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 第一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 程,明确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 立的必然性: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掌握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准确把握十七 大提出的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以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的措施。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诸如下岗问题、收入 差距拉大、“三农”问题等重大的社会经济现象。 3、素质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财富观、竞争意识, 激发学生投身经济建设、自主创业的激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 2、准确把握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 3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 4、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 配的关系, 5、理解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和战略举措。 教学难点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2.如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1 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 第一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 程,明确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 立的必然性;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掌握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准确把握十七 大提出的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以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的措施。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诸如下岗问题、收入 差距拉大、“三农”问题等重大的社会经济现象。 3、素质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财富观、竞争意识, 激发学生投身经济建设、自主创业的激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 2、准确把握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 3 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 4、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 配的关系, 5、理解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和战略举措。 教学难点 1.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2.如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4、如何看待、解决个人收入差距问题 三、教学方法 (1)教师的教法:讲授法:参与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启发思考 法;情感参与法 (2)学生的学法:讨论法:辩论法;网上自主学习法;主题演讲、诗朗诵 等。 四、课时安排:4学时 五、教案: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市场一种是计划 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主来配置资源形成的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为主来配置资源形成的经济体系 (二)、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1、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 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 从客观条件看, 第一、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 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第二、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 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 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这也是 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客观条件。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 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国建立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计划经济作用
2 4、如何看待、解决个人收入差距问题 三、教学方法 (1)教师的教法:讲授法;参与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启发思考 法;情感参与法; (2)学生的学法:讨论法;辩论法;网上自主学习法;主题演讲、诗朗诵 等。 四、课时安排:4 学时 五、教案: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现代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市场 一种是计划 市场经济:以市场为主来配置资源形成的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为主来配置资源形成的经济体系 (二)、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1、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是 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主客观条件。 从客观条件看, 第一、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 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第二、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 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 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这也是 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客观条件。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 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国建立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计划经济作用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巧6 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些成就 的取得是与这一体制所发挥的作用分不开的。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 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 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 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改革开放以后,随者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人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 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在实践上为发展商品经济、遵循价值 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提供了许多新鲜经验。实践的发展要求在理论上实现 创新,以更好地推进改革深人发展。 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第二阶段(1984年-1987年)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三阶段(1987年-1992年)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 第四阶段(1992年-至今)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3
3 20 世纪 50 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巧 6 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些成就 的取得是与这一体制所发挥的作用分不开的。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 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 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 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人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 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的改革,在实践上为发展商品经济、遵循价值 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提供了许多新鲜经验。实践的发展要求在理论上实现 创新,以更好地推进改革深人发展。 第一阶段(1978 年-1984 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第二阶段(1984 年-1987 年)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第三阶段(1987 年-1992 年)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 第四阶段(1992 年-至今)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目标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 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 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 系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不是区分“资” 和“社”的标志: (2)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在经济调节中各有优势和缺陷。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略)》 (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商品经济”是指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是指主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 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三是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四是建立合理的个人收人分配制度: 五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展开及初步建立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提出了完善市场经济新的目标模式。(P183)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重点) 1、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主要有: 第一、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靠市场调 4
4 问题的决定》,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 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从制 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 系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不是区分“资” 和“社”的标志; (2)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在经济调节中各有优势和缺陷。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 (略) (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商品经济”是指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 。 “市场经济”是指主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 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是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三是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四是建立合理的个人收人分配制度; 五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展开及初步建立 经过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 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提出了完善市场经济新的目标模式。(P183)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重点) 1、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主要有: 第一、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靠市场调
节。 第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 者。 第三、具有完善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国家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 营活动,而是运用各种手段来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具有完善的法制基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特殊性)(重点)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效率 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优 势互补的作用,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 据 第一,由我国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 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由我国社会发展程度所决定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 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思想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 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 5
5 节。 第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 者。 第三、具有完善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国家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 营活动,而是运用各种手段来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具有完善的法制基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特殊性)(重点)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效率 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优 势互补的作用,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 据 第一,由我国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 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由我国社会发展程度所决定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 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思想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 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坚持公有制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不可 动摇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 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地位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 有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 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在整 个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在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3)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的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它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 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它掌握着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大生产,代表着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它是国家依 靠经济手段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3.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公有资产的运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不具有“公”与 “私”、“社”与“资”的区分。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都可以大胆利用。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 组织形式,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租赁制、承包制、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方式都是公有制实现的重要形式。 6
6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坚持公有制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不可 动摇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 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地位 (1)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 有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 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在整 个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在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3)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的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它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 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它掌握着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大生产,代表着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它是国家依 靠经济手段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3.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公有资产的运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不具有“公”与 “私”、“社”与“资”的区分。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都可以大胆利用。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 组织形式,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租赁制、承包制、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方式都是公有制实现的重要形式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逐渐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 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本身不具有私有或公有的制度属性,公有或私有关键看 控股权在谁的手里。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中的非 公有制成分等。 2.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 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公有制经济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 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 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 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3.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 第一,放宽市场准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 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 收益分配。 十六大更进一步强调“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 到保护”。 1·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7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逐渐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 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本身不具有私有或公有的制度属性,公有或私有关键看 控股权在谁的手里。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 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中的非 公有制成分等。 2.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 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公有制经济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 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 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 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3.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 第一,放宽市场准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 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 收益分配。 十六大更进一步强调“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 到保护”。 1.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主体 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 的直接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意义 第一,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保证人们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第三,保证向共同言裕这一目标的前进。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 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根据生产要素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用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那里得到相 应报酬的分配方式。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士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 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 等。 2.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 制结构决定的。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第一,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第二,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第三,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 与分配。 4.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 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 8
8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主体 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 的直接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意义 第一,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保证人们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第三,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前进。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 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根据生产要素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用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那里得到相 应报酬的分配方式。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 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 等。 2.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 制结构决定的。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第一,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第二,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第三,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 与分配。 4.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 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
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 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 裕。 第一,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 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客观必然性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 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 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 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 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第二,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 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表现,但共同富裕决不等同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 裕。 其次,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共富和先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 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第一,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 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9 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 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 裕。 第一,实行“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 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客观必然性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 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 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 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 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第二,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 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表现,但共同富裕决不等同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 裕。 其次,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共富和先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 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 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第一,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 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第二,防止两极分化的措施 首先,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党的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强调要注重社会公 平,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 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 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其次,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 于悬殊。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略)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内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要速度“快”,而且还要质量和效益“好”。从党的十四 大以来,对“好”字不断充实内容。从原来的“效益比较好”,相继增加了“整 体素质不断提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要求,进一步突出了保护资 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无论从现实出 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 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性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资源相对短缺、生 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 0
10 第二,防止两极分化的措施 首先,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党的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强调要注重社会公 平,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 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 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其次,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 于悬殊。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略) 四、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内涵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要速度“快”,而且还要质量和效益“好”。从党的十四 大以来,对“好”字不断充实内容。从原来的“效益比较好”,相继增加了“整 体素质不断提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要求,进一步突出了保护资 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无论从现实出 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 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性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资源相对短缺、生 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