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温州市 二)(14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 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每有会意 (2)性嗜酒 (3)期在必醉 (4)既醉而退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3分) A.亦不详其姓字 B.其如土石何 C.亲旧知其如此 D.食之不能尽其材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分)
- 1 - 2011 年浙江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温州市 (二)(14 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_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 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 (1)每有会.意 (2)性嗜.酒 (3)期.在必醉 (4)既.醉而退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3 分) A.亦不详其.姓字 B.其.如土石何 C.亲旧知其.如此 D.食之不能尽其.材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4 分)
(三)(10分)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 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 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 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14分) 17.(4分)(1)体会、领会(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 18.(3分)B 19.(3分)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0.(4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 利禄而读书。 (三)(10分) 21.(4分)(1)善于、擅长(2)停止(3)完成、结束(4)曾经 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 2 - (三)(10 分)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 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 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 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 分), (二)(14 分) 17.(4 分)(1)体会、领会(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 18.(3 分)B 19.(3 分)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0.(4 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 利禄而读书。 (三)(10 分) 21.(4 分)(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 22.(3 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2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 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杭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 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 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 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 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 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 击牛日:“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 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 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 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 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卖。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元怪之(责备) B.速延医治之(邀请) 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 D.引之使出(牵,拉)
- 3 - 23.(3 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 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杭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22 题。 (一)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 将欲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 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 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 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二) 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 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 击牛日:“其父堕河,何预于汝?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汝无故多事, 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 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大矣!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 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我乃非人!” 急引归。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卖。 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张元怪.之(责备) B.速延.医治之(邀请) 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 D.引.之使出(牵,拉)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今为人所弃而死不足为外人道也 B.若见而不收养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将鬻于屠肆 欲有求于我也 D.以杖击牛曰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4分) 19.A(3分) 20.BD(4分,各2分) 21.①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②(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 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 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 (4分,分析2分,结论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湖州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 4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 分) A.今为.人所弃而死 不足为.外人道也 B.若见而.不收养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将鬻于.屠肆 欲有求于.我也 D.以.杖击牛曰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22.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4 分) 19.A(3 分) 20.BD(4 分,各 2 分) 21.①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②(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 (4 分,各 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 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 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 (4 分,分析 2 分,结论 2 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湖州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19 题。(8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 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 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9.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2分) (三)阅读下面文占文,完成20~22题。(8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 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 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 ②,日:“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⑨之,是 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日:“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 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 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u)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 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査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 5 -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 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 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9.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选文作答。(2 分) (三)阅读下面文占文,完成 20~22 题。(8 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 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 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 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 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 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 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 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二)(8分 17(共3分,各1分①交错相通②通“邀”,邀请③值得 18.(共3分)(村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 两朝就更不用说了。(“乃”“无论”各1分,句意正确通顺1分) 19.(共2分)能结合文章内容1分;描述怎样的世外桃源,言之成理,1分, 示例1:作者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中往来 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语句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美好,人人安居 乐业,人们和平劳动的“世外桃源” 示例2:作者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三)(8分) 20.(共2分)B 21.(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盜,这是断绝他们悔过 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22.(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 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 6 -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 分) (二)(8 分) 17(共 3 分,各 1 分)①交错相通②通“邀”,邀请③值得 18.(共 3 分)(村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 两朝就更不用说了。(“乃”“无论”各 1 分,句意正确通顺 1 分) 19.(共 2 分)能结合文章内容 1 分;描述怎样的世外桃源,言之成理,1 分。 示例 l:作者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中往来 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语句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美好,人人安居 乐业,人们和平劳动的“世外桃源”。 示例 2;作者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三)(8 分) 20. (共 2 分)B 2l. (共 3 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 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 1 分.句意基本正确 1 分) 22.(共 3 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 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 3 点.每一点 1 分)
金华市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20-22题。(8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日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念无与为乐者(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相与步于中庭 21.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3分) 选文 时间 景 甲文 月景 闲情 乙文 更定 (2) (3)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23-25题。(6分) 纯孝之报
- 7 - 金华市 ㈡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20—22 题。(8 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 舟 子 喃 喃 曰 : “ 莫 说 相 公 痴 , 更 有 痴 似 相 公 者 ! ” (张岱《湖心亭看雪》)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⑴ 念.无与为乐者 ⑵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⑶ 相与步于.中庭 21.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2 分)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3 分) 选 文 时 间 景 情 甲 文 ⑴ 月景 闲情 乙 文 更定 ⑵ ⑶ ㈢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 23—25 题。(6 分) 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③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 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昊郡,袁府君③即日便征。遗已聚敛 得数斗焦饭,未展③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 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 cheng):平底浅锅。②贮录:储存,收存。③遗(wei) 给予。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 而死。⑤未展:来不及。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母好食铛底焦饭 (2)袁府君即日便征 24.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25.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分) (8分) 20.(1)考虑、想到(2)我(3)在 21.(1)空明清丽疏影摇曳似真似幻(2)冰花弥漫水天一色 22.夜(晚上、夜晚)雪景痴情 (6分) 23.(1)吃 (2)出征 24.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25.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 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宁波市 (三)狼(8分) 蒲松龄
- 8 -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 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聚敛 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 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 ②贮录:储存,收存。 ③遗(wèi): 给予。 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 而死。 ⑤未展:来不及。 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 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24.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25.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 分) ㈡(8 分) 20.⑴考虑、想到 ⑵我 ⑶在 21.⑴空明清丽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 ⑵冰花弥漫 水天一色 22.夜(晚上、夜晚) 雪景 痴情 ㈢(6 分) 23.⑴吃 ⑵出征 24.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25.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 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 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宁波市 (三)狼(8 分) 蒲松龄
-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 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1)顾野有麦场 (2)一狼洞其中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屠乃奔倚其下安 陵君其许寡人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8.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四)(8分) 王右军①年減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 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 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③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
- 9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 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 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 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 ⑴顾野有麦场 ⑵一狼洞其中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以刀劈狼首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 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屠乃奔倚其下 安 陵君其许寡人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8.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 分) (四)(8 分)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 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 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
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③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 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19.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1)屏人论事(▲) A.当门的小墙B.忍住 C.退避 D.除去 (2)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B.与“阴”相对C.外露的D.通“佯” 20.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C.小大之狱D.宋何罪之 有 21.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2.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三)(8分) 15.(1)回头看(2)打洞(2分,每空1分) 6.C(2分) 17.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2 分,意思符合即可) 18.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 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2分,写出一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四)(8分) 19.()C(2)D(2分,每小题1分) 20.B(2分)
- 10 - 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 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19.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 分) ⑴屏人论事 ( ▲ ) A.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 ▲ )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阴”相对 C.外露的 D.通“佯” 20.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小大之狱 D.宋何罪之 有 21.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22.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 分) (三)(8 分) 15.⑴回头看 ⑵打洞(2 分,每空 1 分) 16.C(2 分) 17.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2 分,意思符合即可) 18.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 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2 分,写出一点即可,意思符合即可) (四)(8 分) 19.⑴ C ⑵ D(2 分,每小题 1 分) 20.B(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