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道
了解袁宏道□ 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 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 为“公安派”的创始人 袁 中郎 作品多写闲情逸致,部分反映民间 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散文。作品风格率真自然,清新後秀,其 山水游记尤为突出,如《初至西湖 记》、《晚六桥待月记》、《虎 丘》、《满井游记》等
了解袁宏道 ▪ 字中郎,号石公,明代文学家。与 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 为“公安派”的创始人。 ▪ 作品多写闲情逸致,部分反映民间 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作品风格率真自然,清新俊秀,其 山水游记尤为突出,如《初至西湖 记》、《晚六桥待月记》、《虎 丘》、《满井游记》等
切正音 易痪解
1、貌古则鲜妍不足 外表、样子;美好 2、石峻毛枯 高而陡 3、凡此皆山之病 不足、缺点 4、天目盈山皆壑 满 5、尽大地作琉璃海 全、都;像 6、然云变态最不常平常、固定 7、其观甚奇 景观、景象 8、高不逾数尺 超过 9、笋味类绍兴破塘 像 10、由活埋庵寻旧路下沿着、顺着 11、数日晴霁甚 晴朗 12、因大笑而别 于是 13、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同“僻”,偏僻
1、貌古则鲜妍不足 2、石峻毛枯 3、凡此皆山之病 4、天目盈山皆壑 5、尽大地作琉璃海 6、然云变态最不常 7、其观甚奇 8、高不逾数尺 9、笋味类绍兴破塘 10、由活埋庵寻旧路下 11、数日晴霁甚 12、因大笑而别 13、凡山深辟者多荒凉 外表、样子;美好 高而陡 不足、缺点 满 全、都;像 平常、固定 景观、景象 超过 像 沿着、顺着 晴朗 于是 同“僻”,偏僻
通读全文,找到最能体现天目山特点 的一个词语。 幽邃奇古
通读全文,找到最能体现天目山特点 的一个词语。 幽邃奇古
填写书上表格,明确天目“七绝”及 其特点。 瀑多、石奇、庵精、雷微、 云美、树巨、茶笋清香
瀑多、石奇、庵精、雷微、 云美、树巨、茶笋清香 填写书上表格,明确天目“七绝”及 其特点
第一段提到天目山“幽邃奇古”的 特点后,为什么不马上写天目,而是岩 开笔墨去写其它的山? >从侧面烘托出天目山迥异凡俦(jng yi fan ch6u与普通的完全不同)的特征。 行文曲折灵动。“文似看山不喜平
第一段提到天目山“幽邃奇古”的 特点后,为什么不马上写天目,而是宕 开笔墨去写其它的山? ➢从侧面烘托出天目山迥异凡俦(jiǒng yì fán chóu 与普通的完全不同)的特征。 ➢行文曲折灵动。“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末由描写天目美景转而叙事,从中 你能发现到中郎散文的什么样的特点? 不拘泥于对行程的刻板记录和对所见所 闻的全面摄取,而侧重于表达对自然山 水和人文景观的感悟 记中有趣,趣味盎然
文末由描写天目美景转而叙事,从中 你能发现到中郎散文的什么样的特点? ➢不拘泥于对行程的刻板记录和对所见所 闻的全面摄取,而侧重于表达对自然山 水和人文景观的感悟。 ➢记中有趣,趣味盎然
、填空: 1、本文选自《》,作者是 字中郎,代 家 2、本文与一般游记的表达方式不同,一般游 记常以 为线索,记叙游览过程中 的,本文却以 为主。 通假字: 1、由庄至颠 2、虽幽谷县岩 3、一株直万余钱 4、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 5、凡山深辟者多荒凉
一、填空: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 字中郎, 代 家。 2、本文与一般游记的表达方式不同,一般游 记常以 为线索,记叙游览过程中 的 ,本文却以 为主。 二、通假字: 1、由庄至颠 2、虽幽谷县岩 3、一株直万余钱 4、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 5、凡山深辟者多荒凉
、注释 1、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 2、可二十余里 3、峭削者鲜迂曲 4、貌古则鲜妍不足 5、以致山高水乏 6、石峻毛枯 7、凡此皆山之病 8、天目盈山皆壑 9、若万匹缟 10、听之若婴儿声 11、尽大地作琉璃海
三、注释: 1、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 2、可二十余里 3、峭削者鲜迂曲 4、貌古则鲜妍不足 5、以致山高水乏 6、石峻毛枯 7、凡此皆山之病 8、天目盈山皆壑 9、若万匹缟 10、听之若婴儿声 11、尽大地作琉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