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2014-210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考生注意:1.时间为120分钟。2.试卷满分为120分。 、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禁锢(g)诘责(jie)莲花落(ldo)千沟万壑(he) B.牟取(mou)愚钝(yu)秫米面(shu)相形见绌(chi C.招徕(laⅱ)搓捻(nian)戈壁滩(ge)美味佳肴(yo) D.哂笑(shen)门楣(mei)马齿苋(jian)随机应变(yi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籍贯 左右逢源囊萤映雪肃然起敬 B.譬喻引经据典冥思暇想沧海桑田 C.馈赠 盛气凌人 鼠目寸光长吁短叹 D.凛冽期期艾艾不可名状抑扬顿挫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那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C.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进行无 限美妙的想象。 D.连续剧《虎妈猫爸》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感冒时求助于止痛药,不但会使治疗时间更长,反而无助于康复 B.语文课可以让同学们学到将来步入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C.在上海度过一个闪光的赛季后,使迈克尔·比斯利找回了在NBA失却的自信。 D.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文明质的一个重要标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爱是不是太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B.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 C.海鸭也在呻吟着 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D.什么大司命?什么少司命?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 6.名著阅读(3分)《海底两万里》是_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7.古诗默写。(7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4)面对生活中的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中热情地鼓励人们: (5)杜甫之推己及人的情怀可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表述
1 黑龙江省安达市 2014-2105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考生注意: 1.时间为 120 分钟。 2.试卷满分为 120 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 25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禁锢.(gù) 诘.责(jié) 莲花落.(lào) 千沟万壑.(hè) B.牟.取(móu) 愚.钝(yū) 秫.米面(shú) 相形见绌.(chù) C.招徕.(lái) 搓捻.(niǎn) 戈.壁滩(gé) 美味佳肴.(yáo) D.哂.笑(shěn) 门楣.(méi) 马齿苋.(jiàn) 随机应.变(yī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2 分) A.籍贯 左右逢源 囊萤映雪 肃然起敬 B.譬喻 引经据典 冥思暇想 沧海桑田 C.馈赠 盛气凌人 鼠目寸光 长吁短叹 D.凛冽 期期艾艾 不可名状 抑扬顿挫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 ....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那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 C. 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 ....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进行无 限美妙的想象。 D.连续剧《虎妈猫爸》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 ....,大加赞赏。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感冒时求助于止痛药,不但会使治疗时间更长,反而无助于康复。 B.语文课可以让同学们学到将来步入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C.在上海度过一个闪光的赛季后,使迈克尔·比斯利找回了在 NBA 失却的自信。 D.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文明质的一个重要标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2 分) A.“爱是不是太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B.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 C.