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2014届高三下学期回头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1-5每题每小题3分,第6题4分,第7题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恫吓(he) 愤懑(men) 越俎代庖 弱不禁风(jn) B.斑驳(b6) 渲染(xuan) 梦寐以求 (mei) 殷红一片 C.宿怨(sd) 诓骗( kuang) 塞翁失马(sai) 高 屋建瓴(ling) D.戕害( qiang) 绮(q1)丽 偃仰啸歌 (yan 冥然兀坐(w)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安步当车 箴口不言鹬蚌相争 暴戾恣睢 B.稗官野史 祸福予共笼络人心 平心而论 C.徇私舞弊 寥若晨星对簿公堂 暴殄天物 D.一如既往 陈不变别出心裁 集思广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超级飓风“桑迪”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飓风所过之处,房屋 桥梁几乎毁坏殆尽,一片狼藉。 B.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 会被发现,被发掘出来。 C.周国平和于丹、易中天虽然同属于文化圈,而且同是如日中天的名人,但价 值观上的南辕北辙很难使他们走到一起 D.在互联网时代,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已成为公民基本权利,因而各级政 府职能部门应对公众质询绝不能虚与委蛇,而要直面间题,承担责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 党,从来都牢记这个真理 B.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 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 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D.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积累就提笔写书,一些“神童”的做法未免失之浮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个景象使很多初来乍到的中国旅行者很受震 方知我们 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头失落。 ①这倒是一个不难让人理解的理由 ②走到欧洲 街道上东张西望、暗暗比较 ③如果我们仅仅因历史过于厚重而失落了现 代 ④看来事情并不是这样 ⑤原本总以为我们拥有历史,人家拥有现代 ⑥但 厚重的历史保存在哪里呢
浙江省绍兴 2014 届高三下学期回头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1-5 每题每小题 3 分,第 6 题 4 分,第 7 题 5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恫吓(hè) 愤懑(mèn) 越俎代庖 (zǔ) 弱不禁风(jīn) B.斑驳(bó) 渲染(xuàn) 梦寐以求 (mèi) 殷红一片(yīn) C. 宿怨(sù) 诓骗(kuāng) 塞翁失马(sài) 高 屋建瓴(líng) D.戕害(qiāng) 绮(qǐ)丽 偃仰啸歌 (yǎn) 冥然兀坐(w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安步当车 箴口不言 鹬蚌相争 暴戾恣睢 B.稗官野史 祸福予共 笼络人心 平心而论 C.徇私舞弊 寥若晨星 对簿公堂 暴殄天物 D.一如既往 一陈不变 别出心裁 集思广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超级飓风“桑迪”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飓风所过之处,房屋 桥梁几乎毁坏殆尽,一片狼藉。 B.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 会被发现,被发掘出来。 C.周国平和于丹、易中天虽然同属于文化圈,而且同是如日中天的名人,但价 值观上的南辕北辙很难使他们走到一起 D.在互联网时代,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已成为公民基本权利,因而各级政 府职能部门应对公众质询绝不能虚与委蛇,而要直面间题,承担责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 党,从来都牢记这个真理。 B.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 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C.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 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D.还没有足够的生活积累就提笔写书,一些“神童”的做法未免失之浮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个景象使很多初来乍到的中国旅行者很受震 动, 方知我们 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头失落。 ①这倒是一个不难让人理解的理由 ②走到欧洲 街道上东张西望、暗暗比较 ③如果我们仅仅因历史过于厚重而失落了现 代 ④看来事情并不是这样 ⑤原本总以为我们拥有历史,人家拥有现代 ⑥但 厚重的历史保存在哪里呢
A.②⑤④⑥①③ B.②⑤⑥④ ③① C.⑤④③①⑥② D.⑤②④③ ①⑥ 6.2013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显 示如下:(4分)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所占比例 思想内容 仲心、材料、分析 4.2%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0.3% 语言表达 词汇、句子、修辞 40.4% 其他 书写、标点5.1%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不超过25字)(2分) (2)根据统计结果,请你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提出建议。(不超过40字)(2 分) 7.议论文举例论证中有一种“列举法”,即用简短的语句连续举出三个或三个 以上的事例来证明同一个观点。这样的论证,气势和力度兼而有之。请以“有梦 想才会有奇迹”为论点,补写两个事例。(100字左右)(5分) 袁隆平梦见水稻大到可以让人在稻穗下乘凉,怀揣这份梦想,他孜孜以求,成为 了“杂交水稻之 父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保存“时间记忆”的脑部细胞 数十年来,神经学科的科学家在理论上推测人类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可以在大 脑中为我们日常发生的事件打上“时间标签”,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回想起过去 的事情的发生时间。但是,在科学界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部 分帮助我们记忆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脑细胞的存在 最近,麻省理工大学的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灵长类动物 的大脑中有一类神经元细胞可以将时间信息精确地编译储存。安·格雷布耶尔说: 我们的大脑给所有事情都加上了时间的标签,这样就使得我们回忆事情显得非 常简单。我们回忆事情的时候首先通过过滤这些时间标签,然后通过时间标签将 相关的事情从记忆中提取出来。”这种准确的时间记忆对于开车或弹钢琴等日常 活动以及对于我们回忆往事极为重要。这个发现发表在《美国科学进程》杂志上。 这项研究成果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等导致记忆力丧失的疾病的治疗上。 这些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位于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一一这些区 域同时也是人类大脑掌控学习、运动和思维的重要区域。安·格雷布耶尔表示, 尽管这次实验主要是研究猕猴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但是脑部的其他区 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A.