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40 学分: 开课学期:3 开课单位: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王君 教师梯队:凌振宝、赵静 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像 传感器技术是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关键基础之器 件,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水平,自动化 技术水平越高,对传感器技术依赖程度越大。本课程的目的是将传 感器的新技术、工程应用方法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应用范例的讲述, 使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在工程的应用,以达到拓宽思路、扩大视野 应用先进技术的目的。本课程着重介绍在本科阶段未涉及到的传感 器基础效应及传感器在工程中的应用。对其涉及到的数学理论基础 内容等,将不作详细的推导与说明。 2、授课的具体内容 基础模块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
《传感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40 学分: 2 开课学期:3 开课单位: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王君 教师梯队: 凌振宝、赵静 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 传感器技术是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关键基础之器 件,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水平,自动化 技术水平越高,对传感器技术依赖程度越大。本课程的目的是将传 感器的新技术、工程应用方法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应用范例的讲述, 使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在工程的应用,以达到拓宽思路、扩大视野、 应用先进技术的目的。本课程着重介绍在本科阶段未涉及到的传感 器基础效应及传感器在工程中的应用。对其涉及到的数学理论基础 内容等,将不作详细的推导与说明。 2、授课的具体内容 基础模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传感器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传感器的定义 第三节传感器的组成 第四节传感器的分类 第五节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第二章传感器技术基础 第一节基础效应 第二节16种类型的介绍 第三章传感器技术 第一节温度传感器 第二节应变传感器 第三节电感传感器 第四节电容传感器 第五节压电传感器 第六节光纤传感器 第四章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分类和结构 第三节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一般方法 第四节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实例 选用模块和扩展模块 第五章传感器的工程应用
第二节 传感器的定义 第三节 传感器的组成 第四节 传感器的分类 第五节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 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第二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第一节 基础效应 第二节 16 种类型的介绍 第三章 传感器技术 第一节 温度传感器 第二节 应变传感器 第三节 电感传感器 第四节 电容传感器 第五节 压电传感器 第六节 光纤传感器 第四章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分类和结构 第三节 传感器信息融合的一般方法 第四节 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实例 选用模块和扩展模块 第五章 传感器的工程应用
第一节生产过程的计量、测试 第二节机械工业(机器人) 第三节安全防灾 第四节提高生活水平 第五节人体检测 第六章传感器新技术 第七章智能传感器 第八章网络传感器 第九章反馈传感器 第十章地学传感器 3、实践性环节 安排8学时的实验操作(利用计算机实现被测数据采集)】 4、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新技术、工程应用方法, 了解传感器技术在工程的应用。以达到拓宽思路、扩大视野、应用先 进技术的目的。 5、预备知识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王君,凌振宝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2黄贤武,郑筱霞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黄继昌,徐巧鱼等.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4]王化祥,张淑英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修订版).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I51井口征士传感工程.科学出版社,2001 [6刘希芳,王君地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地质出版社,1996
第一节 生产过程的计量、测试 第二节 机械工业(机器人) 第三节 安全防灾 第四节 提高生活水平 第五节 人体检测 第六章 传感器新技术 第七章 智能传感器 第八章 网络传感器 第九章 反馈传感器 第十章 地学传感器 3、实践性环节 安排 8 学时的实验操作(利用计算机实现被测数据采集) 4、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新技术、工程应用方法, 了解传感器技术在工程的应用。以达到拓宽思路、扩大视野、应用先 进技术的目的。 5、预备知识 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王 君,凌振宝.传感器原理及检测技术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3 [2]黄贤武,郑筱霞.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3]黄继昌,徐巧鱼等.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4]王化祥,张淑英.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修订版).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5]井口征士.传感工程. 科学出版社,2001 [6]刘希芳,王 君.地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地质出版社,1996
【7强锡富.传感器(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李水敏检测仪器电子电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9吕俊芳.传感器接口与检测仪器电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 [10]袁希光.传感器技术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 [山]严钟豪,谭祖根非电量电测技术(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2]张福学.传感器应用及其电路精选:上、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192 [13引王家桢,王俊杰传感器与变送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4程德福,王君,凌振宝,王言章.《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7]强锡富.传感器(第三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李永敏.检测仪器电子电路.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9]吕俊芳.传感器接口与检测仪器电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 [10]袁希光.传感器技术手册. 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 [11]严钟豪,谭祖根.非电量电测技术(第 2 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2]张福学.传感器应用及其电路精选:上、下册.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 [13]王家桢,王俊杰.传感器与变送器.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4]程德福,王君,凌振宝,王言章.《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