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D.什么大司命?什么少司命?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 6.名著阅读(3 分)《海底两万里》是 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7.古诗默写。(7 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陶渊明《饮酒》) (4)面对生活中的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中热情地鼓励人们: , 。 (5)杜甫之推己及人的情怀可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表述: ,
8.综合性学习。(5分) 014年4月18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一—《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 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 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 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 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分) (2)仿照例句写话。(2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 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 、阅读理解及分析(共4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2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臧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 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 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媵人持汤沃灌(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 ④援疑质理(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求学经历的?(3分) 1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 和从师尊师方式?(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6题。(15分) 但惜夏日长 溪 奶奶养花,养得最多的是风仙花。这花儿不金贵,路边的篱笆墙里时常见。开得一簇一簇的,也不怎 么招人眼,路过时,往往只是漫不经心地瞥一眼,没有惊艳也没有太多喜悦
2 8.综合性学习。(5 分) 2014 年 4 月 18 日,一台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开播。 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 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 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 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3 分) (2)仿照例句写话。(2 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 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 像 , 。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共 45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9 ~12 题。(12 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 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 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 ( ) ②媵人持汤.沃灌( )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④援疑质.理(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求学经历的?(3 分) 1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 和从师尊师方式?(3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3 ~16 题。(15 分) 但惜夏日长 沐溪 奶奶养花,养得最多的是凤 仙花。这花儿不金贵,路边的篱笆墙里时常见。开得一簇一簇的,也不怎 么招人眼,路过时,往往只是漫不经心地瞥一眼,没有惊艳也没有太多喜悦