②⑤④⑥①③ B.②⑤⑥④ ③① C.⑤④③①⑥② D.⑤②④③ ①⑥ 6. 2013 年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显 示如下:(4 分)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思想内容 中心、材料、分析 34.2%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20.3% 语言表达 词汇、句子、修辞 40.4% 其他 书写、标点 5.1%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不超过 25 字)(2 分) (2)根据统计结果,请你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提出建议。(不超过 40 字)(2 分) 7.议论文举例论证中有一种“列举法”,即用简短的语句连续举出三个或三个 以上的事例来证明同一个观点。这样的论证,气势和力度兼而有之。请以“有梦 想才会有奇迹”为论点,补写两个事例。(100 字左右)(5 分) 袁隆平梦见水稻大到可以让人在稻穗下乘凉,怀揣这份梦想,他孜孜以求,成为 了“杂交水稻之 父”; ; 。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保存“时间记忆”的脑部细胞 数十年来,神经学科的科学家在理论上推测人类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可以在大 脑中为我们日常发生的事件打上“时间标签”,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回想起过去 的事情的发生时间。但是,在科学界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部 分帮助我们记忆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脑细胞的存在。 最近,麻省理工大学的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灵长类动物 的大脑中有一类神经元细胞可以将时间信息精确地编译储存。安•格雷布耶尔说: “我们的大脑给所有事情都加上了时间的标签,这样就使得我们回忆事情显得非 常简单。我们回忆事情的时候首先通过过滤这些时间标签,然后通过时间标签将 相关的事情从记忆中提取出来。”这种准确的时间记忆对于开车或弹钢琴等日常 活动以及对于我们回忆往事极为重要。这个发现发表在《美国科学进程》杂志上。 这项研究成果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等导致记忆力丧失的疾病的治疗上。 这些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位于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这些区 域同时也是人类大脑掌控学习、运动和思维的重要区域。安•格雷布耶尔表示, 尽管这次实验主要是研究猕猴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但是脑部的其他区 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对于这次研究结果的应用,安·格雷布耶尔表示,这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帕金 森综合症患者康复。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正是由于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在寻找 和传输时间记忆时总是比正常人要慢。因此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 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在为帕金森综合症 患者治疗时,可以通过轻轻拍打等外部刺激帮助患者脑部加速寻找关于时间的记 忆,这样患者讲话时会显得更加清楚一些。另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神经元修复装 置或者神经元修复药物(这些药物中含有神经元细胞所需的多巴胺和羟色胺等) 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恢复 下一步,安·格雷布耶尔将集中研究脑部是怎样制造这些含有“时间记忆标签” 的神经元细胞的,并研究这些时间记忆细胞是如何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学习活动 的。为什么脑部在不同环境下对时间的感受会不相同?安·格雷布耶尔说:“我 们有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有时候却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所有这些都将可以 用带有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来解释说明原因所在。”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神经生物学教授彼得·施特瑞克对这次实验结果给予高度评 价,施特瑞克认为这次实验结果是对脑部如何记录和表述时间概念的一次全新阐 释。施特瑞克说:“对于光线、声音、触觉、冷热感知、嗅觉等,我们人体有特 定的感觉接受器,但是对于时间我们并没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对于时间的感知 和储存是由大脑自己形成并运行的。 8.对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以往的人类大脑中存在时间记忆细胞的推测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B.发现了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存在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C.研究了时间记忆细胞的形成及它们控制人们行为和学习活动的机制 D.借助实验研究成果,找到了一些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改善记忆的方法。 9.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体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全部集中在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 B.有了可以制造“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人们的记忆活动就变得非常简 单了。 C.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就慢,也就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 行动 D.安·格雷布耶尔的研究实验被有关专家视为是对脑部时间记忆机理的全新阐 释 10.结合文本,请概括脑部细胞是如何运作“时间记忆”的。(25字以内)(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蓝墨水的上游陈启文 ①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她有两个源头,一个源 出江西修水,另一个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 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到泂庭湖口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一一河泊潭。 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方。屈原在这里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就 投江了。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怎么也沉不下去。他顺着河流漂了 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边。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
