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外国语学校九年级语文试卷(2013.10)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数(sh)谏故王(wang)侯将相旁骛(w)粗制烂造 B.恪(ke)尽职守 鲜(xian)为人知麾(hu)下眼花缭乱 C.一抔(bei)黄土 欲信(xin)大义恣睢(su)怒不可遏 D.成吉思汗(han) 陈胜王(wang)崩殂(cu) 代天娇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3.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4.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至(8)选做6小题,(9)(10)题必做。)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望江南》)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4)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 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 (6)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7)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 (8)更深月色半人家, 。(《月夜》)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意思一致。 (10)《观刈麦》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 的诗句是 5.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3分)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 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 的一种文体
1 乐清外国语学校九年级语文试卷(2013.10)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以数.(shù)谏故 王.(wáng)侯将相 旁骛.(wù) 粗制烂造 B.恪.(kè)尽职守 鲜.(xiǎn)为人知 麾.(huī)下 眼花缭乱 C.一抔.(bēi)黄土 欲信.(xīn)大义 恣睢.(suī) 怒不可遏 D.成吉思汗.(hán) 陈胜王.(wàng ) 崩殂.(cú ) 一代天娇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 ....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3. 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4.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1)至(8)选做 6 小题,(9)(10)题必做。)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 ▲ ____。(《望江南》) (2)_____ ▲ 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____ ▲_ ___,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4)马作的卢飞快,____ ▲ ____。(《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____ ▲___ _,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秋思》) (6)___ ▲ ___,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7)鸡声茅店月,___ ▲ ___。(《商山早行》) (8)更深月色半人家,___ ▲ ___。(《月夜》)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 ▲ 意思一致。 (10)《观刈麦》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 的诗句是 ▲ , ▲ 5.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 )(3 分)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 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 的一种文体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 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6.综合性学习。(7分) 最近,为配合“书香温州”活动的推广,某校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本次活动设计了三个板块,请你根据活动内容拟定【板块二】的名称。(2分) 【板块一】书藏古今:藏书文化调查 【板块二】 经典好书推荐 【板块三】书香四溢:读书心得交流 活动二:下列材料中能为“藏书文化调查”活动所用的两则是( 分) 材料①: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反映了温州人低调的作风,实干的精神,创新的思想 这与温州永嘉学派“经世致用,义利双行”的思想有着直接的关联。 材料②:自宋代以来,温州的私人藏书蔚然成风,历代著名的藏书楼有80余座。 材料③:《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雁荡山,现已成为温州的旅游亮点 材料④:历经150余年的玉海楼是温州藏书文化的典范,也是中国藏书文化的象 征。如今玉海楼已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温州的书房"。 活动三: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学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拟一段开场白。(不少于80 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5分)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朱铁志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 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 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封手写的信件已是 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 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 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 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 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 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 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 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起的米粒 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先生”“足下“斧正”“雅教“拜辞”等敬语谦辞 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岀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 容和自信,正是“尺牍书疏,干里面目”,“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2 D、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 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6.综合性学习。(7 分) 最近,为配合“书香温州”活动的推广,某校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本次活动设计了三个板块,请你根据活动内容拟定【板块二】的名称。(2 分) 【板块一】书藏古今:藏书文化调查 【板块二】 ▲ :经典好书推荐 【板块三】书香四溢:读书心得交流 活动二:下列材料中能为“藏书文化调查”活动所用的两则是( ▲ )( ▲ )(2 分) 材料①: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反映了温州人低调的作风,实干的精神,创新的思想, 这与温州永嘉学派“经世致用,义利双行”的思想有着直接的关联。 材料②:自宋代以来,温州的私人藏书蔚然成风,历代著名的藏书楼有 80 余座。 材料③:《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雁荡山,现已成为温州的旅游亮点。 材料④:历经 150 余年的玉海楼是温州藏书文化的典范,也是中国藏书文化的象 征。如今玉海楼已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温州的书房”。 活动三: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学校“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拟一段开场白。(不少于 80 字)(3 分) 二.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15 分)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朱铁志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 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 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 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 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 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 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 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 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 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 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 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 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先生”“足下”“斧正”“雅教”“拜辞”等敬语谦辞 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 容和自信,正是“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 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穿越剧″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 自己的爸爸却变为“令尊”。