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提纲 [教学对象] 农科本科一年级 [学 科] 普通化学 [课 型 合班理论讲授 [授课题目] 第三节焓、热化学 [授课纲目] 第四章热力学基础/第三节焓、热化学 [授课时数] 2学时 [教学目的] 1准确理解焓的含义: 2正确掌握△U=Qv和△H=Qp的成立条件: 3明确化学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摩尔焓变以及等容热和等压热的关系: 4能准确熟练的写热化学方程式以及求热效应: 5培养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焓的含义: 2正确掌握△U=Q和△H=Qp的成立条件: 3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焓的含义: 2正确掌握△U=Qy和△H=Qp的成立条件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1、赵士铎主编,普通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参考书目] 社,1997.7, 2、徐伟亮主编,化学知识体系与学习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 3、张永安编,无机化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 4、刘晓庚主编,基础化学学习指导,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5, 5、翟仁通主编,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2, 6.6.J.D Lee.A New Concise Inorganic Chemistry (Third edition).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Ltd.1977
教案提纲 [教学对象] 农科本科一年级 [学 科] 普通化学 [课 型] 合班理论讲授 [授课题目] 第三节 焓、热化学 [授课纲目] 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 / 第三节 焓、热化学 [授课时数] 2 学时 [教学目的] 1 准确理解焓的含义; 2 正确掌握△U=Qv 和△H=Qp 的成立条件; 3 明确化学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摩尔焓变以及等容热和等压热的关系; 4 能准确熟练的写热化学方程式以及求热效应; 5 培养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焓的含义; 2 正确掌握△U=Qv 和△H=Qp 的成立条件; 3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教学难点] 1 焓的含义; 2 正确掌握△U=Qv 和△H=Qp 的成立条件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参考书目] 1、 赵士铎主编,普通化学,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7.7, 2、 徐伟亮主编,化学知识体系与学习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 3、 张永安编,无机化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 4、 刘晓庚主编,基础化学学习指导,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5, 5、 翟仁通主编,普通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2, 6、 6、J.D Lee. A New Concise Inorganic Chemistry (Third editio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Ltd. 1977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导入新课(3~5分钟) 采用承上启下的方法引出所要讲的内容。 二讲授新内容(90分钟) 第三节焓、热化学 4.3.1焓和焓变(Enthalpy&enthalpy changes))对于封闭系统,在等容过程中, △V=0,W=0 板书标题 Q=△U,Q为恒容反应热 ·一设疑提问 表示一封闭体系在不做有用功(其它功)的等容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热在数值上等 板书概念。 于该体系内能的改变量。封闭体系只作体积功的等压过程,即W=0,p1=P2=P, 表述时语速慢, 重复强调内能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则 是状态函数。 △U=Q+W=Q-p△V 等压热Q=△U-p△=(Uh-U)-p:(?-) =(U+p22)-(U+p1) Q表示等压过程所传递的热,叫做等压热效应,下标“p”表示等压过程。Up V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它们的组合(U+p也一定是体系的状态函数,为此热力学 一一板书 上将(U+PV)定义为一个新的状态函数,称为焓,用H表示。 H=U+pV Qp=h-H=△H 因目前还不能测定出体系内能U的绝对值,所以也不能确定焓的绝对值,焓具有 能量的单位。 当封闭体系在不做其它功的等压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热在数值上等于该体系焓的改 变量。因此,人们通常用△H表示等压过程的熔化热、气化热、反应热。规定:当化 学反应的△H>0,表示等压条件下体系从环境吸热,此类反应为吸热反应。当化学反 应的△<0,表示等压条件下体系向环境放热,此类反应为放热反应。 一板书 4.3.2Qp与Qy的关系 (1)反应进度()。所谓反应进度是一个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 对于任一化学反应 aA +bB=dD+eE 当反应进行后,某一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从始态的1变到终态的2,则我们说该 一一板书 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5=2-=4m 一一板书 式中,v为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va=-a,%=-b,%=d,E=e,其量纲为1,对于产 物为正值,对于反应物为负值。这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减少和产物的增加一致。 反应进度:的量纲是mol。飞值可以是正整数、正分数、也可以是零。飞=0mol表示开 始时刻的反应进度,ξ=lmol的物理意义是有amol的反应物A和bmol的反应物B 完全参加反应,生成产物dmol的D和emol的E。反应进度E的数值与反应式的写 法有关。 在普通化学中,已知反应的等压热效应即为反应的焓变△H,与参加反应的物质 量有关,即与反应进度E有关 △H=5·△,Hm 举例说明:反应
