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适应性练习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09年5月27日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每句填写正确得一分,如果出现错别字,该句不得分,选择三题完成,共6分,) 1、(1)酾酒临江固一世之雄也 (2)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周身之帛缕 (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渐车帏裳士也罔极 (5)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偭规矩而改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2、B餍:吃饱(3分) 3、D本文的语言特点是朴实简洁(3分) 4、(1)古代士大夫在外做官,大都能够寻求山水之景来愉悦自己。(3分) (2)我怜叹它的破败,那里的百姓也习惯于我的政务宽简,一起休息,相安无扰。(3分) (3)我私下里想这样做,没有实现,姑且和宾客好友饮酒作诗,欣然而醉。(3分) 文言文《就亭记》译文: 有适宜于游览观赏的地方,没有动用人力修整的烦难之事,二者常常很难兼备:在官舍中找到,离住 处很近,就特别难。临江土地本来不肥沃出产少,官署破败简陋,没有优美的山坡亭台楼阁。我到了临江 就建了几间屋舍作为阁山草堂,意思是与阁皂山靠近。然而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登高远望,心里常常闷闷不 乐。一天,下了很久的雪,天刚放晴,发现草堂旁有一处高地,我翘首向南远望,山色青翠积雪洁白,色 彩鲜明,我非常髙兴。于是整理那些荒芜的杂草,在它的上面建了一个竹亭,有序地种植了一些花草树木」 又看到那遮挡我视野的屋角就除去它,我为它取名叫做就亭,就是说顺着地势而不必劳累 古代士大夫在外做官,大都能够寻求山水之景来愉悦自己。但是有时临近都会,诉讼案件繁多喧闹, 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里里外外应酬不过来。虽然在山坡亭台楼阁之间往来,每天酒足饭饱,听音乐演奏 但是胸中欣赏山水的兴致大概己经很少了。为什么呢?身体倦怠,心情烦闷,而精神因为这些受到妨害。 临江作为郡府,远在赣江的偏僻处,寂静得像是穷山荒野。我怜叹它的破败,那里的百姓也习惯于我 的政务宽简,一起休养,相安无扰。这里民俗俭朴打官司的少,宾客很少到这里,属员散去(公务完毕) 就关门,于是脱下官服伸腿坐地一段时间,欣赏山水的念头,在我的心中显现出来。近年打仗,征求军用 财物接连不断,距离阁皂山四十里,我没能丢下公务前往一游。姑且试着登上就亭,就亭幽静,靠近城墙, 它的位置在官舍的东南,那里,太阳和月亮首先出现。碧绿的山,清净的水,江上的白帆,沙洲上的水鸟, 烟雨或隐或现,橘柚鲜绿夺目,无不变幻形态、极为美好,触击内心掠过眼帘(赏心悦目),这众多美景 都聚集在就亭内,大概像是江山风景来取悦我亲近我一样 君子居家就有安息的地方,出游一定要有好的佐游的工具。用它们来发泄心中的郁积,调节自己的情 绪,达到开朗舒畅的境地,不只是游览观赏而已。我私下里想这样做,没有实现,姑且和宾朋饮酒作诗, 欣然而醉
1 泉州实验中学 2009 届高三适应性练习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09 年 5 月 27 日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每句填写正确得一分,如果出现错别字,该句不得分,选择三题完成,共 6 分,) 1、(1)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 (2)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 (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渐车帏裳 士也罔极 (5)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偭规矩而改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4 题。 2、B 餍:吃饱(3 分) 3、D 本文的语言特点是朴实简洁(3 分) 4、(1)古代士大夫在外做官,大都能够寻求山水之景来愉悦自己。(3 分) (2)我怜叹它的破败,那里的百姓也习惯于我的政务宽简,一起休息,相安无扰。(3 分) (3)我私下里想这样做,没有实现,姑且和宾客好友饮酒作诗,欣然而醉。(3 分) 文言文《就亭记》译文: 有适宜于游览观赏的地方,没有动用人力修整的烦难之事,二者常常很难兼备;在官舍中找到,离住 处很近,就特别难。临江土地本来不肥沃出产少,官署破败简陋,没有优美的山坡亭台楼阁。我到了临江 就建了几间屋舍作为阁山草堂,意思是与阁皂山靠近。然而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登高远望,心里常常闷闷不 乐。一天,下了很久的雪,天刚放晴,发现草堂旁有一处高地,我翘首向南远望,山色青翠积雪洁白,色 彩鲜明,我非常高兴。于是整理那些荒芜的杂草,在它的上面建了一个竹亭,有序地种植了一些花草树木, 又看到那遮挡我视野的屋角就除去它,我为它取名叫做就亭,就是说顺着地势而不必劳累。 古代士大夫在外做官,大都能够寻求山水之景来愉悦自己。