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文·物·保·护·工·程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于志飞 摘要:对隋唐都城设计尺度的还原分析表明,两京的尺度设计分别以数字“九”与“七”为基数控制官、宫城与皇城、郭城、市、 苑南的东西广度,并以9:10与1:1为基准比例,确定全城的尺度结构与规模。两京的设计与布局方法与萌生于北魏洛阳,并影 响到了同时期东亚其他都城的布局设计,同时也对唐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都城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尺度设计隋大兴一唐长安城隋东都城 An Exploration on the Scale Design Methods of the Capitals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Yu Zhifei Abstracts:The reduction analysis on the scale of the Sui and Tang capitals show that the numbers 9 and 7 were used as the base to decide the east-west width of the palace,the palace city,the imperial city,the outer city.markets and gardens;and the proportions of9:10and 1:I as the benchmark ratio to deter- mine the structure and scale of the whole city.The design and layout of the two capitals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which germinated from the design of Lu- oyang City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386-534 AD),not only influenced the layout design of the capitals in the East Asian region of the same period,but al- so impacted greatly on the design of the capitals of the Chinese dynasties after Tang. Key words:scale design,Capital Daxing,Sui-Capital Chang'an,Tang Dynasty,the East Capital of Sui 中图分类号:TU-098.1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676-9677(2012)04-0071-07 公元6世纪的隋代所营大兴城(唐长安城)与东都洛阳改六尺一步为为五尺一步,故步长在1.47~1.53m之间,增幅 城,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设计史上居于重要地位。两都的肇建较前代甚微。本文探讨对象时代为隋初至唐初,故取其1步 正在南北朝纷乱结束后的隋统一之初,其方法既继承前代营 =1.475m。又隋唐时三百步为一小里、三百六十步为一大里,则 国思想之余绪,兼开统一王朝立都之新意。关于两京的尺度、1小里-442.5m、1大里=531m。隋唐两京外郭的尺度规模设 比例设计方法,研究者多有探讨,但仍有待更加清晰地探明。 计,据受皇城宫城尺度制约较小的皇城以南东西外侧各三列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群体以至城市的规模等第,几乎集中坊来看,考古实测南北宽度多在530m上下,即1大里:东西 体现在其平面规模的尺度上,如南北朝隋唐以来殿宇以十三两侧各三列坊东西宽度各在1100m上下,近2大里。东都城里 间至三间的开间之数标示等级高低,又如《周礼·典命》所载之 坊,受其他因素尺度制约,较小的洛河以南东部七列坊,尺度 “公之城,盖方九里,官方九百步;侯伯之城,盖方七里,官方七约为东西515m-560m,南北530~560m且多为530m,均接近 百步;子男之城,盖方五里,宫方五百步”,都说明尺度设计是1大里。因此隋大兴城与东都城的营造所用“里”长,当是以大 中国古代建筑从微观到宏观之首要。本文尝试在隋唐都城相 里而计的。 关考古资料、地图数据及文献史籍信息搜寻的基础上,分析隋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文帝以旧长安城“水质咸卤”, 唐两京营造尺度,探寻它们在尺度设计与比例控制上的规律, 令营新都大监高频及副监宇文恺于其东南营造新都,名曰“大 以获得对于其设计方法与思想更加趋近本原的认识。 兴”。大兴城自内而外为大兴宫,宫城及皇城、外郭城,皇城与 一、尺度究原 官城,南北相列居于外郭城内南北中轴线北部,间隔东西向横 如前文引《周礼》所述,中国古代建筑群落与城市以“里”、街。宫城内中部为大兴宫,东为东宫、西为掖庭宫;皇城内列诸 ‘步”为尺度度量单位。秦汉至隋唐时期虽尺长不断变化,但步 官署。外郭城内为百姓所居之里坊,又有东西两市,外郭城东 长因与人体尺度直接相关,相对稳定。秦汉至隋唐以前“数以 南角为芙蓉园。 六为纪…六尺为步”,①桊汉1尺为23.1cm,故1步为 大兴宫的尺度,据勘探数据及相关分析表明为东西 1.39m:至魏晋后稍增为24cm,则1步为1.39-1.44m。隋唐时1285m×南北1492m,即东西872步×南北1012步;皇城为东 “以度田之制,五尺为步”。②隋尺承北周市尺为29.5cm,唐尺西2820.3m×南北1843.6m,即东西1912步×南北1250步。 为2.94~30.6cm左右,③尺长较前代大增,但唐武德时定律令 如此,则宫城、皇城南北总深为1011+1250=2261步,规模为东 作者简介:于志飞(1983一),男,硕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古建筑保护。 71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隋唐都城 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文 ·物 ·保 ·护 ·工 ·程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于志飞 摘 要 对 隋唐都城设计尺度 的还原分析表 明 , 两京的尺度设计分别 以数字 “九 ”与 “七 ”为基数控制宫 、宫城 与皇城 、郭城 、市 、 苑囿的东西广 度 , 并以 与 为基准 比例 ,确定全城 的尺度结构与规模 。 两京的设计 与布局方法与萌生于北魏洛 阳 , 并影 响到 了同时期东亚其他都城 的布局设计 , 同时也对唐 以后 中国历代王朝都城设计产 生重要影响 。 关键词 尺度设计 隋大兴一唐长安城 隋东都城 邓 一 , , , , 叩 罗 , 邓 ” 一 , 盯 , 叩 , 尹 邵 即 旗 , , 跳 , 一 , , 娜 , 中图分类号 一 文献标 示码 文章 编号 一 《 一 一 公元 世纪的隋代所营大兴城 唐长安城 与东都洛阳 城 ,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设计史上居于重要地位 。两都的肇建 正在南北朝纷乱结束后的隋统一之初 , 其方法既继承前代营 国思想之余绪 ,兼开统一王朝立都之新意。 关于两京的尺度 、 比例设计方法 ,研究者多有探讨 ,但仍有待更加清晰地探明。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 、群体以至城市的规模等第 , 几乎集中 体现在其平面规模的尺度上 , 如南北朝隋唐以来殿宇以十三 间至三间的开间之数标示等级高低 , 又如《周礼 ·典命》所载之 “公之城 ,盖方九里 , 宫方九百步 侯伯之城 , 盖方七里 , 宫方七 百步 子男 之城 , 盖方 五里 , 宫方五百步 ”,都说 明尺度 设计是 中国古代建筑从微观到宏观之首要 。本文尝试在隋唐都城相 关考古资料 、地图数据及文献史籍信息搜寻的基础上 , 分析隋 唐两京营造尺度 , 探寻它们在尺度设计与比例控制上的规律 , 以获得对于其设计方法与思想更加趋近本原的认识 。 一 、尺 度 究原 如前文引《周礼 》所述 , 中国古代建筑群落与城市以“里 ”、 “步”为尺度度量单位 。秦汉至隋唐时期虽尺长不断变化 ,但步 长 因与人体尺度直接相关 ,相对稳定 。秦汉至隋唐 以前 “数 以 六为纪 ……六尺为步 ”, ①秦汉 尺为 , 故 步为 至魏晋后稍增为 ,则 步为 一 。 