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卷第2期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6 No.2 2014年6月 Journal of Chang 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June 2014 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 介永强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唐代是中国佛教的繁荣期,也是中国佛教寺院建设的兴盛期。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规 模宏大、数量众多,主要分布在长安城西市和东市周围以及城东南隅和城东北隅,呈现出西密东疏、 北密南疏的特点。佛教寺院主院不建佛塔始于唐高宗初年,到唐高宗后期,建塔于别院的新式布局 即成为流行的规制。佛教寺院有单院式佛寺和多院式佛寺两种基本类型,它们都以佛殿(堂)为中 心,佛塔建在寺侧、寺后或别院,甚或不建塔,这是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在平面布局上的突出特 ,点。这是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重大转折,点,影响十分深远。 关键词: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佛殿:佛塔 中图分类号:TU09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4)02000106 佛教创立于古代印度,其发扬光大却在古代中尽都市之财(材)不足,奏毁曲江及华清宫馆以给 国,因而中国被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两汉之之,费逾万亿”。③作为当时佛教文化中心,长安城寺 际,佛教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和壮 院遍布,佛塔林立。唐人韦述《俩京新记》记载,唐 大,迨至唐代,佛教在中国极度繁荣鼎盛。唐都长安 长安城有佛教寺院91所;宋人宋敏求《长安志》记 城内佛教寺院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前所未有:寺院 载,唐长安城有佛教寺院104所:清人徐松《唐两京 建筑金碧辉煌、美仑美奂、空前绝后。在当时,国际 城坊考》记载,唐长安城有佛教寺院107所。唐长 化大都市长安城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而且 安城一百多坊,许多坊里都建有佛教寺院,有的坊里 是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不 竞然多达三四所佛寺。 仅奠定了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基本形制,而且对周 唐长安城佛教寺院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规模宏 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对东北亚地区的佛教寺院建 大。长安清禅寺“九级浮空,重廊远摄,堂殿院宇, 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众事圆成。所以竹树森繁,园圃周绕,水陆庄田,仓 禀碾硙,库藏盈满,莫非由焉。京师殷有,无过此 一、长安城佛教寺院的区域分布 寺”。④长安庄严寺“其寺复殿重廊,连甍比栋。幽房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繁荣期,也是中国佛教寺院 ①《旧唐书》卷96《姚崇传》。 建设的兴盛期。统治者“发使赎生,倾国造寺”,① ②《旧唐书》卷88《韦嗣立传》。 “大则费耗百十万,小则尚用三五万余,略计都用资 ③《资治通鉴》卷224,唐代宗大历二年. 财,动至千万以上”。②如唐长安章敬寺“穷极壮丽, ④《续高僧传》卷29《慧胄传》。 收稿日期:201403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J0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1YJA730004) 作者简介:介永强(1969→,男,陕西彬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4-201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书 第 16 卷 第 2 期 2014 年 6 月 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16 No. 2 June 2014 收稿日期: 2014-03-17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3BZJ019)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11YJA730004) 作者简介: 介永强( 1969-) ,男,陕西彬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 介永强 (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繁荣期,也是中国佛教寺院建设的兴盛期。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规 模宏大、数量众多,主要分布在长安城西市和东市周围以及城东南隅和城东北隅,呈现出西密东疏、 北密南疏的特点。