但是有时临近都会,诉讼案件繁多喧闹, 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里里外外应酬不过来。虽然在山坡亭台楼阁之间往来,每天酒足饭饱,听音乐演奏, 但是胸中欣赏山水的兴致大概已经很少了。为什么呢?身体倦怠,心情烦闷,而精神因为这些受到妨害。 临江作为郡府,远在赣江的偏僻处,寂静得像是穷山荒野。我怜叹它的破败,那里的百姓也习惯于我 的政务宽简,一起休养,相安无扰。这里民俗俭朴打官司的少,宾客很少到这里,属员散去(公务完毕) 就关门,于是脱下官服伸腿坐地一段时间,欣赏山水的念头,在我的心中显现出来。近年打仗,征求军用 财物接连不断,距离阁皂山四十里,我没能丢下公务前往一游。姑且试着登上就亭,就亭幽静,靠近城墙, 它的位置在官舍的东南,那里,太阳和月亮首先出现。碧绿的山,清净的水,江上的白帆,沙洲上的水鸟, 烟雨或隐或现,橘柚鲜绿夺目,无不变幻形态、极为美好,触击内心掠过眼帘(赏心悦目),这众多美景 都聚集在就亭内,大概像是江山风景来取悦我亲近我一样。 君子居家就有安息的地方,出游一定要有好的佐游的工具。用它们来发泄心中的郁积,调节自己的情 绪,达到开朗舒畅的境地,不只是游览观赏而已。我私下里想这样做,没有实现,姑且和宾朋饮酒作诗, 欣然而醉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6分) 5、(1)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 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接着五句是回忆镜头,作者联想到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 词人把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以虚衬实,用实写虚,表现出快哉亭上所览之景的高远空濛的意境。(2 分) 或答: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1分)作者由眼前快哉亭之景忆起自己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风 江南烟雨、杳杳孤鸿,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作者借此来比拟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突出二者相 同的意境。这种忆景写景的笔法,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2分) (2)答:①这首词写景意境开阔高远,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 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1分)②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格调豪迈雄健。尤其是结 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蕴含深刻的人生晢理,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 风貌和豁达豪迈的情怀,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2分)③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纵横捭阖的特点。(以①②两点为主要得分点,3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四)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5分,答对一个给3分,错一个扣2分) 答案:BE(B①不是用长枪挑开笼门,而是用长枪逼管狮人打开笼门;②是管狮人自己说一定要把 这件英勇的事迹禀报给国王;E①晴雯是愤怒地倒出了自己的东西,并没有打人:②被查出了情书,司棋 是低头不语,并无畏惧惭愧之意,也没有极力辩解。) 7、(二选一,一题5分) (1)参考答案:克洛德的妙计是:教堂只许被看到进去的人才能出来,所以甘果瓦可以进教堂和爱斯 梅拉达换穿衣服;把她替换出来。甘果瓦的主意是:因为流浪汉们都是勇敢的,埃及人都喜欢爱斯梅拉达, 所以可以挑动他们攻打教堂,趁混乱,救出教堂里的爱斯梅拉达 (2)参考答案:鲁肃邀关羽赴宴,企图讨还荆州。关羽明知是计.单刀从容赴会。鲁肃提起归还荆 州事,关羽假醉推托,借故离席,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向江边走去。东吴众将迫于鲁肃受制,不敢 出击。关羽登上自己的船,才放鲁肃,鲁肃吓得魂不附体。 (五)文化经典阅读(6分) 8、(1)(3分)答案:选A。孟子并不反对,而是认为应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如果不能使百姓“避 水火”反而“水益深,火益热”,就会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 (2)(3分)答案:孔子和孟子战争观的立论基础是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原则。(1分) 不同:孔子希望用“仁义”代替战争,“足食”、“足兵”和“民信”,三件为政大事,孔子毫不犹豫地 主张“去兵”,其对战争暴力的警惕和不认同态度于此可见:孟子认为进行战争的起点和支点是"仁政”,只 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使百姓远“避水火”,就可以攻伐。(2分) 、现代文阅读(12分) (六)论述类文本:9-11题。(12分) 9、答案:BD(B因果关系颠倒。不符合原文“由于这世界在我的意识中有它的另一面,因此在我的 世界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联系”的意思。D、四个“真理”的内涵并不一致,前三个“真理”的内涵一致