对于这次研究结果的应用,安•格雷布耶尔表示,这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帕金 森综合症患者康复。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正是由于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在寻找 和传输时间记忆时总是比正常人要慢。因此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 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在为帕金森综合症 患者治疗时,可以通过轻轻拍打等外部刺激帮助患者脑部加速寻找关于时间的记 忆,这样患者讲话时会显得更加清楚一些。另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神经元修复装 置或者神经元修复药物(这些药物中含有神经元细胞所需的多巴胺和羟色胺等) 来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恢复。 下一步,安•格雷布耶尔将集中研究脑部是怎样制造这些含有“时间记忆标签” 的神经元细胞的,并研究这些时间记忆细胞是如何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学习活动 的。为什么脑部在不同环境下对时间的感受会不相同?安•格雷布耶尔说:“我 们有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有时候却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所有这些都将可以 用带有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来解释说明原因所在。”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神经生物学教授彼得•施特瑞克对这次实验结果给予高度评 价,施特瑞克认为这次实验结果是对脑部如何记录和表述时间概念的一次全新阐 释。施特瑞克说:“对于光线、声音、触觉、冷热感知、嗅觉等,我们人体有特 定的感觉接受器,但是对于时间我们并没有特定的感觉接受器,对于时间的感知 和储存是由大脑自己形成并运行的。” 8.对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以往的人类大脑中存在时间记忆细胞的推测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B.发现了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存在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C.研究了时间记忆细胞的形成及它们控制人们行为和学习活动的机制。 D.借助实验研究成果,找到了一些帮助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改善记忆的方法。 9.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人体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全部集中在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 B.有了可以制造“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人们的记忆活动就变得非常简 单了。 C.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就慢,也就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 行动。 D.安•格雷布耶尔的研究实验被有关专家视为是对脑部时间记忆机理的全新阐 释。 10.结合文本,请概括脑部细胞是如何运作“时间记忆”的。(25 字以内)(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蓝墨水的上游 陈启文 ①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她有两个源头,一个源 出江西修水,另一个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 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到洞庭湖口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河泊潭。 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方。屈原在这里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就 投江了。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怎么也沉不下去。他顺着河流漂了一 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边。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
清醒了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泥沙,他和这些泥 沙一起沉了下去。他给这里创造了一个地名一一沉沙港。 ②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我记得这里有一个渡口,可以一直渡 到河那边的屈子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 伤。那是屈原,一尊默然矗立的雕像。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 个好人,一个实诚人。越是好人特少的年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 ③还有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 到汨罗江,然后他好像是在这里迷路了。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 还是死了,他是饿死的。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境内。这两个诗人以不 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 蓝墨 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④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 处在平江青冲 到汨罗古镇长乐之间,同我故乡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碧清碧清的 感觉比空气更清澈,更透明。她给我生命中留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在恍惚如 梦的追忆之中,每天黄昏我都要去那条河里游泳。那里的河滩,平缓,辽阔,河 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种动物,它们 大都是水陆两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昧的种群。河床上最多的植物是木蓿,一种 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菜。埋头吃草的水牛,有鲜绿的草汁从它 们的嘴边流出来。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落到了枝头,枝头上便有了歌唑 听见鸟唱,但看不见鸟。鸟躲在绿荫里。它旁边可能还有一只。我听见另一只鸟 在唱。每天黄昏,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默不作声地披着霞 光,每一片叶子轮廓分明。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树掩映着,水中投 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碧绿。而河流总是愈明净,愈深邃。干净的河水里, 晃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那时我们的身影也 是干净的。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那么深,也有神奇的阳光照进来,照亮 了水底下的动物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闪烁出来。还有风, 神奇的风,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刮过。