。当你衰老的时候, 他们是不会来的。” “我不能。”多米尼克说。 他明白自己刚才牺牲的是一种高高的幸福,遵奉的是一种不可推脱而又庸俗不堪的习 俗,他为服从这种习俗所付出的代价根本没有乐趣可言。 “赶快选择吧。”陌生人傲慢地恳求道。 多米尼克去为客人开门,与此同时他头也不敢回地问陌生人: “你究竟是谁?” 已经消失的陌生人对他说: “你今天晚上牺牲我去服从这种习俗,到了明天你给我造成的伤口流出的鲜血将会更 多。你遵奉的习俗一次比一次专横,它每天都使你离我更远,迫使你给我带来更大的痛苦。 你很快就会杀死我,你再也见不到我了。然而比起其他人来,你欠我更多,在不久的将来, 这些人会抛弃你。我与你融为一体而又始终离你很远,我已经几乎不存在了。我是你的灵魂, 我就是你本人。” 客人们进来了,他们走进餐厅,多米尼克想把他与失踪的来访者的谈话讲出来,然而, 看到晚宴主人的一脸烦恼和显而易见的疲惫,吉罗拉莫(注:客人)不想让大家和多米尼克 本人扫兴,他用这样的结论打断多米尼克的话题:
永远不要单独一个人待着,忧郁是孤独的产物。” 接着,大家重又开始饮酒;多米尼克毫无喜悦地与人交谈,然而他却得到了所有到场的 显赫贵客的一致恭维 11.分析两处画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2.“头也不敢回”表现了多米尼克怎样的心理?(3分) 13.小说中的陌生人实为多尼米克本人,文章却以陌生人和多尼米克之间的对话来展开情节 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4分) 14.小说以“陌生人”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4分) 15.多米尼克会改变自己以后的生活吗?请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加以探究。(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①,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 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日:“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 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 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日:“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 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 友,其友识之,日:“汝非豫让邪?”日:“我是也。”其友为泣日:“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 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 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 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日:“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 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 让日:“頁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于智伯圓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 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 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 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日:“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
“永远不要单独一个人待着,忧郁是孤独的产物。” 接着,大家重又开始饮酒;多米尼克毫无喜悦地与人交谈,然而他却得到了所有到场的 显赫贵客的一致恭维。 11.分析两处画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头也不敢回”表现了多米尼克怎样的心理?(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中的陌生人实为多尼米克本人,文章却以陌生人和多尼米克之间的对话来展开情节, 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说以“陌生人”为题,有哪些深刻意蕴?(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多米尼克会改变自己以后的生活吗?请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加以探究。(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①,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 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 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 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 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 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 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 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 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 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 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 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 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 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 涕泣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范氏、中行氏:春秋时晋国大夫,与智伯、赵、韓、魏合称“晋国六卿″。 16.对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问涂厕之刑人 执:抓住 B.委质而臣事襄子 质:作人质 C.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数:责备 D.