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MINT法铝液入射角对除氢气泡分布的影响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627.59KB,团购合买
基于我国在线除氢技术应用及研究现状,以在线MINT法中铝液精炼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模拟计算了反应器内精炼气体的分布状况.多相流优化模拟中,选取三种铝液入射角度条件,进行混合流动数值计算和均匀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铝液入射角的变化,除氢气泡在铝液中的分布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变;铝液入射角为45°,除氢气泡分布的均匀性较其他角度更佳.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D0I:10.13374/i.issnl00113.2009.12.006 第31卷第12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Vol.31 No.12 2009年12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Dee.2009 ⅦNT法铝液入射角对除氢气泡分布的影响 史或宏姜泽毅 张欣欣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基于我国在线除氢技术应用及研究现状,以在线MNT法中铝液精炼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 型模拟计算了反应器内精炼气体的分布状况·多相流优化模拟中,选取三种铝液入射角度条件,进行混合流动数值计算和均 匀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铝液入射角的变化,除氢气泡在铝液中的分布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变:铝液入射角为45°,除氢气泡 分布的均匀性较其他角度更佳 关键词铝液;精炼:入射角;气泡分布;多相流;数值模拟 分类号TF821 Effect of the incidence angle of molten aluminum on refinery gas distribution in the on-line MINT technology SHI Yu-hong,JIA NG Ze-yi,ZHA NG Xin-xi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the on-line refinery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the refinery gas distribution in a molten aluminum purifying reactor on the base of the on-line MINT technology was simulated in an Euler-Euler multiphase flow model.Three incidence angles of molten aluminum were used to calculate multiphase flow in the optimization numeri- cal simulation.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mixture uniformity showed that the refinery gas distri- bution changed remarkably with incidence angle,and the best uniformity of gas distribution was gained in a 45incidence by compar- ing three simulated results of different incidence angles. KEY WORDS molten aluminum:refining:incidence angle:bubble distribution:multiphase flow;numerical simulation 除气是铝合金熔体精炼的重要工艺过程,是指 铝熔体的除氢水平,但是,在生产中发现,虽然采用 去除熔解在铝熔体中的气体山.如果铝熔体中气体 了与国外相同的除气方法和技术,铝熔体除氢水平 夹杂含量超标,则极易造成铸件和俦锭产生针孔、气 仍然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其中原因之一 孔或夹杂缺陷,导致铝材、铸件的力学性能、加工性 是关于除氢机理的基础性研究滞后], 能和导电性能降低,对耐蚀性和制品的外观质量也 吹气法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除氢技术,又称为 有显著的影响,铝熔体中的气体夹杂氢气含量最 气泡浮游法[],是通过某种技术方法在铝液中造 多,约占80%以上,因此可以认为对铝熔体的除气 成大量气泡,利用氢在铝液中和气泡中的分压差,使 就是除氢[2四] 铝液中的氢不断进入在铝液中上浮的气泡中,最后 铝合金熔体的在线除氢处理是生产高质量铝铸 随气泡逸出液面,以达到除氢的目的,文献[G一7]对 件的基本保证措施之一,也是提高铝合金综合性能 气泡浮游法的除氢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 的主要手段,现阶段,国内在线铝液除氢装置多数 响铝液中氢在气泡中扩散的动力学因素主要有气泡 为引进设备3],如MINT、SNIF和ALPUR在线 大小、气泡的比表面积和气金比等,同时也指出在 除气净化装置和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 一定的接触时间内,铝液中精炼气体的分布特性是 收稿日期:2009-04-13 作者简介:史或宏(1972-),男,博士研究生:张欣欣(1957一),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xxzhang@ustb-edu.cn

MINT 法铝液入射角对除氢气泡分布的影响 史 宏 姜泽毅 张欣欣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 基于我国在线除氢技术应用及研究现状‚以在线 MINT 法中铝液精炼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 型模拟计算了反应器内精炼气体的分布状况.多相流优化模拟中‚选取三种铝液入射角度条件‚进行混合流动数值计算和均 匀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铝液入射角的变化‚除氢气泡在铝液中的分布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变;铝液入射角为45°‚除氢气泡 分布的均匀性较其他角度更佳. 