教 学 过 程 批 注 一.导入新课(3~5 分钟) 采用承上启下的方法引出所要讲的内容。 二 讲授新内容(90 分钟) 第三节 焓、热化学 4.3.1 焓和焓变 (Enthalpy & enthalpy changes)对于封闭系统,在等容过程中, △V=0,W=0 Qv=△U,QV 为恒容反应热 表示一封闭体系在不做有用功(其它功)的等容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热在数值上等 于该体系内能的改变量。封闭体系只作体积功的等压过程,即 Wˊ =0,p 1= p 2= pe,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则 ΔU= Q+W= Q-peΔV 等压热 QP=ΔU-peΔV=(U2-U1)- pe(V2-V1) =(U2 + p2 V2)-(U1+ p 1 V1) QP表示等压过程所传递的热,叫做等压热效应,下标“p”表示等压过程。U、p、 V 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它们的组合(U+pV)也一定是体系的状态函数,为此热力学 上将(U + pV)定义为一个新的状态函数,称为焓,用 H 表示。 H = U+ pV QP = H2-H1=ΔH 因目前还不能测定出体系内能 U 的绝对值,所以也不能确定焓的绝对值,焓具有 能量的单位。 当封闭体系在不做其它功的等压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热在数值上等于该体系焓的改 变量。因此,人们通常用ΔH 表示等压过程的熔化热、气化热、反应热。规定:当化 学反应的ΔH >0,表示等压条件下体系从环境吸热,此类反应为吸热反应。当化学反 应的ΔH<0,表示等压条件下体系向环境放热,此类反应为放热反应。 4.3.2 Qp 与 Qv 的关系 (1) 反应进度(ξ)。所谓反应进度是一个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 对于任一化学反应 a A + b B d D + e E 当反应进行后,某一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从始态的 n1 变到终态的 n2,则我们说该 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ν Δn ν n n 2 1 = − = 式中,ν 为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νA=-a, νB =-b, νD =d,νE =e,其量纲为 1,对于产 物为正值,对于反应物为负值。这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减少和产物的增加一致。 反应进度 ξ 的量纲是 mol。ξ 值可以是正整数、正分数、也可以是零。ξ=0 mol 表示开 始时刻的反应进度,ξ =1mol 的物理意义是有 a mol 的反应物 A 和 b mol 的反应物 B 完全参加反应,生成产物 d mol 的 D 和 e mol 的 E。反应进度 ξ 的数值与反应式的写 法有关。 在普通化学中,已知反应的等压热效应即为反应的焓变 ΔrH ,与参加反应的物质 量有关,即与反应进度 ξ 有关 H rHm = • Δr —―板书标题 ――设疑提问 ――板书概念。 表述时语速慢, 重 复 强调 内 能 是状态函数。 ――板书 ――板书 ――板书 ――板书 举例说明:反应
教学过程 批注 △H表示反应的摩尔焓变。下标m表示反应进度ξ=lmol:下标r表示反应, 2H(g+O.(g)= 2H20(g)反应 若是生成反应,则用f为下标。△H的单位是Jmo或kJmo,而△H的单位 进度ξ=lmol则 表示2mol的 是J或k,二者是不同的。 Hz(g)和1mol的 (2)Q如与Qy的关系。如果一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物质的量有变化,特别是在有 0(g)完全反 气体物质参加的情况下,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是在等压下进行或是等容下进行有 应,生成2mol 关。 的HO(g。反 △H=H2-H=(U2+p2V2)-(U1+p1V1) 应 在等压下此式可以写成 1 △H=U2-U1+p(W2-V) H-0:) =△U+pAV =HO(g)反 应进度ξ=mol 当反应物和产物都处于固态和液态时,反应的△V值很小,P△V≈O,所以 则表示lmol的 △H≈△U,Qp≈Qw H(g)和1/2 当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出现,△V值往往较大,假如把反应体系中气体看作是理想 mol的0z(g)完 气体 全反应,生成 则 △H=△U+△n(g)RT 1mol 的 式中△n(g)是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差。一个反应的Qp与Qr的关系可写作 H,O(g)。由此可 Qp=Qy+△n(g)RT 见在使用反应 当反应进度飞=lmol时,则有 进度概念时,必 Qp.m=Qv,m+△v(g)RT 须与具体的反 应式相对应。 △,Hm=A,Um+△v(g)RT 4.3.3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和热效应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如方程式2H2(g+02(g)一2H20(g,△H9(298K)=-483.64kJmo 为了研究的方便,热力学中给物质规定了一个标准状态。气体物质的标准状态, 是在指定温度T,压力为标准压力p下的气体状态:纯液体或纯固体的标准状态是指 在指定温度T,处于标准压力p下的纯液体或纯固体的状态:溶液中溶质B的标准态, 是指在指定温度T,压力为标准压力,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标准浓度ce(1modm3) 的状态。