但是奶奶喜欢这花儿,特意在院落里留了空地来种。于是,每年夏日,奶奶的小院就被这种花苞小小 颜色鲜艳的花儿装扮得异常明媚。待到花苞成熟,奶奶会把它们摘下来,放进小碗里,而后加了明矾,细 细地捣碎。我坐在走廊里,安静地支着下巴,注视着奶奶的动作,看花瓣一下一下地被捣成了红艳艳的汁 水,泛着鲜艳的光泽。搁置半晌,待到晩间,这些浸着汁水的花瓣泥就会被包裹在我的手指上。过一夜, 指甲就会被浸染成丹红色,凉丝丝的,带着喜气。这仿佛是每个夏天都要做的事情。 故而,我对夏天的印象总是跟指甲花有关。在我们这里,凤仙花也叫指甲花。奶奶常说:“指甲花是 凉性的,夏天用来染红指甲最好不过了。红红的指甲,多好看。”真的,十根手指并拢,放在太阳下,碎 碎的光打在红红的指甲上,会折射出好看的光圈,我觉得那样子很美 那个时候,所能想到的新鲜事就是观察自己的红指甲。因为要时常修剪的缘故,它就像天上的月亮 样,会从满满的圆月变成小小的月牙儿。等到夏天快要过完的时候,仅剩下指尖处浅浅的红痕了。我看着 恢复到光洁透亮的指甲,仿佛经历了一场离别似的,心口涨满了沉甸甸的难过,就跑去央求奶奶,让她重 新给我染红指甲。奶奶坐在门口的老槐树下,微笑着说:“来年再染吧,你看,指甲花都谢了呢。”我循 着她的视线望去,指甲花的残骸散落在泥土里,仿若迟暮的美人,带着几分凄楚。心里虽有几分不甘,却 也无可奈何,只好搬了凳孑偎在奶奶身旁,悄悄地酝酿着关于指甲花的梦。 16岁的夏天,奶奶喜滋滋地说凤仙花开得特别好,问我要不要染红指甲。我把十指铺展,伸在奶奶面 前,指甲上涂着浅粉色的指甲油,亮晶晶的,在阳光下异常闪耀。奶奶看着我的指甲,没有说话,眼睛里 分明有一丝黯淡。我只顾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注意到奶奶蹒跚的脚步和满头的银发。 再后来,奶奶养了一只白猫,总是很喜欢地把它抱在怀里,温柔地笑着。我注视着那笑容,觉得少了 点什么。 偶然间看到大槐树下静坐的一人一猫时,心里有瞬间的震撼,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个坐在槐树下 为我讲故事的妇人,盘着一丝不乱的头发,衣服上有美丽的花苞盘扣:旁边偎着那个有着五彩斑斓念头的 小姑娘 我转过身去,心里翻滚着阵阵难过,却说不上是为了什么。 忽然注意到奶奶已经不再养凤仙花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年纪大了,拾掇不了花儿了 思量着这句话,却不敢深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一直待在这颗老槐树下,等着… 我拿了书,坐在奶奶身边,像小时候那样依偎着她。她的手搭在椅背上,干枯的手背,依然纤长的十 指,指甲却没有鲜亮的光泽。我想起来,我从来都没有为奶奶染过红指甲。 我轻轻握住奶奶的手:夏天已经深了,凤仙花的季节又来了。 13.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列填空。(3分) 小时候,我喜欢奶奶用凤仙花为我染红指甲;16时, 再后来,我打 算 14.文章第⑦段回忆了小时和奶奶坐在老槐树下的情景,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15.语言赏析。(6分) (1)只好搬了凳子偎在奶奶身旁,悄悄地酝酿着关于指甲花的梦。(3分) (如将“酝酿”改为“做”,有何不好?) 2)请从文中另选一个语句,仿照第(1)题的形式,从语言赏析的角度设计一个问题,并写出你对这 个问题的理解。(3分) 我设计的问题 我的理解: 16.有人认为本文题目应改为“凤仙花的季节”。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说说理由 (3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2题。(18分) 个美丽的错误 上一个论坛,读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感动莫名
3 但是奶奶喜欢这花儿,特意在院落里留了空地来种。于是,每年夏日,奶奶的小院就被这种花苞小小、 颜色鲜艳的花儿装扮得异常明媚。待到花苞成熟,奶奶会把它们摘下来,放进小碗里,而后加了明矾,细 细地捣碎。我坐在走廊里,安静地支着下巴,注视着奶奶的动作,看花瓣一下一下地被捣成了红艳艳的汁 水,泛着鲜艳的光泽。搁置半晌,待到晚间,这些浸着汁水的花瓣泥就会被包裹在我的手指上。过一夜, 指甲就会被浸染成丹红色,凉丝丝的,带着喜气。这仿佛是每个夏天都要做的事情。 故而,我对夏天的印象总是跟指甲花有关。在我们这里,凤仙花也叫指甲花。奶奶常说:“指甲花是 凉性的,夏天用来染红指甲最好不过了。红红的指甲,多好看。”真的,十根手指并拢,放在太阳下,碎 碎的光打在红红的指甲上,会折射出好看的光圈,我觉得那样子很美。 那个时候,所能想到的新鲜事就是观察自己的红指甲。因为要时常修剪的缘故,它就像天上的月亮一 样,会从满满的圆月变成小小的月牙儿。等到夏天快要过完的时候,仅剩下指尖处浅浅的红痕了。我看着 恢复到光洁透亮的指甲,仿佛经历了一场离别似的,心口涨满了沉甸甸的难过,就跑去央求奶奶,让她重 新给我染红指甲。奶奶坐在门口的老槐树下,微笑着说:“来年再染吧,你看,指甲花都谢了呢。”我循 着她的视线望去,指甲花的残骸散落在泥土里,仿若迟暮的美人,带着几分凄楚。心里虽有几分不甘,却 也无可奈何,只好搬了凳子偎在奶奶身旁,悄悄地酝酿..着关于指甲花的梦。 16 岁的夏天,奶奶喜滋滋地说凤仙花开得特别好,问我要不要染红指甲。我把十指铺展,伸在奶奶面 前,指甲上涂着浅粉色的指甲油,亮晶晶的,在阳光下异常闪耀。奶奶看着我的指甲,没有说话,眼睛里 分明有一丝黯淡。我只顾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注意到奶奶蹒跚的脚步和满头的银发。 再后来,奶奶养了一只白猫,总是很喜欢地把它抱在怀里,温柔地笑着。我注视着那笑容,觉得少了 点什么。 偶然间看到大槐树下静坐的一人一猫时,心里有瞬间的震撼,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个坐在槐树下 为我讲故事的妇人,盘着一丝不乱的头发,衣服上有美丽的花苞盘扣;旁边偎着那个有着五彩斑斓念头的 小姑娘。 我转过身去,心里翻滚着阵阵难过,却说不上是为了什么。 忽然注意到奶奶已经不再养凤仙花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年纪大了,拾掇不了花儿了……”我 思量着这句话,却不敢深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一直待在这颗老槐树下,等着…… 我拿了书,坐在奶奶身边,像小时候那样依偎着她。