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 高三语文试卷 (150分钟完成,满分150分) 2012.14 温馨提示 1.答案与作文全都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2.答题时注意试卷题号和答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竹刻艺术 ①竹刻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朵淡雅的奇葩是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 竹刻艺术家以刀代笔,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印等艺术样式融为一体 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竹是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枝杄挺拔,修长四季青翠, 给人清新疏淡的美感,深受国人喜爱。这也是竹刻艺术给人的第一感受 ②竹刻艺术,从古代文献记载和古代留存的文物可证。早在远古时代,先民 就已利用竹子来纪事。西周时记载政事,已广泛使用竹简,而大臣朝会时手中所 持的笏,也用竹子做成,其上刻有文饰。湖南19号战国墓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 的盛酒器“卮”,有用竹子制成的,其三足雕刻成兽蹄状。后在甘肃武威汉墓出 土了当时用的毛笔,在笔杄上阴刻有隶书。而在湖南马王堆号墓出土的竹制 勺,其上刻有浮雕,线条流畅,令人惊奇。文献记载,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笔筒 名“裘钟”,乃用斑竹制成。唐代时传入日本,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现藏正仓院 的乐管“人物花鸟纹尺八”。管上分布仕女,树木,花草,禽蝶等形象,纯是唐 风,与同时期之金银器镂錾及石刻线雕,同一意趣。保留青筠(竹子的青皮) 作物象,再施阴纹浅刻。 ③宋代尚文,涌现了一支庞大而有素养的文人土大夫阶层,他们的审美思想 与追求,直接影响了整个工艺领域的发展,为明清竹刻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打下了 重要的基础。 ④明清时期,竹刻名家辈岀,涌现了许多流派。著名的有嘉定派与金陵派 嘉定派由哦代正德、嘉靖年间的朱鹤开创,雕法以深刻为主。他善书画,通古篆 在竹雕设计和制作中,经常以笔法运用于刀法之中。他将南宗画泝揉柔合在北宗的 雕刻之中,创造出深刻法,为唐代以来发展的竹刻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溝乾隆 帝看了他亥制的竹器,也题有“高枝必应托高士,传神莫若善传神″加以赞扬。 嘉定竹人,前赴后继,各显神通,嬴得竹刻之乡的美名。金陵派名家,明代有李 耀、濮澄,后者被认为是金陵派的创始人,他最喜欢的是用盘根错节的竹根,根 据竹材的自然形状和特征,用简洁的刀法,略施雕凿,随形施刻,自然成器。由 于他常常用刀很浅的浮雕技法为主,有人称之为“水磨器″。另外还有方洁,字 矩平,号治庵,浙江黄岩人。他工诗善书画,最擅长刻竹,人称“方竹”。竹刻 家金西压说:“纵观四百余年之竹刻,可概括为由明中叶之质拙浑朴,发展为清 前期之繁绮多姿;又自清前期之繁绮多姿,嬗变为清后期之平浅单-。以雕再 现书画,实为后期变化之主要原因。”他的总结简明中肯,实在是智者之言 ⑤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时代的变革与风气的转变,竹刻艺术已没有了往日的 风采,但流风所及,依然有较为精彩的表现。这一时期重要的竹人,有浙江吴兴 的金西压、江苏嘉定的潘行庸、吴县的支慈庵等
黄浦区 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 高三语文试卷 (150 分钟完成,满分 150 分) 2012.1.4 温馨提示: 1.答案与作文全都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2.答题时注意试卷题号和答卷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一 阅读 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 题。(18 分) 竹 刻 艺 术 ①竹刻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朵淡雅的奇葩,也是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 竹刻艺术家以刀代笔,以竹子为载体,将书、画、诗、印等艺术样式融为一体, 赋予竹子以新的生命。竹是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 给人清新疏淡的美感,深受国人喜爱。这也是竹刻艺术给人的第一感受。 ②竹刻艺术,从古代文献记载和古代留存的文物可证。早在远古时代,先民 就已利用竹子来纪事。西周时记载政事,已广泛使用竹简,而大臣朝会时手中所 持的笏,也用竹子做成,其上刻有文饰。湖南 19 号 战国墓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 的盛酒器“卮”,有用竹子制成的,其三足雕刻成兽蹄状。后在甘肃武威汉墓出 土了当时用的毛笔,在笔杆上阴刻有隶书。而在湖南马王 堆一号墓出土的竹制 勺,其上刻有浮雕,线条流畅,令人惊奇。文献记载,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笔筒 名“裘钟”,乃用斑竹制成。唐代时传入日本,至今仍保存完好 的现藏正仓院 的乐管“人物花鸟纹尺八”。管上分布仕女,树木,花草,禽蝶等形象,纯是唐 风,与同时期之金银器镂錾及石刻线雕,同一意趣。保留青筠(竹子的 青皮) 作物象,再施阴纹浅刻。 ③宋代尚文,涌现了一支庞大而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的审美思想 与追求,直接影响了整个工艺领域的发展,为明清竹刻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打下了 重要的基础。 ④明 清时期,竹刻名家辈出,涌现了许多流派。著名的有嘉定派与金陵派。 嘉定派由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朱鹤开创,雕法以深刻为主。他善书画,通古篆, 在竹雕设计 和制作中,经常以笔法运用于刀法之中。他将南宗画派揉合在北宗的 雕刻之中,创造出深刻法,为唐代以来发展的竹刻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清乾隆 帝看了他刻制的 竹器,也题有“高枝必应托高士,传神莫若善传神”加以赞扬。 嘉定竹人,前赴后继,各显神通,赢得竹刻之乡的美名。金陵派名家,明代有李 耀、濮澄,后者被认 为是金陵派的创始人,他最喜欢的是用盘根错节的竹根,根 据竹材的自然形状和特征,用简洁的刀法,略施雕凿,随形施刻,自然成器。由 于他常常用刀很浅的浮雕 技法为主,有人称之为“水磨器”。另外还有方洁,字 矩平,号治庵,浙江黄岩人。他工诗善书画,最擅长刻竹,人称“方竹”。竹刻 家金西厓说:“纵观四百余年 之竹刻,可概括为由明中叶之质拙浑朴,发展为清 前期之繁绮多姿;又自清前期之繁绮多姿,嬗变为清后期之平浅单一。以雕刻再 现书画,实为后期变化之主要原 因。”他的总结简明中肯,实在是智者之言。 ⑤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时代的变革与风气的转变,竹刻艺术已没有了往日的 风采,但流风所及,依然有较为精彩的表现。这一时期重要的竹人,有浙江吴兴 的金西厓、江苏嘉定的潘行庸、吴县的支慈庵等
