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普通化学 课程代码 130095 学 5 总学时 80 讲课学 56 实验学时 24 分 时 课程性质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必修课(√)选修课() 任课教师 虎玉森 职 副教授 授课时间 2007.9~2008.1 称 授课对象 动医07、动科07、水产07 化学学科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未来生 教学 命科学工作者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化学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 目的与 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用科学的 要求 思维方式和化学基本理论理解生命的本质,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及今后的科研、 教学、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教学 1、了解本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研究范畴及在基础科学中的地位。 基本 2、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3、了解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知识。 要求 4、掌握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溶液及胶体的有关知识。 5、了解与农业和环境科学有关的重要元素及化合物。 教材 虎玉森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主要参 任丽萍.普通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考资料 虎玉森普通化学学习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赵士铎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讲课 实验 小计 备注 物质状态、 溶液和胶体 7学时 化学反应速率 5学时 化学热力学基础 5学时 化学平衡 3学时 酸碱平衡 6学时 沉淀溶解平衡 4学时 配位平衡 3学时 安排习题课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7学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6学时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8学时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0学时 自学 总复习 2学时 教学计划进程 节次 授课内容(章节) 学时
课程名称 普通化学 课程代码 130095 学 分 5 总学时 80 讲课学 时 56 实验学时 24 课程性质 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 任课教师 虎玉森 职 称 副教授 授课时间 2007.9~2008.1 授课对象 动医07、动科07、水产07 教 学 目的与 要求 化学学科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未来生 命科学工作者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化学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 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用科学的 思维方式和化学基本理论理解生命的本质,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及今后的科研、 教学、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教 学 基 本 要 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研究范畴及在基础科学中的地位。 2、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3、了解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溶液及胶体的有关知识。 5、了解与农业和环境科学有关的重要元素及化合物。 教 材 虎玉森.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主要参 考资料 任丽萍.普通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虎玉森.普通化学学习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赵士铎.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 讲课 实验 小计 备 注 物质状态、溶液和胶体 7学时 化学反应速率 5学时 化学热力学基础 5学时 化学平衡 3学时 酸碱平衡 6学时 沉淀溶解平衡 4学时 配位平衡 3学时 安排习题课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7学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6学时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8学时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0学时 自学 总复习 2学时 教 学计划 进 程 节次 授课内容(章节) 学时
1.1物质状态 2 2 1.2溶液 2 3 1.3胶体溶液1 2 4 1.3胶体溶液2:1.4表面活性剂;2.1化学反应进度与反应速率 2.2反应速率理论简介;2.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6 2.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5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1热力学基本概念 2 > 3.2热化学 2 8 3.3化学反应方向1 2 9 3.3化学反应方向2:4.1平衡状态 2 10 4.2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及其应用:4.3化学平衡的移动 2 11 期中考试 2 12 5.1酸碱质子理论 2 13 5.2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2 14 5.3酸碱平衡的移动;5.4缓冲溶液 2 15 6.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6.2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1 2 16 6.2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2 2 17 7.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7.2配位平衡1 2 18 7.2配位平衡2:7.3配合物的应用;8.1氧化还原反应 2 19 8.2原电池与电极电势1 2 20 8.2原电池与电极电势2:8.3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2 21 8.4电极电势的应用 2 22 9.1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9.