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度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情况研究报告 内容提要:根据我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省统计局在全省组织开展 了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调查。本文利用高新技术产业调查数据,分析我省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现状、结构、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建 议。从分析中得出,203年度,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 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产业结构、关联效应、外资依赖、经济效益、企 业规模、科技投入等。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 平,不但决定着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 地位,从而决定了在国际贫富两极分化中的国家前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是制定国家和地方科技 发展规划、政策,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之 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调査结果显示,2003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02.95亿元,比上年增 长50.8%;产品销售收入1589.30亿元,比上年增长56.1%;增加值416.91亿 元,比上年增长41.7%,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8.0%;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比上年增长51.2%,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1.6%;实现利税总额161.41亿 元,比上年增长32.0%,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10.16元;产品出口占产品销 售收入的比重41.2% 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构成 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占全省的比重提高。2003年,全 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713.76亿元,比 上年增长67.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44.5%,比上年提高了4.4 个百分点;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为55.5%,比 上年下降4.4个百分点。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超过70%。2003 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660.91亿元,比上年增 长70.5%;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41.23%,比上年提高了4.77个百 分点。增加值135.89亿元,比上年增长48.9%;产品出口40.93亿美元,比上 年增长111.5%;实现利税5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福州市和厦门市高 新区情况见表1。 表1:2003年福建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情况 合计 福州市科技园区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 业开发区 数值增长(%数值增长(%)数值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660.9170.5257.72125.5403.1947.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135.8848.955.0154.080 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销售收入(亿元)672.7974.125581136.6416.9849.9 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亿美元) 40.94111.517.40214.123.5468
2003 年度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情况研究报告 内容提要:根据我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省统计局在全省组织开展 了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调查。本文利用高新技术产业调查数据,分析我省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现状、结构、特点、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建 议。从分析中得出,2003 年度,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 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产业结构、关联效应、外资依赖、经济效益、企 业规模、科技投入等。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 平,不但决定着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 地位,从而决定了在国际贫富两极分化中的国家前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是制定国家和地方科技 发展规划、政策,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2003 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602.95 亿元,比上年增 长 50.8%;产品销售收入 1589.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56.1%;增加值 416.91 亿 元,比上年增长 41.7%,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 8.0%;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比上年增长 51.2%,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21.6%;实现利税总额 161.41 亿 元,比上年增长 32.0%,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 10.16 元;产品出口占产品销 售收入的比重 41.2%。 二、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构成 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占全省的比重提高。2003 年,全 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 713.76 亿元,比 上年增长 67.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 44.5%,比上年提高了 4.4 个百分点;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为 55.5%,比 上年下降 4.4 个百分点。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超过 70%。2003 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 660.91 亿元,比上年增 长 70.5%;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 41.23%,比上年提高了 4.77 个百 分点。增加值 135.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48.9%;产品出口 40.93 亿美元,比上 年增长 111.5%;实现利税 50.6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4%。福州市和厦门市高 新区情况见表 1。 表 1:2003 年福建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情况 合计 福州市科技园区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 业开发区 数值 增长(%) 数值 增长(%) 数值 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660.91 70.5 257.72 125.5 403.19 47.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135.88 48.9 55.01 54.0 80.87 45.6 高新技术产业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672.79 74.1 255.81 136.6 416.98 49.9 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亿美元) 40.94 111.5 17.40 214.1 23.54 68.9
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亿元)506112.41.37-12.939.2427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超过30%。2003 年,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52.85亿元,比上年增长 34.4%;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3.3%,比上年降低了0.4个百分点。 2、政府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略有 下降。到2003年底,经省级和厦门市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594 家,其产值达1348.40亿元,比上年增长48.94%;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 比重为84.12%,比上年下降了1.0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额为63.2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的比重为79.96%,比 上年下降了1.2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49.61亿元,比上年增长38.81%;占全 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总额的92.69%,比上年提高了4.56个百分点。见表2 表2:政府科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情况 2003年 2002年 增减 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8412 85.15 1.03 值的比重(%) 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的比重(%)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高新技 术产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 1.27 出口额的比重(%) 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利税占全省高新技术产 业实现利税总额的比重(%) 88.13 3、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与上年比略有下降。