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同步练习2(人教版必修2) 基础巩固 1.19世纪末,在世界上造成交通运输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车和轮船 B.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C.电动车的运行 D.发电机和电动机制造成功 解析:A项发明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C项在19世纪末未曾出现;D项与题干无 关:B项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领域的革命。 答案:B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和比较法解答。 答案:A 3.横跨万里长江的第一座大桥一一武汉长江大桥始建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 C.“文革”十年中 D.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解析:注意区分不同时期的成就,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五”期间的重要成就。 谷案 4.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起步于() A.外国在华航运业 B.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 C.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D.中国的民族工业 解析: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对江南运输业的垄断局面, 是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起步。 答案:C 综合应用 5.下列关于旧中国交通运输业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是外国人为掠夺中国的资源而修建的 B.中国人主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 C.中国第一条公路是从镇南关至南宁的公路 D.中国最早的近代水陆交通运输企业是洋务派建立的 解析:中国第一条公路是1906年修筑的自镇南关至龙州的公路。 谷案:C 6.中国第一条城市地下铁路建成通车是在() A.上海B.天津 C.广州 D.北京 解析:虽然上海、广州、天津是受西方影响较多的通商口岸,但地下铁路是在北京第 次试通车的。 答案:D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 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 产率的重要的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党
5.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同步练习 2 (人教版必修 2) 基础巩固 1.19 世纪末,在世界上造成交通运输领域里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 A.蒸汽机车和轮船 B.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C.电动车的运行 D.发电机和电动机制造成功 解析:A 项发明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C 项在 19 世纪末未曾出现;D 项与题干无 关;B 项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领域的革命。 答案:B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和比较法解答。 答案:A 3.横跨万里长江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始建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 C.“文革”十年中 D.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解析:注意区分不同时期的成就,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五”期间的重要成就。 答案:A 4.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起步于( ) A.外国在华航运业 B.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 C.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D.中国的民族工业 解析: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对江南运输业的垄断局面, 是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起步。 答案:C 综合应用 5.下列关于旧中国交通运输业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是外国人为掠夺中国的资源而修建的 B.中国人主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 C.中国第一条公路是从镇南关至南宁的公路 D.中国最早的近代水陆交通运输企业是洋务派建立的 解析:中国第一条公路是 1906 年修筑的自镇南关至龙州的公路。 答案:C 6.中国第一条城市地下铁路建成通车是在( ) A.上海 B.天津 C.广州 D.北京 解析:虽然上海、广州、天津是受西方影响较多的通商口岸,但地下铁路是在北京第一 次试通车的。 答案:D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 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 产率的重要的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党
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 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为20世纪90年代乃至下世纪中叶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 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请完成: (1)科学技术从本质上说( A.是第一生产力 B.等于生产力 C.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D.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 (2)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界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 B.发展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D.发展高新科学技术 (3)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措施及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先进的科学掌握在先进的知识分子手中。所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答案 (2)C (3)主要措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人才培养。 原因: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 的进步带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8.阅读下列材料: 清政府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侍郎沈云沛、汪大燮对京张铁路所作的验收报告 伏唯京张一线为我国铁路北方干之起点,其居庸关、岔道城二处,汉唐以来,历经百战, 夙称天险,鸠庀之初,外人每疑华员勿克胜任。迩来欧美人士远不看视,啧啧称道,佥谓青 龙桥、鹞儿梁、九里寨三处省去洞工,实为绝技。……该路总办道员詹天佑总工程师,学优 识定,经营缔造,沐雨栉风。会办道关员关冕钧以及各段工程师暨执事各员,亦皆知此路为 国家完全自筑之路,又为我国工程师名誉所关,咸能奋勉图终,创成巨业。 徐世昌《验收京张铁路工程析》 请完成 (1)居庸关、岔道城二处出于什么位置?“汉唐以来,历经百战,夙称天险”所指的是 什么事? (2)京张铁路的起始点各是哪里?修建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3)材料是怎样评价詹天佑的?你从詹天佑身上学到了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提供的新材料的解读能力,要求有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答案:
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 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为 20 世纪 90 年代乃至下世纪中叶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 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请完成: (1)科学技术从本质上说( ) A.是第一生产力 B.等于生产力 C.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D.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 (2)目前我国科学技术界的主要任务是( ) A.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 B.发展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D.发展高新科学技术 (3)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措施及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先进的科学掌握在先进的知识分子手中。所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参考答案: (1)A (2)C (3)主要措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人才培养。 原因: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 的进步带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8.阅读下列材料: 清政府邮传部尚书徐世昌、侍郎沈云沛、汪大燮对京张铁路所作的验收报告 伏唯京张一线为我国铁路北方干之起点,其居庸关、岔道城二处,汉唐以来,历经百战, 夙称天险,鸠庀之初,外人每疑华员勿克胜任。迩来欧美人士远不看视,啧啧称道,佥谓青 龙桥、鹞儿梁、九里寨三处省去洞工,实为绝技。……该路总办道员詹天佑总工程师,学优 识定,经营缔造,沐雨栉风。会办道关员关冕钧以及各段工程师暨执事各员,亦皆知此路为 国家完全自筑之路,又为我国工程师名誉所关,咸能奋勉图终,创成巨业。 ——徐世昌《验收京张铁路工程析》 请完成: (1)居庸关、岔道城二处出于什么位置?“汉唐以来,历经百战,夙称天险”所指的是 什么事? (2)京张铁路的起始点各是哪里?修建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3)材料是怎样评价詹天佑的?你从詹天佑身上学到了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提供的新材料的解读能力,要求有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答案:
(1)长城中段。发生了多次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 (2)北京到张家口。坡度大,地形复杂,资金缺乏,时间紧 (3)“詹天佑总工程师,学优识定,经营缔造,沐雨栉风。……奋勉图终,创成巨业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深入实践、 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 夯基达标 1.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B.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株洲的铁路 C.京汉铁路 D.京绥铁路 解析:考查对标志性事件的记忆 谷案:A 2.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A.轮船招商局的创办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局面 B.“八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 C.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D.交通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解析:对于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变迁,重点掌握其表现和对人们生活 产生的影响。同时知识掌握要准确到位。B项应为“九五”期末。 答案:B 3.1903年,一军人从满洲里至哈尔滨探亲,他可能() A.没有直达的火车 B.先坐沪宁铁路一线的火车到南京旅行再转至哈尔滨 C.乘坐东省航线飞机 D.乘坐东省铁路一线的火车 解析:沪宁铁路1908年才开通,故B项错:1909年中国方有第一架飞机,故C项错。 谷案:D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清政府至19世纪末才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B.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C.200年末,中国固定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D.20世纪80年代起,机关开始使用传真机 解析:A项应为“20世纪初”;C项应为“第二位”;D项应为“上世纪90年代起”。 谷案:B 5.下列关于近代以来通讯工具变迁的表述,错误的是() A.甲午战争前夕,中国己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B.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C.2000年末,中国固定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D.电讯事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2000年末,中国固定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谷案:C 6.(1)阐述交通、通讯工具的更迭过程,并分析它们对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2)想一想,今天你与朋友联系时使用的邮电通讯的方式都有哪些?
(1)长城中段。发生了多次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 (2)北京到张家口。坡度大,地形复杂,资金缺乏,时间紧。 (3)“詹天佑总工程师,学优识定,经营缔造,沐雨栉风。……奋勉图终,创成巨业。”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深入实践、 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 夯基达标 1.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 A.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B.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株洲的铁路 C.京汉铁路 D.京绥铁路 解析:考查对标志性事件的记忆。 答案:A 2.下列关于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轮船招商局的创办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局面 B.“八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 C.1909 年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D.交通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解析:对于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变迁,重点掌握其表现和对人们生活 产生的影响。同时知识掌握要准确到位。B 项应为“九五”期末。 答案:B 3.1903 年,一军人从满洲里至哈尔滨探亲,他可能( ) A.没有直达的火车 B.先坐沪宁铁路一线的火车到南京旅行再转至哈尔滨 C.乘坐东省航线飞机 D.乘坐东省铁路一线的火车 解析:沪宁铁路 1908 年才开通,故 B 项错;1909 年中国方有第一架飞机,故 C 项错。 答案:D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清政府至 19 世纪末才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B.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C.2000 年末,中国固定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D.20 世纪 80 年代起,机关开始使用传真机 解析:A 项应为“20 世纪初”;C 项应为“第二位”;D 项应为“上世纪 90 年代起”。 答案:B 5.下列关于近代以来通讯工具变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甲午战争前夕,中国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B.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C.2000 年末,中国固定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D.电讯事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2000 年末,中国固定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答案:C 6.(1)阐述交通、通讯工具的更迭过程,并分析它们对于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2)想一想,今天你与朋友联系时使用的邮电通讯的方式都有哪些?