隋唐 时 “以度 田之制 , 五尺为步 ”。 ②隋尺承北周市尺 为 ,唐尺 为 一 左右 , ③尺长较前代大增 ,但唐武德时定律令 改六尺一步 为为五尺一 步 ,故 步长在 一 之 间 ,增 幅 较前代甚微 。本文探讨对象时代为隋初至唐初 , 故取其 步 习 。又隋唐时三百步为一小里 、三百六十步为一大里 ,则 小里 、 大里 。隋唐两京外郭的尺度规模设 计 , 据受皇城宫城尺度制约较小 的皇城 以南 东西外侧各三 列 坊来看 ,考古实测漏 北宽度多在 上下 ,即 大里 东西 两侧各三列坊东西宽度各在 上下 ,近 大里。东都城里 坊 , 受其他因素尺度制约 ,较小的洛河以南东部七列坊 , 尺度 约为东西 一 、南北 一 且多为 ,均接近 大里 。 因此 隋大兴城与东都城 的营造所用 “里 ”长 , 当是 以大 里而计 的 。 隋开皇二年 公元 年 ,文帝 以旧长安城 “水质咸 卤 ”, 令营新都大监高颖及副监宇文恺于其东南营造新都 , 名曰“大 兴”。大兴城 自内而外为大兴宫 、宫城及皇城 、外郭城 , 皇城与 宫城 ,南北相列 居于外郭城 内南北 中轴线北 部 , 间隔东西 向横 街 。宫城 内中部为大兴宫 ,东 为东宫 、西 为掖庭宫 皇城 内列诸 官署 。 外郭城内为百姓所居之 里坊 , 又有东 西两市 , 外郭城 东 南角为芙蓉 园 。 大兴宫的尺度 , 据勘探数据 ⑤及相关分析 互表 明为东西 南北 , 即东西 步 南北 步 皇城为 东 西 南北 , 即东西 步 南北 步 。 如此 ,则宫城 、皇城南北 总深 为 二 步 ,规模 为东 作 者 简 介 于志 飞 一 , 男 ,硕 士 , 中 国文 化 遗 产研 究 院 工 程 师 ,研 究 方 向 建 筑历 史与 理 论 、古 建 筑 保 护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 年第 期总第 期
文·物·保·护·工·程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西1912步×南北2261步;又大兴宫东侧之东宫,东西之广为推测的设计尺度相差稍大,应因其基础数据是由间接推测得 832.8m,合565步。西侧之掖庭宫东西702.5m,合476步。 出,有待以考古实测继续修正。 东西两市在皇城南侧东西横街之南,每市占二坊之地。其 大兴城外郭城广深比例为9:8,则与其余要素之9:10不 尺度规模亦已探明,⑦西市为东西927m×南北1031m,合东西 同。但以Google earth地图软件测量发现,大兴城外郭城南墙 630步×南北700步:东市东西924m、南北1000余米,与西市 与汉长安城覆盎门两侧南墙间距离约10600m,恰为20里,而 规模略同。 大兴外郭城西墙也与汉长安城安门东侧北折之段基本处于同 大兴城东南角的芙蓉园(曲江池)亦建于隋代,其平面为 一直线上(微偏西约180m)。据此可以基本推断,大兴城的定 一矩形,而东南角凹入,据考古勘探数据,规模为东西 位,是以汉长安城南墙东段为基准,向南20里定位新城郭城 1360m×南北1545m,⑧合东西922步×南北1047步。 南墙:以安门东部北折城墙南向延长线定位新城郭城西墙。此 整个大兴城外郭城的尺度,据1963年发表的《唐长安城 区域的规模,恰为东西18里×南北20里,深广比为9:10。此 考古纪略》所记为东西9721m×南北8651.7m,但今以Google 区域在大兴城实际建设中被摒于郭城之外而括于苑城之中, ah地图软件度量其尺度,②发现与《纪略》所载相差较大,约 当与此处地处龙首山,地势高亢而可俯瞰全城,故不令百姓居 为东西9569×南北8513m,推测当为当时考古勘探的地形影 住有关。另据后文分析,大兴城的设计方法多借鉴了北魏洛阳 响与所用早期地图准确度有差所致。取校正尺度时,正合18 城的布局设计,北魏洛阳的外郭北墙,已在距内城北墙之北约 里×16里(以大里计,1里=360步)。 1.5公里的邙山之上,而如大兴城目前所见之外郭城北墙在大 将以上数据整理,可得下表: 兴宫北墙东西一线。这说明大兴城外郭城的北墙初始设计位 置当在今实际建造位置之北(包含龙首山)。另外,这种新城连 名称 东西尺度 南北尺度 东西尺度/南北尺 度 旧城而建的情况,已有北朝邺城以曹魏邺城南墙为新城北墙 大兴宫 872步 1012步 9/10.5 的实例。可见宇文恺设计定位大兴城,是将旧都位置与新都的 宫城+皇城 1912步 2261步 9.56/11.1 两市 630步 700步 9月10日 格局统一考虑规划的。 芙蓉园 922步 1047步 9/10.2 应该注意到的还有大兴城北禁苑的规模,禁苑的具体尺 外郭城 18里 16里 9月8日 度尚未勘察探明,但《旧唐书》载“苑城东西二十七里,南北 在大兴城设计兴建23年后的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场 十里,东至灞水,西连故长安城,南连京城,北枕渭水”。显然 帝又营东都城。其城南对龙门伊阙以为南北轴线,皇城南临洛 禁苑的深广设计亦是由27:30=9:10的基准比例控制,但其应 水,皇城之北为宫城、圆壁城。宫城、皇城居于城之西北,坊市 是理想中的标准尺度,因为北部的滑水与西部的长安旧城存 居于东部及南部。据相关实测数据,①东都城的皇宫一“紫微 在影响使得禁苑并非规整的矩形。 宫”为东西1030m×南北1052m,即东西698步×南北713 23年后,这种比例控制原则在东都的设计中变化为1:1, 步。皇城东西2080m,皇城南墙至圆璧城南门为2070m,即东 西1410步×南北1403步。东都的外郭城,南墙、东墙相互垂 直,南墙长7426m,0东墙长7312m,折合成里数,则南墙14 里、东墙13.8里。西墙则南部曲折,中部已为洛水冲毁。隋乐都 城的各主要构成要素尺度,列表如下: 名称 东西尺度 南北尺度 东西尺度/南北尺度 紫微宫 698步 713步 1月1日 宫城+皇城1410步 1403步 1月1日 图 外郭城 14里 13.8里 1月1日 大 二、意匠解析 置广C妙 1.以基准比例控制深广 电城周广1800 唐 分析还原成当时营造尺度的大兴城平面数值,发现大兴 宫、两市、芙蓉园皆似以近于9:10的比例控制,推测它们的设 城 计尺度可能分别为大兴宫900步×1000步、两市630步×700 度 步、芙蓉园900步×1000步。大兴宫、芙蓉园的单位模数为 计 100步,两市的单位模数为70步。其中大兴宫东西的872步与 72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 、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文 ·物 ·保 ·护 ·工 ·程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 法新探 西 步 南北 步 又大兴宫东侧之东宫 ,东西之广为 ,合 步。 西侧之掖庭宫东西 ,合 步。 东西两市在 皇城南侧东西横街之南 ,每市 占二坊之地 。其 尺度规模亦已探 明 , ⑦西市 为东西 南北 ,合 东西 步 南北 步 东市东西 、南北 余米 , 与西市 规模略 同 。 大兴城东 南角 的芙蓉 园 曲江池 亦建于 隋代 , 其平面为 一矩形 , 而东南角凹人 , 据考古勘探数据 , 规模 为东西 南 北 , ⑧合东西 步 、南北 步 。 整个大兴 城外 郭城 的尺度 ,据 年 发表 的 《唐 长安城 考古纪略 》所记为东西 南北 ,但今以 地图软件度量其尺度 , ⑨发现与《纪略》所载相差较大 ,约 为东西 南北 , 推测 当为 当时考古勘探 的地形影 响与所用早期地 图准确度有差所致 。取校正尺度时 , 正合 里 里 以大里计 , 里 二 步 。 将以上数据整理 ,可得下表 名 称 东 西 尺 度 南 北 尺 度 东 西 尺 度 南 北 尺 度 大 兴 宫 步 步 宫 城 皇 城 步 步 八 两 市 步 步 月 日 芙 蓉 园 步 步 外 郭 城 里 里 月 日 在大兴城设计兴 建 年后 的大业元年 公元 年 ,场 帝又营东都城 。其城南 对龙 门伊 阀以为南北轴线 ,皇城南 临洛 水 ,皇城之北 为宫城 、圆壁城 。宫城 、皇城居 于城之西北 ,坊市 居于东部及南部 。据相关实测数据 , ⑩东都城的皇宫— “紫微 宫 ” 为东西 南北 , 即东西 步 南北 步 。 皇城 东西 , 皇城南墙 至圆璧城 南门为 ,即东 西 步 南北 步 。东都 的外郭城 , 南墙 、东墙相互垂 直 ,南 墙长 , 。东 墙长 , 折合 成里 数 , 则南 墙 里 、东墙 里 。西墙则南部曲折 , 中部已为洛水 冲毁 。隋东都 城 的各主要构成要素尺度 ,列表如下 推测的设计尺度相差稍大 , 应因其基础数据是由间接推测得 出 ,有待以考古 实测继续修正 。 大兴城外郭城广深比例为 , 则与其余要素之 不 同 。 但以 地 图软件测量发 现 ,大兴 城外郭城 南墙 与汉长安城覆盎门两侧南墙间距离约 ,恰为 里 , 而 大兴外郭城 西墙也 与汉 长安城 安门东侧北折之 段基本 处于 同 一直线上 微偏西约 。据此 可以基本推断 , 大兴 城的定 位 ,是以汉长安城南墙东段为基准 , 向南 里定位新城郭城 南墙 以安门东部北折城墙 南向延长线定位新城郭城西墙 。