关键词 铝液;精炼;入射角;气泡分布;多相流;数值模拟 分类号 TF821 Effect of the incidence angle of molten aluminum on refinery gas distribution in the on-line MINT technology SHI Y u-hong‚JIA NG Ze-yi‚ZHA NG Xin-xi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the on-line refinery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the refinery gas distribution in a molten aluminum purifying reactor on the base of the on-line MINT technology was simulated in an Euler-Euler multiphase flow model.T hree incidence angles of molten aluminum were used to calculate multiphase flow in the optimiz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T he result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mixture uniformity showed that the refinery gas distri￾bution changed remarkably with incidence angle‚and the best uniformity of gas distribution was gained in a45°incidence by compar￾ing three simulated results of different incidence angles. KEY WORDS molten aluminum;refining;incidence angle;bubble distribution;multiphase flow;numerical simulation 收稿日期:2009-04-13 作者简介:史 宏(1972-)‚男‚博士研究生;张欣欣(1957-)‚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xxzhang@ustb.edu.cn 除气是铝合金熔体精炼的重要工艺过程‚是指 去除熔解在铝熔体中的气体[1].如果铝熔体中气体 夹杂含量超标‚则极易造成铸件和铸锭产生针孔、气 孔或夹杂缺陷‚导致铝材、铸件的力学性能、加工性 能和导电性能降低‚对耐蚀性和制品的外观质量也 有显著的影响.铝熔体中的气体夹杂氢气含量最 多‚约占80%以上‚因此可以认为对铝熔体的除气 就是除氢[2]. 铝合金熔体的在线除氢处理是生产高质量铝铸 件的基本保证措施之一‚也是提高铝合金综合性能 的主要手段.现阶段‚国内在线铝液除氢装置多数 为引进设备[3-5]‚如 MINT、SNIF 和 ALPUR 在线 除气净化装置和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 铝熔体的除氢水平.但是‚在生产中发现‚虽然采用 了与国外相同的除气方法和技术‚铝熔体除氢水平 仍然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其中原因之一 是关于除氢机理的基础性研究滞后[6]. 吹气法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除氢技术‚又称为 气泡浮游法[6-8]‚是通过某种技术方法在铝液中造 成大量气泡‚利用氢在铝液中和气泡中的分压差‚使 铝液中的氢不断进入在铝液中上浮的气泡中‚最后 随气泡逸出液面‚以达到除氢的目的.文献[6-7]对 气泡浮游法的除氢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 响铝液中氢在气泡中扩散的动力学因素主要有气泡 大小、气泡的比表面积和气金比等.同时也指出在 一定的接触时间内‚铝液中精炼气体的分布特性是 第31卷 第12期 2009年 12月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Vol.31No.12 Dec.2009 DOI:10.13374/j.issn1001-053x.2009.12.006

.153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1卷 影响除氢装置效率的前提条件,精炼气体在铝液中 气金比是气泡浮游法精炼技术中的主要技术参 分布得越均匀,越有利于氢的动力学扩散因素条件, 数,它表示单位质量铝液所需精炼气体的多少.在 本文选取在线精炼装置MINT一Ⅱ型反应器作 同样除氢效率的情况下,气金比越小,表明气液混合 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精炼气体在铝 程度好,气泡在铝液中的分布越均匀 熔体中的混合分布状况,比较分析了工艺因素对分 依据资料数据,笔者归纳了MINT设备系列气 布特性的影响,为优化除氢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一 金比、除氢效率随铝液流量的变化,如图2鬥所示 定的技术支持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平均气金比为0.6~1.3L· 1MINT法除氢过程 kg1,除氢效率维持为58.4%左右,图中反映出Ⅱ 型的技术指标较其他型号产能应用范围广,因此把 MINT装置是由美国Selee公司研制的,采用铝 MINT一Ⅱ型作为数值计算的设备原型:气金比取平 合金液除气和除渣相结合的一种净化处理技术,其 均工况条件,相当于气体占熔体的体积比例为 中除气技术机理是气泡浮游法.MINT属于非动力 50%~70% 净化技术,具有运行费用较低、装置结构紧凑、除夹 1.0 30 效率 杂物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铝熔体净化处理 气金比 25 系统,在国内广泛使用,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如 2.0 0.6 图1所示 0 0.5 ■ 103110136180190418644 船液流量0kgmn) 反应器 e泡沫司竟过滤县 图2MINT系列设备气金比与除氢效率 嘴中心线 Fig.2 Gas-liquid ratio and hydrogen-removal efficiency of MINT device series 气泡尺寸是影响除气效率的主要技术参数之 图1MINT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一, 熔体中氢扩散动力学研究表明,除氢速率与气 Fig.1 Sketch of devic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MINT 泡直径的5/2次方成反比.例如,气泡尺寸减少 technology 一个数量级,则速率将提高上百倍.另外,Sigworth 铝液在反应器内旋转向下,与从底部喷嘴喷入 等对气体利用效率与气泡尺寸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的精炼气体逆向运动,精炼后的铝液通过底部连通 两种不同含氢量合金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气泡的 管路进入与过滤器连通的竖管内,然后进入陶瓷泡 当量直径接近毫米级时,气体利用效率高达95%以 沫板过滤器中,MINT系统的反应器分为上、下两 上·通过机理研究结果分析得出,在气金比一定的 节,上节为圆柱形,下节为锥形,喷嘴位于锥形部 条件下,当量直径为毫米级的气泡的除氢效率最优 分,反应器外壳用钢材制作,内衬熔凝二氧化硅耐 因此,模拟MINT装置反应器内的气体分布状态选 火材料 用直径为1mm气泡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2主要技术参数 3数值模拟 MINT设备共有三种型号[),Ⅱ型的主要技术 3.1物理模型和假设条件 参数见表1. 以MINT一Ⅱ型反应器为研究物理模型,结构示 表1MINT一Ⅱ型技术参数 意图如图3所示 Table 1 Technology parameters of MINT-II 在建立多相流模型时,采用了以下假设条件: 流量/ 气体流速/ 温度 进口 ①反应器内铝合金液温度均匀,忽略精炼气体搅拌 喷嘴数 (kg'min) (L'min 损失/℃ 高度/mm 对流换热影响:②不考虑氢与夹杂物的析出反应;③ 110-320 8 140-320 10 978 反应器内的铝液为稳态黏性不可压缩流体;④喷入铝 液内的精炼气体的气泡尺寸一致,不考虑破裂或合泡