⑥竹子天生拥有平淡、清气、朴实的特征,其虚心劲节、弯而不屈的品质, 历来受到世人特别是文人的喜爱。人们将竹比喻为君子。宋代苏东坡有“宁可食 无肉,不可居无竹”之句,体现了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竹子所具品格的向往与 追求。这一向往与追求,伴随着竹刻艺术创始与发展的整个过程。 ⑦宋代以来,文人们颂竹、咏竹、写竹画竹不断,涌现了无数的名篇佳作。 竹子成为他们抒发心迹的重要媒介与载体。他们对竹子的关注与借竹说事,丰富 和发展了中国的竹文化,使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拥有了独特的文化象征。明清两代 竹刻艺术的发展,及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不仅丰富了我国工 艺美术的天地,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工艺美术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竹刻艺 术对中国竹文化内涵与外延的深入与扩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⑧一片竹子,或是一段竹根,经过了竹刻艺术家们的巧思与细雕后,最终成 为形态各异、赋有生命的艺术品。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竹人们的才情,同时也 凝聚了竹人们的心血。而心血就是生命。换言之,竹人的心血是作品的核心价值 所在,而才情只是心血的外在表现而已。 ⑨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而创造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体认。只有不失此爱心, 涵养此体认,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真意。用积极的态度将此美好与真意作艺 术化的再现,就是创造。一件竹刻艺术品的诞生,与其它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 样,同样符合这一规律。竹刻艺术的价值本此。 ⑩我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丰富的国家。竹子以其环保、清洁与可再生的特性 尽显材料优势。这无疑成为当代竹刻艺术发展的重要保证。2005年文化部启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嘉定竹刻、邵阳竹刻、常州竹刻先后被列入 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竹刻这一古老而现代、高雅而通俗的文化艺术奇葩, 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1.第②段列举“人物花鸟纹尺八”乐管的用意是 (2分) 2.第①段画线句中“淡雅”在文中体现为」 (3分) 3.简析第②段至第⑩段介绍竹刻艺术时采用的说明顺序。(3分) 4.概括第④段明清嘉定派和金陵派的异同。(3分) 5.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竹刻艺术是书、画、诗、印等艺术形式相融合的载体 B.文物可证西周大臣朝会时手持的“笏”是用竹子做成的。 C.赋有生命意义的竹刻艺术品特别突显的是竹人们的才情。 D.我国是环保、清洁与可再生的竹子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6.根据第⑨段画线句作者的观点,对“这一规律”举一例“其它优秀艺术作品”加 以阐述。(8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油菜花 ①我从来不会留意哪儿开什么花。 ②虽然,遇上好看的花,也会眼前一亮,心中一动涌起一股爱怜;但那会很 快过去,随时光淘刷遗忘千净,而绝不会总惦记着它。花简直也是一种流水,喧 闹地斑斓一时,又突兀地枯败殆尽,让我这样的人,不仅没养成对花的癖好,甚 至缺乏花的常识 ③然而莫名地,我这花盲,却与一种花暗中有了什么关系。不分冬夏无论南
⑥ 竹子天生拥有平淡、清气、朴实的特征,其虚心劲节、弯而不屈的品质, 历来受到世人特别是文人的喜爱。人们将竹比喻为君子。宋代苏东坡有“宁可食 无肉,不可 居无竹”之句,体现了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竹子所具品格的向往与 追求。这一向往与追求,伴随着竹刻艺术创始与发展的整个过程。 ⑦宋 代以来,文人们颂竹、咏竹、写竹、画竹不断,涌现了无数的名篇佳作。 竹子成为他们抒发心迹的重要媒介与载体。他们对竹子的关注与借竹说事,丰富 和发展了中 国的竹文化,使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拥有了独特的文化象征。明清两代 竹刻艺术的发展,及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不仅丰富了我国工 艺美术的天地, 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工艺美术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竹刻艺 术对中国竹文化内涵与外延的深入与扩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⑧一片竹子,或是一段竹根,经过了竹刻艺术家们的巧思与细雕后,最终成 为形态各异、赋有生命的艺术品。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竹人们的才情,同时也 凝聚了竹人们的心血。而心血就是生命。换言之,竹人的心血是作品的核心价值 所在,而才情只是心血的外在表现而已。 ⑨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而创造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体认。只有不失此爱心, 涵养此体认,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真意。用积极的态度将此美好与真意作艺 术化的再现,就是创造。一件竹刻艺术品的诞生,与其它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一 样,同样符合这一规律。竹刻艺术的价值本此。 ⑩我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丰富的国家。竹子以其环保、清洁与可再生的特性, 尽显材料优势。这无疑成为当代竹刻艺术发展的重要保证。