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 2 23 9.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9.3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 24 9.4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2 25 10.1离子键;10.2共价键1一一价键理论 2 26 10.2 共价键2一一杂化轨道理论: 2 27 10.3配合物价键理论;10.4分子间力与氢键1 2 28 10.4分子间力与氢键2:10.5晶体类型 2 29 总复习 2 合 计 56 章节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溶液和胶体(第一讲) 教学目 1.了解物质聚集状态,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压定律及其应用 的与要 2.掌握系统、相等基本概念 求
1 1.1物质状态 2 2 1.2溶液 2 3 1.3胶体溶液1 2 4 1.3胶体溶液2;1.4表面活性剂;2.1化学反应进度与反应速率 2 5 2.2反应速率理论简介;2.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6 2.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5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1热力学基本概念 2 7 3.2热化学 2 8 3.3化学反应方向1 2 9 3.3化学反应方向2;4.1平衡状态 2 10 4.2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及其应用;4.3化学平衡的移动 2 11 期中考试 2 12 5.1酸碱质子理论 2 13 5.2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2 14 5.3酸碱平衡的移动;5.4 缓冲溶液 2 15 6.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6.2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1 2 16 6.2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2 2 17 7.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7.2 配位平衡1 2 18 7.2 配位平衡2;7.3 配合物的应用;8.1 氧化还原反应 2 19 8.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1 2 20 8.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2;8.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2 21 8.4 电极电势的应用 2 22 9.1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9.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 2 23 9.2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9.3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 24 9.4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2 25 10.1离子键;10.2 共价键1——价键理论 2 26 10.2 共价键2——杂化轨道理论; 2 27 10.3 配合物价键理论;10.4 分子间力与氢键1 2 28 10.4 分子间力与氢键2;10.5晶体类型 2 29 总复习 2 合 计 56 章 节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溶液和胶体(第一讲) 教学目 的与要 求 1.了解物质聚集状态,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压定律及其应用 2.掌握系统、相等基本概念
1.1物质的聚集状态 1.1.1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 教学内 1.1.2液体(系统、相、液化、气化与蒸发、蒸气压、沸点、凝固点) 容 1.1.3固体 1.1.4水的相图 1.1.5等离子体 重点、 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蒸气压 难点分 难点:气一一液两相平衡、相 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介绍校园文化、学习方法、作业、实验课(20min) 2.复习中学相关知识,介绍物质存在状态、气体的特征和理想气体模型,重点介 例题 绍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压定律及其应用: 3.介绍系统与相的概念,通过举例使学生准确区分单相和多相系统: 4.利用生活知识引入蒸发、凝聚、相平衡、蒸气压等概念,说明影响液体蒸气压 的内因和外因: 提问 5.通过提问沸点、凝固点,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给出沸点、凝固点的科学定 义, 例题 6.简单介绍固体和等离子体: 7.课堂小结: 举例 8.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课后补遗 章节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溶液和胶体(第二讲) 教学目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的与要 2.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求 3.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相关计算 教学内 1.2溶液 容 1.2.1分散系的概念 1.2.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 容 1.1物质的聚集状态 1.1.1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 1.1.2液体(系统、相、液化、气化与蒸发、蒸气压、沸点、凝固点) 1.1.3固体 1.1.4水的相图 1.1.5等离子体 重点、 难点分 析 重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蒸气压 难点:气——液两相平衡、相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介绍校园文化、学习方法、作业、实验课(20min) 2.复习中学相关知识,介绍物质存在状态、气体的特征和理想气体模型,重点介 绍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分压定律及其应用; 3.介绍系统与相的概念,通过举例使学生准确区分单相和多相系统; 4.利用生活知识引入蒸发、凝聚、相平衡、蒸气压等概念,说明影响液体蒸气压 的内因和外因; 5.通过提问沸点、凝固点,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给出沸点、凝固点的科学定 义, 6.简单介绍固体和等离子体; 7.课堂小结; 8.