2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6 分) 5、(1)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 分)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 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接着五句是回忆镜头,作者联想到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 词人把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以虚衬实,用实写虚,表现出快哉亭上所览之景的高远空濛的意境。(2 分) 或答: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1 分)作者由眼前快哉亭之景忆起自己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风 景:江南烟雨、杳杳孤鸿,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作者借此来比拟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突出二者相 同的意境。这种忆景写景的笔法,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2 分) (2)答:①这首词写景意境开阔高远,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 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1 分)②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格调豪迈雄健。尤其是结 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 风貌和豁达豪迈的情怀,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2 分)③这首词在艺术构思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纵横捭阖的特点。(以①②两点为主要得分点,3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四)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6、(5 分,答对一个给 3 分,错一个扣 2 分) 答案:B E ( B①不是用长枪挑开笼门,而是用长枪逼管狮人打开笼门;②是管狮人自己说—定要把 这件英勇的事迹禀报给国王;E ①晴雯是愤怒地倒出了自己的东西,并没有打人;②被查出了情书,司棋 是低头不语,并无畏惧惭愧之意,也没有极力辩解。) 7、(二选一,一题 5 分) (1)参考答案:克洛德的妙计是:教堂只许被看到进去的人才能出来,所以甘果瓦可以进教堂和爱斯 梅拉达换穿衣服;把她替换出来。甘果瓦的主意是:因为流浪汉们都是勇敢的,埃及人都喜欢爱斯梅拉达, 所以可以挑动他们攻打教堂,趁混乱,救出教堂里的爱斯梅拉达。 (2)参考答案:鲁肃邀关羽赴宴,企图讨还荆州。关羽明知是计.单刀从容赴会。鲁肃提起归还荆 州事,关羽假醉推托,借故离席,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向江边走去。东吴众将迫于鲁肃受制,不敢 出击。关羽登上自己的船,才放鲁肃,鲁肃吓得魂不附体。 (五)文化经典阅读(6 分) 8、(1)(3 分)答案: 选 A 。孟子并不反对,而是认为应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如果不能使百姓“避 水火”反而“水益深,火益热”,就会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 (2)(3 分)答案:孔子和孟子战争观的立论基础是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原则。(1 分) 不同:孔子希望用“仁义”代替战争,“足食”、“足兵”和“民信”,三件为政大事,孔子毫不犹豫地 主张“去兵”,其对战争暴力的警惕和不认同态度于此可见;孟子认为进行战争的起点和支点是"仁政",只 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使百姓远“避水火”,就可以攻伐。(2 分)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六)论述类文本:9-11 题。(12 分) 9、答案:B D( B 因果关系颠倒。不符合原文“由于这世界在我的意识中有它的另一面,因此在我的 世界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联系”的意思。D、四个“真理”的内涵并不一致,前三个“真理”的内涵一致