2005 年文化部启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嘉定竹刻、邵阳竹刻、常州竹刻先后被列入 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竹刻这一古老而现代、高雅而通俗的文化艺术奇葩, 又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1.第②段列举“人物花鸟纹尺八”乐管的用意是 。 (2 分) 2.第①段画线句中“淡雅”在文中体现为 。 (3 分) 3.简析第②段至第⑩段介绍竹刻艺术时采用的说明顺序。(3 分) 4.概括第④段明清嘉定派和金陵派的异同。(3 分) 5.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竹刻艺术是书、画、诗、印等艺术形式相融合的载体。 B.文物可证西周大臣朝会时手持的“笏”是用竹子做成的。 C.赋有生命意义的竹刻艺术品特别突显的是竹人们的才情。 D.我国是环保、清洁与可再生的竹子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6.根据第⑨段画线句作者的观点,对“这一规律”举一例“其它优秀艺术作品”加 以阐述。(80 字左右)(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2 题。(20 分) 油 菜 花 ①我从来不会留意哪儿开什么花。 ②虽然,遇上好看的花,也会眼前一亮,心中一动涌起一股爱怜;但那会很 快过去,随时光淘刷遗忘干净,而绝不会总惦记着它。花简直也是一种流水,喧 闹地斑斓一时,又突兀地枯败殆尽,让我这样的人,不仅没养成对花的癖好,甚 至缺乏花的常识。 ③然而莫名地,我这花盲,却与一种花暗中有了什么关系。不分冬夏无论南
北,我与它到处相遇。后来不由我不想:怎么到处总碰上它呢 ④它就是油菜花。 ⑤那年在河州,算来该是六月的日子。只记得积石山面拖拽的坡麓上,鲜 黄的油菜花一片接一片。这里是河州城的西南乡,保安人的聚居地,保安人是另 攴比较小的古代蒙古遗民 ⑥油菜花,正在远近的凹地坡麓上怒放,那一派浓烈的黄色,给我说不清的 振奋。那是我留意这花的头一次。 ⑦在贫瘠、不公、阴暗的季节,油菜花突然跳岀来,给大地涂满泼辣辣的亮 色。宛似热烈的希望,忽然间被抛撒了满山遍野。山脉横亘在青藏前沿,造物主 的巨笔饱蘸鲜黄,涂抹在遮断眺望的大山上。无论谁都禁不住油然浮起的快意 块块的黄色,闪烁引诱,扫荡了心底的阴愁 ⑧再吃清油的锅盔、炒成的洋芋菜——滋味不一样了。味重色浓的清氵 在盘底积了薄薄一层油菜黄。它确实香,嘴里知道,但说不岀来。我猜,哪怕你 洋包装色拉油流行超市,某一天,若是锅里换了别的油,西北五省的汉子会齐齐 地放下碗,“嗯?″一声,大惑不解。 ⑨我一直没造访过油坊和水磨。虽然我模糊知道,满山的油菜地都是为了食 用油。我对油菜花的好感,只为它带来的明亮视野 ⑩早忘了广东湖南是否也种油菜花估计答案大概是肯定的只是没人留意 没有把它们与西北联系 α既不留心,也就说不出湖广的花期、更不知它们与百姓的纠葛,与生计 风景的关系了。 ⑩2)知道的只是:四川的油菜花在二月就满开了。 ③3那年从川北的剑阁栈道东行,在苍溪,我遇上了被油菜田斑驳点缀的 红军渡。 04在川东北眺望油菜花,感觉有一点诧异。也许因为突兀地走到了苍溪 渡口,我总把这倔强的花,与悲剧的红军联想一起。他们突然就抛弃了依托,离 开了根据地。他们几步就走进了松潘草地,走进了—部悲剧。确切地说,在四 川,我为二月的油菜花开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远在青海的祁连,花的满开,要待 到七月上旬。 ①5全国油菜花种植最多的地方,也许是青海门源。那里有一望十万亩的 大面积油菜田,沿着一字并肩的祁连山,浩荡金波一望无际。门源创建了“油菜 花节”,把日子定在了七月十号。这日子与四川的二月实在相隔太远了!我认 识到,油菜花是中国地理的标志花;我更从花期的剧烈跌宕,感到了世间的峻险 无常 ⑩6从剑阁,到松潘,在岩石缝隙,在高高山顶,那—块块鲜黄简直不合 时宜。它开在更贫瘠的土壤,宣布着更异端的思想。我忽然想,若是没有油菜花 那些牺牲的红军就太寂寞了!我意识到一股瞬间的冲动。也许就是在那一瞬,我 ①m这一次到汉中,当又一次看见山上块块涂黄的时候,我心里主要是地 理的兴趣:这儿可是南方北方的分界;油菜花,你这地理的标志花,我倒要看看 你开在几月 08来汉中的目的,是想到城固县去,打听上世纪六十年代从阿尔巴尼亚 引进的橄榄树的下落。但是没料到,在陕西城固,无论市民农民,问起橄榄树人 人一问三不知
北,我与它到处相遇。后来不由我不想:怎么到处总碰上它呢? ④它就是油菜花。 一 ⑤那年在河州,算来该是六月的日子。只记得积石山一面拖拽的坡麓上,鲜 黄的油菜花一片接一片。这里是河州城的西南乡,保安人的聚居地,保安人是另 一支比较小的古代蒙古遗民。 ⑥油菜花,正在远近的凹地坡麓上怒放,那一派浓烈的黄色,给我说不清的 振奋。那是我留意这花的头一次。 ⑦在贫瘠、不公、阴暗的季节,油菜花突然跳出来,给大地涂满泼辣辣的亮 色。宛似热烈的希望,忽然间被抛撒了满山遍野。山脉横亘在青藏前沿,造物主 的巨笔饱蘸鲜黄,涂抹在遮断眺望的大山上。无论谁都禁不住油然浮起的快意: 一块块的黄色,闪烁引诱,扫荡了心底的阴愁。 ⑧再吃清油的锅盔、炒成的洋芋菜——滋味不一样了。味重色浓的清油, 在盘底积了薄薄一层油菜黄。它确实香,嘴里知道,但说不出来。我猜,哪怕你 洋包装色拉油流行超市,某一天,若是锅里换了别的油,西北五省的汉子会齐齐 地放下碗,“嗯?”一声,大惑不解。 ⑨我一直没造访过油坊和水磨。虽然我模糊知道,满山的油菜地都是为了食 用油。我对油菜花的好感,只为它带来的明亮视野。 ⑩早忘了广东湖南是否也种油菜花,估计答案大概是肯定的,只是没人留意, 没有把它们与西北联系。 二 ⑾既不留心,也就说不出湖广的花期、更不知它们与百姓的纠葛,与生计 风景的关系了。 ⑿知道的只是:四川的油菜花在二月就满开了。 ⒀那年从川北的剑阁栈道东行,在苍溪,我遇上了被油菜田斑驳点缀的 红军渡。 ⒁在 川东北眺望油菜花,感觉有一点诧异。也许因为突兀地走到了苍溪 渡口,我总把这倔强的花,与悲剧的红军联想一起。他们突然就抛弃了依托,离 开了根据地。他们 几步就走进了松潘草地,走进了一部悲剧。确切地说,在四 川,我为二月的油菜花开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远在青海的祁连,花的满开,要待 到七月上旬。 ⒂全 国油菜花种植最多的地方,也许是青海门源。那里有一望十万亩的 大面积油菜田,沿着一字并肩的祁连山,浩荡金波一望无际。门源创建了“油菜 花节”,把日子定 在了七月十号。这日子与四川的二月实在相隔太远了!我认 识到,油菜花是中国地理的标志花;我更从花期的剧烈跌宕,感到了世间的峻险 无常。 ⒃从剑阁,到松潘,在岩石缝隙,在高高山顶,那一块块鲜黄简直不合 时宜。它开在更贫瘠的土壤,宣布着更异端的思想。我忽然想,若是没有油菜花, 那些牺牲的红军就太寂寞了!我意识到一股瞬间的冲动。也许就是在那一瞬,我 与这种花结成了某种关系······ 三 ⒄这一次到汉中,当又一次看见山上块块涂黄的时候,我心里主要是地 理的兴趣:这儿可是南方北方的分界;油菜花,你这地理的标志花,我倒要看看 你开在几月! ⒅来汉中的目的,是想到城固县去,打听上世纪六十年代从阿尔巴尼亚 引进的橄榄树的下落。但是没料到,在陕西城固,无论市民农民,问起橄榄树人 人一问三不知