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例题 提问 例题 举例 课后补遗 章 节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溶液和胶体(第二讲) 教学目 的与要 求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3.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相关计算 教学内 容 1.2溶液 1.2.1分散系的概念 1.2.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2.3稀溶液依数性 重点、 重点: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依数性 难点分 难点:稀溶液依数性 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中学溶液的知识引入分散系; 2.通过图表介绍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3.利用物质的量浓度引入溶液浓度的其它表达方式: 例题 4."提板”练习指导学生推导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5.复习蒸发、凝聚、相平衡、蒸气压等概念,借助板图着重解释溶液蒸气压下降 的原因,详细推导拉乌尔定律: 6.利用溶液蒸气压下降,通过图示解释溶液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利用类比方 法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巩固相关依数性的知识及其应 反复举例 用: 7.课堂小结与作业: 8.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课后补遗 章节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溶液和胶体(第三讲) 1.掌握稀溶液的渗透压 教学目 2.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的与要 3.了解吸附作用,掌握离子选择吸附的原则: 求 4.了解溶胶的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1.2.3.4渗透压 1.2.4强电解质溶液简介 教学内 1.3胶体 容 1.3.1吸附作用 1.3.2溶胶的制备 1.3.3溶胶的性质
1.2.3稀溶液依数性 重点、 难点分 析 重点: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稀溶液依数性 难点:稀溶液依数性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中学溶液的知识引入分散系; 2.通过图表介绍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3.利用物质的量浓度引入溶液浓度的其它表达方式; 4."提板"练习指导学生推导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5.复习蒸发、凝聚、相平衡、蒸气压等概念,借助板图着重解释溶液蒸气压下降 的原因,详细推导拉乌尔定律; 6.利用溶液蒸气压下降,通过图示解释溶液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利用类比方 法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巩固相关依数性的知识及其应 用; 7.课堂小结与作业; 8. 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例题 反复举例 课后补遗 章 节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溶液和胶体(第三讲) 教学目 的与要 求 1.掌握稀溶液的渗透压 2.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3.了解吸附作用,掌握离子选择吸附的原则; 4.了解溶胶的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教学内 容 1.2.3.4渗透压 1.2.4强电解质溶液简介 1.3胶体 1.3.1吸附作用 1.3.2溶胶的制备 1.3.3溶胶的性质
重点、 重点:渗透压计算,溶胶的性质 难点分 难点:吸附原理 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稀溶液的依数性: 2.讲解溶液的渗透压及其计算: 例题 3.利用强电解质对拉乌尔定律的偏离,引入强电解质理论,并简单介绍活度和活 度系数: 4.复习分散系引入胶体溶液,通过分析胶体溶液的特点引入表面性质,进而利用 图示说明吸附作用的原理: 5.着重介绍离子选择吸附的原则,确保学生掌握确定电位离子和反离子的方法: 反复举例 6.引导学生自学溶胶的几种制备方法: 7.根据中学知识复习溶胶的性质,进而解释溶胶性质产生的原因: 8.课堂小结与作业: 9. 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课后补遗 章节 第一章(第三讲)第二章(第一讲) 1.掌握胶团结构 教学目 2.掌握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方法 的与要 3.了解高分子溶液,了解表面活性剂和乳浊液 求 4.了解反应进度的应用,反应速率的表示和测定 5.掌握反应机理等基本概念 1.3.4胶团结构 1.3.5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教学内 1.3.6高分子溶液及凝胶(自学) 容 1.4表面活性剂和乳浊液(自学) 2.1化学反应进度与化学反应速率 重点 重点: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反应速率基本概念 难点分 难点:胶团结构中电位离子、反离子的确定,反应进度 析
重点、 难点分 析 重点:渗透压计算,溶胶的性质 难点:吸附原理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稀溶液的依数性; 2.讲解溶液的渗透压及其计算; 3.利用强电解质对拉乌尔定律的偏离,引入强电解质理论,并简单介绍活度和活 度系数; 4.复习分散系引入胶体溶液,通过分析胶体溶液的特点引入表面性质,进而利用 图示说明吸附作用的原理; 5.着重介绍离子选择吸附的原则,确保学生掌握确定电位离子和反离子的方法; 6.引导学生自学溶胶的几种制备方法; 7.根据中学知识复习溶胶的性质,进而解释溶胶性质产生的原因; 8. 课堂小结与作业; 9. 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例题 反复举例 课后补遗 章 节 第一章 (第三讲) 第二章(第一讲) 教学目 的与要 求 1.掌握胶团结构 2.掌握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方法 3.了解高分子溶液,了解表面活性剂和乳浊液 4.了解反应进度的应用,反应速率的表示和测定 5.掌握反应机理等基本概念 教学内 容 1.3.4胶团结构 1.3.5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1.3.6高分子溶液及凝胶(自学) 1.4表面活性剂和乳浊液(自学) 2.1化学反应进度与化学反应速率 重点、 难点分 析 重点: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反应速率基本概念 难点:胶团结构中电位离子、反离子的确定,反应进度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溶胶的性质和离子选择吸附的原则;通过溶胶的电学性质引入胶团结构: 2.举例说明胶团结构的写法,结合离子选择吸附原则,让学生掌握电位离子和反 离子的确定方法,从而正确书写胶团结构: 3.分析溶胶的稳定性,得出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因素; 反复练习 4.