此 区域的规模 ,恰为东西 里 南北 里 ,深广比为 。 此 区域 在大兴城 实际建设 中被摒 于郭城之 外而括于 苑城 之 中 , 当与此处地处龙首 山 , 地势高亢而可俯 瞰全城 , 故不令 百姓居 住有关 。另据后文分析 ,大兴城的设计方法多借鉴了北魏洛阳 城的布局设计 , 北魏洛阳的外郭北墙 , 已在距内城北墙之北约 公里的邝山之 上,而如大兴城目前所见之外郭城北墙在大 兴宫北墙东西一线 。这说明大兴城外郭城的北墙初始设计位 置 当在今实际建造位置之北 包含龙首山 。另外 ,这 种新城 连 旧城而建的情况 , 已有北朝邺城以曹魏邺城南墙 为新城北墙 的实例 。可见宇文恺设计 定位大兴城 ,是将 旧都位置 与新都 的 格局统一考虑规划 的。 应该注意到的还有大兴城北禁苑 的规模 , 禁 苑的具体 尺 度尚未勘察探明 ,但 《旧唐书》载“苑城东西二十七里 , 南北二 十里 ,东至濡水 , 西连故长安城 ,南连京城 , 北枕渭水 ”。显然 , 禁苑 的深广设计亦是由 的基准 比例控制 , 但其应 是理想中的标准 尺度 , 因为北部 的渭 水 与西部 的长安旧城存 在影响使得禁苑并非规整的矩形 。 年后 ,这种比例控制原则在东都的设计中变化为 , 析城度设计分安唐尺兴长隋大图一 名 称 东 西 尺 度 南 北 尺 度 东 西 尺 度 南 北 尺 度 紫 微 宫 步 步 月 日 宫 城 皇 城 步 步 月 日 外 郭 城 里 里 月 日 二 、意 匠 解 析 以基准 比例控制深广 分析还原成 当时营造尺度的大兴城平 面数值 , 发 现大兴 宫 、两 市 、芙蓉 园皆似 以近于 的比例控制 , 推测它们的设 计尺度可能分别为大兴 宫 步 步 、两市 步 步 、 芙蓉园 步 步 。大兴宫 、 芙蓉 园的单位模数 为 步 ,两市的单位模 数为 步 。其 中大兴宫东西的 步与 一 罕 苑 扣经一 。 外”一一 一鬃 擅、、 ”韶 `摆犯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年第 期总第 期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文·物·保·护·工·程 太液池南岸一殿址,据史料推测为蓬莱殿,大明宫高宗时一度 称“蓬莱宫”,与此当不无关系。则见大明宫的尺度设计仍有9:10 690步】 宫域比例设计思想存在。长安兴庆宫实测东西1080m,南北 1250m,0则为东西735步×南北850步,东西之广约合8× 93步、南北之深约合9×93步,即兴庆官官域实为8:9的设计 比例。93步是当以1尺=29.4cm计算时得出,若实测值无偏 700 差,推测兴庆宫规划营造之用尺或大于29.4cm,为30~31cm 花广1400 左右,则在此时,其单元模数恰为90步,规模为720步×810 步。今传世与出土唐尺实物中,30~31cm尺长有十余件,其中 日本正仓院所藏一种尺长为30.2cm,g且其年代亦相当于玄 宗时期之八世纪。据此可知,唐代宫殿的规模与规划比例控制 当延续了大兴宫9:10或既成外郭城8:9的比例模式。 2.东西之广一由宏观到微观一以贯之的等第模数控制 还原尺度还表明,大兴城应是以900步-1800步-18里 14 验 的东西之广分别作为控制宫、皇城、外郭城的基准数值。这也 与《长安志图·城市制度》中记大兴城的“先筑宫城,次筑皇城, 图2隋东都城尺度设计分析(底图据 次筑外郭城”叙述相符合。此处推测官城皇城设计东西广1800 《隋唐东都城址的勘察和发掘续记》 步,但实际尺度非为整数,大于设计尺度112步,应另有原委: 用于宫城、皇城、里坊的规模设计。还原东都营造尺度显示东 大兴城的南北轴线并非完全居中,而是偏于东侧,中轴线距宫 都城尺度设计思想应是以宫城尺度的东西700步为基准,令 城皇城西边界的距离为1345m,合912步,则距离东边界为 皇城的尺度为边长二倍于700步的1400步×1400步,令外郭 1000步。考虑到在宫城的安排上,东侧东宫作为太子宫,是宫 城的尺度为14里×14里。由9:10到1:1的变化,笔者认为 城中仅次于太极宫者,其地位显然大大高于西侧掖庭宫,因此 并非因规划手法的成熟而简洁化,而是都城地位有异的礼制 有意给予了东宫足够的东西广度。故皇城实际建造的东西之 原因,关于此,后文将专门分析传统象数在两京设计尺度中的 广,应是在二倍于900步的基础上增加了100步以广东宫。如 体现问题。 此,则皇城宫城设计标准广度应为1800步。 此外,隋大兴-唐长安城两处唐代宫室的尺度规模,亦反 大兴城以900步为宫城东西尺度最高等级的规律在唐代 映了大兴城营造中这种比例手法的延续。唐时期的长安建设, 亦被继承。如大明宫如前文所述东西900步,也是一“九百步 以高宗时大明官、玄宗时兴庆宫的建造最为重要,与太极官 之宫”。大明官在高宗以后取代了太极宫(隋大兴宫)成为唐代 (隋大兴宫)合称“三大内”。大明宫,其含元殿左右一线东西向 最重要的宫城,今从其营造尺度规模上也可证明。 准确尺度根据Google eart山地图软件测量为1330m,合904步, 据复原尺度,隋嗣营大兴后营建的东都城,则应以700步 南北向最大尺度以丹凤门至北宫墙玄武门正南北距离计,则 -1400步-14里控制紫微宫、宫城皇城、外郭城的广度,设计方 约为2348m,即东西904步×南北1597步。大明宫整个宫域 法与大兴城同,规模等第较大兴城为小。其中大兴城中广度控 的设计尺度当为东西900步、南北1600步。其中大明宫东西 制较不严格的宫城皇城,在东都城中则明确地与紫微宫及外 尺度与太极宫近同,而其深广之比则为16:9,即两8:9矩形 郭城明确关联。这也间接证明了大兴城宫城皇城标准尺度与 之南北接合,此比例则与长安城的18里广与16里深相类同, 大兴宫及外郭城尺度应存在初始设计关联。 且其接合处中点恰为官中常朝紫宸殿。又大明官的核心宫域 如继续进行更加微观的考察,可以发现隋唐都城的建筑 实在含元殿两侧官墙以北区域,以卫星地图测量含元殿与中 组群的尺度亦与宏观的宫垣、城郭尺度一一对应。东都应天门 轴线最北殿址间距离恰为1470m左右,合1000步。最北殿址 的两侧翼廊道墩台间空间东西尺度约100m,⑧合70步,与洛 推测应为玄武殿,其几何中心距北宫墙约为160m,大明宫北 阳宫东西700步相对应;大兴城大兴宫南门承天门的形制因 门玄武门偏西而不在宫殿中轴线上,玄武殿实即大明宫中轴 后世破坏而不清晰,但与之地位类同的长安大明宫含元殿两 线之北端点。另外,已有研究者指出,大明宫的实际宫域应为 翼回廊间空间东西尺度约为133m,恰合90步,与长安太极 含元殿以北区域,殿南至丹凤风门间区域相当于皇城。®已发掘 宫、大明宫东西900步又相对应。 的含元殿两侧东西隔墙上东部含耀门为有两门道的城门形 通过进一步整理对比发现,隋唐都城以东西之广为基本 制,也可作为旁证。又含元殿至玄武殿间大明官域几何中心为 尺度等第,亦与当时已经成熟的以建筑面阔、心间间广作为建 73 一一《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一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文 ·物 ·保 ·护 ·工 ·程 二一 一 一一门 洲少申, 归州甲, ' 一 ` 妇翻 分 育 墉 图 隋东都城尺度设计分析 底 图据 《隋唐 东都城 址的勘察和发掘续记 》 用于宫城 、皇城 、里坊的规模设计 。还原东都营造尺度显示东 都城尺度设计思想应是 以宫城尺度的东西 步为基准 ,令 皇城的尺度为边长二倍于 步的 步 步 ,令外郭 城 的尺度 为 里 里 。 由 到 的变化 , 笔者认 为 并非因规划手法的成熟而简洁化 , 而是都城地位有异的礼制 原因, 关于此 , 后文将专门分析传统象数在两京设计尺度中的 体现问题 。 此外 ,隋大兴 一唐长安城两处唐代宫室的尺度规模 ,亦反 映了大兴城营造中这种比例手法的延续 。唐时期的长安建设 , 以高宗时大明宫 、 玄宗时兴庆宫的建造最为重要 , 与太极宫 隋大兴宫 合称“三大内”。大明宫 ,其含元殿左右一线东西向 准确尺度根据 地图软件测量为 ,合 步 , 南北向最大尺度以丹凤门至北宫墙玄武门正南北距离计 , 则 约为 , 即东西 步 南北 步 。 大明宫整个 宫域 的设计尺度 当为东 西 步 、南北 步 。 其 中大 明宫 东西 尺度与太极宫近同 , 而其深广之比则为 , 即两 矩形 之南北接合 , 此比例则与长安城的 里广与 里深相类同 , 且其接合处中点恰为宫中常朝紫窟殿 。 又大明宫的核心宫域 实在含元殿两侧宫墙 以北 区域 , 以卫 星地图测量含元殿 与中 轴线最北殿址间距离恰为 左右 ,合 步 。最北殿址 推测应为玄武殿 , 其几何中心距北宫墙约为 , 大明宫北 门玄武门偏西而不在宫殿中轴线上 , 玄武殿实即大明宫中轴 线之北端 点 。 另外 , 已有研究者指 出 , 大明宫 的实际宫域应 为 含元殿 以北 区域 , 殿南至丹凤 门间区域相 当于皇城 。 。已发掘 的含元殿 两 侧东 西 隔墙 上 东部含 耀 门为有两 门道 的城 门形 制 ,也可作为旁证 。又含元殿至玄武殿间大明宫域几何中心为 太液池南岸一殿址 ,据史料推测为蓬莱殿 ,大明宫高宗时一度 称 “蓬莱宫,',与此当不无关系。则见大明宫的尺度设计仍有 宫域比例设计思想存在 。 长安兴庆宫实测东西 , 南北 , 。 