〔我说不清,对油菜花究竟是不满还是理解—一正是油菜花,挤走了橄 榄树的种植。急功近利的中国人,等不及橄榄油普及锅台的未来。但是从四川图到 汉中,在陡峭破碎的坡地上染黄的油菜花,意味着菜籽油依然是中国农民的经典 食 ω与其说和—种植物莫名地结了缘分,不如说不自觉地了解一些关于油 菜的知识 (21我喜欢油菜花,不单因为它是最适中国农民的油料;也因为它点缀了 我的长旅,装饰了一路旱渴的风景。即便如此,当我发现它真的沿着纬度,次第 接续,一分分攀升般地开花,成了中国大陆上花期拖延最长、南北种植跨度最 宽的一种花,心里真是充盈着震撼 (2油菜花——它随风散洒,遇土生根,落雨花开,安慰天下。它从南 向北,逐省逐县,点缀贫瘠的大地,添补百姓的生活。它虽不缤纷,也不名贵, 但唯有它,与我形影跟随,相伴了一场 7.第②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 分) 8.第⑦段中对油菜花的描写有何作用?(3分) 9.第⑥段画线句语序的特点及这样安排的意图是 。(2分) 10.第段“若是没有油菜花,那些牺牲的红军就太寂寞了!”的含义是 (3分) 11.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作者被油菜花吸引首先是在于它鲜黄明亮的色彩。 B.第一次见到坡麓上怒放的油菜花给作者异端的感觉。 C.对油菜花的感受是由好感、诧异再到喜欢、震撼的 D.点缀长旅和装饰风景,也是作者喜欢油菜花的原因。 E.油菜花中国地理的标志花,使作者感到世间峻险无常。 F.安慰天下和添补生活的油菜花虽不名贵却与我相随 12.整合文中信息,简述以“油菜花”为标题的理由。(4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君子固穷, 。(《论语》七则) ,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3)今夜酈州月, 。(杜甫《月夜》) (4)太乙近天都, (王维《终南山》) (5)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7)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8)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 别校书叔云》)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寄全椒山中道士
⒆我说不清,对油菜花究竟是不满还是理解——正是油菜花,挤走了橄 榄树的种植。急功近利的中国人,等不及橄榄油普及锅台的未来。但是从四川到 汉中,在陡峭破碎的坡地上染黄的油菜花,意味着菜籽油依然是中国农民的经典 食品。 ⒇与其说和一种植物莫名地结了缘分,不如说不自觉地了解一些关于油 菜的知识。 (21)我喜欢油菜花,不单因为它是最适中国农民的油料;也因为它点缀了 我的长旅,装饰了一路旱渴的风景。即便如此,当我发现它真的沿着纬度,次第 接续,一分分攀升一般地开花,成了中国大陆上花期拖延最长、南北种植跨度最 宽的一种花,心里真是充盈着震撼。 (22)油菜花——它随风散洒,遇土生根,落雨花开,安慰天下。它从南 向北,逐省逐县,点缀贫瘠的大地,添补百姓的生活。它虽不缤纷,也不名贵, 但唯有它,与我形影跟随,相伴了一场。 7.第②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 分) 8.第⑦段中对油菜花的描写..有何作用?(3 分) 9.第⑥段画线句语序的特点及这样安排的意图是 。(2 分) 10.第 段“若是没有油菜花,那些牺牲的红军就太寂寞了!”的含义是 。 (3 分) 11.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 分) A.作者被油菜花吸引首先是在于它鲜黄明亮的色彩。 B.第一次见到坡麓上怒放的油菜花给作者异端的感觉。 C.对油菜花的感受是由好感、诧异再到喜欢、震撼的。 D.点缀长旅和装饰风景,也是作者喜欢油菜花的原因。 E.油菜花中国地理的标志花,使作者感到世间峻险无常。 F.安慰天下和添补生活的油菜花虽不名贵却与我相随。 12.整合文中信息,简述以“油菜花”为标题的理由。(4 分) (三)默写。(6 分)【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13.(1)君子固穷, 。 (《论语》七则) (2)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 (3)今夜鄜州月, 。 (杜甫《月夜》) (4)太乙近天都, 。 (王维《终南山》) (5) ,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 (6)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 (7)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8)俱怀逸兴壮思飞, 。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 别校书叔云》)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4-16 题。(8 分)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①煮白石:葛洪《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 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日白石先生。” 14.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的诗。(1分)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冷”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由于天冷、心情冷而想念山中友人。 B.标题中“寄”一词,自然吐露对山中友人的思念,有一份深挚的情意。 C.诗人在全椒山寻找着友人,却无处见踪迹,只看到满山的纷纷落叶 D.在语言运用上没有惊人的词句,而是平淡冲和,颇有陶渊明的风格。 16.联系全诗,对“山中客”这一人物形象加以评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也。举孝廉,再迁为京令,有政理迹 ②旧交陞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 自出。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盈给,辄复求见迁代, 故吏民怨叛。中平元年,交阡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军 灵帝特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琮为交陞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 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琮即移书 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 守诸县,岁间荡定,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晩,使我先反;今见清 平,吏不敢犯。”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征拜议郎。 ③时,黄巾新破,兵凶之后,郡县重敛,因缘生奸。