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两则 毛泽东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二、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语 言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讨论。 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 街头巷议呢?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 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 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关于生字新词 要塞 )阻塞 )堵塞( )塞子 荻港 )获得 溃退( 歼灭( )阡陌 纤维( 锐不可当( 当真( 不含: 业己 绥靖 阌聿星宿鄂豫 古宛县潢川濂隅 、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特点: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 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 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 二}、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 结果 三}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 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 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四、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
1 1、新 闻 两 则 毛泽东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 益启示。 二、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语 言。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讨论。 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 街头巷议呢?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 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 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关于生字新词: 要塞( ) 阻塞( ) 堵塞( ) 塞子 ( ) 荻港( ) 获得( ) 溃退( ) 歼灭( ) 阡陌( ) 纤维( ) 锐不可当( ): 当真( ) 不含: 业已: 绥靖 阌 聿 星宿 鄂豫 古宛县 潢川 濂 隅 三、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特点: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 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 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 {二}、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 结果。 {三}、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 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 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四、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
五、布置课堂练习:{基训2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20日夜 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 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 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第二教时 课型:新授 方法 过程 复习导入。 1、回顾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整理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 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研读课文 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 军,再说东路军? 教师点拨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 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 高潮。 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 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 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 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 讨论: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准确。又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 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词在程度上的差别,表达才算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 确。而汤恩伯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 必须明确交代的地方,一点也不含糊。例如,“西起九江”后面还注明 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电文要求极端精练,军 事用语更要求斩截有力。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例如,“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 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又如,“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这类例子还很多
2 五、布置课堂练习:{基训2}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 20 日夜 地点( 1000 余华里的战线) 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 日可全部渡) 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第二教时 课型:新授. 方法: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整理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 年 4 月 20 日夜起至 4 月 22 日 22 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 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 日可全部渡完。 二、研读课文: 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 军,再说东路军? 教师点拨: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 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 高潮。 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 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 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 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 讨论: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准确。又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 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词在程度上的差别,表达才算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 确。而汤恩伯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 必须明确交代的地方,一点也不含糊。例如,“西起九江”后面还注明 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电文要求极端精练,军 事用语更要求斩截有力。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例如,“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 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又如,“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这类例子还很多
这篇新闻许多语句很文气。或雅或俗,各得其妙。 三、学习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整体感知 1、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84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 汉口为中心的两各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 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 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思考品味: 1、完成研讨与练习四 2、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 1)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拓展延伸 1、思考题: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 阅读全文寻找证据,证明我军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第三组,感受新闻语言的生动与形象 例:比较下面两段话: A、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共渡过了30万人 B、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分析:上面两段话主要意思一样,但第1段表达较笼统。第2段中将“越过”改为“突破”,体现了 人民解放军是经过激烈的战斗才取得胜利的。“渡至”比“到达”的意思具体确切,说明人民解放军 是从水路进军的。而第2段中的“24小时内”和“即己”则比“共”字更具体、更准确了,突出人 民解放军渡江时间短、进军神速。第2段是毛泽东的原文,和第1段作比较,充分体现了新闻语言 的准确和简明。 四、教师总结 1、《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 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 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 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 认识水平。 2、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3 这篇新闻许多语句很文气。或雅或俗,各得其妙。 三、学习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整体感知: 1、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84 年 11 月 4 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 汉口为中心的两各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 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 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思考品味: 1、完成研讨与练习四 2、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 1)导语 ,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三、拓展延伸: 1、思考题: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 阅读全文寻找证据,证明我军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第三组,感受新闻语言的生动与形象 例:比较下面两段话: A、20 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共渡过了 30 万人。 B、20 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地区,24 小时内即已渡过 30 万人。 分析:上面两段话主要意思一样,但第 1 段表达较笼统。第 2 段中将“越过”改为“突破”,体现了 人民解放军是经过激烈的战斗才取得胜利的。“渡至”比“到达”的意思具体确切,说明人民解放军 是从水路进军的。而第 2 段中的“24 小时内”和“即已”则比“共”字更具体、更准确了,突出人 民解放军渡江时间短、进军神速。第 2 段是毛泽东的原文,和第 1 段作比较,充分体现了新闻语言 的准确和简明。 四、教师总结: 1、《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 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 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 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 认识水平。 2、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 、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3、芦花荡 孙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知人物学会概括:体味函咏明确刻画方法;对照比较感受小说风格。