都指“沉思”;最后一个“真理”是前三个的升华,其内涵与前三个不相一致。(5分,答对一个给3分, 错一个扣2分) 10、(1)答:文中将“沉思”说成“父亲”,意在说明沉思能够像慈父一样给人以真实的和谐和永久 的温馨。(3分) 11.①认识最高深的真理;②使我们所有的活动、言辞、行为变得真实;③在领悟真理、生活、运动 中获得我们的存在,并使我们的心灵安定,能排除迷乱杂念。(4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七)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2、(5分,答对一个给3分,错一个扣2分) 答案:AD(A一是书院“悄立于深山,少有游迹”的地理位置,使得书院冷清:二是比照少林寺的 热闹非凡和声名远扬,人们对嵩阳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书院的教育精神却知之甚少。由此可见书 院在历史文化、高尚精神受到冷落。三是书院现址只剩两进小小屋舍,空落的院舍,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荡 然无存,书院几近湮没,书院文物保护不当,作者感到心冷。D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去少林寺赶热闹的 都不是习武之人或佛教徒,因而对少林武术或佛教表现出浅薄的兴趣。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现实中浮躁、 虚华、盲从等现象的深沉忧思。) 13、(4分)答:是指嵩阳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流传下来的教育精神。(2分)书院盛行的“讲 会”制度,教学上实行的门户开放,学习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无不体现出古老书院的兼容、博大与开放 (1分);更有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之间感情深厚,名师言传身教,表现了教育的民主开明,这些都 曾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1分) 14(6分).要继承书院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精神,(1分)不向世俗的物质主义低头,(1分)坚守清雅、 怡然、旷达的高尚精神品格。(1分)(大体意思对即可。这是对全文旨要的总括,最后两节也是作者思想的 真实流露)。探究如何继承“书院文化”,3分。一定要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2、(5分,答对一个给3分,错一个扣2分) 答案:CE(C这句话由衷地称赞学生“出色的画风与气质”,并没有称赞到“高贵的人品”:E时间 错了,是“文革”后期。) 13、(4分) (1)面对人生的态度(信念)。(文革期间,虽然遭受种种磨难却不颓废,不自卑自贱,依旧谈笑自 若,令人肃然起敬;在中央美院的传达室负责分发报纸、接听电话:生活贫困:颠鸡蛋事件) (2)率性挥墨作画,有大师风范。(苦老见识广,善谈,每每与我们谈到兴起时,我们便会有幸看到 他挥毫泼墨,直抒胸臆的一面。) (3)创作风格自成一家。(苦禅先生近承白石,远接八大,创造了写意花鸟画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他 的画删繁就简,大气磅礴,融豪侠旷达的气质于大刀阔斧、元气淋漓的画风中) (4)从苦老那里学到的不仅是作画的境界更有做人的境界。苦禅先生正直,率真,讲信义,重然诺, 赤诚待人,心口如一,有一颗爱国心,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中,都坚守这自己的人生信条“必先有人格, 尔后才有画格
3 都指“沉思”;最后一个“真理”是前三个的升华,其内涵与前三个不相一致。(5 分,答对一个给 3 分, 错一个扣 2 分) 10、(1)答:文中将“沉思”说成“父亲”,意在说明沉思能够像慈父一样给人以真实的和谐和永久 的温馨。(3 分) 11.①认识最高深的真理;②使我们所有的活动、言辞、行为变得真实;③在领悟真理、生活、运动 中获得我们的存在,并使我们的心灵安定,能排除迷乱杂念。(4 分,答出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4 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七)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12、(5 分,答对一个给 3 分,错一个扣 2 分) 答案:A D(A 一是书院“悄立于深山,少有游迹”的地理位置,使得书院冷清 ....;二是比照少林寺的 热闹非凡和声名远扬,人们对嵩阳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书院的教育精神却知之甚少。由此可见书 院在历史文化 ....、高尚精神 ....受到冷落。三是书院现址只剩两进小小屋舍,空落的院舍,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荡 然无存,书院几近湮没,书院文物保护不当,作者感到心冷..。