诏书沙汰刺史、二千石, 更选清能吏,乃以琮为冀州刺史。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及琮 之部,升车言日:“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乃命御者褰之。百城闻风,自然竦震。其诸臧过者,望风解印绶去,惟瘿陶长济 阴董昭、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于是州界翕然。 ④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①。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①煮白石:葛洪《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 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14.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的诗。(1 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冷”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由于天冷、心情冷而想念山中友人。 B.标题中“寄”一词,自然吐露对山中友人的思念,有一份深挚的情意。 C.诗人在全椒山寻找着友人,却无处见踪迹,只看到满山的纷纷落叶。 D.在语言运用上没有惊人的词句,而是平淡冲和,颇有陶渊明的风格。 16.联系全诗,对“山中客”这一人物形象加以评析。(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17-21 题。(16 分) ① 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也。举孝廉..,再迁为京令,有政理迹。 ② 旧交阯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 自出。前后刺史率多无清行,上承权贵..,下积私赂,财计盈给,辄复求见迁代, 故吏民怨叛。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军”。 灵帝特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琮为交阯刺 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 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琮即移书 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 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 守诸县,岁间荡定,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 平,吏不敢犯。”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征拜议郎。 ③ 时,黄巾新破,兵凶之后,郡县重敛,因缘生奸。诏书沙汰刺史、二千石, 更选清能吏,乃以琮为冀州刺史。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及琮 之部,升车言曰:“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乃命御者褰之。百城闻风,自然竦震。其诸臧过者,望风..解印绶去,惟瘿陶长济 阴董昭、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于是州界翕然。 ④ 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再迁为京令 (2)异香、美木之属 (3)财计盈给 (4)乃命御者褰之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A.举孝廉 B.上承权贵 C.望风解印绶去 D.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2)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20.第②段“巷路为之歌”表达的情感是 分) 21.根据文意,简述贾琮任交趾和冀州刺史时具体施政内容的异同。(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畏垒亭记 归有光 ①自昆山城水行七十里,日安亭,在吴淞江之旁。盖图志有安亭江,今不 可见矣。土薄而俗浇,县人争弃之 ②予妻之家在焉,予独爱其宅中闲靓,壬寅之岁,读书于此。宅西有清池 古木,垒石为山;山有亭,登之,隐隐见吴淞江环绕而东,风帆时过于荒墟树杪 之间;华亭九峰,青龙镇古刹、浮屠,皆直其前。亭旧无名,予始名之曰“畏垒′ ③《庄子》称,庚桑楚得老聃之道,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智者去之 其妾之絜然仁者远之。臃胪③之与居,鞅掌⊕之为使。三年,畏垒大熟。畏垒之 民,尸而祝之,社而稷之③ ④而予居于此,竟日闭户。二三子或有自远而至者,相与讴吟于荆棘之中。 予妻治田四十亩,值岁大旱,用牛挽车,昼夜灌水,颇以得谷。酿酒数石,寒风 惨栗,木叶黄落;呼儿酌酒,登亭而啸,忻忻然。谁为远我而去我者乎?谁与吾 居而吾使者乎?谁欲尸祝而社稷我者乎?作《畏垒亭记》 羊子。 【注释】①画然:聪明的样 ②絜然:清洁的样子。③臃肿:无知的样 子。④鞅掌:为公事忙碌的样子。⑤尸:神像;社:土神;祀、稷:祭祀。 22.对于安亭,人“弃”我“爱”的原因是 。(2分) 23.第③段的作用是 。(2分) 24.对“二三子或有自远而至者,相与讴吟于荆棘之中。”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三个孩子有的从远方回来,相互跟随歌咏在长满荆棘的荒野中。 B.间或有从远道而来的两三位好友,相互跟随歌咏在长满荆棘的荒野中。 C.两三个孩子有的从远方回来,一起在荆棘丛中讴歌吟咏其乐融融。 D.间或有从远道而来的两三位好友,一起在荆棘丛中讴歌吟咏其乐融融。 25.简析第④段画线句的特点及表达的情思。(3分)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 再迁.为京令 (2)异香、美木之属. (3) 财计盈.给 (4)乃命御者褰.之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 分) A.举孝廉.. B.上承权贵.. C.望风..解印绶去 D.观津长梁国黄就当官..待琮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 分) (1)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2)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卒于官。 20.第②段“巷路为之歌”表达的情感是 。(2 分) 21.根据文意,简述贾琮任交阯和冀州刺史时具体施政内容的异同。(3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6 题。