佛教寺院主院不建佛塔始于唐高宗初年,到唐高宗后期,建塔于别院的新式布局 即成为流行的规制。佛教寺院有单院式佛寺和多院式佛寺两种基本类型,它们都以佛殿( 堂) 为中 心,佛塔建在寺侧、寺后或别院,甚或不建塔,这是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在平面布局上的突出特 点。这是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重大转折点,影响十分深远。 关键词: 唐都; 长安城; 佛教; 寺院建筑; 佛殿; 佛塔 中图分类号: TU-098.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6248( 2014) 02-0001-06 佛教创立于古代印度,其发扬光大却在古代中 国,因而中国被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两汉之 际,佛教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和壮 大,迨至唐代,佛教在中国极度繁荣鼎盛。唐都长安 城内佛教寺院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前所未有; 寺院 建筑金碧辉煌、美仑美奂、空前绝后。在当时,国际 化大都市长安城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而且 是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不 仅奠定了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基本形制,而且对周 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对东北亚地区的佛教寺院建 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长安城佛教寺院的区域分布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繁荣期,也是中国佛教寺院 建设的兴盛期。统治者“发使赎生,倾国造寺”,① “大则费耗百十万,小则尚用三五万余,略计都用资 财,动至千万以上”。② 如唐长安章敬寺“穷极壮丽, 尽都市之财( 材) 不足,奏毁曲江及华清宫馆以给 之,费逾万亿”。③作为当时佛教文化中心,长安城寺 院遍布,佛塔林立。唐人韦述《两京新记》记载,唐 长安城有佛教寺院 91 所; 宋人宋敏求《长安志》记 载,唐长安城有佛教寺院 104 所; 清人徐松《唐两京 城坊考》记载,唐长安城有佛教寺院 107 所。唐长 安城一百多坊,许多坊里都建有佛教寺院,有的坊里 竟然多达三四所佛寺。 唐长安城佛教寺院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规模宏 大。长安清禅寺“九级浮空,重廊远摄,堂殿院宇, 众事圆成。所以竹树森繁,园圃周绕,水陆庄田,仓 禀碾硙,库藏盈满,莫非由焉。京师殷有,无过此 寺”。④长安庄严寺“其寺复殿重廊,连甍比栋。幽房 ① 《旧唐书》卷 96《姚崇传》。 ② 《旧唐书》卷 88《韦嗣立传》。 ③ 《资治通鉴》卷 224,唐代宗大历二年。 ④ 《续高僧传》卷 29《慧胄传》
介永强: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 秘宇,窈窕疏通,密竹翠松,垂明耀秀,行而迷道。天 游娱的常去处,自然少不了公共活动空间一佛教 下梵宫,高明寡匹”。①日本入唐求法僧人圆仁因而 寺院。因此,在长安城东南隅曲江池西北的坊里相 说“长安城里坊内佛堂三百余所,佛像、经楼等庄 对集中地分布有六七座佛教寺院。 严如法,尽是名工所作,一个佛堂院,敌外州大 第四,城东北隅。龙朔三年(663)四月,唐高宗 寺。”② 由太极宫迁居大明宫听政,唐代政治中心从此转移 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的佛教寺院主要分布在唐 到长安城东北隅的大明宫。受此影响,在长安城东 长安城的4个地区(图1): 北隅兴起了几座佛教寺院。 由此可见,唐长安城佛教寺院的区域分布很不 平衡,呈现出西密东疏、北密南疏的特点。 大明言 西内苑 二、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的 平面布局 寺院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兴起的新型建筑,它 为中国建筑增添了新的内容。早期中国佛教寺院仿 照印度佛教寺院式样而建,多以佛塔为中心。随着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僧徒观像礼佛成为修行 必需,加之受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隋末唐初佛教寺 院建筑逐渐由以佛塔为中心转向以佛殿为中心。唐 长安城佛教寺院主院不建佛塔始于唐高宗初年,到 了唐高宗后期,建塔于别院的新式布局即成为佛教 寺院流行的规制0。唐长安城这种以佛殿为中心的 佛教寺院,有单院式佛寺和多院式佛寺两种基本 。 类型。 (一)单院式佛寺 单院式佛寺以一座或一组殿阁为主体,周围环 绕堂庑或廊房(图2)因。单院式佛寺规模较小、结 图1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分布示意图 构简单,最基本的建筑是至少有一座佛堂(殿)。唐 第一,西市周围。以西市为中心,包括皇城以西 长安城弘化寺“唯一佛堂,僧众创停,仄陋而己”,③ 和以南的坊里,是唐长安城佛教寺院分布最为密集 即是一所单院式佛寺。日本入唐求法僧人圆仁说 的地区,这一地区拥有长安城近三分之二的佛教寺 “长安城里坊内佛堂三百余所”,这些佛堂有不少就 院。西市不仅是唐长安城最主要的工商业区和经济 是单院式佛寺。