影响除氢装置效率的前提条件‚精炼气体在铝液中 分布得越均匀‚越有利于氢的动力学扩散因素条件. 本文选取在线精炼装置 MINT-Ⅱ型反应器作 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精炼气体在铝 熔体中的混合分布状况‚比较分析了工艺因素对分 布特性的影响‚为优化除氢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一 定的技术支持. 1 MINT 法除氢过程 MINT 装置是由美国 Selee 公司研制的‚采用铝 合金液除气和除渣相结合的一种净化处理技术‚其 中除气技术机理是气泡浮游法.MINT 属于非动力 净化技术‚具有运行费用较低、装置结构紧凑、除夹 杂物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铝熔体净化处理 系统[4]‚在国内广泛使用‚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如 图1[9]所示. 图1 MINT 装置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Fig.1 Sketch of devic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the MINT technology 铝液在反应器内旋转向下‚与从底部喷嘴喷入 的精炼气体逆向运动‚精炼后的铝液通过底部连通 管路进入与过滤器连通的竖管内‚然后进入陶瓷泡 沫板过滤器中.MINT 系统的反应器分为上、下两 节‚上节为圆柱形‚下节为锥形.喷嘴位于锥形部 分.反应器外壳用钢材制作‚内衬熔凝二氧化硅耐 火材料. 2 主要技术参数 MINT 设备共有三种型号[9]‚Ⅱ型的主要技术 参数见表1. 表1 MINT-Ⅱ型技术参数 Table1 Technology parameters of MINT-Ⅱ 流量/ (kg·min -1) 喷嘴数 气体流速/ (L·min -1) 温度 损失/℃ 进口 高度/mm 110~320 8 140~320 10 978 气金比是气泡浮游法精炼技术中的主要技术参 数‚它表示单位质量铝液所需精炼气体的多少.在 同样除氢效率的情况下‚气金比越小‚表明气液混合 程度好‚气泡在铝液中的分布越均匀. 依据资料数据‚笔者归纳了 MINT 设备系列气 金比、除氢效率随铝液流量的变化‚如图2[9] 所示.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平均气金比为0∙6~1∙3L· kg -1‚除氢效率维持为58∙4%左右.图中反映出Ⅱ 型的技术指标较其他型号产能应用范围广‚因此把 MINT-Ⅱ型作为数值计算的设备原型;气金比取平 均工况条件‚相当于气体占熔体的体积比例为 50%~70%. 图2 MINT 系列设备气金比与除氢效率 Fig.2 Gas-liquid ratio and hydrogen-removal efficiency of MINT device series 气泡尺寸是影响除气效率的主要技术参数之 一.熔体中氢扩散动力学研究表明‚除氢速率与气 泡直径的5/2次方成反比[6].例如‚气泡尺寸减少 一个数量级‚则速率将提高上百倍.另外‚Sigworth 等对气体利用效率与气泡尺寸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两种不同含氢量合金的分析结果[10]表明:当气泡的 当量直径接近毫米级时‚气体利用效率高达95%以 上.通过机理研究结果分析得出‚在气金比一定的 条件下‚当量直径为毫米级的气泡的除氢效率最优. 因此‚模拟 MINT 装置反应器内的气体分布状态选 用直径为1mm 气泡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3 数值模拟 3∙1 物理模型和假设条件 以 MINT-Ⅱ型反应器为研究物理模型‚结构示 意图如图3所示. 在建立多相流模型时‚采用了以下假设条件: ① 反应器内铝合金液温度均匀‚忽略精炼气体搅拌 对流换热影响;② 不考虑氢与夹杂物的析出反应;③ 反应器内的铝液为稳态黏性不可压缩流体;④ 喷入铝 液内的精炼气体的气泡尺寸一致‚不考虑破裂或合泡 ·1532·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31卷

第12期 史或宏等:MNT法铝液入射角对除氢气泡分布的影响 .1533 1.109 与气体出口/Rs0mm (m一m品克) (1) 式中,下标为α和B相标识,分别表示液相和气相; 0.4巴 c(④一④a)为④的相间传输,c为传输修正系数, 精炼气体喷嘴 中心线 ca=ca,caa=0;ra为a相的体积分数,代表了每相 铝液出口/R100mm 占据的空间,所有相的体积分数和为1;°.为α相的 反应器内径/R200mm 人射角B 铝液人口 密度;U为速度;Γ为扩散系数;m为相间传递的质 断面 量;Sa为原项, 由于两相流问题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通用的 相间传输模型,并且这些相间传输模型大多为经验 公式1).本文计算内容仅涉及相间流动,因此重点 给出相间动量传输模型中的曳力模型: 图3MINT物理模型示意图 For Us-val(Up-U) (2) Fig.3 Sketch of an MINT physical model 式中,CD为曳力系数,由下式确定: 发生,温度与铝液相同;⑤喷嘴处精炼气体分布均匀· 3.2多相流模型 6o=mam[1+0.15R).0,4 (3) 运用欧拉一欧拉模型描述反应器内气液流动, 式中,Re为气相的雷诺数. 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一]中,每一相都有独立的 其他“非曳力”模型:湍流扩散传输模型为 求解方程,各相的传输量通过相间传输项发生联系, Lopez de Bertodano5],扩散系数取0.l5. 对于铝液中的气液两相流,气相和液相都有各自的 3.3计算条件 质量方程、动量方程,两相的速度通过相间曳力产生 表2给出了数值计算的物理模型结构几何参数 相互作用,其通用方程3]如下: 以及铝液和除氢气体入口流量等模拟边界条件; a(rΦ.)+7-[ra(0.U④。-T.7Φ)]= 表3列出了选择的物性参数条件2]. 表2模型计算条件 Table 2 Model calculation conditions 喷嘴 喷哦 喷嘴数/ 喷射角, 铝液入射 铝液入口断面尺寸/ 内径X高度/ 铝液流量/ 气金比/ 气泡直径/ 直径/mm 分布 (个×组) /)角,/( (mmXmm) (mm Xmm) gmin(Lkg马 mm 10 90° 2×4 60 0 100×100 400×1100 300 1.1 1 表3气液相物性参数 逆向运行,形成的两相流中的气相分布场如图5) Table 3 Physical properties of gas-liquid phase 所示,图中对比给出了模拟结果和水模型实验结果 流体 密度/ 表面张力 动力黏度/ 图.