(12 分) 畏 垒 亭 记 归有光 ① 自昆山城水行七十里,曰安亭,在吴淞江之旁。盖图志有安亭江,今不 可见矣。土薄而俗浇,县人争弃之。 ② 予妻之家在焉,予独爱其宅中闲靓,壬寅之岁,读书于此。宅西有清池 古木,垒石为山;山有亭,登之,隐隐见吴淞江环绕而东,风帆时过于荒墟树杪 之间;华亭九峰,青龙镇古刹、浮屠,皆直其前。亭旧无名,予始名之曰“畏垒”。 ③ 《庄子》称,庚桑楚得老聃之道,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①智者去之, 其妾之絜然②仁者远之。臃肿③之与居,鞅掌④之为使。三年,畏垒大熟。畏垒之 民,尸而祝之,社而稷之⑤。 ④ 而予居于此,竟日闭户。二三子或有自远而至者,相与讴吟于荆棘之中。 予妻治田四十亩,值岁大旱,用牛挽车,昼夜灌水,颇以得谷。酿酒数石,寒风 惨栗,木叶黄落;呼儿酌酒,登亭而啸,忻忻然。谁为远我而去我者乎?谁与吾 居而吾使者乎?谁欲尸祝而社稷我者乎?作《畏垒亭记》。 【注释】①画然:聪明的样子。 ②絜然:清洁的样子。③臃肿:无知的样 子。④鞅掌:为公事忙碌的样子。⑤尸:神像;社:土神;祀、稷:祭祀。 22.对于安亭,人“弃”我“爱”的原因是 。(2 分) 23.第③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2 分) 24.对“二三子或有自远而至者,相与讴吟于荆棘之中。”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两三个孩子有的从远方回来,相互跟随歌咏在长满荆棘的荒野中。 B.间或有从远道而来的两三位好友,相互跟随歌咏在长满荆棘的荒野中。 C.两三个孩子有的从远方回来,一起在荆棘丛中讴歌吟咏其乐融融。 D.间或有从远道而来的两三位好友,一起在荆棘丛中讴歌吟咏其乐融融。 25.简析第④段画线句的特点及表达的情思。(3 分)
26.“酿酒数石,寒风惨栗,木叶黄落;呼儿酌酒,登亭而啸,忻忻然。”寥 寥几笔,在简洁的叙述中饱含着真挚情感。结合《项脊轩志》,阐述这一手 法的表达效果。(3分) 二写作70分 27.作文。 以“超越与回归”为题,写一篇文章 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 信息 谷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阅读80分 (一)(18分) 1.(2分)为竹刻艺术提供文物证据。(2分) 2.(3分)竹子本身的特点,它四季青翠,给人清新疏淡的美感;(1分)竹子 拥有平淡、清气、朴实的特征;(1分)竹刻艺术作为文人学士对“虚心劲 节、弯而不屈”品质的向往与追求。(1分) 3.(3分)逻辑顺序;(1分)首先介绍竹刻历史发展的过程(②-⑤),到说 明竹刻艺术对竹文化发展的影响(⑥-⑦),再简介竹刻艺术的价值(⑧⑨) 最后展望竹刻艺术的未来(⑩)。(2分) 4.(3分)同:竹刻需要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融入书画艺术;(1分)异:嘉 定派深刻,浑然一体,常以笔法用于刀法之中;(1分)金陵派浅刻,随性 施刻,自然成器。(1分) 5.(3分)A 6.(4分)规律(1分)举例并阐述(3分)示例:优秀艺术品产生于对生活 热爱与体认的生命创造:(1分)如郑板桥的《竹石》佳作为人称道,他无 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的确如此,优秀艺术品源自生活,需 要作者有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实践体认,才有富有生命的作品诞生。(或文 学、书法、雕塑、摄影、音乐等艺术作品。)(3分) (二)(20分) 7.(2分)生动地表明花朵从开放到凋零转瞬即逝:(1分)突出我对花“不留 意”,没有印象。(或不喜欢花。)(1分) 8.(3分)突出油菜花在贫瘠、不公和阴暗的季节开放所带来的鲜亮和希望 引发作者的快意和赞叹;表明作者由“不会留意”到“留意”的原因,并与上 文呼应。(答对1点2分,答对2点3分。) 9.(2分)语序倒装(或“头一次”按常规应该放在“我”和“留意”之间), (1分)突出油菜花第一次给作者带来的强烈震撼。(1分)
26.“酿酒数石,寒风惨栗,木叶黄落;呼儿酌酒,登亭而啸,忻忻然。” 寥 寥几笔,在简洁的叙述中饱含着真挚情感。结合《项脊轩志》,阐述这一手 法的表达效果。(3 分) 二 写作 70 分 27.作文。 以“超越与回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 800 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 信息。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 阅读 80 分 (一) (18 分) 1.(2 分)为竹刻艺术提供文物证据。(2 分) 2.(3 分)竹子本身的特点,它四季青翠,给人清新疏淡的美感;(1 分)竹子 拥有平淡、清气、朴实的特征;(1 分)竹刻艺术作为文人学士对“虚心劲 节、弯而不屈”品质的向往与追求。(1 分) 3.(3 分)逻辑顺序;(1 分)首先介绍竹刻历史发展的过程(②-⑤),到说 明竹刻艺术对竹文化发展的影响(⑥-⑦),再简介竹刻艺术的价值(⑧-⑨), 最后展望竹刻艺术的未来(⑩)。(2 分) 4.(3 分)同:竹刻需要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融入书画艺术;(1 分)异:嘉 定派深刻,浑然一体,常以笔法用于刀法之中;(1 分)金陵派浅刻,随性 施刻,自然成器。(1 分) 5.(3 分) A 6.(4 分)规律(1 分) 举例并阐述(3 分)示例:优秀艺术品产生于对生活 热爱与体认的生命创造;(1 分)如郑板桥的《竹石》佳作为人称道,他无 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的确如此,优秀艺术品源自生活,需 要作者有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实践体认,才有富有生命的作品诞生。(或文 学、书法、雕塑、摄影、音乐等艺术作品。)(3 分) (二)(20 分) 7.(2 分)生动地表明花朵从开放到凋零转瞬即逝;(1 分)突出我对花“不留 意”,没有印象。(或不喜欢花。)(1 分) 8.(3 分)突出油菜花在贫瘠、不公和阴暗的季节开放所带来的鲜亮和希望; 引发作者的快意和赞叹;表明作者由“不会留意”到“留意”的原因,并与上 文呼应。(答对 1 点 2 分,答对 2 点 3 分。) 9.(2 分)语序倒装(或“头一次”按常规应该放在“我”和“留意”之间), (1 分)突出油菜花第一次给作者带来的强烈震撼。(1 分)
