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15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驽马十驾,。(《荀子·劝学》) (2)屈心而抑志兮,。(屈原《离骚》) (3)山原旷其盈视,。(王勃《滕王阁序》) (4)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雁过也,正伤心,。(李清照《声声慢》) (6)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 [唐]裴通 越中山水奇丽者,剡为之最;剡中山水奇丽者,金庭洞天为之最。其洞在县之东 南。循山趾而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其峰即泂天北门也。谷抱山斗,云 重烟峦,回互万变,清和一气。花光照夜而常昼,水色含空而无底。此地何事, 尝闻异香,有时值人,从古不死。真天下之绝境也 有晋代六龙失驭,五马渡江°,中朝衣冠°,尽寄南国。是以琅琊王羲之领右军将 军,而家于此山。其书楼墨池,旧制犹在。至南齐永泰九年,道士褚伯玉仍思幽 绝,勤求上玄,遂启高宗明皇帝,又于此山置金庭观,正当右军之家。故书楼在 观之西北维,高可二丈已下。墨池在天尊殿东北维,方而斜,广轮可五十尺已 下。池楼相去东西羡直,才可五十余步。虽形状卑小,不足以壮其瞻玩,而恭 俭有守,斯可以示于将来。况乎处所遐深,风景秀异,契逍遥之至理,阅鸾鹤之 参差 其洞天在天台桐柏山中,辟方四十里。其北门在此小香炉峰顶,人莫得而见之。 有山樵夫往往见之者,或志之以奇花异草,还报乡里,与乡里同往,则失其所志 也。过此峰东南三十余里,有石窦呀为洞门,即洞天便门也。人或入之者,必 赢粮秉烛,结侣而往。约行一百里、二百里,多为流水淤泥所阻而返,则莫臻其 极也。 通以元和二年三月,二三道友,裹足而游。登书楼,临墨池,但见山水之异也 其险如崩,其耸如腾,其引如肱,其多如朋。不三四层,而谓天可升。经再宿而 还。以书楼缺坏,墨池荒毁,话之于邑宰王公。王公瞿然,征王氏子孙之在者, 理荒补缺,使其不朽。即事题兹,实录而已。 (节选自《全唐文》 【注】①六龙失驭,五马渡江:指西晋统治崩溃,司马睿等五王南渡长江。②中 朝衣冠:中原的士大夫。③广轮:广袤。④羡直:斜对。⑤石窦:石穴。呀:广 大空阔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循山趾而右去循:沿着。 B.正当右军之家 当:处在 C.或志之以奇花异草志:标记 D.必赢粮秉烛 赢:背负
福建省泉州市 2015 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 150 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 (2)屈心而抑志兮, 。(屈原《离骚》) (3)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4)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 (6)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5 题。 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 [唐]裴 通 越中山水奇丽者,剡为之最;剡中山水奇丽者,金庭洞天为之最。其洞在县之东 南。循山趾而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其峰即洞天北门也。谷抱山斗,云 重烟峦,回互万变,清和一气。花光照夜而常昼,水色含空而无底。此地何事, 尝闻异香,有时值人,从古不死。真天下之绝境也。 有晋代六龙失驭,五马渡江①,中朝衣冠②,尽寄南国。是以琅琊王羲之领右军将 军,而家于此山。其书楼墨池,旧制犹在。至南齐永泰九年,道士褚伯玉仍思幽 绝,勤求上玄,遂启高宗明皇帝,又于此山置金庭观,正当右军之家。故书楼在 观之西北维,高可二丈已下。墨池在天尊殿东北维,方而斜,广轮③可五十尺已 下。池楼相去东西羡直④,才可五十余步。虽形状卑小,不足以壮其瞻玩,而恭 俭有守,斯可以示于将来。况乎处所遐深,风景秀异,契逍遥之至理,阅鸾鹤之 参差。 其洞天在天台桐柏山中,辟方四十里。其北门在此小香炉峰顶,人莫得而见之。 有山樵夫往往见之者,或志之以奇花异草,还报乡里,与乡里同往,则失其所志 也。过此峰东南三十余里,有石窦呀⑤为洞门,即洞天便门也。人或入之者,必 赢粮秉烛,结侣而往。约行一百里、二百里,多为流水淤泥所阻而返,则莫臻其 极也。 通以元和二年三月,二三道友,裹足而游。登书楼,临墨池,但见山水之异也。 其险如崩,其耸如腾,其引如肱,其多如朋。不三四层,而谓天可升。经再宿而 还。以书楼缺坏,墨池荒毁,话之于邑宰王公。王公瞿然,征王氏子孙之在者, 理荒补缺,使其不朽。即事题兹,实录而已。 (节选自《全唐文》) 【注】①六龙失驭,五马渡江:指西晋统治崩溃,司马睿等五王南渡长江。②中 朝衣冠:中原的士大夫。③广轮:广袤。④羡直:斜对。⑤石窦:石穴。呀:广 大空阔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循山趾而右去 循:沿着。 B.正当右军之家 当:处在。 C.或志之以奇花异草 志:标记。 D.必赢粮秉烛 赢:背负
3.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描写剡中山水“奇丽”的一组是(3分) ①剡中山水奇丽者,金庭洞天为之最 ②谷抱山斗,云重烟峦,回互万变,清和一气 ③花光照夜而常昼,水色含空而无底 ④况乎处所遐深,风景秀异 ⑤与乡里同往,则失其所志也 ⑥其险如崩,其耸如腾,其引如肱,其多如朋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介绍越地山水景色,用层层推进的写法,突出了金庭洞天景色的奇 B.文章介绍王羲之定居金庭山的缘由,也交代了王羲之建书楼和墨池的根本原 因 C.金庭观周边的山峦险峻高耸入云,让作者不禁产生了借此可以登上天庭的感 想 D.作者见书楼残破、墨池荒芜,将情况禀告给当地县令,促使书楼和墨池得以 修缮。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书楼在观之西北维,高可二丈已下。(3分) 译 (2)登书楼,临墨池,但见山水之异也。(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江州庾楼 [元]贺复孙 宿鸟归天尽,浮云薄暮开。 淮山青数点,不肯过江来。 (选自《元诗体要》) 1)请简要说明“淮山青数点,不肯过江来”如何借助拟人手法来抒情。(2 分) 答 (2)“浮云薄暮开”与“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两句各 自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吴荪甫批了条子,让厂里人听从屠维岳的调度。后来又不放心,想让人监视 屠维岳,经过一番周折,最后还是决定冒险任用他。(《子夜》) B.学生与军人的冲突风潮平息后,觉慧被祖父关在家里,每日只能看报纸消磨 时间,但他不敢反抗祖父的命令,还是呆在家里。(《家》) C.刚刚离开欧也妮后,夏尔脑子里还有她高贵、纯洁的形象,甚至把头几次商 业成功归功于她的祝福与祈祷,并写信向她报喜。(《欧也妮·葛朗台》