文献[4]中,水模型实验装置的结构尺寸对应标 介质 (kg'm3) 系数/(Nm-) (Pa's) 准MINT一Ⅱ型制造,比例为1:1,外壳采用有机玻 氩气 0.12 一 0.00013 璃,模拟气体为空气,利用拍照显示实验结果、通过 铝液 2354 0.917 0.0029 比较数值计算与实验图片结果可以看出,气泡分布 3.4数值求解 特征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注:文献[4]指出 使用CFX,10求解器解算上述模型.网格为非 了水模型实验中,存在气泡从顶部聚集溢出时液面 结构,在铝液和精炼气体入口处对计算网格进行了 剧烈翻滚的现象,可见图中照片仅给出了反应器中 加密,如图4所示 部区域影像)·计算结果和水模型实验结果同时可 以反映出在反应器内气相主要集中在中心轴线区 4计算结果与分析 域,并形成了气泡流,气相的分布流态外形为“蘑 4.1反应器内气体分布基本特征 菇状”. MINT法反应器内,铝液旋转向下与精炼气体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也反映出,在水模型实验工

图3 MINT 物理模型示意图 Fig.3 Sketch of an MINT physical model 发生‚温度与铝液相同;⑤ 喷嘴处精炼气体分布均匀. 3∙2 多相流模型 运用欧拉-欧拉模型描述反应器内气液流动. 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11-13]中‚每一相都有独立的 求解方程‚各相的传输量通过相间传输项发生联系. 对于铝液中的气液两相流‚气相和液相都有各自的 质量方程、动量方程‚两相的速度通过相间曳力产生 相互作用‚其通用方程[13]如下: ∂ ∂t ( rαραΦα)+∇·[ rα(ραUαΦα-Γα∇Φα)]= rαSα+ ∑ Np β=1 cαβ(Φβ-Φα)+ ∑ Np β=1 ( mαβΦβ- mβαΦα) (1) 式中‚下标为 α和β相标识‚分别表示液相和气相; cαβ(Φβ-Φα)为 Φ的相间传输‚c 为传输修正系数‚ cαβ=cβα‚cαα=0;rα 为α相的体积分数‚代表了每相 占据的空间‚所有相的体积分数和为1;ρα为α相的 密度;U 为速度;Γ为扩散系数;m 为相间传递的质 量;Sα为原项. 由于两相流问题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通用的 相间传输模型‚并且这些相间传输模型大多为经验 公式[14].本文计算内容仅涉及相间流动‚因此重点 给出相间动量传输模型中的曳力模型: FD= 3 4 CD 4 rβρα|Uβ- Uα|( Uβ- Uα) (2) 式中‚CD 为曳力系数‚由下式确定: CD=max 24 Re (1+0∙15Re 0∙687)‚0∙44 (3) 式中‚Re 为气相的雷诺数. 其他 “ 非曳力” 模型:湍流扩散传输模型为 Lopez de Bertodano [15]‚扩散系数取0∙15. 3∙3 计算条件 表2给出了数值计算的物理模型结构几何参数 以及铝液和除氢气体入口流量等模拟边界条件; 表3列出了选择的物性参数条件[12]. 表2 模型计算条件 Table2 Model calculation conditions 喷嘴 直径/mm 喷嘴 分布 喷嘴数/ (个×组) 喷射角‚ θ/(°) 铝液入射 角‚β/(°) 铝液入口断面尺寸/ (mm×mm) 内径×高度/ (mm×mm) 铝液流量/ (kg·min -1) 气金比/ (L·kg -1) 气泡直径/ mm 10 90° 2×4 60 0 100×100 400×1100 300 1∙1 1 表3 气液相物性参数 Table3 Physical properties of gas-liquid phase 流体 介质 密度/ (kg·m -3) 表面张力 系数/(N·m -1) 动力黏度/ (Pa·s) 氩气 0∙12 — 0∙00013 铝液 2354 0∙917 0∙0029 3∙4 数值求解 使用 CFX.10求解器解算上述模型.网格为非 结构‚在铝液和精炼气体入口处对计算网格进行了 加密‚如图4所示. 4 计算结果与分析 4∙1 反应器内气体分布基本特征 MINT 法反应器内‚铝液旋转向下与精炼气体 逆向运行‚形成的两相流中的气相分布场如图5[4] 所示‚图中对比给出了模拟结果和水模型实验结果 图.文献[4]中‚水模型实验装置的结构尺寸对应标 准 MINT-Ⅱ型制造‚比例为1∶1‚外壳采用有机玻 璃‚模拟气体为空气‚利用拍照显示实验结果.通过 比较数值计算与实验图片结果可以看出‚气泡分布 特征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注:文献[4]指出 了水模型实验中‚存在气泡从顶部聚集溢出时液面 剧烈翻滚的现象‚可见图中照片仅给出了反应器中 部区域影像).计算结果和水模型实验结果同时可 以反映出在反应器内气相主要集中在中心轴线区 域‚并形成了气泡流‚气相的分布流态外形为“蘑 菇状”.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也反映出‚在水模型实验工 第12期 史 宏等: MINT 法铝液入射角对除氢气泡分布的影响 ·1533·

,153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1卷 区域聚集,受到挤压,密度较小的气相分子则反方向 向桶中心运动和富集.因此,适当调整铝液涡旋场 氢气人口 的速度分布是改善精炼气体在反应器中的分布状况 铅液人口 的关键 4.2铝液入射角对气体分布的影响 熔体中气泡运动轨迹是沿着铝液速度场中流线 方向的,流场中流线的疏密程度与气泡的聚集和分 散是一致的.因此铝液流场的形态直接影响和反映 气泡的分布状态,而流场的形成是诸多工艺因素共 图4数值模拟计算网格 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较为直观和便于现场操作变换 Fig.4 Mesh structure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的因素是反应器铝液的入射角,因此选取了三种反 应器铝液入射角B=30°、45°和60°进行流场数值模 (a) h 拟,并就模拟结果进行分析 空气体积分数 r1.00 如图6所示,图中连续线段为铝液的流线,速度 075 梯度决定了流线的疏密程度,并反映了液体流速场 0.50 的变化,反应器径向截面云图反映了平面内气泡体 026 积含量的变化(深色代表体积含量多,气泡集聚) 从图中可见,改变入射角工况条件后,反应器内流场 101870374 .561m r.x 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气泡在铝液熔体中的分布 随之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在入射角为30°时模拟计 图5模拟结果(a)与水模型实验结果(b)比较 算结果图中箭头所指区域,轴向的涡旋造成了气泡 Fig.5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with water model 的局部聚集,增加了单位体积熔体内的除氢气泡的 test results (b) 体积含量,导致气泡分布的不均匀,不利于保持和提 高整个熔体除氢效率;相比流场内的涡流区域,在铝 况条件下反应器内气体分布状况并不理想,精炼气 液流动速度梯度变化减小区域,见入射角为60°时 体在中心轴线区域聚集,整体分布趋势不均匀,增加 模拟结果图中箭头所指,轴向流线分布均匀时,横截 了气泡合并的概率,降低了气体的比表面积,从而减 面内气泡的均匀性改善了许多:而反应器径向湍动 少了气泡与铝液的接触面积,不利于除氢动力学条 能的增加会造成横截面内气泡向内壁面方向集聚, 件,因此影响了除氢效率.文献[2]中讨论了在反应 见入射角为45°时模拟结果图中箭头所指区域,以 器中心轴线加装倒T形的扰流装置改变气相在轴 上熔体流场形态对气泡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要形 线的集聚,应用后起到了一定的有益效果, 成空间均匀的气泡分布场,应该增加反应器轴向的 形成精炼气体在中心集聚的原因是,连续 铝液流动均匀性,减少局部涡旋的形成并减弱径向 相一铝液在反应器内产生涡旋速度场在离心力 湍动能的增加 的作用下,密度大的液相分子向涡旋场外侧,即桶壁 为了定量比较三种模拟结果间气泡分布的均匀 氧气体积分数 065 3 025 012 B30 45 (a) b 图6精炼气体在铝液中的分布状况(a)3=30°;(b)=45°:(c)B=60 Fig6 Refinery gas distribution in molten aluminum:(a)B=30°;(b)B=45°;(c)B=60°