她的手搭在椅背上,干枯的手背,依然纤长的十 指,指甲却没有鲜亮的光泽。我想起来,我从来都没有为奶奶染过红指甲。 我轻轻握住奶奶的手:夏天已经深了,凤仙花的季节又来了。 13.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列填空。(3 分) 小时候,我喜欢奶奶用凤仙花为我染红指甲;16 时, ;再后来,我打 算 。 14.文章第⑦段回忆了小时和奶奶坐在老槐树下的情景,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 分) 15.语言赏析。(6 分) (1) 只好搬了凳子偎在奶奶身旁,悄悄地酝酿..着关于指甲花的梦。(3 分) (如将“酝酿”改为“做”,有何不好?) (2) 请从文中另选一个语句,仿照第(1)题的形式,从语言赏析的角度设计一个问题,并写出你对这 个问题的理解。(3 分) 我设计的问题: 我的理解: 16.有人认为本文题目应改为“凤仙花的季节”。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说说理由。 (3 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7 ~22 题。(18 分) 一个美丽的错误 上一个论坛,读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感动莫名
那帖子的大概内容是: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1分。还有一道连线题, 左边竖列的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竖列的是“1吨”“2公斤”“3克”。毛毛在“ 块砖”和“3克”之间连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这段话是不计分 的。毛毛的那段话里有这样的句子:“我爸爸是个挑砖工。我希望所有的砖头不要太重,每块砖只有3克 就好了。我爸爸太累了。我爸爸太辛苦了。我爱我的爸爸!”老师用红笔在旁边加了1分,还写了一段话: 爱心加1分。你得了满分—一爱心满分。祝贺你!” 爱心满分!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毛毛呢?天真,孝顺,联想丰富……一个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怜惜与挚爱。那么,又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位老 师呢?耐心,智慧,善解人意……一个多么可敬的老师,是她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天堂,是她为孩子的 爱心增添了光明的亮度。学生故意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老师也跟着存心“错误”了下去,一道连线对接 起来的,也许是两颗同样纤细质朴的善良的心……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让我鼻子发酸的故事:一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写 篇作文。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阿爹还没走(当地人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 公安。我的理想是当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听阿妈说,狗不怕鬼 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作文刚好一页,字歪歪斜斜的。那一页,老师没有给 分,只是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接着,我将自己想成了这个“怪”孩子的老师。当我看到这篇作文,会不会感动呢?说实在的,此时 此刻,我真的也想像毛毛的老师那样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这篇作文上画一个红红的勾,倾心聆听一次孤 儿寡母的爱与哀愁,轻轻地抚摸一下失去父亲的孩子的创痕,拓宽一个孤寂孩童爱的出口。 《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 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而我想说的是,我爱那个在艰难的生活夹缝中仍懂得感恩的孩子,我爱那个在无邪的心灵前深深凝视 的老师,我喜欢那个美丽的错误 17.第③段画横线句“学生故意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从文中看,毛毛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 个“错误”究竟美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8.一个美丽的“错误”在文中第一个故事中已交代清楚,阐释全面,可作者又引入了第二个有关作文的 故事。这两则故事有什么内在联系?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分) 19.仔细阅读文中的两则故事,想一想故事中的小主人有着哪些相同的品质特点?(3分) 20.联系全文看,本文标题“一个美丽的错误”有什么含义和作用?(3分) 21.本文故事中两个学生的想法、做法引人深思,可圈可点。假如你是这两个学生的同学,面对这种情况 将会作出怎样的评判?请任选其一,写一段能体现自己独到思考和见解的点评性文字。(3分) 22.孝敬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你是否也曾有过如文中毛毛所犯的美丽“错误”?若有,请选择一次 简述经过及当时感受。或请你策划一次近期孝敬父母(老人)的行动打算,并说出决定那样做的理由。(3 分)
