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北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 本试毒分为第1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都分,试卷离分120分.考试 时间120分钟 答喜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号。座似分别罐写·苦题卡”“蓄题纸”“作 文纸”的相应位置上 敞第1的答震填涂在“答鬚卡”上,第Ⅱ卷答写在“否题低“和“作文纸”上 定位置答题,方为有 祝大家考试顺利! 第1卷 (本大题共12小题,共31分,1~5小题,每题2分412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吸过(chu)顷刻(an)梁《1) 而不舍(aie B.伫立(h)喈唾(ytn) 脂粉《H)报人听(hi) C.呵责(h) 拮据(ji6) 翻《x4)毛求(:1) D.枯洞(h) 谀词(y0) 强联不舍( 2.给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窗外,可见那江南老房子成片的屋瓦顶和错落有的马大墙,还有明激澄净的直天 这些自然威了一幅画,忐 ②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情地 中学生:“不写太文重成文章,都要 从心里流出来,” ③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剑这样水页害,其继黑是 A.空灵训诚不堪设想 B.空灵或不可思波 C.空旷告谑不堪设想 D.空矿训不可忑渡 3.为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郎隆隆的有力的,从山不响到谷 我怀想起故乡放鸭的人了,一大群鹅黄的雏鸭将在溪流间溪水弄,一②二 远山如黛.枚人的手里执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他的小悲任欢光发出项声,到服地随看 她的竿头越过一个又一个山坡,夜来了,性幕似的竹毫在地上。就天他的家 A.①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萌发,苏翻,而怒茁出来②沸面的轻 B.①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萌发,苏醒,而器出来②轻风砩面 C.①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凰震动,惊,而器游出来②正的轻风 D.①仿佛春之芽就从珠厘雁,怖.而竖汉湾低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望着移民近乎渴盼的服神和焦急的呼吁,我总是含着思别过脸去,朝向远处的群 B.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上珠棉创织峰绳项,或为国内百支登上世界最两峰 C.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乏的,一是自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0年中国步葬手可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 约7倍 九年级语文(一)第1页(页
5.临近毕业,班主任在李一丁问学的纪念册上题写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 下列句中和它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不要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B.真正的勇者,首先得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C.追求的道路上,没有止境 D.储蓄学识和技能,是积极的生活态度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考 当凌绝顶 宽众山小 (杜甫《望岳》) 小这既是作者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可以看作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此登临 (陈与义《登岳阳楼》) 这两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的跨度上叙述作者避难南奔的流离生活,道出了一个亡 国之臣心中的愤 C.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姊!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O这里写作者酒酯之后的胸宽胆壮,表现了自己虽人过中年,但射箭本领不减当年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凤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 射大雕 (毛泽东《沁因春·雪》) 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既肯定了英雄的历史功绩,又委婉地批评了他们在政治、思 想、文化方面的不足 阅读《故宫博物院》选段,完成7-9题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楼 是紫禁城的正门.①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有有的全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三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式的钢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 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②有三层,每层的边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 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雕璧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推 水菅道 太和殿俗称金姿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 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瑪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 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全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 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①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龙全柱,每根大柱上盘线看桥健的全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 一条巨大的雕全蟠龙。从龙口里委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 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庄,梁枋间耗画均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 多态多姿,龙身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域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 廷伸到正阳门、水定门,往北从神式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大和殿是举行重大典利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 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满文式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 上.④大殿廊下,当针 乐声悠杨,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 烟雾缘绕 九年级谢文(一)第2页(共6页)
7.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方位特点是 A.自南问北,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B.自东向西,排列在紫鳞城中轴线上 C.自北向南,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D.自西向东,排列在紫妹城中轴线的两侧 8.文中画线的句子,不能表现故言建筑群“建筑精美”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第①句 9.以下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第②句C.第①句 A.选文以太和殿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能用途 B.作者详细介绍太和股,是因为在参观过程中最先看到,先入为主的缘故 C.选文中提到的“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通过数字形式,直观地表现出 太和殿的宏伟壮观 D.作者对三大殿的介绍大体上是按照先总后分、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的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10~12题 修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纯。我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青倒形,绝螺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多趣味 .海至晴初霜旦,林寒洞肃,雪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巴东三峡巫峡长,鸣三声泪沾震.” 1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 朔:通“缺 B.沿溯阻绝沿:逆流而上 C.虽乘奔风虽:即使 D.属引凄异属:连接 11.下列语句中表玩江水流速快的的一项是 A.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C.悬泉瀑布,飞激其间 D.晴初霜旦,林寒润肃 A.本文先写山,后写水,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B.本文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其一年四季水流湍急 的景象 C.文章结尾引用渔者歌辞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D.本文句式骈结合,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 第Ⅱ卷 二、(本大题共2小随,共8分) 13.