3.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描写剡中山水“奇丽”的一组是(3 分) ①剡中山水奇丽者,金庭洞天为之最 ②谷抱山斗,云重烟峦,回互万变,清和一气 ③花光照夜而常昼,水色含空而无底 ④况乎处所遐深,风景秀异 ⑤与乡里同往,则失其所志也 ⑥其险如崩,其耸如腾,其引如肱,其多如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首段介绍越地山水景色,用层层推进的写法,突出了金庭洞天景色的奇 丽。 B.文章介绍王羲之定居金庭山的缘由,也交代了王羲之建书楼和墨池的根本原 因。 C.金庭观周边的山峦险峻高耸入云,让作者不禁产生了借此可以登上天庭的感 想。 D.作者见书楼残破、墨池荒芜,将情况禀告给当地县令,促使书楼和墨池得以 修缮。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故书楼在观之西北维,高可二丈已下。(3 分) 译: (2)登书楼,临墨池,但见山水之异也。(3 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江州庾楼 [元]贺复孙 宿鸟归天尽,浮云薄暮开。 淮山青数点,不肯过江来。 (选自《元诗体要》) (1)请简要说明“淮山青数点,不肯过江来”如何借助拟人手法来抒情。(2 分) 答: (2)“浮云薄暮开”与“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两句各 自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吴荪甫批了条子,让厂里人听从屠维岳的调度。后来又不放心,想让人监视 屠维岳,经过一番周折,最后还是决定冒险任用他。(《子夜》) B.学生与军人的冲突风潮平息后,觉慧被祖父关在家里,每日只能看报纸消磨 时间,但他不敢反抗祖父的命令,还是呆在家里。(《家》) C.刚刚离开欧也妮后,夏尔脑子里还有她高贵、纯洁的形象,甚至把头几次商 业成功归功于她的祝福与祈祷,并写信向她报喜。(《欧也妮•葛朗台》)
D.一天,甘果瓦在教堂附近遇到克洛德,从他口中得知爱斯梅拉达将要被执行 绞刑,他俩一起商量出了营救爱斯梅拉达的办法。(《巴黎圣母院》) E.涅赫柳多夫帮马斯洛娃获得减刑后,去找马斯洛娃。马斯洛娃告诉他自己要 跟随西蒙松,但他心里推测马斯洛娃还爱着自己。(《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选段,完成后面 的题目。 云曰:“主母差矣。主人一生,只有这点骨血,小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救出; 今日夫人却欲抱将去,是何道理?”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帐下一武夫,安敢管 我家事!”云曰:“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 “夫人”指的是谁?她要将“小主人”抱去哪里?赵云等人是如何“留下小主 人”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选段,完成后面 的题目。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 辱母婢等语,只喝命“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他”指的是谁?“优伶”指的是谁?“他”和“优伶”是如何“表赠私物’ 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 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②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 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孟子·离娄上》) (1)应该如何对待他人,孔子与孟子有什么相同的主张?请简要概括。(2分) 答(答 (2)关于“恭”,孔子与孟子各自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别让道德退到法律底线 张璁 ①这几年,人们走在街上最纠结的事之一就是碰上老人在自己身边摔倒。“扶不 扶”这种原本稀松平常的举手之劳,如今生生地被捧到了衡量一个人品德是否高 尚的高度。 ②当人们对一次街头助人为乐的第一反应是“讹不讹人”,当一个老人被撞之后 “绝不讹人”就能成为一条被广泛关注的新闻,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道德危机?对此,我们往往归罪于社会风气,但在这种含混不清的原因表 象之下,能清楚地看到普通人口中的“讹人”“碰瓷儿”,其实已经部分重合了 刑法中的“诈骗”或“敲诈勒索”等概念。换言之,这场舆论喧嚣中,道德已经 隐没得几乎看不到身影,并且矮化到了与法律几近齐平的位置上
D.一天,甘果瓦在教堂附近遇到克洛德,从他口中得知爱斯梅拉达将要被执行 绞刑,他俩一起商量出了营救爱斯梅拉达的办法。(《巴黎圣母院》) E.涅赫柳多夫帮马斯洛娃获得减刑后,去找马斯洛娃。马斯洛娃告诉他自己要 跟随西蒙松,但他心里推测马斯洛娃还爱着自己。(《复活》)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选段,完成后面 的题目。 云曰:“主母差矣。主人一生,只有这点骨血,小将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救出; 今日夫人却欲抱将去,是何道理?”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帐下一武夫,安敢管 我家事!”云曰:“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 “夫人”指的是谁?她要将“小主人”抱去哪里?赵云等人是如何“留下小主 人”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选段,完成后面 的题目。 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 辱母婢等语,只喝命“堵起嘴来,着实打死”。 “他”指的是谁?“优伶”指的是谁?“他”和“优伶”是如何“表赠私物” 的?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①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 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②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 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孟子·离娄上》) (1)应该如何对待他人,孔子与孟子有什么相同的主张?