则为东西 步 南北 步 , 东西之广约合 步 、南北之深约合 步 , 即兴庆宫宫域实为 的设计 比例 。 步是当以 尺 二 计算时得出 , 若实测值无偏 差 ,推测兴庆宫规划营造之用尺或大于 , 为 一 左右 , 则在此时 ,其单元模数恰为 步 ,规模为 步 步 。今传世与出土唐尺实物中 , 一 尺长有十余件 ,其中 日本正仓院所藏一种尺长为 , 。且其年代亦相当于玄 宗时期之八世纪 。据此可知 ,唐代宫殿的规模与规划比例控制 当延续了大兴宫 或既成外郭城 的比例模式 。 东西之广— 由宏观到微观一以贯之的等第模数控制 还原尺度还表 明 , 大兴城应是 以 步 一 步 一 里 的东西之广分别作为控制宫 、皇城 、外郭城的基准数值 。 这也 与 《长安志图 ·城市制度 》中记大兴城的“先筑宫城 ,次筑皇城 , 次筑外郭城”叙述相符合。此处推测宫城皇城设计东西广 步 ,但实际尺度非为整数 ,大于设计尺度 步 ,应另有原委 大兴城的南北轴线并非完全居中, 而是偏于东侧 , 中轴线距宫 城皇城西边界的距离为 , 合 步 , 则距离东边界为 步。 考虑到在宫城的安排上 , 东侧东宫作为太子宫 , 是宫 城中仅次于太极宫者 , 其地位显然大大高于西侧掖庭宫 ,因此 有意给予了东宫足够的东西广度 。故皇城实际建造的东西之 广 ,应是在二倍于 步的基础上增加了 步以广东宫 。如 此 ,则皇城宫城设计标准广度应为 步 。 大兴城以 步为宫城东西尺度最高等级的规律在唐代 亦被继承 。如大 明宫 如前文所述东西 步 ,也是 一 “九百 步 之宫 ”。大明宫在高宗以后取代了太极宫 隋大兴宫 成为唐代 最重要的宫城 ,今从其营造尺度规模 也可证 明 。 据复原尺度 ,隋嗣营大兴后营建的东都城 ,则应以 步 一 步 一 里控制紫微宫 、宫城皇城 、外郭城 的广度 ,设计 方 法与大兴城同 ,规模等第较大兴城为小 。其中大兴城中广度控 制较不严格的宫城皇城 , 在东都城 中则 明确 地与紫微宫及外 郭城 明确关联 。这也 间接证 明 了大兴城 宫城 皇城标准尺度 与 大兴宫及外郭城尺度应存在初始设计关联 。 如继续进行更加微观的考察 , 可以发现隋唐都城的建筑 组群 的尺度亦与宏观的宫垣 、城郭 尺度一一对应 。东都应天 门 的两侧翼廊道墩台间空间东西尺度约 , 。合 步 ,与洛 阳宫东西 步相对应 大兴城 大兴宫南 门承天门的形制 因 后世破坏而不清晰 , 但 与之地位 类 同的长安大 明宫 含元殿 两 翼回廊间空间东西尺度约为 , 恰合 步 , 与长安太极 宫 、大明宫东西 步又相对应 。 通过进一步整理对 比发现 , 隋唐都 城以东西之广 为基本 尺度等第 ,亦 与当时 已经成熟 的以建筑 面阔 、心间间广作 为建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 年第 期总第 期 —
文·物·保·护,工·程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11%18尺 70 90步 图3隋东都应天门与唐大明宫含元殿平面设计尺度比较(左:含元殿:⑩右:应天门®) 筑等级的重要衡量原则暗合。隋代大兴宫已因城市现代建筑步)等。这诚与唐《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所云“隋氏背都,宇 叠压而无法获知其宫殿信息,但与之等级类同的唐大明宫宫 文恺以朱雀街南北有六条高坡,为乾卦之象,故以九二置宫殿 殿发掘资料则颇为翔实,可资印证。已发掘的大明宫宫殿中最 以当帝王之居,九三立百司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 高等级的含元殿,麟德殿殿身均为面阔11间、心间间广18尺,®即人居之,故置玄都观及兴善寺以镇之”这种以地形附会六爻一 使面阔三问的大明宫玄武门南侧内重门,因位置重要,心间亦样,大兴城尺度中的“九五”要素,当说明隋代都城营造中尺度 为18尺。古代帝王往往称“以四海为家”,则都城可谓为室,都 设计亦附会传统象数而定。 城“面阔"18里,与正殿间广18尺,这种对应关系当是有意为 同与此象数关联者,还有大兴之“九”与东都之“七”,此应 之。再看东都,据发掘资料,0东都宫城正门一应天门为三门 与古代传统象数以九为“太阳”“七”为“少阳”有关。隋大兴城 道,门道与其间两墩台宽度均为5m,合17尺,推测其上部门 的“九”之于东都城的“七”,地位显然要高,大兴城所在的关中 楼间广亦应为17尺,较长安宫殿减小一尺,与城市规模等第长安是隋朝立国之地,称京师。而洛阳是杨帝所立,其立都有 相呼应。 一定的为控制东部的军事原因与南北物资沟通的经济原因, 这种以九与七为等第模数的概念,不但应用于隋唐都城 漕运的开通使洛阳与南方物资运达东都比长安方便得多,但 建筑的规划设计,在重要的礼器尺度设计上亦有明显反映,如 其政治重要性不抵京师大兴。到唐代仍然如此,史载长安在唐 武则天时曾筑鼎象九州置于洛阳宫明堂庭中:“天册万岁二年 代称京师、上都。隋唐帝王之即位礼多在长安举行,且除末世 三月,重造明堂成,号为通天宫。…其年,铸铜为九州。鼎既 丧乱时代外,诸帝无一不归葬长安,皇室贵胄绝大部分葬于长 成,置于明堂之庭,各依方位列焉。神都鼎高一丈八尺,受一千 安,即使葬于洛阳者也往往因提高等级的原因迁葬长安。相比 八百石;冀州鼎名武兴,雍州鼎名长安、兖州名日观、青州名少之下,洛阳迄今发现的唐代高等级宗室成员墓葬,也只知有高 阳、徐州名东源、扬州名江都、荆州名江陵、梁州名成都,其八 宗时期追封孝敬皇帝的李弘恭陵及安国相王两位需人嘉而 州鼎高一丈四尺,各受一千二百石”。⑧ 已。此外,同为宇文恺主持设计的隋仁寿宫已经过考古勘探与 要之,隋唐都城的设计尺度,从宏观到微观形成了礼器- 发掘,②其地域范围基本清晰。仁寿宫的规模,据考古报告为东 单体建筑开间-院落之广-宫城之广-外郭之广这一套一以西1030(因南墙被冲毁已无法获知南北尺度),则其东西之 贯之的控制数值。 广为698步亦是700步的规模。仁寿宫于隋开皇十三年(593 3.传统象数与两京尺度设计 年)营造是隋代重要宫殿,隋文帝临幸频繁,及至最后驾崩,亦 此前有研究者@已发现,隋唐长安的宫、皇城、外郭城面在此宫。其宫的位置则与东都形成东西拱卫大兴城的形势。 积比例为宫之五倍为皇城,皇城九倍为外郭城。(今发现东都 两京里坊布置亦与此象数相关。从大兴城皇城以南诸坊 城亦如此,东都宫五倍为皇城与圆璧城范围内面积,再九倍为 的排列数量来看,东西九行朱雀街东西各五列的数字,显然 外郭城面积),推测大兴城中皇城与外郭城规模的最终确定, 也是传统象数之学中“九五”思想的体现。另外,大兴城里坊的 可能也与面积控制决定有关。另有研究者认为大兴宫,皇城、尺度,据考古实测,皇城以南诸坊南北宽度多在530m上下,即 外郭城各由一等边三角形控制,这等边三角形或即是9:10基1里;东西两侧各三列坊东西宽度各在1100m上下,为2里; 准比例的几何设计之源,但笔者分析在当时时代背景下,9:10 中部朱雀街两侧二列坊东西宽度560m,略大于1里:再外两 的比例抑或因王朝帝王所重视的“九五”贵数而生(10为5的列约为690m上下,约为1.3里。则大兴城东西向里坊所占尺 二倍),两京各自的九五面积倍数关系也说明了这一点,另外,度实近于17里,小于外郭城墙东西18里1里。而皇城以南南 尚有大兴城两市均分别为市内纵横道路分作“九宫”图形、宫 北九坊,每坊南北1里共占9里,而朱雀大街自明德门始至朱 城皇城东西1800步的设计广度恰合唐5里(360步×5=1800雀门止,长约10里,则里坊总尺度亦小于朱雀大街近1里。其 74 一《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文 ·物 ·保 ·护 ·工 ·程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选新探 蹦娜数黔 礁麟曝砚 、 、 、 、 减 尸 一 步 图 隋东都应天门与唐大明宫含元殿平面设计尺度比较 左 含元殿 ⑩右 应天门马 筑等级的重要衡量原则暗合 。隋代大兴宫已因城市现代建筑 步 等 。这诚与唐 《元和郡县图志 ·关内道 》所云 “隋氏营都 ,宇 叠压而无法获知其宫殿信息 , 但与之等级类同的唐大明宫宫 文恺以朱雀街南北有六条高坡 ,为乾卦之象 , 故以九二置宫殿 殿发掘资料则颇为翔实 , 可资印证 。已发掘 的大明宫宫殿 中最 以当帝王之 居 , 九三立 百司以应 君子之数 , 九五贵位 ,不 欲常 高等级的含元殿 、麟德殿殿身均为面阔 间、心间间广 尺,⑩即 人居之 ,故置玄都观及兴善寺以镇之”这种以地形附会六交一 使面阔三问的大明宫玄武门南侧内重门 , 因位置重要 ,心间亦 样 ,大兴城尺度中的“九五”要素 , 当说明隋代都城营造中尺度 为 尺 。古代帝王往往称“以四海为家”, 则都城可谓为室 ,都 设计亦附会传统象数而定 。 城 “面 阔” 里 , 与正殿 间广 尺 , 这种对应关 系当是有意 为 同与此象数关联者 , 还有大兴之 “九 ”与东都之 “七 ”, 此应 之 。再看东都 , 据发掘资料 ,。东都宫城正 门— 应天门为三门 与古代传统象数以九为 “太阳 ” 、“七 ”为“少阳 ”有关 。