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发酵(xiao)梵文(fan)电饭煲(bao)正当防卫(dang) B.豆豉(chi)掺杂(can)摆噱头(xue)叨陪鲤对(tao) C.鸭肫(zhun)毗邻(lin)腌笃鲜(d)按捺不住(nai) D.苋菜(xian)绯闻(fei)鸡血石(xue)空穴来风(xue)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王岳川先生认为,时间的重量往往凝聚在史诗的叙述中,它所启迪的不是一 代人,而是无数代人的心智,并且成为他们的集体无意识 B.羊年春节已过,回过头盘点春节关键词时,人们似乎发现这个春节多了很多 现代元素,比如“抢红包”无可质疑地占据了关键词头把交椅。 C.《狼图腾》在中国上映后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在蒙古国上映的首日,电 影票便告售磬,在意大利也非常火爆,仅次于好莱坞动画大片《疯狂外星人》以 及《灰姑娘》 D.李宗伟是典型的东方文化熏陶下的羽毛球高手,性格非常内裣、谦虚。他反 应灵活,防守出色,回球变幻莫测,突击的爆发力强,步伐快捷,打法稳中带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近期鉴于银行保险理财纠纷、投资公司跑路方面的话题越来越多,作为拥有 基金从业资格的证券从业人员,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讲解几种常见的理财方式 B.《数学的故事》是一部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数学史,正是因为这一读者定位 这本书没有循规蹈矩地平铺直叙,而是将数学置于一个更大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中 去描述。 C.无论写哪种文体,高考作文都不可写得十分隐讳,否则,容易导致阅卷老师 误判。 D.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胸无点墨、身无长物,是很难在 社会上立足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是有过《诗经》的民族,我们是有过诗意表达的民族。我们需要诗歌, 需要意义,我们需要生活;我们不光需要面包,还需要玫瑰。 B.南浔区从人民大会堂捧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证书 标志着南浔古老的蚕桑习俗文化正式跻身世界级文化殿堂。 C.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 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为了避免广大教师在我省高中第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不会无头绪、无目 标,市教育局组织人员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 5.根据下面的材料,请给具有“社交控”倾向的人提出合理的建议。要求运用 第二人称和整句的形式,不超过50字。(4分 上班第一件事儿就是刷新微博、微信;看到美食,总是先拍照片上传至微博、微 信;即使是面对面的同事,也会通过各类社交网站进行沟通
浙江省湖州市 2015 届高三教学质量调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发酵(xiào) 梵文(fàn) 电饭煲(bāo) 正当防卫(dàng) B.豆豉(chǐ) 掺杂(cān) 摆噱头(xué) 叨陪鲤对(tāo) C.鸭肫(zhūn) 毗邻(lín) 腌笃鲜(dǔ) 按捺不住(nài) D.苋菜(xiàn) 绯闻(fēi) 鸡血石(xuè) 空穴来风(xué)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王岳川先生认为,时间的重量往往凝聚在史诗的叙述中,它所启迪的不是一 代人,而是无数代人的心智,并且成为他们的集体无意识。 B.羊年春节已过,回过头盘点春节关键词时,人们似乎发现这个春节多了很多 现代元素,比如“抢红包”无可质疑地占据了关键词头把交椅。 C.《狼图腾》在中国上映后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在蒙古国上映的首日,电 影票便告售磬,在意大利也非常火爆,仅次于好莱坞动画大片《疯狂外星人》以 及《灰姑娘》。 D.李宗伟是典型的东方文化熏陶下的羽毛球高手,性格非常内裣、谦虚。他反 应灵活,防守出色,回球变幻莫测,突击的爆发力强,步伐快捷,打法稳中带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期鉴于银行保险理财纠纷、投资公司跑路方面的话题越来越多,作为拥有 基金从业资格的证券从业人员,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讲解几种常见的理财方式。 B.《数学的故事》是一部写给非专业人士看的数学史,正是因为这一读者定位, 这本书没有循规蹈矩地平铺直叙,而是将数学置于一个更大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中 去描述。 C.无论写哪种文体,高考作文都不可写得十分隐讳,否则,容易导致阅卷老师 误判。 D.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胸无点墨、身无长物,是很难在 社会上立足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是有过《诗经》的民族,我们是有过诗意表达的民族。我们需要诗歌, 需要意义, 我们需要生活;我们不光需要面包,还需要玫瑰。 B.南浔区从人民大会堂捧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证书, 标志着南浔古老的蚕桑习俗文化正式跻身世界级文化殿堂。 C.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 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为了避免广大教师在我省高中第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不会无头绪、无目 标,市教育局组织人员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 5.根据下面的材料,请给具有“社交控”倾向的人提出合理的建议。要求运用 第二人称和整句的形式,不超过 50 字。(4 分) 上班第一件事儿就是刷新微博、微信;看到美食,总是先拍照片上传至微博、微 信;即使是面对面的同事,也会通过各类社交网站进行沟通
近日,“社交控”一词新鲜亮相。这并非一个疾病的代名词,但是如果这些行为 在你的生活中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出现焦虑、坐立不安 等状态。 6.某出版社拟出版一套“中学生阅读文库”从书,其中包括以下作品。请选择 其中一部作品,代出版社拟写一则封底广告语。要求:①紧扣作品内容;②至少 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20字以内(含标点)。(4分) 备选作品:《巴黎圣母院》《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红楼梦》《杜甫诗全集 7.阅读下面材料,写出材料中的答复信引发热议的原因。(4分) 近日,复旦大学论坛里的一封信引起了热议。这封信是该校总务处综合办公室就 学生投诉的“今晚校车又提前了一分钟”问题而做出的答复。信件正文如下 同学你好 投诉收悉,已转达校园管理办公室的负责老师。 友情建议你还是提前几分钟到达候车点,不过若是碰到校车刚起步驶离,从你身 边经过的情况,你也可以挥挥手,司机会短暂停留让你上车。 记得有一句台词:这个世界上,无解的事很多,比如说,如果你可以早一分钟, 或者只要早几秒钟,你是不是就会和某个人、某件事产生连接,但往往大部分的 人生我们总是在错过。QQ空间亦有经典名言:“人生不能错过两件事:一是回 家的末班车,二是最深爱的人。” 