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知识梳理与练习 21.桃花源记 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为东晋_(朝代)_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_。 2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_为线索,按照时间先后_顺序,把_发现桃花源_、 小住桃花源_、_离开桃花源_、再寻桃花源的曲折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 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己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 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通假字便要还家:“要”,读音为yo,通“邀”,邀请(解释)。 4.词语解释 词语 解释 词语 缘溪行 沿着 客英缤纷 落花 欲穷其林(走)尽,形容词作动词 甚异之 奇怪 林尽水源 尽头 仿佛若有光隐隐约,形容看 得不真切的样子。 豁然开朗 开阔明亮的样子 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黄发垂髫 老人和小孩 怡然自乐 和悦、愉快的样子 乃大惊 非常 皆叹惋 感叹、惋惜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便扶向路 沿着、顺着 寻向所志 标记 欣然规往 计划 后遂无间津者|问路,此处为访求 探求的意思。 5古今异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课文语句 鲜美 鲜艳美丽 味道新鲜 芳草鲜美 交通 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 阡陌交通 妻子 妻子儿女 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来此绝境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条件连词,不管 无论魏晋 请 延长,延伸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不足 不值得 不满足或数量不够」不足为外人道也 整齐的样子 形容很像 屋舍俨然 6语句翻译 (1)复前行,欲穷其林。 再往前划行,(渔人)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刚进时,(洞口)很狭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行。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显得心满意足。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知识梳理与练习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知识梳理与练习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知识梳理与练习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知识梳理与练习 21.桃花源记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为 东晋 (朝代) 陶渊明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田园诗人 。 2.本文以 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为线索,按照 时间先后 顺序,把 发现桃花源 、 小住桃花源 、 离开桃花源 、 再寻桃花源 的曲折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 没 有 剥 削 , 自 食 其 力 , 自 己 自 足 , 和 平 恬 静 , 人 人 自 得 其 乐 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 ”,读音为 yāo ,通“ 邀 ”, 邀请 (解释)。 4.词语解释 词语 解释 词语 解释 缘. 溪行 沿着 落英. . 缤纷 落花 欲穷. 其林 (走)尽,形容词作动词 甚异. 之 奇怪 林尽. 水源 尽头 仿佛. . 若有光 隐隐约约,形容看 得不真切的样子。 豁然. . 开朗 开阔明亮的样子 屋舍俨然. . 整齐的样子 阡陌交通. . 交错相通 黄发垂髫 . . . . 老人和小孩 怡然. . 自乐 和悦、愉快的样子 乃大. 惊 非常 皆叹惋. . 感叹、惋惜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邀请 便扶. 向路 沿着、顺着 寻向所志. 标记 欣然规. 往 计划 后遂无问津. . 者 问路,此处为访求、 探求的意思。 5.古今异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课文语句 鲜美 鲜艳美丽 味道新鲜 芳草鲜美 交通 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 阡陌交通 妻子 妻子儿女 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来此绝境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条件连词,不管 无论魏晋 延 请 延长,延伸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不足 不值得 不满足或数量不够 不足为外人道也 俨然 整齐的样子 形容很像 屋舍俨然 6.语句翻译 (1)复前行,欲穷其林。 再往前划行,(渔人)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刚进时,(洞口)很狭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行。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显得心满意足。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也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处处做了记号。 二、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 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 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也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处处做了记号。 二、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 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 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 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练习巩 、积累与运用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1)豁然()(2)俨然()(3)阡陌()(4)发髻() (5)邑人()(6)诣太守()(7)垂髫() 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A.xian()来问讯B.便yao()还家C.yuan()溪行 D.xn()病终E欣然gui()往F.后sui()无问津者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A.舍 C.间 B. 4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横线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 A.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B.率妻子邑人古义: 今义: C.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D.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 E.无论魏晋 古义: 5.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名 字,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朝。文章 虚构了一个 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 反映了广大人民 的愿望 (2)《桃花源记》以 为线索,按照桃源,桃源,桃源,桃 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 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6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所从来 B.后遂无问津者C.此人 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 7.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 (1)复前行,欲穷其林。()A.穷苦,贫困B.极端C.穷尽,走到头 (2)得其船,便扶向路。()A.扶助、帮助B.用手支持C.沿着,顺着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 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练习巩固 一、积累与运用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1)豁. 然( ) (2)俨. 然( ) (3)阡. 陌( )(4)发髻. ( ) (5)邑. 人( ) (6)诣. 太守( )(7)垂髫. ( ) 2.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A.xián( )来问讯 B.便yāo( )还家 C.yuán( )溪行 D.xún( )病终 E.欣然ɡuī( )往 F.后suì( )无问津者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A.舍: ( ) ( ) B.着: ( ) ( ) C.间: ( ) ( ) D.率: ( ) ( ) 4.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横线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 A.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B.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C.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D. 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E.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5.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名 ,字 ,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朝。文章 虚构了一个 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 反映了广大人民 的愿望。 (2)《桃花源记》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 源的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 ; 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 ;文中突出“桃源” 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 6.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 所 从 来 B.后 遂 无 问 津 者 C.此 人 一 一 为 具 言 所 闻,皆 叹 惋。 7.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 (1)复前行,欲穷其林。( ) A.穷苦,贫困 B.极端 C.穷尽,走到头 (2)得其船,便扶向路。( )A.扶助、帮助 B.用手支持 C.沿着,顺着