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掩:遮掩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以刺襄子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B.何乃残身苦形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名既成矣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D.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18.下列各项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豫让曾事奉范、中行氏,得不到重用,而在智伯处受到尊宠。文章开篇便挑明了豫让与 智伯的关系,为下文剌杀赵襄子作了铺垫 B.豫让两次刺杀赵襄子都未成功,一次隐于厕所,一次藏于桥下。但因为赵襄子“心动” “马惊”使得刺杀失败,这两处的细节交待,突出了事件的传奇色彩。 C.豫让两次刺杀前的准备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第一次甘为“刑人”,第二次更是不惜毁容 自残。这都说明了豫让报仇意志坚定,不惜牺牲,用尽一切手段。 D.赵襄子与豫让虽为敌对双方,但更是一对知己。赵襄子明知豫让是刺客,却为其忠义所 感动:豫让虽欲刺杀赵襄子,实则为了彰显为人臣的忠义,赵襄子的死并不是他的目的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 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3分) ②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点绛唇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 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 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2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范氏、中行氏:春秋时晋国大夫,与智伯、赵、韓、魏合称“晋国六卿”。 16.对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执.问涂厕之刑人 执:抓住 B.委质.而臣事襄子 质:作人质 C.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责备 D.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 掩:遮掩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以.刺襄子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B.何乃.残身苦形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名既.成矣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D.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18.下列各项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豫让曾事奉范、中行氏,得不到重用,而在智伯处受到尊宠。文章开篇便挑明了豫让与 智伯的关系,为下文剌杀赵襄子作了铺垫。 B.豫让两次刺杀赵襄子都未成功,一次隐于厕所,一次藏于桥下。但因为赵襄子“心动”、 “马惊”使得刺杀失败,这两处的细节交待,突出了事件的传奇色彩。 C.豫让两次刺杀前的准备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第一次甘为“刑人”,第二次更是不惜毁容 自残。这都说明了豫让报仇意志坚定,不惜牺牲,用尽一切手段。 D.赵襄子与豫让虽为敌对双方,但更是一对知己。赵襄子明知豫让是刺客,却为其忠义所 感动;豫让虽欲刺杀赵襄子,实则为了彰显为人臣的忠义,赵襄子的死并不是他的目的。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 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 分) 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3 分) ②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21—22 题。(7 分) 点绛唇 林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 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 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2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
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22.这首词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子日:“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3.子贡的话反映了一些学习者的通病,请作简要说明。(2分) 24.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可见他并不忽视“述”,但这里却说“欲无言”,你怎么理解? 请作简要分析。(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且尔言过矣, 是谁之过与?(《论语》) (2)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王勃《滕王阁序》) (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庄子《逍遥游》) (5)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折腾”的字典义有三:1翻过来倒过去;2反复做某事;3折磨。现实生活中“折腾 现象不少。某女星整容,把自己折腾得笑肌僵硬,神情呆滞;有人则用地沟油折腾岀食品油, 堂而皇之地打入餐饮市场。而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折腾岀-部煌煌巨著《红楼 梦》;八十多岁的袁隆平一生都在折腾着种水稻,最近,又折腾出水稻亩产突破900公斤 能多养活几亿人。…社会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折腾,关于“折腾”,你又有着怎样的人生 经历与思考呢? 请以“折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作文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内;④ 严禁抄袭