图4 数值模拟计算网格 Fig.4 Mesh structure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图5 模拟结果(a)与水模型实验结果(b)比较 Fig.5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 with water model test results (b) 况条件下反应器内气体分布状况并不理想‚精炼气 体在中心轴线区域聚集‚整体分布趋势不均匀‚增加 了气泡合并的概率‚降低了气体的比表面积‚从而减 少了气泡与铝液的接触面积‚不利于除氢动力学条 件‚因此影响了除氢效率.文献[2]中讨论了在反应 器中心轴线加装倒 T 形的扰流装置改变气相在轴 线的集聚‚应用后起到了一定的有益效果. 图6 精炼气体在铝液中的分布状况 (a) β=30°;(b) β=45°;(c) β=60° Fig.6 Refinery gas distribution in molten aluminum:(a) β=30°;(b) β=45°;(c) β=60° 形成精 炼 气 体 在 中 心 集 聚 的 原 因 是‚连 续 相———铝液在反应器内产生涡旋速度场.在离心力 的作用下‚密度大的液相分子向涡旋场外侧‚即桶壁 区域聚集‚受到挤压‚密度较小的气相分子则反方向 向桶中心运动和富集.因此‚适当调整铝液涡旋场 的速度分布是改善精炼气体在反应器中的分布状况 的关键. 4∙2 铝液入射角对气体分布的影响 熔体中气泡运动轨迹是沿着铝液速度场中流线 方向的‚流场中流线的疏密程度与气泡的聚集和分 散是一致的.因此铝液流场的形态直接影响和反映 气泡的分布状态‚而流场的形成是诸多工艺因素共 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较为直观和便于现场操作变换 的因素是反应器铝液的入射角.因此选取了三种反 应器铝液入射角 β=30°、45°和60°进行流场数值模 拟‚并就模拟结果进行分析. 如图6所示‚图中连续线段为铝液的流线‚速度 梯度决定了流线的疏密程度‚并反映了液体流速场 的变化.反应器径向截面云图反映了平面内气泡体 积含量的变化(深色代表体积含量多‚气泡集聚). 从图中可见‚改变入射角工况条件后‚反应器内流场 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气泡在铝液熔体中的分布 随之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在入射角为30°时模拟计 算结果图中箭头所指区域‚轴向的涡旋造成了气泡 的局部聚集‚增加了单位体积熔体内的除氢气泡的 体积含量‚导致气泡分布的不均匀‚不利于保持和提 高整个熔体除氢效率;相比流场内的涡流区域‚在铝 液流动速度梯度变化减小区域‚见入射角为60°时 模拟结果图中箭头所指‚轴向流线分布均匀时‚横截 面内气泡的均匀性改善了许多;而反应器径向湍动 能的增加会造成横截面内气泡向内壁面方向集聚‚ 见入射角为45°时模拟结果图中箭头所指区域.以 上熔体流场形态对气泡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要形 成空间均匀的气泡分布场‚应该增加反应器轴向的 铝液流动均匀性‚减少局部涡旋的形成并减弱径向 湍动能的增加. 为了定量比较三种模拟结果间气泡分布的均匀 ·1534·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31卷

第12期 史或宏等:MNT法铝液入射角对除氢气泡分布的影响 ,1535 性,建立反应器高度为0.4~1.1m(反应器中气、液 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水模型实验结果,验 主要混合空间)的所有数值计算点气泡体积分数的 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加权样本空间,表达式为: (2)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选取一定的实际 =号10.4<1. 工况条件,针对性地计算了不同于设备原设计入射 角时除氢气泡在铝熔体中的分布状态,计算结果表 =30°,45°,60° (4) 明:气泡在铝熔体中的分布状态明显改变;分布的均 式中,:为计算空间某点网格体积,V为全部计算 匀性随铝液速度梯度的减少而增加, 域体积,:为网格内气相的体积分数,P:为空间气 (③)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 泡分布密度样本,样本值是数值模拟求解域内的连 三种铝液入射角条件下,除氢气泡在铝熔体中的分 续随机变量,具有表征反应器单位体积内气泡分布 布状态,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处理计算结果后,比较 密度的特性,即分布密度越小,说明单位体积熔体内 除氢气泡分布密度得出,入射角为45°时,除氢气泡 气泡分布越广,均匀性越强. 空间分布特性较其他入射角更均匀, 由此建立三种模拟结果的气相体积分数样本空 间,求取空间内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值Y和标准差 参考文献 值L(U),表达式为: [1]Group of Compile Cast Non ferrous Alloy and Smelting.Cast Y= 1 Non-Ferrous Alloy and Smelting.Beijing:National Defense In- N台 dustry Press.1980 (铸造有色合金及其熔炼联合编写组·铸造有色合金及其熔炼 =-空] 1 5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 [2]Wu R Z.Sun B D.Shu D.et al.Degassing of aluminum melt 式中,N为样本集合的长度 Mater Sci Technol,2006.14(2):218 图7是样本空间数学期望值与标准方差的误差 (巫瑞智,孙宝德,疏达,等,铝熔体除氢,材料科学与工艺 条图,数据框中X代表样本空间标识,给出期望值 2006,14(2):218) Y和标准差值L(U),黑点代表气泡分布密度的均 [3]Feng P F,Tang JL.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refining technolo- 值,上下延伸的触须长度代表了在置信区间内样本 gies of aluminum casting alloys.Hot Work Technol,2005(1):58 (冯鹏发,唐靖林.