隋大兴城 道 , 门道 与其间两墩 台宽度均 为 , 合 尺 , 推测其 卜部 门 的 “九 ”之于东都城 的 “七 ”, 地位显然要高 ,大 兴城所在 的关中 楼间广亦应为 尺 , 较长安宫殿减小一尺 , 与城市规模等第 长安是隋朝立国之地 , 称京师。 而洛阳是场帝所立 ,其立都有 相呼应 。 一定 的为控制东部 的军事原 因 与南北物 资沟通 的经 济原 因 , 这种以九 与七为等第模数的概念 , 不但应用于隋唐都城 嘈运的开通使洛阳与南方物资运达东都比长安方便得多 ,但 建筑的规划设计 , 在重要的礼器尺度设计上亦有 明显反 映 ,如 其政治重要性 不抵京师大兴 。到唐代 仍然如此 , 史载长安在唐 武则天时曾筑鼎象九州置于洛阳宫明堂庭中 “天册万岁二年 代称京师 、上都 。 隋唐帝王之即位礼多在长安举行 ,且除末世 三月 ,重造明堂成 ,号 为通天宫 。 … …其年 ,铸铜为九州 。鼎既 丧乱时代外 ,诸帝 无一 不归葬长安 , 皇室贵 胃绝大部分葬 于长 成 ,置于明堂之庭 ,各依方位列焉 。神都鼎高一丈八尺 ,受一千 安 , 即使葬于洛阳者也往往因提高等级的原因迁葬长安。相比 八百石 冀州鼎名武兴 、雍州鼎名长安 、充州名日观 、青州名少 之下 , 洛阳迄今发现的唐代高等级宗室成员墓葬 , 也只知有高 阳 、徐州名东源 、扬州名江都 、荆州名江陵 、梁州名成都 , 其八 宗时期追封孝敬皇帝的李弘恭陵及安国相王两位孺人墓而 州鼎高一丈四尺 ,各受一千二百石”。 ① 已。此外 , 同为宇文恺主持设计的隋仁寿宫已经过考古勘探 与 要之 , 隋庸都城的设计尺度 , 从宏观到微观形成了礼器 一 发掘 ,。其地域范围基本清晰。仁寿宫的规模 ,据考古报告为东 单体建筑开间 一院落之广 一宫城之广 一外郭之广这一套一以 西 因南墙被冲毁已无法获知南北尺度 , 则其东西之 贯之 的控制数值 。 广为 步亦 是 步 的规模 。 仁寿宫于 隋开皇十三年 传统象数与两京尺度设计 年 营造是隋代重要宫殿 , 隋文帝临幸频繁 , 及至最后驾崩 , 亦 此前 有研究者 。已发现 , 隋唐 长安 的宫 、皇城 、外 郭城面 在此宫 。其宫的位置 则与东都形成东西拱卫大兴城的形势 。 积 比例为宫之五倍为皇城 、皇城九倍为外郭城 。 今发现东都 两京里坊布置亦与此象数相关 。从 大兴城皇城 以南诸 坊 城亦如此 , 东都宫五倍为皇城与圆璧城范围内面积 , 再九倍为 的排列数量来看 ,东西九行 、朱雀街东西各五列的数字 ,显然 外郭城面积 , 推测大兴城中皇城与外郭城规模的最终确定 , 也是传统象数之学中“九五”思想的体现 。另外 ,大兴城里坊的 可能也与面积控制决定有关 。另有研究者认为大兴宫 、皇城 、 尺度 ,据考古实测 ,皇城以南诸坊南北宽度多在 上下 , 即 外郭城各 由一等边三角形控制 ,这等边 三角形或即是 基 里 东西两侧各 三列坊东西 宽度各 在 上 下 , 为 里 准比例的几何设计之源 ,但笔者分析在当时时代背景下 , 中部朱雀街两侧二列坊东西宽度 , 略大于 里 再外两 的比例抑或因王朝帝 王所重视的 “九五 ”贵数而生 为 的 列约为 上下 , 约为 里 。则 大兴城东 西向里坊所 占尺 二倍 ,两京各自的九五面积倍数关系也说明了这一点 , 另外 , 度实近于 里 ,小于外郭城墙东西 里 里。而皇城以南南 尚有 大兴城两 市均分别 为市 内纵横道 路分作 “九宫 ”图形 、宫 北 九坊 ,每坊南北 里共 占 里 , 而朱 雀大街 自明德 门始至朱 城皇城东西 步 的设计广度恰 合唐 里 步 二 雀门止 , 长约 里 ,则里坊总尺度亦小 于朱 雀大街近 里 。其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年第 期总第 期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文·物·保·护·工·程 南北东西各自所余一里,为各街道之宽所分用。即里坊数与城 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而其内城、宫城总体规模均为继 郭里数相差1里,城郭的尺度与里坊的数量,均力求与“九五” 承前代周汉魏晋,今暂不论,而近年的考古资料表明宫城中北 相合。东都洛河以南里坊的尺度也已大致探明,均为长宽近于 魏建筑却亦与“二十”有所关联。如已经发掘的间阖门遗址@ 1里的正方。东西13列、南北行数因洛河冲毁已不可知,但就 中,门址发现了开间五间、进深7间的柱网,开间除心间6m 端门至定鼎门距离约4.3公里、约合8里来看,应有7行。而东 外,余皆为5.7m,据此推知其营造用尺约为1尺=28.5cm,心 西向里坊13列,亦恰小于外郭城南墙1里,为街道之宽分用。 间21尺、其余各间20尺。又阎阖门南两侧有两曲尺形围墙连 端门南7行里坊,可能附会“七”而设;而端门-定鼎门大街以 阙,其间形成的门庭空间东西墙轴线距离约56.3m,则合198 东列东西九列坊,当亦与附会“九”数有关。 尺,近200尺。由此见北魏洛阳城当是以东西广“二十”作为基 至此可以对大兴城与东都城定位规划过程作一推测描述: 数来设计的。可见这种都城尺度对应设计的方法,至迟在北魏 大兴城首先以“九”数确定了宫、城、郭的规模一大兴宫 时已有实践。 广900步、官城皇城广1800步、外郭城广18里,并以“九五” 北魏至隋之间的都城中,尚有东魏北齐邺南城亦是全新 衍生出的9:10的基准广深比例,确定其各自南北之深,同时· 设计营造,其与隋都城设计之相关性,亦可试作分析。邺南城 以此基准比例确定市、苑囿的规模。其次以旧长安城的东南部 宫城、内城均已探明⊙宫城东西约为40m,内城墙不甚平直, 墙垣定位新城外郭城位置,进而根据宫、城、市、苑的各自既定 东西约2800m,则官城东西近于450步,内城东西为5里上 格局确定其各自方位。皇城南墙正门朱雀门的位置恰为18 下。另外内城正门朱明门已经发掘,@其两阙间距约为56.5m, 里×20里范围之几何中心点,皇城的南墙位置,或即由此确 约为20丈。城门三道,中门道5.4m,合19尺,两侧门道4.8m, 定,而由郭城南门明德门至皇城南门朱雀门则形成了“十里御 合17尺。可见类似的等第规律在北朝邺城中似乎并未体现。 街”;大兴宫几何中心点的位置则与初始设计的18里×20里 另外,在关于皇城的尺度问题上,大兴城与北魏洛阳规划 外郭城区域北半区(皇城南墙以北)几何中心点基本重合,此 的一大不同是将北魏洛阳中原本与闾里杂处的各官署统一建 处据宋吕大防“长安城图”,应为两仪殿,是宫中常朝所在。大 设一皇城括入其中,这乃是“隋文新意”。而上文探讨的皇城尺 兴宫的位置,当据此确定。在实际操作中,则根据地形将郭城 度为1912步×2261步,尤其在深度上似无整数规律,前文分 北部龙首山处南北四里划入禁苑、根据东宫规模需要将宫城 析其广度上亦因东官的需要扩大了百步,深度上因朱雀门的 皇城广度增加100步。另外,这种皇城宫城尺度不严格受尺度 定位而定,但今比较大兴城皇城宫城与北魏洛阳城内城的规 与比例标准的限制的现象,也当与其功能相对于宫、市、苑包 模,发现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继承性。北魏洛阳内城肇建于 容较多有关,其内既有东宫,又有掖庭、厩库及诸官署,且皇城 西周,经东周、秦扩建,最终形成现有规模,史籍称汉魏洛阳城 之设,是由北朝都城中的内城演化而来(北朝洛阳、邺城城墙 为东西六里、南北九里的“九六城”,从尺度设计上验证,大兴 均作曲折形),主要为不使官署与居民杂处的使用之便而设, 城宫城皇城东西1912步、南北2261步,据前文其东西标准尺 作为功能格局调整的“隋文新意”,并无严格的礼制性质,故规 度应为1800步,以隋唐前用300步1里计算时,正合6里;南 模控制不甚严格。 北向上,2261步合7.5里,但宫城之北尚有“西内苑”连接宫 东都城则以“七”之数确定了宫广700步、宫城皇城广 城,其位置、性质、尺度与汉魏洛阳内城内宫北的华林园类同, 1400步、外郭城广14里,再以1:1的模数确定其平面规模。其 南北向约为670m,约合1.5里,则与宫城皇城加西内苑南北之 后以“临洛水北岸”与“南对伊阙”两点因素,定位皇城官城所 和为9里,显然也是一规整的“九六”之城。另外,魏晋南北朝 在。再依据地形特点放弃中轴对称设计,将外郭城的里坊区置 时期的东魏北齐郎城与东晋南朝建康亦为仿洛阳的九六之制 与皇城、宫城的东、南侧,但以端门之南横七坊附会“七”数。 而建。邺南城尺度实测为最宽处东西2800m×南北3460m,合 四、源流与播迁 东西6.4里×南北7.9里,《郎中记》载其“东西六里、南北八里 1.北朝都城设计对隋大兴城设计的影响 六十步”,考虑到邺城城垣曲折因素,此数基本符合。可见大兴 大兴城是隋立国后建设的第一座都城,肇隋唐都城设计 城宫城皇城营造尺度的“九六”取意当是源于汉魏洛阳的“九 之始。其具体设计者之一宇文恺,《隋书》言其“学艺兼该,思理 六”之城。如前文分析,若将大兴城外郭城北墙北移到汉长安 通赡,规矩之妙,参踪班、尔,当时制度,咸取则焉。…考览书 城覆盎门东西一线,则西内苑实与华林园相当,大兴城的尺度 传,定明堂图,虽意过其通,有足观者。”可见字文恺设计大兴 与布局几成北魏洛阳城的翻版,这是洛阳都城规制对于魏晋 城时乃是参照了前代都城设计的。傅熹年先生在研究长安、洛 南北朝都城营造规制深刻影响的又一证明。