另外,唐长安城的达官显贵有不少 活动中心,而且是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这里邸店 人舍宅为寺,由于受早期住宅布局的制约,这些在宅 毗连、财货丰积、商贾云集、人口辐凑,在其周围兴起 院基础上改建的寺院亦多为单院式佛寺。 了许多佛教寺院。又由于长安城地势东高西低,城 西低洼阴湿,加之唐代政治中心后来转移到了大明 宫,达官贵人纷纷迁居城东,他们中的有些人舍宅为 寺,西市周围地区的佛教寺院也就更多了。 第二,东市周围。东市是唐长安城手工业生产 和商业贸易中心之一,这里人来人往,熙熙撰攘。以 东市为中心,在东市周围的坊里有十多座佛教寺院, 图2唐代院落形式示意图 是长安城佛教寺院分布较为集中的又一个区域,虽 然比西市周围地区的佛寺数量少得多。 第三,城东南隅。唐长安城东南隅是风景名胜 ① 《宋高僧传》卷16《慧灵传》。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4“唐武宗会昌四年七月”条, 区,这里有景色优美的曲江池和芙蓉园,是唐人休闲 《续高僧传》卷20《静琳传》。 2 ?1994-201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祕宇,窈窕疏通,密竹翠松,垂明擢秀,行而迷道。天 下梵宫,高明寡匹”。① 日本入唐求法僧人圆仁因而 说: “长安城里坊内佛堂三百余所,佛像、经楼等庄 严如法,尽 是 名 工 所 作,一 个 佛 堂 院,敌 外 州 大 寺。”② 规模宏大、数量众多的佛教寺院主要分布在唐 长安城的 4 个地区( 图 1) : 图 1 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分布示意图 第一,西市周围。以西市为中心,包括皇城以西 和以南的坊里,是唐长安城佛教寺院分布最为密集 的地区,这一地区拥有长安城近三分之二的佛教寺 院。西市不仅是唐长安城最主要的工商业区和经济 活动中心,而且是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这里邸店 毗连、财货丰积、商贾云集、人口辐凑,在其周围兴起 了许多佛教寺院。又由于长安城地势东高西低,城 西低洼阴湿,加之唐代政治中心后来转移到了大明 宫,达官贵人纷纷迁居城东,他们中的有些人舍宅为 寺,西市周围地区的佛教寺院也就更多了。 第二,东市周围。东市是唐长安城手工业生产 和商业贸易中心之一,这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以 东市为中心,在东市周围的坊里有十多座佛教寺院, 是长安城佛教寺院分布较为集中的又一个区域,虽 然比西市周围地区的佛寺数量少得多。 第三,城东南隅。唐长安城东南隅是风景名胜 区,这里有景色优美的曲江池和芙蓉园,是唐人休闲 游娱的常去处,自然少不了公共活动空间———佛教 寺院。因此,在长安城东南隅曲江池西北的坊里相 对集中地分布有六七座佛教寺院。 第四,城东北隅。龙朔三年( 663) 四月,唐高宗 由太极宫迁居大明宫听政,唐代政治中心从此转移 到长安城东北隅的大明宫。受此影响,在长安城东 北隅兴起了几座佛教寺院。 由此可见,唐长安城佛教寺院的区域分布很不 平衡,呈现出西密东疏、北密南疏的特点。 二、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的 平面布局 寺院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兴起的新型建筑,它 为中国建筑增添了新的内容。早期中国佛教寺院仿 照印度佛教寺院式样而建,多以佛塔为中心。随着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僧徒观像礼佛成为修行 必需,加之受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隋末唐初佛教寺 院建筑逐渐由以佛塔为中心转向以佛殿为中心。唐 长安城佛教寺院主院不建佛塔始于唐高宗初年,到 了唐高宗后期,建塔于别院的新式布局即成为佛教 寺院流行的规制[1]。唐长安城这种以佛殿为中心的 佛教寺院,有单院式佛寺和多院式佛寺两种基本 类型。 ( 一) 单院式佛寺 单院式佛寺以一座或一组殿阁为主体,周围环 绕堂庑或廊房( 图 2) [2]。单院式佛寺规模较小、结 构简单,最基本的建筑是至少有一座佛堂( 殿) 。唐 长安城弘化寺“唯一佛堂,僧众创停,仄陋而已”,③ 即是一所单院式佛寺。日本入唐求法僧人圆仁说 “长安城里坊内佛堂三百余所”,这些佛堂有不少就 是单院式佛寺。另外,唐长安城的达官显贵有不少 人舍宅为寺,由于受早期住宅布局的制约,这些在宅 院基础上改建的寺院亦多为单院式佛寺。 图 2 唐代院落形式示意图 2 介永强: 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 ① ② ③ 《宋高僧传》卷 16《慧灵传》。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4“唐武宗会昌四年七月”条。 《续高僧传》卷 20《静琳传》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6卷第2期 (二)多院式佛寺 的佛教寺院都以佛殿(堂)为中心,佛塔建在寺侧、 “隋唐之制,率皆寺分数院,围绕回廊”因,形成 寺后或别院,甚或不建塔,这是长安城佛教寺院在平 多院式佛寺。唐长安城大安国寺有经院、大法师院、 面布局上的突出特点。 东禅院(木塔院)、律院、经藏院、用上人院、红楼院、 静居法师故院等别院。长安青龙寺有东塔院、净土 三、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的 院、法全阿阁梨院、故县上人院、上方院、僧院等院。 主要构成 长安大慈恩寺“其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凡十余院,总 一千八百九十七间”。①长安西明寺“其寺面三百五 长安寺宇招提,其数极多,皆云构藻饰,务取宏 十步,周围数里,左右通衢,腹背座落”,“而廊殿楼 博。