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为知己 琴
琴 声 为 心 声 知 音 为 知 己
热身抢答 、课文选自哪一本书? 《世说新语》 2、文中兄弟俩是谁? 王子猷、王子敬 3、他们的父亲是谁? 王羲之
热身抢答 1、课文选自哪一本书? 《世说新语》 2、文中兄弟俩是谁? 王子猷、王子敬 3、他们的父亲是谁? 王羲之
《世说新语》 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 记小说。刘义庆撰。全书分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 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 言谈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 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世说新语》 ——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 记小说。刘义庆撰。全书分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 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 言谈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 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自主学习疏通词句 1、找出你认为读音需注意的字词。 2、找出你认为译意需注意的词句。 3、把你预习时没弄懂有疑问的词句列出 来
自主学习 疏通词句 1、找出你认为读音需注意的字词。 2、找出你认为译意需注意的词句。 3、把你预习时没弄懂有疑问的词句列出 来
达标反馈 订正下列习题中错误 一、解释加点的词 、译释下列句子 俱病笪(忠实)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子敬问左右(左边右边)凭什么总听不到消息?这 3、何以都不闻消息?(全部)定是他已经死了。 4、语时了不悲(句末语气词)2、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便索舆来奔丧(绳子) 就把绳子放在车上来奔丧, 6、子敬素好琴(白色) 路上都没有哭。 7、弦既不调(既然) 8、因恸绝良久(因而) 9、月余亦卒(结束)
订正下列习题中错误。 一、解释加点的词 二、译释下列句子 1、……俱病笃 (忠实)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子敬问左右 (左边右边) 凭什么总听不到消息?这一 3、何以都不闻消息?(全部) 定是他已经死了。 4、语时了不悲 (句末语气词)2、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便索舆来奔丧(绳子) 就把绳子放在车上来奔丧, 6、子敬素好琴(白色) 一路上都没有哭。 7、弦既不调(既然) 8、因恸绝良久(因而) 9、月余亦卒(结束) 达标反馈
参考答案 、解释加点的词 二、译释下列句子 俱病笪(病重)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子敬问左右(手下的人 为什么总听不到消息?这 3、何以都不闻消息?(总、竞)定是他已经死了 4、语时了不悲(全、完全)2、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便索舆来奔丧(要) 就要轿子去看望丧事, 6、子敬素好琴(一向、向来) 路上竟没有哭。 7、弦既不调(已经) 8、因恸绝良久(于是、就) 9、月余亦卒(死)
参考答案: 一、解释加点的词 二、译释下列句子 1、……俱病笃 (病重)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子敬问左右 (手下的人) 为什么总听不到消息?这一 3、何以都不闻消息?(总、竟) 定是他已经死了。 4、语时了不悲 (全、完全) 2、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5、便索舆来奔丧(要) 就要轿子去看望丧事, 6、子敬素好琴(一向、向来) 一路上竟没有哭。 7、弦既不调(已经) 8、因恸绝良久(于是、就) 9、月余亦卒(死)
合作探究感知文本 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子猷、子敬的兄弟 情深? 2、既然兄弟情深如此,为何作者却说子猷“了不 悲”,“都不哭”?联系全文谈谈你的见解 3、你能用哪些词句表现子猷、子敬兄弟的感情?
合作探究 感知文本 1、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子猷、子敬的兄弟 情深? 2、既然兄弟情深如此,为何作者却说子猷“了不 悲” , “都不哭”?联系全文谈谈你的见解。 3、你能用哪些词句表现子猷、子敬兄弟的感情?
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兄弟情感的诗文 或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共享。(正例 反例都可以)
拓展延伸 丰富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兄弟情感的诗文 或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共享。 (正例、 反例都可以)
赏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思考讨论:这首诗中所反映的是一种怎 样的兄弟关系?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思考讨论: 这首诗中所反映的是一种怎 样的兄弟关系? 赏 析
链接生活: 今天,在座的同学一般都是独身子女,从血缘关系上来讲, 兄弟关系似乎已不复存在,但我们经常说“同学如姊妹如兄 弟”,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这种手足之情呢? 联系自己平时和同学之间相处的实际好好反省,谈谈你的一些 想法和做法
链接生活: 今天,在座的同学一般都是独身子女,从血缘关系上来讲, 兄弟关系似乎已不复存在,但我们经常说“同学如姊妹如兄 弟”,那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好同学之间的这种手足之情呢? 联系自己平时和同学之间相处的实际好好反省,谈谈你的一些 想法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