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3 分) 22.这首词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4 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 分)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3.子贡的话反映了一些学习者的通病,请作简要说明。(2 分) 24.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可见他并不忽视“述”,但这里却说“欲无言”,你怎么理解? 请作简要分析。(3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且尔言过矣, , ,是谁之过与?(《论语》) (2)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王勃《滕王阁序》) (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庄子《逍遥游》) (5)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四、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折腾”的字典义有三:1.翻过来倒过去;2.反复做某事;3.折磨。现实生活中“折腾” 现象不少。某女星整容,把自己折腾得笑肌僵硬,神情呆滞;有人则用地沟油折腾出食品油, 堂而皇之地打入餐饮市场。而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折腾出一部煌煌巨著《红楼 梦》;八十多岁的袁隆平一生都在折腾着种水稻,最近,又折腾出水稻亩产突破 900 公斤, 能多养活几亿人。……社会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折腾,关于“折腾”,你又有着怎样的人生 经历与思考呢? 请以“折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 800 字;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③作文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内;④ 严禁抄袭
2011学年第一学期瑞安中学十月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2011.10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A(B.“粳”读jngC.“漩”读 xuon D.“婢”读bi) 2.C(A.观注—一关注B.致谦—一致歉D.频烦一一频繁) 3.D(A.惠赠,敬辞,指对方授予(财物)。B.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 但是可以原谅。应该为“无可非议”。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 理。C.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D.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 而弄得不伦不类。) 语序不当,“广大农村消费者”要放在“一方面”后。B.“是因为……的结果 这个句子,由“因为 和“是……的结果”两个句子杂糅而成,可删去“因为”或 “是……的结果”。D.成分残缺。应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前加上“建 5.C(语段的中心话题是“应如何评说历史”,基本观点是要借评说历史“产生积极的意义”, 就应“聚焦历史的重点”。扣住表强调和因果关联的“特别是”“故只能”) 6.(4分)例:①蒲公英的幸福,就是乘着夜风朝远方飞翔,昨天的生活似乎还记忆犹新, 新种子又将在一日日的晨风中渐渐饱满 ②幸福是什么?是像蒲公英一样能够自由飞翔:是像避雷针一样能够挡住雷电:是像孤舟渔 翁一样怡然垂钓。 7.(5分)示例:北极的茫茫大海上,零星地漂着几块薄薄的浮冰,一只北极熊战战兢兢地 站在一块浮冰上,就像是趴在已经沉没的船上的一块薄板上,随时都会有没顶之灾。它痛彻 心扉地大哭:“我就剩这点立足之地了!”(它又惊又怕,冷汗飞溅:“天哪,我就剩这点立足 之地了!”(3分。描述三个方面:北极海面冰少,北极熊立足之地小,北极熊的哭喊。)这 幅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气候变暖的极大危害。冰川融化了,北极熊失去了家园,人类又岂能 独善?保护环境迫在眉睫。(2分。点岀:气候变暧危害大、保护环境。)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C(“具备一定实力”是反省的条件,而不是反省的理由) 9.B.(A.作者只是认为“我们的文学里中国文化的立场一定有了问题”并不是认为“这些 作品都缺乏”中国文化的立场。C“钻研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与“获得面向世界写作的能 力”没有必然的关系。D.错在“只要……就……”是充要条件的表达格式,太过绝对,与 原文有出入) 10.(3分)①缺乏民族性,没有坚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立场,民族文化的味道。②缺乏独创 性,没有建立在中国文化立场上的独特的创造。 (二)(20分) 1.(3分)点明故事发生的环境:表明时间的流逝,推进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内心的孤单 和空虚。(出1点得1分)
2011 学年第一学期瑞安中学十月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011.10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A (B.“粳”读 jīng C.“漩”读 xuón D.“婢”读 bì) 2.C (A.观注——关注 B.致谦——致歉 D.频烦——频繁) 3.D (A.惠赠,敬辞,指对方授予(财物)。B.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 但是可以原谅。应该为“无可非议”。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 理。C.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D.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 而弄得不伦不类。) 4.C (A.语序不当,“广大农村消费者”要放在“一方面”后。B.“是因为……的结果” 这个句子,由“因为……”和“是……的结果”两个句子杂糅而成,可删去“因为”或 “是……的结果”。 D.成分残缺。应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前加上“建 立”。) 5.C(语段的中心话题是“应如何评说历史”,基本观点是要借评说历史“产生积极的意义”, 就应“聚焦历史的重点”。扣住表强调和因果关联的“特别是”“故只能”) 6.(4 分)例:①蒲公英的幸福,就是乘着夜风朝远方飞翔,昨天的生活似乎还记忆犹新, 新种子又将在一日日的晨风中渐渐饱满。 ②幸福是什么?是像蒲公英一样能够自由飞翔;是像避雷针一样能够挡住雷电;是像孤舟渔 翁一样怡然垂钓。 7.(5 分)示例:北极的茫茫大海上,零星地漂着几块薄薄的浮冰,一只北极熊战战兢兢地 站在一块浮冰上,就像是趴在已经沉没的船上的一块薄板上,随时都会有没顶之灾。它痛彻 心扉地大哭:“我就剩这点立足之地了!”(它又惊又怕,冷汗飞溅:“天哪,我就剩这点立足 之地了!”(3 分。描述三个方面:北极海面冰少,北极熊立足之地小,北极熊的哭喊。)