长安佛教寺院建筑一般是面南背北,按照中国 台,飞琼接汉,金铺藻栋,眩目晖霞,凡有十院,屋四 营造法式,主要建筑物设在南北中轴线上,附属建筑 千余间。庄严之盛,虽梁之同泰、魏之永宁,所不能 物设在中轴线东、西两侧④(图5)。寺院中轴线上 及也”。②长安章敬寺“总四千一百三十余间,四十 的主要建筑物,从南往北依次是山门、钟楼、鼓楼、天 八院”。固 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等。山门、钟楼、鼓楼、 唐都长安城佛寺规模宏大,动辄就有数十院。 天王殿合称前殿。大雄宝殿俗称大殿,是正殿,是寺 这种多院式佛寺一般分为主院和别院,主院以佛殿 院最重要的建筑。在中轴线东、西两侧配置的附属 群为主体,别院另有殿阁(楼阁)或廊房,主院和众 建筑物主要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 多别院相通接连,合成一座大型佛教寺院。多院式 寺院的东侧是生活区,主要建筑有僧房、斋堂、香积 佛寺的标准范式是唐代高僧道宣的《关中创立戒坛 厨、职事堂(库房)等。寺院的西侧是接待区,主要 经图》0,它描绘的是一座横连四院式佛寺:中部为 建筑有云会(水)堂。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寺院建筑 主院,沿着主院的中轴线,依次建有前佛殿、七重塔、 构成,是长安城大型、正规佛寺的典型构图。除了佛 后佛殿、三重楼、三重阁:有3条横廊将主院分为纵 殿(堂)建筑是任何佛寺必有的建筑物,上述其他建 连式四院,在3条横廊和主院后廊内,依次建有左右 筑物并非长安城每座佛寺应有的。 三重楼、左右五重楼和东、西佛库:主院左侧横连两 佛殿是长安城佛教寺院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其 院,右侧横连一院,3所别院内各有廊墙分隔而成的 形制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考古发现的长安城青 几十个小院,每个小院各有殿亭。《关中创立戒坛 龙寺4号遗址的早期佛殿即是一座正方形佛殿回 经图》反映的是横连式多院式佛寺(图3),还有并列 式多院式佛寺(图4)。并列式多院式佛寺一般是沿 (图6)。长安城最流行的佛殿是长方形佛殿,这类 佛殿数量也最多。考古发现长安城青龙寺3号遗址 着寺院的中轴线依次建三门、佛殿、配殿、讲堂等,佛 殿和讲堂等向两侧延伸出回廊,与寺院的东、西回廊 下层早期佛殿因(图7)和上层晚期佛殿网(图8)、4 分别连接起来,构成两进或三、四进的并列多院式佛 号遗址晚期佛殿(图9)以及长安西明寺南殿均是长 寺。长安城西明寺遗址东部建筑群即是并列式多院 方形佛殿。 式佛寺。 弥足珍贵的长安城慈恩寺塔石楣上的释迦说法 线刻图,细致地刻画出长安城长方形佛殿的真实面 貌田(图10)。 长安城佛寺正殿两旁通常有东、西配殿,东配殿 一般是伽蓝殿,西配殿一般是祖师殿。正殿之后是 法堂,也称讲堂,堂中设有法座,是一个置有座椅的 高台,专供法师演说佛法。法堂是长安佛寺中仅次 图3 横连式佛教寺院平面布局示意图 于大殿的主要建筑。长安佛寺中的其他建筑物尚有 各种楼阁、亭台、佛塔、经幢、房舍等,不一而足。由 于寺院规模不等、等级有别,长安佛教寺院建筑不仅 佛殿有大有小,而且其他建筑物多寡不均、华丽程度 也不同。 图4并列式佛教寺院平面布局示意图 ①《大慈思寺三藏法师传》卷7。 唐都长安城盛行多院式佛寺,不过单院式佛寺 ②《大慈思寺三藏法师传》卷10 亦不少。无论多院式佛寺,抑或单院式佛寺,长安城 ③《长安志》卷10. 3 ?1994-201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 二) 多院式佛寺 “隋唐之制,率皆寺分数院,围绕回廊”[3],形成 多院式佛寺。唐长安城大安国寺有经院、大法师院、 东禅院( 木塔院) 、律院、经藏院、用上人院、红楼院、 静居法师故院等别院。长安青龙寺有东塔院、净土 院、法全阿阇梨院、故昙上人院、上方院、僧院等院。 长安大慈恩寺“其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凡十余院,总 一千八百九十七间”。① 长安西明寺“其寺面三百五 十步,周围数里,左右通衢,腹背廛落”,“而廊殿楼 台,飞琼接汉,金铺藻栋,眩目晖霞,凡有十院,屋四 千余间。庄严之盛,虽梁之同泰、魏之永宁,所不能 及也”。② 长安章敬寺“总四千一百三十余间,四十 八院”。③ 唐都长安城佛寺规模宏大,动辄就有数十院。 这种多院式佛寺一般分为主院和别院,主院以佛殿 群为主体,别院另有殿阁( 楼阁) 或廊房,主院和众 多别院相通接连,合成一座大型佛教寺院。多院式 佛寺的标准范式是唐代高僧道宣的《关中创立戒坛 经图》[1],它描绘的是一座横连四院式佛寺: 中部为 主院,沿着主院的中轴线,依次建有前佛殿、七重塔、 后佛殿、三重楼、三重阁; 有 3 条横廊将主院分为纵 连式四院,在 3 条横廊和主院后廊内,依次建有左右 三重楼、左右五重楼和东、西佛库; 主院左侧横连两 院,右侧横连一院,3 所别院内各有廊墙分隔而成的 几十个小院,每个小院各有殿亭。《关中创立戒坛 经图》反映的是横连式多院式佛寺( 图 3) ,还有并列 式多院式佛寺( 图 4) 。并列式多院式佛寺一般是沿 着寺院的中轴线依次建三门、佛殿、配殿、讲堂等,佛 殿和讲堂等向两侧延伸出回廊,与寺院的东、西回廊 分别连接起来,构成两进或三、四进的并列多院式佛 寺。长安城西明寺遗址东部建筑群即是并列式多院 式佛寺。 图 3 横连式佛教寺院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 4 并列式佛教寺院平面布局示意图 唐都长安城盛行多院式佛寺,不过单院式佛寺 亦不少。无论多院式佛寺,抑或单院式佛寺,长安城 的佛教寺院都以佛殿( 堂) 为中心,佛塔建在寺侧、 寺后或别院,甚或不建塔,这是长安城佛教寺院在平 面布局上的突出特点。 三、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的 主要构成 长安寺宇招提,其数极多,皆云构藻饰,务取宏 博。