4 那帖子的大概内容是: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 1 分。还有一道连线题, 左边竖列的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竖列的是“1 吨”“2 公斤”“3 克”。毛毛在“一 块砖”和“3 克”之间连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这段话是不计分 的。毛毛的那段话里有这样的句子:“我爸爸是个挑砖工。我希望所有的砖头不要太重,每块砖只有 3 克 就好了。我爸爸太累了。我爸爸太辛苦了。我爱我的爸爸!”老师用红笔在旁边加了 1 分,还写了一段话: “爱心加 1 分。你得了满分——爱心满分。祝贺你!” 爱心满分!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毛毛呢?天真,孝顺,联想丰富……一个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怜惜与挚爱。那么,又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位老 师呢?耐心,智慧,善解人意……一个多么可敬的老师,是她从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天堂,是她为孩子的 爱心增添了光明的亮度。学生故意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老师也跟着存心“错误”了下去,一道连线对接 起来的,也许是两颗同样纤细质朴的善良的心……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让我鼻子发酸的故事:一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写 一篇作文。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阿爹还没走(当地人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 公安。我的理想是当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听阿妈说,狗不怕鬼, 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作文刚好一页,字歪歪斜斜的。那一页,老师没有给 分,只是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接着,我将自己想成了这个“怪”孩子的老师。当我看到这篇作文,会不会感动呢?说实在的,此时 此刻,我真的也想像毛毛的老师那样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这篇作文上画一个红红的勾,倾心聆听一次孤 儿寡母的爱与哀愁,轻轻地抚摸一下失去父亲的孩子的创痕,拓宽一个孤寂孩童爱的出口。 《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 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而我想说的是,我爱那个在艰难的生活夹缝中仍懂得感恩的孩子,我爱那个在无邪的心灵前深深凝视 的老师,我喜欢那个美丽的错误…… 17.第③段画横线句“学生故意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从文中看,毛毛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这 个“错误”究竟美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3 分) 18.一个美丽的“错误”在文中第一个故事中已交代清楚,阐释全面,可作者又引入了第二个有关作文的 故事。这两则故事有什么内在联系?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3 分) 19.仔细阅读文中的两则故事,想一想故事中的小主人有着哪些相同的品质特点?(3 分) 20.联系全文看,本文标题“一个美丽的错误”有什么含义和作用?(3 分) 21.本文故事中两个学生的想法、做法引人深思,可圈可点。假如你是这两个学生的同学,面对这种情况, 将会作出怎样的评判?请任选其一,写一段能体现自己独到思考和见解的点评性文字。(3 分) 22.孝敬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你是否也曾有过如文中毛毛所犯的美丽“错误”?若有,请选择一次, 简述经过及当时感受。或请你策划一次近期孝敬父母(老人)的行动打算,并说出决定那样做的理由。(3 分)
得分评卷人 三、写作表达(共50分) 23.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 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 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5 三、写作表达(共 50 分) 23.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 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 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 600 字。 得分 评卷人