说明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原理,结合普通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电解质对溶 胶的聚沉规律: 5.简单介绍溶胶聚沉的其它方法: 6.写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高分子溶液、凝胶、表面活性剂和乳浊液: 7.介绍研究化学反应可行性和可实现性的两个范畴的理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8.详细讲解反应进度的定义方法,讲解摩尔反应的含义: 9.利用中学物理知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利用瞬时速率的几何意 义,让学生了解瞬时速率的测定方法: 10.详细讲解基元反应等基本概念,利用木桶的短板效应说明定速步骤。 11.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补遗 章节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讲) 教学目 1. 了解碰撞理论,了解过渡态理论,会应用速率理论解释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 的与要 速率的影响 求 2. 了解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复杂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方法 2.2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教学内 2.2.1碰撞理论 容 2.2.2过渡态理论 2.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重点、 重点:速率方程的确定 难点分 难点: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分数 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利用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前提,通俗易懂地引入碰撞理论, 介绍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分数、活化能和有效碰撞,利用气体分子能量分布图简 单说明活化能与活化分子分数的关系以及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图示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溶胶的性质和离子选择吸附的原则;通过溶胶的电学性质引入胶团结构; 2.举例说明胶团结构的写法,结合离子选择吸附原则,让学生掌握电位离子和反 离子的确定方法,从而正确书写胶团结构; 3.分析溶胶的稳定性,得出影响溶胶稳定性的因素; 4.说明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原理,结合普通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电解质对溶 胶的聚沉规律; 5.简单介绍溶胶聚沉的其它方法; 6.写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高分子溶液、凝胶、表面活性剂和乳浊液; 7.介绍研究化学反应可行性和可实现性的两个范畴的理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8.详细讲解反应进度的定义方法,讲解摩尔反应的含义; 9.利用中学物理知识,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利用瞬时速率的几何意 义,让学生了解瞬时速率的测定方法; 10.详细讲解基元反应等基本概念,利用木桶的短板效应说明定速步骤。 11.小结,布置作业; 反复练习 课后补遗 章 节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讲) 教学目 的与要 求 1. 了解碰撞理论,了解过渡态理论,会应用速率理论解释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 2. 了解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复杂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方法 教学内 容 2.2 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2.2.1碰撞理论 2.2.2过渡态理论 2.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重点、 难点分 析 重点:速率方程的确定 难点: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分数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利用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前提,通俗易懂地引入碰撞理论, 介绍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分数、活化能和有效碰撞,利用气体分子能量分布图简 单说明活化能与活化分子分数的关系以及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图示
2.介绍过渡态理论,利用图示着重介绍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说明活化能的意 义: 图示 3.介绍质量作用定律,让学生了解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办法,说明反应级数 和速率常数的意义以及影响速率常数的因素,举例说明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单位 的关系: 4.举例说明复杂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加以巩 固。 例题 5.课堂小结; 6.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课后补遗 章节 第二章(第三讲)第三章(第一讲) 教学目 1.了解范特霍夫规则,掌握阿伦尼乌斯公式及其应用 的与要 2.了解催化作用,掌握催化机理,了解酶催化 求 3.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 教学内 2.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5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容 3.1基本概念 重点、 重点:阿伦尼乌斯公式的应用、催化剂的特点及催化机理、热力学基本概念 难点分 难点:催化机理、状态函数及其特点 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速率理论和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2.通过生活事例引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简单介绍范特霍夫规则: 3.详细介绍阿伦尼乌斯公式的三种形式,通过分析阿伦尼乌斯公式讨论温度、活 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讨论温度及加热方式对反应速率变化率的影响,并得出 相应的结论: 例题