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神奇,只因为我是人, 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 我纯粹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 那一泓清泉突然变得浑浊了,很多的鱼惊恐万状地跳起来,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 水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但它们活泼跳跃的样子却是人类很欣赏的,甚至觉 得是很诗意的。 ⑤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 ⑥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了。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 屈子招魂的龙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金子是 好东西,现在,沙子也变成了好东西。我一路上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 堆,倾倒在河谷里的垃圾。更有大量的矿砂、尾堆,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 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 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通了。那如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 地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离,破碎,江畔的农舍,田地,正在裂 开了一道道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缝。这条路,正在 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跌入更深 的疯狂
清醒了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泥沙,他和这些泥 沙一起沉了下去。他给这里创造了一个地名——沉沙港。 ②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我记得这里有一个渡口,可以一直渡 到河那边的屈子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 伤。那是屈原,一尊默然矗立的雕像。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 个好人,一个实诚人。越是好人特少的年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 ③还有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 到汨罗江,然后他好像是在这里迷路了。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 还是死了,他是饿死的。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境内。这两个诗人以不 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蓝墨 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④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 处在平江青冲 到汨罗古镇长乐之间,同我故乡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碧清碧清的, 感觉比空气更清澈,更透明。她给我生命中留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在恍惚如 梦的追忆之中,每天黄昏我都要去那条河里游泳。那里的河滩,平缓,辽阔,河 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种动物,它们 大都是水陆两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昧的种群。河床上最多的植物是木蓿,一种 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菜。埋头吃草的水牛,有鲜绿的草汁从它 们的嘴边流出来。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落到了枝头,枝头上便有了歌唱。 听见鸟唱,但看不见乌。鸟躲在绿荫里。它旁边可能还有一只。我听见另一只鸟, 在唱。每天黄昏,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默不作声地披着霞 光,每一片叶子轮廓分明。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树掩映着,水中投 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碧绿。而河流总是愈明净,愈深邃。干净的河水里, 晃动着我们年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那时我们的身影也 是干净的。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那么深,也有神奇的阳光照进来,照亮 了水底下的动物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闪烁出来。还有风, 神奇的风,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刮过。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神奇,只因为我是人, 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 我纯粹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 那一泓清泉突然变得浑浊了,很多的鱼惊恐万状地跳起来,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 水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但它们活泼跳跃的样子却是人类很欣赏的,甚至觉 得是很诗意的。 ⑤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 ⑥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了。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 屈子招魂的龙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金子是 好东西,现在,沙子也变成了好东西。我一路上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 堆,倾倒在河谷里的垃圾。更有大量的矿砂、尾堆,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 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 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通了。那如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 地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离,破碎,江畔的农舍,田地,正在裂 开了一道道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缝。这条路,正在 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跌入更深 的疯狂