10.(3分)油菜花一路陪伴着红军战士;(1分)表明红军离开了依托的根据 地、走进松潘草地而牺牲的悲剧是应该缅怀的。(2分) 11.(6分)BE 12.(4分)油菜花是本文描写的对象,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或贯穿全文的线 索);油菜花是中国大地上跨度最大、花期最长的鲜亮花朵,强调突岀其特 点;油菜花是倔强的中华民族情怀的载体(或油菜花是红军战士的象征)。 (答对1点2分,答对2点3分,答对3点4分。) (三)(6分) 13.(1)小人穷斯滥矣(2)轻拢慢捻抹复挑(3)闺中只独看(4)连山接 海隅(5)不知天上宫阙(6)断肠人在天涯(7)黄发垂髫(8)欲上青天揽 明月(写对1空得1分;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四)(8分) 14.(1分)思念(或怀念、寄赠)友人。 15.(3分)C 16.(4分)本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道士形象;(1分)他生活简朴 远离尘嚣、行踪飘忽;(2分)这一形象对世俗中过分追求名利的人而言 具有积极的警醒意义。(1分) (五)(18分) 17.(4分)(1)调动官职,升迁(1分)(2)类(1分)(3)满(1分)(4) 撩起(1分) 18.(2分)B 19.(5分)(1)刺史应当看得远听得广,审察美好和邪恶的事情,哪里有倒 垂着帷裳来掩藏堵塞自己的呢?(美恶,形作名;以:宾语前置。各1分) (2)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上表推举贾琮担任度辽将军,贾琮在任上去世。 (表,名作动;介词结构后置。各1分) 20.(2分)对前几任刺史的控诉;(1分)对贾琮的赞美。(1分) 21.(3分)相同点:了解民情。(1分)不同点:任交阻刺史时,发出告示, 使百姓安心从业;招抚离散的人;取消徭役;诛杀制造祸害的主要人员;挑 选良吏守护各县。(1分)任冀州刺史时,不依旧典。(1分) (六)(12分) 22.(2分)安亭土地贫瘠、民风不淳别人离去,而我爱这里的闲静,便于读书; (1分)爱这里清池古木、江流风帆、九峰古刹的美景。(1分 23.(2分)承接上文交代取名“畏垒亭”的出处(或缘由);(1分)为下文 表达自己留居安亭自得其乐的心境作铺垫。(1分) 24.(2分)D 25.(3分)运用排比修辞构成整句,以强烈地语气;(1分)表达丰收后的快 意和满足;(1分)对志同道合者的召唤。(1分) 26.(3分)酿酒登亭,即便寒风吹彻,黄叶纷飞,痛饮长啸,真是畅快,把战 胜大旱后而自得自足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1分)如《项脊轩志》中“ 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在简洁的叙述中, 表现出小屋环境的优雅宁静,凸现了人物内心的愉悦之情。(2分) 二写作70分 27.作文
10.(3 分)油菜花一路陪伴着红军战士;(1 分)表明红军离开了依托的根据 地、走进松潘草地而牺牲的悲剧是应该缅怀的。(2 分) 11.(6 分)B E 12.(4 分)油菜花是本文描写的对象,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或贯穿全文的线 索);油菜花是中国大地上跨度最大、花期最长的鲜亮花朵,强调突出其特 点;油菜花是倔强的中华民族情怀的载体(或油菜花是红军战士的象征)。 (答对 1 点 2 分,答对 2 点 3 分,答对 3 点 4 分。) (三)(6 分) 13.(1)小人穷斯滥矣 (2)轻拢慢捻抹复挑 (3)闺中只独看 (4)连山接 海隅(5)不知天上宫阙(6)断肠人在天涯(7)黄发垂髫(8)欲上青天揽 明月(写对 1 空得 1 分;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 (四)(8 分) 14.(1 分)思念(或怀念、寄赠)友人。 15.(3 分)C 16.(4 分)本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道士形象;(1 分)他生活简朴、 远离尘嚣、行踪飘忽;(2 分)这一形象对世俗中过分追求名利的人而言, 具有积极的警醒意义。(1 分) (五)(18 分) 17.(4 分)(1)调动官职,升迁(1 分) (2)类(1 分)(3)满(1 分)(4) 撩起(1 分) 18.(2 分)B 19.(5 分)(1)刺史应当看得远听得广,审察美好和邪恶的事情,哪里有倒 垂着帷裳来掩藏堵塞自己的呢?(美恶,形作名;以;宾语前置。各 1 分) (2)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上表推举贾琮担任度辽将军,贾琮在任上去世。 (表,名作动;介词结构后置。各 1 分) 20.(2 分)对前几任刺史的控诉;(1 分) 对贾琮的赞美。(1 分) 21.(3 分)相同点:了解民情。(1 分)不同点:任交阯刺史时,发出告示, 使百姓安心从业;招抚离散的人;取消徭役;诛杀制造祸害的主要人员;挑 选良吏守护各县。(1 分)任冀州刺史时,不依旧典。(1 分) (六)(12 分) 22.(2 分)安亭土地贫瘠、民风不淳别人离去,而我爱这里的闲静,便于读书; (1 分)爱这里清池古木、江流风帆、九峰古刹的美景。(1 分) 23.(2 分)承接上文交代取名“畏垒亭”的出处(或缘由);(1 分)为下文 表达自己留居安亭自得其乐的心境作铺垫。(1 分) 24.(2 分)D 25.(3 分)运用排比修辞构成整句,以强烈地语气;(1 分)表达丰收后的快 意和满足;(1 分)对志同道合者的召唤。(1 分) 26.(3 分)酿酒登亭,即便寒风吹彻,黄叶纷飞,痛饮长啸,真是畅快,把战 胜大旱后而自得自足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1 分)如《项脊轩志》中“三 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在简洁的叙述中, 表现出小屋环境的优雅宁静,凸现了人物内心的愉悦之情。(2 分) 二 写作 70 分 27.作文
类卷63—70基准分66分 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 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类上(68-70)3一类中(65-67)3一类下(63-64)2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 构完整,语言通顺 类上(59—62)4二类中(55-58)4二类下(52-54)3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 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类上(48-51)4三类中(44-47)4三类下(39-43)5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8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 通顺,语病较多。 四类上(30-38)9四类中(25-29)4四类下(21-24)4 五类卷(0-20分) 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五类上(17-20)4五类中(10-16)7五类下(0-9)10 说明:(1)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2)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3) 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参考译文】 (五) 贾琮字孟坚,是东郡聊城人。被举荐为孝廉,二次升迁至京令,有较好政绩。 从前交趾有许多珍贵的土特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 之类,都是从这里出产来的。前任后任刺史大多缺少清廉行为,对权贵阿谀奉承, 对下属积聚私财贿赂,一旦财产积聚富足,便又寻求升迁替代,所以官吏百姓 怨恨反叛。中平元年,在交阻的屯兵反叛,抓住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 军”。灵帝特命三府精选贤能官吏,有司推举贾琮任交趾刺史。贾琮到任后, 査问叛军情况,都说是因为赋敛过重,百姓没有不家财空空的,距京城又遥远, 无处告状伸冤,民不聊生,所以聚在一起成为盗贼。贾琮立即移送文书发出告 示,使他们各自安心从业,招抚那些离散在四处的人,取消徭役,诛杀那些制造 祸害的主要人员,挑选良吏试守各县,一年之内动荡平定,百姓因此平定。街 巷道路之中人们歌颂他:“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犯。”在任 三年,成为十三州中最出色的,朝廷征拜他为议郎