请简要概括。(2 分) 答: (2)关于“恭”,孔子与孟子各自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别让道德退到法律底线 张 璁 ①这几年,人们走在街上最纠结的事之一就是碰上老人在自己身边摔倒。“扶不 扶”这种原本稀松平常的举手之劳,如今生生地被捧到了衡量一个人品德是否高 尚的高度。 ②当人们对一次街头助人为乐的第一反应是“讹不讹人”,当一个老人被撞之后 “绝不讹人”就能成为一条被广泛关注的新闻,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道德危机?对此,我们往往归罪于社会风气,但在这种含混不清的原因表 象之下,能清楚地看到普通人口中的“讹人”“碰瓷儿”,其实已经部分重合了 刑法中的“诈骗”或“敲诈勒索”等概念。换言之,这场舆论喧嚣中,道德已经 隐没得几乎看不到身影,并且矮化到了与法律几近齐平的位置上
③我们常常喜欢说:法律是最低的道德。但反过来当道德只能贴近法律的边沿游 走时,社会就呈现出一种人们难以忍受的荒唐和冷漠,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温 情也会被冷酷的利害计算切割得支离破碎。或许也正因为此,两千多年前孔子才 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用“政”“刑”所指称的严刑峻法固然与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法治还有较大 差异,但他敏锐地看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怀有羞耻心和慎独精神,对于一个完整 而健康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态何其可贵。 ④因此,当今天厉行法治成为社会共识时,我们若以为一个能让人在其中身心舒 畅的法治社会只关乎法律的话,那无论我们对法治的理解,还是对社会自发秩序 的理解,都可能会流于偏狭。 ⑤现代中国呼唤法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道德就成了碍眼的老古董,恰恰相反, 一整套适应于现代工商业社会的道德规范在人们每日的交往互动中自然生长出 来,以契约精神和公民责任的形式,继续在法治社会为人们创造一个更为美好的 生活。 ⑥法治社会从来不排斥道德在其中的作用,当然,传统社会那种由自然情感演化 而来的道义,必须升华为经由理性熏陶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与法治相辅相成,去 弥合那些法律与现实之间的缝隙,去润滑法律在人与人之间搭建起来的冷冰冰的 社会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一个社会良好运行所耗费的成本。 ⑦就像在“讹不讹人”的荒唐中所看到的,法治不等同于法律,仅凭法律可以帮 我们抵御坏人,但却无法帮我们培养好人。因此,当道德退到法律的底线,以法 律底线来设定自己的行为高度,这是法治建设中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毕竟,法 律的存在只是在为这个社会兜底,法律以下是黑暗混沌的野蛮无序。 (摘编自《人民日报》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道德退到法律的底线时,社会就会呈现出荒唐和冷漠,人际关系也会变得 功利 B.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发现“德”和“礼”对社会的完整建康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C.现代社会道德规范源于人们的日常交往,以契约精神和公民责任的形式作用 于社会 法律能帮社会抵御坏人,无法帮社会培养好人,只存有法律的社会定是野蛮 无序的。 11.为什么说“讹人”等舆论是道德的“矮化”?请简要分析。(3分) 答 12.当今中国,该如何进行法治社会建设?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张。(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莫名仇恨 张晓林
③我们常常喜欢说:法律是最低的道德。但反过来当道德只能贴近法律的边沿游 走时,社会就呈现出一种人们难以忍受的荒唐和冷漠,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温 情也会被冷酷的利害计算切割得支离破碎。或许也正因为此,两千多年前孔子才 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用“政”“刑”所指称的严刑峻法固然与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法治还有较大 差异,但他敏锐地看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怀有羞耻心和慎独精神,对于一个完整 而健康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态何其可贵。 ④因此,当今天厉行法治成为社会共识时,我们若以为一个能让人在其中身心舒 畅的法治社会只关乎法律的话,那无论我们对法治的理解,还是对社会自发秩序 的理解,都可能会流于偏狭。 ⑤现代中国呼唤法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道德就成了碍眼的老古董,恰恰相反, 一整套适应于现代工商业社会的道德规范在人们每日的交往互动中自然生长出 来,以契约精神和公民责任的形式,继续在法治社会为人们创造一个更为美好的 生活。 ⑥法治社会从来不排斥道德在其中的作用,当然,传统社会那种由自然情感演化 而来的道义,必须升华为经由理性熏陶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与法治相辅相成,去 弥合那些法律与现实之间的缝隙,去润滑法律在人与人之间搭建起来的冷冰冰的 社会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一个社会良好运行所耗费的成本。 ⑦就像在“讹不讹人”的荒唐中所看到的,法治不等同于法律,仅凭法律可以帮 我们抵御坏人,但却无法帮我们培养好人。因此,当道德退到法律的底线,以法 律底线来设定自己的行为高度,这是法治建设中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毕竟,法 律的存在只是在为这个社会兜底,法律以下是黑暗混沌的野蛮无序。 (摘编自《人民日报》)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当道德退到法律的底线时,社会就会呈现出荒唐和冷漠,人际关系也会变得 功利。 B.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发现“德”和“礼”对社会的完整建康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C.现代社会道德规范源于人们的日常交往,以契约精神和公民责任的形式作用 于社会。 D.法律能帮社会抵御坏人,无法帮社会培养好人,只存有法律的社会定是野蛮 无序的。 11.为什么说“讹人”等舆论是道德的“矮化”?请简要分析。(3 分) 答: 12.当今中国,该如何进行法治社会建设?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张。(3 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莫名仇恨 张晓林