解析:本题考查对交通通讯工具变化的认识及理解,并密切联系当今生活实际 参考答案 (1)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的发展过程,通信工具经历了有 线方式到无线方式的发展过程。通过不断的更迭发展,人与人之间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断 拉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推动着社会的向前发展 (2)包括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通信件、电子信件 7.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磁悬浮列车 图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广告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2)图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片反映内容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通过两幅反映时代气息图片的展示,考查对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变迁表 现和影响的掌握情况,既体现了新课标注重人文精神的主旨,又培养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1)反映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说明我国的交通工具变化巨大。(2)反映了电讯产 业的快速发展。说明我国通讯工具变化巨大。(3)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 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效率 8.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发展十分迅速。 请回答:(1)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 (2)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1)问注意关键词“近代以来”;(2)问注意条理清楚,分条论述 参考答案: (1)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有:①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并获较快发展 中,90年代以后呈现萎缩状态。②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铁路诞生,新中国成立以后,相继 修建多条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③在机车的制造方面屡有新突破。④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并随后在各大 城市出现。⑤清末民初,公路修筑技术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 和石油工业,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⑥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 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民航线开通,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其发展不仅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对交通通讯工具变化的认识及理解,并密切联系当今生活实际。 参考答案: (1)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的发展过程,通信工具经历了有 线方式到无线方式的发展过程。通过不断的更迭发展,人与人之间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断 拉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推动着社会的向前发展。 (2)包括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通信件、电子信件 7.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磁悬浮列车 图二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广告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2)图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片反映内容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通过两幅反映时代气息图片的展示,考查对交通工具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变迁表 现和影响的掌握情况,既体现了新课标注重人文精神的主旨,又培养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1)反映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说明我国的交通工具变化巨大。(2)反映了电讯产 业的快速发展。说明我国通讯工具变化巨大。(3)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 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效率。 8.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发展十分迅速。 请回答:(1)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 (2)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1)问注意关键词“近代以来”;(2)问注意条理清楚,分条论述。 参考答案: (1)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有:①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并获较快发展 中,90 年代以后呈现萎缩状态。②19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铁路诞生,新中国成立以后,相继 修建多条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③在机车 的制造方面屡有新突破。④20 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并随后在各大 城市出现。⑤清末民初,公路修筑技术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 和石油工业,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 ⑥1909 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 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 年,中国首条民航线开通,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其发展不仅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而且也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加快了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 了深刻影响 走近高考 9.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铁路在中国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49年以前,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1949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 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 图71937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 (1)根据上述材料及图7,概括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伺。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 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家为人 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 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 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摘自《孙中山全集》第 二、六卷) (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 (3)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中“其余为……列强资本所控制”这一信息,结合图7所体 现的铁路分布区域特点不难作答。第(2)问也是一个典型的材料解析题,根据材料中“铁 道为人所夺,国家为人瓜分”“此区域农产最富……矿产丰富”等信息可判断出孙中山在政 治、经济两方面的战略意图。第(3)问是一个简单的识记再现题目,直接依据教材知识作 答即可。 参考答案: (1)区域分布不平衡(或铁路集中于东部和东北地区);铁路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2)维护国家主权(或抵御列强侵略):开发利用西部资源 (3)康藏、青藏、新臧公路
而且也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加快了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 了深刻影响。 走近高考 9.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49 年以前,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1949 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1937 年,中国铁路总长 21 761 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 52.5%,其余为日、 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 图 7 1937 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 (1)根据上述材料及图 7,概括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伺。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 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家为人 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 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 16 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 美、矿产丰富,于此兴筑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摘自《孙中山全集》第 二、六卷) (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 (3)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中“其余为……列强资本所控制”这一信息,结合图 7 所体 现的铁路分布区域特点不难作答。第(2)问也是一个典型的材料解析题,根据材料中“铁 道为人所夺,国家为人瓜分”“此区域农产最富……矿产丰富”等信息可判断出孙中山在政 治、经济两方面的战略意图。第(3)问是一个简单的识记再现题目,直接依据教材知识作 答即可。 参考答案: (1)区域分布不平衡(或铁路集中于东部和东北地区);铁路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2)维护国家主权(或抵御列强侵略);开发利用西部资源。 (3)康藏、青藏、新藏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