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学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初步了解中郎游记散文的特点。 2、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中郎游记散文的特点。 背景资料 、了解作者 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个以昆仲三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 (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为主体的文学流派,它以“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为理论旗帜,向笼罩文坛百年的拟古主义迷雾展开扫荡,掀起一股文 学革新之风。因其三人系湖北公安人,史称“公安派”。 袁宏道是“公安派”中创作数量最丰富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散文 创作成就最显著,有浓郁的特色,占有开一代散文风气的地位。袁宏道始终无意 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 山川。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 “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 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 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识张幼于
《天目》学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初步了解中郎游记散文的特点。 2、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中郎游记散文的特点。 背景资料 一、了解作者 v 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个以昆仲三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 (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为主体的文学流派,它以“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为理论旗帜,向笼罩文坛百年的拟古主义迷雾展开扫荡,掀起一股文 学革新之风。因其三人系湖北公安人,史称“公安派”。 v 袁宏道是“公安派”中创作数量最丰富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散文 创作成就最显著,有浓郁的特色,占有开一代散文风气的地位。袁宏道始终无意 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 山川。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 “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 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v 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 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识张幼于
箴铭后》),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因此他们主张“真者精 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 之所不敢言”(雷思霈《潇碧堂集序》)。这种尊重个性、要求解放,反对传统 的文学主张,使他的创作充满着由儒、道、禅混合的自由放纵思想。袁宏道一生 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现存90余篇,在他笔下,秀色可餐的吴越山水,堤柳万 株的柳浪湖泊,风清气爽的真州,春色宜人的京兆,皆着笔不多而宛然如画。这 些山水游记信笔直抒,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物我交融,怡情悦性。语言清 新流利,俊美潇洒,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如《满井游记》、《虎丘》、《天 目》、《晩游六桥待月记》、《观第五泄记》等,真切动人,语言浅近,略无斧 凿之迹,都是佳作。 