⑦不仅是汨罗江。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觅见一泓清泉 了。流失的不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也在流失 渴。渴得最厉害时, 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其实是血的味道。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的旅人才能 感觉到。 11.文章第⑥段“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请用自己的语言 概括一下“真正的绝路”的含义。(2分) 12.文章第⑤段说,“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写了 很多诗的原因。(4分) 13.文章最后一段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段中写了“我”的一种感受,请结合全 文内容说说这种感受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4分) 14.作者在第④段对自己读书时的泪罗江景色作了详细的描写,请从表现手法和 语言特点的角度对划线处进行简要赏析。(5分) 15.作者第③段中说:“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 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请结合我国古典诗歌的相关知识,联系文章的主 旨对这句话的含意作深层次的探究。(5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照玄上人诗集序 刘基 予初来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 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及 访于杭人,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 万松岭之寿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①,峭如苍松 之栖县崖,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呜呼!是宜不以 诗闻于杭之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 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 词章云乎哉!后世太师职废②,于是夸毗戚施之徒③,悉以诗将其谀,故溢美多 而风刺少。流而至于宋,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今天 下不闻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 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悟悟懒呶 ④,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⑤,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然则上人之不 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⑥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匠石几人 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予既重上人之诗,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 为伯乐、匠石也,故为序其端焉。 【注解】①武库:储藏武器的仓库。此喻其诗歌之富于才识,于各体制无 所不能。②太师职废:指停止采诗。③夸毗:谄媚,卑屈。意谓或以大言夸之, 或以谀言阿附之。戚施:驼背,腰直不起来的人,以喻谄谀献媚之人。④桰僭恻 呶:喧扰争吵。⑤诋訾(zi):诽谤非议。⑥梧,梧桐。槚,即楸树
⑦不仅是汨罗江。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觅见一泓清泉 了。流失的不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也在流失,——渴。渴得最厉害时, 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其实是血的味道。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的旅人才能 感觉到。 11.文章第⑥段“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请用自己的语言 概括一下“真正的绝路”的含义。(2 分) 12.文章第⑤段说,“那些年我写了很多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写了 很多诗的原因。(4 分) 13.文章最后一段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段中写了“我”的一种感受,请结合全 文内容说说这种感受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4 分) 14.作者在第④段对自己读书时的泪罗江景色作了详细的描写,请从表现手法和 语言特点的角度对划线处进行简要赏析。(5 分) 15.作者第③段中说:“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 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请结合我国古典诗歌的相关知识,联系文章的主 旨对这句话的含意作深层次的探究。(5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31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照玄上人诗集序 刘基 予初来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 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及 访于杭人,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 万松岭之寿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①,峭如苍松 之栖县崖,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呜呼!是宜不以 诗闻于杭之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 风戒,莫不有裨于世教。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 词章云乎哉!后世太师职废②,于是夸毗戚施之徒③,悉以诗将其谀,故溢美多, 而风刺少。流而至于宋,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今天 下不闻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 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惛惛怓怓 ④,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⑤,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然则上人之不 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⑥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匠石几人 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予既重上人之诗,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 为伯乐、匠石也,故为序其端焉。 【注解】①武库:储藏武器的仓库。此喻其诗歌之富于才识,于各体制无 所不能。②太师职废:指停止采诗。③夸毗:谄媚,卑屈。意谓或以大言夸之, 或以谀言阿附之。戚施:驼背,腰直不起来的人,以喻谄谀献媚之人。④惛惛怓 怓:喧扰争吵。⑤诋訾(zi):诽谤非议。⑥梧,梧桐。槚,即楸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 过:过分 B.峭如苍松之栖县崖 县:同“悬 C.悉以诗将其谀 将:助长 D.于是诽谤之狱兴焉 狱:监狱 17.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不赂者以赂者丧 C.莫不有裨于世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出了杭州诗坛一个怪现象:照玄上人之诗情辞并茂,“忧世感 时”之情常溢于言表,却受到杭州人的冷落,而不为人知 B.作者认为诗歌从宋代开始溢美多,讽谏少,形成了吟风弄月、取媚达官贵人, 更相朋附、不问诗歌好坏的诗风。 C.作者把诗序的写作与对当时诗坛的尖锐批评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自然激发 了读者要读一读本诗集的兴趣。 D.全篇行文流畅,夹叙夹议,引人人胜,在针砭时下诗风格调低下的同时,赞 颂了照玄上人高尚的诗品,同时也凸现出照玄上人卓荦不群、刚正不阿的人品和 节操。 1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3分) 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横自古以 及于今伯乐几人匠石几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 矣 20.