D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去少林寺赶热闹的, 都不是习武之人或佛教徒,因而对少林武术或佛教表现出浅薄的兴趣。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现实中浮躁、 虚华、盲从等现象的深沉忧思。) 13、(4 分)答:是指嵩阳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流传下来的教育精神。(2 分)书院盛行的“讲 会”制度,教学上实行的门户开放,学习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无不体现出古老书院的兼容、博大与开放 (1 分);更有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之间感情深厚,名师言传身教,表现了教育的民主开明,这些都 曾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1 分) 14(6 分).要继承书院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精神,(1 分)不向世俗的物质主义低头,(1 分)坚守清雅、 怡然、旷达的高尚精神品格。(1 分)(大体意思对即可。这是对全文旨要的总括,最后两节也是作者思想的 真实流露)。探究如何继承“书院文化”,3 分。一定要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乙) 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12、(5 分,答对一个给 3 分,错一个扣 2 分) 答案:C E( C 这句话由衷地称赞学生“出色的画风与气质”,并没有称赞到“高贵的人品”;E 时间 错了,是“文革”后期。) 13、(4 分) (1)面对人生的态度(信念)。(文革期间,虽然遭受种种磨难却不颓废,不自卑自贱,依旧谈笑自 若,令人肃然起敬;在中央美院的传达室负责分发报纸、接听电话;生活贫困;颠鸡蛋事件) (2)率性挥墨作画,有大师风范。(苦老见识广,善谈,每每与我们谈到兴起时,我们便会有幸看到 他挥毫泼墨,直抒胸臆的一面。) (3)创作风格自成一家。(苦禅先生近承白石,远接八大,创造了写意花鸟画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他 的画删繁就简,大气磅礴,融豪侠旷达的气质于大刀阔斧、元气淋漓的画风中) (4)从苦老那里学到的不仅是作画的境界更有做人的境界。苦禅先生正直,率真,讲信义,重然诺, 赤诚待人,心口如一,有一颗爱国心,不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中,都坚守这自己的人生信条“必先有人格, 尔后才有画格
(事件点回顾:宁愿拉黄包车,不肯假冒老师之名做画以牟利:他推荐从不嫉贤妒能,引见李可染、 许麟庐等画家拜齐白石为师;追随、侍奉恩师34年如一日,抢救并密藏恩师画作;在日寇侵华期间曾因 冒死掩护革命志士狱,受尽酷刑仍威武不屈:;建国之初,曾直言上书毛主席,坦陈中国画教学的艰难遭遇 其胆略与勇气:秉承白石老人遗风,常在自己喜爱的学生作品上题字勉励,扶持年轻人之举体现为师者的 至高境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出任全国政协委员,作鸿篇巨制,尽情挥洒胸中浩然之气,讴歌改革开 放的开明盛世,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14、(6分) (1)标题中“师不朽”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先生充满了敬意(钦佩);对先生给予高度的赞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生已逝的深深地 怀念之情。(2分) (2)探究李苦禅大师“不朽”(4分) ①苦老作为画家,他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并吸收外来艺术优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创造了 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有大师风范 ②作为美术教育家,他辛勤耕耘,尊重同行,重视人才,胸襟博大,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后继艺术 家,被公认为大写意花鸟画的一代宗师: ③作为一名爱国者,他有正义感,责任心,以赤子之心为国家前途、民族发展而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之一。总之,真正的大师,不是自封的,更 不是靠炒作而成的,而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真金。苦老以自己的人品和画品,赢得“大师”的称誉,因 而作者赞誉其“不朽”,当之无愧。 15、(4分)(每点1分,大概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1)对新中国、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2)对政治运动的追随和狂热。(3)对外来文化的 仰慕和偏爱。