另外,宫北设横长 阳规划方法时已指出,大兴城的规划者宇文恺与刘龙都具有 如夹城的苑囿,亦见于如大明宫北部的北夹城、东都宫城北部 北朝背景,而北周、北齐均以北魏为宗,北魏洛阳当是大兴城 的圆壁城、模仿隋唐京城的渤海上京宫城北部的圆壁城及日 设计的重要基本参照之一。⑧《洛阳伽蓝记》载北魏洛阳城外郭 本平城京平城宫北部的松林苑,它们具有重要的防卫功能。从 75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隋唐都城 尺度设计 方法新探 文 ·物 ·保 ·护 ·工 ·程 南北东西各 自所余一里 , 为各街道之宽所分用。即里坊数与城 郭里数相差 里 ,城郭 的尺度 与里坊 的数量 , 均力求与 “九五 ” 相合。东都洛河以南里坊的尺度也已大致探明 ,均为长宽近于 里的正方 。东西 列 、南北行数因洛河冲毁已不可知 , 但就 端门至定鼎门距离约 公里 、约合 里来看 ,应有 行 。而东 西向里坊 列 ,亦恰小于外郭城南墙 里 ,为街道之宽分用 。 端门南 行里坊 , 可能附会 “七”而设 而端门 一定鼎门大街以 东列东西九列坊 , 当亦与附会 “九 ”数有关 。 至此可以对允 戮成与东都城定位规划过程作一倡则描述 大兴城首先以“九”数确定了宫 、城 、郭的规模— 大兴宫 广 步 、宫城皇城广 步 、外郭城广 里 ,并 以“九五” 衍生出的 的基准广深比例 ,确定其各 自南北之深 ,同时 · 以此基准比例确定市 、苑囿的规模 。其次以旧长安城的东南部 墙垣定位新城外郭城位置 ,进而根据宫 、城 、市 、苑的各自既定 格局确定其各 自方位 。 皇城南墙正门朱雀门的位置恰为 里 里范围之几何中心点 , 皇城的南墙位置 , 或即由此确 定 ,而 由郭城南 门明德 门至皇城南 门朱雀 门则形 成 了 “十里御 街 ,' 大兴宫几何 中心点的位置则与初始设计 的 里 里 外郭城区域北半区 皇城南墙以北 几何中心点基本重合 ,。此 处据宋吕大防“长安城图”,应为两仪殿 , 是宫中常朝所在 。 大 兴宫的位置 , 当据此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 则根据地形将郭城 北部龙首山处南北四里划人禁苑 、 根据东宫规模需要将宫城 皇城广度增加 步 。另外 ,这种皇城宫城尺度不严格受尺度 与 比例 标准 的限制 的现 象 , 也当与其功 能相对 于宫 、市 、苑 包 容较多有关 ,其内既有东宫 , 又有掖庭 、厩库及诸官署 ,且皇城 之设 ,是由北朝都城中的内城演化而来 北朝洛阳、邺城城墙 均作曲折形 , 主要为不使官署与居民杂处的使用之便而设 , 作 为功能格局调 整的 “隋文新意 ”,并无严格 的礼 制性质 , 故规 模 控制不甚严格 。 东都城则以 “七 ” 之数确定了宫广 步 、 宫城皇城广 步 、外郭城广 里 ,再以 的模数确定其平面规模 。其 后 以 “临洛水北岸 ”与 “南 对伊网 ”两点 因素 ,定 位皇城宫城 所 在 。再依据地形特点放弃中轴对称设计 ,将外郭城的里坊区置 与皇城 、宫城的东 、南侧 ,但 以端 门之南横七坊 附会 “七 ”数 。 四 、 源 流 与 播 迁 北朝都城设计对隋大兴城设计的影响 大兴城是隋立国后建设的第一座都城 , 肇隋唐都城设计 之始 。其具体设计者之一宇文恺 , 《隋书》言其“学艺兼该 , 思理 通赡 , 规矩之妙 ,参踪班 、尔 , 当时制度 ,咸取则焉 。……考览书 传 ,定 明堂 图 , 虽意过其通 ,有足 观者 。 ”可见宇文恺设计 大兴 城时乃是参照 了前代都城设计 的 。傅熹年先生在研究长安 、洛 阳规划方法时已指出 , 大兴城的规划者宇文恺与刘龙都具有 北朝 背景 , 而北周 、北 齐均 以北 魏为宗 , 北魏洛 阳当是大兴 城 设计的重要基本参照之一 。。 《洛 阳伽蓝记 》载北魏洛阳城外郭 城东西二十里 、南北十五里 ,而其内城 、宫城总体规模均为继 承前代周汉魏晋 ,今暂不论 ,而近年的考古资料表明宫城中北 魏建筑却亦与“二十”有所关联 。 如已经发掘的间阖门遗址 ⑧ 中 , 门址发现了开间五间 、进深 间的柱网 , 开间除心间 外 ,余皆为 , 据此推知其营造用尺约为 尺 二 , 心 间 尺、其余各间 尺。又间阖门南两侧有两曲尺形围墙连 网 , 其间形成的门庭空间东西墙轴线距离约 , 则合 尺 ,近 尺 。由此见北魏洛 阳城 当是以东西广 “二十 ”作为基 数来设计的。可见这种都城尺度对应设计的方法 , 至迟在北魏 时 已有实践 。 北魏至隋之间的都城中, 尚有东魏北齐邺南城亦是全新 设计营造 ,其 与隋都城设计之相关性 ,亦可试作分析 。 邺南城 宫城 、内城均已探明 。宫城东西约为 , 内城墙不甚平直 , 东西约 , 则宫城 东西 近于 步 , 内城东西 为 里上 下 。另外 内城正 门朱明 门已经发掘 ,。其两 胭间距约为 , 约为 丈。城门三道 , 中门道 一 ,合 尺 , 两侧门道 , 合 尺 。可见类似的等第规律在北朝邺城中似乎并未体现 。 另外 ,在关于 皇城 的尺度 问题上 , 大兴城与北魏 洛阳规划 的一 大不 同是将北魏洛 阳中原本与间里杂处 的各官 署统一建 设一皇城括人其 中 ,这乃是 “隋文新 意 ”。而上文探讨 的皇城尺 度为 步 步 ,尤其在深度上似无整数规律 , 前文分 析其广度上亦 因东宫的需要 扩大 了百步 , 深度上 因朱 雀门的 定位而定 , 但今 比较大兴城皇城宫城与北魏洛阳城内城的规 模 ,发现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着继承性 。北魏洛阳内城肇建于 西周 ,经东周 、秦扩建 ,最终形成现有规模 , 史籍称汉魏洛阳城 为东西六里 、南北 九里 的 “九六城 ”, 从尺度设 计上验证 , 大兴 城宫城皇城东西 步 、南北 步 , 据前文其东西标准尺 度应为 步 , 以隋唐前用 步 里计算时 ,正合 里 南 北向上 , 步合 里 , 但宫城之北 尚有 “西内苑 ”连接宫 城 , 其位置 、性质 、尺度与汉魏 洛阳内城 内宫北 的华林 园类 同 , 南北 向约为 , 约合 里 ,则 与宫城 皇城加 西内苑 南北之 和为 里 ,显然也是一规整 的 “九六 ”之城 。另外 ,魏晋南北 朝 时期的东魏北齐邺城与东晋南朝建康亦为仿洛阳的九六之制 而建 。邺南城尺度实测为最宽处东西 南北 , 合 东西 里 南北 里 , 《邺中记 》载其“东西六里 、南北八里 六十步 ” ,考虑到邺城城垣曲折因素 ,此数基本符合 。可见大兴 城宫 城皇城营造 尺度 的 “九六 ”取意 当是 源于汉魏 洛阳 的 “九 六 ”之城 。如前文分析 , 若将大兴城外郭城北墙北 移到汉长安 城覆盎 门东西一线 , 则西 内苑实与华林 园相当 , 大兴城 的尺度 与布局几成北魏 洛阳城 的翻版 , 这是洛 阳都城 规制对于魏晋 南北朝都城营造规制深刻影响的又一证 明 。另外 ,宫北设横长 如夹城 的苑 囿 ,亦见于如大 明宫北部 的北 夹城 、东都 宫城北部 的圆壁城 、 模仿 隋唐京 城的渤海上 京宫城北部 的圆壁 城及 日 本平城京平城宫北 部的松林苑 , 它们具有重要的防卫功能 。从 《中国文物科 学研 究》 年第 期总第 期
文·物·保·护·工·程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其中实测数据明确的平城京®外 郭城的规模为东西4258m、南北 西内苑 4790m,恰合东西8里×南北9 里。平城京无皇城而只有宫城, 其宫城规模为东西1016m、南北 1018m(以垣墙内缘计),则为东 西691步×南北692步,是边长 700步的规模。平城宫中宫正门 朱雀门及其所对第一次太极殿 均已发掘究明,平面柱网开问均 为17尺,有类洛阳应天门尺度 相同。 渤海国是袜鞨人建立的政 图4同一比例尺下隋大兴一唐长安城与北魏洛阳城比较分析 权,始建于公元698年。唐先天 (左:隋大兴-唐长安城:右:北魏洛阳城⊙) 二年(713年),其王大祚荣受唐 其源自汉魏洛阳内城北部华林园来看,这种“夹城”、“苑囿”也 封渤海那王。公元755年,大钦茂王迁都上京龙泉府,上京的 应视为宫城不可缺失的构成部分。 布局与长安相类。据相关勘探发掘资料,⊙渤海国上京的东西 唐以后历代都城中,北宋东京、辽金元明诸都的皇城规模 之广约为4590m,南北深为3402m,则为东西8.7里×南北6.4 则逐渐归于以官宫的二倍或三倍而定,“九六”皇城的规制成于 里,东西尺度近于9里:宫城东西、南北尺度均约1.05公里,则 汉魏洛阳,历北朝邺城而终于隋大兴-唐长安。 为东西700步×南北700步,与平城宫类同。皇城东西与宫城 2.隋唐都城规制影响下的东亚都城设计 同,南北深约0.47公里,则为320步,考虑误差因素,其进深似 自南北朝至盛唐,大陆王朝的文化影响力逐渐波及东亚取宫城之半而定。宫中主殿第一、二宫殿址开间较小,分捌为 诸国,日本飞鸟~奈良时代诸京与渤海国都城的设计,均与南 15.5尺与13尺。 北朝-隋唐都城相类。 由以上数据知,渤海国上京是东西尺度700步宫城-9里 日本自大化改新以来锐意输人大陆文化,而内容之一就 郭城的规模,平城京是700步宫城-8里郭城的规模。此两座 是在都城设计上对大陆王朝都城的模仿。先后于公元694年 都城对隋唐都城的模仿,格局的中轴对称形式似仿自隋大兴一 建藤原京,710年建平城京,784年建长冈京,794年建平安京。 