这 幅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气候变暖的极大危害。冰川融化了,北极熊失去了家园,人类又岂能 独善?保护环境迫在眉睫。(2 分。点出:气候变暖危害大、保护环境。)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9 分) 8.C(“具备一定实力”是反省的条件,而不是反省的理由) 9.B.(A.作者只是认为“我们的文学里中国文化的立场一定有了问题”并不是认为“这些 作品都缺乏”中国文化的立场。C“钻研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与“获得面向世界写作的能 力”没有必然的关系。D. 错在“只要……就……”是充要条件的表达格式,太过绝对,与 原文有出入) 10.(3 分)①缺乏民族性,没有坚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立场,民族文化的味道。 ②缺乏独创 性,没有建立在中国文化立场上的独特的创造。 (二)(20 分) 11.(3 分)点明故事发生的环境;表明时间的流逝,推进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内心的孤单 和空虚。(写出 1 点得 1 分)
12.(3分)既希望与自己的灵魂独处,又无法摆脱众人一起热闹又空虚的社交生活的矛盾 (羞惭)心理。(写出“希望与自己的灵魂独处”得1分,写出“无法摆脱与众人一起的社 交生活”得1分,写出“羞惭(矛盾y得1分) 13.(4分)(1)对话形式使小说故事性更强,更具吸引力。(2)这种对话的形式,把多尼 米克的精神世界具体化,使之成为一个与肉体相对立的存在,表明了灵魂对一个人的重要。 (3)对话拉大了多尼米克与他内心的距离,使人物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肉 体与灵魂相分离的状况。(4)使全文具有一种“虚幻”的色彩。(写出1给2分,写出任 意2点即得满分) 14.(4分)(1)陌生人就是多尼米克本人,是多尼米克的灵魂。一个人对自己的灵魂是陌 生的,可见肉体和精神分离之远,揭示了多尼米克内心的空虚。(2)是对当时贵族(上流) 阶层看似热闹浮华而精神世界极度空虚麻木的生活的讽刺。(3)作者试图告诉我们,人要学 会与自己的灵魂相处,不要让灵魂成了自己的陌生人。与灵魂的独处是高贵而幸福的,而浑 浑噩噩的热闹才是真正的空虚孤独。(出1点得2分,出2点得4分) 15.(6分)观点一:会改变。文中写道,多米尼克对“那目光一见如故,陶醉在一种不可 言喻的幸福之中”,说明他感受到了与灵魂相处时的幸福,同时他也明白自己“遵奉的是一 种不可推脱而又庸俗不堪的习俗”,“根本没有乐趣可言”,所以当客人们到来时,他们看到 的是晚宴主人“一脸烦恼和显而易见的疲惫”,“毫无喜悦地与人交谈”。以上可见,那天晚 上陌生人的来访可能唤醒了他心中残存的灵魂,使他清醒,并去思考追寻“高尚的幸福” 观点二:不会改变。他“出身高贵,富裕而且好客”,尽管那天晚上他对“那目光一见如故 感受到了与灵魂相处时的不可言喻的幸福,他也明白自己“遵奉的是一种不可推脱而又庸俗 不堪的习俗”,“根本没有乐趣可言”,但是,他还是坚持不能把客人打发走,害怕单独 人。晚宴上,他虽然“毫无喜悦地与人交谈”。却得到了所有到场的显赫贵客的一致恭维ε 由此可见,尽管他的内心可能受到了震动,但还是无法改变生活的状态。(观点1分,引 用文中的句子至少两处并加以正确阐释4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9分) 16.B(质:归顺称臣,此处指事奉赵襄子) 17.A(A项:介词,用、拿的意思。B项:表转折:表承接。C项:已经:既……终,类 同于“既…又”,表并列的连词。D项:表判断,“就是”的意思;表承接,就) 8.C(“不考虑手段”理解错误,比如豫让对他朋友就说,假装亲近赵襄子,借机杀他会更 有机会。豫让就表示这是不忠的行为,坚决反对) 19.(3分)(断错处扣1分,“∥/”属于可断可不断之处,断了不扣分)臣事范/中行氏/ 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20.(7分) ①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赴死,女子为欣赏自己的人打扮。 (“说”,“容”各一分,句孑通顺1分)
12.(3 分)既希望与自己的灵魂独处,又无法摆脱众人一起热闹又空虚的社交生活的矛盾 (羞惭)心理。(写出“希望与自己的灵魂独处”得 1 分,写出“无法摆脱与众人一起的社 交生活”得 1 分,写出“羞惭(矛盾)”得 1 分) 13.(4 分)(1)对话形式使小说故事性更强,更具吸引力。(2)这种对话的形式,把多尼 米克的精神世界具体化,使之成为一个与肉体相对立的存在,表明了灵魂对一个人的重要。 (3)对话拉大了多尼米克与他内心的距离,使人物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肉 体与灵魂相分离的状况。(4)使全文具有一种“虚幻”的色彩。(写出 1 点给 2 分,写出任 意 2 点即得满分) 14.(4 分)(1)陌生人就是多尼米克本人,是多尼米克的灵魂。一个人对自己的灵魂是陌 生的,可见肉体和精神分离之远,揭示了多尼米克内心的空虚。(2)是对当时贵族(上流) 阶层看似热闹浮华而精神世界极度空虚麻木的生活的讽刺。(3)作者试图告诉我们,人要学 会与自己的灵魂相处,不要让灵魂成了自己的陌生人。与灵魂的独处是高贵而幸福的,而浑 浑噩噩的热闹才是真正的空虚孤独。(写出 1 点得 2 分,写出 2 点得 4 分) 15.(6 分)观点一:会改变。文中写道,多米尼克对“那目光一见如故,陶醉在一种不可 言喻的幸福之中”,说明他感受到了与灵魂相处时的幸福,同时他也明白自己“遵奉的是一 种不可推脱而又庸俗不堪的习俗”,“根本没有乐趣可言”,所以当客人们到来时,他们看到 的是晚宴主人“一脸烦恼和显而易见的疲惫”,“毫无喜悦地与人交谈”。以上可见,那天晚 上陌生人的来访可能唤醒了他心中残存的灵魂,使他清醒,并去思考追寻“高尚的幸福”。 观点二:不会改变。他“出身高贵,富裕而且好客”,尽管那天晚上他对“那目光一见如故”, 感受到了与灵魂相处时的不可言喻的幸福,他也明白自己“遵奉的是一种不可推脱而又庸俗 不堪的习俗”,“根本没有乐趣可言”,但是,他还是坚持不能把客人打发走,害怕单独一 人。晚宴上,他虽然“毫无喜悦地与人交谈”。却得到了所有到场的显赫贵客的一致恭维。 由此可见,尽管他的内心可能受到了震动,但还是无法改变生活的状态。(观点 1 分,引 用文中的句子至少两处并加以正确阐释 4 分,语言表达流畅 1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19 分) 16.B(质:归顺称臣,此处指事奉赵襄子) 17.A(A 项:介词,用、拿的意思。B 项:表转折;表承接。 C 项:已经;既……终,类 同于“既……又”,表并列的连词。D 项:表判断,“就是”的意思;表承接,就) 18.C(“不考虑手段”理解错误,比如豫让对他朋友就说,假装亲近赵襄子,借机杀他会更 有机会。豫让就表示这是不忠的行为,坚决反对) 19.(3 分)(断错一处扣 1 分,“//”属于可断可不断之处,断了不扣分)臣事范//中行氏/ 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20.(7 分) ①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赴死,女子为欣赏自己的人打扮。 (“说”,“容”各一分,句子通顺 1 分)