①夜已经深了。章惇坐在书案前,臂膊粗的蜡烛燃烧得“吱吱”作响。他在烛光 下读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每读两句,他的牙齿都会“咯嘣嘣”地响一下, 他心底就有怒火如蜡烛一般燃烧。 ②这个时候,苏轼正在书房挥毫,他的书法越写越古雅了,文章也日臻化境。可 是,他做梦都没想到,此刻,他的文章竟会激起别人对他如此强烈的仇恨。正是 这种仇恨,在未来的某些日子,会一步一步把他推进万丈深渊。而这个人,却与 他有着非同寻常的渊源。 ③章惇是个性情很古怪的人,恰如他的书法,孤寒峭拔,绝少中和之气。黄山谷 评之曰:“望之森然,恍若置身冰窟中也。”可谓至评 ④说章惇和苏轼渊源非同寻常,远可追寻到嘉祐二年。这一年,二人同榜中了进 士,成了同年。他们很投缘,彻夜抵掌谈于客栈之中。后来,交游日益亲密,稍 有闲暇,就聚在一起喝喝茶,喝点闲酒,谈谈书法,谈谈诗词文章。他们的友谊, 曾让很多人羡慕。 ⑤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章惇看到了苏轼对他潜在的威胁。已经做了副相的章 惇随苏轼一道去拜访来大相国寺讲经的佛印长老。佛印长老是个髙僧,与苏轼算 是旧交情了。苏轼被贬黄州时,常到赤壁山下的江水边游玩,他很喜欢江水里晶 莹剔透的彩色石子。当地的小儿常跳到江水里,去捞这些石子玩。苏轼每回来, 都要袖几块糕饼向这些小儿换这些石子儿。时间一长,竟积聚下了三百多颗。当 他得知佛印也性喜此物时,亲自跑到金山寺,一下子全送给了佛印,还为佛印写 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怪石供》。佛印很髙兴,特意做了红烧肉招待苏轼。苏轼 暗示佛印有违佛门清规,佛印大笑,说:“礼岂为我辈设也?”苏轼也大笑。 ⑥那天,章惇和苏轼在大相国寺一见佛印长老,佛印就跑向前来,一把执了苏轼 的手,径直地把苏轼引到了藏经阁,一个招呼都不与章惇打,在佛印眼里,好像 就没有章惇这个人存在 ⑦在藏经阁一一落座,佛印就夸苏轼是天下文章状元,放眼宇内,没有一人能与 苏轼争锋。接着,又说苏轼无所不能,有经天纬地的才略,将来有一天一定能做 到宰相,云云。 ⑧章惇坐不住了,站起身匆匆告辞。 ⑨章惇走后,佛印正色,告诫苏轼少与这个人来往。苏轼却不置可否 ⑩回到相府,章惇的怒气还没消,他连砸了两个官窑笔洗。他既恼恨佛印,让他 丢尽了面子;也恼恨苏轼,恼恨苏轼,他找不出啥理由来。但,他内心深处,还 是恨透了苏轼 ①这一夜,章惇没睡好觉,他想了很多。他想到那一年与苏轼同榜中进士时,苏 轼写的文章是《刑赏忠厚之至论》,事后听说,当欧阳修读过这篇文章,高兴得 竟有些失态,还对旁边的梅尧臣说:“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 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想到这儿,章惇躺不住了,他披衣下床,来到书橱 前,找岀苏轼的文集,点燃臂膊粗的蜡烛,开始重读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 每读一段,他脊背上就冒一阵子冷汗,他今天才算真正了解了苏轼,他不仅仅是 个书生,他的政治才干远远在自己之上! ⑩章惇也有些奇怪,读苏轼的文章这么多年,怎么就没读出来这一点呢? 3章惇感到了巨大的恐惧。 40现在看来,苏轼是深知自己的啊!而自己却对苏轼了解得太少太少,还可笑地 把苏轼当成了一介书生。 5章惇对苏轼充满了仇恨
①夜已经深了。章惇坐在书案前,臂膊粗的蜡烛燃烧得“吱吱”作响。他在烛光 下读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每读两句,他的牙齿都会“咯嘣嘣”地响一下, 他心底就有怒火如蜡烛一般燃烧。 ②这个时候,苏轼正在书房挥毫,他的书法越写越古雅了,文章也日臻化境。可 是,他做梦都没想到,此刻,他的文章竟会激起别人对他如此强烈的仇恨。正是 这种仇恨,在未来的某些日子,会一步一步把他推进万丈深渊。而这个人,却与 他有着非同寻常的渊源。 ③章惇是个性情很古怪的人,恰如他的书法,孤寒峭拔,绝少中和之气。黄山谷 评之曰:“望之森然,恍若置身冰窟中也。”可谓至评。 ④说章惇和苏轼渊源非同寻常,远可追寻到嘉祐二年。这一年,二人同榜中了进 士,成了同年。他们很投缘,彻夜扺掌谈于客栈之中。后来,交游日益亲密,稍 有闲暇,就聚在一起喝喝茶,喝点闲酒,谈谈书法,谈谈诗词文章。他们的友谊, 曾让很多人羡慕。 ⑤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章惇看到了苏轼对他潜在的威胁。已经做了副相的章 惇随苏轼一道去拜访来大相国寺讲经的佛印长老。佛印长老是个高僧,与苏轼算 是旧交情了。苏轼被贬黄州时,常到赤壁山下的江水边游玩,他很喜欢江水里晶 莹剔透的彩色石子。当地的小儿常跳到江水里,去捞这些石子玩。苏轼每回来, 都要袖几块糕饼向这些小儿换这些石子儿。时间一长,竟积聚下了三百多颗。当 他得知佛印也性喜此物时,亲自跑到金山寺,一下子全送给了佛印,还为佛印写 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怪石供》。佛印很高兴,特意做了红烧肉招待苏轼。苏轼 暗示佛印有违佛门清规,佛印大笑,说:“礼岂为我辈设也?”苏轼也大笑。 ⑥那天,章惇和苏轼在大相国寺一见佛印长老,佛印就跑向前来,一把执了苏轼 的手,径直地把苏轼引到了藏经阁,一个招呼都不与章惇打,在佛印眼里,好像 就没有章惇这个人存在。 ⑦在藏经阁一一落座,佛印就夸苏轼是天下文章状元,放眼宇内,没有一人能与 苏轼争锋。接着,又说苏轼无所不能,有经天纬地的才略,将来有一天一定能做 到宰相,云云。 ⑧章惇坐不住了,站起身匆匆告辞。 ⑨章惇走后,佛印正色,告诫苏轼少与这个人来往。苏轼却不置可否。 ⑩回到相府,章惇的怒气还没消,他连砸了两个官窑笔洗。他既恼恨佛印,让他 丢尽了面子;也恼恨苏轼,恼恨苏轼,他找不出啥理由来。但,他内心深处,还 是恨透了苏轼。 ⑾这一夜,章惇没睡好觉,他想了很多。他想到那一年与苏轼同榜中进士时,苏 轼写的文章是《刑赏忠厚之至论》,事后听说,当欧阳修读过这篇文章,高兴得 竟有些失态,还对旁边的梅尧臣说:“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 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想到这儿,章惇躺不住了,他披衣下床,来到书橱 前,找出苏轼的文集,点燃臂膊粗的蜡烛,开始重读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 每读一段,他脊背上就冒一阵子冷汗,他今天才算真正了解了苏轼,他不仅仅是 个书生,他的政治才干远远在自己之上! ⑿章惇也有些奇怪,读苏轼的文章这么多年,怎么就没读出来这一点呢? ⒀章惇感到了巨大的恐惧。 ⒁现在看来,苏轼是深知自己的啊!而自己却对苏轼了解得太少太少,还可笑地 把苏轼当成了一介书生。 ⒂章惇对苏轼充满了仇恨