铸造铝合金精炼技术现状及发展,热加工工 数据标准差值,即反映了样本值与均值的离散程度, 艺,2005(1):58) 50 [4]Mei W.Outside furnace aluminum flux online purifying treatment X-60 equipment.Mach Des Manuf,2007(3):107 30 X=30 -14.4277 ✉14.9847 L-25.4641 (梅玮.新型铝熔体炉外在线净化处理装置的研制,机械设计 L-26.2815 -25.4641 与制造,2007(3):107) 30 U-26.2815 -45 25 [5]JiS P,Zheng L.Guo Y L.et al.Features of refine equipment on 10 line for aluminium alloy melt and its innovation.Light Alloy Fabr -2.3281 Technol,2005,35,61 (籍淑萍,郑力,郭玉玲,等.铝熔体在线除气装置的特性及其 -10 改进.轻合金加工技术,2005,35:61) 20 309 45 60 [6]Xiong J P,Liu M,Jin YY,et al.Approach to mechanism of X high efficieney degassing hydrogen in aluminum mel.Jiangxi Sci,2007,25(5):510 图7精炼气体分布密度的误差条图 Fig.7 Error bar chart of refinery gas distribution density (熊建平,刘曼,金王莹,等.铝熔体高效除氢机理探讨,江西科 学,2007,25(5):510) 通过对比三种入射角的气泡空间分布数据统计 [7]Zhang Z H.Bian X F,Liu X F.Kinetics of degassing hydrogen 结果可以看出,入射角为45°条件下气泡分布密度 in aluminum melt.Chin J Nonferrous Met,2000,10:217 (张忠华,边秀房,刘相法.铝熔体除氢过程动力学.中国有色金 的均值与标准差值明显优于其他角度条件 属学报,2000,10:217) 5 [8]Wang C H,Ni H J.Sun B D.Development in method and tech- 结论 nology of aluminum melt hydrogen-removal.Foundry.2001.50 (4):179 (1)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温铝熔体内两 (王长海,倪红军,孙宝德.铝熔体除氢技术的进展.铸造, 相流动问题,利用欧拉多相流模型模拟了在线精炼 2001,50(4):179) MINT法反应器内,除氢气泡在铝液中的分布状况 (下转第1582页)

性‚建立反应器高度为0∙4~1∙1m(反应器中气、液 主要混合空间)的所有数值计算点气泡体积分数的 加权样本空间‚表达式为: Xj= ρi= ri· vi V |x‚y‚0∙4<z <1∙1 ‚ j=30°‚45°‚60° (4) 式中‚vi 为计算空间某点网格体积‚V 为全部计算 域体积‚ri 为网格内气相的体积分数‚ρi 为空间气 泡分布密度样本.样本值是数值模拟求解域内的连 续随机变量‚具有表征反应器单位体积内气泡分布 密度的特性‚即分布密度越小‚说明单位体积熔体内 气泡分布越广‚均匀性越强. 由此建立三种模拟结果的气相体积分数样本空 间‚求取空间内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值 Y 和标准差 值 L ( U)‚表达式为: Y = 1 N ∑ N i=1 ρi‚ L= U= 1 N-1∑ N i=1 ρi- ∑ N i=1 ρi 1 2 (5) 式中‚N 为样本集合的长度. 图7是样本空间数学期望值与标准方差的误差 条图‚数据框中 X 代表样本空间标识‚给出期望值 Y 和标准差值 L ( U)‚黑点代表气泡分布密度的均 值‚上下延伸的触须长度代表了在置信区间内样本 数据标准差值‚即反映了样本值与均值的离散程度. 图7 精炼气体分布密度的误差条图 Fig.7 Error bar chart of refinery gas distribution density 通过对比三种入射角的气泡空间分布数据统计 结果可以看出‚入射角为45°条件下气泡分布密度 的均值与标准差值明显优于其他角度条件. 5 结论 (1)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温铝熔体内两 相流动问题.利用欧拉多相流模型模拟了在线精炼 MINT 法反应器内‚除氢气泡在铝液中的分布状况. 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水模型实验结果‚验 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2) 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选取一定的实际 工况条件‚针对性地计算了不同于设备原设计入射 角时除氢气泡在铝熔体中的分布状态.计算结果表 明:气泡在铝熔体中的分布状态明显改变;分布的均 匀性随铝液速度梯度的减少而增加. (3) 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 三种铝液入射角条件下‚除氢气泡在铝熔体中的分 布状态.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处理计算结果后‚比较 除氢气泡分布密度得出‚入射角为45°时‚除氢气泡 空间分布特性较其他入射角更均匀. 参 考 文 献 [1] Group of Compile Cast Non-ferrous Alloy and Smelting. Cast Non-Ferrous Alloy and Smelting.Beijing: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1980 (铸造有色合金及其熔炼联合编写组.铸造有色合金及其熔炼.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0) [2] Wu R Z‚Sun B D‚Shu D‚et al.Degassing of aluminum melt. Mater Sci Technol‚2006‚14(2):218 (巫瑞智‚孙宝德‚疏达‚等.铝熔体除氢.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6‚14(2):218) [3] Feng P F‚Tang J L.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refining technolo￾gies of aluminum casting alloys.Hot Work Technol‚2005(1):58 (冯鹏发‚唐靖林.铸造铝合金精炼技术现状及发展.热加工工 艺‚2005(1):58) [4] Mei W.Outside furnace aluminum flux online purifying treatment equipment.Mach Des Manuf‚2007(3):107 (梅玮.新型铝熔体炉外在线净化处理装置的研制.机械设计 与制造‚2007(3):107) [5] Ji S P‚Zheng L‚Guo Y L‚et al.Features of refine equipment on line for aluminium alloy melt and its innovation.L ight Alloy Fabr Technol‚2005‚35:61 (籍淑萍‚郑力‚郭玉玲‚等.