(4)姓名的选择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16、(6分) (1)媒体通过向家长呼吁,向学生倡导,组织具体活动表达了希望学生自己上大学的态度。(2分) (2)示例1:赞同家长送子上大学。(1分)①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有家长陪伴路上放心。父母送孩 子,更多的是给孩子一种心灵的慰藉,也是亲情的一种表现:(1分)②许多父母也借送孩子的机会旅游; (1分)③送不送孩子上大学与独立性没有多大关系,一向鼓励孩子独立的美国家长也一样开着车大包小 包地送孩子上学。(1分) 示例2:不赞同家长送子上大学。(1分)①如今孩子太娇惯,连上大学都要家长陪送,将来如何走 上社会?快二十岁的孩子了,还是这么抱着哄着,不给他们锻炼机会,又如何长大成人?(1分)②送孩 子上大学会影响家长的正常工作,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1分)③结伴上大学能保 证安全,锻炼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1分) 评析:该题第(1)问有特点,要引导考生注意审题和答题规范 17、写作 评分标准:参看2008年福建省高考评分细则
4 (事件点回顾:宁愿拉黄包车,不肯假冒老师之名做画以牟利;他推荐从不嫉贤妒能,引见李可染、 许麟庐等画家拜齐白石为师;追随、侍奉恩师 34 年如一日,抢救并密藏恩师画作;在日寇侵华期间曾因 冒死掩护革命志士狱,受尽酷刑仍威武不屈;建国之初,曾直言上书毛主席,坦陈中国画教学的艰难遭遇, 其胆略与勇气;秉承白石老人遗风,常在自己喜爱的学生作品上题字勉励,扶持年轻人之举体现为师者的 至高境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出任全国政协委员,作鸿篇巨制,尽情挥洒胸中浩然之气,讴歌改革开 放的开明盛世,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14、(6 分) (1)标题中“师不朽”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先生充满了敬意(钦佩);对先生给予高度的赞扬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生已逝的深深地 怀念之情。(2 分) (2)探究李苦禅大师“不朽”(4 分) ①苦老作为画家,他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并吸收外来艺术优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创造了 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有大师风范; ②作为美术教育家,他辛勤耕耘,尊重同行,重视人才,胸襟博大,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后继艺术 家,被公认为大写意花鸟画的一代宗师; ③作为一名爱国者,他有正义感,责任心,以赤子之心为国家前途、民族发展而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是 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之一。总之,真正的大师,不是自封的,更 不是靠炒作而成的,而是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真金。苦老以自己的人品和画品,赢得“大师”的称誉,因 而作者赞誉其“不朽”,当之无愧。 15、(4 分)(每点 1 分,大概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1)对新中国、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2)对政治运动的追随和狂热。(3)对外来文化的 仰慕和偏爱。(4)姓名的选择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16、(6 分) (1)媒体通过向家长呼吁,向学生倡导,组织具体活动表达了希望学生自己上大学的态度。(2 分) (2)示例 1:赞同家长送子上大学。(1 分)①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有家长陪伴路上放心。父母送孩 子,更多的是给孩子一种心灵的慰藉,也是亲情的一种表现;(1 分)②许多父母也借送孩子的机会旅游; (1 分)③送不送孩子上大学与独立性没有多大关系,一向鼓励孩子独立的美国家长也一样开着车大包小 包地送孩子上学。(1 分) 示例 2:不赞同家长送子上大学。(1 分)①如今孩子太娇惯,连上大学都要家长陪送,将来如何走 上社会?快二十岁的孩子了,还是这么抱着哄着,不给他们锻炼机会,又如何长大成人?(1 分)②送孩 子上大学会影响家长的正常工作,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1 分)③结伴上大学能保 证安全,锻炼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1 分) 评析:该题第(1)问有特点,要引导考生注意审题和答题规范。 17、写作 评分标准:参看 2008 年福建省高考评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