长安佛教寺院建筑一般是面南背北,按照中国 营造法式,主要建筑物设在南北中轴线上,附属建筑 物设在中轴线东、西两侧[4] ( 图 5) 。寺院中轴线上 的主要建筑物,从南往北依次是山门、钟楼、鼓楼、天 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等。山门、钟楼、鼓楼、 天王殿合称前殿。大雄宝殿俗称大殿,是正殿,是寺 院最重要的建筑。在中轴线东、西两侧配置的附属 建筑物主要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 寺院的东侧是生活区,主要建筑有僧房、斋堂、香积 厨、职事堂( 库房) 等。寺院的西侧是接待区,主要 建筑有云会( 水) 堂。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寺院建筑 构成,是长安城大型、正规佛寺的典型构图。除了佛 殿( 堂) 建筑是任何佛寺必有的建筑物,上述其他建 筑物并非长安城每座佛寺应有的。 佛殿是长安城佛教寺院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其 形制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考古发现的长安城青 龙寺 4 号遗址的早期佛殿即是一座正方形佛殿[5] ( 图 6) 。长安城最流行的佛殿是长方形佛殿,这类 佛殿数量也最多。考古发现长安城青龙寺 3 号遗址 下层早期佛殿[6]( 图 7) 和上层晩期佛殿[6]( 图 8) 、4 号遗址晚期佛殿( 图 9) 以及长安西明寺南殿均是长 方形佛殿。 弥足珍贵的长安城慈恩寺塔石楣上的释迦说法 线刻图,细致地刻画出长安城长方形佛殿的真实面 貌[3]( 图 10) 。 长安城佛寺正殿两旁通常有东、西配殿,东配殿 一般是伽蓝殿,西配殿一般是祖师殿。正殿之后是 法堂,也称讲堂,堂中设有法座,是一个置有座椅的 高台,专供法师演说佛法。法堂是长安佛寺中仅次 于大殿的主要建筑。长安佛寺中的其他建筑物尚有 各种楼阁、亭台、佛塔、经幢、房舍等,不一而足。由 于寺院规模不等、等级有别,长安佛教寺院建筑不仅 佛殿有大有小,而且其他建筑物多寡不均、华丽程度 也不同。 3 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年 第 16 卷 第 2 期 ① ② ③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 7。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 10。 《长安志》卷 10
介永强: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 罗汉堂 藏经阁 戒坛 上露 殿西 西配殿 东配殿 优波离殿 法堂 和口器酸愿口口口口 独立性 生活区 殿堂区 〔房舍从略) 阶道 (大士殿等) 西配殿 东配殿 金柱 图8青龙寺3号遗址晚期佛殿平面图 接待区 (房舍从略) 院 东配 楼 楼 + 山门 田 图5汉化佛寺配置模式图 田 田 北 曼茶罗 图9青龙寺东院4号遗址晚期佛毁平面图 慢道 慢道 外 取炸进装 AA2少 图6青龙寺4号遗址早期佛殿复原平面图 图10慈恩寺大雁塔石门楣佛殿与佛像线刻图 0 0图 四、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的 口0 重要遗存 壁回 百O 由于时代久远,人天摧剥,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 国+ + Q口 筑毁废殆尽,尚且矗立于地上的仅有大雁塔和小 华用月台 雁塔。 大雁塔即慈恩寺塔,是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最重 图7青龙寺3号遗址早期佛殿平面图 要的建筑。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 4 ?1994-201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图 5 汉化佛寺配置模式图 图 6 青龙寺 4 号遗址早期佛殿复原平面图 图 7 青龙寺 3 号遗址早期佛殿平面图 图 8 青龙寺 3 号遗址晚期佛殿平面图 图 9 青龙寺东院 4 号遗址晚期佛殿平面图 图 10 慈恩寺大雁塔石门楣佛殿与佛像线刻图 四、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的 重要遗存 由于时代久远,人天摧剥,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 筑毁废殆尽,尚且矗立于地上的仅有大雁塔和小 雁塔。 大雁塔即慈恩寺塔,是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最重 要的建筑。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 4 介永强: 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6卷第2期 九年(589)。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皇太子李治为 其母亲文德皇后追感恩典,将其改名大慈恩寺。慈 恩寺中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方 形五层,砖表土心,不久逐渐崩坏。①武则天长安年 间(701~704),改建为7层。五代以降,历经多次 修茸,得以保存至今。大雁塔塔高64.839米,是一 座方形7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造型雄伟、雍容大度, 尽显盛唐风韵,是千年古都西安的标志性建筑。 小雁塔即荐福寺塔,荐福寺位于长安城开化坊 南半部,是唐睿宗文明元年(684)为唐高宗追献冥 福而建。小雁塔始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10),由 当时皇宫里的宫人捐资修建.