一类卷(63—70)基准分 66 分 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 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一类上(68—70)3 一类中(65—67)3 一类下(63—64)2 二类卷(52—62 分)基准分 57 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 构完整,语言通顺。 二类上(59—62)4 二类中(55—58)4 二类下(52—54)3 三类卷(39—51 分)基准分 45 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 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三类上(48—51)4 三类中(44—47)4 三类下(39—43)5 四类卷(21—38 分)基准分 28 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 通顺,语病较多。 四类上(30—38)9 四类中(25—29)4 四类下(21—24)4 五类卷(0—20 分) 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 400 字。 五类上(17—20)4 五类中(10—16)7 五类下(0—9)10 说明:(1)错别字 1 个扣 1 分,至多扣 3 分。(2)标点错误多,酌情扣 1-2 分。(3) 文面不整洁,酌情扣 1-2 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 1-2 分。 【参考译文】 (五) 贾琮字孟坚,是东郡聊城人。被举荐为孝廉,二次升迁至京令,有较好政绩。 从 前交阯有许多珍贵的土特产,明玑、翠羽、犀、象、玳瑁、异香、美木 之类,都是从这里出产来的。前任后任刺史大多缺少清廉行为,对权贵阿谀奉承, 对下属积聚 私财贿赂,一旦财产积聚富足,便又寻求升迁替代,所以官吏百姓 怨恨反叛。中平元年,在交阯的屯兵反叛,抓住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 军”。灵帝特命三 府精选贤能官吏,有司推举贾琮任交阯刺史。贾琮到任后, 查问叛军情况,都说是因为赋敛过重,百姓没有不家财空空的,距京城又遥远, 无处告状伸冤,民不聊 生,所以聚在一起成为盗贼。贾琮立即移送文书发出告 示,使他们各自安心从业,招抚那些离散在四处的人,取消徭役,诛杀那些制造 祸害的主要人员,挑选良吏试 守各县,一年之内动荡平定,百姓因此平定。街 巷道路之中人们歌颂他:“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犯。”在任 三年,成为十三州中最出色的,朝廷 征拜他为议郎
当时,黄巾军刚刚被打败,兵祸之后,郡县加重赋敛,由此产生奸恶之事。 朝廷下诏淘汰刺史、二千石,重新挑选清正贤能官吏,于是拜贾琮为冀州刺史 依据旧典,应该是传车骖驾,垂红色帷裳,到州界迎接。到贾琮上任时,他上 车之后说:“刺史应当看得远听得广,审察美好和邪恶的事情,哪里有倒垂着帷 裳来掩藏堵塞自己呢?”于是命御者撩起帷裳。众多城池官吏听说后,自然受到 很大震动。那些有作过恶犯过罪的,听说后解除印绶离去,只有瘿陶长济阴董昭、 观津长梁国黄就在任上等待贾琮,于是州界之内一片安定。 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上表推举贾琮担任度辽将军,贾琮在任上去世。 (六) 从昆山城乘船航行七十里,就是安亭,安亭位于吴淞江畔。史志一类的图书 中有安亭江的记载,现在已见不到了。这儿土地贫瘠,民风不淳,县里人弃之唯 恐不及 我妻子的娘家住在这里,我唯独喜爱她家宅院的闲静,嘉靖二十一年,在 这里读书。住宅的西边有砌成古老花纹的清水池,有用石块垒叠起来的山;山上 建有一座亭子,登上亭子,隐约见到吴淞江环绕着向东流去,乘风扬帆的船只 在荒村树梢之间穿过;华亭的九峰,青龙镇的古寺、佛塔,都正当亭子面前。亭 子原来没有名称,我开始命名为“畏垒亭” 《庄子》一书说,庚桑楚学得老子的学说,住到畏垒山上。他的部众中聪明 的智者离开了他,他的妻妾中圣洁的仁者疏远了他。只有那些粗笨的人同他住在 起,忙碌地为他办事。三年之后,畏垒地区获得大丰收。畏垒的老百姓,迎神 赛会,大肆祭祀和庆祝。 我住在这里,成天关着门。间或有从远道而来的两三位好友,大家一起在 荆棘丛中讴歌吟咏。我妻子治理田产四十亩,正碰上大旱之年,用牛套车拉水 日夜不停的浇灌,终获很好的收成。酿下几石酒,每当寒风凛冽,黄叶飘落之 际;叫儿辈们倒酒,登畏垒亭而长啸,怡然自得其乐。试问,有谁疏远我、离我 而去吗?有谁同我相处听我使唤的吗?有谁想为我而迎种赛会祭祝的吗?便作 这篇《畏垒亭记》
当 时,黄巾军刚刚被打败,兵祸之后,郡县加重赋敛,由此产生奸恶之事。 朝廷下诏淘汰刺史、二千石,重新挑选清正贤能官吏,于是拜贾琮为冀州刺史。 依据旧典, 应该是传车骖驾,垂红色帷裳,到州界迎接。到贾琮上任时,他上 车之后说:“刺史应当看得远听得广,审察美好和邪恶的事情,哪里有倒垂着帷 裳来掩藏堵塞自己 呢?”于是命御者撩起帷裳。众多城池官吏听说后,自然受到 很大震动。那些有作过恶犯过罪的,听说后解除印绶离去,只有瘿陶长济阴董昭、 观津长梁国黄就在任上等待贾琮,于是州界之内一片安定。 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上表推举贾琮担任度辽将军,贾琮在任上去世。 (六) 从昆山城乘船航行七十里,就是安亭,安亭位于吴淞江畔。史志一类的图书 中有安亭江的记载,现在已见不到了。这儿土地贫瘠,民风不淳,县里人弃之唯 恐不及。 我 妻子的娘家住在这里,我唯独喜爱她家宅院的闲静,嘉靖二十一年,在 这里读书。住宅的西边有砌成古老花纹的清水池,有用石块垒叠起来的山;山上 建有一座亭 子,登上亭子,隐约见到吴淞江环绕着向东流去,乘风扬帆的船只 在荒村树梢之间穿过;华亭的九峰,青龙镇的古寺、佛塔,都正当亭子面前。亭 子原来没有名称, 我开始命名为“畏垒亭”。 《庄子》一书说,庚桑楚学得老子的学说,住到畏垒山上。他的部众中聪明 的智者离开了他,他的妻妾中圣洁的仁者疏远了他。只有那些粗笨的人同他住在 一起,忙碌地为他办事。三年之后,畏垒地区获得大丰收。畏垒的老百姓,迎神 赛会,大肆祭祀和庆祝。 我 住在这里,成天关着门。间或有从远道而来的两三位好友,大家一起在 荆棘丛中讴歌吟咏。我妻子治理田产四十亩,正碰上大旱之年,用牛套车拉水, 日夜不停的浇 灌,终获很好的收成。酿下几石酒,每当寒风凛冽,黄叶飘落之 际;叫儿辈们倒酒,登畏垒亭而长啸,怡然自得其乐。试问,有谁疏远我、离我 而去吗?有谁同我相 处听我使唤的吗?有谁想为我而迎种赛会祭祝的吗?便作 这篇《畏垒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