2003年,我省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产值达531.26亿元,比上年增长49.2%;占全省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33.1%,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9.64 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总额的43.1% 4、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髙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髙,但纟 现利税所占比重下降。2003年,我省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为1302.02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81.2%,比上年提 高了1.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21.57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的比 重为75.3%,比上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 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 制造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003年,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值为531.26 亿元,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产值为476.66亿元,电子及通信设备 制造业的产值为459.9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9.2%、50.9%和59.1%,占全省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3.1%、29.7%和28.7%。见表3。 表3: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行业情况 2003年 2002年 2003年比上 产值(亿占比重产值(亿(占比重年增长(%) (%)
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亿元) 50.61 12.4 11.37 -12.9 39.24 22.7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超过 30%。2003 年,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 52.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4.4%;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 3.3%,比上年降低了 0.4 个百分点。 2、政府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略有 下降。到 2003 年底,经省级和厦门市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 594 家,其产值达 1348.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48.94%;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 比重为 84.12%,比上年下降了 1.03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额为 63.2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7.3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的比重为 79.96%,比 上年下降了 1.27 个百分点。实现利税 149.61 亿元,比上年增长 38.81%;占全 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总额的 92.69%,比上年提高了 4.56 个百分点。见表 2。 表 2:政府科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占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情况 2003 年 2002 年 增减 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 值的比重(%) 84.12 85.15 -1.03 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的比重(%) 83.60 80.59 3.01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高新技 术产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84.41 85.89 -1.48 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 出口额的比重(%) 79.96 81.23 -1.27 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利税占全省高新技术产 业实现利税总额的比重(%) 92.69 88.13 4.56 3、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与上年比略有下降。2003 年,我省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产值达 531.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49.2%;占全省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 33.1%,比上年下降 0.4 个百分点。实现利税 69.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1%;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总额的 43.1%。 4、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高,但实 现利税所占比重下降。2003 年,我省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为 1302.02 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 81.2%,比上年提 高了 1.2 个百分点;实现利税 121.57 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的比 重为 75.3%,比上年下降了 1.9 个百分点。 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 制造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003 年,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值为 531.26 亿元,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产值为 476. 66 亿元,电子及通信设备 制造业的产值为 459.96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49.2%、50.9%和 59.1%,占全省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 33.1%、29.7%和 28.7%。见表 3。 表 3: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行业情况 2003 年 2002 年 2003 年比上 产值(亿 年增长(%) 元) 占比重 (%) 产值(亿 元) 占比重 (%)
总计 16029510000191000450.8 、医药制造业 49.25 3.1 34.31 3.2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0.6 8.97 0.8 9.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459.9628.7289.1227.2 四、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476.6629 315.81 50.9 五、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4161.5 六、信息化学品制造 36.79 2.3 七、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531.26 33.1356.08 49.2 八、非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15.08 0.9 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厦门和福州。2003年,厦门市和 福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86446亿元和479.1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 分别为53.93%和29.91%,两者合计所占的比重达83.84%,详见表4。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最高的是莆田市,达139.2%:居第二位是漳州市,为63.2%; 居第三位的是厦门市,为59.2% 表4:2003年各设区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情况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 产值(亿元) 构成(%) 的比重(%) 合计 160295 100.0 21.6 福州市 479.17 29.9 25.0 厦门市 864.46 53.9 61.9 莆田市 2.6 13.4 三明市 0.8 泉州市 5.0 漳州市 南平市 1.3 9.2 龙岩市 26.50 1.7 10.1 宁德市 11.24 4.8 7、接近6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集中在1.78%企业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单 位中,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3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总数的1.78%, 其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9.3%。其中,产值超过50亿元的高新技术 产业单位有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厦新电子 有限公司、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和华映光 电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其产值合计为610.97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的比重为38.1%;产值在10亿元至5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有17家,其产 值合计为339.41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21.2%。