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 教学目标】 1、掌握赏析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2、感受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其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难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复习课内咏史怀古诗,归纳其特点 1.导入: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以“文学的语言,史论的笔法 感人的形象,动人的议论;富于情韵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的哲理意绪”,深受人们的喜爱 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的高考中也多有涉及。今天,我们就来共 同研讨这一类诗歌该如何解读 用事典指引用过去的事情,起一种类比、引发的作用,使所要表达的思想生动形象,易 为读者所理解。这也就是平常人们常说的“借古说今”手法,往往言彼而意此。用典指的是 引用前人的话语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它往往使文章显得典雅、婉 转。从“用典”的方式上看,主要有“明用”和“暗用”两种。“明用”要指出引用的故事、 话语的出处,让读的人知道这个典故与谁人有关,这句话是哪个讲的。“暗用”则只管引用 故事与语录,并不写出与谁有关、是谁讲的。可见,“暗用”典故比“明用”典故灵活一些 隐蔽一些,但读者如果对典故涉及的有关内容不大熟悉,就可能莫名其妙,弄不懂作者的意 2.归纳咏史怀古诗的含义 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期以及历史地点),对历史人物的功 过、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寄托哀思、借古讽今。我们合 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了解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征: 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 2.“咏史”和“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咏史是动因,言志抒怀是最终的 旨归 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一般先怀古,即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发 思古之幽情,然后再伤今,即由凭吊古人引发对当下的时代社会或作者自我生存状况的感慨 和思考。 三、解题指导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历史人物和典故:何地何人何事 2.透过史实,揣摩诗人所吟咏之情 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类比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借古讽今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四、诗歌鉴赏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他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
1 咏史怀古诗 【教学目标】 1、掌握赏析咏史怀古诗的方法; 2、感受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其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难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复习课内咏史怀古诗,归纳其特点 1.导入:自古以来,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咏史怀古诗,以“文学的语言,史论的笔法; 感人的形象,动人的议论;富于情韵的艺术境界,耐人寻味的哲理意绪”,深受人们的喜爱, 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的高考中也多有涉及。今天,我们就来共 同研讨这一类诗歌该如何解读。 用事典指引用过去的事情,起一种类比、引发的作用,使所要表达的思想生动形象,易 为读者所理解。这也就是平常人们常说的“借古说今”手法,往往言彼而意此。用典指的是 引用前人的话语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它往往使文章显得典雅、婉 转。从“用典”的方式上看,主要有“明用”和“暗用”两种。“明用”要指出引用的故事、 话语的出处,让读的人知道这个典故与谁人有关,这句话是哪个讲的。“暗用”则只管引用 故事与语录,并不写出与谁有关、是谁讲的。可见,“暗用”典故比“明用”典故灵活一些、 隐蔽一些,但读者如果对典故涉及的有关内容不大熟悉,就可能莫名其妙,弄不懂作者的意 思。 2.归纳咏史怀古诗的含义 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时期以及历史地点),对历史人物的功 过、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寄托哀思、借古讽今。我们合 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二、了解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征: 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2.“咏史”和“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咏史是动因,言志抒怀是最终的 旨归。 