经过“反右”“文革”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 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肉麻成有趣,流氓成英 雄。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刊,文明含量几许、文化水准若何,相信大家会 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无非是一种缺 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 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 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 未收获几多真知。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 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载体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 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 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 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种祈愿和情怀,寄 托着几干年来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 限怀想。 剪不断,理还乱。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 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 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文件、对比口 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现博大精深的 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 道和钥匙 7.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是“一种奢望”?(3 分) 8.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3分) 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9.作者指出“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 典”,我们该如何把这一观点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试从三个方面具体说说。(6分) 10.“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一文题寄托了作者内心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3 分) (二)(15分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就是最近网上热议的“中国式过马路
3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 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穿越剧”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 自己的爸爸却变为“令尊”。经过“反右”“文革”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 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肉麻成有趣,流氓成英 雄。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刊,文明含量几许、文化水准若何,相信大家会 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 无非是一种缺 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 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 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 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 未收获几多真知。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 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载体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 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 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 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这样一种祈愿和情怀,寄 托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 限怀想。 剪不断,理还乱。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 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 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文件、对比口 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现博大精深的 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 道和钥匙。 7.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是“一种奢望”?(3 分) 8.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3 分) 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9.作者指出“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 典”,我们该如何把这一观点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试从三个方面具体说说。(6 分) 10.“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一文题寄托了作者内心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3 分) (二)(15 分)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就是最近网上热议的“中国式过马路
在我市,这样的现象在部分路段也时有出现。 你不妨去市区清远路瞧瞧。这一带是我市商业繁华的闹市区,也是交通违法行为的“重 灾区”。 就说说过马路吧,一些市民根本不看前方是不是红灯,凑上三五人,想走就走。别说是 红绿灯,就是长排的隔离护栏,也挡不住这些人穿行的脚步。行人和机动车抢道几乎成了每 日的“必修课"。 【材料二】 乐清某中学组织本校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文明出行”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他们经过 仔细调查,绘出了“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请看下图 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 经常违章4% 从不违章32% 偶尔违章64% 【材料三】网友言论 Sherry芒果:中国人嘛,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没啥可担心的了,即便违法也心怀 侥幸,法不责众”嘛。集体闯红灯过马路,别人不遭自己也不会遭,怕啥 栀子不悔: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心里总是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是一傻帽。就 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 喜欢随大流,而不愿意坚守规矩。 盐阜浪子: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 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才能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 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有长长的上下梯步。这是公共交通资源 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带刺玫瑰:我不认同“中国式过马路”的说法。这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区存在的现象,怎 么可以加之于全体呢!我们应该看到现代中国人的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材料四】交警的尴尬 今年3月21日开始,我市交警部门将对行人过马路闯红灯、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 等违法行为说“不”,主要是予以警告或罚款,罚款金额在5元至50元之间。 但是实施以来,效果并不理想,交管部门陷入尴尬境地。 交警大队负责人说:“交警部门可以对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实行零容忍′措施, 也就是说只要发现有违法行为,无论是现场查获的,还是被电子警察抓拍到的,交警部门都 将严格査处,绝不放纵。但是整治行人闯红灯,难度实在太大,执法成本也高。由于有些行 人对处罚不支持、不配合,处罚一位违法行人,至少需要半小时。” 有关专家指出,"处罚不是目的,关键是引导和规范”,一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大部分 行人自律;一面还要充分考虑便民需求,完善交通标志设施,优化信号灯设置,合理规划城