铝熔体在线除气装置的特性及其 改进.轻合金加工技术‚2005‚35:61) [6] Xiong J P‚Liu M‚Jin Y Y‚et al.Approach to mechanism of high efficiency degassing hydrogen in aluminum melt. Jiangxi Sci‚2007‚25(5):510 (熊建平‚刘曼 ‚金王莹‚等.铝熔体高效除氢机理探讨.江西科 学‚2007‚25(5):510) [7] Zhang Z H‚Bian X F‚Liu X F.Kinetics of degassing hydrogen in aluminum melt.Chin J Nonferrous Met‚2000‚10:217 (张忠华‚边秀房‚刘相法.铝熔体除氢过程动力学.中国有色金 属学报‚2000‚10:217) [8] Wang C H‚Ni H J‚Sun B D.Development in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aluminum melt hydrogen-removal.Foundry‚2001‚50 (4):179 (王长海‚倪红军‚孙宝德.铝熔体除氢技术的进展.铸造‚ 2001‚50(4):179) (下转第1582页) 第12期 史 宏等: MINT 法铝液入射角对除氢气泡分布的影响 ·1535·

.158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1卷 [7]de la Fuente D,Otero-Huerta E.Morcillo M.Studies of long 1997,39(2):295 term weathering of aluminium in the atmosphere.Corros Sci. [12]Natesan M.Venkatachari G,Palaniswamy N.Kinetics of atmo- 2007,49(7):3134 spheric corrosion of mild steel,zinc,galvanized iron and alumini- [8]EL-Mahdy G A.Kim K B.AC impedance study on the atmo- um at 10 exposure stations in India.Corros Sci.2006.48(11): spheric corrosion of aluminum under periodic wet-dry conditions. 3584 Electrochim Acta:2004,49(12):1937 [13]Cao C N.Natural Environmental Corrosion of Materials in [9]Wang Z Y,Ma T,Han W,et al.Corrosion behavior of Al alloy China.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5 LC4 in simulated polluted atmospherie environment.Chin Soc (曹楚南,中国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Corras Prot,2005,25(6):321 社,2005) (王振尧,马腾,韩薇,等.LC4铝合金在模拟污染大气环境中 [14]Boxley C J.Watkins JJ,White H S.Al203 film dissolution in 的腐蚀行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5,25(6):321) aqucous chloride solutions.Electrochem Solid State Lett,2003. [10]Zhou H R.Li X G.Dong C F.Corrosion behavior of aluminum 6(10):B38 alloys after eyclic wet-dry immersion test in 0.02mol/L NaHSOs [15]LiJ F.Zheng Z Q.Ren W D.Function mechanism of sec- solution.JChin Soe Corras Prot,2008.28(6):345 ondary phase on localized corrosion of Al alloy.Mater Rev. (周和荣,李晓刚,董超芳,铝合金在NaHSO3溶液中干湿周 2005,19(2):81 浸腐蚀行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8,28(6):345 (李劲风,郑子樵,任文达.第二相在铝合金局部腐蚀中的作 [11]Conde A.De Damborenea J.An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用机理.材料导报,2005,19(2):81) study of a natural aged Al-Cu-Mg alloy in NaCl.Corros Sci. (上接第1535页) (刘红,解茂昭.液态金属熔池中气泡一液体两相湍流的数值 [9]Xian L X.Aluminium Alloy Smelting and Casting.Beijing: 模拟研究.计算力学学报,2007,24(5):670)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2005 [13]Yu H X,Zhu GS,Wang X H.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向凌霄,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fluid behavior in continuous slab casting mold with argon injee- [10]Sigworth G K.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gassing aluminum.AFS tion.J Univ Sci Technol Beijing,2003.25(3):215 Tras,1987,81,73 (于会香,朱国森,王新华,等。连铸板坯结晶器内钢液吹氨行 [11]Liang X G.Sun B L.Kang S M.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为的数值模拟.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25(3):215) analyses about argon blowing operation of 40Tf Energy Metall [14]Li X D.Wang R S,Gu AZ.Modelling of momentum transport 1nd,2007,26(3).31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boiling of eryogenic liquids. (梁兴国,孙本良,亢淑梅,等,40钢包炉吹氩操作数值模拟 Cryogen Supercond.2004.32(4):53 研究-冶金能源,2007,26(3):31) (李祥东,汪荣顺,顾安忠。低温液体流动沸腾数值计算中的 [12]Lui H,Xie M Z.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wo phase turbulent 动量模拟.低温与超导,2004,32(4):53) bubbling flow induced by gas injecting into metal melt.Chin [15]Lopez De Bertodano M A.Two fluid model for two phase turbu- Comput Mech,2007,24(5):670 lent jet.Nucl Eng Des,1998.179(1):65