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一般先怀古,即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发 思古之幽情,然后再伤今,即由凭吊古人引发对当下的时代社会或作者自我生存状况的感慨 和思考。 三、解题指导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历史人物和典故:何地 何人 何事 2.透过史实,揣摩诗人所吟咏之情 缅怀前贤表达敬仰 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 类比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借古讽今感慨国运衰微 抒发爱国情怀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四、诗歌鉴赏: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他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
家。晚年曾仼太子宾客,后世称刘宾客。讽喻诗、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 的作品,尤其是后两者在中国诗歌史上更有突出的地位。刘禹锡一向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四 海统一,《西塞山怀古》就表达了诗人这种强烈的愿望。 分析:解题: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 写下此诗。五、分析:首联写出了什么气势?那两个字用得好?诗词前两句写西晋王濬率领 着高大威武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一“下”:符合地里 形式一一上有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西晋攻下了东吴;一“收”,东吴的望风披靡, 自孙吴以来,凡是建都金陵的王朝,都相信自己占据了这龙蟠虎踞的有利地形便可以永保江 山稳固,所谓的“金陵王气”对统治者都起过强心作用。事实呢,在王俊军队的强劲攻势下, 金陵王气”黯然收敛,孙吴王朝彻底覆灭了。不仅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个个短命。 颔联:思考此联把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千寻铁锁沉江 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 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向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对比的手法。煞费苦心的“千寻铁锁”也不能挽回败局,长长的铁链极不情愿地沉入到江底, 投降的白旗却寂静冷清地挂在石头城头上。“沉”和“出”两个字也极其细腻传神,点出孙 吴政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之颓势和溃败时的惊慌失措之丑态。这四句诗简洁,洗练,在对 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 仓皇逃窜的神态。 诗人的创作情形是这样的: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七八月,刘禹锡由夔州任 调和州任,沿江东下,在经过湖北大冶附近的西塞山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 动人心魄的《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是一幅历史的画卷,诗人用诗 歌这一高度概括、精炼的语言来诉说和评价历史,把特定的历史情节和山川形胜的自然背景 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并将秋色不露痕迹地凃抹在画面上,造成了含蓄蕴藉的艺术境界,使读 者体会到了历史家的严峻,政治家的敏锐,哲学家的深邃,文学家的伤感。诗歌在深沉的怀 古诗情之中,寄寓诗人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深切忧虑,体现了诗人圆熟的艺术张力,不愧是 首杰出的诗章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所说的史实是:距刘禹锡写《西塞山怀古》五百 四十四年前,即公元二七九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下令伐吴,在东起滁州(安 徽滁县)西至益州(四川成都)的广阔战线上,以贾充为大都督,组织了数路大军,向吴主 孙皓发起了全面的进攻。处于战线最西端的龙骧将军王浚,受诏先于益州造战船,“作大船 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史 称“舟楫之盛,自古未有”①。王浚于公元二八O年正月从成都出发,沿长江向孙皓的首府 金陵挺进,并于同年三月在石头城上接受孙皓的投降。这次战争历时五个月,兵将之众多, 战区之广阔,战役之复杂,实为罕见。但在广阔的背景和纷繁的历史素材中,作者仅选择了 王浚楼船”和吴主孙皓的投降地金陵城两个镜头。 《西塞山怀古》历史画卷上的第二个情节是:“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尽管历史书上说王浚的军队“自发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③, 但实际上,吴人还是进行过多次反抗。王浚就曾战丹杨(湖北秭归),克西陵,占荆门、夷道 (湖北宜都),攻乐乡(湖北松滋),身经数战。不过,这些纷繁复杂的战争素材,都被刘禹
