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测试题 (总分100分,120分钟完成) 、选择:(30分) 1.下列加粗的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冕(堂皇)剔除(去掉)无可厚非(多加) B.大度(气度)国粹(精华)礼尚往来(崇尚、尊重) C.自诩(夸耀)犀利(锋利)甚器尘上(气焰) D.大典(仪式)蹩进(摇摆)残羹冷炙(剩饭) 2.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自诩(xU) 冠冕(mian)鳍(q1) B.孱头(chon)蹩进(pie)粹(sui) C.礼尚( shong)羡慕(qin)吝啬( lin se) D.大度(d)残羹(geng)冷炙(zhi) 3.《拿来主义》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用了大量篇幅论述了“送去主 义”“送来主义”,这在论证关系上,它们的关系是(3分) A.正反对比 B.先破后立 C.先摆事实后讲道理 D.前因后果 4.“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 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该句中“磕头贺喜”指谁向谁磕头贺喜?(3分)
评估测试题 (总分 100 分,120 分钟完成) 一、选择:(30 分) 1.下列加粗的字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2.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3.《拿来主义》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用了大量篇幅论述了“送去主 义”“送来主义”,这在论证关系上,它们的关系是(3 分) [ ] A.正反对比 B.先破后立 C.先摆事实后讲道理 D.前因后果 4.“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 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该句中“磕头贺喜”指谁向谁磕头贺喜?(3 分)
A.中国人向外国人磕头贺喜 B.“我们”向外国人磕头贺喜 C.“我们的子孙”向外国人磕头贺喜,同时还暗指反动派向美国乞求援助。 D.国民党向美国统治集团讨吃残羹冷炙。 5.“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 度。”该句中划线部分的意思是(3分) A.嘲讽国民党反动派自我吹嘘,自欺欺人 B.说明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国民大方好客 C.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政策和投降主义 D.有东西送出去,为国争光,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6.对下列句子及加粗的词语分析不妥的一句是(3分)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着 发扬国光 A.“捧”表示郑重、敬慕 B.“挂”指只有几张画却要一路地“挂”过去。表示寒伧可怜 C.揭露了“发扬国光”是自欺欺人,非常可笑,有讽刺意味。 D.说明还有几张古画和新画能送出去,也算发扬了“国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 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要用它来宴大宾。”对“鱼翅”的比喻理解正 确的一项是(3分) A.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益有害的东西,应该。吃掉
[ ] A.中国人向外国人磕头贺喜 B.“我们”向外国人磕头贺喜 C.“我们的子孙”向外国人磕头贺喜,同时还暗指反动派向美国乞求援助。 D.国民党向美国统治集团讨吃残羹冷炙。 5.“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 度。”该句中划线部分的意思是(3 分) [ ] A.嘲讽国民党反动派自我吹嘘,自欺欺人。 B.说明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国民大方好客。 C.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政策和投降主义。 D.有东西送出去,为国争光,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6.对下列句子及加粗的词语分析不妥的一句是(3 分) [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着 “发扬国光”。 A.“捧”表示郑重、敬慕 B.“挂”指只有几张画却要一路地“挂”过去。表示寒伧可怜 C.揭露了“发扬国光”是自欺欺人,非常可笑,有讽刺意味。 D.说明还有几张古画和新画能送出去,也算发扬了“国光”。 7.“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 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要用它来宴大宾。”对“鱼翅”的比喻理解正 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益有害的东西,应该。吃掉
B.比喻文化遗产中有害的东西。 C.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D.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所有东西 8.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理解正确的是(3分) A.要具备聪明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拿自己所需要的好东西。 B.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才能拿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C.要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要心明眼亮,要自己去拿,而不要别人送来。 D.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脑筋”,放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 辨证唯物主义“眼光”,才能具有实行“拿来主义”的胆识 9.对“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概括最为正确的一项是(3分)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自己拿来自己用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师夷长技以制夷 10.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这句话中引 号的作用是(3分) A.引用 B.强调 讽刺 D.否定 、阅读理解:(完成11-21题)(30分)
B.比喻文化遗产中有害的东西。 C.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D.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所有东西。 8.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理解正确的是(3 分) [ ] A.要具备聪明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拿自己所需要的好东西。 B.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才能拿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C.要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要心明眼亮,要自己去拿,而不要别人送来。 D.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脑筋”,放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 辨证唯物主义“眼光”,才能具有实行“拿来主义”的胆识。 9.对“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概括最为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自己拿来自己用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师夷长技以制夷 10.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这句话中引 号的作用是(3 分) [ ] A.引用 B.强调 C.讽刺 D.否定 二、阅读理解:(完成 11-21 题)(30 分)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圭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 阳,他发了疯。