唐长安城,但官城尺度则东都洛阳之700步宫为准。而外郭与 把 45920 图5日本平城京设计尺度分析 图6渤海国上京设计尺度分析 云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文 ·物 ·保 ·护 ·工 ·程 一 …梦一 一 尹, 钾 一 … … 一 一 叭 洲 二只 沁可段飞拐滋 。 一 腼 一 一 一 一 一 一气 一弓 , 火 图 同 一 比例 尺 下 隋 大兴 一唐 长 安城 与 北 魏 洛 阳城 比较 分 析 左 隋大兴一唐 长安城 右 北魏洛阳城 。 隋唐都城尽度设业方法新握 其中实测数据明确的平城京芦外 郭城的规模为东西 、南北 , 』哈合东西 里 南北 里 。平城 京无 皇城 而只有 宫城 , 其宫城规模为东西 、南北 以垣墙内缘计 , 贝为东 西 步 南北 步 , 是边长 步的规模 。平城宫中宫正门 朱雀门及其所对第一次太极殿 均 已发掘究明 , 平面柱 网开 问均 为 尺 , 有类洛 阳应天 门尺度 相 同。 渤海 国是鞋 鞍 人建立 的政 权 , 始建于公元 年 。唐先 天 二 年 年 , 其王大 柞荣受唐 其源 自汉魏洛 阳内城北部华林园来看 ,这种 “夹城 ”、“苑 囿”也 应视为宫城不可缺失的构成部分 。 唐以后历代都城中,北宋东京 、辽金元明诸都的皇城规模 则逐渐归于以宫的二倍或三倍而定 , “九六 ” 皇城的规制成于 汉魏 洛阳 ,历北朝邺城而终于隋大兴 一唐 长安 。 隋唐都城规制影响下的东亚都城设计 自南北朝至盛唐 , 大陆王朝的文化影响力逐渐波及东亚 诸国 , 日本飞鸟 一奈良时代诸京与渤海国都城的设计 , 均与南 北朝 一隋唐都城相类 。 日本 自大化改新以来锐意输人大陆文化 , 而内容之一就 是在都城设计上对大陆王朝都城的模仿 。 先后于公元 年 建藤原京 , 年建平城京 , 年建 长冈京 , 年建平安京 。 封渤海郡王 。公元 年 ,大钦茂王迁都 上京龙泉府 ,上京的 布局与长安相类 。据相关勘探发掘资料 , ⑩渤海国上京的东西 之广约为 ,南北深 为 , 则为东西 , 里 南北 里 , 东西尺度近于 里 宫城 东西 、南北 尺度 均约 公里 ,则 为东西 步 南北 步 ,与平城宫类 同 。皇城东西 与宫城 同,南北深约 公里 ,则为 步 , 考虑误差因素 , 其进深似 取宫城之半而定 。宫中主殿第一 、二宫殿址开间较小 ,分别为 尺与 尺 。 由以上数据知 , 渤海 国上京 是东西尺度 步宫城 一 里 郭城的规模 , 平城京是 步宫城 一 里郭城的规模 。此两座 都城对隋唐都城的模仿 ,格局的中轴对称形式似仿 自隋大兴 唐长安城 ,但宫城尺度则东都洛阳之 步宫为准 。而外郭 与 尸一 盈 携 获 一 一…一丫一哥一 一 一一、 、 瑰召步 ` 盯瞥戮蒸蘸习。 匕二 到 赢蘸弄燕狐蘸 馨蒸夔 哪蘸馨翼鬓黝瓢 生寻 从 , 方, 黔 图 日本平 城 京设 计 尺 度 分析 图 渤 海 国上 京 设 计 尺 度 分 析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年第 期总第 期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文·物·保·护·工,程 官城对应的尺度类似性不再存在,推测是山川地形的限制及版社,2001:322页. 人口、管理等原因所致,宫城-皇城一外郭城的尺度关联设计 ⑤国家文物局.201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方法在渤海上京与平城京中也不再使用。虽渤海上京外郭城 148页. 广九里或因“九”之极数而定,但与宫广700步则关联不再。洛 6傅兼年中国古代建筑夹·第二卷[M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阳的规划是宇文恺营造大兴城总结经验后更加成熟的设计实 2001:380页. 践,虽因地形原因不为中轴对称,但中轴对称必然仍为当时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河南洛阳市隋唐东都 应天门遗址2001-2002年发掘简报[U].考古,2007,05:34页. 城设计的标准范式,故为当时东亚多国都城营造设计效仿,而 ⑧图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唐大明宫含元殿 方700步的官室规模,也一并播迁流传。 道址1995~1996年发据报告0].考古学报,1997,03:349页 9图据国家文物局201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 注释: 2011:148页·应天门平面复原图.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37~238页 ②⑩(后晋)沈购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867~868页 ②(后晋)沈南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2088页. ②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③邱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出 2001:327页;王树声,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探析C1/杨鸿勋.建筑历 板社,2001:299-331页. 史与理论·第十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6页. 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发据队.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考 ②②王树声.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探析[C]11杨鸿勋,建筑历史与理论· 古,1963,11:604页. 第十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9页. ⑤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发掘队,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J们考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隋仁寿宫·唐九成宫M.北京:科学 古,1963,11:597页. 出版社,2008:6页. ⑥马得志、杨鸿勋.关于唐长安东宫范围问题的研讨J」,考古, ②☑据Google earth地围款件测量验证,唐长安皇城南墙(与明西安城 1978,01:64页. 南墙重合)距宫城南门承天门(今在莲湖公图内)的距离与宫域北墙 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发摇队.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U].考 (以大明宫丹凤门处城墙向西延长线为准)距汉长安城藏盏门左右-一 古,1963,11:605-608页. 线城墙的距离均的19公里,基本相同。 ⑧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U门.考古学报, ②因傅燕年,隋唐长安洛阳减规划手法的探讨·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 1958,03:82页. [M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80页 ⑨藏至2012年6月,Go0 gle earth公布的今西安市相当唐长安城区 ②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瓶队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北 拔,拍摄时间为2011年7月7日。在此卫星地图上,唐长安城外邦城 魏宫城周阁门遗址[山].考古,2003,07:24页. 西城培道址中段以南与东城墙延兴门以南段均可排识,本文所用唐长 ②⑦邯城考古工作队.河北临漳县邦南减逢址勘探与发拙]].考古, 安外郭东西授正尺度即由此测量:南北尺废则籍由卫图可见的大明宫 1997,03:27页. 南墙(相当于外郭减北墙)与南城墙东端近曲江池可见部分测得。 ②④邺城考古工作队,河北临津县邺南城朱明门遗址的发据[U].考古 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系和发 1996,01:3页. 掘0j.考古,1961,03:127131页. 