2 家。晚年曾任太子宾客,后世称刘宾客。讽喻诗、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 的作品,尤其是后两者在中国诗歌史上更有突出的地位。刘禹锡一向反对藩镇割据,渴望四 海统一,《西塞山怀古》就表达了诗人这种强烈的愿望。 分析:解题: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 写下此诗。五、分析:首联写出了什么气势? 那两个字用得好?诗词前两句写西晋王濬率领 着高大威武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一“下”:符合地里 形式----上有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西晋攻下了东吴;一“收”,东吴的望风披靡, 自孙吴以来,凡是建都金陵的王朝,都相信自己占据了这龙蟠虎踞的有利地形便可以永保江 山稳固,所谓的“金陵王气”对统治者都起过强心作用。事实呢,在王俊军队的强劲攻势下, “金陵王气”黯然收敛,孙吴王朝彻底覆灭了。不仅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个个短命。 颔联:思考此联把晋吴之战的形势从哪些方面作了形象地描绘?什么手法? “千寻铁锁沉江 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 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向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对比的手法。煞费苦心的“千寻铁锁”也不能挽回败局,长长的铁链极不情愿地沉入到江底, 投降的白旗却寂静冷清地挂在石头城头上。“沉”和“出”两个字也极其细腻传神,点出孙 吴政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之颓势和溃败时的惊慌失措之丑态。 这四句诗简洁,洗练,在对 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 仓皇逃窜的神态。 诗人的创作情形是这样的: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八二四年)七八月,刘禹锡由夔州任 调和州任,沿江东下,在经过湖北大冶附近的西塞山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 动人心魄的《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是一幅历史的画卷,诗人用诗 歌这一高度概括、精炼的语言来诉说和评价历史,把特定的历史情节和山川形胜的自然背景 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并将秋色不露痕迹地涂抹在画面上,造成了含蓄蕴藉的艺术境界,使读 者体会到了历史家的严峻,政治家的敏锐,哲学家的深邃,文学家的伤感。诗歌在深沉的怀 古诗情之中,寄寓诗人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深切忧虑,体现了诗人圆熟的艺术张力,不愧是一 首杰出的诗章。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所说的史实是:距刘禹锡写《西塞山怀古》五百 四十四年前,即公元二七九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下令伐吴,在东起滁州(安 徽滁县)西至益州(四川成都)的广阔战线上,以贾充为大都督,组织了数路大军,向吴主 孙皓发起了全面的进攻。处于战线最西端的龙骧将军王浚,受诏先于益州造战船,“作大船 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史 称“舟楫之盛,自古未有”①。王浚于公元二八○年正月从成都出发,沿长江向孙皓的首府 金陵挺进,并于同年三月在石头城上接受孙皓的投降。这次战争历时五个月,兵将之众多, 战区之广阔,战役之复杂,实为罕见。但在广阔的背景和纷繁的历史素材中,作者仅选择了 “王浚楼船”和吴主孙皓的投降地金陵城两个镜头。 《西塞山怀古》历史画卷上的第二个情节是:“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尽管历史书上说王浚的军队“自发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③, 但实际上,吴人还是进行过多次反抗。王浚就曾战丹杨(湖北秭归),克西陵,占荆门、夷道 (湖北宜都),攻乐乡(湖北松滋),身经数战。不过,这些纷繁复杂的战争素材,都被刘禹
锡略去了。为了突出“黯然收”的实际效果,诗人只选择了被王浚用火炬、麻油烧融沉江的 铁锁和孙皓的一面降旗,而且在“铁锁”和“降幡”两个诗歌意象中,更以貌似坚实的“千 寻铁锁”来衬托“降幡出石头”的情节,这自然是精心提炼的结果。从构思的角度看,这两 句是“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具体化、形象化。“幡”即旗,不言旗而言“幡”,寓贬意。“千 寻铁锁”是吴人于江险碛要处设置的障碍,表明孙皓的反抗。就孙皓而言,兵非不多,将非 不广,地非不险,城非不固,但由于他内政不修,荒淫误国,“或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 “是以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④,所以“铁锁沉”而“降幡出”。历史学家说孙皓“积恶 已极,不复堪命”⑤。可见“铁锁沉”而“降幡出”是历史的必然。一“沉”一“出”,不 仅见其失败与灭亡之关连,含蕴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并且也为下联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 形依旧枕寒流”作了铺垫和准备。 刘禹锡的怀古诗擅长于用写景来造成一个含蓄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于风物中 见深情,于单纯中见复杂。他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 深还过女墙来”中的那种六代豪华、风流云散的兴亡之感,也只包融在一幅含意蕴藉的风景 画之中,在手法上和《西塞山怀古》有相似之处。