愿你不再错过末班车,愿你和你最深爱的人永远在一起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般概念中,京剧中的“老戏”泛指建国后到现代新编戏的反义词,但实际上并 不准确。近日,戏曲评论家柴俊为在上海图书馆所做的名为《情定四季戏里姻缘》 讲座中提到,京剧形成以后,产生了两个阶段的传统:在谭鑫培逝世之前,形成 的称为京剧的第一传统;谭鑫培以后,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新派名家崛起,梅兰芳 以后的京剧传统称为第二传统。而现在通常意义上所称的“老戏”,其实指的是 第一传统的那部分 在“老戏”中,看不到爱情。来源民间草根的老戏,素来以直白、实际见长 丝毫没有文人的浪漫气息,男欢女爱根本不会被刻意描绘,至多涉及到婚配问题, 也是以一种两性伦理关系的形式存在。另外一个原因,老戏都是男演员编、男演 员唱、男观众看的,所以老戏中表现的两性关系完全是男性视角。在老戏的原则 里,女性必须贤惠、贞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过去《武家坡》和《汾河湾》 都有这样的唱词:“我离家一十八载,不知她的贞洁如何,待我来试她一试。她 若贞洁,将她认下,她若不贞,一箭将她射死,转头就走。”放到现代来看简直 封建到令人发指,所以现在这些唱词被删去了,但是这就是老戏根深蒂固的基本 观念,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文化 《御碑亭》也是传统老戏中的一个典型。虽说宣扬的是封建腐朽的“太上感 应篇”,却也能在今天品出新意和喜感来。 茅盾的《子夜》里面有一个老太爷,天天念“太上感应篇”,一看到花花绿 绿的东西就昏过去。“太上感应篇”开头就两句话,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御碑亭》的主旨也正是这“万恶淫为首”。一对夫妻感情本来非常好,丈夫去 赶考。清明节,娘家要女子回去祭坟,祭完回家的路上下起大雨,她就躲进了 个御碑亭避雨。正赶上另一个赶考的叫柳生春,一看到里面有个妇人,他就不敢 进去避雨了。两个人一个在檐外一个在檐内站了一宿。结果因为不“淫”,积了
近日,“社交控”一词新鲜亮相。这并非一个疾病的代名词,但是如果这些行为 在你的生活中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出现焦虑、坐立不安 等状态。 6.某出版社拟出版一套“中学生阅读文库”丛书,其中包括以下作品。请选择 其中一部作品,代出版社拟写一则封底广告语。要求:①紧扣作品内容;②至少 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20 字以内(含标点)。(4 分) 备选作品:《巴黎圣母院》《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红楼梦》 《杜甫诗全集》 7.阅读下面材料,写出材料中的答复信引发热议的原因。(4 分) 近日,复旦大学论坛里的一封信引起了热议。这封信是该校总务处综合办公室就 学生投诉的“今晚校车又提前了一分钟”问题而做出的答复。信件正文如下: 同学你好! 投诉收悉,已转达校园管理办公室的负责老师。 友情建议你还是提前几分钟到达候车点,不过若是碰到校车刚起步驶离,从你身 边经过的情况,你也可以挥挥手,司机会短暂停留让你上车。 记得有一句台词:这个世界上,无解的事很多,比如说,如果你可以早一分钟, 或者只要早几秒钟,你是不是就会和某个人、某件事产生连接,但往往大部分的 人生我们总是在错过。QQ 空间亦有经典名言:“人生不能错过两件事:一是回 家的末班车,二是最深爱的人。” 愿你不再错过末班车,愿你和你最深爱的人永远在一起。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一般概念中,京剧中的“老戏”泛指建国后到现代新编戏的反义词,但实际上并 不准确。近日,戏曲评论家柴俊为在上海图书馆所做的名为《情定四季戏里姻缘》 讲座中提到,京剧形成以后,产生了两个阶段的传统:在谭鑫培逝世之前,形成 的称为京剧的第一传统;谭鑫培以后,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新派名家崛起,梅兰芳 以后的京剧传统称为第二传统。而现在通常意义上所称的“老戏”,其实指的是 第一传统的那部分。 在“老戏”中,看不到爱情。来源民间草根的老戏,素来以直白、实际见长, 丝毫没有文人的浪漫气息,男欢女爱根本不会被刻意描绘,至多涉及到婚配问题, 也是以一种两性伦理关系的形式存在。另外一个原因,老戏都是男演员编、男演 员唱、男观众看的,所以老戏中表现的两性关系完全是男性视角。在老戏的原则 里,女性必须贤惠、贞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过去《武家坡》和《汾河湾》 都有这样的唱词:“我离家一十八载,不知她的贞洁如何,待我来试她一试。她 若贞洁,将她认下,她若不贞,一箭将她射死,转头就走。”放到现代来看简直 封建到令人发指,所以现在这些唱词被删去了,但是这就是老戏根深蒂固的基本 观念,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文化。 《御碑亭》也是传统老戏中的一个典型。虽说宣扬的是封建腐朽的“太上感 应篇”,却也能在今天品出新意和喜感来。 茅盾的《子夜》里面有一个老太爷,天天念“太上感应篇”,一看到花花绿 绿的东西就昏过去。“太上感应篇”开头就两句话,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御碑亭》的主旨也正是这“万恶淫为首”。一对夫妻感情本来非常好,丈夫去 赶考。清明节,娘家要女子回去祭坟,祭完回家的路上下起大雨,她就躲进了一 个御碑亭避雨。正赶上另一个赶考的叫柳生春,一看到里面有个妇人,他就不敢 进去避雨了。两个人一个在檐外一个在檐内站了一宿。结果因为不“淫”,积了
阴德,玉皇大帝决定让他中举。但中举回家后他却因为妻子跟别人在御碑亭呆了 宿暴跳如雷决定休妻。直到玉帝插手才让误会消除。《御碑亭》虽然跳不出伦 理、寓意说教,但是在表现上还是颇有人情味。最后,误会消除了,也是符合人 伦的美好结局 看老戏,已经不在于看故事情节,而是听门道、看技术,重新认识经典作品 中蕴含、呈现的表演艺术精华。那些历史观念、伦理观念或许已不符合当下的价 值观,但是观众仍能发现、审视其中的魅力一一我们所经历的历史文化中曾有这 么一个阶段,任何经过千百年锤炼、结晶出来的艺术作品,“哪怕是民间草根的 东西,还是有一种普世价值”,这就是艺术独有的穿越时空的力量。 (节选自周敏娴《重新认知“老戏”的经典魅力》)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传统老戏常常也宣扬一些“太上感应篇”之类的封建腐朽的东西,但现 在的观众们怀着别样的情愫,依然可以从中品出新意 B.今天,在对“老戏”的门道、技术以及蕴含的表演艺术精华的欣赏中,我们 重新发现了它的魅力。 C.由于时代差异,现代观众与“老戏”之间的隔膜可能会很深,但不会因此否 定它在历史文化中的意义。 D.形式单一、表达直白、观念封建是“老戏”草根特征的反映,但这些特征并 没有消解它穿越时空的力量。 9.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在‘老戏’中看不到爱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戏”源于民间,从不刻意描写男欢女爱,这与创作者没有文人的浪漫气 息有关。 B.“老戏”的编演者是男性,观众群也是男性,在这种旧时的男性视角里,并 没有爱情的位置。 C.在“老戏”《御碑亭》中,婚姻关系以一种两性伦理关系的形式存在,爱情 被处理成婚姻的对立面。 D.“老戏”往往蕴含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爱情的轻视有的甚至封建到令 现代人难以忍受。 10.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老戏”的经典魅力有哪些。(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先父(刘亮程 ①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父亲,他住在我隔壁,夜里我听他打呼噜,很费劲的喘 气。看他躬腰推门进来,一脸皱纹,眼皮耷拉,张开剩下两颗牙齿的嘴,对我说 句话。我们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他坐上席,我在他旁边,看着他颤巍巍伸出- 只青筋暴露的手,已经抓不住什么,又抖抖地勉力去抓住。听他咳嗽,大口喘 气一一这就是数年之后的我自己。一个父亲,把全部的老年展示给儿子。一如我 把整个童年、青年带回到他眼前。 ②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就像父亲看着儿子长大成人。这个过程 中儿子慢慢懂得老是怎么回事。父亲在前面趟路。父亲离开后儿子会知道自己 40岁时该做什么,50岁、60岁时要考虑什么。到了七八十岁,该放下什么,去 着手操劳什么。 ③可是,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 ④我活得比你还老的时候,身心的一部分仍旧是一个孩子。我叫你爹,叫你 父亲,你再不答应。我叫你爹的那部分永远地长不大了