(3)此中人语云() A.语言 B.告诉 C.说 (4)处处志之() A.作标记 B标记 C.意志 (5)屋舍俨然() A.好像B.整齐的样子C.,严肃的样子D.严厉 的样子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A.延长B.推迟C.聘请、请D.伸展 、阅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词语。 俨然: 阡陌 垂髫: 要: 绝境 2.将"渔人〃、"村人〃两词语准确填入文中括号内 3.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灬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4)"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4.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 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6.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22陋室铭 、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为唐朝(朝代)著名诗人,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进步思想家刘禹锡。 2作者以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为了 表达作者保持高洁傲崖的节操和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3.词语解释 解释 词语 解释 有仙则名 著名、闻名。 惟吾德馨 香气,这里指品德 高尚。 无丝竹之乱耳「使灬侵扰。无案牍之劳形使身体劳累 4.语句翻译
(3)此中人语云( ) A.语言 B.告诉 C.说 (4)处处志之( ) A.作标记 B.标记 C.意志 (5)屋舍俨然( ) A.好像 B.整齐的样子 C.严肃的样子 D.严厉 的样子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A.延长 B.推迟 C.聘请、请 D.伸展 二、阅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词语。 俨然: 属: 阡陌: 垂髫: 要: 绝境: 遂: 惋: 2.将“渔人”、“村人”两词语准确填入文中括号内。 3..用语段中的原句回答。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 (2)村人见渔人后,“大惊”“问所从来”是因为他们 。 (3)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 (4)“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 (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 4.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 . 5.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 ) A.为渔人费了这么多的周折才找到自己而叹惋。 B.为自己住在这里消息闭塞,竟不知道外界有这么大的变化而叹惋。 C.为外界社会的动乱、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D.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都已经是晋朝了。 6.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22.陋室铭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为唐朝(朝代)著名诗人,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进步思想家刘禹锡。 2.作者以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为了 表达作者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和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3.词语解释 词语 解释 词语 解释 有仙则名. 著名、闻名。 惟吾德馨. 香气,这里指品德 高尚。 无丝竹之乱. 耳 使……侵扰。 无案牍之劳形. . 使身体劳累。 4.语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长上了台阶,芳草青葱映入帘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 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 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 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 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 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 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 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长上了台阶,芳草青葱映入帘里。 (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 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 是:恬静雅致。 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 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 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 俗羁绊之情。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 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 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 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 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13.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 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 陋 14.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 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15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 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 有自己的看法) 6.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略 爱莲说 、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为宋朝(朝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周敦颐。 2作者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婉转地 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地恶浊世风。 3.词语解释 词语 解释 词语 解释 可爱者甚蕃 多 濯清涟而不妖美丽而不端庄。 亭亭净直 耸立的样子 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4.语句翻译 (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却不受到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就很多了。 、.阅读探究 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
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 14.本文写陋室,却没有一个表现“陋”字,请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意思:陋室不陋。 13.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 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 陋。 14.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 实是怎样的吗? 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15.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 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 有自己的看法) 16.人人都有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略) 爱莲说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作者为宋朝(朝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周敦颐。 2.作者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婉转地 批判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地恶浊世风。 3.词语解释 词语 解释 词语 解释 可爱者甚蕃. 多 濯清涟而不妖. 美丽而不端庄。 亭亭. . 净直 耸立的样子 不可亵. 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 4.语句翻译 (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却不受到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就很多了。 二、.阅读探究 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
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的情操。 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 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 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 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用原文语句回答。 1)莲象征什么? 君子的美好品德。 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 (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 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 衬 三、迁移拓展
怎样的情操? 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的情操。 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指陶渊明。文中与“鲜”构成反义词的是:众(蕃)。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6.“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庄重、高雅(清高)。 8.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 风。 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 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 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 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 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 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5.用原文语句回答。 1)莲象征什么? 君子的美好品德。 2)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 (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 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16.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7.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 衬。 三、迁移拓展