若在指定温度下各物种(包括反应物和产物)均处于标准状态,则称反应在 标准状态下进行。标准状态没有特定温度,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可有无数个标准状态。 由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进行的温度、压力以及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及物质 的量等有关,所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力,如果反应发生在298K和 101.325kPa下,习惯上不注明。 (2)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出有关物质的聚集状态(包括晶型)。通常用g、1和s 分别表示气、液和固态,aq表示水溶液。 (3)同一反应,当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不同时,则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计量系数不同, 其热效应的数值也不同。例如:
教 学 过 程 批 注 ΔrHm 表示反应的摩尔焓变。下标 m 表示反应进度 ξ =1mol ;下标 r 表示反应, 若是生成反应,则用 f 为下标。 ΔrHm 的单位是 J·mol-1 或 kJ·mol-1,而 ΔrH 的单位 是 J 或 kJ,二者是不同的。 (2)QP与 QV 的关系。 如果一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物质的量有变化,特别是在有 气体物质参加的情况下,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是在等压下进行或是等容下进行有 关。 ΔH = H2-H1 =(U2 + p2 V2)-(U1 + p 1 V1) 在等压下此式可以写成 U p V H U U p V V = Δ + Δ Δ = + ( ) 2- 1 2- 1 当反应物和产物都处于固态和液态时,反应的 V 值很小,p V ≈0,所以 ΔH ≈ΔU , QP ≈QV 当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出现,△V 值往往较大,假如把反应体系中气体看作是理想 气体 则 ΔH =ΔU +Δn (g) RT 式中Δn (g)是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差。一个反应的 QP 与 QV 的关系可写作 QP=QV + Δn (g)RT 当反应进度 ξ =1mol 时,则有 QP,m = QV,m + Δν(g) RT rHm = rUm + Δν(g) RT 4.3.3 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和热效应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如方程式 2 H2(g)+ O2(g) ══2 H2O (g),Δr θ Hm (298K)= -483.64kJ∙mol-1 为了研究的方便,热力学中给物质规定了一个标准状态。气体物质的标准状态, 是在指定温度 T,压力为标准压力 p θ下的气体状态;纯液体或纯固体的标准状态是指 在指定温度 T,处于标准压力 p θ下的纯液体或纯固体的状态;溶液中溶质 B 的标准态, 是指在指定温度 T,压力为标准压力,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标准浓度 c θ(1mol∙dm-3 ) 的状态。若在指定温度下各物种(包括反应物和产物)均处于标准状态,则称反应在 标准状态下进行。标准状态没有特定温度,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可有无数个标准状态。 由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进行的温度、压力以及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及物质 的量等有关,所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力,如果反应发生在 298K 和 101.325kPa 下,习惯上不注明。 (2)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出有关物质的聚集状态(包括晶型)。通常用 g、1 和 s 分别表示气、液和固态,aq 表示水溶液。 (3) 同一反应,当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不同时,则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计量系数不同, 其热效应的数值也不同。例如: 2H2(g)+O2(g)═ 2H2O(g) 反 应 进度 ξ =1mol则 表 示 2mol 的 H2(g)和 1mol的 O2(g) 完全反 应,生成 2mol 的 H2O(g)。反 应 H2(g)+ 2 1 O2(g) ══ H2O(g) 反 应进度 ξ =1mol 则表示 1mol 的 H2(g) 和 1 / 2 mol 的 O2(g)完 全 反应, 生 成 1mol 的 H2O(g)。由此可 见 在 使用 反 应 进度概念时,必 须 与 具体 的 反 应式相对应
教学过程 批注 2H(g)+02(g)=2H0(g)△H9=-483.64kJ·mol (g叶70g)=比0(g)4H9=-24182W:mm (4)正、逆反应的热效应的绝对值相同,符号相反。例如: Eg片7p=o0 △H9=-285.84kJ.mol 1 H00—H(g)+二O2(g)△H=285.84kJ.mol 2 4.3.4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1)盖斯(Hess)定律及其应用。 盖斯根据大量已知的反应热数据于1840年提出一条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 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若一个化学反应可分为 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的代数和与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这个规律叫 做盖斯定律。它是热化学中最基本的定律。 