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品读体味、对照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爱国热情 (2)不要淡忘历史,又要维护和平 、教学重点 (1)人物形象 (2)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难点 孙犁小说的风格 课时 教学流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让我们一起去感受 这位传奇人物吧,讲的就是一个老英雄智斗敌人的故事 板书:芦花荡(小说) 孙犁 (学生读课题,注意“犁”与“梨”的区别) (学生读课文提示: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芦花荡里,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岁月里。一个干瘦的老头子 整天自如地穿梭着,他让抗日将士感到快乐,让日本鬼子感到胆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 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4 3、芦花荡 孙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知人物 学会概括;体味函咏 明确刻画方法;对照比较 感受小说风格。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品读体味、对照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爱国热情 (2)不要淡忘历史,又要维护和平 二、教学重点 (1)人物形象 (2)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 孙犁小说的风格 四、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让我们一起去感受 这位传奇人物吧,讲的就是一个老英雄智斗敌人的故事。 板书:芦花荡(小说) 孙犁 (学生读课题,注意“犁”与“梨”的区别) (学生读课文提示;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芦花荡里,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岁月里。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 整天自如地穿梭着,他让抗日将士感到快乐,让日本鬼子感到胆寒。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 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二、作者介绍:孙犁,(1913-2002)河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抗日 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 《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淸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新中国成立后 他写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孙犁解放前及解放 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记纪事》,是作者最富盛名和最能够代表其风格的一部作品。 、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摆头),边读边划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标上段号。(5分 钟 四、知识回顾及迁移:小说三要素及在本文的体现 1、环境(时代背景+具体地点) 2、这篇小说写了一个 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特 点)。(独立探究) 3、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四字词语概括)(分组合作探究) (1-9);(10-19):(20-54);(55-63)分别两个小组讨论 五、本文使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 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 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品味 方面表现老人常年穿梭在芦花花荡里,辛苦劳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人为革命工作后心情愉快 精神矍铄。白描手法:写人不以外形为主,而注重神似。往往抓住事物的传神之外,突出重点,通 过简洁的、最有特征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点出人物的神韵,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了了数笔,便刻 画了一个精明强干、敏锐、机智、特别有精神的、英勇果敢的老交通员的形象。 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这是他的豪言壮语。表现了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自信。 行动描写: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 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 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品味
5 二、作者介绍:孙犁,(1913-2002)河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抗日 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 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 《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新中国成立后, 他写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孙犁解放前及解放 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记纪事》,是作者最富盛名和最能够代表其风格的一部作品。 三、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摆头),边读边划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标上段号。(5 分 钟。 四、知识回顾及迁移:小说三要素及在本文的体现 1、环境(时代背景+具体地点) 2、这篇小说写了一个——————————————————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特 点)。(独立探究) 3、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四字词语概括)(分组合作探究) (1-9);(10-19);(20-54);(55-63)分别两个小组讨论。 五、本文使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 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 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品味: 一方面表现老人常年穿梭在芦花花荡里,辛苦劳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人为革命工作后心情愉快, 精神矍铄。白描手法:写人不以外形为主,而注重神似。往往抓住事物的传神之外,突出重点,通 过简洁的、最有特征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点出人物的神韵,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了了数笔,便刻 画了一个精明强干、敏锐、机智、特别有精神的、英勇果敢的老交通员的形象。 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这是他的豪言壮语。表现了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自信。 行动描写: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 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 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品味:
老艄公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把鬼子引进芦花荡的木桩圈里。写老艄公剥莲蓬,船围着鬼子转圈, 假装溜,张皇失措,其用意都是让鬼子上钩。果然鬼子被钩子咬住了,这复仇的钩子穿透敌人的腿: 老艄公举起篙“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场不用枪的战斗,很富有传奇 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却置十几个鬼子于死地,可以说是一位智勇双全的 传奇英雄。 景物描写:(一〕夜晩,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 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品味: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 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呆望”能不能改成“远望”,为什么? 答:不可以,呆望表现了敌人拿游击队没有办法的怯懦心理。反衬了我军的神勇,同时也表达了对 敌人藐视的态度。 (2)“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作者抓住“水鸟飞动和唱歌”有什么 深沉的含义?“才”字有什么表现力? 答:这是自由的生灵,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才”字含蓄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这美好的景物只有在夜晚才有。 (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答.表现了苇子顽强冋上的生命力。烘托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 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心理描写: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 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6
6 老艄公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把鬼子引进芦花荡的木桩圈里。写老艄公剥莲蓬,船围着鬼子转圈, 假装溜,张皇失措,其用意都是让鬼子上钩。果然鬼子被钩子咬住了,这复仇的钩子穿透敌人的腿; 老艄公举起篙“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场不用枪的战斗,很富有传奇 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却置十几个鬼子于死地,可以说是一位智勇双全的 传奇英雄。 景物描写:(一)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 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品味: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 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呆望”能不能改成“远望”,为什么? 答:不可以,呆望表现了敌人拿游击队没有办法的怯懦心理。反衬了我军的神勇,同时也表达了对 敌人藐视的态度。 (2)“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作者抓住“水鸟飞动和唱歌”有什么 深沉的含义?“才”字有什么表现力? 答:这是自由的生灵,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才”字含蓄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这美好的景物只有在夜晚才有。 (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答.表现了苇子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烘托了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 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二) 心理描写: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 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细节描写:“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②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 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 把 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 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老艄公知道后“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表现了他的内疚心 情 正面描写: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 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 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品味: 写出了他熟悉地形,神出鬼没的特点 侧面描写: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 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品读: 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 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写出他的功劳 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 之奇。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文章中的那些情节表现了他这 性格特点? “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 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小女孩子洗脸,大女孩子还警惕一些,老头 子却说“不怕,洗一洗吧”,洗脸有响声。老头子以为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见他们,事实上探照 灯把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 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 六、小说是写抗日战争的,一般写法是充满硝烟弥漫、刀光剑影,例如:《地道战》、《铁道游击 队》,你请补充《》、《 本文却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用漫天