⑩绍圣元年,章惇登上宰相宝座。不久,苏轼被贬英州,再贬惠州,最后被贬到 儋州去了。 ①门有旧识问章惇,将一个垂暮老人贬谪到儋州那非人所居之地,岂不是想要苏轼 的性命吗?章惇没有说话,只是脸越来越黑暗下来 (摘编自《满族文学》)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②③两段写苏轼、章惇两人的书法有古雅与孤寒之别,以此隐喻两人在情 趣、品性上存在不同境界 B.苏轼很喜欢赤壁山下江中的彩色石子,经常用糕饼来与小孩换,可见苏轼在 被贬期间仍不失文人雅好。 C.章惇愤而离开后,佛印告诫苏轼少与章惇来往,苏轼却不将佛印的话当一回 事,直接导致后来被贬官。 D.小说善用侧面描写,借助对黄山谷、佛印和欧阳修等周围人物的描写,从侧 面刻画了主要人物的形象。 E.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客观叙事,对文中的人和事并未进行褒贬,而是让读者自 己去感悟其中的是非曲直。 14.小说前后两处写章惇读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 明。(4分) 答 15.小说标题“莫名仇恨”意蕴丰富,请根据文本简要探析。(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我在月宫这一年 邱晨辉等 ①嗨,大家好!我是嫦娥三号着陆器,现在从距地球38万公里外的月宫里跟你 们说话。今天是12月14日,一个对我和“玉兔”来说特殊的日子一一我们登陆 月球已经一周年啦! ②大家还记得吗?去年的12月15日,我和巡视器“玉兔”彼此凝望,完成互拍 那一刻,我们胸前的五星红旗图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光阴荏苒,转眼已是 2014年12月14日,我和“玉兔”在月宫生活也满一年了。 ③两器互拍后,我们虽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我和“玉兔”却不敢懈怠, 还是像以前那样卖力工作。尤其是“玉兔”,由于操劳过度,又加上水土不服 1月16日生了一场大病。从那以后,原来活蹦乱跳到处跑的小兔子只能跟我 样原地踏步了。 ④望着“玉兔”在月面行走时留下的脚印,我伤心了好长时间。从2013年12 月14日开始飞行,到入住月宫,再到迈出我们月面的第一步,往昔的景象历历 在目。我们领略了此前从未见过的景色,也经历着此前不曾经历的跋涉,以及难 以忍受的严寒酷热 ⑤好在,“玉兔”很乐观,它对我说:“咱们离得这么近,至少我还能在你工作 累时,陪你说说话,聊聊天。” ⑥月面荒芜,又无空气,比起老家美丽的山山水水真是差得太远了。每一次,从 睡梦中醒来,我们都会眺望远方璀璨星空中那颗蔚蓝色的星球。那里,有大家的 陪伴和祝福,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还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我们
⒃绍圣元年,章惇登上宰相宝座。不久,苏轼被贬英州,再贬惠州,最后被贬到 儋州去了。 ⒄有旧识问章惇,将一个垂暮老人贬谪到儋州那非人所居之地,岂不是想要苏轼 的性命吗?章惇没有说话,只是脸越来越黑暗下来。 (摘编自《满族文学》)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第②③两段写苏轼、章惇两人的书法有古雅与孤寒之别,以此隐喻两人在情 趣、品性上存在不同境界。 B.苏轼很喜欢赤壁山下江中的彩色石子,经常用糕饼来与小孩换,可见苏轼在 被贬期间仍不失文人雅好。 C.章惇愤而离开后,佛印告诫苏轼少与章惇来往,苏轼却不将佛印的话当一回 事,直接导致后来被贬官。 D.小说善用侧面描写,借助对黄山谷、佛印和欧阳修等周围人物的描写,从侧 面刻画了主要人物的形象。 E.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客观叙事,对文中的人和事并未进行褒贬,而是让读者自 己去感悟其中的是非曲直。 14.小说前后两处写章惇读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 明。(4 分) 答: 15.小说标题“莫名仇恨”意蕴丰富,请根据文本简要探析。(6 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我在月宫这一年 邱晨辉等 ①嗨,大家好!我是嫦娥三号着陆器,现在从距地球 38 万公里外的月宫里跟你 们说话。今天是 12 月 14 日,一个对我和“玉兔”来说特殊的日子——我们登陆 月球已经一周年啦! ②大家还记得吗?去年的 12 月 15 日,我和巡视器“玉兔”彼此凝望,完成互拍。 那一刻,我们胸前的五星红旗图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光阴荏苒,转眼已是 2014 年 12 月 14 日,我和“玉兔”在月宫生活也满一年了。 ③两器互拍后,我们虽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我和“玉兔”却不敢懈怠, 还是像以前那样卖力工作。尤其是“玉兔”,由于操劳过度,又加上水土不服, 1 月 16 日生了一场大病。从那以后,原来活蹦乱跳到处跑的小兔子只能跟我一 样原地踏步了。 ④望着“玉兔”在月面行走时留下的脚印,我伤心了好长时间。从 2013 年 12 月 14 日开始飞行,到入住月宫,再到迈出我们月面的第一步,往昔的景象历历 在目。我们领略了此前从未见过的景色,也经历着此前不曾经历的跋涉,以及难 以忍受的严寒酷热。 ⑤好在,“玉兔”很乐观,它对我说:“咱们离得这么近,至少我还能在你工作 累时,陪你说说话,聊聊天。” ⑥月面荒芜,又无空气,比起老家美丽的山山水水真是差得太远了。每一次,从 睡梦中醒来,我们都会眺望远方璀璨星空中那颗蔚蓝色的星球。那里,有大家的 陪伴和祝福,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还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我们