阴德,玉皇大帝决定让他中举。但中举回家后他却因为妻子跟别人在御碑亭呆了 一宿暴跳如雷决定休妻。直到玉帝插手才让误会消除。《御碑亭》虽然跳不出伦 理、寓意说教,但是在表现上还是颇有人情味。最后,误会消除了,也是符合人 伦的美好结局。 看老戏,已经不在于看故事情节,而是听门道、看技术,重新认识经典作品 中蕴含、呈现的表演艺术精华。那些历史观念、伦理观念或许已不符合当下的价 值观,但是观众仍能发现、审视其中的魅力——我们所经历的历史文化中曾有这 么一个阶段,任何经过千百年锤炼、结晶出来的艺术作品,“哪怕是民间草根的 东西,还是有一种普世价值”,这就是艺术独有的穿越时空的力量。 (节选自周敏娴《重新认知“老戏”的经典魅力》)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传统老戏常常也宣扬一些“太上感应篇”之类的封建腐朽的东西,但现 在的观众们怀着别样的情愫,依然可以从中品出新意。 B.今天,在对“老戏”的门道、技术以及蕴含的表演艺术精华的欣赏中,我们 重新发现了它的魅力。 C.由于时代差异,现代观众与“老戏”之间的隔膜可能会很深,但不会因此否 定它在历史文化中的意义。 D.形式单一、表达直白、观念封建是“老戏”草根特征的反映,但这些特征并 没有消解它穿越时空的力量。 9.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在‘老戏’中看不到爱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戏”源于民间,从不刻意描写男欢女爱,这与创作者没有文人的浪漫气 息有关。 B.“老戏”的编演者是男性,观众群也是男性,在这种旧时的男性视角里,并 没有爱情的位置。 C.在“老戏”《御碑亭》中,婚姻关系以一种两性伦理关系的形式存在,爱情 被处理成婚姻的对立面。 D.“老戏”往往蕴含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爱情的轻视有的甚至封建到令 现代人难以忍受。 10.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老戏”的经典魅力有哪些。(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先 父(刘亮程 ) ①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父亲,他住在我隔壁,夜里我听他打呼噜,很费劲的喘 气。看他躬腰推门进来,一脸皱纹,眼皮耷拉,张开剩下两颗牙齿的嘴,对我说 一句话。我们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他坐上席,我在他旁边,看着他颤巍巍伸出一 只青筋暴露的手,已经抓不住什么,又抖抖地勉力去抓住。听他咳嗽,大口喘 气――这就是数年之后的我自己。一个父亲,把全部的老年展示给儿子。一如我 把整个童年、青年带回到他眼前。 ②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就像父亲看着儿子长大成人。这个过程 中儿子慢慢懂得老是怎么回事。父亲在前面趟路。父亲离开后儿子会知道自己 40 岁时该做什么,50 岁、60 岁时要考虑什么。到了七八十岁,该放下什么,去 着手操劳什么。 ③可是,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 ④我活得比你还老的时候,身心的一部分仍旧是一个孩子。我叫你爹,叫你 父亲,你再不答应。我叫你爹的那部分永远地长不大了
⑤多少年后,我活到你死亡的年龄:37岁。我想,我能过去这一年,就比 你都老了。作为一个女儿的父亲,我会活得更老。那时想起年纪轻轻就离去的你, 就像怀想一个早夭的儿子。你给我童年,我自己走向青年、中年 ⑥我的女儿只看见过你的坟墓。我清明带着她上坟,让她跪在你的墓前磕头, 叫你爷爷。你这个没福气的人,没有活到她张口叫你爷爷的年龄。如果你能够, 在那个几乎活不下去的年月,想到多少年后,会有一个孙女伏在耳边轻声叫你爷 体⑦我需要一个父亲,在我成年之后,把我最初的那段人生讲给我。就像你需 亲你胡子拉碴的脸,或许你会为此活下去。但你没有。 要一个儿子,当你死后,我还在世间传播你的种子。你把我的童年全带走了,连 点影子都没留下。 ⑧我只知道有过一个父亲。在我前头,隐约走过这样一个人。 ⑨我的有一脚踩在他的脚印上,隔着厚厚的尘十。我的有一声追上他的声。 我吸的有一口气,是他呼出的。 (10)你去世后我所有的童年之梦全破灭了。剩下的只是生存。 (11)到了40岁,我对年岁突然没有了感觉。路被尘土蒙蔽。我不知道40岁以 后的下一年我是多大。我的父亲没有把那时的人生活给我看。他藏起我的老年, 让我时刻回到童年。在那里,他的儿女永远都记得他收工回来的那些黄昏,晚饭 的香味飘在院子。我们记住的饭菜全是那时的味道。我一生都在找寻那个傍晚那 顿饭的味道。我已忘了是什么饭,那股香气飘散在空气里,一家人围坐在桌旁, 等父亲的影子伸进院子,等他带回一身尘土,在院门外拍打。多少年后,他早不 在人世,我们还在那里一动不动看着他。我们叫他父亲,声音传不过去;盛好饭, 碗递不过去。 (12)你死去后我的一部分也在死去。你离开的那个早晨我也永远的离开了,留 在世上的那个我究竟是谁。 (13)我将在黑暗中孤独的走下去,没有你引路。40岁以后的寂寞人生,衰老 已经开始,我不知道自己在年老腰疼时,怎样在深夜独自忍受,又在白天若无其 事,一样干活说话。在老得没牙时,喝不喜欢的稀粥,把一块肉含在口中,慢慢 的嗍。我身体迟早会老到这一天。到那时,我会怎样面对自己的衰老。父亲,你 是我的骨肉亲人,你的每一丝疼痛我都能感知。衰老是一个缓慢到来的过程,也 许我会像接受自己长个子、生胡须一样,接受脱发、骨质增生,以及衰老带来的 各种病痛。 (14)但是,你忍受过的病痛我一定能坦然忍受。我小时候,有大哥,有母亲和 奶奶,引领我长大。也有我单独寂寞的成长。我更需要你教会我怎样衰老和死亡 (15)父亲,我如今多想听你说一些道理,哪怕是老掉牙的,我会毕恭毕敬倾听, 频频点头。你不会给我更新的东西。我需要那些新东西吗?父亲,我渴求的仅仅 是你说过千遍的老话。我需要的仅仅是能够坐在你身旁,听你呼吸,看你抽烟的 样子,吸一口,深咽下去,再缓缓吐出。我现在都想不起你是否抽烟,我想你时 完全记不起你的样子。不知道你长着怎样一双眼睛,蓄着多长的头发和胡须,你 的个子多高,坐着和走路是怎样的架式。还有你的声音,我听了八年,都没记住。 我在生活中失去你,又在记忆中把你丢掉。 (16)现在,我在你没活过的年龄,给你说出这些。我说的时候,我能感觉到 你在听。我也在听,父亲。 11.作者为什么说“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父亲”?(4分) 12.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⑤多少年后,我活到你死亡的年龄:37 岁。我想,我能过去这一年,就比 你都老了。作为一个女儿的父亲,我会活得更老。那时想起年纪轻轻就离去的你, 就像怀想一个早夭的儿子。你给我童年,我自己走向青年、中年。 ⑥我的女儿只看见过你的坟墓。我清明带着她上坟,让她跪在你的墓前磕头, 叫你爷爷。你这个没福气的人,没有活到她张口叫你爷爷的年龄。如果你能够, 在那个几乎活不下去的年月,想到多少年后,会有一个孙女伏在耳边轻声叫你爷 爷,亲你胡子拉碴的脸,或许你会为此活下去。但你没有。 ⑦我需要一个父亲,在我成年之后,把我最初的那段人生讲给我。就像你需 要一个儿子,当你死后,我还在世间传播你的种子。你把我的童年全带走了,连 一点影子都没留下。 ⑧我只知道有过一个父亲。在我前头,隐约走过这样一个人。 ⑨我的有一脚踩在他的脚印上,隔着厚厚的尘土。我的有一声追上他的声。 我吸的有一口气,是他呼出的。 (10)你去世后我所有的童年之梦全破灭了。剩下的只是生存。 (11)到了 40 岁,我对年岁突然没有了感觉。路被尘土蒙蔽。我不知道 40 岁以 后的下一年我是多大。