把文言文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3分) (2)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21-22题(7分)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水空流。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2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 过:过分 B.峭如苍松之栖县崖 县:同“悬” C.悉以诗将其谀 将:助长 D.于是诽谤之狱兴焉 狱:监狱 17.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人矣! 不赂者以赂者丧 C.莫不有裨于世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出了杭州诗坛一个怪现象:照玄上人之诗情辞并茂,“忧世感 时”之情常溢于言表,却受到杭州人的冷落,而不为人知。 B.作者认为诗歌从宋代开始溢美多,讽谏少,形成了吟风弄月、取媚达官贵人, 更相朋附、不问诗歌好坏的诗风。 C.作者把诗序的写作与对当时诗坛的尖锐批评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自然激发 了读者要读一读本诗集的兴趣。 D.全篇行文流畅,夹叙夹议,引人人胜,在针砭时下诗风格调低下的同时,赞 颂了照玄上人高尚的诗品,同时也凸现出照玄上人卓荦不群、刚正不阿的人品和 节操。 19.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3 分) 呜 呼 有伯 乐 而 后 识 马 有 匠 石 而 后 识 梧 横 自 古 以 及 于 今 伯 乐 几 人 匠 石 几 人 耶 抱 奇材 而 不 遇 以 泯 死 者 不少 矣。 20. 把文言文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 分) ⑴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3 分) ⑵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4 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21-22 题(7 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水空流。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2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 分)
2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3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23.前一章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2分) 24.后两章表现了孔子学说的基本观念中的哪一个侧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 析。(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其为人也, 乐以忘 忧, 。(《论语》 (2)驾一叶之扁 舟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3) ,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 声 (白居易《琵琶行》) (4)庄生晓梦迷蝴 蝶 。沧海 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5)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 劲 (郑板桥《题竹石画》) (五)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位心理学家主张大家应该废弃“但是”,改用“同时”。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 时候,早先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 风很大。一词背后,潜藏着的是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花和虫子,一并存 在。我们的视线降落在哪里?“但是”,是一副偏光镜,让我们聚焦于虫子,把 它的影子放得浓黑硕大。“同时”,均衡地透视整体,既看见虫子,也也看见无 数摇曳的鲜花。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吧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书写规范 整洁
2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3 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完成 23-24 题(5 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23.前一章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2 分) 24.后两章表现了孔子学说的基本观念中的哪一个侧面?结合内容作简要分 析。(3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其为人也, ,乐以忘 忧, 。 (《论语》) (2)驾一叶之扁 舟, 。 ,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 《赤壁赋》) (3) ,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 声, 。 (白居易《琵琶行》) (4)庄生晓梦迷蝴 蝶 , 。沧海 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5)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 劲, 。 (郑板桥《题竹石画》) (五)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心理学家主张大家应该废弃“但是”,改用“同时”。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 时候,早先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 风很大。一词背后,潜藏着的是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花和虫子,一并存 在。我们的视线降落在哪里?“但是”,是一副偏光镜,让我们聚焦于虫子,把 它的影子放得浓黑硕大。“同时”,均衡地透视整体,既看见虫子,也也看见无 数摇曳的鲜花。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吧。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书写规范 整洁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 答案B 6.(4分 (1)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关键因素是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要想提高作文成绩,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认 知水平。(2分,意思对即可) 7.(100字左右)(5分) 示例:印象派大师雷诺阿坚信“美会留下”,他带着这份梦想坚持绘画, 最终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和褒奖;巴尔扎克说过“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我 要用笔来完成”,执着于这份梦想,他数十年如一日完成了煌煌巨著《人间喜剧》。 (要求事例与观点应吻合) 10.(25字以内)(3分) 加上时间标签一一过滤时间标签一一提取相关事情 11.(2分)为了私利不惜破坏自然生态环境,(1分)不顾惜传统文化,(1分) 这是一条破坏家园破坏文化之根的绝路。 12.(4分)①汨罗江因两位诗人而与民族诗歌联系在一起,作者在此求学,接 受了这种人文精神的熏陶,被激起了创作激情。(2分) ②泪罗江畔风光秀美,景物充满生机和诗意,启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2分) 13.(4分).