四图据傅廉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①《桥唐东都城址的勘察和发据》原作7290m,此处据中国社会科学 版社.2001:85页. 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网站公布的“大连址婆感影像图一晴唐洛 ④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平城京·奈良)都)圭门二上上〈[M] 阳城"(原图见http:/www.kaogu.net.cri/cn/detail.asp?ProductID=8423) 奈良文化财研究所:2页: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平墟宫第一次大栖殿) 校正了洛阳城外郭南墙尺度。 度原C闋寸弓研究I-基撞?谠石[M1.奈良文化财研究所,2009:96~ ②傅熹年.中图古代建筑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8页. 2001:378页. ③]黑龙江省文物考右研究所,渤海上京城1998一2007年度考古发掘调 ③决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考古学报, 查捉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4页. 1958,03:86页. (责任篇辑:崔勇) ①④邱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出 77 一《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 (C)1994-201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隋唐都城尺度设计方法新探 文 ·物 ·保 ·护 ·工 ·程 宫城对应的尺度类似性不再存在 , 推测是山川地形的限制及 人口 、管理等原因所致 ,宫城 一皇城 一外郭城的尺度关联设计 方法在渤海上京与平城京中也不再使用 。虽渤海上京外郭城 广九里或因“九 ”之极数而定 ,但与宫广 步则关联不再 。洛 阳的规划是宇文恺营造大兴城总结经验后更加成熟的设计实 践 ,虽因地形原因不为中轴对称 ,但中轴对称必然仍为当时都 城设计的标准范式 ,故为当时东亚多国都城营造设计效仿 , 而 方 步的宫室规模 ,也一并播迁流传 。 注 释 ① 西汉 司马迁 史记汇 北京 中华书局 , 一 页 ② 后晋 沈晌等 旧唐书 〕北京 中华书局 , 页 ③ 邱光明、年隆 、杨平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仁 北京 科学出 版 社 , 页 ④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发掘队 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 口〕考 古 , , 页 ⑤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发振队 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 叮 考 古 , , 页 ⑥ 马得志 、 杨鸿勋 关于唐长安东宫范围问题的研讨 考古 , , 页 ⑦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发掘队 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 考 古 , , 一 页 ⑧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 考古学报 , , 页 ⑨ 截至 年 月, 五公布的今西安市相 当唐长安城区 域 ,拍摄 时间为 年 月 日。 在此卫星地 图上 ,唐 长安城 外郭城 西城墙遗址 中段 以南与 东城墙延兴 门以南段 均可辫识 ,本 文所 用唐长 安外郭东西校正尺度即 由此测量 南北尺度 则籍由卫 图可见的大明宫 南墙 相 当于外郭城北墙 与南城墙 东端近 曲江池可见部分测得 。 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察和发 掘口〕考古, , 一 页 《隋唐东都城址的勘寨和发掘》原作 帅 ,此处据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 究所 “中国考古 ”网站公布的 “大遗 址遥感影像 图— 隋唐洛 阳 城 ” 原 图见 · 即 · · 以 犯功 校正 了洛阳城外郭 南墙尺度 。 傅熹年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汇 工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页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 考古学报 , , 页 牢光明、卑隆 、杨平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 〕北京 科学出 版 社 , 页 国家文物局 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北京 文物出版社, 页 ⑩ 傅熹年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仁 工貂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河南洛阳市隋唐东都 应天门遗址 卜 年发掘简报口 二考古 , ,仍 页 ⑩ 图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唐大明宫含元殿 遗址 一 年发掘报告口〕考古学报 , , 页 ⑩ 图据国家文物局 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 北京 文物出版社, 页 ·应天 门平面复原图 ⑩ 后晋 沈殉等 旧唐书【 〕北京 中华书局 , 一 页 ⑩ 傅熹年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 非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页 王树 声 隋唐 长安城规 划手法探 析 刀 杨鸿 勋 建 筑历 史与理论 ·第十样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 页 王树声 隋唐长安城规划手法探析 刀杨鸿勋 建筑历史与理论 · 第十辑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 一 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隋仁寿宫 ·唐九成宫囚 北京 科学 出版 社 , 页 ⑩ 据 地图软件测量验证 ,唐长安皇城南墙 与明西安城 南墙重合 距宫城 南 门承天 门 今在莲 湖会 园内 的距 离与 宫城 北墙 以 大 明 宫丹 凤 门处 城 墙 向 西 延 长 线 为 准 距 汉 长安 城 覆 盛 门左 右 一 线城 墙 的距 离均 约 公 里 , 基 本 相 同 。 傅熹年 隋唐长安洛阳城规划手法的探讨·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 〔 , 北京 文物 出版社 , 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北 魏宫城间阂门遗址口考 古, , 页 ⑩邓城考古工作队 河北临津县邓南城遗址勘探与发掘日〕 考古 , , 页 , ⑩邺城考古工作队,河北临漳县那南城朱明门遗址的发掘口 考古 , 页 ⑧ 图据傅熹年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汇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 出 版 社 页 ⑩ 奈良文化财研究所 平城京·奈良。都内未。 乙巴赶 乌 〔 工 奈 良文化财研 究所 页 奈 良文化 财研 究所 平城 宫第一次大棒殿 刃 援原 仁 阴寸 石研 究 一基遭 咙 石 〔 〕奈 良文化 财研究所 , 一 页 ⑩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渤海上京城 一 年度考古发掘调 查报告 汇 〕北京 文物 出版社 , 页 责任编辑 崔 勇 —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 年第 期总第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