我的父亲没有把那时的人生活给我看。他藏起我的老年, 让我时刻回到童年。在那里,他的儿女永远都记得他收工回来的那些黄昏,晚饭 的香味飘在院子。我们记住的饭菜全是那时的味道。我一生都在找寻那个傍晚那 顿饭的味道。我已忘了是什么饭,那股香气飘散在空气里,一家人围坐在桌旁, 等父亲的影子伸进院子,等他带回一身尘土,在院门外拍打。多少年后,他早不 在人世,我们还在那里一动不动看着他。我们叫他父亲,声音传不过去;盛好饭, 碗递不过去。 (12)你死去后我的一部分也在死去。你离开的那个早晨我也永远的离开了,留 在世上的那个我究竟是谁。 (13)我将在黑暗中孤独的走下去,没有你引路。40 岁以后的寂寞人生,衰老 已经开始,我不知道自己在年老腰疼时,怎样在深夜独自忍受,又在白天若无其 事,一样干活说话。在老得没牙时,喝不喜欢的稀粥,把一块肉含在口中,慢慢 的嗍。我身体迟早会老到这一天。到那时,我会怎样面对自己的衰老。父亲,你 是我的骨肉亲人,你的每一丝疼痛我都能感知。衰老是一个缓慢到来的过程,也 许我会像接受自己长个子、生胡须一样,接受脱发、骨质增生,以及衰老带来的 各种病痛。 (14)但是,你忍受过的病痛我一定能坦然忍受。我小时候,有大哥,有母亲和 奶奶,引领我长大。也有我单独寂寞的成长。我更需要你教会我怎样衰老和死亡。 (15)父亲,我如今多想听你说一些道理,哪怕是老掉牙的,我会毕恭毕敬倾听, 频频点头。你不会给我更新的东西。我需要那些新东西吗?父亲,我渴求的仅仅 是你说过千遍的老话。我需要的仅仅是能够坐在你身旁,听你呼吸,看你抽烟的 样子,吸一口,深咽下去,再缓缓吐出。我现在都想不起你是否抽烟,我想你时 完全记不起你的样子。不知道你长着怎样一双眼睛,蓄着多长的头发和胡须,你 的个子多高,坐着和走路是怎样的架式。还有你的声音,我听了八年,都没记住。 我在生活中失去你,又在记忆中把你丢掉。 (16)现在,我在你没活过的年龄,给你说出这些。我说的时候,我能感觉到 你在听。我也在听,父亲。 11. 作者为什么说“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父亲”?(4 分) 12.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 分)
13.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4分) (1)我的有一脚踩在他的脚印上,隔着厚厚的尘土。 (2)他藏起我的老年,让我时刻回到童年。 14.本文在写父亲时,叙述人称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好处。(3分) 15.本文最后两段写到“我”失去了父亲,又说“我”和父亲依然在相互倾听, 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 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 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 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 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 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 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 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 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 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 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 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 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 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性孝,士论多之多: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薄:迫近 C.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蔑:轻视 D.穷荒无书,日绎旧闻绎:探究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知县顾佖以告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溯江而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抚之愈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叙写了王守仁富有传奇色彩的出生及童年,为他日后立身处世的卓 越不凡作了很好的铺垫,使行文具有鲜明的文学性
13.理解文中划线句的含义。(4 分) (1)我的有一脚踩在他的脚印上,隔着厚厚的尘土。 (2)他藏起我的老年,让我时刻回到童年。 14.本文在写父亲时,叙述人称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好处。(3 分) 15.本文最后两段写到“我”失去了父亲,又说“我”和父亲依然在相互倾听, 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5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 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 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 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 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 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 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 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 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 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 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 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 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 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性孝,士论多之 多: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 薄:迫近 C.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蔑:轻视 D.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绎:探究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知县顾佖以告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溯江而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抚之愈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叙写了王守仁富有传奇色彩的出生及童年,为他日后立身处世的卓 越不凡作了很好的铺垫,使行文具有鲜明的文学性
