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 蒲松龄
山 市 蒲松龄
作家和作品 ■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 12 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 9 3 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 765 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 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 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 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 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 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 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 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一、作家和作品 ◼ 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 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 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 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身郁郁 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 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 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 吏的罪恶,对科举制度和礼教也有所批判, 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 但书中也存在着一些宣传忠孝节义的封建伦 理观念和迷信色彩
朗读指导 12 ■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在朗 9 3 读中培养文言文语感,在朗读中 765 理解文意,懂得“好文不厌百回 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 道理 文言文“五读法”:初读通语句, 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情,四读 品内涵,五读得启迪
二、朗读指导 ◼ 文言文的学习,重在朗读。在朗 读中培养文言文语感,在朗读中 理解文意,懂得“好文不厌百回 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 道理。 ◼ 文言文“五读法”:初读通语句, 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情,四读 品内涵,五读得启迪
三、朗读练习 12 ■自由朗读 9 3 个别朗读 765 ■全班齐读
三、朗读练习 ◼ 自由朗读 ◼ 个别朗读 ◼ 全班齐读
四、疏通文意 12 ■看注释讲解大意 9 3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质疑 765 ■全班交流(分段进行)
四、疏通文意 ◼ 看注释讲解大意 ◼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质疑 ◼ 全班交流 (分段进行)
四、疏通文意(1)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 12 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 9 3 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 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 765 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 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 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 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 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 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 座城了
四、疏通文意 (1) ◼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 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 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 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 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 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 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 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 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 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 一座城了
四、疏通文意(2)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 12 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 9 3 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 765 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 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 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 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 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 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
四、疏通文意(2) ◼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 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忽然 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 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 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 与天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 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 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亮点越小; 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 就变得暗淡了,似有若无,看不清它的层次
四、疏通文意(3)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 12 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 9 3 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 765 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 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 地,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 成拳买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 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我又听说 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 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 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四、疏通文意(3) ◼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 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 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 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 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 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 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成为豆粒一 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我又听说, 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 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 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五、研讨与练习 ■1.“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 x 步步变化的?(用原句回答)
五、研讨与练习 ◼ 1.“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 步步变化的?(用原句回答)
五、研讨与练习 12 ■1.“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 9 3 步步变化的?(用原句回答) 765 提示:注意时间词语“忽”“无 何”“未几”“忽”“既 而”“逾时”“倏忽”的顺序 要求“用文章的原话回答
五、研讨与练习 ◼ 1.“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 步步变化的?(用原句回答) ◼ 提示:注意时间词语“忽”“无 何”“未几”“忽”“既 而”“逾时”“倏忽”的顺序。 要求“用文章的原话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