4 在我市,这样的现象在部分路段也时有出现。 你不妨去市区清远路瞧瞧。这一带是我市商业繁华的闹市区,也是交通违法行为的“重 灾区”。 就说说过马路吧,一些市民根本不看前方是不是红灯,凑上三五人,想走就走。别说是 红绿灯,就是长排的隔离护栏,也挡不住这些人穿行的脚步。行人和机动车抢道几乎成了每 日的“必修课 ...”。 【材料二】 乐清某中学组织本校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文明出行”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他们经过 仔细调查,绘出了“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请看下图: 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 【材料三】 网友言论 Sherry 芒果:中国人嘛,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没啥可担心的了,即便违法也心怀 侥幸,“法不责众”嘛。集体闯红灯过马路,别人不遭自己也不会遭,怕啥! 栀子不悔: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心里总是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是一傻帽。就 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 喜欢随大流,而不愿意坚守规矩。 盐阜浪子: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 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才能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 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有长长的上下梯步。这是公共交通资源 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带刺玫瑰:我不认同“中国式过马路”的说法。这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区存在的现象,怎 么可以加之于全体呢!我们应该看到现代中国人的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材料四】 交警的尴尬 今年 3 月 21 日开始,我市交警部门将对行人过马路闯红灯、行人过路口不走人行横道 等违法行为说“不”,主要是予以警告或罚款,罚款金额在 5 元至 50 元之间。 但是实施以来,效果并不理想,交管部门陷入尴尬境地。 交警大队负责人说:“交警部门可以对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实行‘零容忍 ...’措施, 也就是说只要发现有违法行为,无论是现场查获的,还是被电子警察抓拍到的,交警部门都 将严格查处,绝不放纵。但是整治行人闯红灯,难度实在太大,执法成本也高。由于有些行 人对处罚不支持、不配合,处罚一位违法行人,至少需要半小时。” 有关专家指出,“处罚不是目的,关键是引导和规范”,一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大部分 行人自律;一面还要充分考虑便民需求,完善交通标志设施,优化信号灯设置,合理规划城
市道路,综合治理行人与车辆的“路权”冲突 (根据有关资料整合) 11.结合语境,分别指出【材料一】、【材料四】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行人和机动车抢道几乎成了每日的“必修课”。 (2)交警部门可以对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实行“零容忍”措施 12.“中国式过马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上述材料 概括回答。(3分)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在我市部分路段时有出现,繁华地段尤其严重 B.从某校学生的调査结果看,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十分普遍,半数以上居民经常 违章 C.有些人不赞成“中国式过马路”的提法,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 D.由于整治“中国式过马路”难度太大,执法成本太高,交管部门陷入尴尬境地 14.对【材料三】中网友“带刺玫瑰”的言论,你持什么看法?请亮出你的观点,并结合上 述四则材料的内容和生活实际说明理由。(5分)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4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唐“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15.诗人以形象化的描绘代替单调冗长的叙述,寓情于景。诗歌中“ 字最能体现 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 字又最能隐射出诗人惜别友人时的依恋。(2分)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诗的一、二两句所展现的“春郊送别图”。(2分) (二)(13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 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庯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 衣之土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土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 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 使命》)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秦王怫然怒▲ ②秦王色挠_▲
5 市道路,综合治理行人与车辆的“路权”冲突。 (根据有关资料整合) 11.结合语境,分别指出【材料一】、【材料四】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行人和机动车抢道几乎成了每日的“必修课 ...”。 (2)交警部门可以对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实行“零容忍 ...”措施。 12.“中国式过马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上述材料, 概括回答。(3 分)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在我市部分路段时有出现,繁华地段尤其严重。 B.从某校学生的调查结果看,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十分普遍,半数以上居民经常 违章。 C.有些人不赞成“中国式过马路”的提法,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 D.由于整治“中国式过马路”难度太大,执法成本太高,交管部门陷入尴尬境地。 14.对【材料三】中网友“带刺玫瑰”的言论,你持什么看法?请亮出你的观点,并结合上 述四则材料的内容和生活实际说明理由。(5 分) 三、古诗文阅读(26 分) (一)(4 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 唐·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15.诗人以形象化的描绘代替单调冗长的叙述,寓情于景。诗歌中“ ▲ ”字最能体现 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 ▲ ” 字又最能隐射出诗人惜别友人时的依恋。(2 分) 16.请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诗的一、二两句所展现的“春郊送别图”。(2 分) ▲ (二)(13 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 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 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 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 使命》)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秦王怫.然怒 ▲ ②秦王色挠. ▲
③长跪而谢之▲④天下缟素_▲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A.怅恨久之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孤之有孔明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0.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 故事?(3分) (三)(9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 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 此兵之弱也;庄踽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 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踽(qi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2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2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臣愚患之 ②故曰▲ 2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24.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四.写作(60分) 25.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 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出发”为题,写一篇 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6
6 ③长跪而谢.之 ▲ ④天下缟素.. ▲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例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A.怅恨久之.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孤之.有孔明 D.安陵君受地于 先 王而 守 之.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0.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 故事?(3 分) (三)(9 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 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 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 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2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2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①臣愚患.之 ▲ ②故.曰 ▲ 2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 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24.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 四.写作(60 分) 25.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 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__ __出发”为题,写一篇 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少于600字
7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