刘禹锡怀古诗有明显的特点:(1)选择典 型的历史题材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古讽今,以古喻今;(2)叙事、写景、议论、 抒情相结合,卒章显志;(3)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笔力千钧,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4 立意深沉,表达隐曲,含蕴无穷。《西塞山怀古》前四句叙史事,提炼和选择情节;后四句发 怀古之思,状眼前之景,都能做到化复杂为单纯,于单纯中见复杂。全诗层层深入,由远及 近,由浅见深;行文间利用有关词语关联照应,诗章结构谨严,行云流水,圆熟通达,“不 见艰难吃力”⑩,有一气呵成之感,充分体现了他这类诗作的特点和诗人的才情。 《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 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诗共十二句,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前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汉武帝当日炼丹 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象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 而已。尽管他在世时威风无比,称得上是一代天骄,可是,“夜闻马嘶晓天迹”,在无穷无尽 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了李贺傲兀 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可贵精神。 “夜闻”句承上启下,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它是上句的补充,使“秋 风客”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也为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必要的铺垫。汉武帝 在世时,宫殿内外,车马喧阗。如今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飘逸, 十六宫却早空空如也,惨绿色的苔藓布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 以上所写是金铜仙人的“观感”。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建造的,矗立在神明台上,“高二十 丈,大十围”(《三辅故事》),异常雄伟。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它被拆离汉宫,运往洛阳, 后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习凿齿《汉晋春秋》说:“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 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李贺故意去掉史书上“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三国 志》注引《魏略》)的情节,而将“金狄或泣”的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 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物和人、历史和现实便融为一体,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 来。 中间四句用拟人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金铜仙人是刘汉王朝由昌盛到衰
3 锡略去了。为了突出“黯然收”的实际效果,诗人只选择了被王浚用火炬、麻油烧融沉江的 铁锁和孙皓的一面降旗,而且在“铁锁”和“降幡”两个诗歌意象中,更以貌似坚实的“千 寻铁锁”来衬托“降幡出石头”的情节,这自然是精心提炼的结果。从构思的角度看,这两 句是“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具体化、形象化。“幡”即旗,不言旗而言“幡”,寓贬意。“千 寻铁锁”是吴人于江险碛要处设置的障碍,表明孙皓的反抗。就孙皓而言,兵非不多,将非 不广,地非不险,城非不固,但由于他内政不修,荒淫误国,“或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 “是以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④,所以“铁锁沉”而“降幡出”。历史学家说孙皓“积恶 已极,不复堪命”⑤。可见“铁锁沉”而“降幡出”是历史的必然。一“沉”一“出”,不 仅见其失败与灭亡之关连,含蕴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并且也为下联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 形依旧枕寒流”作了铺垫和准备。 刘禹锡的怀古诗擅长于用写景来造成一个含蓄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于风物中 见深情,于单纯中见复杂。他的“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 深还过女墙来”中的那种六代豪华、风流云散的兴亡之感,也只包融在一幅含意蕴藉的风景 画之中,在手法上和《西塞山怀古》有相似之处。刘禹锡怀古诗有明显的特点:(1)选择典 型的历史题材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古讽今,以古喻今;(2)叙事、写景、议论、 抒情相结合,卒章显志;(3)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笔力千钧,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4) 立意深沉,表达隐曲,含蕴无穷。