B.王守仁个性有刚有柔。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主持正义,结果被贬。张忠、 许泰纵容京兵故意刁难,他又隐忍宽仁,最终感化了京兵。 C.王守仁文武兼备,深通将略。宁王造反后,朝廷授命王守仁负责平叛,他知己 知彼,判断精准,很快就俘获了宁王,深受器重 D.王守仁生性天资异敏,处事又信道不疑。被谪贵州龙场时,以心证道开创了 阳明学”,从此自成一家,学者翕然从之。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 知县。 2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4分) (2)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3 (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21-22题。(7分) 减字木兰花(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蒋氏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篆香:指盘香和缭绕的香烟。②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 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北去途中题此词于雄州驿 21.请指出蒋词中“辘辘车声如水去”的修辞手法,并作简要赏析。(3分) 22.简析两首词中“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愁绪。(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 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一一《老子》 注:①不得已:达不到、得不到。②觑:轻声和缓地吐气;吹:急吐气。③载: 安稳;隳:危险。④泰:极端 23.上述材料体现老子的政治思想。(1分) 24.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老子这一思想的理解。(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2),凝绝不通声暂歇。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执手相看泪眼,。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4)_,师不必贤于弟子。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吾恐季孙之忧, (《论语》)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张爱玲在《更衣记》的末尾写到:“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 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景 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
B.王守仁个性有刚有柔。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主持正义,结果被贬。张忠、 许泰纵容京兵故意刁难,他又隐忍宽仁,最终感化了京兵。 C.王守仁文武兼备,深通将略。宁王造反后,朝廷授命王守仁负责平叛,他知己 知彼,判断精准,很快就俘获了宁王,深受器重。 D.王守仁生性天资异敏,处事又信道不疑。被谪贵州龙场时,以心证道开创了 “阳明学”,从此自成一家,学者翕然从之。 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守 仁 抗 章 救 瑾怒 廷 杖 四十 谪 贵 州 龙 场 驿 丞 瑾 诛 量 移 庐 陵 知 县。 2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4 分) (2)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3 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 21-22 题。(7 分) 减字木兰花(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①。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②)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篆香:指盘香和缭绕的香烟。②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 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北去途中题此词于雄州驿。 21.请指出蒋词中“辘辘车声如水去”的修辞手法,并作简要赏析。(3 分) 22.简析两首词中“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愁绪。(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24 题。(5 分)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 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②,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③。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④。 ——《老子》 注:①不得已:达不到、得不到。②觑:轻声和缓地吐气;吹:急吐气。 ③载: 安稳;隳:危险。④泰:极端。 23.上述材料体现老子 的政治思想。(1 分) 24.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老子这一思想的理解。(4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杜牧《阿房宫赋》) (2) ,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 (柳永《雨霖铃》) (4) ,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吾恐季孙之忧, , 。 (《论语》) 四、作文(60 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张爱玲在《更衣记》的末尾写到:“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 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景 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