中国人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 百年之用。但是,从頁年之后呢?Q人真年之后,我们兰然是化为魂灵,像成上 天堂,③或落了地狱,⑨俱我们的子孙是在的,⑤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 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 羹冷炙做奖赏。 11.“丰富”的反义词是(1分),“大度”的反义词是(1分) 12.加粗的字“给予”的读音是:(2分) 13.画线的“中国人也不是”,意即中国也不是(4分)。 14.文中以“尼采自诩是太阳”作类比是为了证明(2分) 5.画曲线的复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承接②选择③转折④因果⑤ B.①承接②并列③转折④因果⑤ C.①承接②选择③转折④因果⑤ D.①承接@并列③转折④因果⑤ 16.“佳节大典”应是谁的佳节大典?(3分) A.中华民族过节过年等重大节日 泛指各国佳节大典。 C.入侵者和卖国贼的佳节大典。 特指国庆节 17.本段最后一句的正确含义应是(4分)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 阳,他发了疯。中国人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 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①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②或上 天堂,③或落了地狱,④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⑤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 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 羹冷炙做奖赏。 11.“丰富”的反义词是(1 分),“大度”的反义词是(1 分) 12.加粗的字“给予”的读音是:(2 分) 13.画线的“中国人也不是”,意即中国也不是(4 分)。 14.文中以“尼采自诩是太阳”作类比是为了证明(2 分) 15.画曲线的复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16.“佳节大典”应是谁的佳节大典?(3 分) [ ] A.中华民族过节过年等重大节日 B.泛指各国佳节大典。 C.入侵者和卖国贼的佳节大典。 D.特指国庆节 17.本段最后一句的正确含义应是(4 分) [ ]
A.运用比喻论证,论述卖国主义者将沦为乞丐。 B.运用比喻论证,论述奉行“送去主义”的恶果。 C.形象描述亡国奴的悲惨可怜相,说明奉行“送去主义”的恶果 为丐形象描述送去主义者充当亡国奴的悲惨可怜相,指出送去主义者必将沦 18.这个文段出自(1分),该文章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2分) 19.这个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20.文中画“△△△……”部分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21.“磕头贺喜”和“残羹冷炙”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三、阅读回答(22-26题)(20分)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②我们要或 或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④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 有辨别,不自私。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 成为新文艺。 2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存放使用毁灭 B.使用存放毁灭 C.使用毁灭存放 D.毁灭使用存放 23.对文中加粗的“宅子、自”理解恰当的是(2分) A.住宅自己 B.住的地方自然 我国文化自然
A.运用比喻论证,论述卖国主义者将沦为乞丐。 B.运用比喻论证,论述奉行“送去主义”的恶果。 C.形象描述亡国奴的悲惨可怜相,说明奉行“送去主义”的恶果。 D.形象描述送去主义者充当亡国奴的悲惨可怜相,指出送去主义者必将沦 为乞丐。 18.这个文段出自(1 分),该文章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2 分) 19.这个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 分) 20.文中画“△△△……”部分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 分) 21.“磕头贺喜”和“残羹冷炙”有什么深刻含义?(3 分) 三、阅读回答(22—26 题)(20 分)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②我们要或________,或________,或________。③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④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 有辨别,不自私。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 成为新文艺。 2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 分) [ ] A.存放使用毁灭 B.使用存放毁灭 C.使用毁灭存放 D.毁灭使用存放 23.对文中加粗的“宅子、自”理解恰当的是(2 分) [ ] A.住宅自己 B.住的地方自然 C.我国文化自然
D.文化遗产自己 24.对段内层次有四种不同理解,其中正确的一种是(3分) D②③ ①②③ A B ①Q②③④ ①③ D 25.对文中画曲线句子的理解不妥的是(3分) A.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 B.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新人的出现与新文艺创建的重要意义。 D.强调了继承中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6.选用文中的话,按字数要求回答问题(10分) ①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2个字) ②怎样对待拿来的文化遗产? (9个字) ③实行拿来主义的作用是什么? (18个字) ④怎样的人才可能实行拿来主义? (10个字) ⑤实行拿来主义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20个字) 四、填空回答:(20分) 27.鲁迅杂文的特色是语言(2分),(2分)。 28.本文选自(2分)。杂文从狭义上看隶属于(2分)。 29.“一群姨太太”比喻(2分)
D.文化遗产自己 24.对段内层次有四种不同理解,其中正确的一种是(3 分) [ ] 25.对文中画曲线句子的理解不妥的是(3 分) [ ] A.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 B.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新人的出现与新文艺创建的重要意义。 D.强调了继承中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6.选用文中的话,按字数要求回答问题(10 分) ①怎样对待文化遗产?________(2 个字) ②怎样对待拿来的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个字) ③实行拿来主义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18 个字) ④怎样的人才可能实行拿来主义?________(10 个字) ⑤实行拿来主义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20 个字) 四、填空回答:(20 分) 27.鲁迅杂文的特色是语言(2 分),(2 分)。 28.本文选自(2 分)。杂文从狭义上看隶属于(2 分)。 29.“一群姨太太”比喻(2 分)
30.按字数回答 ①什么是拿来主义?(2分)。(8个字) ②怎佯拿来 一种答法(2分)。(4个字) 另一种答法:(2分)、(2分)、(2分)(12字)。 参考答案 C三、D(《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四 A②③⑥⑦⑧B.①④⑥五、B六、D七、①A②C八、B九、A十 )①AD②C③指形形色色的唯心观。④D⑤C(二)①D②B③.第⑤处应填: 放在人们心灵上的,看不见的,第⑥处应填:恩格斯的演说
30.按字数回答 ①什么是拿来主义?(2 分)。(8 个字) ②怎佯拿来: 一种答法(2 分)。(4 个字) 另一种答法:(2 分)、(2 分)、(2 分)(12 字)。 参考答案 一、A 二、C 三、D(《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 四、 A②③⑥⑦⑧B.①④⑥ 五、B 六、D 七、①A②C 八、B 九、A 十、 (一)①AD②C③指形形色色的唯心观。④D⑤C(二)①D②B③.第⑤处应填: 放在人们心灵上的,看不见的,第⑥处应填:恩格斯的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