产值在5亿 元至1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有30家,其产值合计为205.95亿元,占全省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12.9%;产值在1亿元至5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单位 有129家,其产值为279.65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17.5%。 三、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总计 1602.95 100.00 1063.19 100.00 50.8 一、医药制造业 49.25 3.1 34.31 3.2 43.5 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9.81 0.6 8.97 0.8 9.4 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459.96 28.7 289.12 27.2 59.1 四、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476.66 29.7 315.81 29.7 50.9 五、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24.16 1.5 17.37 1.6 39.1 六、信息化学品制造 36.79 2.3 29.57 2.8 24.4 七、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531.26 33.1 356.08 33.5 49.2 八、非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15.08 0.9 12.40 1.2 21.6 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厦门和福州。2003 年,厦门市和 福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 864.46 亿元和 479.17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 分别为 53.93%和 29.91%,两者合计所占的比重达 83.84%,详见表 4。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最高的是莆田市,达 139.2%;居第二位是漳州市,为 63.2%; 居第三位的是厦门市,为 59.2%。 表 4: 2003 年各设区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情况 产值(亿元) 构成(%)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 的比重(%) 合计 1602.95 100.0 21.6 福州市 479.17 29.9 25.0 厦门市 864.46 53.9 61.9 莆田市 41.71 2.6 13.4 三明市 13.25 0.8 4.3 泉州市 79.89 5.0 3.6 漳州市 65.81 4.1 9.6 南平市 20.92 1.3 9.2 龙岩市 26.50 1.7 10.1 宁德市 11.24 0.7 4.8 7、接近 6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集中在 1.78%企业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单 位中,产值超过 10 亿元的企业有 23 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总数的 1.78%, 其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 59.3%。其中,产值超过 50 亿元的高新技术 产业单位有戴尔计算机(中国)有限公司、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厦新电子 有限公司、厦门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冠捷电子(福建)有限公司和华映光 电股份有限公司等 6 家,其产值合计为 610.97 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的比重为 38.1%;产值在 10 亿元至 50 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有 17 家,其产 值合计为 339.41 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 21.2%。产值在 5 亿 元至 10 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有 30 家,其产值合计为 205.95 亿元,占全省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 12.9%;产值在 1 亿元至 5 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单位 有 129 家,其产值为 279.65 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 17.5%。 三、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逐年增加,2003年的增长速度超过50%。203年,我 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达1602.95亿元,比上年增长50.7%。2003年比2002 年的增量是2002年比2001年增量的2.66倍,2003年的增长速度比2002年高 27.27个百分点 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情况 2000 1602.95 1500 亿元1007.74805108319 2000年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高新技术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份额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有较大幅度提高。2003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为416.91亿 元,占福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0%,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 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比上年提高了8.6个百分点 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1.95% 20.00% 15.00 10.00% 4.85% 0.DD%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3、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2003年,我省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6%,比上年提高了5.5个百分 点;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0%,比上年提高了 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 1.9%,比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
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逐年增加,2003 年的增长速度超过 50%。2003 年,我 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达 1602.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50.77%。2003 年比 2002 年的增量是 2002 年比 2001 年增量的 2.66 倍,2003 年的增长速度比 2002 年高 27.27 个百分点。 2、高新技术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份额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有较大幅度提高。2003 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为 416.91 亿 元,占福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8.0%,比上年提高了 1.7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 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2.0%,比上年提高了 8.6 个百分点。 3、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2003 年,我省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21.6%,比上年提高了 5.5 个百分 点;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9.0%,比上年提高了 3.9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 31.9%,比上年提高了 3.7 个百分点
福建省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 21.59% 20.00% 14.91% 16.13 15.0014.3% 10.00% 5.00 0.00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 4、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业间效益差别较大。2003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每百 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10.16元。从行业看,每百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 最高的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26.01元;其次是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为20.59 元:最低的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为7.87元,见表5。 表5: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情况 高新技术产 每百元销售 业产品销售利税总额收入实现利 收入 (亿元)(亿元)(元) 总计 1589.3 61.41 10.16 医药制造业 45.76 7.20 15.73 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37.74 四、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498.82 6.89 五、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22.3 2.83 12.71 六、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40.55 8.35 20.59 七、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19.86 13.40 八、非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2.16 14.36 5、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减少,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2003年, 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投入科技活动人员2.71万人,比上年减少16.1%;占从 业人员的比重为8.3%,比上年下降4.0个百分点。从事R&D活动人员1.64万人, 比上年减少12.8% 6、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R&D活动经费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投入强度 均下降。2003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单位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投入为37.57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48.8%;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4%,比上年降低了0.12个百 分点。R&D活动经费内部投入为21.85亿元,比上年增长49.2%;占产品销售收 入的比重为1.4%,比上年比基本持平 四、我省高技术产业与全国比较