②小雁塔原为方形15 层密檐楼阁式空心砖塔,现存13层,高43.395米, 是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建筑物。 长安城佛教寺院地面建筑保留至今的唯余大雁 塔和小雁塔,可是,叠压在现代西安市地下的长安城 图11青龙寺2号遗址塔址地宫 佛教寺院建筑遗址却比较丰富。随着田野考古勘察 和发掘工作的持续开展,长安城一些重大佛教寺院 的遗址和遗迹被揭露了出来。 196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初步调查了唐 长安城青龙寺遗址,确定今西安市雁塔区铁炉庙村 北侧为青龙寺遗址仞,即在唐长安城东南部新昌坊 的东南隅。1973年,考古工作者对青龙寺遗址进行 了复查,探得青龙寺建筑遗址7处(编号为1~7号 遗址),并发掘了2号和4号遗址(图11~图 图12青龙寺4号遗址晚期殿址台基 14)6.周。1979~1980年,考古工作者对青龙寺遗址 再次进行探查,发掘了多处寺院建筑遗址,揭露出三 门、佛殿、塔基、回廊、配房等寺院遗迹。 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 工作队对长安西明寺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掘 面积达7500平方米(图15)回:1992年,考古工作 者对西明寺遗址再次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近7500 13青龙寺3号遗址晚期殿址出土的长方砖和莲花方砖 平方米。这两次考古发掘揭露出长安西明寺东部的 三进庭院以及西明寺的东院墙、回廊、夹道、排水道 等建筑遗迹0。 青龙寺和西明寺是长安城十分著名的佛教寺 院,考古发掘所揭露的这两座佛寺的局部遗址为我 们充分了解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的形制布局提供了 图14青龙寺遗址出土的踏道柱础、筒瓦、莲花瓦当 第一手资料。 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 五、结语 ①《长安志》卷8记载,慈思寺塔“永徽三年沙门玄奘所立,初为五层 崇一百九十尺,砖表土心,仿西城享堵坡制度,以置西域经像。后浮图内卉木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首都长安城名刹丛 钻出,渐以颓毁”。 ②《长安志》卷7“开化坊”条云“次南安仁门,西北隔,荐福寺浮图院 林比比皆是,巍峨庄严的佛教寺院是唐都长安城建 院门北开,正与寺门隔街相对,景隆中宫人率钱所立。” 5 ?1994-201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九年( 589) 。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皇太子李治为 其母亲文德皇后追感恩典,将其改名大慈恩寺。慈 恩寺中的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 652) ,方 形五层,砖表土心,不久逐渐崩坏。① 武则天长安年 间( 701 ~ 704) ,改建为 7 层。五代以降,历经多次 修葺,得以保存至今。大雁塔塔高 64. 839 米,是一 座方形 7 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造型雄伟、雍容大度, 尽显盛唐风韵,是千年古都西安的标志性建筑。 小雁塔即荐福寺塔,荐福寺位于长安城开化坊 南半部,是唐睿宗文明元年( 684) 为唐高宗追献冥 福而建。小雁塔始建于唐景龙年间( 707 ~ 710) ,由 当时皇宫里的宫人捐资修建。② 小雁塔原为方形 15 层密檐楼阁式空心砖塔,现存 13 层,高 43. 395 米, 是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建筑物。 长安城佛教寺院地面建筑保留至今的唯余大雁 塔和小雁塔,可是,叠压在现代西安市地下的长安城 佛教寺院建筑遗址却比较丰富。随着田野考古勘察 和发掘工作的持续开展,长安城一些重大佛教寺院 的遗址和遗迹被揭露了出来。 1963 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初步调查了唐 长安城青龙寺遗址,确定今西安市雁塔区铁炉庙村 北侧为青龙寺遗址[7],即在唐长安城东南部新昌坊 的东南隅。1973 年,考古工作者对青龙寺遗址进行 了复查,探得青龙寺建筑遗址 7 处( 编号为 1 ~ 7 号 遗址) ,并 发 掘 了 2 号 和 4 号 遗 址 ( 图 11 ~ 图 14) [6,8]。1979 ~ 1980 年,考古工作者对青龙寺遗址 再次进行探查,发掘了多处寺院建筑遗址,揭露出三 门、佛殿、塔基、回廊、配房等寺院遗迹[6]。 1985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 工作队对长安西明寺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掘 面积达 7 500 平方米( 图 15) [9]; 1992 年,考古工作 者对西明寺遗址再次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近 7 500 平方米。这两次考古发掘揭露出长安西明寺东部的 三进庭院以及西明寺的东院墙、回廊、夹道、排水道 等建筑遗迹[10]。 青龙寺和西明寺是长安城十分著名的佛教寺 院,考古发掘所揭露的这两座佛寺的局部遗址为我 们充分了解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的形制布局提供了 第一手资料。 五、结 语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期,首都长安城名刹丛 林比比皆是,巍峨庄严的佛教寺院是唐都长安城建 图 11 青龙寺 2 号遗址塔址地宫 图 12 青龙寺 4 号遗址晚期殿址台基 图 13 青龙寺 3 号遗址晚期殿址出土的长方砖和莲花方砖 图 14 青龙寺遗址出土的踏道柱础、筒瓦、莲花瓦当 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 5 长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年 第 16 卷 第 2 期 ① ② 《长安志》卷 8 记载,慈恩寺塔“永徽三年沙门玄奘所立,初为五层, 崇一百九十尺,砖表土心,仿西域窣堵坡制度,以置西域经像。后浮图内卉木 钻出,渐以颓毁”。 《长安志》卷 7“开化坊”条云: “次南安仁门,西北隅,荐福寺浮图院, 院门北开,正与寺门隔街相对,景隆中宫人率钱所立