生活确实如此,当你撒手的那一刻,人生便向你显出它的轻盈与可爱来。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5年湖州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A酵 jiao B掺 chan c捺n) 2.A(B质疑一置疑;C磬一罄;D暴一爆) 3.C(平铺直叙:形容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此处使 用符合语境;A项的“鉴于”意思是考虑到、觉察到。此处应改用“关于”。B 项的“隐讳”意思是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此处应改用“隐晦”;D项的“身无 长物”指的是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此处使用不合语境。) 4.B(A“我们……”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需要生活,我们需要诗歌,需 要意义”,与后文的“面包”“玫瑰”对应;C“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面对两面;D“为了避免……标”多重否定不当,不合逻 辑,且缺少“避免”的宾语) 5.(4分) 根据建议的合理性赋分,其中未使用第二人称、整句的均扣1分,超过字数扣 分 6.(4分)紧扣作品内容2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准确精炼1分,超出字数扣 分。) 7.(4分)能围绕信件的内容、答复的方式等,写出2点原因即可,每点2分。 参考角度:及时答复、在论坛里答复、友情建议、台词及QQ名言的引入、措辞 的语体特征等。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D(“观念封建”不是“老戏”的草根特征。) 9.C(“爱情被处理成婚姻的对立面”的说法没有依据。) 10.(3分) ①表现了人情味与人伦的美好结局 ②承载着独特的表演艺术精华 ③具有普世价值。(答成“历史的结晶”也算正确) 每答出一点得1分 (二)(20分) 11.(4分) ①作者需要一个父亲在他成年之后,把他最初的那段人生讲给他听;②中年的我 更需要父亲教会“我”如何从容面对衰老和死亡;③中年生活的迷茫需要父亲给 “我”精神、情感上的慰藉。 (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即可给4分,其中第③点只要涉及父亲给我精神、 情感等层面的影响均可) 12.(4分) 通过细节描写,想象(虚写)一个平常父亲老年的境况,苍凉中更显拥有父亲的 温馨;引出下文有关“先父”的叙议;反衬“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的悲哀, 突出了“先父”短暂的生命和“我”由此而来的怀念和痛惜
生活确实如此,当你撒手的那一刻,人生便向你显出它的轻盈与可爱来。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5 年湖州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D(A 酵 jiào B 掺 chān C 捺 nà) 2.A(B 质疑—置疑;C 磬—罄;D 暴—爆) 3.C(平铺直叙:形容说话或写文章不加修饰,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此处使 用符合语境;A 项的“鉴于”意思是考虑到、觉察到。此处应改用“关于”。B 项的“隐讳”意思是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此处应改用“隐晦”;D 项的“身无 长物”指的是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此处使用不合语境。) 4. B (A “我们……”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需要生活,我们需要诗歌,需 要意义”,与后文的“面包”“玫瑰”对应;C“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一面对两面;D “为了避免……标”多重否定不当,不合逻 辑,且缺少“避免”的宾语) 5.(4 分) 根据建议的合理性赋分,其中未使用第二人称、整句的均扣 1 分,超过字数扣 1 分。 6.(4 分)紧扣作品内容 2 分,修辞手法 1 分,表达准确精炼 1 分,超出字数扣 1 分。) 7.(4 分)能围绕信件的内容、答复的方式等,写出 2 点原因即可,每点 2 分。 参考角度:及时答复、在论坛里答复、友情建议、台词及 QQ 名言的引入、措辞 的语体特征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9 分) 8.D(“观念封建”不是“老戏”的草根特征。) 9.C(“爱情被处理成婚姻的对立面”的说法没有依据。) 10.(3 分) ①表现了人情味与人伦的美好结局; ②承载着独特的表演艺术精华; ③具有普世价值。(答成“历史的结晶”也算正确) 每答出一点得 1 分 (二)(20 分) 11.(4 分) ①作者需要一个父亲在他成年之后,把他最初的那段人生讲给他听;②中年的我 更需要父亲教会“我”如何从容面对衰老和死亡;③中年生活的迷茫需要父亲给 “我”精神、情感上的慰藉。 (答出 1 点给 1 分,答出 3 点即可给 4 分,其中第③点只要涉及父亲给我精神、 情感等层面的影响均可) 12.(4 分) 通过细节描写,想象(虚写)一个平常父亲老年的境况,苍凉中更显拥有父亲的 温馨;引出下文有关“先父”的叙议;反衬“我没有这样一个老父亲”的悲哀, 突出了“先父”短暂的生命和“我”由此而来的怀念和痛惜
(写到细节描写、想象、虚写中任一点即给1分,对应的作用分析1分,结构分 析1分,反衬及其作用分析1分) 13.(4分) (1)“我”的生活有父亲的痕迹,但父亲已经去世了。(2分) (2)父亲去世后,“我”无法从父亲的老年生活情形里看到自己的未来,而对 父亲的追忆却让“我”时刻回想童年时光。(2分) 14.(3分) 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间转换。第三人称有利于更客观地叙事与描写,第二人称有 利于向父亲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 (叙述人称特点1分,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缺一即不给分;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的作用各1分) 15.(5分) (角度合理,能写出生活中的类似现象2分:对此现象能作较为深入的分析3 分 参考:父亲已经逝去,“我”已经记不得父亲的模样和声音,但我永远能从“先 父”那里得到精神、情感上的慰藉,血浓于水的亲情永留人心。 生活中有些东西的失去也是必然的,但它们可能会转化为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永留我们心中,永久影响我们。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6.C(蔑:无,没有) 17.A(A均为“介词,把”;B表被动/替;C表修饰/表递进;D代词/主谓 间取独) 18.C(“朝廷授命王守仁负责平叛”和“俘获了宁王,深受器重”与原文不合。) 19.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3分,每错断或漏断1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7分 (1)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 复竟就回家了。(4分:“疏”“举”各1分,“自代”倒装句式,1分;句意 正确1分 (2)(守仁)忽然领悟,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自求于心,不应当求 于事物,他感叹说:“道理在这儿了。” (3分;“格物”“诸”各1分,句意正确1分) 21.3分 比喻(1分) 作用:把不停前行的囚车声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声(1分),用渐渐远去的车声 表达了作者离开故乡、一去不回的痛苦心情(1分)。 (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答通感或比拟,并分析言之成理的也可酌情给分。 22.4分 ①秦词中“飞鸿”有鸿雁传书之意(1分),抒情主人公仰观飞鸿,却盼不到 来自天涯的音书,触目成愁,表达了思念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②“飞鸿”指秋天结队由北而南的大雁,(1分)诗人此刻身陷贼手,被迫北上, 借助“飞鸿”表达了国破家亡之痛(1分)。(意思对即可)