4、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业间效益差别较大。2003 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每百 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 10.16 元。从行业看,每百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 最高的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 26.01 元;其次是信息化学品制造业,为 20.59 元;最低的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为 7.87 元,见表 5。 表 5:2003 年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情况 高新技术产 业产品销售 收入 利税总额 每百元销售 收入实现利 税 (亿元) (亿元) (元) 总计 1589.3 161.41 10.16 一、医药制造业 45.76 7.20 15.73 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9.24 2.40 26.01 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437.74 34.46 7.87 四、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498.82 34.37 6.89 五、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22.31 2.83 12.71 六、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40.55 8.35 20.59 七、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519.86 69.64 13.40 八、非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15.02 2.16 14.36 5、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减少,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2003 年, 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投入科技活动人员 2.71 万人,比上年减少 16.1%;占从 业人员的比重为 8.3%,比上年下降 4.0 个百分点。从事 R&D 活动人员 1.64 万人, 比上年减少 12.8%。 6、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和 R&D 活动经费投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投入强度 均下降。2003 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单位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投入为 37.57 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 48.8%;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2.4%,比上年降低了 0.12 个百 分点。R&D 活动经费内部投入为 21.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49.2%;占产品销售收 入的比重为 1.4%,比上年比基本持平。 四、我省高技术产业与全国比较
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规范,因此,关于各省的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状况,还没有办法取得可比的数据。为了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我省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状况,本报告应用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数据来近似说明我省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居全国的位置。据统计显示,2002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 产业产值为748.05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居全国第7位(与上年比位次不 变),比1995年的第11位提前4位,占全国的比重为5.0%,比上年提高了0.66 个百分点。居在我省之前的省市为广东(4532.33亿元)、江苏(1846.04亿元)、 上海(1427.85亿元)、北京(1090.59元)、天津(934.00亿元)和浙江(760.90 亿元);我省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58%,比全国 平均水平高1.3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9位。居前8位分别是:天津(30.2%) 北京(27.7%)、广东(18.9%)、西藏(17.1%)、陕西(15.3%)、上海(11.9%)、 海南(10.8%)江苏(9.7%)。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以高新技术及其产 业化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已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许多国家都将高新 技术产业化视为争夺未来的制高点,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小也被 视为一国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省高技术 产业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切入点,从而带动 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但从目前我省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情况看,髙新技术产业所应具备的技术密集、效益好、附加值高等特 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通过调査结果分析,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着以下 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1、产业结构问题。我省虽然已经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上取得了不少成就 但高新技术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 制造、医疗器槭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农业高新技术和软件开发等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不超过50亿元,这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 业产值的比值还不到一成,只有8.4%。而占比重比较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 (28.7%)、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29.7%),其技术水平不是很高,有相 当部分的产品是来料组装 2、区域发展问题。从上面分析的高新技术产业地区构成看,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最多的厦门市与最少的宁德市的比从2000年的45.5:1,扩大到2003年的 76.9:1。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业产值的比重,最高的厦门市为 62.9%,最低的泉州市只有3.6%。 3、关联效应问题。拥有国内自主开发研制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还较少,在 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中,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自行研制开发的能力尚不强,尤 其是在计算机制造和通信设备制造方面特别明显,在现有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产值所占的比值已接近六 成,2001年为53.3%,2002年为56.89%,2003年已达58.43%。但拥有自己知识 产权的产品较少,大部分产品是组装。如销售收入规模较大的戴尔计算机、福建 捷联、冠捷电子、华映光电等,其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国外,国内的企业主要是组
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规范,因此,关于各省的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状况,还没有办法取得可比的数据。为了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我省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状况,本报告应用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数据来近似说明我省高新 技术产业发展居全国的位置。据统计显示,2002 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 产业产值为 748.0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7.3%,居全国第 7 位(与上年比位次不 变),比 1995 年的第 11 位提前 4 位,占全国的比重为 5.0%,比上年提高了 0.66 个百分点。居在我省之前的省市为广东(4532.33 亿元)、江苏(1846.04 亿元)、 上海(1427.85 亿元)、北京(1090.59 元)、天津(934.00 亿元)和浙江(760.90 亿元);我省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9.58%,比全国 平均水平高 1.38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 9 位。居前 8 位分别是:天津(30.2%)、 北京(27.7%)、广东(18.9%)、西藏(17.1%)、陕西(15.3%)、上海(11.9%)、 海南(10.8%)江苏(9.7%)。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以高新技术及其产 业化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已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焦点。