利用该定律可从一些已经准确测定的反应热去计算难以测定或不能测定的反应 热。在使用盖斯定律时应注意,若该化学反应是在等压(或等容)下一步完成,则分 步完成时,各步也应在等压(或等容)下进行。 (2)标准摩尔生成焓法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避免了用实验方法直接测量某些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困难,但需 要知道许多反应的热效应,要将反应分解成几个已知的反应,有时这是很不方便的。 我们知道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热效应等于产物焓的总和与反应物焓的总和之差, 即 △,H∑y,H产物)一∑yH(反应物) 如果知道反应中各物质在各种条件下焓的绝对值,就能计算在该反应条件下的反应焓 变。规定:在标准状态下,元素的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把在标准状 态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lol某物质时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该物质在温度T时的标准 摩尔生成焓,以△H(T表示。而298.15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简写为△H。所 谓最稳定单质,是指该元素在反应温度和标准压力下最稳定状态。例如,在该条件 下,氢元素的稳定单质是H(g),碳元素的稳定单质是石墨,氟、氯、溴、碘四种元 素的稳定单质分别是F2(g、C(g、Br2()、2(S)。 三小结(3~5分钟) 1焓是状态函数,只与起态和终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 2焓就是指焓变,其等于等压热: 3Qr与Qv的关系; 4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热力学的标准状态。 四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批 注 2 H2(g)+ O2(g) ══ 2H2O(g) Δr θ Hm = -483.64 kJ·mol-1 H2(g)+ 2 1 O2 (g) ══ H2O (g) Δr θ Hm = -241.82 kJ·mol-1 (4) 正、逆反应的热效应的绝对值相同,符号相反。例如: H2(g)+ 2 1 O2 (g) ══ H2O (l) Δr θ Hm = -285.84 kJ·mol-1 H2O(l) ══ H2(g) + 2 1 O2(g) Δr θ Hm = 285.84 kJ·mol-1 4.3.4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1)盖斯(Hess)定律及其应用。 盖斯根据大量已知的反应热数据于 1840 年提出一条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 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若一个化学反应可分为 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的代数和与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这个规律叫 做盖斯定律。它是热化学中最基本的定律。 利用该定律可从一些已经准确测定的反应热去计算难以测定或不能测定的反应 热。在使用盖斯定律时应注意,若该化学反应是在等压(或等容)下一步完成,则分 步完成时,各步也应在等压(或等容)下进行。 (2)标准摩尔生成焓法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避免了用实验方法直接测量某些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困难,但需 要知道许多反应的热效应,要将反应分解成几个已知的反应,有时这是很不方便的。 我们知道等温等压下化学反应热效应等于产物焓的总和与反应物焓的总和之差, 即 ΔrH = ( ) j jH 产物j - i iH(反应物i) 如果知道反应中各物质在各种条件下焓的绝对值,就能计算在该反应条件下的反应焓 变。规定:在标准状态下,元素的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把在标准状 态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 1mol 某物质时的标准摩尔焓变称为该物质在温度 T 时的标准 摩尔生成焓,以 Δf θ Hm (T)表示。而 298.15K 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简写为 Δf θ Hm 。所 谓最稳定单质,是指该元素在反应温度和标准压力 p θ下最稳定状态。例如,在该条件 下,氢元素的稳定单质是 H2(g),碳元素的稳定单质是石墨,氟、氯、溴、碘四种元 素的稳定单质分别是 F2(g)、Cl2(g)、Br2 (l)、I2 (s)。 三 小结(3~5 分钟) 1 焓是状态函数,只与起态和终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 2 焓就是指焓变,其等于等压热; 3 QP与 QV 的关系; 4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方法,热力学的标准状态。 四 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批注 主板: 副板: 4.3焓和焓变 4.3.1焓 4.3.2Qp与Qy的关系 分析并举例说明 (1)反应进度 (2)Qp与Qy的关系 例题 4.3.3热化学方程式 4.3.4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例题 (1)盖斯(Hess)定律及其应用 例题 (2)标准摩尔生成焓法 例题 A,H=∑y,H产物)一∑v,H反应物)
教 学 过 程 批 注 主板: 副板: 4.3 焓和焓变 4.3.1 焓 4.3.2 Qp 与 Qv 的关系 分析并举例说明 (1)反应进度 (2)Qp 与 Qv 的关系 例题 4.3.3 热化学方程式 4.3.4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例题 (1)盖斯(Hess)定律及其应用 例题 (2)标准摩尔生成焓法 例题 ΔrH = ( ) j jH 产物j - i iH(反应物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