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温州市 (一)(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5.补充点评。(2分)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 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_▲_之情的自然流露 16.完成随感。(2分)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一)(4分) 15.(2分)依恋(不舍、挽留) 16.(2分) 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 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杭州市 春山夜月 唐·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1 - 2011 年浙江各市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温州市 (一)(4 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5.补充点评。(2 分)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 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 之情的自然流露。 16.完成随感。(2 分)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 (一)(4 分) 15.(2 分)依恋(不舍、挽留) 16.(2 分) 示例 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 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 示例 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杭州市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23.(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 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 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 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湖州市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4分)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2分) 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分) 15.(共2分,各1分)逐移 16.(共2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 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金华市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4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 2 -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23.(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 分,意思符合即 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 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 分, 三个要点各 1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湖州市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4 分)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15.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 。(2 分) 16.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2 分) 15.(共 2 分,各 1 分)逐 移 16.(共 2 分)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 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金华市 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8—19 题。(4 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注释】①澧(11)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壳花:枳 树的花。 18.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19.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4分) 18.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19.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 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衢州市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23小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 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 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2分) 16、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分 15、地白(白)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台州市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5题。 (一)(4分)
- 3 -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 树的花。 18.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分) 19.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 分) ㈠(4 分) 18.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19.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 让 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衢州市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15~23 小题。 (一)(4 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 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2 分) 16、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一)(4 分) 15、地白(白) 凄清(第二回答“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 16、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台州市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16—25 题。 (一)(4 分)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Φ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注】①落落:松高貌。②衣冠:土大夫的穿戴 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1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一)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分) 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2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 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 义乌市 (一)(4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 4 -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6.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 分) 17.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 分) (一)16.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 分),给人以阴凉之意(1 分)。 评分标准:意对即可。共 2 分。 17.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 等其中一个,得 1 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 1 分。共 2 分。 义乌市 (一)(4分) 15.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 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 的理解。(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分)15.(1)“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 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2分,意思对即给分)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2分,意思对即给分) 舟山市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24题。 (一)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S 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诗中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一)(4分) 15.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 活的喜爱之情。)
- 5 - (1)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 的理解。(2 分)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一)(4 分)15. (1)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 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2 分,意思对即给分)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2 分,意思对即给分) 舟山市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15—24 题。 (一) 书院二小松(4 分) 唐·李群玉 s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 诗中“ ▲ ”、“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 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一)(4 分) 15.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 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