《西塞山怀古》前四句叙史事,提炼和选择情节;后四句发 怀古之思,状眼前之景,都能做到化复杂为单纯,于单纯中见复杂。全诗层层深入,由远及 近,由浅见深;行文间利用有关词语关联照应,诗章结构谨严,行云流水,圆熟通达,“不 见艰难吃力”⑩,有一气呵成之感,充分体现了他这类诗作的特点和诗人的才情。 《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 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诗共十二句,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前四句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汉武帝当日炼丹 求仙,梦想长生不老。结果,还是象秋风中的落叶一般,倏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茂陵荒冢 而已。尽管他在世时威风无比,称得上是一代天骄,可是,“夜闻马嘶晓天迹”,在无穷无尽 的历史长河里,他不过是偶然一现的泡影而已。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了李贺傲兀 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可贵精神。 “夜闻”句承上启下,用夸张的手法显示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它是上句的补充,使“秋 风客”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也为下句展示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必要的铺垫。汉武帝 在世时,宫殿内外,车马喧阗。如今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飘逸, 三十六宫却早空空如也,惨绿色的苔藓布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令人目不忍睹。 以上所写是金铜仙人的“观感”。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建造的,矗立在神明台上,“高二十 丈,大十围”(《三辅故事》),异常雄伟。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它被拆离汉宫,运往洛阳, 后因“重不可致”,而被留在霸城。习凿齿《汉晋春秋》说:“帝徙盘,盘拆,声闻数十里, 金狄(即铜人)或泣,因留霸城。”李贺故意去掉史书上“铜人重不可致,留于霸城”(《三国 志》注引《魏略》)的情节,而将“金狄或泣”的神奇传说加以发挥,并在金铜仙人身上注入 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物和人、历史和现实便融为一体,从而幻化出美丽动人的艺术境界 来。 中间四句用拟人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金铜仙人是刘汉王朝由昌盛到衰
亡的“见证人”,眼前发生的沧桑巨变早已使他感慨万端,神惨色凄。而今自己又被魏官强行 拆离汉宫,此时此刻,兴亡的感触和离别的情怀一齐涌上心头。“魏官”二句,从客观上烘托 金铜人依依不忍离去的心情。“指千里”言道路遥远。从长安迁往洛阳,千里迢迢,远行之苦 加上远离之悲,实在教人不堪忍受。“东关”句言气候恶劣。此时关东霜风凄紧,直射眸子, 不仅眼为之“酸”,亦且心为之“酸”。它含有“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哪得不回头”的意味 表现出对汉宫、对长安的深切依恋之情。句中“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浑厚凝重。 特别是“酸”字,通过金铜仙人的主观感受,把彼时彼地风的尖利、寒冷、惨烈等情形,生 动地显现出来。这里,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已完全揉合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 诗人时而正面摹写铜人的神态,时而又从侧面落笔,描绘铜人四周的景物,给它们涂上 层忧伤的色调。两种手法交互运用,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幻多姿,而又始终围绕着一个“愁” 字,于参差中见整饬,色调统一,题旨鲜明。“魏官”二句,侧重描写客体,“空将”二句则 改写主体,用第一人称,直接抒发金铜仙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在魏官的驱使下离别汉宫,作 千里之行。伴随着“我”的唯有天上旧时的明月而已。事情发生在三国时期而称月为“汉月”, 它抒发的显然是一种怀旧的感情,正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诠释的:“因革之间,万象 为之一变,而月体始终不变,仍似旧时,故称‘汉月’。”金铜仙人亲身感受过武帝的爱抚, 亲眼看到过当日繁荣昌盛的景象。对于故主,他十分怀念,对于故宫,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而今坐在魏官牵引的车子上,渐行渐远,眼前熟悉而又荒凉的宫殿即将隐匿不见,抚今忆昔, 不禁潸然泪下。“忆君”句中“泪如铅水”,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金铜仙人当时 悲痛的形容一一泪水涔涔,落地有声。这种感怀旧事、恨别伤离的神情与人无异,是“人性” 的表现,而“铅水”一词又与铜人的身份相适应,婉曲地显示了他的“物性”。这些巧妙的表 现手法,成功地塑造出金铜仙人这样一个物而人、物而神,独一无二,奇特而又生动的艺术 形象来。 末四句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此番离去,正值月冷风凄,城外的“咸阳道”和城内的“三 十六宫”一样,呈现出一派萧瑟悲凉的景象。这时送客的唯有路边的“衰兰”,而同行的旧时 相识也只有手中的承露盘而已。