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①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③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⑤只恐双溪舴艋舟,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李清照《武陵春》) ⑥山不在高 14.填空: (刘禹锡《陋室铭》) 学习古代典,可以获得许多人生的教导。《论语》中 不亦说乎”和“ 调实习、温习,后者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2分) 可以为师矣”都是讲论学习方法的。前者强 九年级语文(-)第3页(共6页)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7分) 见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5~18题。 用敦顾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 老更不如乜·”郝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叮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 可仕乎!条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遠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委:揽弃、丢掉、⑧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 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仕:指做官.④媚:取悦、巴结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有狱久不决狱: ②有囚法不当死法 16.将文中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17.用“/画出选段中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敦额至 讯立辨 18.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从选文来看,周敦颐是一个 怎样的人?(2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2题 随风吹笛 林清玄 (1)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 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而且 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茜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况只有 简单的几种节奏 (2)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廷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 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3)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 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 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谜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 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埂坐下来,独自听那 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高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一我想,有 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5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 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6)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和竹叶便是演奏者。原来竹子洒过小雨, 上面有着水漬,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 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九年级语文(一)第4页(共6页)
(7)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岛的跃飞歌唱,甚 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今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 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8)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 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蓬山中录的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 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呜,使冷漢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经典 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9)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 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铮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烧 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10)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 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 因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 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 悠远、绵长的声音 (1)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 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妤。我才知道,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 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 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12)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 便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 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 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还是 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13)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 术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 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丽 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14)哪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 夕阳日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奷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15)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原文有改动) 19.阅读第(1)段,请概括风雨中笛声的特点。(3分) 20.文章叙述了作者雨天听竹的过程,其间作者心情波澜起伏。请简要写出作者心理变化 的过程。(4分) 21·文中用大量笔墨描写蝉声、溪流声,有什么作用?(3分) 22.章最后说“只要有白然,人就没有白暴自介的理由”,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九年级语文(一)第5页(共6页)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综合性学习(5分) .阅读下面村料,选择恰当的句子,把序号填在文中横线上,将两幅桥联补充完整,(2 分) 江南古镇的桥不仅在桥的造型上造诣精深,更是将建筑工艺与文学艺术这一点特别是 体现在众多的桥联上,桥联记述史实,描绘景色,借景抒情,寓意深刻,今人额千称颂 如吉利桥南联是“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联是“吉利桥横行半月,大平果 虹∵;原渡船桥的南联是 线晴光通越水, ,北联是“春入船唇流水 这些桥联耐读,耐人寻味,是古镇桥文化的亮点 备选句:①九山静绿汨花红②秋归渡口夕阳红③秋尽江南草木凋④半帆寒影带吴云 24.在众多的海河桥染中,任选一座,就它的造型特点、得名原因、历史演变等某一方面 特征进行介绍。要求不少于50字。(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25.填空(3分) 《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 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上段话中 的字是对 两位首领的称谓。 26.拜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介绍了他去日本学习西医以及后来放弃学医的过程,请你 根据阅读的印象,简述这两次选择的原因。(2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7.作文(50分) 世间万物,美丽也有种种不同。花好月圆、志得意满之外还有许多别样的美丽——思 念是一种别样的美丽,孤独是一种别样的美丽,失去是一种别样的美丽,妈妈的眼泪有 种样的美丽,爸爸恼人的呼噜声有种别样的美丽,一直疏忽的风景或许也有一种别样的 美丽…最好突出平凡中的不平凡,厌恶中的喜欢,痛苦中的快乐 请以“别样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一)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