①在行文结构上有画龙点晴、深化主题的作用。(2分) ②表达了“我”对自然景观、美丽家园及人文景观、传统文化遭到破坏 的痛惜之情,对自然资源和人文之根干涸的焦急和忧虑,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只顾 眼前利益而麻木了自身的灵魂。(2分) 14.(5分)①绘声绘色。运用视觉、听觉感受,先写泪罗江周围的碧树鸟鸣, 再写汨罗江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一种由远及近的层次感、立体感。(2分) ②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汨罗江的环境有了灵动的特点,给人以鲜活的动 态感。(2分) ③语言优美灵动,简洁明快,联想丰富,如“鸟”、“碧树”、“霞光”、“清 泉”等许多意象都充满了诗意。(1分) 15.(5分).①屈原理想破灭主动求死,杜甫屡屡遭罪饥寒交迫而死,一个是 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2分) ②“上游”既可以指二者有着为后代诗歌创作提供创作动力与典范的能力,也可 以指他们艺术成就上的高度。(1分) ③我们应当继承与发扬二者代表的精神成就,而不应该急功近利、只停留在无休 止的物质追求的泥淖中,二者代表的精神成就应当成为我们后人生存与发展的动 力之源。(2分) 19.(3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题号 1 2 3 4 5 8 9 16 17 18 答案 B C D D C C D D A B 6. (4 分 (1)影响考生作文得分的关键因素是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2 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要想提高作文成绩,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认 知水平。(2 分,意思对即可) 7. (100 字左右)(5 分) 示例:印象派大师雷诺阿坚信“美会留下”,他带着这份梦想坚持绘画, 最终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和褒奖;巴尔扎克说过“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我 要用笔来完成”,执着于这份梦想,他数十年如一日完成了煌煌巨著《人间喜剧》。 (要求事例与观点应吻合) 10. (25 字以内)(3 分) 加上时间标签——过滤时间标签——提取相关事情 11.(2 分)为了私利不惜破坏自然生态环境,(1 分)不顾惜传统文化,(1 分) 这是一条破坏家园破坏文化之根的绝路。 12.(4 分)①汨罗江因两位诗人而与民族诗歌联系在一起,作者在此求学,接 受了这种人文精神的熏陶,被激起了创作激情。(2 分) ②泪罗江畔风光秀美,景物充满生机和诗意,启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2 分) 13.(4 分).①在行文结构上有画龙点晴、深化主题的作用。(2 分) ②表达了“我”对自然景观、美丽家园及人文景观、传统文化遭到破坏 的痛惜之情,对自然资源和人文之根干涸的焦急和忧虑,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只顾 眼前利益而麻木了自身的灵魂。(2 分) 14.(5 分)①绘声绘色。运用视觉、听觉感受,先写泪罗江周围的碧树鸟鸣, 再写汨罗江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一种由远及近的层次感、立体感。(2 分) ②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汨罗江的环境有了灵动的特点,给人以鲜活的动 态感。(2 分) ③语言优美灵动,简洁明快,联想丰富,如“鸟”、“碧树”、“霞光”、“清 泉”等许多意象都充满了诗意。(1 分) 15.(5 分).①屈原理想破灭主动求死,杜甫屡屡遭罪饥寒交迫而死,一个是 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2 分) ②“上游”既可以指二者有着为后代诗歌创作提供创作动力与典范的能力,也可 以指他们艺术成就上的高度。(1 分) ③我们应当继承与发扬二者代表的精神成就,而不应该急功近利、只停留在无休 止的物质追求的泥淖中,二者代表的精神成就应当成为我们后人生存与发展的动 力之源。(2 分) 19.(3 分)
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横。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 匠石几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 20.(7分) (1)近代的凭借写诗歌闻名的人,没有超过他 的 (2)这样那么照玄上人不能凭借诗歌在现在的人中著称,不也是应该的吗! 21.(4分)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喻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 春季节,暗喻青春流逝。(2分)表达的情感:伤春忧时之愁,久别怀人之情 (2分) 22.(3分)相同点:都以水喻愁,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1分) 不同点:①感情及其程度:李词写的是家国之愁,秦词写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 愁情的程度比李词略有加深;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 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2分) 23.(2分)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 24.(3分)表现了“恕”这一侧面。在有丧事的人旁不吃饱饭,对齐衰者和瞽 者表示同情和尊敬,正是仁爱宽厚、推己及人这一恕道的表现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3)千呼万唤始出来未成曲调先有情 (4)望帝春心托杜鹃蓝田日暖玉生烟 (5)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26.作文(60分)
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横。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 匠石几人耶?抱奇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 20.(7 分) (1)近代的凭借写诗歌闻名的人,没有超过他 的。 ⑵这样那么照玄上人不能凭借诗歌在现在的人中著称,不也是应该的吗! 21.(4 分)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喻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 春季节,暗喻青春流逝。(2 分)表达的情感:伤春忧时之愁,久别怀人之情。 (2 分) 22.(3 分)相同点:都以水喻愁,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1 分) 不同点:①感情及其程度:李词写的是家国之愁,秦词写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 愁情的程度比李词略有加深;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 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2 分) 23.(2 分)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 24.(3 分)表现了“恕”这一侧面。在有丧事的人旁不吃饱饭,对齐衰者和瞽 者表示同情和尊敬,正是仁爱宽厚、推己及人这一恕道的表现。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6 分) (1) 发愤忘食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 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3) 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 (4)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5)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任尔东西南北风 26.作文(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