许多国家都将高新 技术产业化视为争夺未来的制高点,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小也被 视为一国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省高技术 产业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切入点,从而带动 整个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但从目前我省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情况看,高新技术产业所应具备的技术密集、效益好、附加值高等特 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着以下 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1、产业结构问题。我省虽然已经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上取得了不少成就, 但高新技术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 制造、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农业高新技术和软件开发等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不超过 50 亿元,这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 业产值的比值还不到一成,只有 8.4%。而占比重比较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 (28.7%)、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29.7%),其技术水平不是很高,有相 当部分的产品是来料组装。 2、区域发展问题。从上面分析的高新技术产业地区构成看,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最多的厦门市与最少的宁德市的比从 2000 年的 45.5:1,扩大到 2003 年的 76.9:1。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业产值的比重,最高的厦门市为 62.9%,最低的泉州市只有 3.6%。 3、关联效应问题。拥有国内自主开发研制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还较少,在 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中,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和自行研制开发的能力尚不强,尤 其是在计算机制造和通信设备制造方面特别明显,在现有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产值所占的比值已接近六 成,2001 年为 53. 3%,2002 年为 56.89%,2003 年已达 58.43%。但拥有自己知识 产权的产品较少,大部分产品是组装。如销售收入规模较大的戴尔计算机、福建 捷联、冠捷电子、华映光电等,其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国外,国内的企业主要是组
装和销售。这四家企业的产值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29.2%。许多高 新技术产业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或零部件依赖于进口。有些高技术产业虽然在统 计上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但实际从事的只是一些劳动密集性的加工组装工作 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这种情况必然造成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同其 他产业关联效应较差,难以实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带 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4、外资依赖问题。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外商与港澳台商在我省投资 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其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地位 迅速提高。2000年,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商与港澳台商的高新技术产业 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76.8%,到2003年已达81.5%;在全部高技术产 品出口中,外商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全部的98.0%。无论从产品销售收 入,还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对外出口来看,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资与港澳台资 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且呈进一步上升趋势 5、企业规模问题。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全部单位 1290家中,产值在50亿元只有6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数的比重只有 0.5%,而且有5家企业基本上是组装厂;产值在10亿元至5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 业单位也只有17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数的比重只有1.3%。7.4%的单 位的产值在5000万元以下。 6、经济效益问题。我省不少产品还处于原材料初加工阶段,深加工、高附 加值、高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少,尤其缺乏具有国际 先进水平、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从目前情况看,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具 备的高技术密集度高、效益好、附加值大等特征的还没有突出出来,与其他行业 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在增加值率上的优势尚不明显,虽然比全部工业的增加值率 高,但比规模以上工业低。而且在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中还有亏损企业,2000 年、2001年和2002年的亏损面分别为25.8%、27.7%和16.3%,2003年为25.2%。 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率低,缺乏产业关联带动效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能力,这使得相当部分重点行业始终停留在对进口 零部件进行组装或劳动密集型加工的阶段,这导致我省高技术产业附加值率明显 偏低。例如,2003年,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只有19.1%, 每百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额只有6.93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也只有 7.87元,远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 7、科技投入问题。我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还没有形成,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缺少有力支持,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资主体的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国家 和省规定的企业R&D经费投入比例还有不少企业没有达到要求。从RAD经费投入 看,2000年、2001年和2002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 比重分别为1.42%、1.69%和1.44%,2003年降到1.37%。2003年,电子计算机 制造业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0.45%。从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看, 2000年、2001年和2002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 的比重分别为1.18%、1.33%和1.16%,2003年也只有1.25%。如此的R&D经费投 入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远低于国际标准,不可能支持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健 康发展。当然,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原因,如经济体制和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因素
装和销售。这四家企业的产值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 29.2%。许多高 新技术产业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或零部件依赖于进口。有些高技术产业虽然在统 计上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但实际从事的只是一些劳动密集性的加工组装工作, 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这种情况必然造成了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同其 他产业关联效应较差,难以实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带 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4、外资依赖问题。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外商与港澳台商在我省投资 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其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地位 迅速提高。2000 年,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商与港澳台商的高新技术产业 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 76.8%,到 2003 年已达 81.5%;在全部高技术产 品出口中,外商与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全部的 98.0%。无论从产品销售收 入,还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对外出口来看,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外资与港澳台资 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且呈进一步上升趋势。 5、企业规模问题。