⑦月面由于没有大气,昼夜温差极大,夜晚月面温度会降到零下180摄氏度。为 了保护我们的“器官”不被冻坏,每个月我们都会进行月夜休眠和月昼唤醒。在 北京中心长管科技人员的精确计算和悉心照顾下,到月宫一年来,我和“玉兔” 共进行过13次月夜休眠和月昼唤醒,成功经受住了历次月夜极寒环境的考验 ⑧月昼期间是我工作的时间。但或许是我喜欢睡懒觉的原因,要把我从月夜休眠 中唤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次唤醒控制,中心长管人员都会提前制定 好方案和流程,做好故障处置预案。从完成唤醒前的各类状态设置到我最终从睡 梦中成功醒来,他们要连续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地陪在我身边。 ⑨月食对老家人来说已经是一种熟悉的天文现象了,但能在月亮上亲身体验两次 月食的感觉,我和“玉兔”绝对是前无古人的头一个了 ⑩第一次月食发生在2014年4月15日的下午,持续近5个小时。第二次发生在 10月8日的傍晚,持续约4个小时。当时,月宫突然从艳阳高照的白天变成了 漆黑的夜晩,一丝光线都没有。月面热量迅速流失,周围环境温度下降,这对我 们的安全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α幸运的是,北京中心早就算出了月食的准确时间,提前通过降低功耗、热控模 式调整等方式帮我做好了各种防护措施,我才有惊无险地度过两次月食。 ①2有时候,他们就像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我的工作生活。 03当然,我也没闲着,还是实实在在办了几件大事。这一年来,我开展过8次 UHF器间通信试验,代传“玉兔”各类数据;进行过30余次无线电测量试验, 地面通过数据处理分析获取高精度观测量,从而验证了北京中心深空干涉测量系 统的性能 Q40对了!你们注意到了吗,今年的6月19日,我还完成了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 匹克运动会网络火炬太空传递活动。看到可爱的网络火炬手砳砳向我走来,看到 我们航天技术可以服务社会,我内心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 5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在刚刚,北京中心的科技人员发来指令,让我进 入月夜休眠。尽管还有很多话想说,但为了以后能说更多的话,只能跟大家说再 见了 0晚安,地球! ①晚安,故乡的亲人!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①段用“距地球38万公里外”“已经一周年”等语,提示了本文写作的特 殊背景,也表达了“我”的自豪之情。 B.第⑤段以拟人的手法写“玉兔”对“我”的宽慰,既与上文的“原地踏 步”“伤心”照应,又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C.嫦娥三号登月后,曾多次经历零下180摄氏度的极寒环境的考验,这种极寒 发生在月夜和月昼期间的月食时段。 D.文章采用嫦娥三号自述的形式写作,既使文章内容显得真实可信,也有利于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感到亲切。 E.本文条理清楚,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嫦娥三号从发射、飞行到登月、月面行走 的过程,展示了嫦娥三号的工作成果。 14.第④段说“我们领略了此前从未见过的景色”,嫦娥三号看到了哪些“此前 从未见过的景色”?请简要概括。(4分) 答
⑦月面由于没有大气,昼夜温差极大,夜晚月面温度会降到零下 180 摄氏度。为 了保护我们的“器官”不被冻坏,每个月我们都会进行月夜休眠和月昼唤醒。在 北京中心长管科技人员的精确计算和悉心照顾下,到月宫一年来,我和“玉兔” 共进行过 13 次月夜休眠和月昼唤醒,成功经受住了历次月夜极寒环境的考验。 ⑧月昼期间是我工作的时间。但或许是我喜欢睡懒觉的原因,要把我从月夜休眠 中唤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次唤醒控制,中心长管人员都会提前制定 好方案和流程,做好故障处置预案。从完成唤醒前的各类状态设置到我最终从睡 梦中成功醒来,他们要连续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地陪在我身边。 ⑨月食对老家人来说已经是一种熟悉的天文现象了,但能在月亮上亲身体验两次 月食的感觉,我和“玉兔”绝对是前无古人的头一个了! ⑩第一次月食发生在 2014 年 4 月 15 日的下午,持续近 5 个小时。第二次发生在 10 月 8 日的傍晚,持续约 4 个小时。当时,月宫突然从艳阳高照的白天变成了 漆黑的夜晚,一丝光线都没有。月面热量迅速流失,周围环境温度下降,这对我 们的安全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⑾幸运的是,北京中心早就算出了月食的准确时间,提前通过降低功耗、热控模 式调整等方式帮我做好了各种防护措施,我才有惊无险地度过两次月食。 ⑿有时候,他们就像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我的工作生活。 ⒀当然,我也没闲着,还是实实在在办了几件大事。这一年来,我开展过 8 次 UHF 器间通信试验,代传“玉兔”各类数据;进行过 30 余次无线电测量试验, 地面通过数据处理分析获取高精度观测量,从而验证了北京中心深空干涉测量系 统的性能…… ⒁对了!你们注意到了吗,今年的 6 月 19 日,我还完成了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 匹克运动会网络火炬太空传递活动。看到可爱的网络火炬手砳砳向我走来,看到 我们航天技术可以服务社会,我内心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 ⒂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在刚刚,北京中心的科技人员发来指令,让我进 入月夜休眠。尽管还有很多话想说,但为了以后能说更多的话,只能跟大家说再 见了。 ⒃晚安,地球! ⒄晚安,故乡的亲人!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第①段用“距地球 38 万公里外”“已经一周年”等语,提示了本文写作的特 殊背景,也表达了“我”的自豪之情。 B.第⑤段以拟人的手法写“玉兔”对“我”的宽慰,既与上文的“原地踏 步”“伤心”照应,又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C.嫦娥三号登月后,曾多次经历零下 180 摄氏度的极寒环境的考验,这种极寒 发生在月夜和月昼期间的月食时段。 D.文章采用嫦娥三号自述的形式写作,既使文章内容显得真实可信,也有利于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感到亲切。 E.本文条理清楚,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嫦娥三号从发射、飞行到登月、月面行走 的过程,展示了嫦娥三号的工作成果。 14.第④段说“我们领略了此前从未见过的景色”,嫦娥三号看到了哪些“此前 从未见过的景色”?请简要概括。(4 分) 答:
15.文章多次穿插叙写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工作情况,有何好处?请根据文 本简要探析。(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30年,1000余张照片,一部民间_的社会变迁史。家住北京西城区的朱振立从上 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用自己的镜头身边的变迁:花鸟静物、胡同趣闻、北京 奥运……如今,老人希望办个小型影展,以便让这些照片成为老北京记忆的_。 A.视角记载门户B.视野记录门户 C.视角记录窗口D.视野记载窗口 17.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语境补写句子。(2分) 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会有生机:年轻人有光明的前途可奔,。扫除徘徊在青 年人心头的暮气,需要社会对他们敞开更多的机会之门,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答 18.下面的文字有一处有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2分) ①有人虽然赞赏文字快枪手的下笔千言,②但真正的文学大师往往心照不宣地恪 守一条原则:③文学是比慢的艺术,④艺术的经营容不得“快”的蹄子来撒野。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1分) (2)修改:(1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近日,哈佛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在官网留言:“哈佛大学的校训在网上早已盛传 尤其是在中国,但我可以证明,哈佛任何墙壁上都没有所谓的校训。”网上流传 的哈佛校训最初来自《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一书,2010年,该书作者承认 这些所谓的“校训”并不存在。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学校把它们制作成展板, 布置在学校教室和走廊的墙上。 对上述材料中一些学校的做法,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 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100
15.文章多次穿插叙写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工作情况,有何好处?请根据文 本简要探析。(6 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30 年,1000 余张照片,一部民间 的社会变迁史。家住北京西城区的朱振立从上 世纪 80 年代起,就开始用自己的镜头 身边的变迁:花鸟静物、胡同趣闻、北京 奥运……如今,老人希望办个小型影展,以便让这些照片成为老北京记忆的 。 A.视角 记载 门户 B.视野 记录 门户 C.视角 记录 窗口 D.视野 记载 窗口 17.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语境补写句子。(2 分) 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会有生机;年轻人有光明的前途可奔, 。扫除徘徊在青 年人心头的暮气,需要社会对他们敞开更多的机会之门,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答: 18.下面的文字有一处有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2 分) ①有人虽然赞赏文字快枪手的下笔千言,②但真正的文学大师往往心照不宣地恪 守一条原则:③文学是比慢的艺术,④艺术的经营容不得“快”的蹄子来撒野。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1 分) (2)修改: (1 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近日,哈佛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在官网留言:“哈佛大学的校训在网上早已盛传, 尤其是在中国,但我可以证明,哈佛任何墙壁上都没有所谓的校训。”网上流传 的哈佛校训最初来自《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一书,2010 年,该书作者承认 这些所谓的“校训”并不存在。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学校把它们制作成展板, 布置在学校教室和走廊的墙上。 对上述材料中一些学校的做法,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 贯,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100
150 五、写作(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要竖起大拇指点赞, 只靠大拇指是无法完成的 只有其他四指弯曲并拢, 大拇指才能竖起。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保密★启用前 泉州市2015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7分) (一)(6分) 1.(6分) (1)功在不舍 (2)忍尤而攘诟 (3)川泽纡其骇瞩 (4)绿杨阴里白沙堤 (5)却是旧时相识 (6)足肤皲裂而不知 (每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二)(15分) 2.(3分) B(当:面对。) 3.(3分) C(①④不是描写;⑤写金庭洞天的僻远难寻,不是写奇丽。) 4.(3分) B(原文没有交代王羲之建书楼和墨池的原因 5.(6分) (1)(3分) 所以藏书楼在道观的西北角,高度大约二丈以内。(意思对、语言通顺1分 故”“可”各1分。) (2)(3分) 登上藏书楼,俯视洗墨池,只见山水的奇异。(意思对、语言通顺2分,“但” 分。) (三)(6分) 6.(6分) (1)(2分) 将“淮山”比作人,以“淮山”的“不肯过江”,含蓄地表达作者“过江”不 得的惆怅之情。(意思对即可。) (2)(4分)