介永强: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 参考文献: [1]宿白.试论唐代长安佛教寺院的等级问题].文物, 2009(1):2740. [2]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卷M0.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10. [3]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一M口.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2. [4]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 [5]杨鸿勋.唐长安青龙寺密宗殿堂(遗址4)复原研究 0].考古学报,1984(3):383401. [6]马得志.唐长安青龙寺遗址0们.考古学报,1989(2): 231262.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唐青龙寺遗 10米 址踏察记略0].考古,1964(7):346354 [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唐青龙寺遗址发 图15西明寺遗址平面图 掘简报0].考古,1974(5):322327. 革故鼎新,平面布局以佛殿为中心,是中国佛教寺院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唐长安 建筑的重大转折点,影响深远,不仅对中国佛教寺院 西明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0(1):4555. 00] 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东北亚地区的渤海 安家瑶.唐长安西明寺遗址的考古发现[C]//荣新 江.唐研究:第6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上京城佛寺、新罗王京城佛寺、日本藤原京和平城京 337352. 以及平安京佛寺的形制布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uddhist temple architecture in Chang an city JIE Yong-qia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Shaanxi,China) Abstract:Chinese Buddhism was prosper in Tang dynasty.During this period,Chinese Buddhist temple construction flourished.Many Buddhist temples,some of large scale,were constructed in capital city of Tang dynasty,which scattered mainly around the west and east of Chang'an,and the southeast and northeast corner of the city,but more in west and south and fewer in east and north.The main temple of Buddhist without pagoda in Chang'an city began at the early years in Gaozong period.By the late period of Gaozong,the new layout of the pagoda in other smaller temples became popular.Buddhist temple with the Buddha hall as the center consisted of two basic types,single temple and multi-temple.Chang an Buddhist temple,whether simple temple or multi-temple,was constructed with Buddha hall as the cen- ter,with pagoda being beside or behind the temple,or in other temples even without pagoda,which was the prominent feature of Chang'an Buddhist temple construction.Chang'an innovative Buddhist temple architecture with Buddha hall as the center is a major turning point in Chinese Buddhist temple archi- tecture,and has profound and lasting influence. Key words:capital city of Tang dynasty:Chang an city;Buddhism;temple architecture;Buddha hall;pagoda 6 ?1994-201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图 15 西明寺遗址平面图 革故鼎新,平面布局以佛殿为中心,是中国佛教寺院 建筑的重大转折点,影响深远,不仅对中国佛教寺院 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东北亚地区的渤海 上京城佛寺、新罗王京城佛寺、日本藤原京和平城京 以及平安京佛寺的形制布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宿白. 