调查结果显示,2003 年,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全部单位 1290 家中,产值在 50 亿元只有 6 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数的比重只有 0.5%,而且有 5 家企业基本上是组装厂;产值在 10 亿元至 50 亿元的高新技术产 业单位也只有 17 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单位数的比重只有 1.3%。77.4%的单 位的产值在 5000 万元以下。 6、经济效益问题。我省不少产品还处于原材料初加工阶段,深加工、高附 加值、高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少,尤其缺乏具有国际 先进水平、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从目前情况看,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具 备的高技术密集度高、效益好、附加值大等特征的还没有突出出来,与其他行业 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在增加值率上的优势尚不明显,虽然比全部工业的增加值率 高,但比规模以上工业低。而且在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单位中还有亏损企业,2000 年、2001 年和 2002 年的亏损面分别为 25.8%、27.7%和 16.3%,2003 年为 25.2%。 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率低,缺乏产业关联带动效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和生产能力,这使得相当部分重点行业始终停留在对进口 零部件进行组装或劳动密集型加工的阶段,这导致我省高技术产业附加值率明显 偏低。例如,2003 年,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只有 19.1%, 每百元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额只有 6.93 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也只有 7.87 元,远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 7、科技投入问题。我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还没有形成,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缺少有力支持,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投资主体的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国家 和省规定的企业 R&D 经费投入比例还有不少企业没有达到要求。从 R&D 经费投入 看,2000 年、2001 年和 2002 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 R&D 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 比重分别为 1.42%、1.69%和 1.44%,2003 年降到 1.37%。2003 年,电子计算机 制造业 R&D 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 0.45%。从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看, 2000 年、2001 年和 2002 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 的比重分别为 1.18%、1.33%和 1.16%,2003 年也只有 1.25%。如此的 R&D 经费投 入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远低于国际标准,不可能支持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健 康发展。当然,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原因,如经济体制和高新技术企业内部因素
的制约,高新技术企业的条块分割、板块结构形成的利益分配机制的制约。从投 入的科技活动人员看,其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28%,比2002年下降了3.96个 百分点 六、若干对策建议 l、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区 域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协调和产业优化。由于历史、地理、经济 结构等方面原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发展和产业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 全省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引导较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结构,促进 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的协调发展;在制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时,要有意识发展目前 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所占份额较小又有发展前途的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及仪器 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农业高新技术和软件开发业。 2、加大实施专利战略力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解决高新技术 产业的关联效应低和知识产权问题。当今世界著名的企业大多都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核心技术:索尼公司的微型化电子技术;飞利浦公司的光学介质领域技术 JVC公司的视频、机电一体化技术;NEC公司的数字集成技术等。可以说,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这些著名公司之所以著名的关键,也是其得以迅速发 展壮大、在国际市场上纵横驰骋的秘诀所在。加大实施专利战略力度,对提高企 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不 多,如果不加大实施专利战略力度,要实现福建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很 困难。 3、进一步增强自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识,适当降低外资的依赖度。我 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技术水平还是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 定的差距,短期内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太现实,积极利用 外资和外国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从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调查结果显示,外商与 港澳台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 80.5%。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从战略考虑还是从经济利益考虑,发达 国家对技术的封锁和垄断不可避免,如果长期过高的依赖外资与港澳台资本,我 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就很难挤占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龙头地位,很难具有较强 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会增加一些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风险,东南亚金融危机的 深刻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在当前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一定要进一步增强 自主开发的意识,加大自主开发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力度,借助我国相对丰 富的科技人员和巨大的市场规模,有重点的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 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4、全面推进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内 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要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注重电子信息等技术与传 统产业的嫁接,要大力开发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的信 息化改造和渗透,推动企业信息化和产业高附加值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实 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产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及降低成本,实现传统 产业的技术升级,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争取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的空间和时间,以便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引进了
的制约,高新技术企业的条块分割、板块结构形成的利益分配机制的制约。从投 入的科技活动人员看,其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 8.28%,比 2002 年下降了 3.96 个 百分点。 六、若干对策建议 1、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区 域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协调和产业优化。由于历史、地理、经济 结构等方面原因,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发展和产业间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 全省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引导较落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结构,促进 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的协调发展;在制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时,要有意识发展目前 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所占份额较小又有发展前途的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及仪器 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农业高新技术和软件开发业。 2、加大实施专利战略力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解决高新技术 产业的关联效应低和知识产权问题。当今世界著名的企业大多都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核心技术:索尼公司的微型化电子技术;飞利浦公司的光学介质领域技术; JVC 公司的视频、机电一体化技术;NEC 公司的数字集成技术等。