(写到细节描写、想象、虚写中任一点即给 1 分,对应的作用分析 1 分,结构分 析 1 分,反衬及其作用分析 1 分) 13.(4 分) (1)“我”的生活有父亲的痕迹,但父亲已经去世了。(2 分) (2)父亲去世后,“我”无法从父亲的老年生活情形里看到自己的未来,而对 父亲的追忆却让“我”时刻回想童年时光。(2 分) 14.(3 分) 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间转换。第三人称有利于更客观地叙事与描写,第二人称有 利于向父亲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情。 (叙述人称特点 1 分,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缺一即不给分;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的作用各 1 分) 15.(5 分) (角度合理,能写出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2 分;对此现象能作较为深入的分析 3 分) 参考:父亲已经逝去,“我”已经记不得父亲的模样和声音,但我永远能从“先 父”那里得到精神、情感上的慰藉,血浓于水的亲情永留人心。 生活中有些东西的失去也是必然的,但它们可能会转化为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永留我们心中,永久影响我们。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6.C(蔑:无,没有) 17.A(A 均为“介词,把”;B 表被动∕替;C 表修饰∕表递进;D 代词∕主谓 间取独) 18.C(“朝廷授命王守仁负责平叛”和“俘获了宁王,深受器重”与原文不合。) 19.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3 分,每错断或漏断 1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20.7 分 (1)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 复竟就回家了。 (4 分;“疏”“举”各 1 分,“自代”倒装句式,1 分;句意 正确 1 分) (2)(守仁)忽然领悟,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自求于心,不应当求 于事物,他感叹说:“道理在这儿了。” (3 分;“格物”“诸”各 1 分,句意正确 1 分) 21. 3 分 比喻(1 分) 作用:把不停前行的囚车声比作连绵不断的流水声(1 分),用渐渐远去的车声 表达了作者离开故乡、一去不回的痛苦心情(1 分)。 (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答通感或比拟,并分析言之成理的也可酌情给分。 22.4 分 ①秦词中“飞鸿” 有鸿雁传书之意(1 分),抒情主人公仰观飞鸿,却盼不到 来自天涯的音书,触目成愁,表达了思念之情(1 分)(意思对即可) ②“飞鸿”指秋天结队由北而南的大雁,(1 分)诗人此刻身陷贼手,被迫北上, 借助“飞鸿”表达了国破家亡之痛(1 分)。 (意思对即可)
或大雁是合群之鸟(1分),诗人此刻身陷贼手,远离家园,传递出孤单寂寞之 感(1分)。 (注:这首诗从“由北而南”或“合群”两个特点分析都可得分), 23.(1分)无为(或无为而治) 24.(5分 “无为”的政治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 (解读“无为”的含义,2分) 老子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存奢 望,不要好大喜功,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这与我们今天 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联系现实给2分) 【译文】 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人民 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 就一定会失败;用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 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 急吹,有的刚强,有的赢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 奢侈的、过度的政令和手段。 25.(6分,只选3小题,每小题2分) (1)廊腰缦回钩心斗角 (2)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幽愁暗恨生 (3)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 (5)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四、(60分) 26.题意简析: “撒手”是摆脱不需要的束缚,于是生命变得轻盈起来,使精彩成为一种可能 因此,人生呈现出可爱的一面 立意特别需要注意两点 “撒手”不是放弃,是一种契合生活规律的摆脱或突破;“撒手”使人生可爱。 前者是对话题中心的厘清辨明,后者是话题材料的其它重要信息对话题中心的限 制 评分细则:切入分42 参照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标准,可在审题上将考生的文章分成以下四类 类作文:50分以上 二类作文:42-49分 三类作文:36-41分 四类作文:35分以下(含35分)超出材料内容和含义范围的套作。 此类作文请老师谨慎打分,千万不可随意草率! 以上是仅从立意角度划分的作文档次,仅供参考,建议老师们结合材料、结构 文面等进行综合打分。 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亲王华,是成华十七年的进士第一名。王华有才华, 气度不凡。孝宗很器重他。王华天性孝顺,士人在议论时都赞美他。守仁孕期十 四个月才生下来。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子下凡,于是命名叫云。五岁还不能说
或大雁是合群之鸟(1 分),诗人此刻身陷贼手,远离家园,传递出孤单寂寞之 感(1 分)。 (注:这首诗从“由北而南”或“合群”两个特点分析都可得分), 23.(1 分) 无为(或无为而治) 24.(5 分) “无为”的政治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 (解读“无为”的含义,2 分) 老子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存奢 望,不要好大喜功,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这与我们今天 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联系现实给 2 分) 【译文】 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人民 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 就一定会失败;用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 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 急吹,有的刚强,有的赢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 奢侈的、过度的政令和手段。 25. (6 分,只选 3 小题,每小题 2 分) (1)廊腰缦回 钩心斗角 (2)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3)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5)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四、(60 分) 26.题意简析: “撒手”是摆脱不需要的束缚,于是生命变得轻盈起来,使精彩成为一种可能。 因此,人生呈现出可爱的一面。 立意特别需要注意两点: “撒手”不是放弃,是一种契合生活规律的摆脱或突破;“撒手”使人生可爱。 前者是对话题中心的厘清辨明,后者是话题材料的其它重要信息对话题中心的限 制。 评分细则:切入分 42 参照 2014 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标准,可在审题上将考生的文章分成以下四类: 一类作文:50 分以上 二类作文:42-49 分 三类作文:36-41 分 四类作文:35 分以下(含 35 分)超出材料内容和含义范围的套作。 此类作文请老师谨慎打分,千万不可随意草率! 以上是仅从立意角度划分的作文档次,仅供参考,建议老师们结合材料、结构、 文面等进行综合打分。 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亲王华,是成华十七年的进士第一名。王华有才华, 气度不凡。孝宗很器重他。王华天性孝顺,士人在议论时都赞美他。守仁孕期十 四个月才生下来。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子下凡,于是命名叫云。五岁还不能说