2.介绍过渡态理论,利用图示着重介绍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说明活化能的意 义; 3.介绍质量作用定律,让学生了解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办法,说明反应级数 和速率常数的意义以及影响速率常数的因素,举例说明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单位 的关系; 4.举例说明复杂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加以巩 固。 5.课堂小结; 6.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图示 例题 课后补遗 章 节 第二章(第三讲)第三章(第一讲) 教学目 的与要 求 1.了解范特霍夫规则,掌握阿伦尼乌斯公式及其应用 2.了解催化作用,掌握催化机理,了解酶催化 3.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 教学内 容 2.4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5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1基本概念 重点、 难点分 析 重点:阿伦尼乌斯公式的应用、催化剂的特点及催化机理、热力学基本概念 难点:催化机理、状态函数及其特点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速率理论和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2.通过生活事例引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简单介绍范特霍夫规则; 3.详细介绍阿伦尼乌斯公式的三种形式,通过分析阿伦尼乌斯公式讨论温度、活 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讨论温度及加热方式对反应速率变化率的影响,并得出 相应的结论; 例题
4.通过介绍阿伦尼乌斯公式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实验数据,通过作图的 方法计算反应活化能: 5.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相关概念,介绍催化剂的特征,通过图示着重介绍催 化机理:简单介绍酶催化特征,让学生讨论酶催化的前景与意义; 6.讲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尤其举例说明状态函数及其特点: 7.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8. 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课后补遗 章节 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基础(第二讲) 1.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 教学目 2.了解化学反应热和等容反应热,掌握焓和反应的焓变 的与要 3.熟悉热力学标准状态,掌握热化学方程式 求 4.掌握盖斯定律、熟练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5.熟练应用物质的计算化学反应的 3.2.1热力学第一定律 教学内 3.2.2化学反应热 容 3.2.3热化学方程式 3.2.4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重点、 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难点分 难点:定压反应热与焓 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热、功和热力学能,复习状态函数的特点: 2.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引入热力学第一定律,用小计算巩固之;注意利用状态函数 举例 的特点说明△U=W1+Q1=W2+Q2: 3.通过吸热(放热)反应引入反应热的概念: 4.将化学热力学研究中的基本条件引入热力学第一定律,从而顺利引入焓和焓 难点,详细推 变,得到焓变与等压热、热力学能变化与等容热:通过分析和推导,得到焓变与 导并说明
4.通过介绍阿伦尼乌斯公式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实验数据,通过作图的 方法计算反应活化能; 5.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相关概念,介绍催化剂的特征,通过图示着重介绍催 化机理;简单介绍酶催化特征,让学生讨论酶催化的前景与意义; 6.讲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尤其举例说明状态函数及其特点; 7.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8. 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课后补遗 章 节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第二讲) 教学目 的与要 求 1.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 2.了解化学反应热和等容反应热,掌握焓和反应的焓变 3.熟悉热力学标准状态,掌握热化学方程式 4.掌握盖斯定律、熟练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5.熟练应用物质的 计算化学反应的 教学内 容 3.2.1热力学第一定律 3.2.2化学反应热 3.2.3热化学方程式 3.2.4化学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重点、 难点分 析 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难点:定压反应热与焓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热、功和热力学能,复习状态函数的特点; 2.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引入热力学第一定律,用小计算巩固之;注意利用状态函数 的特点说明△U=W1+Q1=W2+Q2; 3.通过吸热(放热)反应引入反应热的概念; 4.将化学热力学研究中的基本条件引入热力学第一定律,从而顺利引入焓和焓 变,得到焓变与等压热、热力学能变化与等容热;通过分析和推导,得到焓变与 举例 难点,详细推 导并说明
热力学能变的关系; 5.介绍化学热力学的标准状态,让学生掌握标准状态的特点: 6.举例说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阐明其书写要求; 7.着重介绍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介绍物质的,引导学生利用盖斯定律推导出计 重点,练习 算化学反应的公式: 8.小结,布置作业: 9. 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课后补遗 章节 第三章化学热力学基础(第三讲) 1.了解自发过程及其特点,了解焓变对自发反应的影响 教学目 2.熟悉物质的标准摩尔熵,了解其影响因素 的与要 3.熟练掌握利用物质的计算化学反应的的方法 求 4.了解吉布斯自由能,掌握自由能判据 3.3化学反应方向 3.3.1自发过程 教学内 3.3.2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与焓变 容 3.3.3化学反应自发性与熵变 3.3.4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与吉布斯自由能 重点、 重点:化学反应过程中 的计算,自由能判据及其应用 难点分 难点:物质的标准熵 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焓和焓变: 2.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自发过程,让学生了解自发过程的特点,得出”能 做非体积功的过程是自发过程”的结论,使学生对自发过程的判断有初步认 举例 识: 3.引导学生用焓判据判断过程的自发性,通过冰熔化的事例说明焓变并不 学生推导 是影响反应自发性的唯一因素,从而顺利引进影响反应自发性的第二个因 素一一熵:
热力学能变的关系; 5.介绍化学热力学的标准状态,让学生掌握标准状态的特点; 6.举例说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阐明其书写要求; 7.着重介绍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介绍物质的 ,引导学生利用盖斯定律推导出计 算化学反应 的公式; 8.小结,布置作业; 9. 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重点,练习 课后补遗 章 节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第三讲) 教学目 的与要 求 1.了解自发过程及其特点,了解焓变对自发反应的影响 2.熟悉物质的标准摩尔熵,了解其影响因素 3.熟练掌握利用物质的 计算化学反应的 的方法 4.了解吉布斯自由能,掌握自由能判据 教学内 容 3.3化学反应方向 3.3.1自发过程 3.3.2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与焓变 3.3.3化学反应自发性与熵变 3.3.4化学反应的自发性与吉布斯自由能 重点、 难点分 析 重点:化学反应过程中 的计算,自由能判据及其应用 难点:物质的标准熵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焓和焓变; 2.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自发过程,让学生了解自发过程的特点,得出"能 做非体积功的过程是自发过程"的结论,使学生对自发过程的判断有初步认 识; 3.引导学生用焓判据判断过程的自发性,通过冰熔化的事例说明焓变并不 是影响反应自发性的唯一因素,从而顺利引进影响反应自发性的第二个因 素——熵; 举例 学生推导
4以冰、水、汽为例讨论系统的混乱度和反应自发性的关系,通过混乱度引 入熵的有关概念和化学反应熵变的计算方法。 5.简单讨论熵变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通过碳酸钙的常温分解得出熵变也 不是影响反应自发性的唯一因素,从而使学生对寻找判断反应自发性的判 据产生兴趣: 6.直接给出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式,得到吉布斯一一赫姆霍兹公式: 7.给出自由能判据,并解释自由能变与最大非体积功的关系: 8.复习小结: 9.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课后补遗 章节 第三章(第四讲)第四章(第一讲) 1.熟悉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并熟练利用物质的计算化学反应的 教学目 2.利用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熟练计算标准态、任意温度化学反应的的 (T); 的与要 3.掌握温度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会计算各种转化温度。 求 4.了解平衡状态,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书写 5.了解多重平衡系统,掌握多重平衡规则 3.3.4.3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教学内 3.3.4.4吉布斯一赫姆霍兹方程的应用 容 4.1.1化学平衡及其特征 4.1.2化学平衡常数 重点、 重点: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及其应用,标准平衡常数的书写,多重平衡规则 难点分 难点:转变温度的计算 析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自由能判据,介绍物质的,引导学生利用盖斯定律推导出计算化学反 强调的使用 应 (298K)的公式: 条件 2.复习吉布斯一赫姆霍兹公式,举例让学生分别使用、、 计算反应的 板练 进而判断反应的自发性,进一步强调所适用的温度条件: 3.详细分析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并通过图表总结; 例题+板练 4.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转化温度就是平衡温度,并掌握转化温度的计算办法: 5.本章小结,布置作业: 6.介绍可逆反应,利用正、逆反应速率引入平衡状态,给学生分析平衡特征: 划表详细分析
4以冰、水、汽为例讨论系统的混乱度和反应自发性的关系,通过混乱度引 入熵的有关概念和化学反应熵变的计算方法。 5.简单讨论熵变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通过碳酸钙的常温分解得出熵变也 不是影响反应自发性的唯一因素,从而使学生对寻找判断反应自发性的判 据产生兴趣; 6.直接给出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式,得到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 7.给出自由能判据,并解释自由能变与最大非体积功的关系; 8.复习小结; 9.附件:板书与课堂内容 课后补遗 章 节 第三章 (第四讲) 第四章(第一讲) 教学目 的与要 求 1.熟悉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并熟练利用物质的 计算化学反应的 2.利用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熟练计算标准态、任意温度化学反应的的 (T); 3.掌握温度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会计算各种转化温度。 4.了解平衡状态,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书写 5.了解多重平衡系统,掌握多重平衡规则 教学内 容 3.3.4.3 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3.3.4.4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的应用 4.1.1化学平衡及其特征 4.1.2化学平衡常数 重点、 难点分 析 重点: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及其应用,标准平衡常数的书写,多重平衡规则 难点:转变温度的计算 教学设计 调控对策 1.复习自由能判据,介绍物质的 ,引导学生利用盖斯定律推导出计算化学反 应 (298K)的公式; 2.复习吉布斯-赫姆霍兹公式,举例让学生分别使用 、 、 计算反应的 , 进而判断反应的自发性,进一步强调 所适用的温度条件; 3.详细分析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并通过图表总结; 4.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转化温度就是平衡温度,并掌握转化温度的计算办法; 5.本章小结,布置作业; 6.介绍可逆反应,利用正、逆反应速率引入平衡状态,给学生分析平衡特征; 强调 的使用 条件 板练 例题+板练 划表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