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 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 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 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 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 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 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 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练习巩固 、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的字注音。 铭()馨 )牍( 儒( 涟()蔓() 蕃()逸()噫 2.下列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 (5)可以调素琴()(6)出淤泥而不染()(7)香远益清() 3.选择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1)A.无/案牍之劳形B.无案牍/之劳形C.无案牍之/劳形D.无案牍/之/劳形 (2)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A.应当B.适宜C.当然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A.新鲜B.少 C.鲜艳
1.细细考虑,“菊之爱”可以有两重含义:①做一个避世的隐士;②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 人格。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谈谈看法。(自圆其说既可。) 如:赞成两重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世尘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 不染”境界更高。 2.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 ” 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 莲花。 3.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 面,孑身盛开也吐香。) 4.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 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 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练习巩固 一、积累与运用 1. 给下面的字注音。 铭.( ) 馨.( ) 牍.( ) 儒.( ) 淤.( ) 涟.( ) 蔓.( ) 蕃. ( ) 逸. ( ) 噫. ( ) 2.下列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 (1)有仙则名. ( ) (2)有龙则灵. ( )(3)惟吾德馨. ( ) (4)苔痕上阶. 绿( ) (5)可以调. 素琴( ) (6)出淤泥而不染. ( )(7)香远益. 清( ) 3.选择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1)A.无/案牍之劳形 B.无案牍/之劳形 C.无案牍之/劳形 D.无案牍/之/劳形 (2)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1)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 ) A.应当 B.适宜 C.当然 (2)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 ) A.新鲜 B.少 C.鲜艳
(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A.否则B.却 C.那么,就 (4)无丝竹之乱耳()A.助词、的B.代词,它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5)可以调素琴()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B.可以用来C.能凭借 (6)濯清涟而不妖()A.美丽而不端庄B妖气C.装束奇异 (7)同予者何人()A.赞成B同意C和一样 (8)亭亭净植() A.植物B.栽种C.立 5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案牍之劳形( (5)不蔓不枝( )(6)香远益清 6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 今义: (2)惟吾德馨古义: 今义 (3)谈笑有鸿儒古义: 今义 (4)无丝竹之乱耳古义: 7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填空。 (1) 本来是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 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我们学过唐代 (人名)的 (书名), 这篇文章押韵的韵脚有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 ,也可以 我们 学的《爱莲说》就属于这类文体,其作者是 (时代)的 (人名),选自 (3)《陋室铭》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一种的节操和的情趣。《爱 莲说》用莲”自况,婉曲批判了当时」 的世风。 9.把握两篇短文的文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各题, (1)《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文大意? (2)《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3)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 ) A.否则 B.却 C.那么,就 (4)无丝竹之. 乱耳( ) A.助词、的 B.代词,它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5)可以. . 调素琴( ) 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 B.可以用来 C.能凭借 (6)濯清涟而不妖. ( ) A.美丽而不端庄 B.妖气 C.装束奇异 (7)同. 予者何人( ) A.赞成 B.同意 C.和……一样 (8)亭亭净植. ( ) A.植物 B.栽种 C.立 5.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 (3)无丝竹之乱. 耳( ) (4)无案牍之劳. 形( ) (5)不蔓. 不枝. ( ) (6)香远. 益清. ( ) 6.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 今义: (2)惟吾德馨. 古义: 今义: (3)谈笑有鸿. 儒 古义: 今义: (4)无丝竹. 之乱耳 古义: 今义: 7.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填空。 (1) 本来是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 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我们学过唐代 (人名)的 (书名), 这篇文章押韵的韵脚有 、 、 、 、 、 、 、 。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 ,也可以 ,我们 学的《爱莲说》就属于这类文体,其作者是 (时代)的 (人名),选自 《 》。 (3)《陋室铭》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一种 的节操和 的情趣。《爱 莲说》用“莲”自况,婉曲批判了当时 、 的世风。 9.把握两篇短文的文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各题。 (1)《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文大意? (2)《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3)《爱莲说》中ˇ出淤泥而不染,濯淸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淸,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 (4)《爱莲说》以菊、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二、阅读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在选文中用”‖“将以上文段划分为三个层次。 2解释下列词语 (2)馨 (3)案 (4)劳形 13.下面所列各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全文的点睛之笔 是 5.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 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给下列字注音 蕃()濯()亵()鲜()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晋陶渊明独爱菊(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句式是( A.省略句B判断句C.被动句 4.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可爱者甚蕃〔多)②濯清涟而不妖(洗涤)③亭亭净植(种植) ④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⑤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 5.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6.《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 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牡丹“比喻 莲花“比喻 看法
(3)《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 (4)《爱莲说》以菊、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二、阅读 (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在选文中用“‖”将以上文段划分为三个层次。 2.解释下列词语 (1)斯: (2)馨: (3)案牍: (4)劳形: 13.下面所列各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全文的点睛之笔 是: 。 5.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 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给下列字注音: 蕃( ) 濯( ) 亵( ) 鲜( )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晋 陶 渊 明 独 爱 菊 (2)可 远 观 而 不 可 亵 玩 焉 3.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句式是( ) A.省略句 B.判断句 C.被动句 4.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可爱者甚蕃(多) ②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③亭亭净植(种植) ④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⑤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5.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6.《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 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牡丹”比喻 “莲花”比喻 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