“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而以写情为主。兰花之所以衰枯, 不只因为秋风肃杀,对它无情摧残,更是愁苦的情怀直接造成。这里用衰兰的愁映衬金铜仙 人的愁,亦即作者本人的愁,它比《开愁歌》中的“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更 加婉曲,也更为新奇 兰花的衰枯是情使之然。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 终古不变。 尾联进一步描述金铜仙人恨别伤离的情绪。他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而且随着时 间的推移,离开故都越来越远。这时,望着天空中荒凉的月色,听着那越来越小的渭水流淌 声,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渭城”句从对面落笔,用“波声小”反衬出铜人渐渐远去的 身影。一方面波声渺远,另一方面,道阻且长。它借助于事物的声音和形态,委婉而深沉地 表现出金铜仙人“思悠悠,恨悠悠”的离别情怀,而这正是当日诗人在仕进无望、被迫离开 长安时的心境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设想奇创,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怨愤 之情溢于言外,却并无怒目圆睁、气峻难平的表现。遣词造句奇峭而又妥帖,刚柔相济,恨 爱互生,参差错落而又整饬绵密。这确是一首既有独特风格,而又诸美同臻的诗作,在李贺 的集子里,也找不出几首类似的作品来
4 亡的“见证人”,眼前发生的沧桑巨变早已使他感慨万端,神惨色凄。而今自己又被魏官强行 拆离汉宫,此时此刻,兴亡的感触和离别的情怀一齐涌上心头。“魏官”二句,从客观上烘托 金铜人依依不忍离去的心情。“指千里”言道路遥远。从长安迁往洛阳,千里迢迢,远行之苦 加上远离之悲,实在教人不堪忍受。“东关”句言气候恶劣。此时关东霜风凄紧,直射眸子, 不仅眼为之“酸”,亦且心为之“酸”。它含有“马后桃花马前雪,教人哪得不回头”的意味, 表现出对汉宫、对长安的深切依恋之情。句中“酸”、“射”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浑厚凝重。 特别是“酸”字,通过金铜仙人的主观感受,把彼时彼地风的尖利、寒冷、惨烈等情形,生 动地显现出来。这里,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已完全揉合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 诗人时而正面摹写铜人的神态,时而又从侧面落笔,描绘铜人四周的景物,给它们涂上 一层忧伤的色调。两种手法交互运用,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幻多姿,而又始终围绕着一个“愁” 字,于参差中见整饬,色调统一,题旨鲜明。“魏官”二句,侧重描写客体,“空将”二句则 改写主体,用第一人称,直接抒发金铜仙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在魏官的驱使下离别汉宫,作 千里之行。伴随着“我”的唯有天上旧时的明月而已。事情发生在三国时期而称月为“汉月”, 它抒发的显然是一种怀旧的感情,正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诠释的:“因革之间,万象 为之一变,而月体始终不变,仍似旧时,故称‘汉月’。”金铜仙人亲身感受过武帝的爱抚, 亲眼看到过当日繁荣昌盛的景象。对于故主,他十分怀念,对于故宫,也有着深厚的感情。 而今坐在魏官牵引的车子上,渐行渐远,眼前熟悉而又荒凉的宫殿即将隐匿不见,抚今忆昔, 不禁潸然泪下。“忆君”句中“泪如铅水”,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地写出了金铜仙人当时 悲痛的形容——泪水涔涔,落地有声。这种感怀旧事、恨别伤离的神情与人无异,是“人性” 的表现,而“铅水”一词又与铜人的身份相适应,婉曲地显示了他的“物性”。这些巧妙的表 现手法,成功地塑造出金铜仙人这样一个物而人、物而神,独一无二,奇特而又生动的艺术 形象来。 末四句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此番离去,正值月冷风凄,城外的“咸阳道”和城内的“三 十六宫”一样,呈现出一派萧瑟悲凉的景象。这时送客的唯有路边的“衰兰”,而同行的旧时 相识也只有手中的承露盘而已。“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而以写情为主。兰花之所以衰枯, 不只因为秋风肃杀,对它无情摧残,更是愁苦的情怀直接造成。这里用衰兰的愁映衬金铜仙 人的愁,亦即作者本人的愁,它比《开愁歌》中的“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更 加婉曲,也更为新奇。 兰花的衰枯是情使之然。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 终古不变。 尾联进一步描述金铜仙人恨别伤离的情绪。他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而且随着时 间的推移,离开故都越来越远。这时,望着天空中荒凉的月色,听着那越来越小的渭水流淌 声,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渭城”句从对面落笔,用“波声小”反衬出铜人渐渐远去的 身影。一方面波声渺远,另一方面,道阻且长。它借助于事物的声音和形态,委婉而深沉地 表现出金铜仙人“思悠悠,恨悠悠”的离别情怀,而这正是当日诗人在仕进无望、被迫离开 长安时的心境。 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设想奇创,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怨愤 之情溢于言外,却并无怒目圆睁、气峻难平的表现。遣词造句奇峭而又妥帖,刚柔相济,恨 爱互生,参差错落而又整饬绵密。这确是一首既有独特风格,而又诸美同臻的诗作,在李贺 的集子里,也找不出几首类似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