试论唐代长安佛教寺院的等级问题[J]. 文物, 2009( 1) : 27-40. [2] 傅熹年. 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 2 卷[M]. 北京: 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梁思成. 梁思成文集: 一[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2. [4] 白化文. 汉化佛教与佛寺[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 [5] 杨鸿勋. 唐长安青龙寺密宗殿堂( 遗址 4) 复原研究 [J]. 考古学报,1984( 3) : 383-401. [6] 马得志. 唐长安青龙寺遗址[J]. 考古学报,1989( 2) : 231-262. [7]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 唐青龙寺遗 址踏察记略[J]. 考古,1964( 7) : 346-354. [8]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 唐青龙寺遗址发 掘简报[J]. 考古,1974( 5) : 322-327.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 唐长安 西明寺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90( 1) : 45-55. [10] 安家瑶. 唐长安西明寺遗址的考古发现[C]/ /荣新 江. 唐研究: 第 6 卷. 北 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37-352. Buddhist temple architecture in Chang'an city JIE Yong-qiang ( School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Shaanxi,China) Abstract: Chinese Buddhism was prosper in Tang dynasty. During this period,Chinese Buddhist temple construction flourished. Many Buddhist temples,some of large scale,were constructed in capital city of Tang dynasty,which scattered mainly around the west and east of Chang'an,and the southeast and northeast corner of the city,but more in west and south and fewer in east and north. The main temple of Buddhist without pagoda in Chang'an city began at the early years in Gaozong period. By the late period of Gaozong,the new layout of the pagoda in other smaller temples became popular. Buddhist temple with the Buddha hall as the center consisted of two basic types,single temple and multi-temple. Chang'an Buddhist temple,whether simple temple or multi-temple,was constructed with Buddha hall as the center,with pagoda being beside or behind the temple,or in other temples even without pagoda,which was the prominent feature of Chang'an Buddhist temple construction. Chang'an innovative Buddhist temple architecture with Buddha hall as the center is a major turning point in Chinese Buddhist temple architecture,and has profound and lasting influence. Key words: capital city of Tang dynasty; Chang'an city; Buddhism; temple architecture; Buddha hall; pagoda 6 介永强: 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