初二语文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1.A 2.B 4.D 5D(每题各2分) 6.(3分)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7.(7分)(1)天涯若比邻(2)不畏浮云遮望眼(3悠然见南山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1)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我们有 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3分) (2)一支歌,用旋律彰显着青春的喜怒哀乐。(2分) 、(一)9.(4分)(1)得到(2)热水(3)“被”通“披”穿(4)寻问 10.(2分)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 11.(3分)学习的刻苦从师的艰难求学的艰苦 12.(3分)可从两方面说,一是谈到尊师重教和师道尊严;二是谈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言之有理即 (二)13.(3分)我不愿奶奶用凤仙花为我染红指甲:用凤仙花为奶奶染红指甲。 14.(3分)表现小时候“我”和奶奶的亲昵关系;与奶奶现在只能与小猫为伴的状况作对比,衬托奶奶 现在的孤单:为下文我又依偎在奶奶身边陪伴奶奶作铺垫。 15.(6分)(1)(3分)“酝酿”一词,表明重新用凤仙花染红指甲的美好梦想在“我”心中像酒发酵 样越来越浓(2分),形象生动,余味悠长(1分),如改为“做”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3分)问题设计恰当1分,对问题的理解到位2分 16.(3分)赞同或不赞同均可。 如赞同原题,理由:文章中所写事件均发生在夏天,“夏日”点名时间:“惜”字表明情感(或主旨) 表现我对奶奶以往对我的关爱的感激和对自己长大后没有多多陪伴奶奶的愧疚;引用诗句作文章题目,更 有诗意。 如赞同改题,理由:凤仙花是全文的线索:此题更富有画面感;含蓄,留有想象空间。(只表明是否 赞同不给分。理由一点1分,答出两点得3分) 三)17.(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因为毛毛热爱爸爸,为表达自己减轻爸爸劳累辛苦程度和生活重 压的真诚愿望,他虽然知道如何正确解答却故意将题答错毛毛通过故意错答试题的方式,表达了对辛苦劳 作的父亲的同情、怜惜和希望减轻父亲劳苦的纯真想法:体现出了天真孩童的拳拳爱父之情 18.(3分)两则故事都涉及到热爱和孝敬亲人的内容,都体现了“感恩”这一共同的主题,因此二者之 间联系密切。用意:丰富了文章的表达内容;更能引发读者反思自己的行为,激发自己的爱与感恩之 心;通过故事中两位老师截然不同的做法比较,启发教育者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会捕捉和感 受儿童细腻的情感,珍惜儿童所保有的“真、善、美” 19.(3分)纯真、善良、孝顺,懂得感恩,富有爱心。 20.(3分)含义:错误是真实的,做法是朴素而美好的,通过这个“错误”所折射出的孩童毛毛内心的 真纯与爱心是美好的。作用:体现反常思维,使文章题目显得新颖独特,更能引起读者阅读与探究的 兴趣:行文线索 21.(3分)(视点评见解的独到、深刻与表达的通顺程度酌情给分。)假如我是第二个学生的同学,我会 轻轻地在他的身边对他说:你的妈妈如果知道你对她所做的一定十分感动,她会感受到,她的儿子长大了 能在妈妈身边保护妈妈.但是,你知道老师为什么给你打个大叉吗?因为老师觉得,即使不做狗,你也能克服 你胆小,怕鬼的事实,老师是为了告诉你,要勇于面对困难,并用自己能力去。我觉得,这个老师在对学生作 文内容表示不满时,应该等一等,再细细品味一下学生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象文中的这个老师,在学生作 文上表示不赞同当然可以,但是应该感受到学生内心火热热的对母亲的爱,所以,老师应该事后找学生谈谈
6 初二语文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1. A 2 .B 3.C 4.D 5.D ( 每题各 2 分) 6.(3 分)凡尔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7. (7 分) ⑴天涯若比邻 ⑵不畏浮云遮望眼 ⑶悠然见南山 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1)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我们有 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3 分) (2) 一支歌,用旋律彰显着青春的喜怒哀乐。(2 分) 二、 (一)9.(4 分)⑴得到 ⑵ 热水 ⑶“被”通“披” 穿 ⑷ 寻问 10.(2 分)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毫无羡慕的意思。 11.(3 分)学习的刻苦 从师的艰难 求学的艰苦 12.(3 分)可从两方面说,一是谈到尊师重教和师道尊严;二是谈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言之有理即 可。 (二)13.(3 分)我不愿奶奶用凤仙花为我染红指甲;用凤仙花为奶奶染红指甲。 14.(3 分)表现小时候“我”和奶奶的亲昵关系;与奶奶现在只能与小猫为伴的状况作对比,衬托奶奶 现在的孤单;为下文我又依偎在奶奶身边陪伴奶奶作铺垫。 15.(6 分)(1)(3 分)“酝酿”一词,表明重新用凤仙花染红指甲的美好梦想在“我”心中像酒发酵 一样越来越浓(2 分),形象生动,余味悠长(1 分),如改为“做”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3 分)问题设计恰当 1 分,对问题的理解到位 2 分。 16.(3 分)赞同或不赞同均可。 如赞同原题,理由:文章中所写事件均发生在夏天,“夏日”点名时间;“惜”字表明情感(或主旨), 表现我对奶奶以往对我的关爱的感激和对自己长大后没有多多陪伴奶奶的愧疚;引用诗句作文章题目,更 有诗意。 