、关于课文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卷十。这是作者万历二十五年(1597)在於潜县所作 的两篇天目山游记中的一篇。天目山有两支,东天目山在浙江临安县西北;西天 目山,与於潜接界。东西两支均有天池,好像天的眼睛,故称天目山。 本题共两则,此选其 袁宏道散文特色 袁宏道的散文创作,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这就形成“性灵说”,他的进步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打破了前期作家一味拘 泥复古的风格,使整个文学空气活跃起来,在明代文学史上有很大的功劳 袁中郎的游记继承了柳子厚情景交融的特点,寓主体精神于山水之间。从教材选 文《天目一》可看出,作者不拘泥于对行程的刻板记录和对所见所闻的全面摄取, 而侧重于表达对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感悟,体现出客观景物描写与作者主体情 感抒发的统一。文章开篇品评天下诸山,于游乐之中不乏主体的判断,这是中郎 游记的特色之一
箴铭后》),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因此他们主张“真者精 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 之所不敢言”(雷思霈《潇碧堂集序》)。这种尊重个性、要求解放,反对传统 的文学主张,使他的创作充满着由儒、道、禅混合的自由放纵思想。袁宏道一生 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现存 90 余篇,在他笔下,秀色可餐的吴越山水,堤柳万 株的柳浪湖泊,风清气爽的真州,春色宜人的京兆,皆着笔不多而宛然如画。这 些山水游记信笔直抒,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物我交融,怡情悦性。语言清 新流利,俊美潇洒,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如《满井游记》、《虎丘》、《天 目》、《晚游六桥待月记》、《观第五泄记》等,真切动人,语言浅近,略无斧 凿之迹,都是佳作。 二、关于课文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卷十。这是作者万历二十五年(1597)在於潜县所作 的两篇天目山游记中的一篇。天目山有两支,东天目山在浙江临安县西北;西天 目山,与於潜接界。东西两支均有天池,好像天的眼睛,故称天目山。 本题共两则,此选其一。 三、袁宏道散文特色 袁宏道的散文创作,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这就形成“性灵说”,他的进步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打破了前期作家一味拘 泥复古的风格,使整个文学空气活跃起来,在明代文学史上有很大的功劳。 袁中郎的游记继承了柳子厚情景交融的特点,寓主体精神于山水之间。从教材选 文《天目一》可看出,作者不拘泥于对行程的刻板记录和对所见所闻的全面摄取, 而侧重于表达对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感悟,体现出客观景物描写与作者主体情 感抒发的统一。文章开篇品评天下诸山,于游乐之中不乏主体的判断,这是中郎 游记的特色之一
其二,状写山水之独特神采。对天目山,作者洋洋洒洒,综汇成“七绝”,以显 示其幽邃奇古、迥绝同俦的特征。虽然同样是奇峰绝壑,但美学效果并不相同 这表现了袁中郎精妙的观赏能力。 语言自然优美、流丽精炼,富有表现力和音乐感,是中郎游记的第三个艺术特点, 文中用七组类似大排比的句子概况“七绝”,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不用“七绝” 加以综合,便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其四,记中有趣,趣味盎然。文末与山僧之间的一问一答,趣味横生,一个率性 潇洒的文人形象便活灵活现于纸上了。 课前预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1、峭削( )2、鲜迂曲( 淙淙( 4、万匹缟( )5、县岩( 6、霁( 7、song( )峭8、绝he( 高不y( )数尺 (二)结合补充注释,读通读懂文章 【注释】 [1]幽邃奇古:是说天目山处于偏僻深远之地,姿态奇特,神貌古老。。 [2]不可言:无法用言语描述 [3]庄:在此篇之前,作者有《初至天目双清庄记》,“庄”当指双清庄