可以说,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这些著名公司之所以著名的关键,也是其得以迅速发 展壮大、在国际市场上纵横驰骋的秘诀所在。加大实施专利战略力度,对提高企 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不 多,如果不加大实施专利战略力度,要实现福建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很 困难。 3、进一步增强自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识,适当降低外资的依赖度。我 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技术水平还是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一 定的差距,短期内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太现实,积极利用 外资和外国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从 2003 年高新技术产业调查结果显示,外商与 港澳台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 80.5%。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从战略考虑还是从经济利益考虑,发达 国家对技术的封锁和垄断不可避免,如果长期过高的依赖外资与港澳台资本,我 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就很难挤占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龙头地位,很难具有较强 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会增加一些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风险,东南亚金融危机的 深刻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因此,在当前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一定要进一步增强 自主开发的意识,加大自主开发和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力度,借助我国相对丰 富的科技人员和巨大的市场规模,有重点的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 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4、全面推进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内 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要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注重电子信息等技术与传 统产业的嫁接,要大力开发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的信 息化改造和渗透,推动企业信息化和产业高附加值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实 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产业升级换代的时间及降低成本,实现传统 产业的技术升级,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5、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争取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的空间和时间,以便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引进了
大量的技术,有的行业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己经具备了自主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 能力,而有的行业经过多次引进至今也没有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只有把具有 自己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来,才能真正解决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 存在的企业效益问题、经济风险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要解决我省知识产权问题, 最重要的途径是调整技术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原始性创新, 走以自主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道路。目前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强度与发达 国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力 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采用先进制造技术 加快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步伐。制订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是扶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 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指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 规模和目标,并能促进产业的顺利、有效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税收扶持政策、信 贷扶持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髙新技术开发区政策,技术引进政策等。通过实行 技术引进政策,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实现产业高度 化。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必须立足自身,最终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 和核心技术。要鼓励国内企业充分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时机,增强开拓市场、技 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全面提高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竞争力。 6、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目前在我省100多所的科学研究机构中 实行了企业化约占一成,绝大部分非基础性研究的科研开发机构还游离于市场需 求之外,难以开发出市场所需的科研成果,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因 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确保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大力促使更多的 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鼓励科技人员依靠科技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生 产经营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利用自己的科硏成果创办髙新技术企业,促进髙新技 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大量的技术,有的行业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 能力,而有的行业经过多次引进至今也没有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只有把具有 自己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来,才能真正解决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 存在的企业效益问题、经济风险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要解决我省知识产权问题, 最重要的途径是调整技术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原始性创新, 走以自主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道路。目前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强度与发达 国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力 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体系。 坚持自主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采用先进制造技术, 加快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步伐。制订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是扶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最 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指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 规模和目标,并能促进产业的顺利、有效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税收扶持政策、信 贷扶持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高新技术开发区政策,技术引进政策等。通过实行 技术引进政策,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实现产业高度 化。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必须立足自身,最终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 和核心技术。要鼓励国内企业充分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时机,增强开拓市场、技 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全面提高高新技术产品 出口竞争力。 6、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目前在我省 100 多所的科学研究机构中, 实行了企业化约占一成,绝大部分非基础性研究的科研开发机构还游离于市场需 求之外,难以开发出市场所需的科研成果,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因 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确保基础性研究的同时,大力促使更多的 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鼓励科技人员依靠科技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生 产经营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促进高新技 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