7 细节描写:“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②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 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 把。 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 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老艄公知道后“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表现了他的内疚心 情。 正面描写: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 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 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品味: 写出了他熟悉地形,神出鬼没的特点。 侧面描写: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 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品读: 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 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写出他的功劳。 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 之奇。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文章中的那些情节表现了他这 一性格特点? “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 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小女孩子洗脸,大女孩子还警惕一些,老头 子却说“不怕,洗一洗吧”,洗脸有响声。老头子以为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见他们,事实上探照 灯把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 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 六、小说是写抗日战争的,一般写法是充满硝烟弥漫、刀光剑影,例如:《地道战》、《铁道游击 队》,你请补充《 》、《 》、…… 本文却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用漫天
飘飞的芦花,洁白如云的蒲苇,清香四溢的荷花,点染白洋淀人民新生活的欢乐和昂扬乐观的战斗 精神。文笔清新自然。 这就是孙犁小说的风格。用这种“笑谈从容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中的“风云变幻” 七、抗日战争过去61年了,今天来读这篇小说,你怎样看待这场战争(从正义和非正义角度来谈)? 针对日本歪曲历史,说什么战争是中国人挑起的,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舍的事实。你想对日本的中 学生说什么? 八、作业 如果你是二菱,目睹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以二菱的身份,设身处地,把心理 活动补写出来 (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 附:说课 、说教材 本文是八年级一单元的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 说目标 根据单元提示、练习、课文体裁,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1) 感知形象、学概括;明确刻画方法、朗读体会:锻炼思维、加强练笔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 激发爱国热情、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说意图 长文短教 加强方法指导(搭台阶、摘得够) 探讨角度多样 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8 飘飞的芦花,洁白如云的蒲苇,清香四溢的荷花,点染白洋淀人民新生活的欢乐和昂扬乐观的战斗 精神。文笔清新自然。 这就是孙犁小说的风格。用这种“笑谈从容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中的“风云变幻”。 七、抗日战争过去 61 年了,今天来读这篇小说,你怎样看待这场战争(从正义和非正义角度来谈)? 针对日本歪曲历史,说什么战争是中国人挑起的,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舍的事实。你想对日本的中 学生说什么? 八、作业: 如果你是二菱,目睹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以二菱的身份,设身处地,把心理 活动补写出来。 (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 附:说课 一、说教材 本文是八年级一单元的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 二、说目标 根据单元提示、练习、课文体裁,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1) 感知形象、学概括;明确刻画方法、朗读体会;锻炼思维、加强练笔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 激发爱国热情、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三说意图 (1) 长文短教 (2) 加强方法指导(搭台阶、摘得够) (3) 探讨角度多样 (4) 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蜡烛 西蒙诺夫 、目的要求: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 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 东西—一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 垂不朽 这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 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 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 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种血肉凝结的情谊是如此深厚: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的:老妇人年 老体弱,她是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 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老妇人为悼念烈士,拿出 珍藏45年的结婚的喜烛,点在坟上 四、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课型:新授。 方法:自学指导 过程: 入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 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 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检查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瓦砾地窖 鞠躬 颤巍巍舀水腋窝揣在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 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
9 蜡 烛 西蒙诺夫 一、目的要求: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 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 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 垂不朽。” 这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 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 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 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种血肉凝结的情谊是如此深厚: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的;老妇人年 老体弱,她是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 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老妇人为悼念烈士,拿出 珍藏 45 年的结婚的喜烛,点在坟上。 四、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第 一 教 时 课型:新授。 方法:自学指导 过程: 一.导入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 45 年的 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 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舀水 腋窝 揣在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 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 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
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 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 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 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 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 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 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 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 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 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四.了解文体:战地通讯。(可与第一课比较阅读)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 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 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同:用事实说话。 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 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 3.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五.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 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 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 烈士坟头。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10 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 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 年开始写作。1938 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 《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 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 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 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 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 卷)。战后曾到 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 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 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 1949 年 10 月访问我国。1950 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 放战争。1957 年至 1971 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 1974 年列宁奖金。 四.了解文体:战地通讯。(可与第一课比较阅读)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 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 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同:用事实说话。 异: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 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 3. 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五.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 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 年 9 月 19-20 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 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 烈士坟头。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