其二,状写山水之独特神采。对天目山,作者洋洋洒洒,综汇成“七绝”,以显 示其幽邃奇古、迥绝同俦的特征。虽然同样是奇峰绝壑,但美学效果并不相同, 这表现了袁中郎精妙的观赏能力。 语言自然优美、流丽精炼,富有表现力和音乐感,是中郎游记的第三个艺术特点。 文中用七组类似大排比的句子概况“七绝”,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不用“七绝” 加以综合,便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其四,记中有趣,趣味盎然。文末与山僧之间的一问一答,趣味横生,一个率性 潇洒的文人形象便活灵活现于纸上了。 课前预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1、峭削( ) 2、鲜迂曲( )3、 淙淙( ) 4、万匹缟( )5、县岩( ) 6、霁( ) 7、sǒng( )峭 8、绝 hè( )9、 高不 yú( )数尺 (二)结合补充注释,读通读懂文章 【注释】 [1] 幽邃奇古:是说天目山处于偏僻深远之地,姿态奇特,神貌古老。。 [2] 不可言:无法用言语描述。 [3] 庄:在此篇之前,作者有《初至天目双清庄记》,“庄”当指双清庄
[4]峭削:像刀削过那样陡峭。鲜(xidn):稀,少。以上两句是说,处于深僻的 山大多荒凉,陡直峻峭的山则很少有迂回曲折的妙趣。 [5]貌古:指山的神气容貌显得古老。鲜妍( xian yan):漂亮娇美 [6]]骨:指山的骨架、架势。这句是说,高大的山很少能给人精巧灵便的感觉 [7]石峻:石头又高又大。毛:指草。 [8]病:缺陷。 [9]盈山:满山。壑:山沟,山谷。 [10]飞流:山高坡陡,流水直泻而下 [11]绝:绝妙,独具的美妙。 [12]苍:青色。润:光滑滋润。 [13]“虽幽”二句:是说天目山中小庙虽然在深山狭谷、悬崖峭壁上,但建筑 都是精美的。“县”,同“悬”。庵:指小庙。宇:指小庙的房屋建筑。 [14]晓:天刚亮。 [15]尽:完全。这句是说,整个大地都成了琉璃的海洋 [16]“然云”句:意谓云的形状常常变化,各种变化出来的形状都不能持久。 [17]其观奇甚:是说云态给人的观感印象太突出了 [18]绝顶:最高峰 [19]霁( j):雨后转晴。这句是说,一场雨后,连续好几天十分清朗
[4] 峭削:像刀削过那样陡峭。鲜(xiǎn):稀,少。以上两句是说,处于深僻的 山大多荒凉,陡直峻峭的山则很少有迂回曲折的妙趣。 [5] 貌古:指山的神气容貌显得古老。鲜妍(xiān yán):漂亮娇美。 [6] ]骨:指山的骨架、架势。这句是说,高大的山很少能给人精巧灵便的感觉。 [7] 石峻:石头又高又大。毛:指草。 [8]病:缺陷。 [9] 盈山:满山。壑:山沟,山谷。 [10] 飞流:山高坡陡,流水直泻而下。 [11] 绝:绝妙,独具的美妙。 [12] 苍:青色。润:光滑滋润。 [13] “虽幽”二句:是说天目山中小庙虽然在深山狭谷、悬崖峭壁上,但建筑 都是精美的。“县”,同“悬”。庵:指小庙。宇:指小庙的房屋建筑。 [14] 晓:天刚亮。 [15] 尽:完全。这句是说,整个大地都成了琉璃的海洋。 [16] “然云”句:意谓云的形状常常变化,各种变化出来的形状都不能持久。 [17] 其观奇甚:是说云态给人的观感印象太突出了。 [18] 绝顶:最高峰。 [19] 霁( jì):雨后转晴。这句是说,一场雨后,连续好几天十分清朗
[20]“不足”句:意谓跟大人您的眼界很不相称。“当”,对,相称。“巨目 巨子之目,大人物的眼界。 [21]奈何;怎么办呢?表示没有办法。 [22]“天目”句:是说对天目山来说,我们也有一份,与我们也有一些关系。 “某”,谦称自己。“些子”,一些,一点。分(fen):同“份”。 [23]过谦:和下句“面誉”,都是指天目山说的,意谓不必替天目山过分谦虚, 也不须当面夸奖 (三)、思考题 1、天目山的特点是 (用文中的四个字概括) 2、作者用 三字赞叹天目山的奥妙,逗人兴趣 3、作者把天目山的景物特点以“七绝”概之。请找出是哪七种景物,并以最简 洁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七种景物的特点。(yWzx8.com) 4、课文第二段为什么不马上写天目,而是宕开笔墨去写其它的山?领会其作用。 5、同是游记,和《小石潭记》相比,本文的构思有何不同?
[20] “不足”句:意谓跟大人您的眼界很不相称。“当”,对,相称。“巨目”, 巨子之目,大人物的眼界。 [21]奈何;怎么办呢?表示没有办法。 [22] “天目”句:是说对天目山来说,我们也有一份,与我们也有一些关系。 “某”,谦称自己。“些子”,一些,一点。分(fèn):同“份”。 [23]过谦:和下句“面誉”,都是指天目山说的,意谓不必替天目山过分谦虚, 也不须当面夸奖。 (三)、思考题 1、天目山的特点是 (用文中的四个字概括) 2、作者用 三字赞叹天目山的奥妙,逗人兴趣。 3、作者把天目山的景物特点以“七绝”概之。请找出是哪七种景物,并以最简 洁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七种景物的特点。(ywzx8.com) 、 、 、 、 、 、 。 4、课文第二段为什么不马上写天目,而是宕开笔墨去写其它的山?领会其作用。 5、同是游记,和《小石潭记》相比,本文的构思有何不同?
6、在游记散文中,描写景物时语言要求生动精当,才能绘其形,摹其声,让人 有身临其境之感,请你举出一个例子,品味语言的精妙
6、在游记散文中,描写景物时语言要求生动精当,才能绘其形,摹其声,让人 有身临其境之感,请你举出一个例子,品味语言的精妙