②然而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以自己的行为使后世对待自己的君主怀有二心的人臣感到羞 愧 “所以”,“以愧”中的“以”,“愧”的使动用法各占1分,句孑通顺1分) (7分) 2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1分)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 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 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 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给2分。) 22.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乱生”二字,显出荒芜 之状。“谁为主”的叹问(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 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 随濛濛细雨飘逝“满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 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以下几句写离情。“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 融,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 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 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并能结合具体诗句 作赏析,即可得分。手法2分,分析2分。) (三)(5分) 23.参考答案:学习者以老师马首是瞻,老师如不指导,就会无所适从,缺少独立判辨和思 考的能力。 评分标准:答出“离开老师指导就无所适从”或“缺少独立思考能力”意思得2分。 24.参考答案一:“述”是孔子教育手段,但他同时意识到言教作用有限,有时甚至无效, 所以他“欲无言”,身教重于言教。在孔子看来,世间道理,客观存在,关键要靠自己去感 悟。(参考答案二:“述”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孔子并不注重创新,“欲无言”传达的是自 己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他认为大道就蕴藏在古代文化中,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时是传述不 尽的,自己去感悟更能领会其精髓。) 评分标准一:答出“言教作用有限”或“身教重于言教”意思,得2分;答出“靠自己 感悟”或相近意思,得1分。(评分标准二:答出“对传统文化的崇尚”或“大道蕴藏在古 代文化”的意思,得2分;答出“自己感悟更得精髓”的意思,得1分。) (四)(6分) (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⑦)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8)觉宇宙之无穷识盈虚之有数 (9)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0)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四、作文(60分) 26.【评分标准】参照2011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②然而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以自己的行为使后世对待自己的君主怀有二心的人臣感到羞 愧。 (“所以”,“以愧”中的“以”,“愧”的使动用法各占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二)(7 分) 2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1 分)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 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 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 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答出任意一点,言之成理即可给 2 分。) 22.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乱生”二字,显出荒芜 之状。“谁为主”的叹问(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 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 随濛濛细雨飘逝“满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 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以下几句写离情。“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 融,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 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 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并能结合具体诗句 作赏析,即可得分。手法 2 分,分析 2 分。) (三)(5 分) 23.参考答案:学习者以老师马首是瞻,老师如不指导,就会无所适从,缺少独立判辨和思 考的能力。 评分标准:答出“离开老师指导就无所适从”或“缺少独立思考能力”意思得 2 分。 24.参考答案一:“述”是孔子教育手段,但他同时意识到言教作用有限,有时甚至无效, 所以他“欲无言”,身教重于言教。在孔子看来,世间道理,客观存在,关键要靠自己去感 悟。(参考答案二:“述”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孔子并不注重创新,“欲无言”传达的是自 己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他认为大道就蕴藏在古代文化中,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时是传述不 尽的,自己去感悟更能领会其精髓。) 评分标准一:答出“言教作用有限”或“身教重于言教”意思,得 2 分;答出“靠自己 感悟”或相近意思,得 1 分。(评分标准二:答出“对传统文化的崇尚”或“大道蕴藏在古 代文化”的意思,得 2 分;答出“自己感悟更得精髓”的意思,得 1 分。) (四)(6 分) 25. (6)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7)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8)觉宇宙之无穷 识盈虚之有数 (9)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0)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四、作文(60 分) 26.【评分标准】参照 2011 年浙江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