150 五、写作(7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要竖起大拇指点赞, 只靠大拇指是无法完成的; 只有其他四指弯曲并拢, 大拇指才能竖起。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保密★启用前 泉州市 2015 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7 分) (一)(6 分) 1.(6 分) (1)功在不舍 (2)忍尤而攘诟 (3)川泽纡其骇瞩 (4)绿杨阴里白沙堤 (5)却是旧时相识 (6)足肤皲裂而不知 (每处 1 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二)(15 分) 2.(3 分) B(当:面对。) 3.(3 分) C(①④不是描写;⑤写金庭洞天的僻远难寻,不是写奇丽。) 4.(3 分) B(原文没有交代王羲之建书楼和墨池的原因。) 5.(6 分) (1)(3 分) 所以藏书楼在道观的西北角,高度大约二丈以内。(意思对、语言通顺 1 分, “故” “可”各 1 分。) (2)(3 分) 登上藏书楼,俯视洗墨池,只见山水的奇异。(意思对、语言通顺 2 分,“但”1 分。) (三)(6 分) 6.(6 分) (1)(2 分) 将“淮山”比作人,以“淮山”的“不肯过江”,含蓄地表达作者“过江”不 得的惆怅之情。(意思对即可。) (2)(4 分)
【要点】①“浮云薄暮开”写浮云在傍晚时消散,作者得以眺望远方,流露出 作者淡淡的喜悦。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写作者不怕“浮云”遮挡,不以“浮 云”为意,表现出作者的乐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16分) (一)(10分) 7.(5分) BC(B.觉意下决心反抗祖父的命令,第二天就走出家门。C.夏尔没有写信给欧 也妮。)(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8.(5分) (1)(第一问)孙尚香。(1分)(第二问)东吴。(1分)(第三问)【要 点】①赵云将小主人(阿斗)抢过来抱在怀中。②张飞带兵赶来帮助。③赵云 和张飞带走小主人(阿斗)。(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第一问)贾宝玉。(1分)(第二问)蒋玉菡(琪官)。(1分)(第 三问)【要点】①贾宝玉送给蒋玉菡一个扇坠。②蒋玉菡回赠一条汗巾子。③ 贾宝玉将自己的汗巾子送给蒋玉菡。(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6分) 9.(6分) (1)(2分) 要真诚付出。(意思对即可。) (2)(4分) 【要点】①孔子认为,“恭”不能过分,否则就是虚情假意,是可耻的。②孟 子认为,有了“恭”就不会侮辱别人,而侮辱别人的人无“恭 恭”不靠 言语脸色来实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分) (一)(9分) 10.(3分) D(“只存有法律的社会定是野蛮无序的”有误,原文意思是“没有法律的地方 是野蛮无序的”。) 11.(3分) “讹人”等舆论,实际上已脱离道德层面,而与“诈骗”等法律概念部分重合 将本应高于法律的道德评判降低为法律裁定,所以说这种舆论是道德的“矮 化”。(意思对即可。) 12.(3分) 【要点】①要进行法律建设,还要加强道德建设。②要将道德升华为社会责任 感,弥补法律的不足。(第一点1分,第二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15分) (甲) 13.(5分) CE(C对佛印的告诫,原文说的是“不置可否”而不是“不当一回事”,并且 这也不能视为苏轼被贬的直接原因。E.原文并非没有褒贬。)(答对一项得3 分,答对两项得5分。) 14.(4分) 【要点】①刻画章惇的狭隘,表现苏轼的才干之高。②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并为下文写苏轼的一贬再贬做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要点】①“浮云薄暮开”写浮云在傍晚时消散,作者得以眺望远方,流露出 作者淡淡的喜悦。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写作者不怕“浮云”遮挡,不以“浮 云”为意,表现出作者的乐观。(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16 分) (一)(10 分) 7.(5 分) B C(B.觉慧下决心反抗祖父的命令,第二天就走出家门。C.夏尔没有写信给欧 也妮。)(答对一项得 3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 8.(5 分) (1)(第一问)孙尚香。(1 分)(第二问)东吴。(1 分)(第三问)【要 点】①赵云将小主人(阿斗)抢过来抱在怀中。②张飞带兵赶来帮助。③赵云 和张飞带走小主人(阿斗)。(3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2)(第一问)贾宝玉。(1 分)(第二问)蒋玉菡(琪官)。(1 分)(第 三问)【要点】①贾宝玉送给蒋玉菡一个扇坠。②蒋玉菡回赠一条汗巾子。③ 贾宝玉将自己的汗巾子送给蒋玉菡。(3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二)(6 分) 9.(6 分) (1)(2 分) 要真诚付出。(意思对即可。) (2)(4 分) 【要点】①孔子认为,“恭”不能过分,否则就是虚情假意,是可耻的。②孟 子认为,有了“恭”就不会侮辱别人,而侮辱别人的人无“恭”,“恭”不靠 言语脸色来实现。(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三、(24 分) (一)(9 分) 10.(3 分) D(“只存有法律的社会定是野蛮无序的”有误,原文意思是“没有法律的地方 是野蛮无序的”。) 11.(3 分) “讹人”等舆论,实际上已脱离道德层面,而与“诈骗”等法律概念部分重合, 将本应高于法律的道德评判降低为法律裁定,所以说这种舆论是道德的“矮 化”。(意思对即可。) 12.(3 分) 【要点】①要进行法律建设,还要加强道德建设。②要将道德升华为社会责任 感,弥补法律的不足。(第一点 1 分,第二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15 分) (甲) 13.(5 分) C E(C.对佛印的告诫,原文说的是“不置可否”而不是“不当一回事”,并且 这也不能视为苏轼被贬的直接原因。E.原文并非没有褒贬。)(答对一项得 3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 14.(4 分) 【要点】①刻画章惇的狭隘,表现苏轼的才干之高。②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并为下文写苏轼的一贬再贬做铺垫。(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