如赞同改题,理由:凤仙花是全文的线索;此题更富有画面感;含蓄,留有想象空间。(只表明是否 赞同不给分。理由一点 1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 (三)17.(用自己的话回答,3 分) 因为毛毛热爱爸爸,为表达自己减轻爸爸劳累辛苦程度和生活重 压的真诚愿望,他虽然知道如何正确解答却故意将题答错毛毛通过故意错答试题的方式,表达了对辛苦劳 作的父亲的同情、怜惜和希望减轻父亲劳苦的纯真想法;体现出了天真孩童的拳拳爱父之情。 18.(3 分)两则故事都涉及到热爱和孝敬亲人的内容,都体现了“感恩”这一共同的主题,因此二者之 间联系密切。 用意:丰富了文章的表达内容;更能引发读者反思自己的行为,激发自己的爱与感恩之 心;通过故事中两位老师截然不同的做法比较,启发教育者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会捕捉和感 受儿童细腻的情感,珍惜儿童所保有的“真、善、美”。 19.(3 分)纯真、善良、孝顺,懂得感恩,富有爱心。 20.(3 分)含义:错误是真实的,做法是朴素而美好的,通过这个“错误”所折射出的孩童毛毛内心的 真纯与爱心是美好的。 作用:体现反常思维,使文章题目显得新颖独特,更能引起读者阅读与探究的 兴趣;行文线索。 21.(3 分)(视点评见解的独到、深刻与表达的通顺程度酌情给分。)假如我是第二个学生的同学,我会 轻轻地在他的身边对他说:你的妈妈如果知道你对她所做的一定十分感动,她会感受到,她的儿子长大了, 能在妈妈身边保护妈妈.但是,你知道老师为什么给你打个大叉吗?因为老师觉得,即使不做狗,你也能克服 你胆小,怕鬼的事实,老师是为了告诉你,要勇于面对困难,并用自己能力去。我觉得,这个老师在对学生作 文内容表示不满时,应该等一等,再细细品味一下学生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象文中的这个老师,在学生作 文上表示不赞同当然可以,但是应该感受到学生内心火热热的对母亲的爱,所以,老师应该事后找学生谈谈
肯定学生的孝心,同样可以向学生说明,在正式作业中不能这样表达,可以在空余时间写下一些给老师看看 给你单独批阅 22.(3分)(视叙述的通顺程度和情感表现力酌情给分,思想不健康不得分。)在近期,我要为妈妈梳 次头.因为从小都是妈妈给我梳的,随着我要步入大学的殿堂,我给妈妈梳头的机会会更少,妈妈年纪大了, 根根的银丝藏在妈妈乌黑的秀发中,我想亲手为妈妈梳理一下头发,慢慢抚摩,感受头发上历史的痕迹. 、作文评分标准 类〔46~50分)中心突出,材料充实,感情真切,有较强的说服力或感染力,语言流畅,结构严 谨,600字以上。 二类(40~45分)中心明确,材料具体,语言流畅,层次分明。 三类(34~39分)文章有中心,材料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条理较清楚。 四类(26~33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语句不通,明显病句在8处以上:2.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 3.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 4.不足300字。 五类(16分以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生搬硬套,文不对题;2.有明显观点错误;3.文理严重不通:4.结构非常杂乱 说明:1.本评分标准所列各项要求,兼顾除诗歌以外的各种文体。2.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的 不计,最多扣2分。3.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酌情加1至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50分);字迹潦 草,卷面不整洁,酌情扣1至2分。4.对不足500字,但已比较完整或大致成篇的文章,每少40字扣1 分
7 肯定学生的孝心,同样可以向学生说明,在正式作业中不能这样表达,可以在空余时间写下一些给老师看看, 给你单独批阅~ 22.(3 分)(视叙述的通顺程度和情感表现力酌情给分,思想不健康不得分。)在近期,我要为妈妈梳一 次头.因为从小都是妈妈给我梳的,随着我要步入大学的殿堂,我给妈妈梳头的机会会更少,妈妈年纪大了, 一根根的银丝藏在妈妈乌黑的秀发中,我想亲手为妈妈梳理一下头发,慢慢抚摩,感受头发上历史的痕迹. 三、作文评分标准 一 类(46~50 分)中心突出,材料充实,感情真切,有较强的说服力或感染力,语言流畅,结构严 谨,600 字以上。 二 类(40~45 分)中心明确,材料具体,语言流畅,层次分明。 三 类(34~39 分)文章有中心,材料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条理较清楚。 四 类(26~33 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语句不通,明显病句在 8 处以上; 2.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 3.层次不分明,条理不清; 4.不足 300 字。 五 类(16 分以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生搬硬套,文不对题;2.有明显观点错误;3.文理严重不通;4.结构非常杂乱。 说 明:1.本评分标准所列各项要求,兼顾除诗歌以外的各种文体。2.三个错别字扣 1 分,重现的 不计,最多扣 2 分。3.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酌情加 1 至 2 分(但总分不能超过 50 分);字迹潦 草,卷面不整洁,酌情扣 1 至 2 分。4.对不足 500 字,但已比较完整或大致成篇的文章,每少 40 字扣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