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参考教案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铁路和公路、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 过程和突出表现。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识记唐胥铁路、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架飞机、中国第一条有 线电报,理解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的发展,理解通讯工具发展的原因,探讨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由于岭南离当时唐都长安路途遥 远,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走数千里 马死无数而荔枝原味不变。这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实在太难了,不 过,这类事情放到现在就不难了。现在,岭南的荔枝从树上摘下来用不了6个小 时就可以摆上西安超市的货架了。古今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讲授新课】 交通工具 1.铁路交通和机车制造 (1)晚清的铁路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 汽笛声。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一胥各庄铁路一一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3)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参考教案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铁路和公路、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 过程和突出表现。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识记唐胥铁路、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架飞机、中国第一条有 线电报,理解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的发展,理解通讯工具发展的原因,探讨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由于岭南离当时唐都长安路途遥 远,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走数千里, 马死无数而荔枝原味不变。这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实在太难了,不 过,这类事情放到现在就不难了。现在,岭南的荔枝从树上摘下来用不了 6 个小 时就可以摆上西安超市的货架了。古今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讲授新课】 一、交通工具 1.铁路交通和机车制造 (1)晚清的铁路 1)19 世纪 70 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 汽笛声。 2)19 世纪 80 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3)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3)新中国建立后 1)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二五”期间又建成 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 2)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 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4)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 行速度。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 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 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 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一一内燃机车一一电力机车一一高速列车一一磁悬浮列车 2.公路和汽车制造 1)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上海,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 提问: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的汽车成为权贵、富商的代步工具,但是公路 交通发展较为缓馒,原因为何? 原因有三:一是政治腐败,二是民生凋敝,三是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 2)清末民初:由于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修了一些公路,但因政治腐败经 济落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新中国:建起汽车制造厂,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 合作探究】1:阅读P69“学之節”,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 国民经挤发展、百姓生括带来怎样的影响? 1)运输量大,有利于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发展; 2)交通便利快捷 3)机车内部环境舒适,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 合作探究2,为了解决交通运物堵塞,你有哪些办法?
(3)新中国建立后 1)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二五”期间又建成 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 了。 2)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 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3)2006 年 7 月 1 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4)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 行速度。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 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 年 4 月 18 日,中国 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 200 公里”的高 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2.公路和汽车制造 1)在 20 世纪初出现在上海,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 提问:20 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的汽车成为权贵、富商的代步工具,但是公路 交通发展较为缓慢,原因为何? 原因有三:一是政治腐败,二是民生凋敝,三是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 口 2)清末民初:由于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修了一些公路,但因政治腐败经 济落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新中国:建起汽车制造厂,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 【合作探究】1:阅读 P69“学思之窗”,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 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1)运输量大,有利于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发展; 2)交通便利快捷; 3)机车内部环境舒适,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 【合作探究】2: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办法?
1)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 2)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 3)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3.水路交通 1)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 后于西方。 2)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最早的近代航 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3)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4)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 高档旅游服务业。 合作探究3: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正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 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条郎了身份。为了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他在上海方区与 务展开了周旋。在这过程中,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他决定转移到南 京,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说出你的依据。 人力车、汽车、有轨电车、畜力车、自行车、轮船、火车 4.航空运输: 1)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一一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 3)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合作探究】4剧考近代来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 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技术:引进-自制自研 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进程:先慢后快
1)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 2)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 3)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4)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3.水路交通: 1)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 16 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渐渐落 后于西方。 2)19 世纪 70 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最早的近代航 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3)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4)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 高档旅游服务业。 【合作探究】3:20 世纪 30 年代的上海,正处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之下,一 名中共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份。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追捕,他在上海市区与 特务展开了周旋。在这过程中,他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他决定转移到南 京,又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呢?说出你的依据。 人力车、汽车、有轨电车、畜力车、自行车、轮船、火车 4.航空运输: 1)1909 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2)1920 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 幕。 3)1949 年有 52 条民航线。 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合作探究】4:思考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特征? 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技术:引进-自制自研 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进程:先慢后快
种类:海陆空 合作探究】5:近代交适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原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 发展 ②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 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特点: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 了一定程度的发展。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③地域之间 的发展不平衡 影响: 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 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在中国 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在中国 时间 成就 1875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世纪初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电话、传真机、 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3互联网发展迅速
种类:海陆空 【合作探究】5: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原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 发展。 ②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 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特点: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 了一定程度的发展。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③地域之间 的发展不平衡。 影响: 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 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在中国 1)19 世纪 70 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3)20 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2.电话在中国 时间 成就 1875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 话。 19 世纪 80 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 世纪初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电话、传真机、 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3 互联网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传呼机、电话传真、互联网的 Email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目前 国内 Internet用户已超过6000万户,而宽带用户占到10%以上,数量十分可观, 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 合作探究6: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3)政府的大力提倡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 f合作探】7: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 样的影响? 1)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 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也有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课堂小结】归纳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之最 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是: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建立,打破列强垄断: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19世纪80年代,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筑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是:1958年的“韶山号”机车。 中国第一条高铁线路是:1998年的广州至深圳铁路。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是:2003年,在上海投入营运。而且是世界上第一条。 中国第一架飞机是: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也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开 中国第一条航线是:1920年,北京一天津航线,也是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 的事件。 中国境内第一个电报机房是:19世纪70年代,丹麦私自在上海的电报机房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的。 中国境内第一个电话公司是: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立(注意1876年, 贝尔发明电话)
与此同时传呼机、电话传真、互联网的 Email 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目前 国内 Internet 用户已超过 6000 万户,而宽带用户占到 10%以上,数量十分可观, 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 【合作探究】6: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3)政府的大力提倡;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 【合作探究】7: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 样的影响? 1)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 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也有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课堂小结】归纳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之最: 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是:1872 年,轮船招商局的建立,打破列强垄断;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19 世纪 80 年代,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筑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是:1958 年的“韶山号”机车。 中国第一条高铁线路是:1998 年的广州至深圳铁路。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是:2003 年,在上海投入营运。而且是世界上第一条。 中国第一架飞机是:1909 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也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开 始。 中国第一条航线是:1920 年,北京----天津航线,也是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 的事件。 中国境内第一个电报机房是:19 世纪 70 年代,丹麦私自在上海的电报机房。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的。 中国境内第一个电话公司是:19 世纪 80 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立(注意 1876 年, 贝尔发明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