[7] de la Fuente D‚Otero-Huerta E‚Morcillo M.Studies of long￾term weathering of aluminium in the atmosphere. Corros Sci‚ 2007‚49(7):3134 [8] EL-Mahdy G A‚Kim K B.AC impedance study on the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aluminum under periodic wet-dry conditions. Electrochim Acta‚2004‚49(12):1937 [9] Wang Z Y‚Ma T‚Han W‚et al.Corrosion behavior of Al alloy LC4in simulated pollute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J Chin Soc Corros Prot‚2005‚25(6):321 (王振尧‚马腾‚韩薇‚等.LC4铝合金在模拟污染大气环境中 的腐蚀行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5‚25(6):321) [10] Zhou H R‚Li X G‚Dong C F.Corrosion behavior of aluminum alloys after cyclic wet-dry immersion test in0∙02mol/L NaHSO3 solution.J Chin Soc Corros Prot‚2008‚28(6):345 (周和荣‚李晓刚‚董超芳.铝合金在 NaHSO3 溶液中干湿周 浸腐蚀行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8‚28(6):345 [11] Conde A‚De Damborenea J.An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tudy of a natural aged A-l Cu-Mg alloy in NaCl.Corros Sci‚ 1997‚39(2):295 [12] Natesan M‚Venkatachari G‚Palaniswamy N.Kinetics of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mild steel‚zinc‚galvanized iron and alumini￾um at10exposure stations in India.Corros Sci‚2006‚48(11): 3584 [13] Cao C N.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rrosion of Materials in China.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5 (曹楚南.中国材料的自然环境腐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5) [14] Boxley C J‚Watkins J J‚White H S.Al2O3 film dissolution in aqueous chloride solutions.Electrochem Solid State Lett‚2003‚ 6(10):B38 [15] Li J F‚Zheng Z Q‚Ren W D.Function mechanism of sec￾ondary phase on localized corrosion of Al alloy. Mater Rev‚ 2005‚19(2):81 (李劲风‚郑子樵‚任文达.第二相在铝合金局部腐蚀中的作 用机理.材料导报‚2005‚19(2):81) (上接第1535页) [9] Xian L X. Aluminium Alloy Smelting and Casting.Beijing: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2005 (向凌霄.铝合金熔炼与铸造.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10] Sigworth G K.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gassing aluminum.AFS T rans‚1987‚81:73 [11] Liang X G‚Sun B L‚Kang S M‚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es about argon blowing operation of40Tlf.Energy Metall Ind‚2007‚26(3):31 (梁兴国‚孙本良‚亢淑梅‚等.40t 钢包炉吹氩操作数值模拟 研究.冶金能源‚2007‚26(3):31) [12] Lui H‚Xie M Z.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wo phase turbulent bubbling flow induced by gas injecting into metal melt.Chin J Comput Mech‚2007‚24(5):670 (刘红‚解茂昭.液态金属熔池中气泡-液体两相湍流的数值 模拟研究.计算力学学报‚2007‚24(5):670) [13] Yu H X‚Zhu G S‚Wang X H ‚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uid behavior in continuous slab-casting mold with argon injec￾tion.J Univ Sci Technol Beijing‚2003‚25(3):215 (于会香‚朱国森‚王新华‚等.连铸板坯结晶器内钢液吹氨行 为的数值模拟.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25(3):215) [14] Li X D‚Wang R S‚Gu A Z.Modelling of momentum transport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boiling of cryogenic liquids. Cryogen Supercond‚2004‚32(4):53 (李祥东‚汪荣顺‚顾安忠.低温液体流动沸腾数值计算中的 动量模拟.低温与超导‚2004‚32(4):53) [15] Lopez De Bertodano M A.Two fluid model for two-phase turbu￾lent jet.Nucl Eng Des‚1998‚179(1):65 ·1582·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31卷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