话,异人用手掌拍打他,为他更名叫守仁,才会说话。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土。正 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上疏论救,刘瑾 大怒,把守仁廷杖四十,又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刘瑾被诛杀,衡量其才能 调迁到庐陵做知县。入宫朝见皇帝,升任为刑部主事 正德十四年六月,受命平定福建叛军。行走到丰城时,宁王朱宸濠造反,知县顾 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守仁紧急赶到吉安,和伍文定征集调动兵马粮草,准备作 战器械和舟船,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 勤王。七月初一,宁王的军队攻下九江和南康,逼近安庆。有人请求救援安庆, 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如果我们越过南昌和他 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的后路,那我们就腹背受敌了。不如直接攻 打南昌。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中迎战袭 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众人说“好”。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在黄 家渡两军遭遇。第二天,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船 装满柴草,趁着风势点火,烧了叛军的副舟。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换了条船 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 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 千京兵,溯江而上,抵达南昌。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容京兵侵犯守仁,或者叫 着守仁的名字谩骂。守仁不为所动,对待他们更加优厚。病了给他们医药,死了 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他们办丧事,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京兵们都说 “王都堂爱护我”,没有再冒犯他的人。张忠、许泰轻视守仁是文士出身,强要 他射箭。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 泰更加懊丧。 世宗刚即位,任命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省亲。守仁病 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竟就回家了 走到南安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守仁天资特别聪明。被贬龙场,地处偏僻没书可看,每天推演以前看过的。忽然 领悟,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自求于心,不应当求于事物,他感叹说: “道理在这儿了。”于是深信不疑。他教育学生,专门以“致良知”为主。学者 大多服从并采纳他的说法,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的说法
话,异人用手掌拍打他,为他更名叫守仁,才会说话。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土。正 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上疏论救,刘瑾 大怒,把守仁廷杖四十,又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刘瑾被诛杀,衡量其才能, 调迁到庐陵做知县。入宫朝见皇帝,升任为刑部主事。 正德十四年六月,受命平定福建叛军。行走到丰城时,宁王朱宸濠造反,知县顾 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守仁紧急赶到吉安,和伍文定征集调动兵马粮草,准备作 战器械和舟船,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 勤王。七月初一,宁王的军队攻下九江和南康,逼近安庆。有人请求救援安庆, 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如果我们越过南昌和他 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的后路,那我们就腹背受敌了。不如直接攻 打南昌。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中迎战袭 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众人说“好”。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在黄 家渡两军遭遇。第二天,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船 装满柴草,趁着风势点火,烧了叛军的副舟。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换了条船 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 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 千京兵,溯江而上,抵达南昌。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容京兵侵犯守仁,或者叫 着守仁的名字谩骂。守仁不为所动,对待他们更加优厚。病了给他们医药,死了 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他们办丧事,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京兵们都说 “王都堂爱护我”,没有再冒犯他的人。张忠、许泰轻视守仁是文士出身,强要 他射箭。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 泰更加懊丧。 世宗刚即位,任命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省亲。守仁病 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竟就回家了。 走到南安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守仁天资特别聪明。被贬龙场,地处偏僻没书可看,每天推演以前看过的。忽然 领悟,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自求于心,不应当求于事物,他感叹说: “道理在这儿了。”于是深信不疑。他教育学生,专门以“致良知”为主。学者 大多服从并采纳他的说法,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